2017-2018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9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9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榆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适应性训练 ‎ 历 史 ‎ 命题人:黄亚苏 审题人:黄亚苏 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共100分。‎ ‎2.请将第Ⅰ卷、第Ⅱ卷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论语·颇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宁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西方文明“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尚,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禆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可见陈独秀鼓吹西方学说的真正目的是( )‎ A.彻底颠覆中国的传统文化 B.促进社会的全面革新和进步 C.实现穷思极解泛文空论的理想 D.把西方文明融入中国儒学文化中 ‎3、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4、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中国的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 ‎ A.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B.维新派 顽固派 革命派 C.保皇派 革命派 维新派 D.洋务派 革命派 保皇派 ‎5、1921年,有人谈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 B.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 C.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 D.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 ‎6、“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意国将是工人的意国了,英国将是工人的英国了。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上述材料选自《一个工人的宣言书》。这份宣言书可能诞生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后期 D.解放战争后期 ‎7、文化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下列时代风貌与文化艺术特色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B.隋唐时期盛世气象——杜甫诗歌体现忧国思家情 C.宋代社会生活丰富——反映市民生活的话本流行 D.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小说逐渐发展为文学主流 ‎8、著名的古“丝绸之路”,连接着欧亚大陆,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你看下面的人中哪些才是真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请把他们选出来( ) ‎ A.战争征服者 B.往返于古“丝绸之路”上的商人 C.阿拉伯人 D.被征服的人 ‎9、右图为“熹平石经”的残石。该石经由《诗》、《书》、《春秋》等七经组成并立于洛阳太学。这一残石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 A.隶书始于秦朝 B.民间入仕风气高涨 C.儒学的官方化 D.国家教育系统建立 ‎10、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11、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第三届中国民间艺人节‎2009年10月25日在杭州闭幕。下列是本届艺人节上的两幅作品。它们反映的风格是(  )‎ A.文人意趣 B.宫廷生活 C.民间风情 D.戏曲百态 ‎13、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 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  )‎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  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14、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据此推论,他们都主张(  )‎ A.改革科举制度     B.“经世致用,学以济世”‎ C.加强理学文学的研究  D.废除封建君主专制 ‎15、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提倡男女平等 ②实际否定“三纲五常”‎ ‎③当时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④有利于思想解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认识,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17、1999年,在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召开前夕,以生产“孔府”牌系列香烟享誉国内的滕州卷烟厂,独具慧眼、抓住良机,隆重推出了一枚“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烟盒,引起了广大烟标收藏者的关注。下列与该烟标有关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 ‎18、‎2010年10月16日在河北大学,一辆黑色轿车撞倒两名穿着轮滑鞋的女生后,肇事者李启铭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但李启铭却高喊“我爸是李刚!”对此行为的处置,符合韩非子主张的是(  )‎ A.礼法并施,摆事实讲道理,按律量刑 B.处死李启铭,罢黜李刚公安局副局长职务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看谁是奴隶主就维护谁的利益 D.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9、下列有关宋代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 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20、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是指黄河,一圣人是指( )‎ A.孙武 B.老子 C.孟子 D.孔子 ‎2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 ‎ A.周礼 B.和谐的人际关系 C.礼貌待人 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22、楷书显示了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的特点。下列书法家中不属于这方面的大家的是( )‎ A.颜真卿   B.欧阳询   C.怀素   D.柳公权 ‎2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人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民间艺人创作 B.注重写实 C.属于宫廷画 D.注重写意 ‎24、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25、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共同点有(  )‎ ‎①反对君主专制 ②提倡工商皆本 ③主张言论自由 ④背叛儒家思想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6、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 A.批判了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指出了西方启蒙思想宣传上的缺陷 C.抵制了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D.否定了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27.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 )‎ ‎ A.无为寡欲 B.格物致知 C.内心反省 D.经世致用 ‎28、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了北宋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人文、法理的结合 ‎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29、朱熹《近思录·致知》:“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朱熹之“理”是指( )‎ A.宇宙万物的本原 B.三纲五常 ‎ C.事物的客观规律 D.良知 ‎30、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A. 庄子、韩非子 B.老子、孔子  C. 庄子、孔子 D.孟子、荀子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 ‎  ‎ 请回答: ‎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 ‎ ‎ ‎(2)概括指出上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内容。(4分)材料一、二与材料三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有什么不同?(2分)‎ ‎(3)以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共同作用?(3分)‎ ‎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 材料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 ‎(2)为“拥护这两位先生”,陈独秀发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有何作用?(4分) ‎ 材料三 “一带一路”建设承载着我们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将继续担当文明沟通的使者,推动各种文明互学互鉴,让人类文明更加绚烂多彩。 ‎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 ‎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2分)‎ ‎33、(18分)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札记》‎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 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 ‎1、【答案】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 ‎ ‎2、【答案】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概况及认识 ‎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解析】“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说明当时的人们反对儒家文化,依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2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直接原因是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包括“俄国”、“工人”、“快到中国”,可以判断是指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故选C。‎ ‎7、【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文学史方面的内容。依据题干可知,A、C、D三项表述正确;B项杜甫是唐朝时期人,不属于隋朝,而且杜甫诗歌体现了忧国思家情与盛世气象不符,故B项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往返于古“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是真正的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选B。‎ ‎9、【答案】C 10、【答案】C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才信息,故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弘扬道德,规范言行的信息,故B项错误.‎ ‎“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大意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顾炎武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故C项正确.教化民众,静心明志是在“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基础上的,没有突出作者的意思.故D项错误.故选C.‎ ‎11、【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董仲舒的核心主张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从哲学上看应该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他认为在人君之上还有上天,所以符合条件的是全部选项,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12、【答案】C 【解析】考查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的“民间艺人节”以及作品的内容都可以看出反映的应该是民间风情。‎ ‎13、【答案】D 【解析】‎ 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当时城市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社会危机加剧,清朝统治由盛而衰,清朝学风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经世之学崛起。当时儒学仍处于统治地位,文化专制盛行,科举考试的内容仍为儒家经典,故A、B、C三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材料中二者都在批评儒学家空谈义理,而不研究时事,没有涉及科举制弊端,故A项错误;二者反对当时儒学家不联系实际,可知二者应主张重视现实问题,学有所用,即主张经世致用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中针对的是儒学家只研究学问,不解决现实问题,加强理学文学的研究不是二者的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政治制度的否定,故D项错误。‎ ‎15、【答案】A【解析】解题时应首先理解李贽这句话的主要意思:主张男女平等。然后将其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这种主张是针对当时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严重摧残人的身心健康而提出的,它的提出有利于推动人们(尤其是妇女)摆脱“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这些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有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分析问题能力。材料反映的历史认识论过分的强调主观性;王阳明的思想强调心是世界的本原,是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故选D项。‎ ‎17、【答案】C【解析】孔子是春秋时期人;孔子思想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论语》是孔子后世弟子所著。故只有C正确。‎ ‎18、【答案】B 【解析】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法律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工具。D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符合史实。C维护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A是儒家的思想。‎ ‎19、【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宋明理学是在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出现的,是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理学主张人们遵从儒家伦理道德,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因此ABC都正确。宋明理学明代成为官方哲学。故选D ‎20、【答案】D ‎21、【答案】A【解析】“克己复礼为仁”指儒家提倡的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遵循)周礼。本题选A项,注意容易错选为D项,孔子的思想代表的阶级利益是奴隶主阶级。‎ ‎22、【答案】C 【解析】怀素是草书大家。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的字体应该是楷书。‎ ‎23、【答案】D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结合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知识可知文人画注重借物抒情,故选D项。‎ ‎24、【答案】A 【解析】活字印刷术宋代才发明,指南针、火药与火器是在宋元时期由阿拉伯人促成技术转移,只有造纸术是在唐朝时期转移的。‎ ‎2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①②③④均为三者思想共同点 ‎2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解放所起作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这里指的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的局限性:并没有完全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封建专制思想还具有很强的势力。故正确选项是B。‎ ‎27、【答案】C ‎28、【答案】B【解析】本题以宋明理学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能力。关键信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题干反映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故B项正确。‎ ‎29、【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朱熹认为“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的伦理纲常,即“三纲五常”。‎ ‎3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这是分别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由此排除A、D两项。老子开创了道家学派,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人与天“不相胜”‎ ‎,天指自然,人指人为,人为是对自然的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应顺应自然,孔子主张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个观念在《庄子》中得到了更完善、丰富的表达,相比较而言,C项更准确。‎ ‎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2分)【答案】(1)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分) ‎ ‎(2)核心内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民主和科学;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分) ‎ 性质:材料一、二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三是无产阶级性质(或社会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2分) ‎ ‎(3)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的进步。(3分)‎ ‎32、(10分)【答案】(1)影响: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总之,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的文化进步和社会转型。(4分) ‎ ‎(2)运动:新文化运动(2分) ‎ 作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2分) ‎ ‎(3)认识:文明交流促进共同发展;文明因交流更加绚烂多彩;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促成人类文明和平交流。(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33、(18分)【答案】(1)①经济基础: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 ‎②思想基础: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4分)‎ ‎ (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2分)‎ 原因: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 ‎③民族危机的加深。(6分)‎ ‎(3)因素:①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 ‎ ②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4分)‎ 变化: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