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石家庄二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竞赛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B. 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C. 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 D. 效应器只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解:A、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A正确;‎ 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形成动作电位,并通过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B正确;‎ C、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C正确;‎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及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D错误.‎ 故选:D.‎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2. 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 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B ‎【解析】‎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A错误;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正确;反射完成的两个条件:反射弧和一定强度的刺激,C错误;反射是生理过程,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它们在性质上是不相同的,D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 ‎3.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A.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剌足部无感觉 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答案】D ‎【解析】‎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位于脊髓里的低级中枢,其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节。脊髓从胸部折断后的病人,处于脊髓下部的神经中枢还完好如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只是脊髓的传导功能被破坏,使低级的神经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还完整,因此膝跳反射存在;而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的,因此针刺足部无感觉,故选D。‎ ‎4.下图表示反射弧中一个神经元的局部模式图。当人体内兴奋经过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局部电流方向是(  ) ‎ ‎'\‎ A. 都是由左向右 B. 都是由右向左 C. 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 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详解】当神经纤维没有接受到刺激时,表现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此处(右侧)为“未兴奋”;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电位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此处(左侧)为“兴奋”。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电流的方向是由正到负,故在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则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是解题的关键。‎ ‎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受刺激部位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即由原来的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故D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A、B都表示单向传导,是错误的;‎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结合图形分析兴奋传导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静息电位是由于K+外流造成的,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Na+内流造成的,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6.在一个简单的反射弧中,只有传入神经元(A)和传出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  )‎ A. A的树突→B的轴突 B. B的轴突→A的轴突 C. B的轴突→A的树突 D. A的轴突→B的树突 ‎【答案】D ‎【解析】‎ ‎【分析】‎ 简单反射弧只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构成,只有一个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方向是轴突-树突或胞体。‎ ‎【详解】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在简单反射弧中,感觉神经元A就是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B就是传出神经元,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突触,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元的轴突传向传出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故选:D。‎ ‎【点睛】本题要求学生识记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理解。‎ ‎7.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 ③②①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是大脑、走路不稳小脑、呼吸急促是脑干。‎ ‎【考点定位】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8.当你专心答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有( )‎ ‎①下丘脑 ‎ ‎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④⑤‎ ‎【答案】D ‎【解析】‎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在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主要有语言中枢,而考试是要保持安静的,所以不需要②听觉性语言中枢和③运动性语言中枢的参与,故排除选项A、B、C,而专心作答试题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是视觉性语言中枢和书写性语言中枢,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定位】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大脑的功能)‎ ‎【名师点睛】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下丘脑具有调节垂体和其它腺体的活动的功能。另在解答选择题时,要根据试题特点,灵活掌握答题技巧,做到事半功倍。‎ ‎9.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  )‎ A. 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 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 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 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神经元接受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Na+‎ 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动作电位,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故机械刺激(或其他刺激)转变为电信号发生在刺激部位;当电信号传导到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导致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故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发生在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突触后膜兴奋,使化学信号又转变为电信号,故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发生在突触后膜。‎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0.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B. 神经递质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的 C. 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D. 某些麻醉药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由于大量钠离子的内流使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神经递质是大分子有机物质,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兴奋在神经元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实现的,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可起到麻醉药的作用。‎ 考点: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间的传递。‎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兴奋的传递的机理。‎ ‎11.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 A.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 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D. 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详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切除垂体后,TSH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由于垂体也分泌生长激素,故切除垂体后生长激素也减少。‎ 故选:A。‎ ‎12.下列有关血糖来源和去向,以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 胰岛素可以促进④、⑤、⑥、⑦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血糖的来源及去向。该图为血糖的来源及去路,其中①②③为血糖的来源,④⑤⑥⑦为血糖的去路。‎ ‎【详解】糖原包括肝糖原与肌糖原,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血糖,故在肌肉细胞中不能发生②过程,A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抑制②③过程,B错误,D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②③过程,C错误。‎ ‎13. 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 A. 甲状腺激素 B. 生理盐水 C. 性激素 D. 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说明血糖含量较低,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注射葡萄糖。‎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给正常的小白鼠注射胰岛素后,由于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因此小鼠的血糖过低,如果要使其快速复苏,可以适量注射葡萄糖使其恢复.‎ ‎14.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 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答案】D ‎【解析】‎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正确;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正确;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后,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C正确;促甲状腺激素不能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错误。‎ ‎15. 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对照组应设为( )‎ A. 用一成年的家兔做相同的实验 B. 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 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后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 用另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做相同实验,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答案】D ‎【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所以对照实验应是选择另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做相同实验,摘除甲状腺后再补充甲状腺激素,相同条件下培养并进行观察,故选D。‎ ‎【考点定位】动物的激素调节 ‎【名师点睛】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个体的生长发育,且偏重于发育,如切除则肯定影响幼鼠的发育,但出现的症状不一定完全由甲状腺激素引起,为验证此病症完全是由甲状腺激素引起的,有必要再补充外源的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条件下观察比较发育情况。‎ ‎16. 下列选项中,不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 A.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B. 淋巴管阻塞 C. 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糖尿 D.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答案】C ‎【解析】‎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淋巴管阻塞,导致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B正确;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升高,组织液减少,不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C错误;肾炎导致蛋白尿,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17.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 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 抗体蛋白质是由细胞分泌出来时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 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2、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 ‎【详解】人体内环境组成是血浆、组织液、淋巴,即图中的①②③,A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存在于血浆中,B错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组织液,再进入②血浆或者①淋巴,而不进入细胞内,C错误;血浆中的氧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因此,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D正确。‎ ‎【点睛】对于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8.下列过程,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 ②④⑤ B. ②⑤⑥ C. ①③④ D. ①③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 ‎【详解】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正确;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②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细胞外,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③正确;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组织液中,而组织液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因此此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④错误;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⑤错误;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⑥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规律总结: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生化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凡是只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都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生化反应也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19.将电极插人下图示中C和D两点的细胞膜内,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当刺激 A点后,检测到的结果应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已知电极插入图示中C和D两点的细胞膜内,因此记录仪记录到的是膜内电位变化。当刺激A点产生的兴奋递到C点时,C点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由原来的内负外正(静息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动作电位),此时电流由左到右流经记录仪,记录仪显示正电位;当兴奋离开C点时,C点已经恢复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此时记录仪显示0电位;当兴奋通过突触继续传递到D点时,D点处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电流由右到左流经记录仪,记录仪显示负电;当兴奋离开D点时,D点处又恢复至静息电位,记录仪显示0电位。综上分析,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中的“两电极插入的位置” 这一信息和题意中的“电流左进右出为+”这一解题的切入点,将其与所学知识“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兴奋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有效地联系起来,对知识进行整合和迁移。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图文结合,对有关知识点做到准确记忆并系统、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 ‎20. 如图为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处接受适宜的点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 B. 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 C. 图中有3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D. 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 ‎【答案】D ‎【解析】‎ a处接受适宜的点刺激能产生兴奋,并通过突触传到b处引起相应的电位变化,A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立即失活,B正确;兴奋通过突触结构时会有突触延搁,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C正确;相应的感受器只能接受某些类型的刺激,D错误。‎ ‎【考点定位】反射 ‎21.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如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的放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 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 C. 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内流 D. 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钠离子内流产生和维持的,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的;神经纤维受刺激时,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外负内正是动作电位。2、由题意知,甘氨酸的作用是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氯离子内流,不会发生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的逆转,因此甘氨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详解】由分析可知,甘氨酸不会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A错误;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错误;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所致,C错误;甘氨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其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D正确。‎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的机理、细胞膜的功能的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22. 在淡水养鱼,对雌鱼催情进行人工繁殖时,生产上常取鱼的某一腺体,将其研碎,注射到同种鱼体内,该腺体是( )‎ A. 垂体 B. 下丘脑 C. 精巢 D. 肾上腺 ‎【答案】A ‎【解析】‎ 促性腺激素和雌性激素都能促进雌鱼的繁殖活动,促性腺激素是又垂体分泌的,而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A正确。‎ ‎【考点定位】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名师点睛】学生对于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理解不清 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23. 吃糖一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 )‎ A. 胰蛋白酶 B. 胰淀粉酶 C. 胰岛素 D. 胰高血糖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胰蛋白酶和胰淀粉酶均属于消化酶,由相应的消化腺分泌后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中,A、B项错误;激素由相应的内分泌细胞分泌后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吃糖一小时后,因糖类的消化吸收会导致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增强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对胰岛A细胞的刺激减弱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因此在胰静脉的血液中,胰岛素会明显增多,胰高血糖素会减少, C项正确,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4.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 A. 刺激强度的大小 B. 感受器的兴奋性 C. 突触数目的多少 D. 效应器的兴奋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突触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兴奋在神经元间和神经纤维上传递速度不同。‎ ‎【详解】‎ 反射时间的长短是由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度决定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速度较快;二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由于这个过程需要经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和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所以速度较慢。因此,反射弧中突触数目越多,反射所用时间越长。‎ 故选:C。‎ ‎25.毛细血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其存在的内环境是( )‎ A. 细胞外液和血浆 B. 细胞外液和组织液 C. 组织液和淋巴 D. 血浆和组织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内组织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识记内环境的组成。‎ ‎【详解】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血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毛细血管内部为血浆,外面为组织液,故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故选:D。‎ ‎26. 高等动物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 A. 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B. 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 C. 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 D. 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是在细胞内产生,然后扩散到组织液即内环境中,在到血浆随着循环系统,最后到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故A正确。先到循环系统,故B错误。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不是直接到循环系统的,是通过内环境,故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27.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 A. 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B. 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C. 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严重影响 D. 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实例: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详解】细胞代谢是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总称,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催化,而酶发挥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稳态被破坏后,温度和pH等条件的改变,使酶促反应受到影响,从而使细胞代谢紊乱。‎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意义等基础知识,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28.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答案】D ‎【解析】‎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考点定位】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9.将胰岛素注入人的血液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糖元的合成减少 B. 血糖含量增加 C. 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增加 D. 非糖物质的合成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故注射胰岛素后, 糖原的合成增加,血糖含量降低,A、B错误;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因此将胰岛素注入人的血液中,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增加,非糖物质的合成增加,C正确,D错误。‎ ‎30.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 通过汗液和尿排泄代谢废物 B. 血液运输氧气和代谢废物 C. 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 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通过泌尿和排泄系统排出体外,故A正确。内环境中的养料和废物需要来血液运输,故B正确。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排出多余的CO2使内环境稳定,故D正确。食物残渣没有进入内环境,与内环境的稳定无关,符合题意本题选C。‎ 考点:内环境稳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 ‎31.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的膜外侧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 ( ) ‎ A. 先左后右 B. 向左摆 C. 向右摆 D. 先右后左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刺激M点,若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B,C处,指针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摆动。‎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M处给以电刺激,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兴奋能传导到B、C处。又由于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 段,所以兴奋先传导到C,使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后传导到B,使电流计指针又发生一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即向左偏转。‎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及神经元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析图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32.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突变 B. 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基因突变率很高 C.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D. 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发的突变是定向的 ‎【答案】C ‎【解析】‎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在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33. 有性生殖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其原因是 A. 有性生殖是高等生物所存在的生殖方式 B. 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C. 有性生殖细胞是由减数分裂形成的 D. 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 ‎【答案】D ‎【解析】‎ 比较高等的生物一般是有性生殖,但并不仅仅存在于高等生物,A错误;有性生殖是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但并不能说明推动生物进化,B错误;有性生殖是指在生殖过程中,有两性生殖细胞融合现象的生殖方式,不仅仅是减数分裂一个过程,C错误;有性生殖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其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更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为进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D正确 ‎34. 某基因的一个片断在解旋时,一条链发生差错,C变成G,该基因复制3 次,发生突变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 A. 100% B. 50% C. 25% D. 12.5%‎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基因的一条链发生基因突变,则以这条链为模版复制形成的4个子代DNA均异常,但以另一条正常链为模版复制形成的4个子代DNA均正常,所以发生突变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50%。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DNA的复制。‎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35.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 A. 置换单个碱基对 B. 增加4个碱基对 C. 缺失3个碱基对 D. 缺失4个碱基对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编码区插入一个碱基对,因每相邻的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必然造成插入点以后几乎所有密码子的改变,控制相应的氨基酸发生变化,致使编码的蛋白质差别很大。若插入一个碱基对,再增添2个、5个、3n+2个碱基对,或缺失1个、4个、3n+1个碱基对,恰好凑成3的倍数,则对后面密码子不产生影响,致使编码的蛋白质差别不大。‎ ‎【详解】基因中三个相邻的碱基对决定mRNA中三个相邻的碱基,mRNA中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若基因中碱基对增加了一个,必然会引起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但如果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缺失4个碱基对,那么只会影响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中最初的几个氨基酸,而不会影响后面的氨基酸序列,这样可以减小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熟记密码子由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3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 ‎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③生物进化是长期适应的结果 ‎ ‎④进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①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正确;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并不断繁殖,长期的生物进化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③错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④错误。‎ 故选:B。‎ ‎37.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物种是指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他物种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种群是指生活同一地区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而物种则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条件下能相互交配繁殖,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在异地的物种形成过程中,一般是由长期的地理隔离才能导致出现生殖隔离;而在同地的物种形成过程中不需要地理隔离就会形成生殖隔离.‎ 解:①一个物种包括许多个种群,①错误;‎ ‎②物种是指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②正确;‎ ‎③隔离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③正确;‎ ‎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般是由长期的地理隔离才能导致出现生殖隔离,④错误.‎ 则说法正确的有:②③.‎ 故答案为:B.‎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38.在进化过程中,有关生物类型出现顺序的几种描述,可能性最大的是( )‎ A. 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 B. 需氧异养、厌氧异养、自养 C. 厌氧自养、需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 D. 厌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需氧异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已知的生命起源过程的知识,来分析推导生物代谢类型的进化顺序。‎ ‎【详解】原始地球条件下没有O2,生物体没有叶绿素,所以最早的生物应是厌氧异养型。后来,当原始生命逐渐进化为原始藻类(如蓝藻)后,原始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释放到大气中,生物类型也进化到光能合成自养型。再往后,由于大量光能自养生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大气中的O2越来越多,合成的有机物也越来越多,就逐渐出现了需氧异养型的生物类型。‎ 故选:D。‎ ‎39.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B. 产生了地理隔离 C. 形成了生殖隔离 D. 改变了基因频率 ‎【答案】C ‎【解析】‎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考点定位】 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名师点睛】本题是对隔离与新物种形成的关系的考查,梳理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及新物种形成的过程,然后根据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40.多种海鱼一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上,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因此发育为成鱼的数量很少。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的现象是( )‎ A. 长期的遗传与变异的结果 B. 一种适应性 C. 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 D. 适应的相对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首先应该明确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自身的生理活动有着重要关系。‎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例如:在一个繁殖季节里,大多数鱼类一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甚至数百万粒以上,由于鱼的卵是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所以成活率极低,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利于需要产下很多卵,来保证后代的成活。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故选:B。‎ ‎41.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 环境的改变是物种起源的根本原因 B. 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 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多繁殖、变异和遗传、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环境的改变只是对物种进行了选择,而物种起源的根本原因变异;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42.下列各种物质中,能证明人与黑猩猩的进化关系的是( )‎ A. ADP B. 胆固醇 C. 性激素 D. 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测定不同生物中某些大分子如蛋白质与核酸等的差异性即可确定不同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详解】‎ 由于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生命的主要物质,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测定蛋白质或核酸的化学结构并进行比较,可以用来确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其化学结构越相似,亲缘关系越远的,其化学结构的差异越大,所以测定构成某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就可证明人与黑猩猩的进化关系。‎ 故选:D。‎ ‎43.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 B. 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更多 C. 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 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肌肉缺氧时,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NaHCO3‎ 发生作用,使pH变化不大,A错误;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更多,B正确;红细胞②中的氧气到达④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2层,再经过组织细胞膜1层,共4层膜,C错误;细胞②中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不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 ‎【考点定位】稳态的生理意义 ‎【名师点睛】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如图)。‎ ‎44.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10-5。对于一个有106个个体的果蝇种群,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量理论上计算约为 (   )‎ A. 2×104个 B. 2×105个 C. 105个 D. 10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的解题思路:1、根据种群基因库的概念(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计算出该种群的基因总数。2、根据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计算出种群中的基因突变数。‎ ‎【详解】果蝇有104对基因,该种群有106个个体,则该种群的基因总数=2×104×106=2×1010个。2、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的基因突变数=2×1010×10-5=2×105 个。‎ 故选:B。‎ ‎45.如图,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的是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 A. 过度繁殖 B. 生存斗争 C. 遗传变异 D. 适者生存 ‎【答案】B ‎【解析】‎ 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能力,但由于生存斗争,使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 ‎46. 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 A. 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B. 人工选择,地理隔离 C. 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D. 人工选择,生殖隔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逐日去其不佳者,”可知这种育种方法属于选择育种,是人为选择去除生长状态不好的个体,属于人工选择;在育种中,采取隔离措施,可防止基因间相互交配而混杂,对新品种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分数缸饲养”的作用是采取了地理隔离,故选B。‎ 考点:生物的变异与育种 ‎47.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只选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将保留的部分再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逐代增加DDT的浓度。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获得了具有很强抗药性的家蝇。上述的实验事实说明 亲代组别 ‎1组(一对蝇)‎ ‎2组(一对蝇)‎ ‎……n组(一对蝇)‎ 子代分 两份处理 A 施DDT B 无DDT A 施DDT B 无DDT A 施DDT B 无DDT 结果 存活较少 全部存活 存活较多 全部存活 存活很少 全部存活 选择 淘汰 淘汰 淘汰 保留 淘汰 淘汰 A. DDT具有诱导家蝇产生抗药性变异的作用 B. 由于长期使用DDT,使家蝇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C. 家蝇的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 D. 家蝇抗药性的形成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进化过程中先有变异后有选择,并且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家蝇的抗药性不是使用DDT的结果,DDT的作用是选择出了抗药性的个体。题中B部分家蝇并没有使用DDT,B部分家蝇抗药性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并不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生物进化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48.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汰。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对此现象合理解释是 ( )‎ A. 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 B. 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 C. 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 D. 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隐性纯合子易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而死亡,aa个体被淘汰,aa频率下降,在非洲恶性疟疾流行地区,带有突变基因的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说明杂合子具有抗疟疾感染的能力,而显性纯合子则因易感染疟疾而被淘汰,所以Aa频率稳定。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对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9.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B. 杂交育种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原理 C. 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D. 选择育种是增加生物产生突变概率的原理进行培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无籽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原理培育出来的,这种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的。2.无籽西瓜是多倍体育种的结果,它是利用三倍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产生不了正常的生殖细胞,从而不能形成正常种子的原理制成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属于染色体变异,理论上是可以遗传的变异,而三倍体无法进行有性生殖,但是可以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给后代,例如组织培养、扦插等。‎ ‎【详解】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A 错误;杂交育种是利用了基因重组的原理,B错误;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C正确;选择育种就是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因此选择育种不会增加生物基因突变的概率,D错误。‎ ‎50. 1976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内:( )。‎ A. 能进行自我复制 B. 能进行转录 C. 能控制合成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D. 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基因属于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是指控制合成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1. 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大,果实种子大 B. 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C. 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 D. 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大,果实、种子大,营养丰富,A正确;‎ B、杂交育种只是将原有基因进行重新组合,并不能产生新基因,B错误;‎ C、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C正确;‎ D、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正确.‎ 故选:B.‎ ‎52. 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460个)利用DNA扩增仪复制4代,那么扩增仪中至少加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A. 640 B. ‎8100 C. 600 D. 8640‎ ‎【答案】B ‎【解析】‎ DNA中A和C共占1/2,即1000个,所以C有540个,利用DNA扩增仪复制4代,则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4-1)*540=8100个。‎ ‎53.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 (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 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 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 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杂交,②是减数分裂,③是花药离体培养,④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①过程是让两个各具优良性状的植株进行杂交,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A正确;②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正确;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配子中的染色体带有全部的遗传信息,C错误;实施④过程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D正确。‎ ‎【考点定位】杂交育种 ‎54.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下图曲线。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图是(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由甲图知这个海岛上中等翅长的个体最多,而短翅和长翅个体数量少,但环境条件改变以后--岛上经常刮大风,中等翅长的个体抗风能力比较弱,短翅的飞不起来,长翅的抗风能力强,生存下来的机会大增,因此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短翅和长翅个体数量多,中等翅长的个体少。‎ 故选:D。‎ ‎55. 下列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 A. 由多对基因控制 B. 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 C. 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 发病率极低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有由多对基因控制,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故ABC正确,D错。故本题选D。‎ ‎56.Leber遗传性视神经是一种遗传病,此病是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所致。某女士的母亲患有此病,如果该女士结婚生育,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 )‎ A. 如果生男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B. 如果生女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C. 不管生男或生女,孩子都会携带致病基因 D. 必须经过基因检测,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是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所致,属于细胞质遗传.已知女士的母亲患有Leber,则该女士肯定患有该病,所以当该女士结婚生育时,其子女也必定患病.‎ ‎【考点定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名师点睛】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物质.在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母本,这样,受细胞质DNA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递下来的,使得子代总是表现出母本的这些性状.‎ ‎57.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和aabb的豌豆杂交,产生的F2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得到的植株应该是( )‎ A. 二倍体 B. 三倍体 C. 四倍体 D. 六倍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一般来说,细胞中等位基因的数目有几个就是几个染色体组。2、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不能正常分裂,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详解】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和aabb的豌豆杂交,产生的F1为AaBb,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得到的植株应该是AAaaBBbb,为四倍体。‎ 故选:C。‎ ‎58.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最可能的是( )‎ A. 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 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 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 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其中某个碱基对的改变可能只会改变其中一个氨基酸或不会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密码子的简并性);某个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会导致突变位点之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据此答题。‎ ‎【详解】(1)突变基因1决定的氨基酸序列与正常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相同,说明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没有导致相应氨基酸发生改变;(2)突变基因2决定的氨基酸序列与正常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序列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说明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因此只改变其中一个氨基酸;(3)突变基因3决定的氨基酸序列与正常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相比,从第3个氨基酸开始,之后的序列均发生改变,说明基因突变3可能为一个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突变的类型,能正确理解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改变引起的变化,再对比正常氨基酸序列和突变后的氨基酸序列,再作出准确的判断。‎ ‎59.下列物质中,都可以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A. 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蛋白质 B. 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 消化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 呼吸氧化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答案】A ‎【解析】‎ 人体的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浆含有91%—92%的水分,7%的血浆蛋白,1%-2%为其它物质。其他物质中,有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酶、激素、维生素、尿素和无机盐等。A中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属于其他物质;小分子蛋白质属于血浆蛋白;符合题意;B中麦芽糖是二糖,必须在消化道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进入内环境中;不符合题意;C中消化酶在消化道内,属于外界环境;不符合题意;D呼吸酶在细胞内,不在血浆中,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血浆的成分 ‎【名师点睛】内环境的成分:①水;②蛋白质;③无机盐;④血液运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等;⑤血液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氨等;⑥血液运送的气体、激素,如O2、CO2、胰岛素等;⑦其他维生素、神经递质等。‎ 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血红蛋白;②载体蛋白;③呼吸酶;④H2O2酶;⑤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⑥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 ‎60.如图中的 a、b、c 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 1、2、3 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液体 a 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 ‎②细胞 2 中有的种类不消耗 O2‎ ‎③液体 c 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 ‎④细胞 3 的种类最多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由图可知,a是淋巴,b是血浆,c是组织液,细胞1为淋巴细胞,细胞2为血细胞,细胞3是组织细胞。‎ ‎【详解】组织液、淋巴和血浆三种细胞外液中,血浆(液体b)的蛋白质含量最高,①错误; 细胞2是各种血细胞,其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②正确;液体c是组织液,其中可能含有激素,但不含消化酶,因为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③错误; 细胞3是组织细胞,其种类最多,④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以概念图为载体,考查内环境的成分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61. 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 。其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 。在下列方框中试以箭头表示a~d四者物质交换概况。‎ ‎(3)图中a~d,O2浓度最高的是 ,CO2浓度最高的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C利用。‎ ‎(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d与b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答案】(1)毛细血管 bc (2)a ‎(3)d a 6‎ ‎(4)d中含大分子蛋白质,b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解析】‎ ‎(1)据图分析可知,图中A表示毛细血管;组织液和淋巴之间只隔着一层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以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b(组织液)、c(淋巴)。‎ ‎(2)图中a表示细胞内液、b表示组织液、c表示淋巴、d表示血浆。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所以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a;细胞内液a可以直接与组织液b进行物质交换,组织液b与血浆d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小部分组织液b被毛细淋巴管吸收,称为淋巴c,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才汇集到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3)O2由呼吸系统吸收进入并血液中运输,然后透过毛细血管壁,经过组织液进入细胞内液a中被利用。即O2经过的途径依次是d→b→a,所以图中a~d,O2浓度最高的是d;CO2由细胞中产生,经过与O2相反的途径,最终经呼吸系统排出,所以图中a~d,CO2浓度最高的是a;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红细胞膜(1层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的一层细胞(2层细胞膜)、组织细胞C的细胞膜(1层细胞膜)和两层线粒体膜(2层生物膜)共6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C利用。‎ ‎(4)d(血浆)与b(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d中含大分子蛋白质,b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考点定位】细胞生活的环境 ‎【名师点睛】要顺利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1.内环境3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 ‎2.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 ‎3.组织处的物质交换过程图解:‎ ‎(1)过程a主要表示营养物质和O2等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的组织液,b主要表示组织液中的代谢废物和CO2等穿过毛细血管壁回到血液中被运走,c表示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 ‎(2)据图分析,维持内环境稳态必需的过程是a、b、c。‎ ‎(3)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4)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62.下图甲示反射弧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是______________。‎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电位。‎ ‎(3)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此结构叫_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答案】 (1). 感受器 (2). 外正内负 (3). 动作 (4). d (5). 突触 (6).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相关结构,其中f是感受器、e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表示突触、b表示传出神经、a表示效应器。乙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1)根据突触的传递方向来看:甲图中f是感受器,e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a是效应器,d是突触,a、b、c、e和f共同组成反射弧。‎ ‎(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表现为动作电位。‎ ‎(3)乙图是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此结构叫突触。它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 ‎【点睛】本题考查了突触、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意在考查考生对于神经调节中的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63..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高、降低),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促进细胞的________作用。‎ ‎(2)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_____,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调节。‎ ‎(3)若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_________,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升高 (2). 呼吸 (3). 减少 (4). 反馈 (5). 肾上腺素 (6). 协同作用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A表示甲状腺激素,B表示肾上腺激素。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减少,从而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多;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致过少。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1)寒冷环境中,为了维持体温,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促进细胞呼吸作用,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量。‎ ‎(2)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通过反馈调节,使TRH和TSH的分泌量将减少, 这种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3)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都能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这两种激素间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