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提升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提升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线索一 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线索二 君主专制的逐渐强化 秦始皇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了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线索三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行政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线索四 选官制度的完善 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以降的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题点:宗法制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权往往默许或公开承认宗族的司法权,宗族具有初级裁判权和一般惩罚权,族人不得不经宗族径自向官府投诉。这说明(  )‎ A.宗族是司法审判的第一审级 B.宗族内部司法等级严密 C.宗族司法高于国家地方司法 D.宗族审判效率高于国家 解析 据题干“宗族具有初级裁判权和一般惩罚权,族人不得不经宗族径自向官府投诉”可知,族人必须在经过宗族裁判后,再向官府投诉,所以宗族是司法审判的第一审级,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宗族审判,“宗族内部司法等级严密”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权往往默许或公开承认宗族的司法权”可知,宗族司法需在国家地方司法的领导下存在,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宗族的审判效率,故D项排除。‎ 答案 A ‎2.(题点:分封制的深远影响)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  )‎ A.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B.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C.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D.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解析 根据材料“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可知,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统治效果得到加强,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分封制的目的,排除B项;“宗法等级秩序”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开拓疆土”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 答案 A ‎3.(题点:商周的地方治理)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的封国人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这表明(  )‎ A.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 B.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 C.新来统治者遭坚决反对 D.周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 解析 根据材料“……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故A项正确;“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但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坚决”过于绝对化,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 A ‎4.(题点:礼乐制度的社会功能)西周“立礼义,等贵贱”,礼中又置乐,音乐配合不同礼仪,但强调天子、诸侯、卿等都是音符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所谓“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表明,礼乐的主要功能是(  )‎ A.聚集宗室功臣,巩固集权统治 B.辨别血缘亲疏,维护等级秩序 C.区分贵贱等级,促进社会和睦 D.和谐贵族关系,构建平等社会 解析 夏、商、周三代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项错误;据材料“立礼义,等贵贱”可知,礼乐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等级秩序,与辨别血缘亲疏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等贵贱”“则上下和矣”可知礼乐的主要功能是区分贵贱等级,促进社会和睦,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等贵贱”不符,礼乐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等级秩序,而不是构建平等社会,故D项错误。‎ 答案 C ‎5.(题点: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对国家进行统治。这反映了当时(  )‎ 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C.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    D.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 解析 材料中“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对国家进行统治”体现了国家结构不完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A项错误;周朝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对国家进行统治”体现了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故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C 视角1‎ ‎ 从经济、政治、思想发展的角度认识以血缘为纽带的早期政治制度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分封制下,最高统治集团虽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但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 视角2 认识古代政治制度“家国同构”的历史基本特征,考查其对华夏民族形成、国家统一、民族凝聚力的深刻影响。‎ 视角3 理解礼乐制度的内涵及其对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如,尊崇礼仪的精神、崇德尚群的社会美德等。‎ ‎1.宗法制 ‎(1)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和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分配制度。‎ ‎(2)影响: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3)历史遗存:宗族观念、家国同构、忠孝思想、重男轻女、裙带关系等。‎ ‎2.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朝统治。‎ ‎(2)特点 ‎①分封对象多元化:王族、功臣及先代帝王的后代。‎ ‎②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③周天子与诸侯王关系:一方面,权力与义务明确;另一方面,诸侯王拥有地方实权,周天子不直接管辖地方。‎ ‎(3)影响: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拓展疆域;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促进了人们的心理认同,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礼乐制度 ‎(1)内容:礼乐制度是西周典制的重要内容,是以“乐”从“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它是各族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涉及社会习俗和国家关系、军队征伐、典章制度等。‎ ‎(2)表现:在统治阶级内部设定的等级具体表现为“天子八佾,诸侯六,大夫四”。‎ ‎4.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影响深远。‎ ‎(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央高度集权。‎ ‎(3)等级森严: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4)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考点二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1.(题点:汉代皇权的加强)霍光秉政后对当时的丞相田千秋宣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汉武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霍光能“治内”、田千秋能“治外”是由于(  )‎ A.宗法制 B.察举制 C.郡国并行制 D.中外朝制度 解析 宗法制在春秋末期已经瓦解,故A项错误;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西汉时期在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与题目无关,故C项错误;中外朝制度是西汉时期实行的加强皇权的措施,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答案 D ‎2.(题点:唐代三省六部制)唐初,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政。中书、门下两省先在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中宗继位后,宰相裴炎改任中书令,并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这一变化表明唐朝(  )‎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行政效率的提高 C.决策中心的转移 D.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君权和相权的博弈,只是相权转移,难以说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B项;材料反映了政事堂由门下省转移到中书省的史实,因政事堂是议政的场所,所以表明决策中心的转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对地方的事务,故D项错误。‎ 答案 C ‎3.(题点:宋代官制的变革)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这种变化有助于(  )‎ A.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 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 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 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 解析 从北宋到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使行政权与军事权集中,有利于提高军政效率以适应两宋战争频繁的现实需要,故A项正确;“宰枢互兼”使权力集中,不利于集体决策,故B项错误;“宰枢互兼”有利于提高军事将领的权力,故C项错误;“宰枢互兼”有利于权力集中,故D项错误。‎ 答案 A ‎4.(题点:明代皇权的加强)据史料记载:“明制,六部分莅天下事,内阁不得侵,至严嵩,始阻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逡巡请事如属吏,祖制由此变。”这一变化表明明代内阁(  )‎ A.上升为法定的中枢机构 B.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C.对皇权构成了极大威胁 D.客观上强化了君主权力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内阁权力的变化,阁权是皇权的体现,材料中“部权尽归内阁”表明阁权不断加强,其实质是皇权的不断加强,故D项正确,C项错误;内阁是皇帝的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中枢机构,没有决策权,故排除A、B两项。‎ 答案 D ‎5.(题点:明清专制体制的强化)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清朝(  )‎ A.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 B.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 C.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 D.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 解析 根据材料“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体现了超越体制制度,增强主观性的一面,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孔毓璞与军机处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议政王大臣会议,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所学史实专制皇权加强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视角1 封建王朝对中央官制的调整,以削弱相权为主线,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独尊地位,虽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但其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有效性不容忽视。‎ 视角2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 视角3 君主专制形态的变异:皇权专制下,出现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异化的统治模式,形成了专制时代独具特色的皇权政治。变异的原因是皇权的膨胀。‎ ‎1.秦朝:三公九卿制 ‎(1)三公: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管理国家监察事务。‎ ‎(2)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力。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 ‎2.汉代:中外朝制 ‎(1)中朝:又称“内朝”,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选用一些亲信、侍从组成的宫中的决策班子。‎ ‎(2)外朝:以丞相为首的行政领导机构,逐步演变成执行机构。‎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设立:隋朝设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三省互相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 ‎(2)完善:唐初沿袭隋代,合中书、门下于政事堂,又另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宰相权力。‎ ‎(3)作用:分散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提高工作效率;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北宋:二府三司制 ‎(1)二府:指最高行政机构“中书门下”和掌管军事的机构“枢密院”。‎ ‎(2)三司:由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组成,长官为“三司使”,号称“计相”,是最高财政机构。‎ ‎5.元代:一省二院制 ‎(1)元代沿袭金旧制,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2)元代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宣政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和宗教事务,直辖西藏。‎ ‎6.明朝:内阁六部制 ‎(1)废丞相,设内阁。内阁职能是顾问、参谋等。‎ ‎(2)六部是明朝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分任朝政最高一级行政机关,其职能是执行、管理、协调各项政务。‎ ‎7.清朝:雍正年间新设军机处,逐步取代满清贵族议政的制度,削弱了内阁承旨出政的权力,内阁宰辅名存实亡。‎ 考点三 古代中国地方治理模式的演变 ‎1.(题点:汉代地方治理的特点)汉武帝统治时期颁布了附益法、左官律、《六察法》、限占田宅法、阿附豪强法、禁大姓族居法等法律文书,这些举措为后世王朝所继承和发展。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形成了抑制贵族政治的制度基础 B.宗法观念对政治生活的影响缩小 C.注重立法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D.为西汉强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解析 在秦帝国建立之后,贵族政治就趋于瓦解,故A项错误;这些限制和打击豪强地主的措施体现了宗法观念对政治生活的较大影响,故B项错误;通过材料不难看出,汉武帝的这些措施,都是以法律文书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注重通过立法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治理,故C项正确;这为西汉强盛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故D项错误。‎ 答案 C ‎2.(题点: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隋炀帝下令地方上报风俗、物产,编成《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等图经;唐朝各州也大都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这些做法旨在(  )‎ A.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B.丰富地方志的类型 C.变革官吏考核方法 D.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解析 A、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官吏考核方法,排除C项。材料信息“隋炀帝下令地方上报风俗、物产”“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表明,中央高度重视对地方的管理,故D项正确。‎ 答案 D ‎3.(题点: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各路设转运使,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 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B.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分事权,使地方机构相互牵制 解析 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设转运使”,铲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A项与宋真宗无关;各路增设的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均属于地方行政机构,B项错误;材料信息“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机构”体现了宋真宗分化事权,使地方机构相互牵制,这制约了政府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4.(题点: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  )‎ A.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B.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 D.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解析 材料中“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表明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 答案 A 视角1 古代中国地方官制的演变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主线,注重把握历代采取的措施、特点及影响,这也是国家治理地方的体现。‎ 视角2 对地方治理模式的反思。任何一种地方治理模式,自身都存在一定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视角3 从中外关联角度认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政治智慧,例如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美国联邦制的对比分析,其核心在于国家“大一统”理念及地方权力的分配问题。‎ ‎1.秦朝:郡县制 ‎(1)概况:春秋战国时出现,秦朝在全国推行。‎ ‎(2)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3)影响: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加强了中央集权,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 ‎2.汉朝 ‎(1)郡国并行制:西汉初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同时又实行封国制,引发“七国之乱”‎ ‎。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才解决了王国问题。‎ ‎(2)州:为监察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州,设置刺史。东汉末年,刺史改称州牧,州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 ‎3.隋朝:并州郡为一级,地方管理重归州、县二级制。‎ ‎4.宋代 ‎(1)以州县为基本单位,州县之上为路。路设安抚司(掌军政)、转运司(掌财赋)、提点刑狱司(掌司法)、提举常平司(掌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 ‎(2)州县长官由中央派文官(知州、知县)担任,并设通判监督。‎ ‎5.元代 ‎(1)元朝开创了行省制度。行省辖区广阔,犬牙交错。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郡县制后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2)行省制下,省县两级基本固定。‎ ‎6.明代 ‎(1)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别掌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只听命于中央,互不统辖。‎ ‎(2)为节制三司,朝廷在各省设巡抚衙门,以节制三司,总理一省军政事务。‎ 考点四 官吏的选拔与管理 ‎1.(题点:察举制)东汉顺帝之前乡举里选,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汉顺帝时规定,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这一规定(  )‎ A.确立了分科考试的录取方式 B.否定了重视德行的选拔标准 C.根除了察举制官士勾结弊端 D.打击了豪强把持官场的特权 解析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A项错误;这一规定是对被举荐者再次进行考核,并未否定重视德行的选拔标准,B项错误;这一规定可以减少官士勾结弊端,但不能根除,C项错误;这一规定可以对地方豪强举荐的人再次进行考核,改变了被举荐者直接做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豪强把持官场的特权,故D项正确。‎ 答案 D ‎2.(题点: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各级官学普遍衰落,开馆授徒的私学也十分有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士族的各种家学却全面繁盛,由此造成平民家庭出身的人才远远少于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这说明当时(  )‎ A.教育被士族阶层垄断 B.选官强调门第与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 C.儒学的发展受到极大挑战 D.寒素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被关闭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官学、私学普遍衰落,而士族家学全面繁盛,导致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在社会上占据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强调被选拔者的门第出身,这应该与当时的教育发展状况有关,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3.(题点:科举制的影响)唐高宗、武后之世,国人日益弃武就文,风气所趋,民族尚武精神已经是日渐消失。这主要是由于(  )‎ A.私学教育的广泛兴起 B.门阀世族势力的衰落 C.三省六部制度的完善 D.科举制度的日益推行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的主旨是“国人弃武就文和民族尚武精神日渐消失”,这主要与当时科举制度的推行有关,故D项正确。‎ 答案 D ‎4.(题点:汉代的监察体制)汉武帝创始了一条新的法制,即派遣中级人员(六百石俸禄)巡行郡国,察考大吏(二千石俸禄)的成绩和罪恶,随时向中央快速汇报。这种以卑临尊的“法制”(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可提高秩卑官员的积极性 C.加强了专制皇权 D.能够防止官僚队伍的腐败 解析 汉武帝派遣职位低的官员去巡视职位高的地方官,并把他们的行为向中央汇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职位低的官员的自卑心理,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故B项正确。‎ 答案 B 视角1 从社会热点看:随着现代中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创新,坚持公务员“逢进必考”和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视角2 从君主专制本质看:选官制度和监察体制在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皇权专制下,实际效能有限。‎ ‎1.选官制度 ‎2.监察制度 时期 中央 地方 秦汉 秦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汉代御史府负责中央的监察。‎ 秦在地方设监郡御史,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魏晋 御史台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全国性的监察机构。‎ 由朝廷不定期地派出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员。‎ 唐 在中央仍设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地方分设监察区,形成严密的监察网。‎ 宋元 御史台为宋元时的最高监察机关。‎ 宋在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常派遣转运使、按察使、观察使到各地区巡察;元在地方设行御史台。‎ 明清 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清朝沿袭;明在中央设厂卫特务机构和锦衣卫监视官民。‎ 明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清朝基本沿用明制。‎ 题线1 从历史传承角度认识血缘宗法社会的延续 ‎【追溯高考1】 (2016·课标全国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 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并未体现文字体系的创新,故A项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可知西周时的青铜器的功用与商代无异,都是用来书写的载体,故D项错误。‎ 答案 B ‎『深化拓展』 古代宗法社会的长期延续及其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1.延续原因: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宗法社会的形成和演变与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结构相适应:地理环境上的相对封闭与独立;小农经济基础上稳定的阶级结构;血缘宗法伦理的根深蒂固。‎ ‎2.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1)家天下的延续,父系单系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 ‎(2)家族制度长盛不衰,族权有严格、固定的组织形式,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强劲力量,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地方政权的职能。‎ ‎(3)家国同构,君权与父权互为表里,“国”与“家”彼此沟通。‎ ‎(4)形成了颇具东方特色的以家族为中心、以明等级为目的的伦理文化观念。‎ ‎【对点训练1】 (2018·山东师大附中三模)《王国维手定观堂集林》中写道:“商人兄弟相及,凡一帝之子,无(论)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故自开国之初,已无封建之事。”材料反映商代(  )‎ A.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 B.具备了初步的宗法秩序 C.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度 D.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 材料表明,商代的王位由“帝之子”继承,但不分“嫡庶、长幼”且可“兄弟相及”,这表明此时宗法秩序雏形已出现,但还不够完善,故B项正确,C项错误;商代实行王位世袭制,“兄终弟及”也属于血缘传承,故A项错误;“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是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出现的现象,D项错误。‎ 答案 B 题线2 从君主专制角度考查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 ‎【追溯高考2】 (2018·全国Ⅱ卷,26)‎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 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正确;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涉及职权扩大,A错误;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错误;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错。‎ 答案 C ‎『深化拓展』 古代皇权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及启示 ‎*宰相制度的频繁变化,则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点训练2】 (2018·湖南衡阳模拟)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 A.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 解析 A项没有体现出“制度变革”,故A项错误;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掌握政令的制定与审核,都是决策机构,决策程序由一个机构转变为两个机构,体现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故B项正确;C项是科举制的影响,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 答案 B 题线3 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中央对地方的治理 ‎【追溯高考3】 (2018·全国Ⅰ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 ‎(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 从表中后三种藩镇类型来看,大多数藩镇官员由朝廷任命,且不同程度上供纳赋税,藩镇的功能多为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这些都有利于唐朝统治的维持,故D项正确。仅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藩镇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后期藩镇的基本情况,无法得出藩镇之间攻伐不已的结论,故排除B项;四种不同的藩镇类型中,河朔型自己任免官员、赋税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并不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故排除C项。‎ 答案 D ‎『深化理解』 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及规律 ‎1.演变趋势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2.演变规律 ‎(1)对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或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或路府(州)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 ‎(2)分割地方权力,各有所主,相互制约,是朝廷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彼此制约。‎ ‎(3)对主要地方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 ‎【对点训练3】 (2018·云南师大附中月考)西汉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面积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增多,至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文景两代的政策(  )‎ ‎ A.废除了郡国并行制 B.解决了“王国问题” ‎ ‎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调整中央行政体制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众建诸侯”之策,王国的数目增多,而其面积缩小,势力削弱,从而减小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故C项符合题意;该措施并没有废除诸侯国,故A项错误;“王国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是在汉武帝时期,故B项错误;该政策调整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C 题线4 从社会进步角度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影响 ‎ ‎【追溯高考4】 (2018·全国Ⅲ卷,25)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解析 由表中信息可知,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比较大,故B项正确;隋唐以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逐渐消除,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宰相权力大小变化情况,可排除C项;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可排除D项。‎ 答案 B ‎『深化拓展』 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注重考试的公开性、公平性,向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开放,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①科举制网罗了大批英才,奠定了文官政治的基础;②刺激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全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③大批知识分子进入官僚机构,并促使官僚机构由贵族士族型向文人学士型转变,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④酝酿出独树一帜的政治文化,培育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 ‎ ‎(2)科举制发展到后期,考试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成为加强皇权的一种手段。‎ ‎【对点训练4】 (2018·黑龙江大庆二模)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解析 西汉汉武帝时期独尊儒学局面已经出现,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对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更有利,阻碍了底层民众的上升,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故B项正确;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使得世家大族能够控制人才选拔的主动权,进而形成对政权的垄断,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建立在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基础上的,材料没有反映出皇帝对地方官员控制的弱化,因此不能推断郡县制的基础动摇,故D项错误。‎ 答案 B 新视角(一) 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国同构”‎ ‎[史论储备]‎ 古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家国同构”‎ ‎1.含义: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特征。‎ ‎2. 实质:“忠孝一体”。‎ ‎“忠”是政治关系上的等级,“孝”是血缘关系上的等级。“忠”与“孝”都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伦理基础,都属于“礼”的范畴,同时二者又都属于道德范畴。‎ ‎3.影响 ‎(1)由于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家与国的系统组织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家长制。‎ ‎(2)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家庭—家族—国家”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 ‎(3)在农业社会衍生出的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管理文化,在当代社会仍然“余音不绝”。‎ ‎[考题感悟]‎ ‎【考题1】 (2018·山东临沂二模)(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是大家庭制度,这个大家庭源于农业社会。定居,种田,那人愈多愈好,人多好做事。所以就鼓励多子多孙,多少代都不分家。这是中国的长处,中国社会的优点,自古以来就过社会团体生活,团体生活要照顾别人,因此中国人心量也就大。大家庭好处在哪里?教育,父母不用操心,那是整个家族的事情。养老不用操心,老了怎么办?落叶归根,是回家养老,享天伦之乐。你在外面做事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庭支持你,家庭是最可靠的支持者。你在外面所赚的,都贡献给家庭,让家庭这个力量愈来愈大,你在外面办事愈来愈好。 ‎ ‎——摘编自《古代中国的大家庭制度》 ‎ 材料二 20世纪初,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人们的工作不再局限于以家庭为本位,而是转变为在不同的工业、商业机构之中。因此,年轻人大多离家工作,甚至离开自己生长的农村,到城市、工厂寻找工作机会。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父母、子女、夫妇之间的工作随着职 业、地点而不同,毋须通过大家庭带来生产力,因此小家庭模式逐渐衍生。另外,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随着彼此生活环境不同而较易变得淡薄,导致夫妇的关系较难长久地发展,离婚个案增多,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亦变得较为疏离,兄弟姊妹的争吵亦趋于频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以家庭为本的观念渐为个人为本的观念所取代,人们更重视个人的发展与地位,倾向于将个人置于家庭之上,冲击传统家庭文化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事规范。 ‎ ‎——据李永芳《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家庭文化的嬗变》等 ‎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大家庭制度形成的社会根源和积极作用。(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家庭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谈谈你对家庭建设的认识。(16分)‎ 答案 (1)根源: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积极作用:团体意识强;社会保障功能强,解决了教育和养老问题;为家庭成员提供财力支持和帮助;保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 ‎(2)变化:大家庭逐渐解体,被小家庭取代;个人为本的观念取代家庭为本的观念。 ‎ 原因:工业文明的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式教育的发展;民主、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国家法律建设和法治观念的不断进步。‎ 认识:高度重视家庭和家风建设;发扬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优良传统,建立民主、平等、互爱的和谐家庭关系;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应该引导建设良好的家风。新视角(二) 立足历史解释,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史论储备]‎ 中国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连续性的原因 ‎1.地理因素:华夏大地与外界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容易形成独立发展的自然脉络。‎ ‎2.经济因素:得益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对于游牧民族和海上探险者而言,男耕女织的分工也有利于形成相对和谐的家国环境。‎ ‎3.政治因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长期大一统的局面为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基础。‎ ‎4.文化因素:传统文化的内聚力和兼容性。儒家主张“和而不同”,重在教化,反对“以力服人”,提倡包容性。这些思想观念、政策取向以及“书同文”、“行同伦”等举措,铸造了中华文明的内聚力,推动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与发展。‎ ‎[考题感悟]‎ ‎【考题2】 (2018·河南濮阳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者金观涛曾将社会结构规定为某一社会中由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或称意识形态结构)互相耦合而成的形态稳定的组织系统。如下图:‎ ‎——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使图示符合材料描述。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首先,围绕“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拟定论题。论题必须要符合图示,根据图示可知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所以论题必须要明确,并且要指出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如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等;其次,史论结合,具体阐述。结合所学,用具体史实论证中国传统社会与社会结构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注意要围绕主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观点总结,升华论题。‎ 答案 示例一 论题: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延续。‎ 阐述:战国到明清,中国一直存在土地自由买卖制度,地主、自耕农、佃农一直是农业经济的主要成分,经济结构基本上属于地主经济;秦汉至明清各个大一统王朝的官制虽有差别,但都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到明清,儒家文化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总之,秦汉到明清,中国社会内部虽一直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但从社会组织方式来看,大一统帝国和官僚制度、地主经济以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却始终是社会的基本框架。‎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中国传统社会得以长期延续。(言之成理即可) ‎ 示例二 论题: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相互作用相互调节)。‎ 阐述: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三位一体,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对经济结构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保持着地主经济的稳定。同时,地主经济又是大一统的基础,只有存在大量自耕农和中小地主,国家才会有充足的税收,用以供养皇室和从中央到地方庞大的官僚机构。没有儒家的正统地位和儒家国家学说的指导,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不能形成。‎ 总之,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不能割裂,它们互为因果,相互适应相互调节。(言之成理即可) ‎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