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汉书》中记载:“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也。……至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熹为商贾,不好仕宦。”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周人维护分封制 B.西周商业繁荣 C.周朝的社会巨变 D.周人见利忘义 ‎2.1981 年 3 月 4 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长篇通讯《春到上塘》中写到:“上塘镇,街面上熙熙攘攘,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跑了五个生产队的二十多户人家,除了一户外,家家粮满囤、谷满仓,装满花生的麻袋堆成垛。”上塘经济发展是由于 A.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B.农村合作社深入开展 C.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 ‎3.“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 材料主要论述 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理论 C.万物的本原是道 D.“天人感应”思想 ‎4.(原创)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奉行“休养生息”政策,与民休息,对外政策以防御为主;而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则推行积极有为的扩张政策.这主要是因为 A.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积累了物质财富 B.汉武帝雄才大略,志存高远 C.汉高祖体恤民心,以民为本 D.汉初与汉武帝的社会背景不同,物质基础不同 ‎5.1945—1948 年间,英国颁布和实施了《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民保险法》和《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案。这反映了英国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C.优先发展煤炭工业 D.重视提高国有化程度 ‎6.(改编)《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小于礼与仁;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说明 A.孔子更重视顺其自然,顺天而为 B.孔子与老子都赞成“君权神授”‎ C.孔子与老子的时代背景差异 D.孔子与老子在对待人与自然、社会关系上有差异 7. ‎《史记•儒林传》记述了当时的学术源流:“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 于赵自董仲舒。”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结果 B.西汉政府政策调整的结果C.齐鲁之地经济最发达 D.百家争鸣历史格局的遗留 8. ‎《礼记•曲礼》中记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此言论旨在强调 A. 仁德观念具有深入人心的道德渗透力B.教育训导和百官立威是形成礼的条件C.人人都应遵守符合身份和地位的规范D.政治强制是实现礼乐规范的有力保障 9. ‎“诸君诸君,发辫之害如此,虽欲不变通之其可已乎!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此言论 A.认识到风俗变迁与社会发展间存在联系 B.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C.科学地指出了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本原因 D.表明当时国人已充分认识到蓄辫的危害 10. 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汉赋“包括宇宙,总览人物”“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文化追求,与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百科全书式的恢宏眼光观照历史”的伟大抱负如出一辙,都体现了西汉鼎盛时期的主流文化精神。这里的“西汉鼎盛时期的主流文化精神”是指 A.夸张铺陈 B.积极向上 C.全面鼎盛 D.贯通古今 7.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8.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 A.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压制,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 9. 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存在一些相同、相似点,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顺向关系。”其中属于两者“顺向”关系的是 A.两者与世俗统治者(君主或地方长官)关系 B.两者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C.两者都强调人的意志、理性与自由 D.两者都强调人的伟大,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 10. 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11.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 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a 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 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 C.c 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 D.d 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7. 某思想家曾作诗《中秋》:“吾心自有光明,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由此推知,该思想家主张 A.天人感应限制君权 B.格物致志在于明道德C.反省内心恢复良知 D.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8. ‎(原创)宋明的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的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哲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例如:关于性与天的内容.这表明 A.宋明理学家注重理论的哲学性、思辨性与综合性B.宋明理学家强调从外部万物寻找天理 C.当时的统治者加强政治统治的必要性 D.当时的统治者希望帮人民找到一个精神寄托 9. ‎(原创)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和 “明道救世”,“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同时期的黄宗羲的思想特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这两人的观点 A.都反映出了专制主义制度存在的不合理性 B.说明当时学术思想脱离了社会实际 C.都反映了当时的新经济因素发展的要求 D.说明了当时的上层建筑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 10. ‎(原创)古希腊神话中,众神各有分工,宙斯作为最高天神,掌握雷电等,并且和众多女神及凡间美女相好, 生出了太阳神阿波罗、狩猎女神阿尔特弥斯等很多天神,也生出了珀尔修斯等人间英雄,这与古代中国的神的形象颇为不同。这体现了 A. 希腊神话“神人同行同性”的特点 B. 古希腊与古代中国文化的着眼点与侧重点不同 C. 中国儒家文化的内敛性与西方文化的开放性决定了二者的不同D.古希腊人受到宗法制等的影响不深 7. ‎(原创)古希腊哲学家中, 柏拉图出身显贵,但他蔑视雅典民主政治,主张实行贵族政治,并且著作了《理想国》,按照智慧与美德进行分工。柏拉图的观点 A.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自己的责任感 B.表现了他不相信客观存在的事物 C.体现了他的贵族身份不符合现实生活的分工 D.从根本上是由他的唯心主义观点所决定的 8. ‎(原创)薄伽丘早期的作品《菲娅美达的哀歌》,摆脱了古典和神话题材的套子,开始描写现实生活, 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种种感受作了较细腻的刻画,被认为是欧洲文学中第一次出现的心理小说。这一现象的产生 A.主要是因为人们现实生活的困苦与贫穷 B.反映了当时工商业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C.是出于对天主教的压迫而回应的最典型例子 D.反映人文主义思想并没有深入人心 9. 右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 1507—1508 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对这幅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10. ‎(原创)以下场景最可能在宗教改革时期出现的是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与人的伟大,指出天堂不在死后而在现在B.一个为非作歹的坏蛋,摇身一变,居然成了亚尔贝托神父,而且生誉日增 C.1533 年,国王亨利八世禁止英格兰教会向教廷交纳岁贡,次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格兰教会不再受制于教皇 D.人们自愿订立一种社会契约,把所有原有的自然状态授予契约的掌握者-君主,人由此进入社会状态,产生了国家,人们要绝对服从君主 11. 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 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获得精神自由和信仰的自主权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沉重打击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第二部分:材料题(共 3 道大题,共 52 分)‎ ‎25.(原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 分)‎ 中西古代思想文化异中有同,对世界都产生了很大作用.‎ 材料一:孔子所创立儒家学派的社会因素相当复杂,与春秋时代的社会变革、鲁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同时,儒家学派诞生于鲁国,也与鲁国特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鲁国是周代开国天子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封地。周公在西周王朝长期执政,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使鲁国成为了西周时代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另两大文化中心为周王室和商朝的故地宋国)。春秋时代,鲁国在文化上仍旧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末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这种文化传统对孔子有很大影响,为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儒家学派创立以来, 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主导思想,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东亚社会、欧洲社会等也产生一定影响.‎ 材料二:公元前 8 世纪和前 7 世纪,希腊人以一个活跃的天才民族出现,积极从事贸易和探险活动, 拥有诸多视觉艺术上的技巧和个性,有丰富的英雄传说,最重要的是有一部意义非凡的诗歌,人类广泛的经历和情感在其中得到高度艺术化的表达.假如没有取得任何超出此类的成就。他们作为最有趣味和最富有同情心的古代人,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实际上他们是在不断增加这种吸引力。他们在众多领域-思想、艺术、文学等,增加了吸引力,然而最重要的一个领域也许是在哲学。哲学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公元前 6 世纪到前 5 世纪文化史的主干。--节选自马丁.韦斯特《早期希腊哲学》(属于《牛津古希腊史》的一部分)‎ (1)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哲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2 分)‎ (2)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其与古希腊哲学共同的社会文化价值。(13 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 分)‎ 宋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阅读材料:‎ 材料一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 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 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 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大学》之教, 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 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宋代阶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 (2) 材料二称“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 分) (3)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4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代经济文化的总体认识。(4 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 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 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请回答:‎ (1) 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相似之处,这个相似之处是什么(2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明?(2 分)‎ (2) 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有何不同?(4 分)用史实来解释产生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6 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CDDDA 6-10 DDCAB 11-15 AAACD 16-20 CACBA 21-24 BBCB ‎25.(1)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2 分)‎ 说明:李贽思想被称为异端,他认为儒家经典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大胆地向正统思想提出挑战,强调个性发展;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古罗马形式,反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提倡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2 分)‎ ‎(2)不同: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4 分)‎ 经济根源:中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6 分)‎ ‎26.(1)变化:市民阶级产生。(2 分)‎ (2) 说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应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3 分)‎ (3) 进步: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4 分)‎ (4) 认识:城市经济繁荣,出现符合市民阶层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的通俗文化;儒学发展到新高度并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4 分)‎ ‎27(1)内容:信仰虔诚即可得救(因信称义);世俗权力高于教权;主张僧侣可还俗、婚配;简化教会仪式。(1 点 3 分,3 点 8 分)‎ ‎(2)影响:有利于人们摆脱天主教会的制约;冲击了天主教的势力;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君主集权;促进了人们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 点 3 分,3 点 7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