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理)
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学年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 A. 民间的“实惠”思想 B. 《老子》的思想 C. 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 《本草纲目》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该题难度较大,考核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若从惯性思维出发,认为意识现象就是指精神或者主观的东西,容易陷入迷潭。若转换思维,紧扣题干,根据哲学的含义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则豁然开朗。我们说零散的思想(ACD三项)也包含一些合理和科学成分但不能理解为哲学,只有是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的思想,如《老子》的学说才能说是哲学层面的思想。 2.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莱、休谟和康德;到了十九世纪,在叔本华、斯宾塞、尼采等人的著作中,生物学成了哲学思想的背景。这表明 A. 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B. 哲学的发展要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基础 C. 哲学为人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D. 哲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答案】B 【解析】 此题是一道以典型材料为背景的题,解题关键是准确把握题中的有效信息,明确题中所考查的知识点,题中中心内容是说“随着数学、心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哲学得到了发展这说明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符合题意;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C是错误的;把哲学看做是“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排除D。 【点睛】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3.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的基础 ②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③哲学可以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 ④哲学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任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的基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选;“知识之最高之满足必求诸哲学”这说明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②正确;哲学并不可以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③不选;“以功能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这说明哲学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任务,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4.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B.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 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D.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要想正确前行就需要一盏智慧的明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必须注意题目的指向。A项正确地指出了哲学自身的优点、重要性。B项是从题干中直接提炼出来的一般性道理。D项说明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需要哲学的智慧。 5.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A.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影响方法论 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影响行动的结果 C. 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 D. 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答案】B 【解析】 题目中,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影响行动的结果;故B选项入选。A选项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影响世界观。C、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6.对于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下列观点中与张衡观点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③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 ④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 张衡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和“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张衡观点体现的哲理相一致,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④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都与张衡观点体现的哲理不致,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7.某地铁站为残疾人开辟了绿色通道,但工作人员却要求双臂残疾的人必须亲自出示残疾证才能通过,还振振有词地说:“看证不看人。”“看证不看人”讽刺了 ①否定意识能动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②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③以“我”为中心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④形而上学的观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看证不看人”的做法是凭“主观标准”办事情,而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②正确;面对残疾人却不承认是残疾人,只要“凭证”,是典型的形而上学,④正确。 ①:“看证不看人”没有否认意识能动性,①排除。 ③:“以‘我’为中心”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是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 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①声称者“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 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知识。“声称‘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 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 是立足实际来决定如何过马路,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体现。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9.下列选项能够恰当反映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依次排序是( ) ①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 ②若在理上看, 则虽未有物, 而已有物之理 ③人是机器, 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①→④ 【答案】B 【解析】 “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若在理上看, 则虽未有物, 而已有物之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人是机器, 思想是人脑的特性”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表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正确的排序应是①→③→④,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四个特性,亦是局限性:第一: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第二: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第三: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第四: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0.朱熹说,“理生万物”,“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朱、孟二人的观点 ①都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②体现着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 ③分别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④都否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朱、孟二人的观点分别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都否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③④符合题意。 ①:把人的主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的主观唯心主义,孟子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朱熹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他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①错误。 ②: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朱、孟二人的观点分别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排除②。 故本题选D。 11.下列关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 B. 哲学可以反作用于时代 C. 哲学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 D. 哲学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哲学源于时代的实践,又反作用于时代,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故A、B、D分析正确。C错误,哲学可能正确反映时代,也可能虚幻歪曲的反映时代。 考点: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B. 德国的古典哲学 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D. 英国的古典经济学 【答案】B 【解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本原因在于( ) A. 它是科学理论 B. 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 C. 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它是建立在辩证法基础之上的哲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AC不合题意,“它是科学理论”、“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并非题中所述原因; B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D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哲学,而不是建立在辩证法基础之上的哲学。 故选:B 14.有人问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他说:“一个没有人去思考形而上学、知识论、道德与政治哲学的社会,其实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社会。”这一观点意在强调哲学( ) ①能够使人善于思考,增长智慧 ②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③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能够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没有人思考的社会是残缺不全的,说明哲学能够使人善于思考,增长智慧;哲学能够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①④正确;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是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②错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③错误。该题选C。 考点:哲学的作用 点评:该题以名人名言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哲学作用的识记和理解。要准确理解题目意思,该题错误选项是知识性错误,学生要熟练掌握课本知识。难度较大。 15.“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②③④:“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6. 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静止 ①与运动相互依存 ②就是绝对的不运动 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 ④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舟行洲不行、鸽飞阁不飞”体现了静止与运动相互依存; ②说法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而不是绝对的不运动; ③说法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不是运动的普遍状态; ④符合题意,“舟行洲不行、鸽飞阁不飞”体现了静止的一种表现,即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故选:B。 17.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A. 万事万物的特性 B. 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C.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 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 【答案】C 【解析】 【详解】A错误,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万事万物的共性,而不是万事万物的特性; BD错误,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简单相加; C正确,哲学上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故选:C。 18. “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A. 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 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 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 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答案】A 【解析】 【详解】A正确,“地心说”“日心说”都是在观测和研究的基础提出的,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错误,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CD 错误,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故选:A。 19.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①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②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 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型”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①④适合题意;③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加工改造,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意识的本质 【名师点睛】意识是什么: 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③从意识的内容和形式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总之,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0.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 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又是一种物质活动 B. 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C. 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单独存在 D. 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选项观点错误,物质和意识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梦是一种意识活动,但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排除A;意识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赖于物质,故排除B;任何情况下都是物质决定意识,不能是意识决定物质,故排除C。梦是一种意识活动,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人脑的反映,故D入选。 21. 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这些“狼孩”有的虽已七八岁,甚至十几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这类事例表明( ) A. “狼孩”的脑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聪明的 B. “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 C. “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定是人脑的机能 D. “狼孩”没有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因此,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狼孩没有参与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故D符合题意。A.B.C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 2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 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 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故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适合题意;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A是错误的;客观存在是意识的源泉,B错误;C混淆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是错误的。 23.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下列观点与王夫之观点基本一致的是( ) A.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 理生万物,理在事先 C. 存在就是被感知 D.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答案】A 【解析】 【详解】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正确且符合题意;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D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其它选项都与王夫之的观点不一致,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24.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影响、哲学的起源、哲学的任务。①: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的影响,①不符合题意。 ②:“尚圆”思维存在于普遍中国人的心中,“圆”成为普遍中国人的美好追求,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②正确。 ③:正确的哲学才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③错误。 ④:中国传统哲学的“尚圆”思维是从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发展出来的,这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④正确。 故本题选C。 【点睛】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不能源于“思想”“观念”“意识”等主观的东西。哲学也有正误之分,不能认为哲学都能正确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25.(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产物 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认识与实践的知识。认识源于实践,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②符合题意。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不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③符合题意。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④表述错误。故选C。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大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材料二抗旱救灾成为各受旱地区党委、政府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各地一方面强化抗旱举措,加大投入力度,千方百计确保人畜饮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另一方面通过对大旱之后水利科技抗旱的反思,纷纷着手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问题。 结合材料,从哲学基本派别的角度看,材料中分别出现了哪些哲学派别?简要分析其基本观点。 【答案】①遇事求神灵保佑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人可以主宰自然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其基本观点都认为意识为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派生的,意识决定物质。 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其基本观点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哲学基本派别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从哲学基本派别的角度看,材料中分别出现了哪些哲学派别,简要分析其基本观点。首先要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有不同的基本形态;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的观点,从中找出关键性语句以进一步明确答题的突破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