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大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 “如果过去的商朝臣子很快带着他们治下的领土投降,或者遇到一个无法用武力征服的商朝旧臣,周朝就承认他们为封建领主。”材料主要说明 A. “封建领主”具有绝对的优势 B. 西周时期宗法制观念逐渐淡薄 C. 分封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D. 殷商遗民在西周得到足够重视 【答案】C 2. 春秋以前,“天”被尊为最高神,是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春秋时期,祭神祀鬼虽仍是“国之大事”,而“天之爱民甚矣”。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祭祀活动巩固了宗法制度 B. 政治演变发展了天人关系 C. 天道权威萌发了民本思想 D. 神权观念强化了贵族政治 【答案】B 【解析】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出现瓦解趋向,贵族政治遭受冲击,A、D两项错误;民本思想的萌发并非源于天道权威,而是民众力量显现的产物,C项错误。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天”由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转变为人类的关爱者,这是当时王室衰微,传统政治秩序趋向瓦解的现实逼迫人们修正传统的天人关系的反映,B项正确。 点睛:点睛: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宗法制走向衰落,贵族政治走向衰落。所以抓住“变革”的特征容易排除AD。 3.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督察豪富家族和郡国守相,并将郡国豪富迁徙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 刺史监察促使郡国的力量逐步削弱 B. 监察制度是解决郡国体制的主要方式 C. 豪富家族成为维系政权的政治支柱 D. 强干弱枝是巩固专制集权的重要措施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督察豪富家族和郡国守相”表明,汉武帝设立刺史的目的是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将郡国豪富迁徙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则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力量,这有助于专制集权的巩固,D项正确。郡国力量的逐步削弱是推恩令实行的结果,A项错误;解决郡国体制的主要方式是实行推恩令,B项错误;C项表述明显错误。 点睛:作为地方管理制度而言,汉初郡国并行制是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杂糅。我们在分析郡县制度和分封制的优劣后,不难理解该制度必然或导致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材料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的介绍,强干是指加强中央集权,弱枝是指弱化地方权力。 4. “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当前我国科学推进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口号。纵观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下列不属于其变迁规律的是 A. 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因 B. 沿袭为主、变革为辅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 C. 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 D. 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削弱,不断加强,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其它选项说法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古代政治演变趋势。 5.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 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元 B. 秦.唐.明 C. 秦.元.清 D. 汉.宋.明 【答案】B 【解析】由“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可知,这一朝代推行郡县制,设有丞相和公卿,因此①最早发生在秦朝;由“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可知,这一朝代推行三省六部制,因此②最早发生在唐代,据“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可知,此时宰相已被废除,内阁出现,③最早不会超过明代,所以答案选B项。 点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是高考中重点和常考点,同时也是材料题出题的难点,考查的角度有①各个王朝的政治特征②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文明的比较。 6. 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这反映罗马法的进步性是 A. 继承古希腊的公民意识 B. 公民的平等是基于自然的平等 C. 强调了公民的主权平等 D. 运用法律极力维护共和政体 【答案】B 【解析】自然法是一种法律理念,倡导自由平等,“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符合自然法理念,B正确;公民意识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C和D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 7. 法国历史学家德尔玛指出:现代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因为欧洲人从希腊那里“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对“动力线”的概括最全面准确的是 A. 公民大会机制和陪审法庭监督 B. 人民主权原则和轮番而治方式 C. 人文主义思想和民主政治形式 D. 个人主义理想和民主社会观念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是民主与法治,保留了大量的人文主义精神,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故选C。ABD三项都说出了C项的一个方面,不全面。 考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点评: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世界文明的源头。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民主与法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特征、意义等,是考试的重点。 8.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按照《王位继承法》,德意志汉诺威的王公乔治一世继任英国国王并在英国统治了13年。他不会说英语也不熟悉英国的政风民情,便放手让英国大臣代他去料理国事,自己什么也不管。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外国王公入主的传统得到尊重 B. 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出现良机 C. 对王权的限制获得了重大进展 D. “责任内阁制”政府已经建立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放于让英国大臣代他去料理国事”表明,乔治一世安心于“统而不治”,这就为“责任内阁制”政府的建立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B项正确。乔治一世入主英国是按照《王位继承法》,并非根据传统,A项错误;C项中“获得了重大进展”材料不能说明;D项材料不能反映。 9. 英国的法令宣布“凡不承认伊丽莎白女王对教会的最高权威或不参加国教礼拜、秘密采取非法仪式者,驱逐出境”。那些被驱逐者中的许多勇敢者宁愿“在一个遥远的荒原上享受自由,也不愿在纷争家园的安逸中忍受奴役。”他们多是 A. 旧贵族 B. 新贵族 C. 清教徒 D. 工场主 【答案】C 【解析】伊丽莎白女王(1533-1603年)在位时恢复了英国国教,使国教并入新教的行列之中,并脱离罗马教廷而独立.在伊丽莎白统治的最初两年间她就发布了《最高权威法》和《1558 年单一法令》,规定国王同时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领导人,故C正确;其他不符合史实。 点睛:清教徒是指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天主教残余的改革派. 清教徒信奉加尔文主义,认为《圣经》才是唯一最高权威,任何教会或个人都不能成为传统权威的解释者和维护者.清教徒的先驱者产生于玛丽一世统治后期,流亡于欧洲大陆的英国新教团体中.及后,部分移居至美洲. 10. 二战结束后,在对德国的处理问题上,英国企图占领德国西北部大工业地区,以制服它在欧洲最大的工商业竞争者又不愿意彻底肃清法西斯分子。材料表明英国 A. 继续奉行势力均衡外交政策 B. 以德国为主要竞争对手 C. 不愿和德国法西斯彻底决裂 D. 最关心德国西北部大工业区 【答案】A 【解析】材料“以制服它在欧洲最大的工商业竞争者又不愿意彻底肃清法西斯分子。”说明英国既要压制德国的发展又不愿彻底削弱德国,由此可知这反映了英国奉行的势力均衡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CD两项只反映了材料的一部分,排除。 点睛:“势力均衡”又称“大陆均势”或“光荣孤立”,这是英国为维护自身霸权利益而采取的一项外交政策。其“均势”政策的目的是反对大国谋求大陆霸权,巩固大陆均势,维护英国的霸权地位。英囯大陆均势政策的实质是使欧洲大陆列强彼此牵制,由英囯操纵欧洲的政治天平,维护英囯利益,实现“光荣孤立”。 11. 菲利普•费尔南德茨曾提到,“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率先在养老金、医疗服务、教育领域推行福利;英国在进行着对刑法的改革和政府机构的调整,使社会福利好像是国家的职责,这些又常常被认为是在抵御社会主义潮流的冲击。”19世纪晚期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 A. 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实践 B.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会议决议 C. 工业革命后工人收入的大幅度增加 D. 欧美主要国家民主化进程不断发展 【答案】A 【解析】题干说的是英国和德国的福利改革,与法国和俄国无关,故AB项错误。工人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则不需要社会福利,而题干改革内容为推行社会福利,选项内容不符合题意。且本项表述并不符合史实,工人收入并未大幅提高。故C项错误。德国、英国推行社会福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欧美建立后,不断推进促进社会公平的改革,反映了欧美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故D项正确。 12. 胡适先生在《给苦闷中的年青人》一文中曾提到北京大学一位学生的来信:“从沦陷起对政府所怀各种希望完全变成失望,……自四月下旬物价暴涨,同时内战更打的起劲。……联想到祖国的今后前途,不禁悲从中来,原因是深受过敌人压迫,实再怕做第二次亡国奴!”这封信应该写于 A. 新文化运动时期 B. 国民大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从沦陷起对政府所怀各种希望完全变成失望”说明是北平沦陷,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卢沟桥事变,C正确,A是1915年;B是1924-1927年;D是1946-1949年。 13. 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其意在说明 A. “一边倒”外交政策已经过时 B. 中国奉行积极务实的外交原则 C. 中国外交即将迎来宽松的外部环境 D. 外交工作已经产生重要影响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在敌视封锁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没有过时,外部环境仍然很严峻,故A、C项违背史实,可排除;依据材料可知,中国认为“冷战”并不影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交往,这是一种务实外交原则的体现,故B项正确;新中国外交工作产生重要影响是1953年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故D项可排除。 14. 1973年1月,英国成为欧共体第七个成员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上述现象反映了 A.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 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 C. 英国希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欧盟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英国和欧共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撒切尔夫人维护英国国家利益。A项、C项都与材料情境不符合,故错误。欧洲一体化对英国而言是利弊共存,B项失于笼统和片面。一体化要求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但民族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利益与矛盾,这不仅是英国与欧共体(欧盟)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不能绕开的障碍,考量着人类的政治智慧,故选 D. 考点:当代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当代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表现·欧盟 15. “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理查德·尼克松《不战而胜》),材料说明美国急于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是 A. 中国已成为五大实力中心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B.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C. 利用与中国的和解夺取同苏联争夺中的优势 D. 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材料中在叙述原因时侧重的是美苏关系,所以在选项中要找的是C项,BDA不是材料内容的表述。 16. 熙宁年间,“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这表明政府意在 A. 增加财政收入 B. 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C. 增加粮食产量 D.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信息可知荒地得到开垦,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增加财政收入的内容,A项错误;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不是政府的本意,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发展农业生产是为了增加粮食产量,C项错误。所以选D 17. 1933年10月,罗斯福政府将长期以来法定的每盎司黄金等于20.67美元改为31.26美元。1934年1月又定为每盎司等于35美元,并以国家债券为担保,增发30亿美元通货。这表明罗斯福政府急需 A. 提高商品价格 B. 缓解债务危机 C. 恢复银行信用 D. 促进工业复兴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应对大危机期问物价下跌的局而,罗斯福政府放弃金本位制,减少美元的黄金含量,实行美元贬值,并增发货币,这势必造成物价上涨,A项正确。美国当时并不存在债务危机,B项错误;C项是银行休业整顿的结果;D项主要是罗斯福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的结果。 18. 当列宁认识到“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之后,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 A. 消灭俄国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B. 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 C. 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废除实物配给制 D. 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答案】C .............................. 19. 清朝初期,清政府将华侨视为“莠民不惜背弃祖宗庐墓,出洋谋利”,且对回国者严加制裁。到了晚晴时期,清政府给予海外华侨国民身份,并正式将海外侨民纳入领事馆权责保护范围。清政府这一调整 A.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标志着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 C. 根源与中国半殖民地程度的加深 D.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由清初歧视、制裁华侨到晚晴时期保护华侨,这种变化体现了晚清政府看重华侨的经济实力,吸引华侨回国投身建设,减轻财政危机,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A项正确。清政府由清初歧视、制裁华侨到晚晴时期保护华侨体现了观念的变化,但不能说标志着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排除B。根源与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有关,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国际地位的提高,排除D。所以选A 20.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面积都存在着增长的趋势,新式农具的使用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保障。但是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也使农业现代化的轨道在近代中国偏离了它应有的航向。致使“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的根本原因是 A. 新式农具与传统耕作制度难以融合 B. 人口和耕地的增长大量消耗购买力 C. 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 D. 传统观念造成农民的经营思想固化 【答案】A 【解析】中国传统耕作制度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新式农具不能适应小型生产单位的需要,导致两者结合的“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与农民是否选择新式农具没有关系,排除C项;D项不是根本原因。 点睛: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和自给自足性等特点,导致人们具有“安土重迁”的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新式农具的大规模使用。 21. 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中提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美洲新大陆殖民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欧洲胜出。作者意在强调 A. 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议会制度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必然因素 B. 中国从西汉时期开始用煤,历史悠久,可以进行工业革命 C. 西欧兴起有偶然性,市场扩大与煤的利用是西欧胜出的关键 D. 煤的利用与社会结构、社会分工、整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脱钩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是……偶然”“煤的广泛使用和美洲新大陆殖民……才使欧洲胜出”即可排除A、D两项,选出C项;题目中未涉及中国使用煤的历史及是否可以进行工业革命等史实,故排除B项。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条件 22.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如何在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二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 采取自由主义政策 B. 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 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D. 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西方资本主义的大灾难是指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西方各国面对那场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措施是不一样的,但是只有美国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政策才比较顺利的度过了危机,这为二战后西方各国采取相同的措施提供了范例,因而面对当时的问题,其共同措施应该选B;A是工业革命之后一直到大危机期间各国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故排除;CD均属于二战之后的措施,故排除。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23. 建国初期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中国 A. 经济政策深受苏联影响 B. 经济建设出现浮夸风 C.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D. 工农业比重逐渐失衡 【答案】A 【解析】“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反映了工业的迅速增长,是属于一五计划期间,一五计划是深受苏联影响的,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尚未出现浮夸风,选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是改革开放之后,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中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非工农业比重逐渐失衡,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建国初期、工业的迅速增长”等字眼可以判断出是一五计划期间。 24. 1834年美国发明家麦考密克创制的收割机获得专利。“这是飞行器、手推车以及四轮马车的混血儿……人们不再是种植小麦,而是在生产小麦”。这一发明 A. 是内燃机的发明的产物 B. 减少了对殖民地的需求 C. 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诞生 D. 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时间是1834年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应该是农业机械的发明,这一机械与利于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D正确;A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物;B不符合材料主旨;C时间不正确。 25. 著名作家林海音所著的《城南旧事)是一本非常适合少年儿童读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是一部充斥了厚重的历史面貌和怀旧情绪的时代佳作。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下列情景属于“城南旧事”的是 A. 四合院里的生活起居 B. 东交民巷胡同里玩耍的儿时情趣 C. 剪辫成为新潮女性的追求 D. 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的游行示威 【答案】A 【解析】四合院是北京典型民居,A正确;B是1901年《辛丑条约》之后;C中辛亥革命之后; D是1935年。 26.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有奖赏好人的天堂的观念,就一定有惩罚坏人的地狱的观念,如果只有死后升入天堂的希望而没有死后被打入地狱的恐惧的话,法律就会失掉之效力”。材料表明孟德斯鸠 A. 论证“法“是至高无上,否定了上帝的绝对权威 B. 论证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实行三权分立 C. 强调法律和宗教以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为目的 D. 强调宗教对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材料“就一定有惩罚坏人的地狱的观念”“……而没有死后被打入地狱的恐惧的话,法律就会失掉之效力”说明了法律对于制止罪恶的重要性,结合所学启蒙运动可知,材料表明孟德斯鸠是在否定上帝的绝对权威,论证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反对君主专制,实行三权分立,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对上帝的绝对权威的否定,故CD两项错误。 27. 黑格尔认为,中国哲学反映了中国人“普遍性抽象”的思维方式,“中国是停留在抽象里的”。在评价中国古代文化时,认为中国人也曾提出过抽象的思想,思考过纯粹的范畴。在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中,最能印证黑格尔观点的是 A. 《尚书》 B. 《诗经》 C. 《论语》 D. 《易经》 【答案】D 【解析】《易经》属于辩证法思想,符合材料中“中国人也曾提出过抽象的思想,思考过纯粹的范畴”信息,D正确;A、B和C不符合材料中提及抽象思维信息,排除。 28. 宋明理学家“批判佛教的形式,却把其精髓纳入到儒学内部”,“捍卫的是正统儒学的尊严,却利用了佛教的哲学思辨的智慧”。这表明,在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 A. 佛教曾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 儒佛思想在互补中出现融合 C. 佛教能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D. 儒学正统地位一度出现动摇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在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理学家们在批判中接受了佛教的价值观念,儒佛互补,直至佛教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B项正确。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化趋向虽明显,但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A项错误;C项材料不能体现;儒学正统地位在这一时期并未发生动摇,D项错误。 点睛:通常而言,我们可以说宋明理学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就是强调理学以儒学为正宗,同时糅合了佛教和道教思想。材料就是表达这个意思。一般而言,材料很难标新立异的,所以掌握基础知识,能冲抵一定阅读能力的不足。 29.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④涉及到儒学的忠义和贞洁,②、③和儒家思想无关,所以本题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 30. 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文化论争中,杜亚泉认为中国文化虽不完美,但基本精神没有错,若能补以西方文化优点,便可成为救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真理;李大钊认为东西方文明虽有诸多差异,但“互有长短”。据此可知,二者 A. 注重比较东西文化的优劣 B. 仍未超脱“中体西用”的范畴 C. 批判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D. 主张西方文明更适合时代要求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杜亚泉认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没有错”,西方文化也有“优点”,李大钊认为东西方文明“互有长短”,说明二者论争集中在比较东西文化的优劣上,A项正确。李大钊的观点突破了“中体西用”的范畴,B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 点睛:材料是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教材的表述是强调新文化运动存在对中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倾向,这可能是教材的篇幅限制所致。本题材料比较新颖,照搬教材的结论的思维定势会导致误选。 31.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A. 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B.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D.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答案】D 【解析】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是在肯定人的价值是在肯定人的尊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文艺复兴还得借助神学的外衣,并未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的是启蒙运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的字眼——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是典型的人文主义,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2.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文中的他是 A. 达·芬奇 B. 莫奈 C. 塞尚 D. 毕加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可以看出,该美术流派属于现代主义。上述四个选项中毕加索属于现代派画家,故答案为D。达芬奇的作品反映人文主义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A;莫奈和塞尚属于印象画派,排除BC。 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美术的辉煌·现代主义美术 二、主观题(本题共4道小题,第33题10分,第34题12分,第35题15分,第4题15分,共52分) 33.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我们都是法律的奴隶,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是自由的 ——西塞罗 材料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材料二材料三所示的政体形式分别是什么?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立的政体与材料二所述国家政体有何相同点? 【答案】(1)基本原则:平等、人权、法律至上、正义。 (2)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或共和政体) 相同点: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是都为资产阶级服务。;②都实行普选制(民主制),③都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④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解析】(1)依据材料一“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的信息归纳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英国和美国政体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图片信息和所学从组织性质、阶级属性以及政党政治回答即可。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按照他的叙述,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它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建设。体制、观念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此,更是有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 ——毛凯贤《中国官僚政治的历史评价:钱穆与王亚南的分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钱穆与王亚南对中国古代中央运行机制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论证:①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重视朝议,强调相互配合。②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强调分工明确,权责清晰。③隋唐时期施行科举制,把任命官吏和选拔人才结合起来。 王亚南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就是完全的专制政治。①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全国政务都由皇帝决断。②清朝设立军机处,将军政大权完全集中皇帝手中。 观点:钱穆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一种开明的专制,不由皇帝一人意志决定。 【解析】依据材料中“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提取钱穆的观点,结合所学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重视朝议,强调相互配合、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强调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以及隋唐时期施行科举制论证,依据材料“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提取王亚楠观点,结合所学从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全国政务都由皇帝决断以及清朝设立军机处,将军政大权完全集中皇帝手中的知识论证回答。 35.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中国百年来的现代化之路显现出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之际,中国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朝中后期,在复兴古学(经学)的潜流中,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在批判宋明理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实学思潮……从而开启了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 ——王杰《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 材料二文化观念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基础,但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变革却始终都在朝着实用的方向发展,……而没有从制约“器物”与“制度”的思想观念文化上入手反思,而若没有这些文化基础就不可能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相应的社会政治制度,这点却被我们最广大的人们所忽略了。由此以后……都不断地遭到挫败,这实在不能说是没有其深刻原因的。 ——刘惠君《试论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材料三近代儒家文化缺乏一种在西方挑战面前,进行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难以实现从传统观念向近代观念的历史转变,从而只能继续以传统为自我中心的文化心理和陈旧的认识思维框架,来被动地处理种种事态与危局。由于观念与现实的严重悖离,近代儒家文化从而陷入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 ——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典型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根源。 (2)材料二中“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变革却始终都在朝着实用的方向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实学思潮”在近代又先后增添了哪些新内容和新发展?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变革都不断地遭到挫败的深刻原因。试结合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期的史实,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1)表现: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根源:西学东渐;对理学的信仰危机(或:理学的社会弊端) (2)新内容:学习西方;新发展: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3)原因:①近代儒家文化缺乏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②近代儒家文化观念与社会现实严重悖离;③社会变革只注重实用方向发展,而忽视文化观念的发展;④学习西方没有从思想观念文化上反思。 说明: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仍然固守中国传统文化;②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打着孔子的旗号,以儒家思想为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没有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以及这种思潮在近代的发展、近代中国转型过程中社会变革不断遭到挫败的深刻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典型表现是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 其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根源,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材料中的“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来回答。 (2)“实学思潮”在近代先后增添的新内容和新发展,联系所学可知,包括学习西方的“器物”、“制度”到“文化”。 (3)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变革不断地遭到挫败的深刻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而没有从制约‘器物’与‘制度’的思想观念文化上入手反思”“近代儒家文化缺乏一种在西方挑战面前,进行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由于观念与现实的严重悖离”等信息概括得出。结合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期的史实,举一例加以说明,例如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仍然固守中国传统。 点睛:本大题的第三小题“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变革都不断地遭到挫败的深刻原因”,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其他小题均属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这一类试题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弄清材料主题指向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再看题目所问,然后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 3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欺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辄。……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抖二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史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及其对待民众的举措。 (2)材料二中张之洞分别评价了古代两次著名的改革。你如何看待他的评价,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1)目的:控制民众,强化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举措:严刑峻法;什伍连坐;实行“分异令”(小家庭制);奖励耕战。 (2)看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符合事实,有一定道理。既看到商鞅变法在废除旧制度,确立封建制度,增强秦国综合国力的积极作用;也看到变法压榨民众的一面。 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存在偏见;失之片面。只看到变法剥夺民众导致社会动乱的一面;没有看到变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作用。 【解析】(1)目的:从“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可以得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树立国家权力,控制民众,强化集权,最终达到富国强兵。举措:从“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可以得出实行“分异令”(小家庭制);从“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可以得出严刑峻法,什伍连坐法;从“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可以得出他奖励耕战。 (2)从材料来看,张之洞认为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也就是说商鞅变法有利有弊,既看到商鞅变法在废除旧制度,确立封建制度,增强秦国综合国力的积极作用;也看到变法压榨民众的一面。这种看法是客观的;对王安石变法,他认为“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史而失者也”,可以看出他是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变法剥夺民众导致社会动乱,这样评价有失公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