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陕西省商洛市商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质量检测试题(文)(解析版)
陕西省商洛市商洛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质量检测试题(文) 一、选择题 1. “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 A. 重农抑商政策 B. 农业生产技术 C. 土地私有制度 D. 农业管理方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A排除。这些汉字也没有反映土地私有制度,故C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农业管理方式,故D排除。 2.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内,官营手工业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交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官营手工业是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给官府和贵族,拥有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①②③叙述正确,故选A,排除C;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面向市场,④叙述错误,排除BD。故选A。 3. 《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 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 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答案】B 【解析】 “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龙凤花纹为皇室专用花纹,民间不准应用,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维护皇室的权威。故此题应选B项 4.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蜀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由此可以推断 A. 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 B. 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 C. 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 D. 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上贡”“官诰”“臣僚”可以看出蜀锦的用途主要是供皇室和官府使用,符合官营手工业特征,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只谈到了成都手工业状况,没有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不能得出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地区,故B项错误;成都成立锦院,不能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说明在此时有雇佣关系,不能说明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故D项错误。 5.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连续性 D. 脆弱性 【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由于天灾,受到很大的影响,农民为了缴税不得不出卖自己的田地和房子等。这种现象说明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故答案为D项。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B项;小农经济没有连续性的特点,排除C项。 6.西汉时确立了市籍制,即对商人进行专门的户籍管理,而且规定一旦入市籍就不得为官。这个制度实质上反映了 A. 古代的商人不是自由民 B. 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 C. 古代政府重视户籍管理 D. 统治者限制商业发展 【答案】D 【解析】西汉时确立了市籍制,对商人严格管理,实质上反映了统治者限制商业发展,故选D;ABC只是材料中的现象,排除。 7.《徽州府志》载:“凡取矿,先认地脉,租赁他人之山,穿山入穴……既得矿,必先烹炼,然后入炉。煽者、看者、上矿者、炼者、取矿砂者、炼生者,而各有其任。”这说明当时的采矿业 A.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答案】A 【解析】由材料“煽者、看者、上矿者、炼者、取矿砂者、炼生者,而各有其任”可知采矿业分工非常细致,这体现了生产的专业化趋势,故选A。材料并未涉及产品的丰富、技术的先进和产量的庞大,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8.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这表明 A. 古代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B.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依然领先世界 C. 当时中国农耕经济领先世界 D. 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繁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1400年到1800年间是中国的明清时期,封建农耕经济高度发展,领先世界,中国的茶叶和瓷器等手工业品远销海外,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我国,C正确;根据“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表明材料不是说明“古代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而是说明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排除A;1765年英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B说法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国际贸易发展情况,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繁荣与材料无关,排除D。故选C。 9.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A. 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 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 C. 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 注重其“防伪”功能 【答案】D 【解析】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否则就不交钱意在强调纸币的发展是非常注重其“防伪”功能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纸币的发展不是封建政权的推动而是民间行为,选项A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没有准确的描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0.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 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 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 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答案】C 【解析】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都在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C项正确;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一直比较薄弱,没能根本上动摇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A项错误;直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才逐渐兴起并成为了进步思潮的主流,B项错误;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才得以出现,D项错误。 11. 读下图,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 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 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读图的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时间判断就可以,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是工商总税增加,A中高度发达表述错误,排除A; C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1895年,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排除C;D戊戌变法是1898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D. 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是工商总税增加原因是中国开放的口岸增多,中国进一步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所以对外贸易扩大了,所以B正确。 12.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 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说明洋务企业管理极为不完善,故A项错误;“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说明洋务企业过渡依赖西方技术,故B项正确;洋务企业是中国人采用机器生产经营的近代企业,故C项错误;“有些洋匠不懂技术”不代表所有洋匠都为外行,故D项错误。 13.1913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 “新爱国”香烟的烟盒封面,烟盒下面文字为,“中国人,中国金钱,中国实业,中国利权,爱国诸君请吸香醉精美之爱国香烟”。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 A. 西洋烟草在华销售锐减 B. 南洋公司广告营销体现时代性 C. “实业救国”思潮开始涌动 D. 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国实业,中国利权,爱国诸君请吸香醉精美之爱国香烟”可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利用国人的爱国热情进行广告宣传,以增加产品的销售,体现了时代性,故选B;材料主要反映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告营销的特点,但不能体现西洋烟草在华销售锐减,排除A;“实业救国”思潮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就开始涌动,排除C;此时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排除D。故选B。 14.分析下列表格数据,其中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茶叶销量表(单位:万吨) A. 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 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C.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D. 近代茶叶贸易发展仍然非常缓慢 【答案】B 【解析】由表格内容可知,从1840年到1886年,我国的茶叶销售不断增长,其中对外出口量超过了内销量,说明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故选B;表格内容只显示了茶叶的销售量,不能说明茶叶成为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排除A;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处于入超地位,排除C;表格内容没有比较项,无法看出近代茶叶贸易发展缓慢,排除D。故选B。 15.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 B. 个体手工业联合在集体合作社 C. 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D 【解析】此题属于分析运用思维层次,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涵、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掌握。学生首先需要把握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是借鉴苏联工业化模式——“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变革,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建设的高速度,立足国内积累建设资金,力争短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在这个前提下,不难判断A、B、C都是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变革的手段和表现,得出答案为D。 16.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 推行了土地改革 B. 组织了人民公社 C. 实施了“一五”计划 D. 发动了“大跃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一五”计划。所以选C。 17.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己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内容可知,这次会议召开于1956年,且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应该是中共八大,故选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中共十四大召开于1992年,排除ACD。故选B。 18.中国历史上“以村为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这场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知识点,题干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项正确;土地改革运动是在建国初,是解决农民土地需求问题,A项排除;“大跃进”运动是50年代末出现的,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大办工业,大办农业,C项不符合题意;因题干“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而误选D项,因错误的认为的“社”是指人民公社,实际上题干反映的基层组织并不是人民公社,D项错误。故选B。 19.与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海面相连,陆路相接,有着独特的对外开放区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正是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率先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它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湛江 【答案】A 【解析】“与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海面相连,陆路相接”“率先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表明它是深圳,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 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 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 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答案】C 【解析】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是农民自发改革实验,农村乡镇企业异军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现,两者突出的农村改革,无关对外开放,排除AB;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式拉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故选C;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表现,无关对内改革,排除D。 21. 下列两幅图片展示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有( ) ①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③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都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行公有制为主体下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因此④表述错误,答案选C。 22.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材料 (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 (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1990年,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A. 上海工业化一瞥 B. 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 C. 改革开放在上海 D. 上海,红色的摇篮 【答案】B 【解析】材料发昌机器厂建立、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说明了上海的工业化进程;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说明了上海的政治发展;1990年,浦东新区开发开放说明了上海的对外开放与发展。说明材料既反映上海的经济现代化又反映政治现代化,符合现代化的内涵的是B,答案为B。ACD都具有片面性,表述不全面,排除。 23.1984年1月25日 上午,邓小平走访深圳渔村。全村34户渔民全部住上双层小楼。目睹家家新买的冰箱、彩电、洗衣机、电子煤气炉……耳闻户户万元存款。渔民的富裕得益于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 B.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建立经济特区 D.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答案】C 【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经营权的变化,与渔民的生活富裕无关,排除A;沿海港口城市没有深圳,故排除B;1980年建立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促进了深圳的发展,故C正确;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与深圳的发展无关,排除D。 24.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地换成“匹妇”,所要表达的思想不包括 A. 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 B. 男女平等的观念 C. 女性应参与政治生活 D. 否定男尊女卑传统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民立报》的“天下兴亡,匹妇有责”否定了男尊女卑的传统,体现了男女平等、女性应参与政治生活的思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不能说明该报主张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25.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来看都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 A. 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 B. 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C. 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 D. 农民养成俭朴的习惯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期,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中国人的穿衣打扮比较单调,故C正确;民国时期服饰并不单调,故A错误;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此时中国的城乡人口打扮都单调,不只是农村,故D项不是原因。 26.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反映了 A. 电影艺术开始诞生 B. 中国放映西方电影 C. 中国电影开始起步 D. 我国有声电影诞生 【答案】B 【解析】本题可通过排除法解答。电影艺术在传入中国前已经诞生,故排除A;1905年《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中国电影开始起步,故排除C、D;故B正确,同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徐园……‘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27.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的评价是在强调互联网 A. 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 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 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答案】C 【解析】“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等字眼既强调了互联网的捷与方便又强调了互联网的信息量大,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迅速传播信息,也不涉及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自身正确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8.“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西方向全球扩张的起点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宗教改革 D. 英国革命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方向全球扩张的起点就是新航路的开辟,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文艺复兴主要是文化层面的复兴,没有涉及到世界化;C选项宗教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宗教问题;D选项主要是政治层面的,并不是对外方面的。 29.某历史网站上讨论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决定性因素,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B. 西班牙、葡萄牙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航海家 C.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扩大 D. 航海活动得到了王室的资助 【答案】C 【解析】新航路开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但是从根本上考虑,其决定性因素应为经济根源,故选C。ABD都是次要因素,排除。 30.荷兰海运博物馆馆长舍肯伯鲁克说,16世纪荷兰商船大约有1800多艘,“从船的造价上看,荷兰一条商船的造价差不多是英国的60~65%”,“在英国商船上,水手都带着武器,所以他们的船需要坚硬的木头,而荷兰商船是没有武器装备的”。这说明 A. 英国工业发达,荷兰造船业较落后 B. 荷兰远洋海运成本低,但是风险大 C. 荷兰以国内贸易为主,英国侧重海外贸易 D. 英国靠海盗抢掠起家,荷兰通过贸易获利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荷兰一条商船的造价差不多是英国的60——65%”,可知荷兰远洋海运成本低;从“荷兰商船是没有武器装备的”,可知荷兰风险大,B正确。荷兰造船成本更低,不能体现荷兰造船业较落后,A错误。荷兰誉为“海上马车夫”,海外贸易发达,C错误。材料未涉及英国起家方式,D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录自张宏明《钱币》 材料二 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各方面的具体工作逐渐展开,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金融调整。中国是个银本位国家。美国在三十年代前期采用的白银政策,严重地危害了中国金融。美国高价收购白银,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金融界受到世界白银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动荡不稳,从而直接危害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共计发行1亿元“金融公债”作为三行的基金。1935年11月3日 ,又推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三大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以后一切完粮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支付,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宜布白银国有。这样,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法币的币值与银价脱离,不再受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从而稳定了金融。金融界的充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1935年那段被遗忘的历史——南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钱币演变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钱币演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调整货币制度的背景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货币演变的因素。 【答案】(1)趋势:钱币形制走向统一;钱币质地逐渐多样化;钱币形制和兑换规范化。影响:稳定金融和市场秩序,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2)原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美国的白银政策对中国冲击严重;中国货币制度长期以来极为紊乱;金融动荡直接危害国内经济发展。作用:结束了货币混乱状态,实现了币制的统一;摆脱了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稳定了金融市场,促进了工业资本的增长,推动了经济发展;有利于国民政府在战时调整经济,保障抗战胜利。 (3)经济发展的需要,政治局势的影响。 【解析】(1)趋势:根据“出现圆形化趋势”、“钱币的形制初步统一”可知钱币形制走向统一;根据“钱币的质地多样”可知钱币质地逐渐多样化;根据“大小钱币的兑换进一步明确”可知兑换规范化。影响:主要分析古代中国钱币演变的积极影响。根据“少数民族铸币深受汉族铸币的影响;对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可知促进民族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政治上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经济上有助于稳定金融秩序进而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等。 (2)原因:根据“美国高价收购白银,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可知美国的白银政策对中国冲击严重;根据“直接危害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知金融动荡直接危害国内经济发展;根据“美国在30年代前期”并结合所学得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货币制度长期以来极为紊乱。积极作用:根据“以三大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得出当时中国货币流通流域已经结束了货币混乱状态,实现了币值的统一;根据“法币的币值与银价脱离,不再受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得出当时中国货币已经摆脱了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根据“金融界的充实与稳定,银行放款的增加,使投资工业变得有利可图,这便刺激了资本家投资的欲望,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得出法币的推行稳定了金融市场,促进了工业资本的增长,推动了经济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股民政府调整货币制度有利于在战时调整经济,保障抗战胜利。 (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从经济发展与政治局势影响的角度分析影响货币演变的因素。 3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兼以官办工业毫无成效,无一不是亏蚀累。它不得不在1895年命令各省督抚对所办局厂“迩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備以线和国内阶级斗争。不久,它又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 材料二 怎样搞工业化是民国南京政府主要思考的问题,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至于具体揉作,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纽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エ业密切相关的钢鉄、冶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エ业领城,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溯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 率先由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时代,是继エ业1.0机器代替人工时代、工业2.0的流水缄时代、到工业3.0高度自动化时代,又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数据化、智慧化、网络化成为工业4.0的关键词。2014年11月4日,中国首套工业4.0流水线亮相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标志“中国制造”将逐渐向“中国智造”升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对官办和民营工业分别制定了怎样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这些政策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民政府的工业化政策有哪些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工业4.0时代的有利国内外经济条件。 【答案】(1)官办:改变经营模式,“招商承办”。 民营:放宽设厂限制,立法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 目的:解决财政危机;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自身统治。 (2)特点:发展重工业;推动西南、中部地区工业发展。 影响:有利于工业结构的合理化;推动全国工业布局日趋合理,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3)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加入世贸组织。国际:新科技革命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经济全球化。 【解析】(1)官办:依据材料一中“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信息可概括得出清政府对官办工业制定的政策。 民办:依据材料一中“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信息可概括得出清政府对民办工业制定的政策。 目的:依据材料一中“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借以缓和国内阶级斗争”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解决财政危机、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自身统治等方面分析其目的。 (2)特点:依据材料二中“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湖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等信息可从发展重点、发展地区等方面说明特点。 影响:结合时代背景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相关所学从有利于工业结构的合理化、推动全国工业布局日趋合理、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3)条件:依据材料三中信息结合所学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加入世贸组织、新科技革命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经济全球化等方面分析推动我国工业4.0时代的有利国内外经济条件。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对外国策的变化,以及东西方传统商路的改道,古老的丝绸之路遭到遗弃,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从14、15世纪开始,欧洲人另辟的新商路使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崭新的欧洲资本主义文明通过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积极的对外扩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费正清《剑桥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初,政府规定“片板不许下海”,……隆庆元年,明政府开放海禁,但对船只数目、贸易地点等仍有许多限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期,流入我国的白银近1.5亿两,17世纪后期流入26000余万两。然朝廷……只图罢市舶司,填平双屿港,烧毁出口大船,禁海令又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1661年)法兰西“始有船只赴中国之广州,但贸易额甚微”。 ——《中国对外关系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变化,并说明14、15世纪“欧洲人另辟的新商路”对欧洲经济方面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海禁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1)变化: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影响:对欧洲: A.引起商业革命: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 B.引起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促进欧洲社会分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影响:海禁政策对外来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由于与世界隔绝,无法同国外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解析】(1)变化:从“14、15世纪开始,欧洲人另辟的新商路使中国在古代世界的主流地位被取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转变;影响:联系所学,从对欧洲和对世界两个方面,由近及远,从经济、政治到国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2)影响: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直接作用,进而结合所学与材料三,如中法贸易相通的时间晚,以及“贸易额甚微”等信息,对其产生的影响,从直接到间接,从当时到以后,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