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49(古代诗歌阅读+评价古代诗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04课+新题-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
专题49(古代诗歌阅读+评价古代诗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04课+新题 一、(广西省南宁市2017年高三年级二模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①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②。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④。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②溅溅:流水声。③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④尊,通“樽”,酒杯。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句是说遍地黄芦苦竹,仿佛自己像遭贬的柳宗元泛舟九江边。 D.“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 E.“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15.这首词的下片和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下片都写了“燕”,请分析“燕”在这两首词中分别运用的表现手法及抒发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CE 15.①周邦彦的词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或类比、托物寄情、借物抒情等)将自己比作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的社燕,传达出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感。或周邦彦的词运用了托物寄情的手法,借社燕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等特点,寄托了自己对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生涯的感慨。②晏殊的词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或比喻等)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当诗人词人们看到一年又一年的燕子,联想到周围人事的变化,不由得产生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感慨。或晏殊的词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燕归”比喻美好事物的出现,落花去了,燕子回归,一种美好事物的消逝,一定会有另外一种美好事物的诞生,表达词人不必为逝去的美好而伤感,它的逝去恰恰带来了美好的新生的豁然心态。(答案不是唯一,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二、(广西省桂林市、崇左市2017年高三调研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晚泊① 陆游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②空。 【注】①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罢黜,闲居四年后被任命为夔州通判,此诗即作于赴任西行途中。②堞:城上的短墙。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开篇用了比兴的手法,写出了诗人人蜀的原因,引出了后文写自己的心情。 B.本诗构思巧妙,颈联才通过泊船时的一件小事及眼前的景色正式人题写“晚泊”。 C.颔联实写了蜀地“万死一生…‘千峰百嶂”的恶劣环境,侧面烘托诗人的心情。 D.即使是夜泊,邻舟乞火、船夫祈风,渲染出热闹的气氛,烘托诗人愉悦的心情。 E.尾联“空”字用得妙,以景结情,渲染出萧索的气氛,与诗人的心情紧密结合。 15.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 CD 15. (1)首联自慨身世如转蓬,体现了诗人漂泊无归的凄凉心情;(2)颔联想象入蜀的艰难,寄寓了自己身世坎坷、世路艰难的感叹;(3)尾联寓情于景,感慨自己无法再在前线战斗的不满(或壮志难酬之叹) 三、(云南省楚雄市2017年高三年级统测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 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感。 D.却听疏钟忆翠微是对故乡风物的回忆,意思是诗人回忆起在故乡山中听到的钟声,还有那青翠欲滴的山色。 E.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乡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 15.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AD 15.从意象上看,颔联两句各选三种富有特色的景物组接成画,描画故山风情,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从意境上看,用杨桃、大风、潮水、蒹葭、冷霜、飞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悠远的意境;语言上,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自然,更突出了对故乡景物的记忆之深。 15.应从从意象、意境、语言三个方面赏析颔联“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两句诗。这首诗歌的大意是:那时,我的住宅临近湖水,秋水浸渍着石头上的青苔。我整天都手持竹竿去那钓鱼,乐而忘归。堤边杨柳在经久不息的秋风中摇曳,潮水还没有退去。芦苇凝结着白霜,冷气逼人;大雁刚刚起飞。又听到马儿嘶叫了,那大概是它在颂赞美丽的红叶吧。回头听到稀稀落落的钟声,这声音唤起了我对青翠山色的记忆。今夜长安城楼被月色笼罩,老朋友相见,谈起过去,彼此感慨,泪湿沾满衣巾。 四、(云南省2017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检测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感皇恩 陆游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①!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热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注】①许,赞赏、信任。②黄阁,宰相官署,借指宰相;紫枢,宋代戎服多用紫色,故以紫枢指枢密使。③筑坛,用了汉高祖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的典故;开府,开幕府,置僚属。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上阙写景视觉与听觉结合,远近上下结合,从秋空到江渚到孤云到雁声,营造了冷清开阔的意境。 B.杜陵原为西汉宣帝陵寝,在长安附近,而长安又是汉唐旧都,词人用借代修辞手法来借指南宋都城。 C.上阙以写景起而以抒情终,下阙先抒情后写景,或因景生情,或因情见景,景语即情语,情景交融。 D.结句“石帆山脚下,菱三亩”,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图景,表现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E.此词通过用典,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引发读者联想,也较好地表达了词人内心深沉的感慨。 15.简要分析这首词中词人所抒发的复杂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BD 15.①壮志难酬的悲愤。虽有收复万里失地之壮心,然而无人赏识,壮心也只能成“空”,只有回首杜陵了,空望长安了。②理想不能实现的无奈与失落。筑坛开府,建功立业之事肯定有人去做,何必一定要我去做呢?还是回故乡的石帆山脚下,去种菱三亩吧!③词人想用归隐的办法来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作者的心情在这首词中表现得看似闲淡,实则透露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不满和愤慨。 五、(江西省南昌市2017年高三年级二模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14~15题。 阳羡歌①(踏莎行) [宋]贺铸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②。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③千载犹横跨。 解组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④非复少时豪,耳根清净功名话。 【注释】①阳羡:今江苏宜兴,因境内有阳羡山、罨画溪而名。②罨(yǎn)画:杂色彩画。③长桥:西晋周处斩长桥下食人蛟之地。④元龙:指三国名士陈登,他曾因鄙弃许汜求田问舍的行为得到了刘备的激赏。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前两句中的“芙蓉”“罨画”一语双关。它们既是地名,又是修饰语,写出了阳羡境内千岩竟秀、万壑争流之美景。 B.“真游”一句写溶洞之美。词人在“洞穴”之后缀以“沧波下”三字,写出了天工造化之奇,引人产生无限遐想。 C.四、五两句用典。作者临风喟叹:长桥历经千年,依然横跨河上;而斩蛟的英雄却杳无踪迹。 D.“解组投簪”三句,宣称自己要辞官归隐,去过那种黄鸡白酒、渔樵溪山的优游生活,这正是词人的真心归宿。 E.这首词上阕着力铺叙山水胜迹,下阕化用典故,抒发词人潜藏在心中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 15.诗中运用陈登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DE 15.以陈登自比,说自己再也没有年轻时的志向和豪情,再也不愿听到功名利禄的话语(或“对事业功名已不再感兴趣”);这是反用典故(“说反话”或“反语”),表达了词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不平和壮志难酬的沉郁悲愤之情。 15.词作上下两片所写,一则“长桥千载犹横跨”,英雄人物的英雄业绩及精神,与明秀的溪山共存;一则“耳根清净功名话”,往时的元龙豪气已经消除,对于事业功名已不再感兴趣。二者形成强烈对照。表面上看,其景其情,似乎不很协调。然而,正因为这种不协调,即更加突出作者愤忿不满的情怀。即:自己原来也是一位能够杀虎斩蛟的英雄,而今却不得不“求田问舍”,干着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情。所谓“黄鸡白酒渔樵社”,其中乃隐含着种种不平与牢骚。这就是这位英雄人物的可悲结局,表达了英雄挂冠归隐后的落寞与失志。这首词的最后“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清净功名话”两句,词人反用古典,写出了“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清净功名话”这貌似达观而实则悲愤的句子。词人在这里以陈元龙(陈登)自比,却说“非复少时豪”,不但不反对别人的“求田问舍”,自己也“求田问舍”起来了,则不过是说反话。他慨叹自己再也没有少年时“刚肠愤激际,赤手缚豺虎”(《庆湖遗老诗集·留别龟山白禅老》)的豪气,再也不愿听到“金印锦衣耀闾里”(《诗集·子规行》)的功名话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