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8级高二历史上期二次阶段性考试 Ⅰ卷 一、选择题 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 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C.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D. 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 【答案】D 【解析】 解题时首先判断“子学时代”的具体时期,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子学时代”可知指的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故D项正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均在秦朝建立形成,故AC项排除;“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故B项排除。 【点晴】解题关键是从“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入手,然后联系百家争鸣进行分析理解即可。 2.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 宣扬民本思想 B. 主张重构秩序 C. 追求仁政德治 D. 肯定汤武革命 【答案】B 【解析】 材料借助孔子与孟子二人评价“国君与人臣”这一对关系来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旧的政治体制的破坏与重建,孔子希望恢复破坏了的稳定的等级秩序,孟子所倡导的思想则主要体现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择明君而行的抱负,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改变周制之下的等级僵化,故B正确;A、C、D项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 3.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 孔子编写《春秋》来维护君主专制 B. “春秋笔法”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 C. 《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D. 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 【答案】D 【解析】 材料解释了“春秋笔法”的含义,并举例说明,最后阐述了儒家对史书的看法,即史书的批判和教化功能。根据“《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这说明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批判和教化功能,故D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对君主的批判,没有体现维护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得知“春秋笔法”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反而不利于历史纪录的客观性,故B错误;奠定我国古代正史编撰体制的是《史记》,而非《春秋》,故C项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后汉书》的仪礼志中记载,冬至日来临之前夜,京城百官都于夜漏未尽五刻时(约等于现在晨六时)穿黑衣服,迎气于“黑郊”行礼毕,改穿红色袍。这反映出 A. 推崇承天理物、天人合一 B. 阴阳五行思想的盛行 C. 先黑后红寓意“以汉代秦” D. 上层社会贺冬成风俗 【答案】A 【解析】 根据“冬至日来临之前夜,京城百官都于夜漏未尽五刻时(约等于现在晨六时)穿黑衣服,迎气于‘黑郊’行礼毕,改穿红色袍”,结合所学,因为冬至那天昼最短夜最长,以后白昼渐长,黑夜趋短,也就是阴去阳来,朝廷也要集体的相时而动,才能“承天理物”,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冬至日来临的仪礼,无法体现阴阳五行思想的盛行,排除B;C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京城百官在冬至日来临的仪礼,不能体现成风俗,排除D。 5.朱熹认为:“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表明 A. 儒学家提倡“经世致用” B. 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 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 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答案】B 【解析】 朱熹认为日常行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都认为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成就圣人,说明二者的思想都注重人们的日常行为,呈现出世俗化特点,故B正确;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排除A;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6.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 A.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B.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D.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主张三纲五常,能够约束道德人心,故A项错误;清代儒学不是简单的回归孔孟本源,而是继承与发展,故B项错误;清代理学仍然处于传统主流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清代儒学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在危机中努力重建,故D项正确。故选D。 7.“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商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联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专制王权得到强化 B. 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 家国同构局面确立 D. 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特征。依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国家”一词与“家”、“邦”等词含义大致相同,这说明此时“家”、“国”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都是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这反映出西周时期家国同构局面的确立,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西周时期“家”、“国组织结构的一致性,与专制王权的强化无关;B选项错误,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没有实现中央集权;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西周时期“家”、“国组织结构的一致性,并未体现等级秩序森严的特征。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8.在古代,尽管帝王在“罪己诏”中罗列了诸多罪责,并反复强调“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但他们永远不会引咎辞职或将皇位禅让给别人。帝王的“罪己诏”实质是 A. 天人感应思想的反映 B. 加强君主专制的策略 C. 体现民本的治国原则 D. 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罪己诏”的颁布实际上反映了天子受命于天,代表天意统治天下,若天子违背天意,不仁不义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与警告,人君必须仿效天道进行统治,故“罪己诏”本质上属于加强皇权的思想策略,B项正确。A项为对材料的现象阐述,但未深入实质进行分析,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民本治国理念,排除。D项,题干现象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 9.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先引《春秋》,然后说:“《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这表明儒学在当时 A. 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 B. 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 C. 作为政府选官制度的标准 D. 成为封建君主的政治利用工具 【答案】D 【解析】 由题干描述可知东汉光武帝更换太子称引儒经之说为据,用儒经权威证明诏书合情合理合法,可以分析出此时儒学已经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了,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应该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B项是宋元时期;C项中的选官与材料无关。 10.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 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 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 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丰富性与普遍性…… 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理学内容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现了对夷务的排斥,故B项正确;“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说法过于绝对,理学还吸收了佛、道思想,故A项错误;“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说法过于片面,故D项错误。故选B。 11.清代学者颜元评价士林风气时讥讽地说:“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他的思想,与下列哪一位学者比较接近 A. 朱熹 B. 陆九渊 C. 李贽 D. 顾炎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颜元批评宋元以来的儒学者“无事袖手谈心性”,空谈理学。朱熹进一步发展了程朱理学,没有与此接近的思想,故A项错误;陆九渊是心学的创立者,没有与此接近的思想,故B项错误;李贽主要是抨击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权威,没有与此接近的思想,故C项错误;顾炎武认为空谈误国,主张经世致用,与此思想接近,故D项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12.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展开 B. 新航路促进基督教传播 C.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 英国发生清教革命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意大利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唤起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没有实现“加快了王权的整合”,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新航路促进基督教传播,排除B;宗教改革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打破了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故选C;清教革命运动是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排除D。 13.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为了生活而信仰”。这句话表明 A. 文艺复兴第一次把人看成世界的中心 B. 文艺复兴让人们有了真正的现世生活 C. 文艺复兴前后,人神的主导地位发生变化 D. 文艺复兴后,摆脱神学束缚后的人性自由 【答案】C 【解析】 【详解】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使人们从宗教思想的束缚中被解放出来,所以从“为了信仰而生活”到“为了生活而信仰”体现出了人神主导地位的变化,故C项正确;最早把人放到世界和社会中心看待的是在古希腊智者运动时期,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オ让人们有了真正的现世生活,这种说法夸大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作用,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后摆脱神学束缚的一说法有误,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沖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颂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的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4.伏尔泰认为:“在这个社会里,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人难道也应该有选举权吗?……当黎民被容许议论(国事)的时候,一切都将毁灭。”这表明伏尔泰 A. 强调天赋人权 B. 保留社会等级 C. 主张精英政治 D. 维护私有制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伏尔泰主张不给于既无土地也无房屋的贫民选举权,这实质上说明伏尔泰主张富有阶层参政,即实行精英政治,故C项正确;材料和天赋人权相背离,故A 项错误;材料没有社会等级的信息,故B项错误;伏尔泰主张维护私有制,但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15.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受。”这种观点不具备下列哪一项作用 A. 遏制了个人主义思想 B. 忽视了事物的客观性 C. 冲击了神学精神禁锢 D. 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的人文主义,主旨是强调人的尊严,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此哲学家强调“人的感觉”,忽视事物的客观性,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人的价值,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弱化了神的作用,冲击神学精神禁锢,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全在于人的感觉”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6.孟德斯鸠认为:“显贵的人容易遭人忌妒,他们如果由平民来审判,就要陷于危险的境地,而不能享有一个自由国家最渺小的公民所享有的受同等人裁判的特权。”这体现了孟德斯鸠 A. “人民主权”意识 B. “公正平等”司法原则 C. “分权制衡”精神 D. “君主立宪”体制设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民主权”指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材料并未涉及这一内容,故A错误;材料“公民所享有的受同等人裁判的特权”反映了司法审判当中的公正平等原则,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君主立宪”体制的内容,故D错误。故选B。 17.被誉为武汉三大名嘴之一的武汉大学哲学系赵林教授在中南大学作了一场题为《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的讲座。赵教授在讲座中最可能提到的名言是 A. 教皇是两足禽兽 B.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信徒皆为祭司 【答案】D 【解析】 【详解】“信徒皆为祭司”是马丁·路德的主张,与宗教改革有关。故答案为D项。伏尔泰把教皇比喻为“两足禽兽”,排除A项;B项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C项是智者学派普罗泰戈拉的名言,均与宗教改革无关,排除。 【点睛】马丁·路德主张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所谓尊贵的教士向上帝转达,即凡信徒皆为祭司。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导者,据此确定答案。 18.有学者总结西方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因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智慧与德行;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 。材料划线处应是 A. 权利与财富 B. 自由与平等 C. 摆脱君主专制 D. 民主与独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故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自由平等,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为将要取消封建制度的新社会提出了种种设想,虽然对未来的政体设计上有所差异,但都主张实行民主、三权分立、人权自由、公民平等、法律至上等。 19.孟德斯鸠认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有人提出:“但是如果法律禁止所有事情或者几乎所有事情该如何呢?”孟德斯鸠的解决办法是 A. 自由只能在法律范围内 B. 法律不能违背理性 C. 以行政权来制约立法权 D. 实行社会契约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法律不可能禁止所有事情,这是违背人的理性的,故B项正确;“自由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不是解决办法,而是对“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的重复,故A项错误;“以行政权制约立法权的说法干扰比较大,但不是解決法律禁止所有事情的方法,故C项错误;社会契约指政府之所以拥有行政权,是因为与人民之间达成了契约,政府必须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对政府不满,可以推翻它,属于卢梭的观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项错误。 20.伏尔泰从事社会活动的年代,相当于中国的康乾时期,因此伏尔泰对中国君主治理的社会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这种“开明专制”是很不错的。由此可知,伏尔泰 A. 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B. 对启蒙运动缺乏信心 C. 思想具有矛盾之处 D. 对中国缺乏深入了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清朝政治黑暗,而伏尔泰充分肯定这种“开明专制”是对中国缺乏深入了解,答案为D;结合所学可知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且材料中他肯定中国的君主制,所以不会主张实行民主共和,A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启蒙运动,不能说对启蒙运动缺乏信心,B错误;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因此对中国君主治理的认识不存在矛盾,C错误。 21.伏尔泰在认识论上坚持人的思想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经验,并根据牛顿的科学原理解释物质世界。他的宗教观是自然神论,主张上帝就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这说明伏尔泰 A. 认为宗教应与科学结合起来 B. 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写思想自由 C. 认为自然科学应当为宗教服务 D. 在认识与宗教上坚持理性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人的思想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经验”“上帝就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可知这些都是典型的“理性”的表现,答案为D;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没有反映出宗教信仰自由与思想自由,自然科学应当为宗教服务,也没有反映出宗教信仰与科学截然对立方面的信息,故BCD错误。 22.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的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A. 《石氏星表》 B. 《黄帝内经》 C. 《齐民要术》 D. 《九章算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韩信要将新旧粮食分开统计出各自的数字需要的是数学知识,选项中A为天文学成就,B为医学成就,C为农学著作,D为数学成就,所以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科技·《九章算术》 23.1884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在《中国宗教》一书中提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1933年,日本侵占热河、察哈尔时,陈登原编写的《高中本国史》最早出现“四大发明”一目。当时把“四大发明”的概念引入历史教科书是为了 A. 强调西方传教士的论述 B. 重塑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C. 印证古代科技的影响力 D. 证明社会环境推动科技发展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1933年,日本侵占热河、察哈尔”反映日本侵略中国;此时《高中本国史》将“四大发明”引入历史教科书,意在说明日本虽在军事上企图征服中国,但在文化上中国领先于日本,旨在重塑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B项正确。A项说法脱离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时代背景,排除。表面上是说明古代科技的影响力,实质上借“四大发明”重塑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社会环境推动科技发展,排除D。所以选B 24.中国古代文学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作品反映不同时期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怀。阅读下面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A. ①②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楚辞,②是唐诗,③是元曲,④是宋词,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②④③,故选A。 25.南朝著名画师张僧繇在安乐寺为梁武帝画龙,梁武帝发现其所画四条龙都没有眼睛,遂问其原因。张僧繇回答说:“点睛即飞去。”大家不信,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该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 A. 注重写意传神 B. 意在借物抒情 C. 追求娱乐教化 D. 渴望俗世认可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写意传神、栩栩如生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古代绘画借物抒情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古代绘画娱乐教化的目的,故C项错误;“画龙点睛”的故事并不能说明古代绘画渴望俗世认可,故D项错误。故选A。 26.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A. 敦煌艺术来自艺术家创造性劳动 B. 北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C. 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 D. 唐代国泰民安富足强盛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中“北魏时代的壁画……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等信息体现了北魏与唐朝壁画的不同风格,与艺术家创造性活动无关,故A项排除;“北魏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仅能体现北魏时代壁画特点的时代原因,不能概括唐代,具有片面性,故B项排除;北魏因为社会动荡不安呈现出“悲壮之美”,唐代因为国泰民安富足强盛,壁画则呈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两者结合说明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故C项正确;“唐代国泰民安富足强盛”仅能体现唐朝壁画特点的时代原因,不能体现北魏,具有片面性,故D项排除。 27.有学者在评价古代某一小说时认为:“所有历史形式都不过隐藏着国家政治的机械运动和权力的逻辑循环。换言之,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竞技场,是阴谋和权术的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该学者评论的名著是 A. 《三国演义》 B. 《聊斋志异》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竟技场,是阴谋和权术的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结合所学可知,《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故B项错误;《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竞技场,是阴谋和权术的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特点分析解答。 28.某些书法家传世的作品中,不论单一线条的造型,还是不同线条间的组合变化,文字的可读性完全让位于书写时的情绪表达,或喜怒、或穷困、或忧悲、或怨恨……种种情致尽现于线条的纵横跳跃、连绵环绕之中。这类作品的字体形式是 A. 篆书 B. 隶书 C. 草书 D. 行书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文字的可读性完全让位于书写时的情绪表达,或喜怒、或穷困、或忧悲、或怨恨……种种情致尽现于线条的纵横跳跃、连绵环绕之中”来看,这种书体注重审美价值,注重书法家思想感情的表达,这类作品的字体形式应当是草书。故答案为C项。篆书形体均匀齐整,隶书字形扁方,行书兼具审美和实用价值,A、B、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9.巴黎公社的基点在于“经常征求大多数人的意见,不断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助。委员不断受到舆论的监督,他们是可以信赖的、对选民负责的,并且可以随时撤换的。”这表明公社 A. 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B. 实行直接民主 C.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D. 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大多数人”以及“接受监督随时撤换”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A正确。材料只涉及了民主原则,但不能确定是直接民主,B错误。C项符合史实,但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C错误。D项虽然正确,但是不能体现实质,不如A项深刻。 点睛:本题易错项为C项。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原则之一,但并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也是民主政治,所以不可以把二者等同。 30.(2017年江苏卷)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 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 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 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 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解析】 “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的是当时的俄国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指明了革命的斗争方式,故C项正确。A项应发生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了,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点睛: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1)政权: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 (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夺权。 (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Ⅱ卷 二、非选择题 31.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 材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的更加准确。 材料三 14到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 (2)理学对材料二所述的书法、绘画特点有何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何?这些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哪些贡献? 【答案】(1)核心思想是理;实质是儒家思想的道德伦理规范(或为统治阶级服务也可) (2)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意意境。 (3)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并用于印刷行业;火药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或用途更加广泛);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贡献:指南针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为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及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帮助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欧洲实现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从“理”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儒家思想的道德伦理规范角度回答。 (2)依据材料二“离迹师神”“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的信息从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映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和所学从三大发明过程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三大发明对于欧洲社会转型影响回答。 32.孔子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创始人,不同时期的“祭孔”活动展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 ——《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朱熹所处的南宋时代,内忧外患,危机四伏,整个社会道德失范……朱熹认为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提出谨守力行以践其实”。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 材料三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表现。(各举一例) (2)依据材料二,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案】(1)民本:孔子的仁、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墨子兼爱非攻;专制主义: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以维护君主专制等; (2)进步之处:重视道德建设:强调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主张身体力行,具有务实倾向。 (3)相似: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 不同: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进步发挥重大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识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私学文化”中的“民本思潮”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表现为主要从儒家和墨家思想方面进行分析。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墨子“兼爱、非攻”等(写出一个例子)。专制主义:服务于“专制主义”的思想主张则是指法家韩非子的主张,即主张将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2)根据材料“整个社会道德失范”联系所学可知朱熹重视道德建设;强调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根据材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提出谨守力行以践其实”。“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结合所学为主张身体力行,具有务实倾向。 (3)相似:根据所学可知李贽是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李贽挑战孔子等正统地位,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 侧重于批判封建神学,宣扬人文主义,但都是倡导自由发展,主张个性解放,反对权威。不同:根据材料“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及所学可知李贽的思想对社会转型没有发挥重大作用,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 33. 阅读下列材料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就欧洲所有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警察,都为神圣地驱除这个幽灵而联合起来了”这是《共产党宣言》开篇的一段话。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幽灵在不断地奏出一曲曲凯歌的同时,也面临着历史的严峻考验。尽管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它仍然在探索中继续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回答: ⑴《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谁?材料中的“幽灵”是指什么?将其由理想变为现实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⑵与十月革命的道路相比,中国革命开创了什么道路? ⑶中国和俄国的革命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是都取得了成功。说明了什么? 【答案】⑴马克思(2分)和恩格斯(2分)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2分)。十月革命(2分)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⑵井冈山道路或许工农武装割据道路;(2分) ⑶无产阶级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2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幽灵”指的是共产主义;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终于从理论变为现实。 (2)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根本原因在于两国国情差异。俄国是相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力量强大,城市里革命力量强大。中国是半殖民地反封建国家,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敌人力量强大。从中得出的认识是:革命道路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他国经验。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实践 点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曾经经历两次由“照搬别人的道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中华民族真正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路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的实践真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