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作业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将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存在石墨烯 ‎ B.石墨烯与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 ‎ C.石墨烯能够导电 ‎ D.石墨烯属于烃 ‎2.已知PbO是碱性氧化物、PbO2是酸性氧化物,Pb3O4可看作是这两种氧化物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又知Pb3O4可与稀硝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生成物的推断合理的是(  )‎ A.有Pb(NO3)2 B.有Pb(NO3)4 C.有PbO D.有NO ‎3.碳循环(如图)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 ‎ B.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 ‎ D.石油的年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4.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丰行示德逢》里“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涉及化学反应N2+O22NO ‎ B.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可推知Cr(OH)3胶体也可吸附悬浮杂质 ‎ C.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 D.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酸强碱都会“断路”‎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主要成分为食用油脂 ‎ B.尼龙绳橡皮筋和纯棉衬衣都属于合成纤维制品 ‎ C.光导纤维、硅胶和硅橡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 D.“某疫苗事件”涉案疫苗未冷储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落汤螃蟹着红袍”发生了物理变化 ‎ B.利用植物油的氢化反应可获得人造脂肪 ‎ C.推广使用全降解塑料有助于消除“白色污染” ‎ D.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碘食盐中添加的是碘化钾 ‎ B.味觉上具有酸味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 ‎ C.Fe3O4俗称铁红,常做红色油漆和涂料 ‎ D.晶体硅具有半导体性质,可用于生产计算机芯片 ‎8.说法正确的是(  )‎ A.高纯度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 B.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C.鸡蛋清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盐析 ‎ D.乙酸乙酯和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9.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 B.“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 C.食品包装袋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 D.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10.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了很多标志性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天眼”的镜片材料为SiC,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B.“蛟龙”号潜水器所使用的钛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特性 ‎ C.北斗导航专用ASIC硬件结合国产处理器打造出一颗真正意义的“中国芯”,其主要成分为SiO2 ‎ D.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水下钢柱镶铝块防腐的方法为牺牲阳极保护法 ‎11.化学在当今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新型陶瓷制造的人造骨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B.由反应4FeO42﹣+10H2O=4Fe(OH)3(胶体)+3O2↑+8OH﹣可知,新型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2FeO4)集氧化、吸附、絮凝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 C.落户贵州的企业必须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这是贵州省贯彻落实绿色化学观念的具体体现 ‎ D.碳酸氢钠药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与醋同服可提高疗效 ‎12.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天然气、瓦斯等气体及面粉、煤粉等固体粉尘都容易发生爆炸 ‎②医院里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③青铜是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 ‎④“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⑤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 ‎⑥金属的冶炼、电镀、钢铁的腐蚀、制玻璃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③④‎ ‎1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水泥和玻璃都用石灰石作原料 ‎ B.硫和氮的氧化物大量排放都可能引起酸雨 ‎ C.二氧化硅是光纤制品的主要化学成分 ‎ D.食用加碘盐可防治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1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水泥和玻璃都用石灰石做原料 ‎ B.利用Al2O3制作的坩埚,可用于熔融烧碱 ‎ C.Si可用做太阳能电池和光导纤维的材料 ‎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15.O、Si、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Na、Mg、Cl是海水中的重要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通玻璃、水泥成分中都含有O、Si、Al三种元素 ‎ B.从海水中制备Na、Mg、Al三种元素单质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C.电解熔融状态的SiO2、Al2O3可以制得Si、Al,且都有氧气生成 ‎ D.加热蒸干NaCl、MgCl2溶液时可以得到晶体NaCl、MgCl2‎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英玻璃、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 B.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和胶体之间 ‎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氮化镁 ‎ D.针对埃博拉病毒扩散情况,可选用含氯消毒剂对疫区可能的污染区域进行消毒预防 ‎1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钠的金属性比钾强,工业上用钠制取钾(Na+KClK↑+NaCl) ‎ B.利用Al2O3制作的坩埚,可用于熔融烧碱 ‎ C.氢氟酸具有强酸性,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 D.制水泥和玻璃都用石灰石作原料 ‎18.工业制造一般的光学玻璃用到的原料是(  )‎ A.石灰石、纯碱、粘土、硼砂 ‎ B.氧化铅、纯碱、石灰石、石英 ‎ C.纯碱、粘土、石英、氯化钴 ‎ D.硼砂、烧碱、氧化亚铜、石英砂 ‎19.《天工开物》第七卷《陶埏(陶瓷)》中“水火既济而土合.…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所述的“陶成雅器”的主要原料是(  )‎ A.黏土 ‎ B.纯碱、石灰石、石英砂 ‎ C.黏土、石灰石 ‎ D.二氧化硅、硅酸钙、硅酸铝 ‎2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 B.对海洋资源开发可获得Fe、Co、K、Au、Mg、B、I等金属 ‎ C.氮的固定不定都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 D.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可以有效地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1.在硅酸盐中,SiO44﹣‎ 四面体如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的一部分;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   ,化学式为   .‎ ‎22.金刚石、SiC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特性,应用广泛.‎ ‎(1)碳与短周期元素Q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R为非极性分子.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Q是   ,R的电子式为   ;‎ ‎(2)一定条件下,Na还原CCl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其中的CCl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   ,除去粗产品中少量钠的试剂为   ;‎ ‎(3)碳还原SiO2制SiC,其粗产品中杂质为Si和SiO2现将20.0g SiC粗产品加入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收集到0.1mol氢气,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将滤液稀释到1L,若所得Na2Si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7mol•L﹣1,则SiC的纯度为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Na还原CCl4的反应、Cl2与H2O的反应均是置换反应 ‎②Na2SiO3溶液与SO3的反应可用于推断Si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 ‎③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中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 ‎④水晶、干冰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23.CO是常见的化学物质,有关其性质和应用的研究如下.‎ ‎(1)有同学认为CO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O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该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在下列流程图方框内填上所需药品的名称或化学式,从而补齐你的设计,方框不够可以补,也可以不填满.‎ ‎(2)CO和铁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五羰基合铁[Fe(CO)5],该物质可用作无铅汽油的防爆剂,是一种浅黄色液体,熔点﹣20.5℃,沸点103℃,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密度1.46~1.52g/cm3,有毒,光照时生成Fe2(CO)9,60℃发生自燃.五羰基合铁的制备原理如下:‎ Fe(s)+5CO(g) Fe(CO)5(g)‎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可制备高纯铁 B.制备Fe(CO)5应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C.反应Fe(s)+5CO(g)⇌Fe(CO)5(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D.Fe(CO)5应密封、阴凉、避光并加少量蒸馏水液封贮存 ‎②五羰基合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Fe(CO)4和另两种常见无机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今将一定量的Fe(CO)5的苯溶液,用紫外线照射片刻.取照射后的溶液完全燃烧,得到30.58g CO2、5.4g H2O及1.6g红棕色粉末.红棕色粉末的化学式为   ,照射后的溶液中Fe(CO)5和Fe2(CO)9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4.图1是碳的正常循环,但由于过度燃烧化石燃料,造成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研究和解决二氧化碳捕集、存储和转化问题成为当前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1)有关碳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 c.循环过程有氧化还原反应 d.石油中含乙烯、丙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 ‎(2)用钌的配合物作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O2发生反应:2CO2(g)═2CO(g)+O2(g),该反应的△H   0,(选填:>、<、=).‎ ‎(3)CO2转化途径之一是:利用太阳能或生物质能分解水制H2,然后将H2与CO2‎ 转化为甲醇或其它的物质.‎ ‎2H2O(1)═2H2(g)+O2(g)△H=+571.5kJ•mol﹣1‎ ‎3H2(g)+CO2(g)═CH3OH(l)+H2O(1)△H=﹣137.8kJ•mol﹣1‎ 则反应:4H2O (1)+2CO2(g)═2CH3OH(l)+3O2(g)△H=   kJ•mol﹣1.‎ 你认为该方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   .‎ a.开发高效光催化剂 b.将光催化制取的氢气从反应体系中有效分离,并与CO2催化转化.‎ c.二氧化碳及水资源的来源供应 ‎(4)用稀氨水喷雾捕集CO2最终可得产品NH4HCO3.在捕集时,气相中有中间体 NH2COONH4(氨基甲酸铵)生成.现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恒容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t1<t2<t3)‎ 温度(℃)‎ 气体总浓度 ‎(mol/L)‎ 时间(min)‎ ‎15‎ ‎25‎ ‎35‎ ‎0‎ ‎0‎ ‎0‎ ‎0‎ t1‎ ‎9×10﹣3‎ ‎2.7×10﹣2‎ ‎8.1×10﹣2‎ t2‎ ‎3×10﹣2‎ ‎4.8×10﹣2‎ ‎9.4×10﹣2‎ t3‎ ‎3×10﹣2‎ ‎4.8×10﹣2‎ ‎9.4×10﹣2‎ 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是    反应(“放热”、“吸热”).在15℃,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5)用一种钾盐水溶液作电解质,CO2电催化还原为碳氢化合物(其原理见图).在阴极上产生乙烯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25.硅是目前半导体工业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料,其导电性对哦杂质等十分敏感,因此,必须制备高纯度硅。虽然地壳中硅的含量丰富,但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需要通过化学方法来制备高纯度的单晶硅,一种简单工艺流程如下:‎ ‎(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反应器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石英砂与焦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也会生成碳化硅,碳化硅又称   ,其晶体类型为   。‎ ‎(3)①反应器乙中发生的反应为:Si(s)+3HCl(g)=SiHCl3(g)+H2(g)△H=﹣210kJ/mol,工业上为了加快SiHCl3的生成速率而又不降低硅的转化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②反应器乙所得的反应产物中,SiHCl3大约占85%,还有SiCl4等,有关物质的沸点数据如一下:‎ 物质 Si SiCl4‎ SiHCl3‎ SiH2Cl2‎ SiH3Cl HCl 沸点/℃‎ ‎2355‎ ‎57.6‎ ‎31.8‎ ‎8.2‎ ‎﹣30.4‎ ‎﹣84.9‎ 提纯SiHCl3的主要工艺操作依次为   、冷凝、   ,其中   温度最好控制在   。‎ ‎③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其水解的反应方程式为   。‎ ‎(4)反应器丙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该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26.材料与人类吃、穿、住、行、用、医疗、通信等密切相关 ‎①下列分子式或结构简式可表示维生素C的   (填字母)。‎ a.C6H8O6 b.C6H10O6 c.‎ ‎②玻璃钢门窗被国际上称为继木、钢、铝、塑之后的第五代门窗产品。玻璃钢属于下列材料中的   (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③黏土是陶瓷的生产原料,其主要组成可表示为Al2Si2Ox(OH)4,则x=   ‎ ‎(填字母)。‎ a.1 b.3 c.5‎ ‎27.最近,我国利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取硫酸并联产水泥的技术研究获得成功.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若操作a、操作b均在实验室进行,则操作a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进行操作b时需注意   .‎ ‎(2)装置a用磷酸吸收NH3.若该过程在实验室中进行,请画出装置a的示意图.‎ ‎(3)热交换器是实现冷热交换的装置.化学实验中也经常利用热交换来实现某种实验目的,如气、液热交换时通常使用的仪器是   .‎ ‎(4)固体A为生石膏(CaSO4•2H2O)和不含结晶水且高温时也不分解的杂质.生石膏在120℃时失水生成熟石膏(2CaSO4•H2O),熟石膏在200℃时失水生成硫酸钙.为测定固体A中生石膏的含量,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固体A 180g置于坩埚中加热,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记录如图:实验中每次对固体称量时须在冷却后进行.为保证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固体冷却时必须防止   .将加热到1400℃时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写出1400℃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固体A中生石膏的质量分数=   .‎ ‎28.工业制玻璃主要原料有石英、纯碱和石灰石.‎ 在玻璃窑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 Na2SiO3+CO2↑;CaCO3+SiO2 CaSiO3+CO2↑‎ ‎(1)普通玻璃的成份是Na2CaSi6O14,它的氧化物形式为   ,则原料中SiO2、Na2CO3、Ca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在上述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   ,有   种不同类型的晶体(填数字)‎ ‎(3)在上述普通玻璃的组成元素中某元素与铝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比铝原子半径大,该元素离子半径比铝离子半径   (填“大”或“小”),该元素与铝元素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在上述普通玻璃的组成元素中,与铝元素同周期的另一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分析】将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石墨和石墨烯在自然界中有存在,二者都是碳的单质,都易导电,据此分析。‎ ‎【解答】解:A.石墨烯属于碳的一种单质,在自然界有有存在,故A不选;‎ B.石墨烯与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故B不选;‎ C.石墨烯与石墨都易导电,故C不选;‎ D.石墨烯属于碳单质,不是烯烃,烯烃是化合物,故D选。‎ 故选:D。‎ ‎2.【分析】Pb3O4可以写为:PbO•PbO2,Pb3O4可与稀硝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PbO2是酸性氧化物与硝酸不反应,则反应生成PbO2和Pb(NO3)2,据此分析;‎ ‎【解答】解:由题目信息知Pb3O4中铅的化合价为+2、+4两种价态。相当于PbO•PbO2,由于PbO2是酸性氧化物,故它不能与硝酸反应,PbO是碱性氧化物,它与硝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Pb(NO3)2,由此可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Pb3O4+4HNO3=PbO2+2Pb(NO3)2+2H2O,所以该反应生成物PbO2和Pb(NO3)2,故A正确;‎ 故选:A。‎ ‎3.【分析】A.一般含碳的化合物为有机物;‎ B.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物质中;‎ C.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CO2);‎ D.乙烯的用途可知,乙烯主要用于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是石油化工发展的标志。‎ ‎【解答】解:A.一般含碳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故A正确;‎ B.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叶绿体内吸收太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糖类中,故B正确;‎ C.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是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故C正确;‎ D.乙烯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故D错误;‎ 故选:D。‎ ‎4.【分析】A.诗中主要涉及“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 B.氢氧化铬属两性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铝类似,Cr(OH)3胶体也可吸附悬浮杂质;‎ C.利用纳米铁粉的还原性去除水体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D.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是制造光导纤维主要原料,能够与氢氧化钠等强碱反应,遇强碱会“断路”,但是二氧化硅不与除氢氟酸以外的酸起反应;‎ ‎【解答】解:A.诗中主要涉及“雷雨发庄稼”,这是由于在放电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了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再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最后生成了易被农作物吸收的硝酸盐,涉及化学反应有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硝酸又和别的不溶盐类反应生成可溶的硝酸盐,故A正确;‎ B.氢氧化铬属两性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铝类似,Cr(OH)3胶体也可吸附悬浮杂质,故B正确;‎ C.利用纳米铁粉的还原性去除水体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故C正确;‎ D.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是制造光导纤维主要原料,能够与氢氧化钠等强碱反应,遇强碱会“断路”,但是二氧化硅不与除氢氟酸以外的酸起反应,故遇强酸不会“断路”,故D错误;‎ 故选:D。‎ ‎5.【分析】A.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 B.纯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 C.硅橡胶为有机物,硅胶为硅酸胶体;‎ D.温度升高,蛋白质发生变性。‎ ‎【解答】解:A.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酱油的主要成分不是食用油脂,故A错误;‎ B.纯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不是合成纤维制品,故B错误;‎ C.硅橡胶为有机物,硅胶为硅酸胶体,二者成分都不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 D.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温度升高,蛋白质发生变性,则应低温保存,故D正确。‎ 故选:D。‎ ‎6.【分析】A.龙虾和螃蟹被煮熟时,它们壳里面的一种蛋白质﹣甲壳蛋白会受热扭曲分解,释放出一种类似于胡萝卜素的色素物质;‎ B.植物油含有不饱和键,与氢气反应生成固态饱和油脂;‎ C.“白色污染”主要是指聚氯乙烯等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D、光导纤维的成份是二氧化硅。‎ ‎【解答】解:A.螃蟹被煮熟时,它们壳里面的一种蛋白质﹣甲壳蛋白会受热扭曲分解,释放出一种类似于胡萝卜素的色素物质而呈现红色。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属于化学变化,故A选;‎ B.植物油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其烃基中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人造脂肪,该反应为还原反应,故B不选;‎ C.“白色污染”主要是指聚氯乙烯等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全降解塑料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故C不选;‎ D.光导纤维就是依靠光在线缆中进行内全反射从而达到用光进行载体传输信息的介质。既然用光来传输,就要求介质要尽可能透明,二氧化硅透明度很高造价低,且石英玻璃纤维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因此二氧化硅用于制光导纤维,故D不选;‎ 故选:A。‎ ‎7.【分析】A.加碘食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 B.食物的酸碱性并非指味觉上的酸碱性,也不是指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而是指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 C.Fe2O3俗称铁红;‎ D.硅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高纯度的晶体硅被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解答】解;A.加碘食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不是碘化钾,故A错误;‎ B.在人体内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如:淀粉类、豆类、动物性食物、油炸食物或奶油类等;在人体内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性食品,如:蔬菜、水果,茶叶等,所以葡萄味觉酸性,但含钾、钠、钙、镁等元素,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为碱性食物,故B错误;‎ C.Fe2O3俗称铁红,为红棕色,常做红色油漆和涂料,四氧化三铁为黑色,故C错误;‎ D.因为硅是半导体材料,所以高纯度的晶体硅被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故D正确;‎ 故选:D。‎ ‎8.【分析】A.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 B.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万上百万的有机物;‎ C.重金属阳离子能够使蛋白质变性;‎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 ‎【解答】解:A.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用于制作光导纤维,故D错误;‎ B.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 C.鸡蛋清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生变性,故C错误;‎ D.乙酸乙酯可水解生成乙醇和乙酸,但是植物油可水解生成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故D错误;‎ 故选:B。‎ ‎9.【分析】A.Si可做为半导体,可以有很多特殊的功能,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肥皂;‎ C.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则所加入的物质应该具备吸收氧气的性质;‎ D.光化学烟雾由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的作用下起化学反应所产生;‎ ‎【解答】解:A.Si原子最外层电子为4个,既难得电子,也难失去电子,可做为半导体,可用于制造硅芯片,是计算机芯片的成分,故A错误;‎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肥皂和甘油,所以可以用“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故B正确;‎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不能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故C错误;‎ D.光化学烟雾是大气中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的作用下起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化学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B。‎ ‎10.【分析】A.碳化硅是非金属化合物;‎ B.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熔点低等特征;‎ C.芯片主要成分为半导体材料硅晶体;‎ D.铁和铝在水中形成原电池,铝做负极被腐蚀,铁被保护。‎ ‎【解答】解:A.碳化硅是非金属化合物,碳化硅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正确;‎ B.“蛟龙”号潜水器所使用的钛合金材料是合金材料,必须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特性,故B正确;‎ C.芯片主要成分为半导体材料硅晶体,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成分,故C错误;‎ D.水下钢柱镶铝块防腐的方法为原电池原理的牺牲阳极保护法,故D正确;‎ 故选:C。‎ ‎11.【分析】A.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先进陶瓷、非晶体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 B.高铁酸钾(K2FeO4)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6价铁元素具有强氧化性;‎ C.从源头上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是绿色化学的核心,而不是治理污染;‎ D.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解:A.利用新型陶瓷制造的人造骨属于新型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正确;‎ B.由反应4FeO42﹣+10H2O=4Fe(OH)3(胶体)+3O2↑+8OH﹣可知,新型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2FeO4)具有强氧化,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所以新型水处理剂高铁酸钾(K2FeO4)集氧化、吸附、絮凝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故B正确;‎ C.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是绿色化学的核心,故C正确;‎ D.碳酸氢钠药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与醋酸同服醋酸和碳酸氢钠反应,会减弱治疗效果,故D错误;‎ 故选:D。‎ ‎12.【分析】①天然气、瓦斯等气体及面粉、煤粉等固体粉尘都容易发生爆炸 ‎②血液具有胶体的性质;‎ ‎③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铜;‎ ‎④碳纤维的成分为碳单质,为无机物;‎ ‎⑤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可以用于消毒杀菌;‎ ‎⑥反应过程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无元素化合价变化的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①可燃性的气体及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当浓度达到一定极限后,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故①正确;‎ ‎②血液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的方法净化,故②正确;‎ ‎③青铜是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故③正确;‎ ‎④碳纤维的成分为碳单质,为无机物,则“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④正确;‎ ‎⑤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以用作防腐剂,可用于杀菌、消毒,故⑤正确;‎ ‎⑥金属的冶炼、电镀、钢铁的腐蚀等反应中均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制玻璃的反应原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⑥错误;‎ 故选:B。‎ ‎13.【分析】A.水泥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玻璃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B、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C、二氧化硅晶体具有导光性;‎ D、食用加碘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解答】解:A.石灰石和黏土在高温下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制得水泥孰料,加入石膏调节水泥硬化时间;玻璃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故A正确; ‎ B、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硫和氮的氧化物,故B正确;‎ C、二氧化硅晶体具有导光性,是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故C正确;‎ D、食用加碘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不可防治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故D错误;‎ 故选:D。‎ ‎14.【分析】A、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为 石灰石、粘土,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英、石灰石、纯碱;‎ B、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 C、二氧化硅是制作光导纤维的原料;‎ D、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分析.‎ ‎【解答】解:A、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为 石灰石、粘土,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英、石灰石、纯碱,故A正确;‎ B、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因此Al2O3制作的坩埚,不可用于熔融烧碱,故B错误;‎ C、二氧化硅是制作光导纤维的原料,故C错误;‎ D、被保护的金属是铁,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知,海轮外壳上装有的金属活泼型应比铁强,故D错误;‎ 故选:A。‎ ‎15.【分析】A.普通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含少量钙、镁;一般水泥为硅酸盐水泥,主要化学成分为:硅、铝、钙、镁以及少量添加剂;‎ B.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依据是:有化合价的变化;‎ C.SiO2为非电解质,不能通过电解方法得到硅;‎ D.MgCl2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加热氯化氢挥发,最终得到的固体是氢氧化镁.‎ ‎【解答】解:A.普通玻璃中不含铝,故A错误;‎ B.Na、Mg、Al为活泼金属在海水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化合价均为正值,转化成单质后,化合价变为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SiO2为非电解质,不能通过电解方法得到硅,故C错误;‎ D.MgCl2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加热氯化氢挥发,最终得到的固体是氢氧化镁,得不到氯化镁,故D错误;‎ 故选:B。‎ ‎16.【分析】A.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于溶液和胶体;‎ C.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 ‎【解答】解:A.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是氧化物,不是硅酸盐,故A错误;‎ B.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于溶液和胶体,故B错误;‎ C.铁在空气中不燃烧,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镁在空气在燃烧和氧气、氮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氮化镁,故C错误;‎ D.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可以选用含氯消毒剂对疫区可能的污染区域进行消毒预防,故D正确。‎ 故选:D。‎ ‎17.【分析】A.Na的金属性比K弱,Na的沸点高于K;‎ B.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氢氟酸为弱酸;‎ D.水泥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玻璃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解答】解:A.Na的金属性比K弱,在850℃时使K蒸汽分离出,而钠为液体,可用钠制取钾,利用的是高沸点金属制备低沸点金属,故A错误;‎ B.氧化铝熔点高,可以制作坩埚,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可用于熔融烧碱,故B错误;‎ C.氢氟酸为弱酸,能够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能够腐蚀玻璃,故C错误;‎ D.制水泥和玻璃都用石灰石作原料,故D正确;‎ 故选:D。‎ ‎18.【分析】玻璃中含铅,会使玻璃折光率强,这样的玻璃即为光学玻璃.‎ ‎【解答】解:玻璃中含铅,会使玻璃折光率强,这样的玻璃即为光学玻璃。工业制造一般的光学玻璃用到的原料是氧化铅、纯碱、石灰石、石英,故选B。‎ ‎19.【分析】黏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的主要原料,水火既济而土合.…所述的“陶成雅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解答】解: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材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产品,题干中陶成雅器,水火既济而土合为陶器的生产工艺,所以所述的“陶成雅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 故选:A。‎ ‎20.【分析】A.陶瓷都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B.B、I是非金属;‎ C.把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是氮的固定;‎ D.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最根本的措施是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解答】解:A.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则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故A正确;‎ B.海洋中所含金属元素离子主要有Fe、Co、K、Au、Mg等,但B、I是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 C.把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是氮的固定,工业上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是氮的固定,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但植物固氮在常温下就能进行,所以氮的固定不一定都要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故C正确;‎ D.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可以有效地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故D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1.【分析】根据图(b)的一个结构单元中含有1个硅、3个氧原子,化学式为SiO32﹣.‎ ‎【解答】解:根据图(b)的一个结构单元中含有1个硅、2+2×=3个氧原子,则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1:3,化学式为SiO32﹣,故答案为:1:3;SiO32﹣.‎ ‎22.【分析】(1)碳与短周期元素Q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R为非极性分子,则Q是O2、R是CO2,在二氧化碳分子中每个O原子和C原子之间能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 ‎(2)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过滤;Na可以与水(或乙醇)发生反应,金刚石不可以;‎ ‎(3)Si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氢气;根据n=cV计算Na2SiO3的物质的量,硅酸钠原与Si、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根据Si元素守恒计算二氧化硅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Si、二氧化硅的质量,进而计算SiC的质量,可以计算SiC的纯度;‎ ‎(4)①Na还原CCl4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但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③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分别为Na2O2、Li2O.‎ ‎④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而干冰属于分子晶体.‎ ‎【解答】解:(1)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由题给信息“碳与Q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R为非极性分子”可推知Q为氧,非极性分子R为CO2,CO2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ⅣA族;O;;‎ ‎(2)金刚石是不溶于CCl4的固体,CCl4是液体,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由于Na可以与水(或乙醇)发生反应,而金刚石不与水(或乙醇)反应,所以除去粗产品中少量的钠可用水(或乙醇),‎ 故答案为:过滤;水(或乙醇);‎ ‎(3)硅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2NaOH+H2O═Na2SiO3+2H2↑,其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反应生成0.1mol氢气,则生成硅酸钠为0.1mol×=0.05mol,溶液中硅酸盐的物质的量为0.17mol•L﹣1×‎ ‎1L=0.17mol,硅酸钠原与Si、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根据Si元素守恒,二氧化硅物质的量为0.17mol﹣0.05mol=0.12mol,则产品中Si与SiO2的总质量=0.05mol×28g/mol+0.12mol×60g/mol=8.6g,故SiC的质量为20.0g﹣8.6g=11.4g,则SiC的纯度为×100%=57%,‎ 故答案为:Si+2OH﹣+H2O═SiO32﹣+2H2↑;57%;‎ ‎(4)①Na还原CCl4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但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不是置换反应,故①错误;‎ ‎②Na2SiO3溶液与SO3的反应,说明酸性H2SiO3比H2SO4弱,则可用于推断Si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故②正确;‎ ‎③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分别为Na2O2、Li2O,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故③正确;‎ ‎④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而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不相同,故④错误.‎ 故选:②③,‎ 故答案为:②③.‎ ‎23.【分析】(1)要验证CO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CO2,应该先制取CO,可用二氧化碳与碳高温反应制取,然后除去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如果产生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 ‎(2)①A.依据五羰基合铁[Fe(CO)5]的制备原理分析解答;‎ B.五羰基合铁[Fe(CO)5],容易发生自燃;‎ C.铁为固体,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D.依据五羰基合铁不溶于水,密度1.46~1.52g/cm3,有毒,光照时生成Fe2(CO)9,解答;‎ ‎②依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个数守恒定律解答;‎ ‎③依据含铁的化合物的颜色判断产物;依据铁原子和碳原子个数守恒计算解答Fe(CO)5和Fe2(CO)9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解:(1)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过饱和碳酸氢钠除去二氧化碳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然后通过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再通过红热的木炭发生反应:C+CO2‎ ‎2CO,生成一氧化碳,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未反应的二氧化碳,通入酸性的高锰酸钾,如果一氧化碳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成二氧化碳,则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 故答案为:;‎ ‎(2)①A.利用五羰基合铁生成和分解,可制得适用于做磁铁心和催化剂和高纯细铁粉,故A正确;‎ B.五羰基合铁容易发生自然,隔绝空气可以使五羰基合铁与氧气隔离,避免发生自燃,故B正确;‎ C.铁为固体,不列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反应Fe(s)+5CO(g)⇌Fe(CO)5(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故C错误;‎ D.五羰基合铁不溶于水,密度1.46~1.52g/cm3,有毒,光照时生成Fe2(CO)9,所以应密封、阴凉、避光并加少量蒸馏水液封贮存,故D正确;‎ 故选:ABD;‎ ‎②依据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个数守恒可知五羰基合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Fe(CO)4和和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O)5+4NaOH=Na2Fe(CO)4+Na2CO3+2H2O;‎ 故答案为:Fe(CO)5+4NaOH=Na2Fe(CO)4+Na2CO3+2H2O;‎ ‎③铁的化合物中只有Fe2O3为红棕色,所以该固体为Fe2O3,5.4g H2O为苯燃烧生成,依据:‎ C6H6~6CO2~3H2O ‎ 6 3‎ ‎ n(CO2) 得 n(CO2)=0.6mol 设Fe(CO)5的物质的量为xmol,Fe2(CO)9的物质的量为ymol,‎ 则依据铁原子个数守恒可知,x+2y=×2=0.02mol;‎ 依据碳原子个数守恒可知:5x+9y=﹣0.6mol=0.095mol;‎ 解得:x=0.01mol y=0.005mol x:y=2:1;‎ 故答案为:Fe2O3;2:1.‎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4.【分析】(1)a.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 c.化石燃料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 d.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而不是石油中含乙烯、丙烯;‎ ‎(2)当△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3)根据盖斯定律,结合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求解;根据所以发生反应需要的条件判断;‎ ‎(4)根据表中温度对生产气体的浓度的影响分析;根据表中数据求出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的平衡常数,表中数据求出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可知,c(NH3)=3×10﹣2×=2×10﹣2mol/L,c(CO2)=3×10﹣2×=1×10﹣2mol/L;‎ ‎(5)在阴极上二氧化碳得电子生成乙烯,所以其电极反应式为:2CO2+12H++12e﹣=CH2=CH2+4H2O.‎ ‎【解答】解:(1)a.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故正确;‎ 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故错误;‎ c.化石燃料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 d.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而不是石油中含乙烯、丙烯,故错误;故选:ac;‎ ‎(2)2CO2(g)→2CO(g)+O2(g),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则混乱度增大,即△S>0;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O2发生反应,△G=△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H>0,‎ 故答案为:>;‎ ‎(3)光催化制氢:①2H2O(l)═2H2(g)+O2(g)△H=+571.5kJ•mol﹣1 ‎ H2与CO2耦合反应:②3H2(g)+CO2(g)═CH3OH(l)+H2O(l)△H=﹣137.8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把①×3+②×2得方程4H2O(l)+2CO2(g)→2CH3OH(l)+3O2(g)‎ ‎△H=571.5×3+(﹣137.8)×2=1438.9kJ•mol﹣1;根据所以发生反应需要的条件可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开发高效光催化剂;将光催化制取的氢从反应体系中有效分离,并与CO2耦合催化转化;‎ 故答案为:+1438.9;ab;‎ ‎(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气体的总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表中数据求出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可知,c(NH3)=3×10﹣2×=2×10﹣2mol/L,c(CO2)=3×10﹣2×=1×10﹣2mol/L,所以K=c2(NH3)×c(CO2)=(2×10﹣2mol)2×1×10﹣2=4×10﹣6,故答案为:吸热;4×10﹣6;‎ ‎(5)在阴极上二氧化碳得电子生成乙烯,所以其电极反应式为:2CO2+12H++12e﹣=CH2=CH2+4H2O,故答案为:2CO2+12H++12e﹣=CH2=CH2+4H2O.‎ ‎25.【分析】(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反应器甲中SiO2与C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Si和CO;‎ ‎(2)碳化硅又称金刚砂,其熔点高硬度大,属于原子晶体;‎ ‎(3)①根据外界条件对速率、平衡的影响;‎ ‎②根据题中数据,采用精馏(或蒸馏)方法提纯SiHCl3;‎ ‎③SiHCl3水解生成硅酸、氢气和氯化氢;‎ ‎(4)反应器丙中为氢气还原SiHCl3生成Si和HCl;‎ ‎(5)根据反应物中和生成物中都有的物质考虑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 ‎【解答】解:(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反应器甲中SiO2与C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Si和CO,方程式为:SiO2+CSi(粗)+2CO↑,‎ 故答案为:SiO2; SiO2+CSi(粗)+2CO↑;‎ ‎(2)碳化硅又称金刚砂,其熔点高硬度大,属于原子晶体,故答案为:金刚砂;原子晶体;‎ ‎(3)①用催化剂、增大压强或HCl浓度,加快SiHCl3的生成速率而又不降低硅的转化率提高,‎ 故答案为:催化剂、增大压强或HCl浓度;‎ ‎②根据题中数据,利用沸点的不同提纯SiHCl3属于蒸馏,SiHCl3(沸点31.8℃)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57.6℃)和HCl(沸点﹣84.9℃‎ ‎),由于沸点差别较大,可以通过精馏除去杂质,所以提纯SiHCl3的主要工艺操作依次为沉降、冷凝、精馏,其中精馏温度最好控制在31.8℃,‎ 故答案为:沉降;精馏;精馏;31.8℃;‎ ‎③SiHCl3水解反应方程式为:SiHCl3+3H2O═H2SiO3+H2↑+3HCl↑,故答案为:SiHCl3+3H2O═H2SiO3+H2↑+3HCl↑;‎ ‎(4)反应器丙中为氢气还原SiHCl3生成Si和HCl,方程式为:H2+SiHCl3 Si+3HCl,故答案为:H2+SiHCl3 Si+3HCl;‎ ‎(5)由图示可知反应物有粗硅、HCl、H2;反应过程中生成物有:SiHCl3、H2、SiCl4、HCl,所以在反应物中和生成物中都有的物质是HCl、H2,所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HCl、H2,故答案为:氯化氢、氢气。‎ ‎26.【分析】①依据维生素C的成分解答;‎ ‎②可根据玻璃钢的组成及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复合材料是把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材料;‎ ‎③依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解答 ‎【解答】解:①维生素C的分子式为C6H8O6,故选:a;‎ ‎②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塑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c;‎ ‎③铝、硅、氧、氢氧根分别显+3价、+4价、﹣2价、﹣1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3)×2+(+4)×2+(﹣2)×x+(﹣1)×4=0,即x=5,‎ 故选:c。‎ ‎27.【分析】(1)实现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磷酸受热容易分解;‎ ‎(2)磷酸和氨气极易反应,会产生倒吸的危险;‎ ‎(3)冷凝管能实现气、液热交换;‎ ‎(4)对失水后的晶体进行冷却时必须防止吸水,否则会导致结果有误差,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为二氧化硫,根据加热熟石灰至200℃时,生石灰变为为硫酸钙,采用差量法进行计算生石膏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操作a实现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磷酸受热容易分解,所以在结晶时应采用低温蒸发结晶,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烧杯;低温蒸发结晶;‎ ‎(2)磷酸和氨气极易反应,为防止反应过于迅速会产生倒吸的危险,要采用防倒吸装置,故答案为:‎ ‎(如图或其他能防止氨气倒吸的装置);‎ ‎(3)能实现气、液热交换的装置是冷凝管,下口进水伤口处谁,气体和水流方向相反,故答案为:冷凝管;‎ ‎(4)①对失水后的晶体进行冷却时必须防止吸水,否则会导致结果有误差,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加热到1400℃时,硫酸钙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硫,即 ‎2CaSO42CaO+2SO2↑+O2↑,设固体A中含有生石膏的质量为m,则 CaSO4•2H2OCaSO4+2H2O 固体质量减少量 ‎172 36‎ m 180g﹣144g 解得:m=172g,所以固体A中生石膏的质量分数=×100%=95.6%,故答案为:95.6%.‎ ‎28.【分析】(1)硅酸盐由盐的书写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即改写的一般方法归纳为: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xMO•nSiO2•mH2O);‎ ‎(2)由离子键结合的物质为离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为分子晶体,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且以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物质为原子晶体;碳酸钠根据正负电荷中心是否完全重合进行判断;‎ ‎(3)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对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 ‎(4)与铝元素同周期的另一元素为Si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 ‎【解答】解:(1)硅酸盐由盐的书写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即改写的一般方法归纳为: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xMO•nSiO2•mH2O),Na2CaSi6O14的碱性氧化物Na2O、氧化物CaO、酸性氧化物SiO2,因此Na2CaSi6O14的氧化物形式为:Na2O•‎ CaO•6SiO2,原料中SiO2、Na2CO3、Ca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1,故答案为:Na2O•CaO•6SiO2;6:1:1;‎ ‎(2)二氧化碳正负电荷中心完全重合,为非极性分子,电子式:;碳酸钠、硅酸钠、碳酸钙、硅酸钙是离子晶体,二氧化碳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故答案为:;3;‎ ‎(3)钠原子半径比铝原子半径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a+>Al3+,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故答案为:大;Al(OH)3+OH﹣═AlO2﹣+H2O;‎ ‎(4)与铝元素同周期的另一元素为Si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2种不同能级的电子,故答案为:4;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