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一零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旅游局‎10月8日发布2019年国庆假日旅游市场信息,10月1~7日,全国共接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这反映出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是 A.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B.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C. 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D.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提到全国共接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这体现了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旅游空间的变化,A错误;也没有提到旅游目的和旅游形式,C、D错误。故选B。‎ ‎2. 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思路是“北京的旅游业要想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就必须在稳定入境旅游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奖励旅游和修学旅游”。据此回答问题。‎ ‎“稳定入境旅游”对北京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①回笼货币、稳定市场②增加北京的外汇收入③平衡国际收支④促进北京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旅游业的作用。‎ ‎【详解】‎ 增加北京的外汇收入和促进北京经济的发展是发展国际旅游业的意义,故②④是“稳定入境旅游”对北京的重要意义;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是发展境内旅游的意义,排除①;中国国际收支顺差规模逐年增大,入境旅游会加大国际收支顺差,可利用增加出境旅游的支出实现平衡国际收支,排除③。故选D。‎ ‎3.旅游空间扩大化的原因是 A. 旅游资源价值的不断提高 B. 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C. 科技进步和交通运输发展 D. 旅行社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 ‎【答案】C ‎【解析】‎ ‎【详解】旅游空间扩大化是指人类涉足的旅游空间范围不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交通的发展。日益高速化、网络化的交通使空间距离不断缩短。如人们可以乘飞机去海南岛,甚至去国外旅游,但如果没有方便的交通条件,不管旅游资源怎样引人入胜,人们也无法前去游览。故选C。‎ ‎4.现代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是 A.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B.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C.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D. 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的定义和特点,是基础性试题。熟记旅游的定义和特点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另外注意设问要求的是“主要原动力”。‎ ‎【详解】根据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旅游目的的娱乐、消遣,既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故选D。‎ ‎5.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是 A. 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 B. 永续性 C. 独特性 D. 美学观赏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旅游资源跟一般资源相比,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旅游资源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关键在于具有观赏性,具有美感,所以答案选D。‎ ‎6.按旅游资源分类,澄江化石群、峨眉金顶佛光、妈祖信俗、元阳梯田分别归属于 A. 生物景观类、地文景观类、人文活动类、遗址遗迹类 B. 生物景观类、地文景观类、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 C. 地文景观类、天象与气候类、人文活动类、建筑与设施类 D. 水域风光类、天象与气候类、人文活动类、遗址遗迹类 ‎【答案】C ‎【解析】‎ ‎【详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因此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澄江化石群属于地文景观(指地球内、外力综合作用于地球岩石圈而形成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的总称);峨眉金顶佛光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属于天象与气候类;妈祖信俗是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属于人类活动类;元阳梯田是人类用于农业生产的设施,是属于建筑与设施类,因此答案C正确。‎ ‎【点睛】一般按形成条件分为两大基本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路南石林)、水域风光(杭州西湖)、生物景观(黄山迎客松)、天气与气象景观(黄山云海)四大类 ‎2.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北京故宫)、建筑设施(苏州园林)、旅游商品(景德镇瓷器)、人类活动(傣族泼水节)‎ ‎7.自然景观的构景基础和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分别是 ‎①建筑 ②民俗风情 ③水文 ④地貌 A. ①② B. ①④ C. ④② D. ④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到水文和地貌属于自然景观,建筑和民俗风情属于人文景观,结合题目中的关键词“分别”,所以答案A、B错误;人文景观构景的重要标志是建筑景观,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起作用更多的表现在教育方面,因此答案D正确。‎ ‎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8. 该优惠政策有助于 A. 游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    B. 提升当地旅游资源价值 C. 降低游客交通与游览用时的比值 D. 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等级 ‎9. 下述景区组合中,旅游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是 A. 大相国寺、清明上河图、禹王谷、铁塔公园   B. 太行大峡谷、红旗渠、殷墟、马氏庄园 C. 老君山、鸡冠洞、龙峪湾、抱犊寨    D. 八里沟、万仙山、秋沟、齐王寨 ‎10. 放假期间 A. 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   B. 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 C. 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D. 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答案】8. A 9. B 10. A ‎【解析】‎ 考查旅游资源,地球运动。‎ ‎【8题详解】‎ 该优惠政策利于吸引北京游客到河南省旅游,有助于游客对旅游目的进行选择,A正确;而不会改变旅游资源的价值,B错误;旅游人数增多,游客的交通用时和游览用时都会增多,C错误;对旅游服务设施等级不会产生影响,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结合选项可知,A选项中以人文景观为主;C、D选项以自然景观为主;而B选项中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且人文景观中有历史文化景观和现代建筑景观,B符合题意。故选B。‎ ‎【10题详解】‎ 立冬为‎11月7日,小雪为‎11月23日,所以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A正确;而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B错误;黄山昼短夜长,6点以后日出,日出东南,C错误;南极大陆的极昼范围扩大,D错误。故选A。‎ ‎11.据全国假日办统计,2019年春节我国黄金周出游人数首次突破4亿人次,同比增长7.6%。读下图和资料完成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四省区接待游客总数的同比增长幅度都超过旅游收入的增长幅度 B. 广东游客总数比云南多,主要是因为广东旅游资源游览价值更高 C. 海南与云南相比旅游收入低,主要是因为海南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D. 春节黄金周出游人数的变化,反映了传统节庆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四省区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幅度都小于旅游收入的增长幅度,A错误;广东游客总数多于云南,主要是广东省的经济更发达,交通更加便利,旅游服务比云南更好等,相对来说云南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更高,B错误;海南与云南相比旅游收入更低,是因为海南的旅游资源更单一,至于交通方式相对云南,更丰富,有海运、陆运和空运等,C错误;春节黄金周出游人数的变化,反映了传统节庆观念和行为的转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外过春节,D正确。‎ ‎12.下图中两处景观 A. 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 B. 形成主要受当地气候的影响 C. 欣赏要注意把握季节 D. 都具有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哈尔滨冰雕是人文旅游资源,海南风光是自然旅游资源,A错误;哈尔滨冰雕主要是冬季,因为哈尔滨温度高,冰层厚,海南风光主要是纬度低,全年气温较高,都受当地气候影响,B正确;哈尔滨的冰雕资源只能在冬季欣赏,而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C错误;海南风光是自然旅游资源,没有历史文化价值,D错误。故选B。‎ 庐山是地垒式断块山,海拔‎1100米 的高度处较为平坦开阔,建有小镇;黄山巍峨挺拔、地势陡峭。下图为“庐山某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 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本省的游客最多,主要是因为距客源市场较近 B. 来庐山旅游人数随经济距离的增加而均匀减少 C. 均匀分布在1000千米以内的最优吸引半径内 D. 庐山以西地区客源相对较少主要因为交通不便 ‎14. 与黄山相比,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有 A. 庐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游览价值高 B. 庐山周围旅游景点多,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C.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知名度高 D. 庐山高处旅游设施较完善,地区接待能力更强 ‎【答案】13. A 14. D ‎【解析】‎ 试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 ‎【13题详解】‎ 从图中看本省的游客最多,主要是因为距客源市场较近,A正确;来庐山旅游人数与经济距离的增加无明显相关性;不均匀分布在1000千米以内的最优吸引半径内;庐山以西地区客源相对较少主要因为西部经济较低后。‎ ‎【14题详解】‎ 由材料“海拔‎1100米 的高度处较为平坦开阔,建有小镇”可知,与黄山相比,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有庐山高处旅游设施较完善,地区接待能力更强,D正确;庐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庐山和黄山周围旅游景点都多,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是黄山的景观。‎ ‎2019年我国已有世界遗产55处,居世界第1位。下图为我国部分世界遗产分布图。据此并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5. 以下省级行政区中,拥有世界遗产数量最多、拥有遗产种类最多的分别是 A. 云南省、福建省 B. 河南省、四川省 C. 北京市、四川省 D. 北京市、安徽省 ‎16. 图中斜线阴影所示省区共同申报的世界遗产是 A. 中国南方喀斯特 B. 中国丹霞 C. 土司遗产 D. 三江并流 ‎【答案】15. C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从图上可以看到世界遗产:云南省5处,河南省5处,北京市7处,遗产种类:福建3种,四川省4种,安徽2种,所以答案选C。‎ ‎【16题详解】‎ 斜线阴影省区是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和贵州省,南方喀斯特主要位于云南省、广西省、贵州省,A错误;中国丹霞,由广东丹霞山、浙江江郎山、江西龙虎山、福建泰宁、湖南崀山、贵州赤水六处组成,B正确;土司遗产由湖南省、湖北省和贵州省联合组成,C错误;三江并流主要位于云南省西北部,D错误。故选B。‎ ‎【点睛】喀斯特地貌和丹霞的成因是流水侵蚀,三江并流是指长江、澜沧江、怒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的,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17.下列世界遗产所在地,按照从东到西排序正确的是 A. 鼓浪屿、皖南古村落、天地之中古建筑群、莫高窟 B. 沈阳故宫、大足石刻、丽江古城、左江花山岩画 C. 武夷山、武陵源、大运河、峨眉山-乐山大佛 D. 北京猿人遗址、神农架、可可西里、梵净山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目要求从东向西,福建厦门鼓浪屿、安徽皖南古村落、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甘肃敦煌莫高窟,A正确;辽宁沈阳故宫、重庆大足石刻、云南丽江古城、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云南丽江古城应该在最西面,B错误;福建武夷山、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大运河、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大运河在武陵源的东面,C错误;北京猿人遗址、湖北神农架、青海可可西里、贵州梵净山,可可西里在最西面,D错误。故选A。‎ 舟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成为普陀山短线游亮点。另据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观光平台已经在2010年5月投入使用。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8. “彩虹飞来为天桥,巨龙卧波笑海风。”从旅游景观审美特征看,大桥之美属于( )‎ A. 形象美 B. 色彩美 C. 动态美 D. 人工美 ‎19. 若某一游客想在观光平台上参观钱塘江大潮,欣赏这一景观时应( )‎ A. 选择观赏位置 B. 把握观赏时机 C. 抓住景观特色 D.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20. 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既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又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样设计主要考虑哪种现象对大桥的影响( )‎ A. 海啸 B. 赤潮 C. 潮汐 D. 寒潮 ‎【答案】18. D 19. B 20. C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的审美特征和欣赏方法。‎ ‎【18题详解】‎ 旅游资源有形象美,动态美,色彩美,人工美等,杭州湾跨海大桥属于人工建筑物,所以大桥之美属于人工美。故D正确,ABC错误。‎ ‎【19题详解】‎ 钱塘江大潮最佳观赏时间是农历的八月十八,“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天体引潮力叠加,加上强劲的夏季风助长了潮势,错过了这段时间,便错过最佳观赏时间,所以欣赏这一景观时应把握观赏时机,故B正确。ACD错误。‎ ‎【20题详解】‎ 杭州湾是钱塘江的入海口,每年都有潮汐, “S”型比直线型更有利于抵御潮水的冲刷所以主要考虑的是潮汐对大桥的影响,故C正确。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赤潮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寒潮,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这些都与大桥的“S”型设计没有直接关系,因此,ABD错误。综上,正确答案是C。‎ ‎21.读下图,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A. 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 B 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 C. 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情时、仰观 D. 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女神司春”是地貌酷似景观的欣赏应选择特点的观赏地点;苍山云海景观应选择在雨过天晴时欣赏最佳;山水结合的景观欣赏“乘船顺流而下”可体会“人在画中游”的意境;瀑布景观欣赏应在适当距离仰视方可感受其声势浩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游客登上泰山之巅,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是因为(  )‎ ‎①选择了合适的登山路线  ‎ ‎②在特定气象条件下观赏的感受 ‎ ‎③泰山周围是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  ‎ ‎④选择了合适的观赏位置,以情观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游客登上泰山之巅,有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因为泰山周围是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③对。选择了合适的观赏位置,以情观景,④对。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与选择了合适的登山路线无关,与气象条件无关,①、②错,D对,A、B、C错。据此分析选D。‎ ‎【点睛】旅游景观的欣赏:‎ ‎1.选择观赏位置 ‎2.把握观赏时机 ‎3.抓住景观特点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5.以情观景 ‎6.景观观赏的其他要求 ‎23.2016年1月101中组织高一全体同学师生前往扬州瘦西湖景区游学,欣赏和了解造园艺术手法。下图为园中一景“吹台”,其表现的主要构景手法是 A. 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运用障景法丰富景观层次 B. 以框景法达到精炼、集中的欣赏效果,优化审美对象 C. 利用墙、树篱等用隔景法将园景与塔隔成不同的景区 D. 借园外的山、塔之景,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 ‎【答案】B ‎【解析】‎ ‎【详解】上图中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的范围之内为框景法,目的是精炼、集中的欣赏,优化审美对象,B正确。障景法是用墙、廊、树等把景区分,A错误,C错误;本题中景色是园内的不是借园外的的风景,D错误。故选B。‎ ‎【点睛】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法:‎ ‎(1)主配――主景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2)层次――用墙、廊、树篱等把景区分层次丰富的各部分,用隔景、障景法造成系列景观; ‎ ‎(3)框景――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之内; ‎ ‎(4)借景――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 下图为某游客在黄山拍摄的“石猴观海”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的山地景观属于 A. 黄土地貌景观 B. 花岗岩地貌景观 C. 火山地貌景观 D. 喀斯特地貌景观 ‎25. 关于黄山云海气象万千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林木繁茂,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 B. 山高谷深,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阳处温差大 C. 黄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量充沛 D. 云海变幻诡谲与山谷风的影响密切相关 ‎【答案】24. B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图中“石猴观海”景观是黄山拍摄的,黄山是由花岗岩组成的,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后经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该景观,故图中的山地景观属于花岗岩地貌景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林木繁茂,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A正确;山高谷深,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阳处温差大,B正确;黄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C错误;云海变幻诡谲与山谷风的影响密切相关,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白天山顶升温快,山谷升温慢,吹谷风,晚上山顶降温快,吹山风,D正确;本题要选出不正确的,所以答案选C。‎ ‎26.与云南元阳梯田景观形成有关的自然因素是:‎ ‎①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带来降水 ‎ ‎②来自怒江的水汽带来降水 ‎ ‎③人类修渠灌溉 ‎ ‎④山地崎岖,海拔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梯田景观形成首先与地形有密切的关系;云南元阳梯田主要种植水稻,需要的水热条件较高;主要是由于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带来降水形成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故①④对,答案选D。‎ ‎27.关于大堡礁风景区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水温变化小,风浪较大,适合珊瑚虫的繁殖生长 B. 石灰岩厚度较大,说明水浅阳光充足,地壳下降过程中珊瑚虫骨骼不断堆积 C. 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市场的经济距离较长,且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差 D. 其游览价值取决于大堡礁本身的美学、科学价值,以及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 ‎【答案】B ‎【解析】‎ ‎【详解】‎ 大堡礁风景区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水温变化小,风浪较小,适合珊瑚虫的繁殖生长,A错误;石灰岩厚度较大,说明水浅阳光充足,地壳下降过程中珊瑚虫骨骼不断堆积,B正确;大堡礁位于澳大利利亚东北部与旅游消费市场的经济距离较长,但是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较好,所以C错误;旅游资源的价值是针对旅游主体的作用而言的。旅游主体作用于旅游资源的目的、形式不同,旅游资源所表现出的价值也不同。旅游目的多样性也反映出旅游资源价值的多重性。主要包括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D错误。故选B。‎ ‎28.巴黎古城建在塞纳河畔的原因主要有 ‎①充分利用塞纳河取得和运输建筑材料   ②可以利用天然河道进行军事防御 ‎ ‎③原来是商品交换的集市,后来发展成为城市  ④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首先,要明确题干中“巴黎古城”的要求,而不是指现代的巴黎。其次,要正确分析巴黎古城的区位因素。两千年前的巴黎只是塞纳河上西岱岛和附近几个小岛上的渔村,后来逐渐扩大,到3世纪开始有了巴黎这个名字。塞纳河在巴黎的诞生及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塞纳河水位常年稳定,少有洪涝灾害,全年不结冰,利于航运,巴黎古城在河心岛位置建设发展而成,这有利于军事防卫,①②正确。故选A。‎ 下图为我国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景区设施中( )‎ A. 公路线路弯曲,沿线的名胜古迹数量多,便于游客乘车观赏 B. 医疗站和警务站沿登山步道和公路布局,可保障游客的安全 C. 食品饮料销售点应全部建在游客中心,以保护景区环境质量 D 索道缆车方便游客登山及物资运送,会对自然景观产生影响 ‎30. 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有( )‎ A. 人口流动,彻底改变当地地域文化 B. 推动对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系统保护 C. 保护古迹,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D. 提供就业,创汇、创税,回笼货币 ‎【答案】29. D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根据图例,景区公路线路弯曲,沿线的名胜古迹数量少,不便于游客乘车观赏,A错。医疗站和警务站沿登山步道和公路布局,便于游客求助,但不能保障游客的安全,B错。食品饮料销售点建设位置,与保护景区环境质量关系不大,C错。索道缆车方便游客登山及物资运送,会对自然景观产生影响,D对。故选D。‎ ‎【30题详解】‎ 旅游业发展,应发挥地方特色,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有利于保护古迹,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C对。人口流动,影响当地地域文化,不会彻底改变,A错。不利于对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系统保护,B错。提供就业,创汇、创税,促进货币流通,D错。故选C。‎ ‎【点睛】‎ 根据图例,分析图中古迹与交通线的分布情况,沿线古迹数量少。医疗站、警务站设置的位置应方便游客求助,但不能保障游客安全。景区环境质量与垃圾回收点的设置有关,与销售点位置关系不大。了解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31.下列关于旅游规划和旅游景区规划的正确叙述有 ‎①旅游规划基本内容: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设施和服务 ‎②旅游规划的关键是对客源市场进行规划设计,以社会经济因素为导向 ‎③旅游景区规划以旅游审美原理为指导,把旅游资源加工成旅游产品 ‎④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有助于提升景区品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旅游规划基本内容包括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活动、旅游设施和服务、旅游交通条件,旅游者不包括旅游规划基本内容,①错误,旅游规划的关键是旅游线路设计,②错误,旅游景区规划以旅游审美原理为指导,把旅游资源加工成旅游产品,③正确,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有助于提升景区品位,④正确,答案选D。‎ ‎32.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 ‎②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 ‎③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 ‎④禁止在旅游地建设任何工程 ‎ ‎⑤开展绿色旅游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有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①对。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保护旅游环境,②对。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③对。在旅游地可以合理规划建设必要工程,提高接待能力,保障游客安全,④错。开展绿色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⑤对。B对,A、C、D错。故选B。‎ 野鸭湖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延庆区西北部,距市区约70千米,是北京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首个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读景区导游图,回答下面小题。‎ ‎33. 野鸭湖湿地公园 A. 具有较高的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 B. 能显著缓解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 C. 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效益 D. 旅游者多为外省市多日团队游客 ‎34. 该景区 A. 最主要的景区吸引物为河流和湖泊 B. 应修建深入湿地的栈道方便近距离观鸟 C. 规划设计定位突出了北京古都文化特色 D. 内部采用了清洁交通方式,利于环保 ‎【答案】33. C 34. D ‎【解析】‎ 试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 ‎【33题详解】‎ 野鸭湖湿地公园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距市区70千米,对缓解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影响不大;是野生动物栖息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效益,C正确;距离北京近,旅游者多为附近游客。‎ ‎【34题详解】‎ 从图中看该景区有多个观鸟亭,是首个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最主要的景区吸引物鸟类;应修建深入湿地的栈道会破坏湿地;规划设计定位突出湿地特色和鸟类特色,与北京古都文化特色无关;内部采用了清洁交通方式,利于环保,D正确。‎ ‎35.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和动力是 A. 旅游偏好 B. 旅游动机 C. 景点价值 D. 经济收入 ‎【答案】B ‎【解析】‎ ‎【详解】旅游动机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要求,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动力,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6.旅游地的信息不包括 A. 旅游资源的特色 B. 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 C. 旅游地居民的出游愿望 D. 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 ‎【答案】C ‎【解析】‎ ‎【详解】旅游地信息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大致的旅行费用,但不包括旅游地居民的出游愿望,题目要求选择不包括的,所以选择C。‎ ‎37. 有关经济距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济距离即为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地的空间距离 B. 经济距离随着居住地到旅游地之间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加 C. 经济距离越大,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大 D. 经济距离增大,能提高旅游者的出游能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经济距离是以运费、时间、便利程度(或舒适程度)来表示的两地之间的距离,因此不是单纯的空间距离,A不对;一般来说,居住地到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越大,则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就会越高,则经济距离就会越大,B对;经济距离越大,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小,降低游客的出游能力,CD不对。‎ ‎38.下列说法中,属于旅游活动线路设计要求的是 ‎①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 ‎②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 ‎③景观丰富多样 ‎ ‎④注意劳逸结合 ‎ ‎⑤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旅游活动线路设计的要求很多,包括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景观丰富多样,注意劳逸结合,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等,所以答案选择D。‎ 高一暑假,不少同学出行游玩并完成了暑假作业。读某同学手绘“川西自驾游线路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9. 自驾游前,我们需要收集的旅游地信息包括 ‎①旅游资源的集群和地域组合状况 ‎ ‎②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 ‎③旅行中的食宿条件和费用 ‎ ‎④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偏好 ‎ ‎⑤旅游景区规划方案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③ D. ③④⑤‎ ‎40. 本次自驾游中登峨眉山需要准备的个人旅游物品有 ‎① 防晒霜 ② 厚外套 ③ 运动鞋 ④ 雨伞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 ‎41. 选择以自驾游方式到川西旅行的原因是 ‎①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分布集中 ②与居住地环境差异大 ③行、食、宿费用更低 ‎ ‎④沿途各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⑤客源市场广,吸引性强 ⑥景点之间公路交通便利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答案】39. C 40. A 41. D ‎【解析】‎ ‎【39题详解】‎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偏好,旅游景区规划方案与自驾游无关,我们只要搜集旅游资源的集群和地域组合状况、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行中的食宿条件和费用,所以答案选择C。‎ ‎【40题详解】‎ 夏季,峨眉山地势较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太阳辐射强,需要带防晒霜;山上昼夜温差大,需要带外套;登山需要一双合适的运动鞋,登山过程非常的辛苦,甚至需要手脚并用,没有多余拿着雨伞,所以答案选A。‎ ‎【41题详解】‎ 川西旅游资源丰富,各景点之间距离比较近,可通过自驾的方式到达,交通比较便利,而且沿途相应的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①④⑥正确;居住地环境与是否自驾无关,如果行、食、宿费用低的话,可选择公共交通而不会选择自驾的方式,客源市场广,吸引性强,也与自驾无关,②③⑤错误。故选D。‎ 今年,我校初一年级的同学们分为五个小组,前往祖国各地进行研学考察活动。读图21“我校初一年级研学考察线路图”,回答下面小题。‎ ‎42. 初一年级同学本次外出研学考察活动最有可能在 A. 寒假期间 B. 清明假期间 C. 暑假期间 D. 中秋假期间 ‎43. 下列研学主题,与研学考察线路对应正确的是 A. 甲——海南自然生态考察活动 B. 乙——彩云之南科学考察活动 C. 丙——广西湿地科学考察活动 D. 丁——广东海洋生物科学考察活动 ‎44. 戊线考察的目的地是江西景德镇。该考察活动的主体是 A. 旅行社导游 B. 初一年级师生 C. 景区服务人员 D. 瓷器 ‎45. 在总结中,有同学这样写道“我们领略了哈尼族、傣族的风俗人情,参观了热带植物园,了解了天文学、植物学等的知识”。该同学参加的科学考察线路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42. A 43. D 44. B 45. A ‎【解析】‎ 试题考查旅游规划。‎ ‎【42题详解】‎ 从图中看初一年级同学本次外出研学考察活动主要目的地都在我国南方,且距北京较远,说明时间较长,最有可能在寒假,A正确;清明和中秋假期时间较短,不可能长距离研学;暑假天气炎热,不可能去我国南方研学。‎ ‎【43题详解】‎ 从图中看甲——彩云之南科学考察活动;丙——海南自然生态考察活动;乙——广西湿地科学考察活动;丁——广东海洋生物科学考察活动,D正确。‎ ‎【4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图为我校初一年级研学考察线路图,因此该考察活动的主体是初一年级师生,B正确。‎ ‎【45题详解】‎ 哈尼族、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云南西双版纳有热带植物园,该同学参加的科学考察线路是去云南,甲线路,A正确。‎ ‎46.在旅游活动中,下列行为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旅游者乱抛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 ‎②对旅游资源的欣赏,没有抓住景观特色和了解景观的美学或历史文化价值 ‎ ‎③没有把握欣赏旅游资源的最好时机和角度,领悟不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 ‎④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会使文物古迹受到损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详解】旅游者乱抛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会使文物古迹受到损坏,C正确;对旅游资源的欣赏,没有抓住景观特色和了解景观的美学或历史文化价值不会产生环境问题;没有把握欣赏旅游资源的最好时机和角度,领悟不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旅游不断升温,回答下面小题。‎ ‎47. 与我国其他地区比较,青藏高原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是 A. 水乡风光 B. 草原风光 C. 雪域风光 D. 荒漠风光 ‎48. 布达拉宫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因为其 ‎①建筑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②因地制宜,依山而建 ‎③建筑具有强大的防御功能 ④具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9. 布达拉宫每天限售2000张门票,其中1300张交由旅行社销售,700张由布达拉宫售票处出售给散客,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 A. 自然条件限制,游客数量不足 B. 管理者运用心理学方法促销门票 C. 将游客集中起来,提高旅游业效益 D 使旅游活动与旅游环境容量相适应 ‎50. 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的模式,原因是为了 A. 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 B. 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 C. 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 躲避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答案】47. C 48. A 49. D 50. B ‎【解析】‎ ‎【47题详解】‎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是雪域风光,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8题详解】‎ ‎“明珠”说明布达拉宫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①正确;“世界屋脊上的”说明其因地制宜,依山而建,②正确;体现不出防御功能和深山藏古寺的意境,③④错误。故选A。‎ ‎【49题详解】‎ 布达拉宫是西藏著名景区,游客流量大,旅游旺季游客流量往往达到或超过旅游环境容量,每天门票限售2000张为了使旅游活动与旅游环境容量相适应,D正确。故选D。‎ ‎【50题详解】‎ 西藏海拔高,易出现高原反应,赴西藏旅游,采用“渐进—阶梯”的模式,原因是为了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北京某网友夏季自驾游线路图及沿途所拍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1. 此次自驾游途经 A.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带 C. 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太行山脉 D.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52. 照片中景观 A. 甲——具有可创造性的特点 B. 乙——已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C. 丙——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D. 丁——需洞悉其历史文化内涵 ‎53. 自驾途经甲、乙、丙、丁四景观所在地 A. 甲——防范地震、洪涝等灾害 B. 乙——尊重当地少数民族文化 C. 丙——可选取河滩作为宿营地 D. 丁——山路崎岖关注交通安全 ‎【答案】51. D 52. D 53. B ‎【解析】‎ ‎【51题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特征。从本次自驾线路看,都位于温带,没有处于热带和亚热带,A错误,B错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C错误;本次线路经过华北平原(北京)、黄土高原(太原)、青藏高原(西宁),D正确。故选D。‎ ‎【52题详解】‎ 本题考查景观特性及欣赏方法。甲为自然景观具有非凡性,A错误;乙没有入选世界遗产名录,B错误;丙河流的凹凸岸分别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形成的,C错误;丁秦始皇兵马俑是历史的产物,因此需要对此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D正确。故选D。‎ ‎【53题详解】‎ 甲地位于青海省,地处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这里全年降水较少,洪涝灾害较少,A 错误;乙地是回族清真大寺,要注意尊重回族文化,B正确;河滩是指河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因此这样的地方不适合宿营,C错误;线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D错误。故选B。‎ ‎【点睛】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1. ‎800mm等降水量线2. 1月‎0℃‎等温线3.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4.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界线5.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界线6. 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界线7. 河流有冰期和无冰期的界线8. 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的界线9.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 二、综合题 ‎54.阅读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 ‎(1)图中所列的景点名称反映该景区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各举两例。‎ ‎(2)说出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体现出的审美特征,并简述该类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析三清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三叠泉、杜鹃林、东部云海、石林(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人文旅游资源:摩崖石刻、琵琶亭、步云桥、叠翠亭(任答其中两点即可)‎ ‎(2)形象美。岩石断裂发育或地壳运动或岩浆活动;花岗石易被风化、侵蚀。‎ ‎(3)三清山既有三叠泉等自然旅游资源,美学和科学价值突出,又有摩崖石刻等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突出,具有非凡性和独特性,集群和地域组合状况好。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理位置),近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较发达地区,客源市场广,消费能力强;景区外围宾馆、停车场等服务设施齐全;环山公路、索道直通旅游景区,交通通达度高;有省政府的重视和政策保证。‎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景观的美学特征及其成因、旅游区开发的条件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1.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石林)、水域风光(三叠泉)、生物景观(杜鹃林)、天气与气象景观(东部云海)四大类2.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摩崖石刻)、建筑设施(琵琶亭、步云桥、叠翠亭)等 ‎(2)自然景观的美学特征有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象征美等,奇峰怪石体现了形象美。‎ 根据题干中的提示“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先是该地岩石断块和断裂裂隙发育,构成了三清山自然景观的基本面貌,然后上亿年的风雨侵蚀,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强烈,花岗石易被风化侵蚀,就形成了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 ‎(3)结合材料中信息,三清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客源地、服务设施、交通设施、政策等方面。地理位置的角度它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临近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的地区;客源地: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消费能力强;服务设施:从材料可以看到图中有停车场、宾馆等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从图中可以看到有景区道路、公路等交通便利;政策:材料中提到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说明政府支持。‎ ‎【点睛】自然景观的美学特征有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象征美等;人文景观的美学特征有特色文化美、历史价值美、独特意境美和隐秘幽玄美等。‎ ‎5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月9日‎-12日,高二年级将赴陕进行研学活动。读下图“陕西省部分地区图”,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图中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说出其最突出的旅游价值 ‎(2)分别说明图中两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 ‎(3)同学们将乘坐高铁前往西安,从旅游者和旅游业两个角度,分析高铁对西安旅游发展的影响。‎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馆藏文物多达 370000余件,展示文物的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客流经常超出接待能力,黄金周时游客需要早6点排长队换票。‎ ‎(4)列举陕西省博物馆在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1)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历史文化价值 ‎(2)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渭河平原。‎ ‎(3)节省了交通用时,扩大了客源市场,或增大西安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 ‎(4)确定合理的游览路线;限制游客人数;维护游览秩序;健全规章制度,对违反者严格执行处罚措施;倡导绿色文明旅游;研发保护环境的新型展示方式;在游览过程中,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高游客环境保护意识。‎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价值、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交通技术的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 ‎)图中的世界文化遗产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其最突出的旅游价值是历史文化价值。‎ ‎(2)图中显示的自然旅游有华山、太白山,主要分布于秦岭;人文旅游资源有法门寺、阿房宫遗址、汉阳陵、秦陵兵马俑等,主要分布在渭河平原。‎ ‎(3)旅游者:高铁的发展节省陆上的交通用时;旅游业: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西安旅游,增大西安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 ‎(4)随着时代的变迁,陕西省博物馆历史文化价值的非凡性更加突出。博物馆的客源市场十分巨大,对公众开放游览需要进行合理规划,确定合理的游览路线;根据环境容量确定不同展馆的进入人数;对游览者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让游客称为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健全旅游规章制度,完善景区管理等。‎ ‎【点睛】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具体描述方法:‎ ‎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 ‎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 ‎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 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 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异(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5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我国北方某山区沿河公路两侧的景观有“百里山水画廊”之称。此河段绵延112华里,沿途重峦叠嶂山势雄浑,树木花草四季变幻,令人赏心悦目。下图为“百里山水画廊游览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在该线路出游的最佳季节和较理想的旅游交通方式。‎ ‎(2)旅游景区要对旅游六要素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其中对_________的规划设计最为重要。在旅游六要素中,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该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答案】(1)春季、夏季、秋季 自行车骑行或汽车自驾游 ‎(2)景点或景区吸引物 购 娱 ‎(3)游览路线中各种服务设施布局合理(与交通线相连,布局在景点附近),可满足游客需求;景点紧邻道路分布,方便游客休憩、观赏。‎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规划,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从景观图可以看出,沿途景观有植被、水文、地形等。我国北方春节、夏季和秋季植被和水文景观最好,我国北方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冬季树叶凋零,景观较差。图中“沿河公路”“自行车租赁”等信息说明较理想的旅游交通方式为自行车或者汽车自驾游。‎ ‎(2)旅游六要素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其中对景点或景区吸引物的规划最重要,对于游客来说,旅游最重要的看到或者体验不同的景色或者文化活动,增加收入最重要的途径是购物和娱乐活动。‎ ‎(3)题目要求答出合理性,当然要求我们说出好的地方。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主要由线路的设置及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施条件(餐饮、娱乐、交通、医疗等)和软件条件(如当地居民的态度、有关政策、政府的管理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主要分布在道路附近,有利于游览与观赏,基础设施布置合理能满足游客的基本要求,也方便游客的休息。设施中的软件设施没有材料提供,可不用回答。‎ ‎【点睛】旅游六要素就是吃、住、行、游、购、娱形成的过程,是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 ‎57.下图为亚热带某海岛景观分布图,该岛是著名的国际旅游胜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国际旅游团在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分析该线路的优势。‎ ‎(2)依据资料,概述该岛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简述制约该岛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 ‎【答案】(1)线路闭合(或环线,线路不重复),交通用时少,游览时间相对较多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或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地域组合好),数量更多或集群更好。‎ ‎(2)海滨浴场游泳、冲浪,潜水、海钓;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参观寺庙或博物馆;观赏瀑布景观等。‎ ‎(3)旅游环境容量有限;对外交通方式单一(海运、航空);夏秋多台风。‎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归纳,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线路一路程较短,交通用时较少,相对来讲游览时间较多,线路二都是沿海的景观,而线路一经过了自然保护区和寺庙,旅游资源的类型更多,另一方面线路一所看到的的旅游景点数量更多。‎ ‎(2)从图例中可以看到有海滨浴场,游客可以游泳、冲浪、潜水、海钓;自然保护区可以进行野外观察,科学考察;寺庙和博物馆可以参观;瀑布可以观赏等,本题考查旅游活动的内容,那么应该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结合生活实际作答。‎ ‎(3‎ ‎)从材料图中可以看到这个岛屿对外的交通方式只有空运和海运,对外交通方式单一;材料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消费品需靠岛外补给,结合交通方式单一,导致该岛旅游环境容量有限。该岛位于亚热带,夏秋之交,台风较多,会影响到旅游业。‎ ‎58.【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禾木村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北部的禾木河畔,是图瓦人3个集中生活地中最远、最大的村庄。群山环抱的开阔地上,有一栋栋的小木屋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雪峰冰川、原始森林、草原花海、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在禾木村周围的小山坡上可俯视禾木村以及禾木河的全景,远观日出、雪峰与涓涓溪流,近览图瓦人家、晨雾、屋顶上淡淡炊烟等。素有“中国第一村”的美称。‎ 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游客前往禾木村地区游览需要做的准备。‎ ‎【答案】(1) (地处我国边疆地区,位置偏远,交通距离远(交通不便),需要考虑旅游费用、时长、前往的交通方式 (2)该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夏秋季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前往旅游需选择季节,带防寒衣物,防晒物品等 (3)少数民族聚居区,出发前需要了解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旅游规划相关知识。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新疆,纬度高,夏季日照强,冬季寒冷,距离南方地区较远,少数民族聚集,因此我国南方地区游客前往禾木村地区游览需要做的准备主要从资金准备、规划交通路线、防晒防寒、了解当地风俗民情等方面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