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 05 课 模拟考试 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 1~2 题。。 溪桥晚立 [明]蓝智 天阔浮云尽,山昏落日微。 鸟栖当野树,人语共柴扉。 岁月且云暮,乡关何处归? 邻家响机杼,远客叹无衣。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一、二两句从远景起笔,借助“天”“云”“山”“日”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视野开阔又略显苍茫 的傍晚图景,极富画面感。 B. 三、四两句紧承上句“落日”来写,由远及近,写到了归鸟栖树和人的活动,也与前两句形成以动 衬静的效果,闲适自然。... C. 五、六两句即景生情,作者以反问手法表达了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情感与唐代崔颢“日暮乡 关何处是”有相似之处。 D. 诗歌前六句描景、写人、抒情相交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祥和温馨的乡村生活图景, 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E. 全诗起笔写景,落笔感叹,作者视线由远及近,描写了傍晚站立溪桥边的所见所闻所感,照应题目 中的“晚立”二字。 2.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D 2. ①通过“邻家响机杼”来反衬自己“无衣”,抒发了漂泊天涯的凄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②全诗抒发 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在外飘零的孤寂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尾联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着强调的作用, 使全诗的格调更加悲苦。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 女冠子·元夕 [宋]蒋捷①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 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②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③。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 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注释】①蒋捷: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②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 物。③灺(xiè):灯烛的残灰。 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起笔两句从静态方面描写过去元宵节日如画的迷人景象,目的在于为后文实写现在元宵的冷清暗淡, 形成今昔的强烈对比。 B.上片三至六句从动态方面虚写春风吹到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笑语 欢声的热闹繁华场景。 C.“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写随便挂上几盏小灯,再不是从前士女杂沓、彩灯映红 了尘埃迷天漫地的元宵节。 D.“江城人悄初更打”以静衬动,从灯市时间短促写夜晚冷落,寂静无声,鼓点悄然响起才知是初更, 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 E.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流动,无一凝滞。对今夕元宵节的描写不惜浓墨重彩,直接间接叙写 兼有,或以梦境再现。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E 2. ①请问谁能向天公借回往日繁荣,表达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伤感、对复国无望的无奈与悲愤②梦中又见 往日元宵繁华,想用笔记下故国元夕景象,表现出对故国的深深眷念之情;③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 着南宋的元夕词,禁不住苦笑,表达出词人内心的一丝欣慰和无限酸楚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 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故国,这里指四川眉山。②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上阕首句即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以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状写出柳枝随风轻拂、婀娜动 人的姿态。 B.“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 明暗相衬。 C.“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含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境, 引起下阕的抒情。 D.全词意境清丽,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但见其婉约 之风。 E.词中斜柳、楼台、春水、春花、烟雨的暮春景象和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都围绕着“超然”二字 展开。 2.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C 2.①因为寒食后,马上就是清明节,是为亲人扫墓的日子,然而此刻他远在密州,无法回乡祭祖,于是借 酒消愁,酒醒后只得咨嗟。②感情:思乡之情和超然达观之情,诗人思归不得,姑且试煎新采的春茶,趁 着人还未老,开怀畅饮,尽情吟诗。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 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 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 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 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 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 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 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2.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E 2.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 “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 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如答“动 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酌情给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 题。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 范成大 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 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 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早春季节的景色,其 中“闲”字反衬“忙”字。 B.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陨落的荷花,诗人轻摇团扇, 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米。 C.颈联描写主人高挂窗帘、主客赏景饮酒的欢乐场面,“延”与“纳”意指延请苍翠竹色、迎接美丽 山光,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D.尾联说照山堂所在的园林墙门敞开,距离官署所在的城门也很近,言外之意是留恋园景山光不想急 着回城,“鸡啼”以动衬静。 E.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用词造语也浓墨重彩,如“残红”与“众绿”就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整诗 意境隽永,蕴含无尽诗意。 15.此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D 2. ①恋春之情。诗人感慨于落红、众绿、竹色、山光,表达了热爱自然的感情。②闲适之情。“官闲”之 余,寻壑经丘,踏春访友,主客欢饮,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③眷恋之情。客人反说离城很近、不 急于回程,表现了对浓浓友谊的眷恋之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