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绿色教育评价联盟2019届高三3月联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性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与臭氧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防治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B. 人皮肤癌患者增加 C. 京都议定书的达成 D. 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臭氧层破坏 (1)臭氧层作用: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破坏原因:空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3)机理:氟利昂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原子能破坏10个臭氧分子。 (4)危害: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详解】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不会导致臭氧减少,A错误;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皮肤癌患者增加,B正确;京都议定书的达成是缓解温室效应的,C错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但不能防止臭氧减少问题,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要求考生了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形成的原因、危害及缓解措施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对于人体来说,下列不属于内环境正常组成物质的是( ) A. DNA聚合酶 B. 抗体 C. 甲状腺激素 D. 乳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通常情况下,人体细胞内合成的酶在细胞内或消化道中发挥作用。(2)抗体是在体液免疫中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活性物质。(3)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外液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 32 - 【详解】A、DNA聚合酶是在细胞内进行的DNA复制过程中发挥催化作用,不属于内环境正常组成物质,A正确; B、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其次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属于内环境正常组成物质,B错误; CD、血液运送的物质中包括甲状腺激素等激素和乳酸等细胞代谢产物,因此甲状腺激素和乳酸都属于内环境正常组成物质,C、D错误。 故选A。 3.下列疾病的遗传方式与红绿色盲相同的是( )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B. 甲型血友病 C. 糖元沉积病I型 D. 唇裂、腭裂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甲型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糖元沉积病I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错误;唇裂、腭裂属于多基因遗传病,D错误。故选B。 4.下列与性激素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形成 B. 生殖器官是其唯一的靶器官 C. 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 能激发和维持相应的第二性征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性激素:促进性器官的发育;促进卵子、精子的发育和排出,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2、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 32 - 【详解】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不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形成,A错误;性激素的分泌存在着反馈调节,性激素的靶器官除了生殖器官以外,还有垂体和下丘脑,B错误;性激素的化学成分是脂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蛋白质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C错误;性激素能激发和维持相应的第二性征,D正确。故选D。 5.下列关于癌细胞特征及癌变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 B. 因基因突变导致具有无限增殖能力 C. 癌细胞具有细胞全能性 D. 因粘连蛋白减少具有易于转移的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无限增殖;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 (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详解】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A正确;癌细胞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其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B正确;癌细胞是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其能无限增殖,但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因此不具有细胞全能性,C错误;癌细胞因粘连蛋白减少具有易于转移的能力,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6.下列与群落结构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物种组成的季节变化较明显,昼夜变化不明显 B. 森林群落中,多数动物都只限于在1~2个层次上活动 C. 水生群落中,动、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底泥层 D. 从水平方向看,陆地群落中的植被表现出复杂的斑块性和镶嵌性 【答案】A - 32 - 【解析】 【分析】 群落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 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详解】群落的物种组成随季节、气候的变化可出现差异,说明群落的物种组成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A错误;森林群落中,多数动物都只限于在1~2个层次上活动,B正确;水生群落的分解者主要集中在底泥层,水生群落中,动、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底泥层,C正确;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从水平方向看,陆地群落中的植被表现出复杂的斑块性和镶嵌性,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7.如图表示细胞中的细胞器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qbm-image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QBM/2019/4/26/2190749526515712/2196199916625920/STEM/e3fdd51a7a6346a1bf674e75124994ed.png] A. ①为粗面内质网,具有双层膜结构 B. ②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是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 C. ②可存在于细胞溶胶、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 唾液腺细胞中相应细胞器的含量多,体积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核糖体:能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2、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 32 - 3、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①上附着核糖体,为粗面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A错误;②核糖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是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B错误;②核糖体可存在于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但不能存在于高尔基体中,C错误;唾液腺细胞中合成并分泌大量的分泌蛋白,所以细胞中相应细胞器的含量多,体积大,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的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能结合细胞器的功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下列探索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中,对“核酸是遗传物质”结论的得出不是必需的是( ) A. 用DNA酶处理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样品,再做转化实验 B. 用TMV的蛋白质和RNA分别感染烟叶后,再做TMV的重建实验 C. 从活的S型菌中提取蛋白质、荚膜等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 D. 噬菌体32P标记组除了要检测沉淀中的放射性,还要检测悬浮液中的放射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活体细菌转化实验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前者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后者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用32P或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与细菌混合,噬菌体侵染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在搅拌器中搅拌,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检测悬浮液和沉淀中的放射性同位素。③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用DNA酶处理从S型菌中提取的DNA样品,再做转化实验,其目的是与只加入S型细菌DNA的一组形成对照,是必需的,A错误; B、用TMV的蛋白质和RNA分别感染烟叶后,即可证明RNA是遗传物质,不需再做TMV的重建实验,B正确; C、从活的S型菌中提取蛋白质、荚膜等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能够证明蛋白质、荚膜等物质不是转化因子,是必需的,C错误; D、噬菌体32P标记组除了要检测沉淀中的放射性,还要检测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以确定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的去向,D错误。 - 32 - 故选B 。 9.图为某种蓝细菌的细胞结构图,下列叙述或推测错误的是( ) A. ①可能含有多糖,有保护作用 B. ②不易被纤维素酶水解,能维持细胞形状 C. ③中蛋白质的含量一般较真核细胞的质膜低 D. ④源于③的内折,有增大面积及能量转换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有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可以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拟核和核糖体;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各种复杂的细胞器。 【详解】①胶质层可能含有多糖,有保护作用,A正确; ②为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该结构不易被纤维素酶水解,能维持细胞形状,B正确; ③为细胞膜,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一般较真核细胞的质膜高,C错误; ④源于③的内折,有增大面积及能量转换的作用,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10.酶是生物催化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活性的大小易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B. 酶促反应进行时,酶分子和底物分子的结构均会发生改变 C. 使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下,酶促反应的速率也刚达到最大 - 32 - D. 大多数酶能被蛋白酶降解成多肽或氨基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酶活性的大小易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下其活性最高,在高温、过酸或过碱等条件下变性失活,A正确;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性质和数量不变,但在酶促反应进行时酶分子和底物分子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酶和底物结构均会发生改变,B正确;使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但酶促反应的速率除了与酶活性有关外,还与底物浓度、酶浓度等条件有关,即使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下,酶促反应的速率不一定达到最大,C错误;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能被蛋白酶降解成多肽或氨基酸,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和特性,明确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11.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是完成神经调节的基本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作电位只能在神经元上产生,可称为负电波或神经冲动 B. 在神经元中,动作电位只能在树突产生,最终由轴突传送出去 C. 发生反射时,动作电位最初产生于传入神经元的末梢 D. 膝反射时,动作电位在肌腱处产生后经二元反射弧引起股四头肌的收缩 【答案】C 【解析】 【分析】 - 32 - (1)神经调节的信息是神经元发放的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个负电波,这个负电波叫做动作电位。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的传播。(2)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相联系的。第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在第二个神经元的胞体、树突或轴突处组成突触。在突触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神经元。(3)膝反射的反射弧属于二元反射弧。膝反射的过程:敲击使股四头肌受到牵拉,刺激了其中的感受器(肌梭),使传入神经元的末梢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传到脊髓,经过突触引起传出神经元的兴奋,动作电位沿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股四头肌),引起股四头肌(伸肌)收缩,发生膝反射。 【详解】A、动作电位除了能在神经元上产生外,在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肉细胞上也能产生,动作电位可称为负电波或神经冲动,A错误; B、在神经元中,动作电位在细胞体、轴突或树突产生,最终由轴突传送出去,B错误; C、发生反射时,动作电位最初产生于传入神经元的末梢,C正确; D、膝反射时,动作电位在肌梭处产生后经二元反射弧引起股四头肌的收缩,D错误。 故选C。 12.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如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膜蛋白的位置、功能 膜蛋白的类型 A 位于突触后膜,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 酶 B 位于靶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 受体 C 位于类囊体膜,催化ATP的合成 通道蛋白 D 位于癌细胞膜,引起特异性免疫 MHC分子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 32 -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或镶嵌、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可以参与物质的运输,信息的传递以及能量的转换等,结合本题所列的相关膜蛋白及其功能,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详解】位于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能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这是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A错误;位于靶细胞膜上能识别并结合激素,这是相应激素的受体,B正确;位于类囊体膜上,而类囊体膜上可以进行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所以该膜蛋白可以是合成ATP的有关酶,C错误;位于癌细胞膜上,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这是抗原的作用,D错误。故选B。 13.孟德尔曾用豌豆的花色性状展开实验,发现F1紫花自交后代有紫花和白花二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1紫花产生配子时,因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导致F2代的性状分离 B. 上述现象属孟德尔研究所用“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 C. 若对F1紫花进行测交,则一定要对该紫花植株去雄操作 D. 孟德尔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详解】F1紫花产生配子时,因基因分离导致F2代的性状分离,这里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上述现象属孟德尔研究所用“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的实验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B错误;若对F1紫花进行测交,则可以对该紫花植株去雄操作,也可以对白花植株进行去雄操作,C错误;孟德尔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D正确。 【点睛】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发现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14.小鼠肝脏受损后通过启动肝细胞的连续分裂,以修复受损的肝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G1期细胞核内发生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B. S期细胞核结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C. G2期已完成中心体的复制并形成一对中心体 D. 分裂末期在赤道面上可见逐渐向内加深的环沟 【答案】A - 32 -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1)分裂间期: ①概念: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前。 ②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 主要变化: 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4)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详解】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错误;S期核膜和核仁还未解体,因此此时细胞核结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B正确;G2期已完成中心体的复制并形成一对中心体,C正确;分裂末期在赤道面上可见逐渐向内加深的环沟,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5.无籽西瓜是目前栽培面积较广的西瓜品种,具有果实大、细胞内有机物的含量高及无籽等优异性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籽西瓜是经多倍体育种而成,原理是基因重组 B. 无籽西瓜为三倍体,是不同于普通西瓜的新物种 C. 无籽西瓜虽高度不育,但无籽性状属可遗传变异 D. 无籽西瓜果实的发育需要三倍体西瓜花粉的刺激 【答案】C 【解析】 【分析】 - 32 - 无子西瓜的培育的具体方法: (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期的普通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 (2)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得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西瓜种子。 (3)种植三倍体西瓜的种子,这样的三倍体西瓜是开花后是不会立即结果的,还需要授给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以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这样就会得到三倍体西瓜。 【详解】无籽西瓜是经多倍体育种而成,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A错误;三倍体高度不育,所以不能称为新物种,B错误;无籽西瓜虽高度不育,但无籽性状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所以属可遗传变异,C正确;无籽西瓜果实的发育需要二倍体西瓜花粉的刺激,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多倍体育种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多倍体育种的流程;识记秋水仙素的生理作用,并能够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16.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如图甲、乙的二种状态,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状态时,细胞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B. 乙→甲状态时,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在持续增加 C. 要发生乙→甲的变化,必须将细胞置于清水中 D. 结构①伸缩性强于②,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能自由通过结构①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①②分别是细胞壁、细胞膜;乙图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 32 - 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详解】A、由图示可知,甲状态时,当细胞处于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时,细胞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A正确; B、乙→甲变化表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降低,细胞液的吸水能力在持续降低,B错误; C、乙→甲表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所致,不一定将细胞置于清水中,C错误; D、结构①细胞壁的伸缩性弱于结构②细胞膜。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外界溶液的溶质分子能自由通过结构①,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7.1958年,科学家设计了DNA复制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1)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标记,离心结果如下图的甲:(2)转至14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下图的乙、丙、丁是某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推论,正确的是 A. 出现丁的结果需要60分钟 B. 乙是转入14N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的结果 C. 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4N的DNA占3/4 D. 丙图的结果出现后,将此时的DNA热变性后离心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含15N的样本比14N样本重,样品含15N越多,越处在离心管的下方,故甲图是在培15N养基中培养的结果,全部DNA的两条链均含15N,为重带;转入14 - 32 - N培养基后,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繁殖一代后全部DNA均为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为中带,与丙图结果吻合;繁殖两代后,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的DNA占50%,两条链均含14N的DNA占50%,为中带和轻带,与丁图结果吻合;繁殖三代后,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的DNA占50%×50%=25%,两条链均含14N的DNA占1-25%=75%。 【详解】出现丁的结果需要繁殖两代,所以时间为40分钟,故A错误;乙中的结果不会出现,繁殖一代应为丙的结果,故B错误;1个DNA分子转入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含有15N的DNA分子占2个,所有DNA分子中都含有14N,故C错误;丙图的结果出现后,将此时的DNA热变性后离心,发现有一半的DNA链含 15N,一半含14N,分析可得出半保留复制的结论,故D正确。 18.植物激素A主要存在于根冠内,并且能转运到根的分生区和伸长区,从而抑制该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若对玉米根冠作以下四种处理,则向下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根冠内含有植物激素A,能够抑制根的生长,根据植物激素A上下两侧的浓度的高低判断其生长状况。 【详解】下侧被云母片阻挡,植物激素A不能向生长部位运输,即不能抑制其生长,上侧有植物激素A会抑制其生长,所以向上弯曲生长,A错误;上侧被云母片阻挡,植物激素A不能向生长部位运输,即不能抑制其生长,下侧有植物激素A会抑制其生长,所以向下弯曲生长;同时上侧生长素浓度也较低促进生长,下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两种激素共同作用向下弯曲生长,B正确;下侧切去一半根冠,下侧没有植物激素A,不抑制生长,上侧有植物激素A抑制生长,所以向上弯曲生长,C错误;上侧切去一半根冠,上侧没有植物激素A,不抑制生长,下侧有植物激素A抑制生长,所以向下弯曲生长,但弯曲程度低于B项,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A的运输,意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析图解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四幅图中植物激素A是如何运输的,比较上下两侧的植物激素A浓度。 - 32 - 19.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人体细胞需氧呼吸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180标记葡萄糖,产物水能检测到放射性 B. 用14C标记葡萄糖,产物二氧化碳能检测到放射性 C. 用180标记氧气,产物中能检测H2180和C1802 D. 用3H标记葡萄糖,在细胞溶胶、线粒体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详解】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O进入二氧化碳,不进入水,A错误; 葡萄糖中的C进入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中,B正确; 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形成水,用18O标记氧气,产物中能检测H218O,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形成C18O2,C正确; 葡萄糖中的3H进入还原氢中,真核细胞的还原氢的形成,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也发生在线粒体中,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的物质变化及场所,有氧呼吸过程中元素的来源、去路,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20.达尔文在克格伦岛上考察时发现,岛上的昆虫一般呈现两种类型:许多昆虫不能飞,而少数能飞的昆虫却翅膀异常发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能飞和能飞的昆虫间产生了生殖隔离 B. 岛上的强风环境引起昆虫的多方向变异 C. 岛上环境对昆虫进行了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 D. 翅膀发达的昆虫比不能飞的昆虫更能适应岛上环境 【答案】C 【解析】 【分析】 - 32 -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不能飞和能飞的昆虫属于同一物种,能够自由交配,没有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昆虫的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本身就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不是由环境引起的,B错误;岛上环境对昆虫进行了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使昆虫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C正确;海岛上经常刮大风,不能飞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不容易被吹到海里,而翅膀发达的昆虫由于翅膀很强壮、坚硬,也不容易被吹到海里,二者均能适应海岛环境,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和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并结合具体题目进行分析。 2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细胞膜上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成熟的B淋巴细胞膜上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是抗体 B. 致敏B淋巴细胞膜上存在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 C. 被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膜上存在白细胞介素-2的受体 D. 巨噬细胞表面含有多种抗原的受体,以便呈递不同抗原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分子标志。除同卵双胞胎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MHC。(2)当病原体侵入体内发生感染时,巨噬细胞便会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将它们消化。病原体被消化,其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成肽,然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3)在细胞免疫中,当一个细胞毒性T细胞遇到与它的受体相适应的抗原,而且是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上时,这个T细胞便会受到刺激。但是还必须有一个辅助性T淋巴细胞也被同样的呈递在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抗原所激活,这个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这个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开始分裂,形成一个克隆(基因型相同的细胞群体)。这个细胞毒性T细胞的后代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每一个细胞都具有相对应于这种抗原的受体。(4)在体液免疫中,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以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 【详解】A、成熟的B淋巴细胞膜上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是相对应的抗体,A正确; - 32 - B、致敏B淋巴细胞膜上不存在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B错误; C、白细胞介素-2能够促进被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说明被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膜上存在白细胞介素-2的受体,C正确; D、巨噬细胞能够吞噬、消化多种病原体,说明其表面含有多种抗原的受体,以便呈递不同抗原,D正确。 故选B。 22.如图是某个二倍体(AaBb)动物的两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细胞处于减Ⅱ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 B. 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和2对同源染色体 C. 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Ⅰ时发生了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 D. 若只考虑发生一种变异,则与甲细胞同期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三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和乙细胞均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详解】甲、乙细胞处于减Ⅱ后期,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乙细胞含有等位基因,说明该动物在减1时发生了基因重组或减Ⅰ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C错误;若只考虑发生一种变异,则与甲细胞同期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三种,即Aa或AA或aa,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3.研究人员对某林区猕猴种群的数量和性比率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注:4-12岁为猕猴的生育年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32 - A.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猕猴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 调查时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未达K值 C. 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低,与雄性因争夺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 D. 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不变,若性别比例变为1:1,则猕猴的出生率将升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2.分析题图:该林区猕猴种群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因此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3.标志重捕法: (1)前提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重捕的概率相等。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无迁入和迁出。 (2)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详解】A、猕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猕猴种群的数量和密度,A正确; B、由图可知,该林区猕猴种群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因此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调查时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说明其种群数还未达到环境容纳量,B正确; C、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低,与雄性因争夺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C正确; D、根据图中信息不能说明性别比例为1:1时猕猴的出生率将升高,D错误。 - 32 - 故选D。 24.玉米的株高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株高70m和50cm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 F2,F2中株高70cm:65cm:60cm:55cm:50cm的比例约为1:4:6:4:1.若取F2中的60cm植株随机授粉产生的F3中60cm纯合植株的比例为 A. 1/36 B. 2/9 C. 1/2 D. 3/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F2中70cm:65cm:60cm:55cm:50cm约为1:4:6:4:1,而1:4:6:4:1是9:3:3:1的变式,说明小麦株高这一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F1的基因为AaBb。本题属于数量遗传,株高与显性基因的数量有关,具有累加效应,且每多一个显性基因,株高增加(70-50)/4=5cm。 【详解】F2中60cm(4/6AaBb、1/6AAbb、1/6aaBB)产生的配子为1/6AB、1/3Ab、1/3aB、1/6ab,随机授粉后代中60cm纯合植株(AAbb、aaBB)的比例为1/3×1/3+1/3×1/3= 2/9。故选B。 【点睛】本题属于数量遗传,切入点是“1:4:6:4:1”,属于“9:3:3:1”的变式,由此可以推出该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F1的基因型及株高与显性基因数量的关系。对于此类试题,学生要会分析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 25.如图为核糖体上发生的翻译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RNA与相应氨基酸的结合及分离均需酶和能量 - 32 - B. 从图中可知,翻译的方向为从左往右,且氨基酸1的密码子为UGG C. 与转录过程比较,该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 D. 核糖体与mRNA开始结合位点为起始密码子所在的部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翻译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翻译时,核糖体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遗传密码,每一个遗传密码是由3个相邻核苷酸排列而成的三联体,决定一种氨基酸),选择相应的氨基酸,由对应的tRNA转运,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当核糖体到达mRNA的终止密码子时,多肽合成结束,核糖体脱离mRNA并进入下一个循环。 【详解】A、tRNA与相应氨基酸的结合需要酶和能量,而tRNA与相应氨基酸的分离不需要能量,A错误; B、由发挥过作用的tRNA离开核糖体的方向可知:翻译的方向为从左往右,由运载氨基酸1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CC可推知:氨基酸1的密码子为UGG,B正确; C、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RNA的过程,其碱基配对方式是A─U、T─A、C─G、G─C,该过程是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它所搬运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与转录过程比较,该过程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为U─A,C错误; D、核糖体与mRNA开始结合的位点为起始密码子的上游部位,D错误。 故选B。 26.1941年,鲁宾和卡门为了研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否来自于水,设计了如图A的装置,得到了图B所示的氧气中18O百分比的三个试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18O标记的反应物类型 - 32 - B. 该装置加 NaHCO3溶液的目的是保持溶液pH的稳定 C. 实验中阀门1必须打开用于收集试管中产生的气体,阀门2要保持关闭 D. 科学家可根据在水与氧气中18O的百分比的一致性就得出“氧气来自于水”的结论 【答案】C 【解析】 【分析】 A装置中的NaHCO3溶液的作用是: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CO2。分析柱形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18O标记的每种反应物在相应反应物中所占的比例,因变量为氧气中18O百分比,三个试验结果中的水与氧气中18O的百分比具有一致性。 【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18O标记的每种反应物在相应反应物中所占的比例,A错误; B、该装置加 NaHCO3溶液的目的是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CO2,B错误; C、该实验的因变量为氧气中18O百分比,需要收集产生的气体(氧气),因此实验中阀门1必须打开用于收集试管中产生的气体,阀门2要保持关闭,C正确; D、该实验中存在18O标记的碳酸氢盐,虽然实验结果显示“水与氧气中18O的百分比具有一致性”,但并不能说明氧气中的18O来自于水,即不能得出“氧气来自于水”的结论,D错误。 故选C。 27.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一年生草本植物北点地梅在1971~1975年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1975年时相比,1971年时该种群的生存阻力相对较小 B.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是引起北点地梅数量波动的直接原因 C. 该种群的数量变化为周期性波动,种群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波动 D. 该种群成熟植株每年的净初级生产量在年际间能保持基本稳定 - 32 -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在1971~1975年间,种群密度逐年递减,而且呈现周期性波动;种子萌发数与幼苗数也基本呈现逐年递减的变化趋势,但成熟植株数在1972~1975年间保持相对稳定。 【详解】A、与1975年时相比,1971年时的北点地梅的种群密度大,该种群的生存阻力也相对较大,A错误; B、从5年的调查数据可知,种群密度逐年递减,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是引起北点地梅数量波动的直接原因,B正确; C、由图中曲线可知,该种群的数量变化为周期性波动,种群密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波动,C正确; D、该种群成熟植株数在1972~1975年间保持相对稳定,据此可推知:每年的净初级生产量在年际间基本能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A。 28.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转基因育种和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二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抗病(抗)与易感病(感)。选取若干某红果杂合子进行转抗病基因(T)的试验后得到品种S1、S2、S3、S4。将S1~S4分别进行自然种植得到F1,统计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品种 F1表现型及个体数 S1 450红抗、160 红感、150 黄抗、50黄感 S2 450红抗、30红感、150 黄抗、10黄感 S3 660红抗、90红感、90黄抗、160 黄感 S4 510红抗、240 黄抗、240 红感、10黄感 A. 向二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 B. 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 C. 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25/36 - 32 - D. 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信息:在S1自交后代中,红抗∶红感∶黄抗∶感≈9∶3∶3∶1,说明S1是向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转入1个抗病基因,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S2自交后代中,红抗∶红感∶黄抗∶黄感=45∶3∶15∶1= (3红∶1黄) × (15抗∶1 感),说明S2为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台定律;在S3自交后代中,红抗∶红感∶黄抗∶黄感≠9∶3∶3∶1,说明抗病基因(T )和果实颜色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S4自交后代中,红抗∶红感∶黄抗∶黄感≠9∶3∶3∶1,说明抗病基因(T )和果实颜色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据以上分析可知,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A正确; B、据以上分析可知,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B正确; C、如果控制红果的基因为A,则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 1/9AATT、2/9AATt、2/9AaTT、 4/9AaTt), 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1/9+2/9×3/4+2/9×3/4+4/9×9/16=25/36,C正确; D、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红果1/3AA、抗病1/15TTTT )的概率为1/45,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9.豌豆蚜和某种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即处理组,不做处理的为对照组),调查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请回答: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1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 32 -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00 2.19 3.03 (1)上述生物组成的营养结构中,蝉大眼蝽为_____________级消费者,它的主要捕食对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1天后,处理组各种生物最终保持新的平衡状态,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实现的。 (3)该生态系统中,利马豆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和称为________________量。若即时调查能量流动的途径,该营养级同化能量中的大部分暂时属于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流向。 【答案】 (1). 一、二 (2). 利马豆 (3). 处理组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种群密度均增加,蝉大眼蝽密度有所减少 (4). 负反馈 (5). 总初级生产 (6). 未利用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文描述可知,上述生物组成的营养结构如下: (2)分析表格信息可知:去除部分豆荚后,随着时间的递增,蝉大眼蝽的种群密度逐渐减少,而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种群密度均逐渐增多。 【详解】(1) 由题意可知:利马豆为生产者,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一级消费者,而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的蝉大眼蝽为一级消费者和二级消费者。表中信息显示:去除部分豆荚的处理组的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种群密度均增加,蝉大眼蝽的种群密度有所减少,据此可推知:蝉大眼蝽主要捕食利马豆。 (2)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第21天后,处理组各种生物最终保持新的平衡状态,这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 (3) - 32 - 该生态系统中,利马豆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和称为总初级生产量。各个营养级能量的去路一般有四条途径:自身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若即时调查能量流动的途径,则该营养级同化能量中的大部分暂时属于未利用。 【点睛】本题结合反映调查动物密度变化的表格数据来进行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调节机制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从题意和表中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各问题进行解答。 30.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之一。下图A—D分别表示某植物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RuBP羧化酶活性(催化CO2固定的酶)等变化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在光反应中分解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为碳反应的正常进行起重要作用。 (2)要检测RuBP羧化酶活性,需对植物叶片剪切成小片,加入相应的缓冲液后,在低温条件下经___________处理得到相应的匀浆,然后再经冷冻离心取___________(填悬液、上清液或沉淀),作酶活性检测。 (3)与第6d时比较,第15d时植物叶肉细内的三碳酸含量将相对较____________。干旱胁迫3~6d时,Pn增加对该植物生存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推测引起该指标增加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干旱胁迫及其处理时间 (2). 氢(H+和e-) (3). 研磨 (4). - 32 - 上清液 (5). 低 (6). 积累更多有机物以利于提高对干旱的适应能力 (7). 呼吸速率明显下降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和曲线图呈现的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干旱胁迫及其处理时间对植物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RuB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干旱胁迫能导致植物的气孔导度和RuBP羧化酶活性均降低。在干旱胁迫初期,干旱处理组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大于对照组。 【详解】(1) 分析图示信息可知:本实验的可变因素(自变量)是干旱胁迫及其处理时间。水光解后产生的氢(H+和e-)在光下将NADP+还原为NADPH。NADPH是碳反应中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能源物质。 (2) 检测RuBP羧化酶活性,需要先将该酶从细胞中提取出来,为此需要将叶片剪切成小片,加入相应的缓冲液后在低温条件下经研磨处理得到相应的匀浆,然后再经冷冻离心取上清液(因为该酶存在于上清液中),进行酶的活性检测。 (3) 由图可知:与第6d时比较,第15d时植物叶片的气孔导度、叶肉细胞中的RuBP羧化酶的活性、胞间CO2浓度均降低,导致二氧化碳固定速率变慢,所以三碳酸含量将相对较低。干旱胁迫3~6d时,净光合速率(Pn)增加,使该植物能够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以利于提高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干旱胁迫3~6d时,植物叶片的气孔导度、叶肉细胞中的RuBP羧化酶的活性均降低,引起碳反应速率下降,实际光合速率降低,但净光合速率(Pn)增加,而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见,净光合速率增加可能是呼吸速率明显下降所致。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从四个曲线图呈现的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准确定位实验目的,进而明确自变量、因变量。 31.现将纯合深眼色果蝇(野生型)用X射线诱变处理,得到两种隐性突变品系,性状均为浅眼色。两突变品系杂交,子一代雌性均为深眼色,雄性均为浅眼色。让子一代自由交配,子二代性状表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F2 深眼色 浅眼色 雄性 3/16 5/16 雌性 3/16 5/16 - 32 - (1)上述经射线处理获得相应品种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育种;果蝇眼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代中浅眼色雌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F2代中杂合浅眼色雌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若让F2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F3雄蝇中深眼色与浅眼色的比例为___________,F3雌蝇中表现为浅眼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诱变 (2). 自由组合 (3). 眼色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 (4). 4 (5). 3/16 (6). 3∶13 (7). 17/32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文描述:X射线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因此“两种隐性突变品系”的获得采用了诱变育种。两突变品系杂交所得到的子一代雌性与雄性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2)分析表中信息可推知: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说明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对等位基因中的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1) 用X射线诱变处理,得到两种隐性突变品系,此育种方法为诱变育种。由以上分析题文描述和表中信息可知:果蝇眼色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果蝇眼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如果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用A、a表示,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用B、b表示,则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F2代中浅眼色雌蝇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因此F2代中杂合浅眼色雌蝇所占的比例为1/2Aa×1/4XbXb+1/4aa×1/4XBXb=3/16。 (3) 单独研究每一对等位基因:F1中Aa(♀)和Aa(♂)交配产生的F2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占1/4、1/2、1/4,产生的雌配子为1/2A、1/2a,产生的雄配子也为1/2A、1/2a,所以F2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F3中A_、aa分别占3/4、1/4。F1中XBXb和XbY交配产生的F2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产生的雌配子为1/4XB、3/4Xb,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2XBY、1/2XbY,产生的雄配子为1/4XB、1/4Xb、1/2Y,所以F2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F3的基因型及其所占比例为1/16XBXB、4/16XBXb、3/16XbXb、 1/8XBY、3/8Xb - 32 - Y。由此可见,F3雄蝇(1/4XBY、3/4XbY )中深眼色( 3/4A_×1/4 XBY=3/16 )与浅眼色( 3/4 A_×3/4XbY+1/4aa×1/4XBY+1/4aa×3/4XbY=13/16)的比例为3∶13,F3雌蝇( 1/8XBXB、4/8XBXb、3/8XbXb)中表现为浅眼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A_×3/8XbXb+1/4aa×(1/8XBXB+4/8XBXb+3/8XbXb)=17/32。 【点睛】本题结合诱变育种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先要根据题文描述和表中信息得出果蝇眼色性状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与性别有关,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在此基础上借助用分离定律解自由组合问题的思路将两对基因进行拆分,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 32.回答下列(一)、(二)两个小题: (一)为获得果胶酶,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果胶酶高产菌株的分离、筛选、鉴定及果胶酶在生产上的应用试验。 (1)为分离果胶酶产生的某种霉菌,科研人员配制了下表所示成分的培养基,该表中应加入的成分a是_____________,该成分在培养基中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各种成分溶解配制好后应将pH调到___________,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成分 K2HPO4 MgSO4 NaNO2 FeSO4 a 琼脂 蒸馏水 质量 0.1g 0.5 g 3g 0.01 g . 2g 15 g 加至1L (2)将获得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后,再用_________________(工具)从滤液中获得粗提的果胶酶。如要检测获得的果胶酶活性,可先将等量的果胶酶和果胶混合处理适宜时间,再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最后根据沉淀物的生成量来判断。 (3)在果汁和果酒制作过程中,常用果胶酶处理来提高相应产品的__________________。生产上通过明胶、海藻酸钠(包埋剂)或戊二醛(交联剂)等对果胶酶进行___________处理,以减少酶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二)拟南芥中有抗冻基因CBF。苜蓿是温带地区重要的牧草,低温是制约其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下图是培育转基因抗冻苜蓿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32 - (1)图中的①先要用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断开DNA片段中的___________个磷酸二酯键得到目的基因,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_技术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这些目的基因必须要与质粒等载体重组后再导入宿主细胞,其主要原因是目的基因经重组后在宿主细胞内能实现___________(A.转录 B.复制 C.翻译 D.整合到宿主DNA中)。 (2)图中的②过程的农杆菌经转化成功后再去感染苜蓿组织块,这种转基因方法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二点)。 (3)图中③过程若是通过胚胎发生途径实现,须将愈伤组织经______________培养得到大量的单细胞,再转移到含有适当配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继续分化成胚状体,最后形成相应的植株。 【答案】 (1). 果胶 (2). 作为霉菌的碳源,起筛选菌种作用 (3). 中性偏酸 (4). G6玻璃砂漏斗 (5). 95%乙醇 (6). 出汁率和澄清度 (7). 固定化 (8). 4 (9).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10). B (11). 易于导入重组质粒 (12). 易于将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DNA上 (13). 液体悬浮 (14). 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 【解析】 【分析】 (1)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离某种微生物应采用选择培养基来培养该生物;选择培养基作用的原理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一化学物质或改变某一理化性质,使某种微生物正常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则被杀灭或生长受到抑制,从而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若要除去滤液中的微生物,可以用玻璃砂漏斗过滤,其中G6玻璃沙漏斗孔径最小,细菌不能滤过。(2)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从而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固定化酶的优点是: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3)培育转基因抗冻苜蓿植株的过程示意图中,①为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属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范畴,③过程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32 - 【详解】(一)(1)为分离产生果胶酶的某种霉菌,应以果胶为唯一碳源,据此分析培养基成分可知:表中的成分a是果胶,果胶的作用是作为霉菌的碳源,起筛选菌种作用。为了满足霉菌生长对pH的要求,在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溶解配制好后应将pH调到中性偏酸,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2) 对获得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后,应使用G6玻璃砂漏斗对培养液进行过滤,以除去滤液中的微生物,进而从滤液中获得粗提的果胶酶。如要检测获得的果胶酶活性,可先将等量的果胶酶和果胶混合处理适宜时间,再加入等量的95%乙醇,最后根据沉淀物的生成量来判断。 (3) 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从而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因此在果汁和果酒制作过程中,常用果胶酶处理来提高相应产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对果胶酶进行固定化处理,使该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还可以被反复利用,所以能够减少酶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二)(1)图中的①为目的基因(抗冻基因CBF)的获取,先要用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抗冻基因CBF的两侧进行切割,以便断开DNA片段中的4个磷酸二酯键得到目的基因。欲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扩增。由于目的基因经重组后在宿主细胞内能实现复制,所以这些目的基因必须要与质粒等载体重组后再导入宿主细胞。 (2) 农杆菌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可知,图中的②过程的农杆菌经转化成功后再去感染苜蓿组织块,这种转基因方法的主要优点有:易于导入重组质粒、易于将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DNA上。 (3) 图中的③过程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若是通过胚胎发生途径实现,须将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得到大量的单细胞,再转移到含有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继续分化成胚状体,最后形成相应的植株。 【点睛】解答(一)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培养基的成分、配制、种类及其用途,明确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及固定化酶的优点等相关知识。解答(二)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并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分析题文描述和题图,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33.我国肝损伤病的发生率较高。据研究,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减缓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且胰岛素浓度越高保护作用越强。LPS是一种导致肝损伤的常见物质(用生理盐水配制)。现欲以大鼠为材料验证上述结论,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制备: ①肝细胞悬液的制备:取某健康幼年大鼠的肝脏,适宜条件下取出剪碎再用______________酶消化,经多次洗涤离心处理得到分散的肝细胞,加入适宜的细胞培养液置于卡氏瓶和CO2 - 32 - 培养箱中进行______________培养,将培养得到的肝细胞悬液随机分为5组,编号为A—E,每组均需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于相同且适宜的培养瓶中培养备用。 ②胰岛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低、中、高三种浓度的胰岛素溶液,分别加入到C、D、E组的肝细胞悬液中。 (2)实验方案及结果预期: ①A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则往B、C、D、E组还需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_。 ②若本实验的结果用细胞存活率作为检测指标,各组的存活细胞数先用_________测出OD值,然后计算各组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该组OD值/A组OD值×100%,不考虑细胞死亡对OD值的影响。 ③用柱形图表示各组的实验结果_____。 (3)实验分析:从细胞水平分析推测胰岛素对减缓肝细胞损伤的机理可能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二点)。 【答案】 (1). 胰蛋白 (2). 原代 (3). 设多个重复样液 (4). LPS (5). 比色计(或比浊计、分光光度计) (6). (7). 促进细胞分裂 延缓细胞凋亡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描述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减缓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且胰岛素浓度越高保护作用越强,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因变量是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可以用细胞的存活率来表示。为了使实验更具有科学性,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和不加胰岛素且经LPS作用后的对照组。据此结合实验设计要遵循的对照原则、等量性原则、重复原则等分析解答相关问题。 - 32 - 【详解】(1)材料制备:依据实验目的、实验设计的原则,首先应借助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制备肝细胞悬液并分组编号,其操作过程为:取某健康幼年大鼠的肝脏,适宜条件下取出剪碎再用胰蛋白酶消化,经多次洗涤离心处理得到分散的肝细胞,加入适宜的细胞培养液置于卡氏瓶和CO2培养箱中进行原代培养,将培养得到的肝细胞悬液随机分为5组,编号为A—E,每组均需再设置多个重复样液,置于相同且适宜的培养瓶中培养备用。 (2 )实验方案及结果预期: ①依据题文描述可知,若A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则A组应为正常的肝细胞,而B、C、D、E组应为受到损伤的肝细胞,所以需要往B、C、 D、E组加入等量的LPS。 ②若本实验的结果用细胞存活率作为检测指标,依据计算公式“细胞存活率=该组OD值/A组OD值×100%”可知:需要先用比色计测出各组的OD值。 ③因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其结论是已知的,即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减缓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且胰岛素浓度越高保护作用越强,所以实验结果检测的各组细胞存活率由大到小依次是A组>E组>D组>C组>B组。反映各组实验结果的柱形图见答案。 (3)从细胞水平分析推测:胰岛素可能通过延缓细胞分裂、延缓细胞凋亡等来减缓肝细胞损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验证实验的实验设计程序及其对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要解决该问题,需要理清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再结合实验设计应遵循的相关原则进行答题。 - 32 - - 3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