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吉林省松原市蒙古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吉林省松原市蒙古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吉林省松原市蒙古族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 B. 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C. 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 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质是(  )‎ A. 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 B. 生物体进行能量的转移与利用 C. 进行ADP和ATP的转化 ‎ D. 分解有机物和释放能量 ‎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 组成生物膜的脂质中脂肪最丰富 C. 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D. 细胞器膜是细菌进行代谢的结构基础 ‎4.蛋白质、糖类和脂肪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非所有的糖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B. 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较,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需要更多的氧气 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和一个含碳的R基 D. 糖蛋白可以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5.好氧细菌的需氧呼吸和厌氧细菌的厌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 (  )‎ ‎①细胞质基质 ②叶绿体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A. ①④ B. ②③ C. ④① D. ①①‎ ‎6.关于ATP的化学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TP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C. H、O、N、PB. ATP中的A表示腺嘌呤 C. 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 含有腺嘌呤和脱氧核糖 ‎7.某同学用30%的蔗糖溶液来处理生物细胞,在操作步骤都正确的情况下,细胞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对此完整合理的解释可能是(  )‎ ‎①实验材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实验材料是动物细胞 ③实验材料是死细胞 ④实验材料是去除了细胞壁的植物细胞 ⑤实验材料是干种子细胞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8.有关如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两条肽链 B. 共有126个肽键 C. 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 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5个水分子 ‎9.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模糊不清,此时应该(  )‎ A. 移动玻片标本 B. 调节反光镜 C. 调节细准焦螺旋 D. 调节粗准焦螺旋 ‎10.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 B.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 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 D. 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囊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1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 ‎ B.多糖、蛋白质、核酸都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C.葡萄糖是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单位 ‎ D.有的蛋白质必须与特定的无机盐离子结合才具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12.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 B. 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C. ③与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 ④在所有细胞中的大小和含量是不变的 ‎13.如图为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②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③结构2不含磷脂,其复制发生在间期 ④结构1、3、5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4.从整个细胞来看,组成原生质层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液泡膜 ⑤液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15.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 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16.某同学对ATP进行了如下总结,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在剧烈运动状态时,细胞消耗大量ATP,因此ATP的含量不再保持动态平衡 B.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总是与ATP的合成相关联 C. ATP在给细胞提供能量时,其中两个高能磷酸键都易断裂、易形成 D.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17.洋葱内表皮细胞液浓度很高,但却不是紫色的。取洋葱内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边滴入添加了红墨水分子的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进行观察。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及分析正确的是(  )‎ A.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红色部分为液泡的细胞液 B.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白色部分为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外界溶液 C. 视野中红色部分逐渐缩小,颜色逐渐加深 ‎ D. 视野中白色部分逐渐缩小,浓度逐渐升高 ‎1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B. 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激素都是蛋白质 C. 动物和人体产生的抗体是蛋白质 ‎ D.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19.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分子物质均是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方式出入细胞 B.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协助扩散、胞吐均是顺浓度梯度转运,不消耗ATP ‎ D 抑制细胞的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明显影响 ‎20.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载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cm左右 B. 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 使视野变暗的方法是缩小光圈或改用平面镜 D. 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21.下列对高等植物细胞内细胞器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溶酶体可清除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 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 C. 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 D. 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有糖类,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 ‎22.以下关于细胞中核酸和核苷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的每一个核苷酸分子都含有磷酸基团 ‎ B. DNA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5种碱基 C. RNA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 D. 核苷酸分子之间通过磷酸和碱基相连形成长链 ‎23.下列物质中一定不含有“—CO—NH—”结构的是(  )‎ A. 抗体 B. 雄性激素 C. 胰岛素 D. 酶 ‎24.某离子不能通过纯粹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膜,加入离子通道(蛋白质)后却能高速地顺着浓度梯度通过人工膜。这种运输方式属于(  )‎ A. 主动运输 B. 自由扩散 C. 协助扩散 D. 胞吞、胞吐 ‎25.下列关于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 B. 同一视野中,低倍镜看到的细胞比高倍镜的多 C. 用光学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叶表皮上的保卫细胞 ‎ D. 用光学显微镜高倍镜能观察到细菌的DNA双链 ‎26.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细胞膜上识别递质的是① B.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与②有关 C. b可表示肌细胞向组织液中排出CO2 D.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③决定 ‎27.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B. 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 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8.生物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包括(  )‎ ‎①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②储能物质 ③缓冲和减压、保护内脏器官 ④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⑤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⑥保温作用 A. ①②⑥ B. ②③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29.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只能氧化分解葡萄糖 ‎ B. 人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能同时产生乳酸和CO2‎ C. 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储存到ATP中 ‎ D. 细胞呼吸的产物CO2都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 ‎30.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A. 神经元 B. —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C. 生物圈 D. 一只小猫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0分) ‎ ‎31.为了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某生物兴趣小组以三种微生物提取液(提取液中淀粉酶浓度相同)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___,F的颜色深浅程度为________(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3)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来源的淀粉酶,虽然酶的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化合物是由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个水分子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___。‎ ‎(2)图中③对应的结构名称________。‎ ‎(3)各个氨基酸的区别就在于________的不同,图中表示该基团编号是________。‎ ‎(4)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表示为___________。‎ ‎(5)蛋白质结构多样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如下图所示,为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 ‎(1)据图指出A、B、C所示物质运输方式: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C是________。‎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酶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CO2和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________,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________,根据试管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____________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35.某同学有喝牛奶的习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合物知识后,他想知道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下面是其未设计完的实验,请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实验原理]利用颜色反应检测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请补充表格中a、b、c、d处内容:‎ ‎(1)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___。‎ ‎(2)请预测A、D两个试管的现象及其结论:‎ 若A试管_______,证明该品牌牛奶中含有还原糖;若A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品牌牛奶中没有还原糖。若D试管____________ ,证明该品牌牛奶中含有蛋白质;若D试管____________,证明该品牌牛奶中没有蛋白质。‎ ‎(3)分析该实验设计:‎ 试管A和__________构成对照实验,对照组为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D 3. C 4. C 5. D 6. A 7. D 8. A 9. C 10. B ‎11. A 12. A 13. A 14. B 15. B 16. D 17.D 18.B 19.D 20.A ‎21.B 22.A 23.B 24.C 25.D 26.D 27.A 28.B 29.B 30.B ‎31.(1)2.3 +++(或多于+++) (2)生物提取液的种类(或淀粉酶的种类) 各组之间pH、温度、加入提取物的量和浓度、淀粉溶液的量和浓度等(任写两种,合理即可,错答或少答0分) (3)控制这3种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32.(1)4 3 脱水缩合 (2)肽键 (3)R基 ②④⑥⑧ (4)‎4a-54 (5)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33.(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2)C 因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3)自由扩散/A 自由扩散/A 主动运输/C ‎34.(1)C、E B、F B、D、F (2)线粒体内膜 能 ‎35.(1)a.蛋白质 b. 1 mLNaOH溶液 c.水浴加热 d. 3~4滴CuSO4溶液 (2)出现砖红色沉淀 无砖红色沉淀 出现紫色 无颜色变化 (3)试管B和C 试管B和C 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