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解析版

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必修)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 分值为100分。2018.11‎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先秦诸子学说中,有一家最切合时务,并直接指导秦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一家是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D. 墨家 ‎【答案】B ‎【解析】‎ 秦朝利用法家思想,有益于国家统一,B正确;其他家不符合题意,排除。‎ ‎2. 为响应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 老子 B. 墨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提出“兼爱”、“非攻” “节俭”、“节用”的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同时还提出了尚贤,尚同,非命、非乐等主张,所以B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 ‎3.《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A. 启发诱导 B. 循序渐进 C. 因材施教 D. 有教无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孔子说:“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而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可见,孔子强调区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而进行教育,所以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孔子关于启发诱导的相关论断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它包括两层意思:一要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则启,悱则发)。二要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有教无类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早期儒学 ‎4.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 儒家(六艺)‎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 ‎103‎ ‎37‎ ‎21‎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 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 “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 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 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从表格来看,明显儒家思想的支派比其他派别的支派多,作品篇数也比其他派别多,儒学地位明显提高,故选A;‎ ‎“百家争鸣”在秦朝时已经结束,秦朝“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故B项错误;雕版印刷术出现于唐朝,故C项错误;科举制出现于隋朝,故D项错误。‎ ‎5.某校学生在进行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推论不严谨的是 人物 思想观点(史料)‎ 结论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先秦诸子百家均具有民主思想 董仲舒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 B君权神授思想强化君主专制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儒学更强调人的主观精神 黄宗羲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体现了发对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并不能代表所有诸子百家思想。A错误,符合题意。董仲舒思想神化君权主要是维护封建君主统治,B 正确。陆九渊是心学开创者,强调人主观能动性,C正确。黄宗羲“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体现出批判君主专制思想,D正确。‎ ‎6.理学注重人的品德修养。某日,周敦颐问“二程”,我让你们寻找孔(丘)颜(回)乐处,他们因何而乐?此事发生在 A. 西汉 B. 北宋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B ‎【解析】‎ 根据“理学注重人的品德修养”“二程”,结合所学可知,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创立理学思想,故材料中的事应该发生于北宋,故选B。‎ ‎【点睛】‎ 根据所学可知,“二程”即北宋理学思想家即程颢、程颐。‎ ‎7.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他不仅把整个自然界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在更高层次上,把社会伦理道德与自然界融合为一体。材料中的“他”是指 A. 朱熹 B. 李贽 C. 王夫之 D. 黄宗羲 ‎【答案】A ‎【解析】‎ ‎【详解】朱熹把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和“天理”结合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思想,A正确。李贽批判传统儒家思想权威,B错误。王夫之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黄宗羲是批判君主专制,D错误。‎ ‎8.顾炎武曾批判明末的思想界“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为此,他提出 A. 君臣共治 B. 经世致用 C. 工商皆本 D. 君主立宪 ‎【答案】B ‎【解析】‎ ‎【详解】顾炎武反对空谈心性学说,提倡经世致用,B正确。君臣共治是黄宗羲思想主张,A错误。工商皆本属于经济思想主张,C错误。君主立宪不符合顾炎武思想主张,D错误。‎ ‎9.有书法评论者对各种书法字体的特色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见下图)的评述是 A. “状如龙蛇,勾连不断”‎ B. “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C. “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D. “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答案】B ‎【解析】‎ 秦朝标准字体是小篆,小篆的特点是““笔画网弧,富有奇趣””,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状如龙蛇,钩连不断”是草书的特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结体扁平,方劲古拙”是隶书的特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不真不草,流动奔放”是行书的特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0. 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最先为中国的巫师所知,他们用一个按北斗七星的形状、用磁铁矿做成的勺子,放在一个光滑的铜天盘上指示北极。”该项发明是 A. 印刷术 B. 造纸术 C. 司南 D. 火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司南是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一带。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现比喻行事的准则;正确的指导。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四大发明·指南针 ‎11.“在这种解放性的发明的刺激下,中国文学像一股奔放的洪流滚滚而来……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材料中“解放性的发明”是指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火药 D. 印刷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古代的经典有成百种的版本,成千种的注释……从来没有人能够像宋朝的学者这样支配文化”说明该发明是北宋的活字印刷术,故D项正确;指南针和文化无关,故A项错误;造纸术最早出现于汉代,故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火药和文化也无关,故C项错误。‎ ‎12.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 促进西欧近代化进程 B. 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C. 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 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可知培根强调的是四大发明推动西欧近代化,故选A项。标志西欧近代史的开端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C与题意不符;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四大发明的影响 ‎【名师点睛】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不同作用的原因 ‎(1)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成分超稳定的强大,在此基础上,封建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强化。在这样的社会和制度框架内,四大发明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2)四大发明传入西方不久,正好赶上西方国家开始社会转型,中国先进技术的传入,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进程的演进,为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3.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文化需求不断扩大。下列文学作品中因应这一时期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要求:宋元时期的市民文化,AB是先秦时期,D项是明清时期,故排除;C项是元曲,故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宋元时期的市民文化 ‎14.201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京剧以全票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由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剧种 ‎②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③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④正式形成于清朝道光时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京剧是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而形成的新剧种,形成于道光年间,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最高峰,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①②③④正确,选择D符合题意。‎ ‎15.文征明是明代“吴门画派”的杰出代表,诗文书画俱佳。下图是其代表作之一的《西苑诗十首》(局部),该作品 A. 隶书范式突出 B. 楷体特色毕现 C. 行书风格明显 D. 草书形韵兼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隶书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与题中作品不符,故A项错误;楷书笔画详备,字形方正,结构形体严整,与题中作品不符,故B项错误;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故C项正确;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题中作品与此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艺术成就·书法 ‎16.近代中国有一批人把孔子描述成一位改革先师,打着孔子的旗号,提出“一套社会方案,如鼓励中国人戒掉鸦片、废除裹脚习俗、革除其他陈规陋习等”。这一批人是 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革命派 ‎【答案】C ‎【解析】‎ 根据“近代中国有一批人把孔子描述成一位改革先师,打着孔子的旗号”,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批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C正确;顽固派不主张改革,排除A;洋务派、革命派不符合“把孔子描述成一位改革先师,打着孔子的旗号”,排除B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近代中国有一批人把孔子描述成一位改革先师,打着孔子的旗号”,联系维新派康有为的思想分析解答。‎ ‎17.严复在他的一部译作中,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唤起国人救亡图存,堪称当时思想界石破天惊的一声惊雷。这部译作是 A. 《藏书》‎ B. 《天演论》‎ C. 《孔子改制考》‎ D. 《文学革命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严复翻译《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宣传维新变法思想,B正确。A是李贽著作。C是康有为著作。D是陈独秀著作。‎ ‎18.顽固派在攻击近代某思想家时说“其谈治术则专主西学,欲将中国数千年相承大经大法一扫刮绝,事事时时以师法日本为长策”。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张之洞 D. 康有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康有为主张变革传统政治制度,仿效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D正确。林则徐不主张改变中国政治制度,A错误。曾国藩和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主张用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B和C项错误。‎ ‎19.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 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 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 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 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可以看出三个党的不同政治主张:即维护现在的清政府的统治、变法维新、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对应的就是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故选C。其他组合不符合题意,排除A、B和D项。‎ ‎20.“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 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 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C. 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 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答案】B ‎【解析】‎ 材料“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知国民政治能否实现其根本条件是国民意识的觉醒,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 ‎21.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当选理由“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A. 创办《青年杂志》‎ B. 主张文学改良 C. 倡导“民主与科学”‎ D. 发表《狂人日记》‎ ‎【答案】B ‎【解析】‎ ‎“发明了一种新语言”指的是白话文,所以这主要是基于他主张文学改良,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创办《青年杂志》的是陈独秀,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倡导“民主与科学”的也是陈独秀,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发表《狂人日记》的是鲁迅,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2.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政治名人”,他的主要历史事迹是 ‎①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 ‎③发表了《变法通议》等一系列文章,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 ‎④在新青年上发表《庶人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 A. ②④‎ B. ②‎ C. ②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是蔡元培;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②正确;③是梁启超,④是李大钊,选择B符合题意。‎ ‎23.《同盟会宣言》及《民报·发刊词》是孙中山先生初次公开的、正式的以革命领袖的资格,向全世界发表他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把同盟会十六方针发展为三民主义,分别是民族、民权和民生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权主义提出“创立民国”,C正确;A、B是民族主义;D是民生主义思想。‎ ‎24. 1903年,孙中山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欧美今日之不均,他时必有大冲突。”为此,他主张 A. 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 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C. 民族革命,推翻帝制 D. 土地革命,废除剥削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材料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欧美今日之不均,他时必有大冲突。反映的是民生主义,A属于民生主义的内容。B、C属于民权主义、民族主义。而D属于中共的主张。‎ 考点:20世纪以来重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25.2013年是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的年份,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纪念毛主席,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学习资料是 A. 《井冈山的斗争》‎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论十大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论人民民主专政》是如何建立国家的问题,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C正确。A是中国革命道路探索文章;B是关于中国民主革命道路探索文章。D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文章。‎ ‎【点睛】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国性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 ‎26.下列哪一思想反映了毛泽东思想已经发展为比较完整成熟的思想理论体系?‎ A.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 B. 建立的共和国,“它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 C.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D. 现在“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轻工业。”‎ ‎【答案】B ‎【解析】‎ 在抗日战争结束前夕,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的内容,故答案为B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A项;C项是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排除;D项是发表于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的内容,排除。‎ ‎27.毛泽东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指出:“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原子弹)。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这段论述出自 A. 《论持久战》‎ B.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 《论十大关系》‎ D.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答案】C ‎【解析】‎ ‎《论持久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著作,三部作品内容都与社会主义建设无关,排除ABD;材料内容出自《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论述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的一段话,故C正确。‎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只有《论十大关系》和社会主义建设相关。‎ ‎28.下列有关邓小平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全党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心的转移 ‎②属于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③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④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么建设党”这一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邓小平理论主要是建国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①错误;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②正确;邓小平理论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③正确。④是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解决问题,排除,选择B项符合题意。‎ ‎29.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 发展外向型经济 B.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 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行的成功探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A、B两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开始;C项从1984年就开始。‎ ‎30.“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理论 ‎【答案】A ‎【解析】‎ ‎【详解】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A正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以及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理论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排除。‎ ‎【点睛】邓小平理论 二、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10分。根据所学知识对下列每题的描述进行判断,正确即选A错误即选B ‎31.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故本题正确。‎ ‎32.《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经孔子整理编订,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故本题答案为:错误。‎ ‎33.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为原料加工造成纸。‎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东汉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是西汉时期发明,故本题错误。‎ ‎34.李贽反对盲从孔子,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他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反对孔子的权威地位,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他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以此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故本题正确。‎ ‎35.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尤其是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故本题正确。‎ ‎【点睛】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使变法思想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维新思想具有爱国性、进步性和思想启蒙作用。‎ 第Ⅱ卷(共30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合计20分。‎ ‎36.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家国同构(情怀)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二 ‎ ‎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材料三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提升儒学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 ‎(3)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答案】(1)主要内容:忠孝。‎ 主要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等。‎ ‎(2)出发点:建立统治者认定和推广的道德伦理规范(构建官方意识形态)。‎ 途径: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 ‎(3)新内涵:家国天下;世界意识。‎ 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详解】(1)内容:根据材料“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概括得出。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教育等方面概括汉武帝的措施。‎ ‎(2)出发点:根据材料“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 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概括得出。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家与心学家求理,完善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分别是格物致知和致良知。‎ ‎(3)新内涵:根据材料“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概括得出。意义:从家国情怀对个人修养的提升、对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对人类的发展等角度概括。‎ ‎37.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除旧布新的改革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政治界虽经三次革命,而黑暗未尝稍减。其原因之小部分,则为三次革命,皆虎头蛇尾,未能充分以鲜血洗净旧污。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办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沉积。并此虎头蛇尾之革命未有焉。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材料二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尊明贵贱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经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想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了深化革命,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以什么为旗帜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根源是什么?材料二认为束缚中国民主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3)材料三提出,学习西方历经了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演进。以器物层次为例,概括指出思想领域里的两个史实依据。‎ ‎(4)材料三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相应的理由。‎ ‎【答案】(1).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未能清除。民主和科学。‎ ‎(2).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障碍:封建伦理纲常。‎ ‎(3).林则徐等(或答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答案一:赞同。理由: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使人们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或唤起了人们对国家事务的关心)答案二:不赞同。理由: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注意材料信息“其大部分,则为盘踞吾人精神办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沉积。”,再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旨在改造国人的思想,以图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第(2)题依据材料信息“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大分水岭也。进行分析概括可知民主政治的根源是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依据材料“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相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进行概括可知束缚国民的最大障碍是封建伦理纲常。‎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 器物;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维新变法),革命派——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制度;激进民主主义者——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思想 。根据题干要求列举器物层次的两例即可。‎ 第(4)题本问属于开放式问题,如赞同,就回答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理由: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使人们受到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如不赞同,就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局限。理由: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或否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顺乎世界之潮流·抵抗派和洋务派的思想;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计10分。要求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3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有百年历程,这一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哪篇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此时,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哪两个理论成果?‎ ‎(3)20世纪晚期,邓小平围绕哪一根本问题展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探索?这一探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 ‎【答案】(1)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影响: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2)会议:中共七大。‎ 成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论。‎ ‎(3)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会议:中共十五大。‎ ‎(4)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中共的成立思想基础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中共七大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和新民主主义论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邓小平理论解决根本问题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中共十五大回答。‎ ‎(4)依据所学从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角度回答。‎ ‎【点睛】四大理论要解决的问题:‎ ‎①三民主义重点解决“要不要革命、要不要民主”的问题。‎ ‎②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 ‎③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