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明月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9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宋四家”之一黄庭坚,诗书俱佳,与苏轼并称“苏黄”。黄庭坚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多重意义:对其形式语言的模仿借鉴,是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其书理的发现运用,是书法学习的中级阶段;对其天人合一精神的领悟贯通,是书法学习的高级阶段。这三个阶段,姑且称之为由“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再到“本我之境”。‎ ‎ 这里的“无我之境”是指深入学习对象,意识不到“我”的存在。学习任何一门艺术或任何一种风格,对其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为深入了解和学习书法对象,习书者需要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责似”,需要澄心静虑,下大力气研究书法传统,深耕艺术经典,做到李可染先生所言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认真体悟经典艺术特点。在这个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因为只有达到信仰的程度才会深入其中。专一不二是为“无我之境”。‎ ‎ 进一步的学习则是了解与掌握书法经典的方法和原则,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即达到“有我之境”。这是对方法论的学习和掌握,大致属于“遣貌取神”,“神”就是艺术本体的方法和原理。例如,黄庭坚书理,体现在章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黄庭坚草书的章法是“大九宫”原理,是穿插争让的“嵌合”之法。推而广之,凡是一流书法作品在形式上都符合“大九宫”原理和“嵌合”之法。黄庭坚的书法结字上灵活多变,他把每个字内部的矛盾关系——软正、 疏密、宾主、参差、虚实、向背、繁简等,夸张出来,又能处理妥当,创造了独特的结字法。黄庭坚的笔法也充满律动和涩势,中锋行笔,笔画圆幼而有弹性,如千里阵云,力透纸背,对后世影响很大。上述对黄庭坚书风的研究与熟练运用,属于“有我之境”。因为这个阶段不再是生吞活剥地搬用形式,而是开始回味审视所学对象,并运用其原理形成新的形式。不过,这个阶段还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自我的独创性还未形成。‎ ‎ “本我之境”是出乎对象之外,发现与形成独特的艺术“自我”,即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面貌。通过艺术历程中漫长的“无我”“有我”阶段,有作为的艺术家一定会形成独特的“自我”,即“本我”。“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是黄庭坚关于书法原创性的宣言,显示出他卓尔不群的铮铮风骨。黄庭坚最终从自然中获得书法创造的原动力。他在《山谷题跋》中写道:“‎ 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漏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黄庭坚找到了书法艺术与自然规律相通之关键——“同是一笔法”,也就是从自然界发现书法创造的原动力。实质上,艺术家只有回到自然,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才会获得艺术创造的本源,从而通过“天人合一”的体验,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节选自刘宗超《书法研习三境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无我之境指对艺术对象的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这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 ‎ B. 黄庭坚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这三阶段分别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和本我之境。‎ C.有我之境指对艺术本体的方法原理的学习和掌握,这阶段运用原理形成新形式。‎ D.本我之境指出乎对象之外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有作为的艺术家会表现出自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谈到黄庭坚及其书法学习的三阶段,对下文的深入论述起总领作用。‎ B. 文章指出黄庭坚的书法因为达到了本我之境,所以能从自然之中获得书法创造的原动力。‎ C.文章以黄庭坚书理为例,从章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解析了有我之境的含义。‎ D. 文章第二段引用李可染先生等言论,论述了书法学习基础阶段如何进行模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模仿借鉴、书理运用到领悟天人合一精神,这过程仅仅适用于书法艺术。‎ B.只要深入书法学习对象,达到信仰的程度,就能自然达到书法的本我之境。‎ C.如果学习黄庭坚书法时理解并熟练运用其书理,可达到书法的有我之境。‎ D.艺术家回到自然就能获得艺术创造本源,从而通过体验创造新的艺术风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 金庸本名查良镛,出生于海宁袁花镇,2018年10月30曰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消息一出,海宁各中小学开展悼念追忆活动。‎ 金庸于1935年从袁花镇中心小学毕业,1992年首次重返家乡时,金庸给学校捐资建图书馆。当地教育部门介绍,金庸生前回乡时曾多次走进海宁校园,自称是学子的“大师兄”,为家乡传 递正能量。金庸及其侠义精神,今后将作为海宁中小学名人文化教育传承项目,继续深入校园、课堂,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摘编自蒋亦丰《再见了,大侠校友》)‎ 材料二:‎ ‎ (摘编选自李阳《一周(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文旅观察:金庸逝世引发全民追思,各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密集挂牌成立》)‎ 材料三:‎ ‎ 2007年6月,金庸先生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演讲并与北大学子交流。整理笔记素材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只要照着笔记往电脑里敲字就行了,先生的每一句话,落在文字上,根本不需要重新组织语言,语言结构完整的同时富有文釆。我想,正因为这样的功底,先生才在办报、写小说、做学问上游刃有余。‎ ‎ ‎ ‎ 让我服气的还有金庸先生那天的演讲内容,是关于中华文明融合发展的,有理有据,是他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喜欢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但最喜欢的还是他写的《袁崇焕评传》,而听完他的演讲,我理解了先生的历史观因何而来。后来我在一篇报道中看到,先生说他真正喜欢的是做学问,写小说只是“玩玩”,这让我知道所谓厚积薄发的境界。‎ 我接触金庸先生时,他已年过八十,刚在剑桥大学完成硕士学位。金庸先生说,现在的知识早已远离了靠记忆力的阶段。过去,什么东西不懂到图书馆查几本书就可以明白。现在,做学问的关键是要有所创新,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彼时,是2007年,距今已有11年。而今天,创新正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和努力方向。‎ ‎(摘编自王庆环《时时真诚事事谦恭——采访金庸先生二三事》)‎ 材料四:‎ ‎ 2001年5月,在雅静的南开明珠园,77岁的金庸先生和90岁数学家陈省身先生重逢了。老友相见格外动情,除了陈先生刚组建的数学研究中心的话题外,谈论的都是金庸的武侠和江湖。交谈中陈省身说,他最喜欢《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我请教陈先生为何最喜欢黄蓉,金庸先生心领神会地笑着说:“我小说里的人物,黄蓉是最懂算数的,是武侠中的数学家。”听到这个解释,陈省身先生纵声大笑起来。陈省身先生解释为何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他认为武侠和数学在最高层面是相通的。数学其实也是一门艺术,是关乎心灵与智力的学问,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而金庸的武侠小说里蕴藏着高度的美感和哲学内涵,这和数学的境界是相通的。温暖的笑声中,两位大师投入和沉浸的表情,加之充满哲学意味的交谈,令人感动和折服。‎ ‎(摘编自张建星《侠之大者温润如玉——金庸大师》)‎ 材料五:‎ ‎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曾摘取自己14部武侠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创作了这幅浑然天成的对联。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总结自己的小说体现的人生观,他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小说完成了“经典化”蜕变,融入了对大众疾苦冤屈的关怀,告诉人们包括自己竭尽全力做自己所当为之事,同时渗透着现代精神。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凸显,人们在文化消费品的选择上,普遍倾向于娱乐化、轻松化、治愈系。当今时代的大众文化话语,已成为玄幻、修真、盗墓、穿越。‎ ‎ 我们不禁要发问: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文化形态,武侠文化真的要消亡了吗?武侠文化该怎样发展?‎ ‎(摘编自连锦添《金庸,带着武侠梦远去了》等)‎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庸的去世引发了家乡中小学开展悼念追忆活动,而金庸生前也关心家乡发展,为学校捐建图书馆, 多次走进校园,为家乡传递正能量。‎ B.梳理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一周的文旅行业热点信息可知,武侠小说家金庸逝世引发了全民讨论,话题热度最高。‎ C. 金庸在武侠小说里寄寓了自己的人生观,体现了对大众疾苦冤屈的关怀,倡导竭尽全力做自己所当为之事,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D. 金庸先生有着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对中华文明的深入理解,随意玩玩,就创作出深受欢迎的作品,把武侠小说推到新局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文旅观察显示,金庸逝世那一周,金庸逝世信息传播渠道主要是APP、微信,各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逐一亮相主要是微信、新闻。‎ B.金庸先生和陈省身先生惺惺相惜,从他们关于数学与武侠小说的对话中可看到一代大师虽研究领域不同,但对学问的认知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C.金庸先生有远见,他不看重记忆,因为不懂的东西到图书馆査几本书就可明白,他认为做学问的关键是要有所创新,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D.虽然金庸先生的小说完成了“经典化”蜕变,但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玄幻、修真、盗墓、穿越等小说的兴起繁荣,大众文化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6.金庸之后,武侠文化该怎样发展?根据所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铁匠铺 马宝山 ‎①‎ 那时侯,冯氏铁匠铺没名。冯铁匠不打钉,不造镰,不锻钎,不铸犁。冯铁匠专给驴马骡挂掌。冯铁匠最拿手的是使马绊子。客家要挂掌,牲畜拴到冯氏铁匠铺门前的木桩上,冯铁匠手端半瓢苞米粒儿送到牲畜嘴边,另一只手在它身上搔痒。那生灵嘴里吃得香,身上搔得舒服,却不防被冯铁匠猛地一个绊子按倒在地,膝头压住脖颈,从腰间抽出一根绳索在四蹄上结了死扣。接着刮蹄、配掌、挂钉。牲畜的主人一袋烟还没抽完,冯铁匠的活利落脱手了。那新挂掌的牲畜站起身抖出一身的威仪,四蹄生风,踏出一路清脆。‎ ‎②多烈的马、多倔的骡,冯铁匠只要一个绊子,就没有绊不倒的。‎ ‎③冯铁匠从小练就一条神腿。‎ ‎④小镇南街竖起一座炮楼,里边住着四五十皇协军和一小队日本鬼子。小鬼子队长吉田喜欢摔跤,炮楼里几十号人摔个遍,没对手就到小镇街上找。见到身强力壮的汉子就拦住:“哟西,摔跤的有……”不管人家愿不愿意,扯着胳臂就摔。赢了,叉开腿一站,让摔输的人从他胯裆里钻过去。‎ ‎⑤一天,吉田在冯氏铁匠铺门前拦住一个乡下汉子摔跤。赢了又要叫乡下汉子钻他的胯裆。乡下汉子不从,被吉田一阵踢打。这时冯铁匠走过来问吉田:“摔输了就钻胯裆?我替他钻!”说完趴下身子从小鬼子的裆下钻了过去。在一片唏嘘声中,冯铁匠慢慢站起身,立到吉田面前,煞了煞腰带,拽住他的胳膊,脚下猛地一个绊子,将吉田啪地摔倒在地,扶起来连着又使两个绊子,摔得小鬼子吉田鼻青脸肿,赢得满场喝彩。冯铁匠抱住膀子叉开腿,做出让吉田钻裆的架势儿。在冯铁匠淋漓的大笑声中,吉田脸上憋出猪血似的紫红溜出人群。‎ ‎⑥几天后,小鬼子吉田从保定城请来一个叫大雄的摔跤手。听说大雄在入伍前是日本北海道的职业摔跤手。大雄与冯铁匠要一决雌雄。‎ ‎⑦场地就圈在铁匠铺门前。第一回合摔了个平手,都摸了一下对方的招式。第二回合,冯铁匠输了,第三回合冯铁匠也输了。又摔两跤,冯铁匠的那条神腿都没用上。吉田拧出一脸淫笑,逼冯铁匠去钻大雄的胯裆。大雄摆手不让,要冯铁匠喊一声“日本万岁”就饶他。‎ ‎⑧冯铁匠额上青筋暴突,忽然从墙角抱过一个石磙,将一条腿搁在铁砧上,双手高举石磙,“咔嚓”一声,砸断了那条神腿,晕厥倒地。‎ ‎⑨大雄脸上一阵抽搐。吉田令人打来一桶冷水,泼醒冯铁匠仍逼他喊“日本万岁”。‎ ‎⑩此时场上围观者众,极肃穆,肃然盯住冯铁匠拖着鲜红如旗的腿,一步一步爬到大雄面前。大雄退一步弯下腰欲将这位铁汉子扶起来,却被冯铁匠一手甩脱。大雄又后退三步,摘下军帽深深地给中国的这位铁汉鞠一躬,然后拉着吉田慢慢退出人群。‎ ‎⑪半年后,冯氏铁匠铺又传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震得满街铿锵。冯铁匠单腿独立,站在铁砧前,打钉,造镰,锻钎,铸犁。‎ ‎⑫炉火纯青,映得冯铁匠通体紫光。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主体用顺叙的手法叙述冯铁匠和日本鬼子吉田、大雄之间的故事,冯铁匠的形象立体而感人。‎ B.小说中大量使用短句,铿锵有力,节奏分明,使读者从语势上感受到小说富有震撼力的主题。‎ C.第三段独句成段,紧承上文,进一步突出冯铁匠的神腿,衬托出下文他砸断腿的决绝的勇气。‎ D.大雄被“围观者众,极肃穆,肃然”的情形所震慑,于是“鞠躬”, 然后“拉着吉田慢慢退出人群”。‎ ‎8.小说在高潮中着力刻画了冯铁匠的哪种精神品质?主要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反复铺陈冯铁匠的“神腿”之“神”,可文末“神腿”不仅败了,冯铁匠还亲手用石磙砸断了它,像这样看似“矛盾”的构思文中还有多处,请找出一处并分析这样处理的好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苧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同“匹”)。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扈至宝应。中官邱得用铁縆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 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明史·蒋瑶列传》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B.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C.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D.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并考试合格者,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连 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者称为“连中三元”。‎ B.建祠,即立生祠,为活着的人修建祠庙加以奉祀,是古代的一种民俗,其对象大多是爱护百姓、深得民心、政绩卓著的官员。‎ C.忧,又称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居丧,期间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 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蒋瑶审时度势,进言扫除积弊。他在担任两京御史期间,向朝廷上奏了七件时政弊端,尤其强调精简宦官、侍奉官人数,革除滥收校尉勇士的弊政,减少朝廷开支 。‎ B. 蒋瑶一心为民,深受百姓爱戴。当权者一再向扬州索取特产,他都极力敷衍拒绝,惹怒权贵,将他用铁绳捆绑数日,百姓深受感动,修建祠堂来祭祀他。‎ C. 蒋瑶正直坚贞,不畏权贵胁迫。江彬想霸占富民的住房,他坚决不答应;江彬将皇帝打的一条巨鱼送给他,向他索要银两,他也直接拒绝。‎ ‎ D. 蒋瑶善于规划,深受皇帝重用。朝廷频繁大兴土木,一年花费数百万钱,他进言请求停止不急需的工程,节省花费。他的规划符合皇帝的心意,皇帝多次对他进行赏赐。‎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 ‎(2)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伤春①‎ 陈与义 ‎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②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 稍喜长沙向延阁③,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①1129年冬,金兵渡江,攻破临安,宋高宗从海上奔逃。1130年春,金兵又攻破明州,宋高宗奔逃到温州,当时诗人流落在湖南,该诗作于此时。②甘泉,宫名,秦始皇筑的行官,汉武帝时有所增筑。③向延阁,本名向子諲,当时做长沙太守。金兵南下时,曾率领军民抵抗,阻止了金兵的攻势。延阁原是宫廷藏书之所。向子諲曾做过秘阁直学士,汉朝史官称为延阁,所以借来称呼他。‎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的第二句,写边塞的烽火照亮了甘泉宫,以汉朝之事比况金兵逼近京都,用典贴切,形象化,与第一句形成因果关系。‎ B.三、四句中“初怪”与“岂知”互相呼应,句法灵活,“穷海看飞龙”是指皇帝逃到偏远的海上。‎ C.颈联化用诗句,对仗贴切、工整,紧扣题目“伤春”,写诗人白发如霜,对处处烟花燃放的景象都无心欣赏。‎ D.尾联落笔有力,写出了向子諲以疲惫力弱的部队,敢于抵挡金兵的入侵,“犬羊”一词是对金人的蔑称。‎ ‎15.这首诗雄浑沉郁,深得杜甫同类题材诗歌的神韵,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 ”。‎ ‎(2)《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 “ , 。”‎ ‎ (3)《琵琶行》中,表现白居易和友人探寻琴声,琵琶女却是欲语还休的句子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2018年国际冬季运动会(北京)博览会上,东方公司展示的8K超高清系统解决方案__________。由28块55英寸8K显示屏组成的巨幕,完美实现了超高清分辨率信号传输,__________地展现了冰雪运动的美丽画面,让观者身临其境,__________。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由于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8K显示恰好补充了这一不足,其图像能够呈现自然的3D立体感,层次丰富。随着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G)脚步的渐行渐近,8K超高清将成为5G时代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8K+5G”,在医疗领域可以更快调取超高清图像信息、开展远程会诊及开展远程手术,真正落实完善而高效的医疗解决方案;在博物馆以及展览馆等艺术展示领域,一些珍贵文物直接展示可能会加速其损伤,( ),还可以实时传输超高清图像,在全球各地共享艺术佳作。总之8K解决方案在医疗、艺术展示等领域能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使各类“完美新视界”的精彩画面____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举世瞩目 栩栩如生 叹为观止 历历在目 B、举世闻名 惟妙惟肖 叹为观止 历历可数 C、举世瞩目 栩栩如生 击节叹赏 历历可数 D、举世闻名 惟妙惟肖 击节叹赏 历历在目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8K显示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其图像层次丰富,能够呈现自然的3D立体感。‎ B.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由于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8K显示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其图像能够呈现自然的3D立体感,层次丰富。‎ C.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8K显示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其图像能够呈现自然的3D立体感,层次丰富。‎ D.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由于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8K显示恰好填补了这一缺陷,其图像层次丰富,能够呈现自然的3D立体的感。‎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而采用8K显示,既能完美体现文物细节,如果再配合5G,又能保障文物安全 B.而采用8K显示,既能完美体现文物细节,又能保障文物安全,如果再配合5G C.文物安全得不到保障,而采用8K显示,能完美体现文物细节,如果再配合5G D.文物安全得不到保障,如果采用8K显示,再配合5G,就能完美体现文物细节 ‎20.下面是一名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5分)‎ 为华公司人事部经理:‎ ‎ 您好!‎ ‎ 我从我校招生就业网上知道,你们公司正在招聘销售代表,我不揣冒昧,向您寄上我的求职信。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翻一翻我的求职信,在此我表示由衷的谢谢。‎ 我叫王隽一,女,1996年5月生,汉族,打小在江西长大,毕业于新华大学财务管理专业……‎ 21. 下面是关于大学毕业生的基本去向示意图,请有条理地进行概括,要求内容简明,表述准确,条理清晰,不超过100字。(6分)‎ 大学毕业生 工作就业业 成啃老族 参军入伍 自主创业 考研究生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说:不要爬上山顶上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也有人说:何必往上走,从山脚看,世界也有别样的美丽。‎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试想你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9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B 【解析】“黄庭坚学习书法”,据原文信息应该是人们学习黄庭坚书法。‎ ‎2、B 【解析】“因为……,所以……”因果倒置,“从自然之中获得原动力”是“达到本我之境”的原因。‎ ‎3、C 【解析】A项“仅仅适用于书法艺术”,据文意应该是适用于任何艺术;B项“就能自然达到书法的本我之境”,达本我之境还须经过“有我”磨练、追求“自成一家”等过程;D项“回到自然就能获得艺术创造本源”,忽略“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条件。‎ ‎4、D 【解析】“随意玩玩”说法不妥当,文中说的是“后来我在一篇报道中看到,先生说他真正喜欢的是做学问,写小说只是玩玩,这让我指导所谓厚积薄发的境界”,其中“玩玩”是一种态度,谈的是兴趣和乐趣,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5、C 【解析】“他不看重记忆”错误,文中说的是金庸先生认为现在光靠记忆力远远不够,关键要有所创新,这并非说他“不看重记忆”。‎ ‎6、【参考答案】①武侠文化需要展望和融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②大众在选择文化消费品时,除了考虑娱乐性之外,还要关注作品的社会现实性和哲学意义。‎ ‎③创作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力,传承金庸作品中的家国情怀。‎ ‎7、D 【解析】“被“围观者众,极肃穆,肃然”的情形所震慑”错,应为“被冯铁匠的行为感动”。‎ ‎8、【参考答案】第一问:突出他为保民族气节而不惜牺牲自我(大义凛然的爱国精神);为了坚守民族气节,冯铁匠用石磙砸断自己的神腿,晕厥过去。(2分)(答到“爱国”或“民族气节”即可给2分)‎ 第二问:①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抱”“举”“砸” “爬”等一系列动作来塑造冯铁匠的形象,(写到“神态描写”“场面描写”不给分)(2分)(指出手法给1分,分析1分)‎ ‎②侧面衬托:用大雄“脸上一阵抽搐” “后退三步” “摘下军帽深深地给中国的这位铁汉鞠一躬”以 及场上“围观者” 的“极肃穆,肃然”(2分)(如写到“正侧面结合”也可酌情给分)‎ ‎9、【参考答案】 失败和英雄(或者表述为:单腿独立的铁匠和顶天立地的中国铁汉)的“矛盾”,失败了的冯铁匠却是拥有高贵品格的真英雄,使冯铁匠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能引发读者思考,使情节富有变化,增强了小说的审美震撼力。‎ 或:主动钻胯裆与宁愿断腿也不喊“日本万岁” 的“矛盾”,前者看似懦弱,与后者的刚烈矛盾, “主动钻胯裆”是敬重乡下汉子的骨气而为了保护他,后者宁残疾也不肯做有损民族大义的事,前后映衬,丰富人物形象,更能体现冯铁匠的大义凛然的爱国形象,突出对民族气节赞美的主题。‎ 或:文末正面去塑造“反面人物”大雄, 塑造人物看似“矛盾”,这样写既客观地揭示了“坏人也有好的一面”的道理,又烘托出冯铁匠巨大的人格力量和鲜艳的人性光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任意找出一处,写出内容3分,分析3分,指出其它合理的也可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10. A 【解析】正确断句: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译文:内府的军器局有军匠六千人,宦官做监督的人有二人,现在增加到六十余人,每个人占军匠三十人的耗费。其他各局都这样做,军队怎么会不耗费。)‎ ‎11. D 【解析】其一,谥有褒义也有贬义;其二,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12. C 【解析】错在“江彬将皇帝打的一条巨鱼送给他,向他索要银两,他也直接拒绝”,原文说蒋瑶怀揣他妻子的簪珥、袿服进献,称金库无钱,惟有这些财物,并未直接拒绝。‎ ‎13. 【参考答案】(1)恰逢皇帝打鱼获得一条巨鱼,(皇帝)开玩笑言说价值五百金,江彬当即送给蒋瑶并且向他索要银两。(评分:共5分,得分点:会:恰逢;渔:打渔;直:通假字“值”, 价值;畀:实词推断“给予”;每点1分,通顺加1分)‎ ‎【参考答案】(2)(皇帝)看见蒋瑶和王时中的席位在外面,命令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位,说:“亲近亲人不如尊重贤才。” (评分:共5分,得分点:与:连词,“和”; 而:表承接,“然后”;让:为动用法,“为……让位”;亲:名词活用为动词,“亲近”;每点1分,通顺加1分)‎ ‎【参考译文】‎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被授予行人官职。正德年间,历任两京御史。上奏时政弊端七件事,其中说:“内府的军器局有军匠六千人,宦官做监督的人有二人,现在增加到六十余人,每个人占军匠三十人的耗费。其他各局都这样做,军队怎么会不耗费。”还说:“侍奉官和滥收校尉勇士也最好一并革除。刘瑾虽然已经被杀,权力还是被宦官掌握。”皇帝下旨诘问,并且说“自今以后有像蒋瑶一样议论朝政的,不用再上奏”。                            ‎ 不久出京担任荆州知府。修筑了黄潭堤坝。调任到扬州。武宗南巡到扬州,蒋瑶只是给皇帝提供随行的用具而已,没有赠送东西。各受宠的近臣都很生气。江彬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执意不可。江彬把蒋瑶关在空房子里打击羞辱他,并且用皇帝所赐的铜瓜威胁他,蒋瑶不为之慑服。恰逢皇帝打鱼获得一条巨鱼,(皇帝)开玩笑言说价值五百金。江彬当即送给蒋瑶并且向他索要银两。蒋瑶怀揣他妻子的簪珥、袿服进献,说:“金库没有钱,臣所有的只是这些。”‎ 皇帝笑了,然后把他打发走了。扬州府以前有琼花观,皇帝下诏索取琼花。蒋瑶说自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北去之后,此花已经灭绝,现在没有可以用来进献的。又传旨征收异物,蒋瑶都说不是扬州出产的。皇帝说:“苎白布,也不是扬州出产的吗?”蒋瑶不得已,给皇帝进献了五百匹。那个时候,因为扬州繁华。当权者的索求无所不包。如果没有蒋瑶,百姓将会困苦不堪。皇帝返回京城,瑶随驾送到了宝应。宦官邱得用以铁绳捆绑蒋瑶,数日才释放,竟然随驾到临清才返回。扬州人看见蒋瑶,没有不感动哭泣的。等到升迁为陕西参政的时候,(百姓)争相出资修建祠堂来祭祀他,名声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任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皇帝命令桂萼等审核巡抚官的去留,让蒋瑶回京等候调动。后来,屡次升迁为工部尚书。四郊工程竣工,加太子少保。西苑宫大殿修成,皇帝设置宴会。看见蒋瑶和王时中的席位在外面,命令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位,说:“亲近亲人不如尊重贤才。”他重视蒋瑶如此。‎ 当时土木繁兴,一年花费数百万钱。蒋瑶的规划都符合皇帝的心意.皇帝多次对他进行赏赐。因为丧事去官。很久之后,自南京工部尚书,被(皇帝)征召改任为北京工部尚书。皇帝临幸承天,蒋瑶随从。京城工程营建,大多役使京军,(京军)多被豪家所藏匿。到那时大兴土木仍然很频繁,每年招募平民充当劳役,花费二百余万钱。蒋瑶为这个进言,因此请求停止不急需的工程。豪家所藏匿的军人都出来,招募花费大减。因为年老辞官离去。‎ 蒋瑶正直坚贞,高洁清廉。退休之后,居住在陋巷之中。和尚书刘麟、顾应祥等人结了一个文酒社,徜徉于岘山之间。死时八十九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恭靖。‎ ‎14.C 【解析】错在“烟花燃放”,此处“烟花”指春日美丽的景物。‎ ‎15.【参考答案】①表达了诗人对宋朝统治者败逃行为的讽刺,对国势日衰的忧愤。首联、颔联写敌人步步进逼、朝廷节节败退的局面,诗人对此痛心疾首。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流落(客居)异乡,年华已老,不能为国解忧的感伤。颈联化用诗句,扣题写“伤春”,写出诗人白发如霜,漂泊异地,因国家动荡,虽正值春光美好,也尽是“孤臣”的无力、伤感。③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抗金行为的歌颂,意在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尾联赞扬抗金将领向子諲的勇敢行为,与朝廷当权者败逃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每点2分)‎ ‎16.(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3)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A 【解析】举世闻名:形容非常著名;举世瞩目: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语境是“系统解决方案”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影响很大,故填写“举世瞩目”。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语境“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冰雪运动的美丽画面”,强调生动逼真。击节叹赏:形容对人的行为、言论、诗文、技艺等十分赞赏;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语境是“让观者身临其境,叹为观止”强调观众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历历可数:表示可以清楚的一个个或一件件地数清楚。语境是“使各类“完美新视界”的精彩画面历历在目”强调画面清清楚楚重新出现在眼前。‎ ‎18.A 【解析】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本题中,“以前平面显示的最大缺陷是由于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成分赘余,应删除“由于”,排除B、D项;与“层次感缺乏,画面纵深感不强”相照应,先层次,再说纵深感,排除C,即选择A。‎ ‎19.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强调8K,在句首强调,所以排除C、D项;“既……又构成并列关系”,5G与下文“还可以实时传输超高清图像”联系紧密,排除A,选择B。‎ ‎20.(5分)【答案】①“知道”改为“获悉” ②“你们” 改为“贵”‎ ‎③“翻一翻” 改为“翻阅”或"审阅”“浏览” ④“谢谢” 改为“感谢”‎ ‎⑤“打小在江西长大”改为“籍贯江西”或“江西人” ‎ ‎21.(6分)【答案】大学毕业生的基本去向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可以选择工作就业和自主创业两种方式;一种是延缓就业,可以选择考研究生或参军入伍;还有一种就是不找工作,在家闲置成为啃老族。 (前两种各2分,最后一种1分,语言表达连贯1分,共6分。不分类而逐一叙述、超字数,均不给满分)‎ 四、写作(60分)‎ ‎22.(60分)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①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 一等(20—16)‎ 二等(15—11)‎ 三等(10—6)‎ 四等(5—0)‎ 基 础 等 级 ‎40‎ 分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语 言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20分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审题立意提示:‎ 材料语:三个句子,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谈“登山看风景”的看法:第一句,强调从山顶上看,可以尽收美景;第二句强调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第三句强调从山脚看,世界也有别样的美丽。三个句子,三种看法。‎ 提示语:“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试想你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上面的材料”要求考生要围绕三句话来写;“引发你什么样的联想和思考”暗示不要只从“登山看风景”来写,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你又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要求要作出明确的选择,并围绕选择分析原因、写出理由。‎ 学生要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作联想和思考,如果只从“登山”的角度来写这篇文章,只是理解材料的内容,不能给高分。‎ 抓住第一句话的“绝顶”可立意为:如“绝顶”是更高的追求,是远大的目标,在人生的旅途中,就应该给自己高远的目标追求,激发自己去努力奋斗;如“凌绝顶”,目标实现,会感受、认识到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如“一览众山小”,不被遮挡,能让自己不受蒙蔽,感受生活真实的美等。‎ 抓住第二句话中的“半高处”立意: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如把“半高处”比喻为人生的旅途中,前有目标,留有美好的想象和向往;后有收获,见证奋斗的足迹;再如何必登上山顶,“美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等。‎ 抓住第三句话,从山脚看,世界也有别样的美丽。“别样的美丽”可联想到:如带着梦想、为了“山顶”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去奋斗;如带着谦卑的态度,从事物的根基上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好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