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12月)语文
·1· 鹤岗一中 2020—2021 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3 小题,9 分) 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 畴,两者内容基本相同,可以通用;区别在于,“诚”是一个形而上的本体范畴,“信”仅仅是形而 下的实践概念。自孟子始,把“信”与“诚”结合在一起,这对信概念的发展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诚”是“信”的灵魂,“信”的行为因“诚”而立。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诚反映客观世 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 信是平等主体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道德原则。尽管人伦之中不平等关系居多,但在人们的社会 生活实践中,无论是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平等交往的关系居多数,因而信对于人生更重 要,具有广泛而现实的意义。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仍然有着借鉴指导 意义。现代社会是民主政治,强调权利平等;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强调交易平等;现代社会是法 治社会,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怪乎,近代革命先驱谭嗣同虽然主张整体废除三纲五伦,却 强调要保留朋友一伦。在他看来,“五伦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为 朋友乎!”保留朋友一伦的意义在于“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三曰‘节宣惟意’。总括其 意,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常遇到如何立身处世的问题,信是人生立身处世之基,人而无信,则寸步 难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辄,其何以行之哉?”儒家运用信的 概念于政治领域,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警示。我国传统政治伦理一直强调“得民心者得天 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诚信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诚信与礼义合治国家,不仅可以赢得本国百 姓的民心,而且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 先秦诸子百家都关心和认同信的观念,儒家关切尤甚。信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范畴,构成传统伦 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社会能够 基本做到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结友爱,都受赐于儒家之信的观照和浸润。信不仅是 传统社会坚守的伦理准则,更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是全世界都能够接受和必须遵守的 最低限度的伦理道德原则。 (摘编自夏海《儒家之信所蕴含的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诚是自然法则,信是做人的准则,所以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 ·2· B.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实质上就是强调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 C.儒家把信运用于政治领域,是为统治阶级的服务,并没有考虑百姓的利益。 D.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文章开篇把“诚”和“信“两个概念做了比较,阐明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B.文章用谭嗣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五伦之中以不平等关系居多,但朋友一伦是平等的。 C.文章第三段分别从信是立身处世之基和信是治国安邦之道两个角度阐述了信的意义。 D.文章使用了比较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和“信”是两个意义高度重叠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 B.信是任何一种社会都必需的道德原则,人如果没有信,则难以立足于世。 C.诚信治国,统治者首先要做到讲信用、守信诺,这样就可以赢得百姓的心。 D.儒家之信是传统社会基本能够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结友爱的前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3 小题,12 分) 丰子恺:抒情漫画缘何依然动人 范 昕 1910 年,在李叔同的推荐下,陈师曾即兴创作的文人水墨画陆续发表在上海的《太平洋画报》 上。这应该是中国现代的第一批漫画。其中一幅名为《落日放船好》,简单至极,画中央是一株无叶 的柳树,一位身着长袍、头戴斗笠的书生独坐船头,隐于柳树后,仿佛漂浮在无尽的时空中。“即 兴之作,小形,着墨不多,而诗趣横溢”,这批画给丰子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 35 年之 后他仍记得其中一部分的题目。 丰子恺早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图画与诗意的结合,原本不稀奇,宋代以来的文人画 即有这样的传统。丰子恺这一系列作品既有对文人画的继承,也有他的特别之处:不是对诗意的简 单阐释,而是在技法和意境上进行大胆的创造。 尝试古诗新画以前,丰子恺其实热衷户外写生。上世纪 20 年代执教于上虞的春晖中学期间,一 次他向学校请假寄居在杭州西湖的朋友处。一晚月上柳梢时,他出门写生,想去描绘月光下的西湖, 却怎么也无力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只得徒劳而返。他的朋友观赏过丰子恺描绘的湖光月色之 后,脱口而出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句: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 稀似去年。这诗句让丰子恺豁然开朗。他突然琢磨起,是不是可以放弃对西湖的直接描画,转而尝 ·3· 试去表达由诗句联想到的场景。他想描绘的,其实是关于西湖的诗句引发的想象,而非风景本身。 这件事令丰子恺一生难以忘怀,不禁深感“诗人眼力可佩,习画应该读诗”。 1926 年,军事冲突在上海蔓延,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最终在沪江大学里找到了避难所。一 晚,丰子恺随口问骑在自己膝上年仅 4 岁的小儿子瞻瞻:“你最喜欢什么事?”瞻瞻率性回:“逃 难。”丰子恺纳闷,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是什么?”瞻瞻解释道:“就是爸爸、妈妈、宝姐 姐、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丰子恺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理解的“逃难”是这样 的!这样一次对话,激发丰子恺思考关于童年的话题。他写了一篇《从孩子得到的启示》,感叹“仆 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在他们看来都是无目的地在游戏,在演剧。唉!我今晚受了这孩 子的启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丰子恺能够发现孩子心里和成人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他的很多画都是来源于儿女的嬉戏,看到 哪个孩子有个有趣的举动,就马上画下来。孩子们碰到蚂蚁搬家,不但不去伤害它们,还用小凳子 放在蚂蚁搬家的路上请行人绕行。 为丰子恺最早的“儿童相”漫画提供灵感的,则来自日常的温情一幕。一天,丰子恺完成了一天 的教务,妻子抱了儿子瞻瞻,携了女儿阿宝,到弄堂门口等他回家。瞻瞻坐在母亲的臂上,口里唱 着:“爸爸还不来,爸爸还不来!”阿宝拉住了母亲的衣裾,在下面同他合唱。马路上熙来攘往的 人群中,瞻瞻一眼就认出了带着一叠书和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突然欢呼舞蹈起来,几乎使他母亲 的手臂撑不住。阿宝陪着他在下面跳舞,也几乎撕破了母亲的衣裾。母亲则在一旁笑着喝骂他们。 这时,丰子恺觉得自己立刻化身为两个人。其中一人体验着小别重逢时的家庭团圆之乐,另一个人, 则远远地站出来,从旁观察这一幕悲欢离合的活剧,看到一种可喜又可悲的世间相。 对丰子恺而言,儿童的世界更接近真实,更具有自然之美,这正是他希望通过作品努力捕捉乃至 置身其中的境地。可贵的是,丰子恺描绘日常,出于感情,也出于自然,其实也是带有诗趣的。恰 如他自己所说,“这种画表面都平淡,浅率的人看了毫无兴味,深于感情的人始能欣赏”。 (选自《文汇报》) 【相关链接】有一天,门前来了卖鸡崽的小商贩,孩子们齐声向爸爸呐喊“买小鸡”。丰子恺和 小商贩讨价不成,小商贩拔腿就走,孩子们顿时哭声一片。丰子恺再度加码讲价,小商贩还是不依, 孩子们的哭声更强了。因为还会有来卖小鸡的,丰子恺就抚慰孩子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吧,但 你们下次……”丰子恺立即把话打住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 说要”。这些成人世界的道理,丰子恺没有告诉孩子们。 ·4· 女儿丰一吟回忆说:父亲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种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一言一行都饱含对子 女真善美的教育。 (节选自望秋园《丰子恺是个慈父》)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写丰子恺在抒情漫画方面取得的成就,先从陈师曾写起,是说明丰子恺的漫画创作受到 了陈师曾的绘画影响。 B.丰子恺的抒情漫画至今依然能够感染读者,是因为他继承传统,敢于创造;热衷写生,大胆 尝试;而且他能守护童真。 C.“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是丰子恺艺术成就的土壤,举家的逃难虽然艰辛,但 对于画家而言却是幸事。 D.丰子恺描绘日常景物,不仅出于感情,而且出于自然,带有浓浓的诗意,感情丰富的人才能 真正体会。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丰子恺对陈师曾发表在上海《太平洋画报》上的一批画做深入研究,对陈师曾赞赏有加,以 致丰子恺早期有大量的作品是仿效陈师曾的“古诗新画”。 B.宋代以来的文人画就有图画与诗意结合的传统,丰子恺早期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这 些作品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大胆的创造。 C.丰子恺寄居杭州西湖,月上柳梢时出门写生,却无法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徒劳而返, 后来从朋友的诗句中得到启发,让他豁然开朗。 D.有一天,丰子恺的妻子带着子女到弄堂口等他回家:儿子瞻瞻和女儿阿宝看见带着一叠书和 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而欢呼舞蹈,妻子因陷于难堪而烦恼地责骂孩子们。 6.丰子恺“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包含着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海边的雪 张炜 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天就要黑下来了。他们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身回铺 ·5· 子里了。 金豹重新坐到炉台跟前,烘着手说:“这样的鬼天气只能喝酒。唉唉,到底是老了,没有血气 了,简直碰不得风雪。” “这场雪不知还停不停。等几天你看吧,满海都漂着冰矾。”老刚还在专心听着风雪的吼叫声。 “唉,老了,老了。”金豹把一双黑黑的手掌放在炉口上,像烤咸鱼一样,反反正正地翻动着。 “就像雪一样,欢欢喜喜落下来,早晚要化的。”老刚点点头,“像雪一样。” 金豹望着铺门上那块黑乎乎的玻璃:“还是地上好,雪花打着旋儿从天上下来,积起老厚,让 人踏,日头照,化成了水。它就这么过完一辈子。” “人也一样。真不容易啊!”老刚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的眼睛直盯住跳动的灯火,眼角上有什 么东西在闪亮。金豹慢慢地吸一支烟,把没有喝完的半瓶酒重新插到沙子里去。 两个老人挨在一起,闭着眼睛各自想心事。老刚想他的儿子——这时已经背上猎枪和金豹的儿 子回家了。 老刚躺下了。金豹自己却睡不着了。他侧身吸着烟,静静地听外边的声音。海浪声大得可怕,他知 道拍到岸上的浪头卷起来,这时正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砣子吞进去。他惯于在骇人的海浪声里甜睡。 可是今晚却睡不着了。仿佛在这个雪夜里,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正向他慢慢逼近过来。他怎 么也睡不着。他披上破棉袄钻出了铺子。 刚一出门,一股旋转的雪柱就把他打倒了,头被撞得有些懵。金豹望着四周,真不敢相信自己 的眼睛。他突然想起了白天搬动的舢板,加固的锚绳也不保险哪!他像被什么蜇了似地喊着老刚, 翻身回铺子去了。 凭借雪粉的滑润,他们将几个舢板又推离岸边好几丈远。彼此都看不见,只听见粗粗的喘息声。 他们不敢去推稍远一些的小船,怕摸不回铺子。 他们的手脚冻得没有了知觉,终于不敢耽搁,开始摸索着回铺子了。金豹不断喊着老刚,听不 到回应,就伸手去摸他、拉他。有一次脸碰到他的鼻子,看到他用手将耳朵拢住,好像在听什么? 老刚真的在倾听。听了一会儿,他的嘴巴颤抖起来,带着哭音喊了一句:“妈呀,海里有人!” 金豹像他那样听了听。 “呜喔——哎——救救——呜……” 是绝望的哭泣和呼喊。金豹跳了起来,霹雳一般吼道: “有人!他们上不来了!” ·6· “听声音不远!”老刚身上抖起来,牙齿碰得直响。 金豹在浪头跟前吼起来,浪头扑下来,他的身子立刻湿透了……老刚喊了一阵,最后绝望地说: “不行了,他们听见也摸不上来,他们不行了……” 金豹奔跑着,呼喊着,不知跌了多少跤子,伸开手在雪地上乱摸——他想摸些柴草点一堆大火: 被海浪打昏了头的人,只有迎着火光才能爬上来,金豹想按海上规矩,为落水者点一堆救命的火。 厚厚的大雪,哪里寻柴草去!他一声不吭地站在了老刚身边,突然说了句:“点铺子吧!” 铺子是他们承包组的全部家当哪。 大火燃起来了!风吹着,熊熊烈火四周容不得冰雪了。空中飞旋的雪花,都被映红了;雪地上, 远远近近都是嫣红的火的颜色,狂暴的风雪比起这团大火好像已经是微不足道的了…… 金豹钻到了水浪里,盯着水里的那团黑影。黑影近了,是抱着一块木板的落水者。金豹拖上他, 刚迈开一步,就被一巨浪打倒了,他爬起来时,看到老刚也拖着一个人……他们把两个落水的人抱到 了大火边上。 烤了一会儿,两个身体蠕动起来。 正在这时候,金豹和老刚听到了大火的另一边有一种奇怪的声音。他们跑去一看,惊得说不出 话——从雪地里、从黑夜的深处滚来两个“雪球”!“雪球”滚到大火边上才展开,让他们看出原 来是两个人。老刚低头瞅一瞅,惊慌地捏住其中一个的手说:“这是我儿子!” 原来他们终于没能冲出茫茫原野,在漫天的雪尘中迷路了!他们左冲右突,终于知道自己注定 要冻死在这个雪夜里了。可他们绝境中望到了奇迹——一团生命的大火在远方剧烈燃烧,爆出了耀 眼的白光!他们流着眼泪,爬过去,滚过去…… 火势渐渐弱下去,那一堆炭火却红得可爱。两个落水的人能够坐起来了,他们看看炭火,看看 远处的黑夜,放声大哭起来。 两个年轻猎人的双筒猎枪早已不知丢在哪里了。他们的一身冰砣融化着,水流又渗进沙子里。 他们颤声叫着:“爸……” 他们和两个落水的人一块儿跪在了两个老人面前……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写金豹烘手、饮酒取暖的场景,突出风雪带来的寒冷程度之深,把酒瓶插到沙子里暗示了 地点,这些描写紧扣了标题。 B.小说写金豹睡不着这一细节,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因为睡不着而走出铺子,直到他们点火救人, ·7· 构思巧妙,环环相扣。 C.两位老人关于大雪的对话流露出他们对自己“老了”的无奈心态,真实展示了老年人对未来生 活的迷茫。 D.小说语言细腻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极富画面感和表现力,把一个寒冷冬季风雪天气里的 温暖故事,讲述得精彩动人。 8.小说极力描写海浪和风雪之大,这样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 分) 。 9.小说结尾写金豹和老刚的儿子也因为点燃的大火而得救,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 简要分析。(6 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祖资,魏骠骑将军。父宏,南阳太守。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 多所陵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 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 “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苞奏楚与吴人孙世山共讪毁时政,楚亦抗表自理,纷纭 经年..,事未判,又与乡人郭奕念争。武帝虽不显明其罪,然以少贱受责,遂湮废积年。 初,参军不敬府主,禁既轻苞,遂制施敬,自楚始也。征西将军,扶风王骏与楚旧好,起为参 军。转梁令,迁卫将军司马,时龙见武库井中,群臣将上贺,楚上言曰:“顷闻武库井中有二龙, 群臣或有谓之祯祥而称贺者,或有谓之非祥无所贺者,可谓楚既失之,而齐亦未为得也。夫龙或俯 鳞潜于重泉,或仰攀云汉游乎苍昊,而今蟠于坎井,同于蛙虾者,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 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愿陛下赦小过,举贤才,垂梦于傅岩①,望想于渭滨②,修学官, 起淹滞,申命公卿,举独行君子可惇风厉俗者,又举亮拔秀异之才可以拨烦理难矫世抗言者,无系 世族..,必先逸贱。夫战胜攻取之势,并兼混一之威,五伯..之事,韩、白之功耳;至于制礼作乐,阐 扬道化,甫是士人出筋力之秋也。伏愿陛下择狂夫之言。”惠帝初,为冯翊太守。元康三年卒。初, 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至楚,济曰:“此人非卿所能目,吾自为 之。”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楚少所推服,惟雅敬济。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 ·8· 欲枕石漱流。”误云“漱石枕流”。济曰:“流非可枕,石非可漱。”楚曰:“所以枕流,欲洗其 耳;所以漱石,欲厉其齿。”初,楚除妇服,作诗以示济,济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 之凄然,增伉俪之重。” (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释:①傅岩:古地名。相传商代贤士傅说为奴隶时版筑于此,故称。后因以泛指栖隐之处或隐逸 之士。②渭滨:代指姜子牙。《韩非子·喻老》:“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 指太公望吕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 苞骠骑军事 B.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 苞骠骑军事 C.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 苞骠骑军事 D.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遗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 苞骠骑军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长揖,古代汉族交际礼仪,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上古时开始流行,长幼尊卑都可用。 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 B.经年,经过一年。此处的“经年”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 设”中的“经年”词义不太相同。 C.世族,原指先世有功之官族,后泛称世家大族和书香门第为世族。如,韩愈《卢氏墓志铭》 中有“夫人本宗,世族之后”可谓佐证。 D.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指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孙楚出身官宦世家,其才学文章无与伦比,且性情爽朗超逸,但却常有凌侮他人居高自傲的 言行,故在当地缺少美誉。 ·9· B.孙楚自负才气过人,对待上司、同僚、同乡态度均十分轻慢,武帝虽然对其非常欣赏,也不 得不公布其罪状,将其停职处理。 C.孙楚见识高远,不同流俗。当时“龙见武库井中”,他认为大臣们的看法均属错误,朝廷应 从这种自然现象中得到感悟和启发。 D.孙楚才思敏捷,重情重义。好友王济对其颇为推崇,称赞其才识突出,对孙楚悼念妻子诗作 大加赞赏,认为诗作情意深重,令人感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 (2)楚少所推服,惟雅敬济。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欲枕石漱流。” (二)诗歌阅读(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寓驿舍① 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 。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①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②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 威,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 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中诗人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 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既表明诗人旧地重来,又蕴含了奋发有为和超然物外的 情感。 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 感慨。 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 烈。 15.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6 分) ·10· 。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合乎规范的车轮即使在高温环境中也不能改变 它的弯曲。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形象地揭露当时嫉贤妒能的社会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 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_________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 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 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 赚大 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_________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 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_________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 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_________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 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 B.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C.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 D.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18.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11· B.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 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 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 豪宅, 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D.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5 个字。(6 分) 快递并非现代专属,古已有之。最早的“快递公司”出现在秦朝,主要是为了传递信息和文书, 称为“驿传”。到了汉朝,“驿传”逐渐走向成熟,①______: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或 传;同时,政府还将所传递的文书按照不同等级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和时间传递。到了隋唐时 期,②______,规模继续扩大,出现了以京城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的格局,就连一些边远山区也设 有“网点”。当然,既是“快递”,那在速度上肯定有所要求。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中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可见,③______。 21.下面这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 分) 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欣喜地告诉您:新世纪中国网站创办五周年了。让我们弹冠相 庆吧。为纪念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贵网站从即日起到 6 月 7 日开展以“‘新世纪中国’与我” 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这五年来与网站共同成长的各位网友撰文投稿,恳请希望得到您的鼎力相 助。对您的拙作,我们将聘请知名作家认真评选。 四、写作 (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2· 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要与他人有所联系。著名文化老人季羡林先生说:“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 一点就是好人。”已去世的当代毕升两院院士王选教授说:“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 虑自己一样多就是好人。”孔孟的说法更经典,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敬人者人 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当然也有截然相反的说法。中国有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俗语,西 方存在主义哲学则认为“别人是自己的地狱”。 在这个人人不能回避的问题上,你怎么看? 请以“人与己”为话题,根据自己对上文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演讲稿,在升 旗仪式上讲给同学们。 ·13· 鹤岗一中 2020——2021 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D【解析】 A 项,强加因果,诚与信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原文“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 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是对“诚与信,是 天道与人性的关系”的诠释。B 项,“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是现代社会强调的, 并非“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的实质”。C 项,“并没有考虑百姓的利益”说法绝 对,原文“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警示”“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 2.B【解析】 用谭嗣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仍然 有着借鉴指导意义。 3.C【解析】 说法绝对。原文是“诚信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把“诚信与礼义合治 国家”,才“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而且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 4.【答案】C 5.【答案】B 【解析】A.“仿效陈师曾的‘古诗新画’”分析概括错误,“古诗新画”是丰子恺对 宋代以来文人画的继承与创新。C.理解错误,是从朋友“吟诵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句”中 得到启发的,而不是“朋友的诗句”。 D.“妻子因陷于难堪而烦恼地责骂孩子们”表 述不够准确;原文是“母亲则在一旁笑着喝骂他们”,看不出“烦恼”。 6.【答案】优秀品质:①率真。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都源自内心,不掺杂一点成人世 ·14· 界里的东西。②正直。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不固执己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 孩子。③友善。平等待人,爱世界的一切生命;和孩子对话心平气和,不责怪打骂孩子。 (能准确答出两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题目,既涉及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找到体现 丰子恺“对 7.C “真实展示了老年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错误。 8.①描写海浪风雪之大,能表现天气的寒冷、恶劣,营造出紧张、凶险的氛围,突出了 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②因海浪风雪越大,落水者和迷路者才找不到方向,才需要大火 指引方向,由此才能推动情节的发展。③描写海浪风雪之大,能从侧面烘托两位老人舍 弃个人利益,点燃铺子救人的品质。④因海浪风雪之大,点燃铺子救人的举措也无意救 了他们儿子的命,凸显“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温暖主题。(每点 2 分,答出其中 3 点即可得满分) 9.①与前文情节互为照应,使这个故事紧凑,结构浑然一体。②情节跌宕起伏,出人意 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强了情节发展的张力。③使主题得到了升华,不仅仅是对舍己救人 的歌颂,凸显“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温暖主题。④引发读者不尽的思考,能起到 言有尽意无穷的作用。(每点 2 分,答出其中 3 点即可得满分) 10.B “文帝遣符劭/孙郁使吴”,文言文里并列成分之间需要断开,“符劭”“孙郁” 是并列的人名,作“遣”的宾语,“使”的主语,之间断开,据此排除 C。“将军石苞 令楚作书遗孙皓”,“将军石苞”作主语,“令楚作书遗孙皓”是兼语短语做谓语,“孙 ·15· 皓”做“遗”(送给)的宾语,据此排除 A 项。“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为” 后省略了宾语“之”,“通”作谓语,通报,独立的句子,之后需要断开;“楚”,人 名“孙楚”的省略,作句子的主语,所以“楚”前断开。据以上分析排除 D。故选 B。 11. C 项,“世族,原指先世有功之官族,后泛称世家大族和书香门第为世族”错误, 后泛称世家大族为世族,不包括书香门第。故选 C。 12. B 项,“对待上司、同僚、同乡态度均十分轻慢”“武帝……也不得不公布其罪状” 错误。原文只是说“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可见只是对石苞很是轻视简慢;“武 帝虽不显明其罪”,可见并未张扬公布其罪过。故选 B。 13.(1)难道预兆着管库房的人中或者有英才隐藏潜伏,服劳役的人中有贤者埋没在行伍 里?所以龙出现这种情况,应令人有所感悟。 (2)孙楚很少有所推崇佩服的,仅王济一人。孙楚年轻时想隐居,对王济说:“想以山石 为枕以江水洗漱。” (1)岂独,难道只;隐伏,隐藏潜伏;厮役,服劳役的人;见,通“现”。 (2)惟,只;雅敬,很敬重;欲,想;枕,意动用法,以……为枕头;漱,意动用法,以…… 来漱口。(每点 1 分) 【参考译文】 孙楚字子荆,是太原中都人。祖父孙资,曾是魏骠骑将军。父孙宏,曾任南阳太守。 孙楚的才学文章(当时的人)无与伦比,爽朗超逸高于同辈,多有凌侮他人居高自傲的言 行,在当地缺少美誉。年纪到了四十多岁,才开始参与镇东将军的事务。文帝派符劭、 孙郁出使吴国,将军石苞叫孙楚写信给孙皓。符劭等人到吴国,不敢通报此信。孙楚后 来迁任佐著作郎,又参与石苞骠骑军务。孙楚既然自负其才气,对石苞很是轻视简慢, ·16· 刚来到时,拱拱手说:“天子叫我参谋你的军务。”因此两人从此有了隔阂。石苞启奏 孙楚与吴国人孙世山一起诋毁朝廷大政,孙楚也上表申述论理,纷争混乱了一年,事情 尚未判明,又和同乡人郭奕因事愤怒相争。武帝虽然不张扬他的罪过,但因他小有轻贱 而受人指责,于是被停职埋没多年。初时,参军多不尊敬其上司,孙楚既已轻慢石苞, 于是制订了参军要尊敬上司的规定,这是从孙楚开始的。征西将军、扶风王司马骏和孙 楚旧时友好,起用他为参军。转任梁县县令,迁任卫将军司马。这时有龙出现于武库水 井中,群臣将要上表称贺,孙楚上奏道:“最近听说武座的水井中出现了两条龙,众臣 中有人认为是吉祥之兆而称贺,也有人认为并非吉祥而没什么可贺的,可以说是楚人已 错,而齐人也不算对。龙有时俯身潜藏于深泉,有时高入云端游于苍天,然而现在盘伏 在坑穴水井中,与青蛙小虾同伍,难道预兆着管库房的人中或者有英才隐伏,服劳役的 人中有贤者埋没在行伍里?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应令人有所感悟。希望陛下赦免犯有小 过错的人,举用贤才,也托梦给在傅岩筑墙为奴的奇才,仰慕吕尚那样的高人、修建学 校,起用有才德者而久沦下位的人,明令三公九卿,推荐可使风俗淳朴而激励世俗的君 子,并举荐明达事理,才能出众且优异特出的人才,且能够处理繁忙的政务疑难、纠正 世俗高声而言的人,不要拘泥于世袭贵族,而一定要优先从隐逸之士或普通人中选拔。 事实上,百战百胜的大势,兼并统一的威风,那是(春秋)五伯和韩信、白起所建的功勋; 至于制定礼乐,阐明和弘扬道德教化,正是士人出力的时候。谨望陛下择用我这个狂人 的意见。”惠帝初年,任冯翊太守。元康三年去世。当初,孙楚和同郡的王济友好,王 济为本州大中正,访找考察乡邑人士的品行表现,访问到孙楚时,王济对同僚说:“这 人不是你所能了解的,我自己来办。于是就评述孙楚道:“天才博识,格外突出,超出 一般人。”孙楚很少有所推崇佩服的,仅王济一人。孙楚年轻时想隐居,对王济说:“想 ·17· 以山石为枕以江水洗漱。”误说是“以山石洗漱以江流为枕”。王济说:“江流不能枕, 山石不能洗。”孙楚说:“所以说以江流为枕,是想洗净耳朵;所以说用山石洗漱,是 想磨砺牙齿。”当初,孙楚在因妻死服丧期满除去丧服后,写诗给王济看,王济说:“我 不明白文生于情,还是情生于文,但读此诗很令我伤感,增加了夫妇间的相互敬重。” 14.【答案】B 【解析】B 项,“奋发有为和超然物外情感”错,应是“物是人非”。颔联运用两个典故, “鲲自化”用《庄子•逍遥游》鲲化为鹏故事,喻指不少得志者飞黄腾达,官运亨通,但 他们扶摇宜上,与我本不相干;“鹤仍归”用《搜神后记》中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故 事,一方面切自己此日旧地重来,一方面有物是人非之叹。这一联用的两个典故,格言 升沉异势,深寓感慨,既表明诗人旧地重来,又蕴含了物是人非的感叹。故选 B。 15.【参考答案】(1)借景抒情,首联写地处僻静的“闲坊”,陈旧、荒凉的“古驿”经 常掩着门,空荡荡的,营造了驿舍荒凉幽寂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境。(2) 动作描写,诗人在细细数竹、量松的动作中发现竹增松长,从而感慨时光飞逝,壮志难 酬。(3)对比手法,尾联用今昔对比,曾经壮志豪情的诗句,而今蛛网尘封,字迹模糊, 抚今追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沉痛抑郁之情。 【解析】题干问的是“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需要明确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通过分析诗句可知,首联写景叙事,“闲坊”“古驿” 的荒僻烘托了诗人孤寂凄冷的感情。颔联运用鲲化为鹏和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典故 感慨人事浮沉,物是人非。颈联紧承“仍归”,运用动作描写,写此日追寻旧迹的行动, 故地重游,驿中庭院已经起了变化。那片竹子比过去长得更多了,那株古松比过去长得 更粗大了。诗人在思量这些年闲抛的岁月,亦在寻找这些年往来奔波的脚印。竹增松长, ·18· 岁月如流。可见这数竹量松看似悠闲的动作中,实含有无穷感慨,万种凄惶写作者一根 根数竹,解下腰带量松,这些动作寄寓了作者岁月如流的无穷感慨。尾联今昔对比,壁 上的诗句,留下了往日的雪泥鸿爪,也记下了当日的激烈壮怀,抚今追昔,诗人怎能不 心事万千结联?感慨今夕,情感沉痛。 16.【答案】(1)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2)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3) 众 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解析】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有、槁暴、昳、嫉、蛾眉、谣诼、善淫。 17.C【解析】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快马加鞭:对 快跑的马 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 指头 就能数过来。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南辕北 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璀璨夺目:光辉 灿烂 耀人眼睛。光彩照人:用以形容人(一般形容女子)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 就辉煌, 令人注目、 敬仰。 18.B【解析】句式杂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应改为“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 或“据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成分赘余:“超过七成多”应改为“超过七成”或“七成多”。 成分残缺:“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之前少了介词“以”。 19.C【解析】根据语句内在的逻辑顺序判定。 20.【答案】①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②“快递”业发展十分迅猛 ③唐朝对快递速 度要求很高 ·19· 【解析】 语段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的“快递(业)”,是按照时间顺序表述每个朝代的具体特点的。 第①空,根据前文的“成熟”及后文的驿传的设置传递文书的等级和传递规矩分析可知, 空格的内容应该是驿传有比较完整的制度规定;第②空,从出现以京城为中心等内容看, 空格的内容应该是快递业务发展迅速;第③空,从岑参诗歌的角度分析,空格的内容应 该是得出的结论,即唐代对快递速度要求很高。 21.(1)“弹冠相庆”改为“共同祝贺”;(2)“贵网站”改为“本网站”;(3)“要求”改 为“诚邀”;(4)“恳请”改为“恳切”;(5)“拙作”改为“大作”。 22【材料简析】 本次作文题所给材料可分两层:第一句“人生活在世界上,总要与他人有所联系。” 这句话可理解为一种观点,它的言下之意是说,人生活在世上总要与他人有所联系,在 与他人联系的过程中总要处理“人与己”的关系;第二层引用六句名言,表达了不同时 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处理“人与己”的关系问题时所表现的鲜明态度。文化老人季羡 林先生的话“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是说,考虑别人要比考虑自己稍 多一点,这种“稍多一点”体现的是一种的利他思想,符合传统文化中先人后己、舍己 为人的奉献精神;王选教授说,“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 是好人。”考虑别人要与考虑自己一样多,也就是要像考虑自己一样考虑别人,这是一种 视人若己、人己平等的理念。这两位当代名人的话,体现了现代人处理“人与己”关系 时的基本原则。先贤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 着想的思考方法,这种方法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推想别人,自己不想接受的东西就不要 ·20· 强加给别人,自己不想说的话就不要希望别人去说,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让别人去 做,这种尊重人、体贴人、为他人着想、不强人所难的思考方法,更有利于构建人与人 之间的和谐关系。孟子的“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是说你敬人人才会敬你, 你爱人人才会爱你,这是处理 “人与己”关系的一种态度,这种敬爱他人的态度,是处 理人际关系的最好方法。两位先贤的名言教给我们处理“人与己”关系的态度与方法, 也是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早期渊源。以上四句名言都从正面指导我们处理“人与己” 的关系。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则表现了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利己的一面,是人作为 动物在“物竞天择”的生存竞争中表现出来的自私本性,是人为自身生存和发展而不顾 他人的贪婪表现。西方存在主义“别人是自己的地狱”的观点,更是把他人作为自己的 敌对势力,反映了人在现实世界中身不由己的困窘状态。上述六句名言,代表了古今中 外不同地域的人们处理“人与己”关系时的不同观点,为同学思考、写作提供了一定的 借鉴。 【指令分析】 这次作文的指令是:“在这个人人不能回避的问题上,你怎么看?请以‘人与己’为 话题,根据自己对上文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演讲稿。”指令中的“人 与己”只是一个话题,是一个人人不能回避的问题,到底该怎样看这个问题,该怎样处 理“人与己”的关系,指令要求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谈谈看法。材料中罗列的 六句名言,代表不同的观点态度,意在引发思考,指令并没有要求引用,所以,可以选 用,也可以不用。作文的关键是要明确回答“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具体阐释你对处理 “人与己”关系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同时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 ·21· 【习作展示 1】 人己互利共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己互利共生》。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甚至与世界有一定的联系。 正如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所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那么,在人与己这个人人都面临的 问题上,我们应如何看待呢? 生而利己是前提。中国有句话古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此话虽有点绝对,但 其中也蕴含着一定的道理。生而为人,仅活一世,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都是极其珍贵的, 任何人都没有义务和责任首先为他人考虑。自古江山易主、政权更迭,哪一个后继者会 为敌对一方着想?刘邦、项羽一争天下,刘邦何曾为项王的生死考虑分毫?当今国际风 云变幻,大国博弈更是血雨腥风,各方绞尽脑汁贪图一己之利,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人 同此心,国家一理,我们每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也都是这样,人活一世,当有作为,若 不为己,又怎么能让自己活出自我?更何谈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呢? 生而利人是必需。人生浮浮沉沉几十载,倘若只知利己,不去利人;只知利己,不 会互利,那这样的人生又能有什么意义呢?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体,每个成员分工协作、 互惠互利,社会才能正常运转,每个人也正是在服务他人、利于他人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自身价值。刘备若没有诸葛亮的辅佐,就不会实现三足鼎立之盛况;而诸葛亮若没有辅 佐刘备的运筹帷幄,更不会有“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大名鼎鼎。在专业分工日益精细、 行业联系交错纵横的现代社会,孤身一人单打独斗定难成事,我们每个人都应明白,利 人才是每个社会人人生价值之所在,我们只有在学会利人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我们 ·22· 的生命才会在人生舞台上大放异彩。 利人和利己是互利共生的。利己是前提,利人是必需。没有利己,何谈利人;没有 利人,又何来共生?一个人若连自己都经营不好,整日生活拮据,又凭什么来考虑别人? 而一个人若只为自己考虑,而不帮助他人,不为别人考虑,他又怎能走向人生高光时刻 呢?要想服务他人、服务社会,首先要经营好自己;要想做好自己、实现生命价值,必 须从服务他人开始。 其实,利人和利己是有机的融为一体的,只有把握二者的平衡,才能成就精彩人生! 同学们,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我们既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为自己而活,饱览旅途风 景;更要在旅途中“身负青囊,剑指远方”用一己之力服务社会与他人,实现生命的价 值!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习作展示 2】 善虑他人,美美与共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总要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总会与各种陌生 人不期而遇,那么,当我们与他人相处时,该怎样处理“人与己”的关系呢?我以为善 虑他人、再顾自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这样方可与人和谐相处,美美与共。 善虑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善虑他人就是凡事先替他人着想,给人方便,与 人为善,这是我们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自古以来,先贤便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样的经典名言世代流传,教育、影响着一代代 ·23· 中华儿女,经典文化的熏陶,让这种凡事先替别人考虑的基因在我们一代代人的血脉中 绵延、流淌,使这种传统美德在我们儿女的骨子里凝聚、贮藏,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博 大情怀。 善虑他人是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凡事能先想到他人的人,那必定有一种宽阔的胸 怀,心中充盈着一种责任担当意识。先人后己,凡事先替别人打算,表现的是一种气度 与格局。2020 年疫情肆虐之时,那一个个逆行的背影,就是当代青年有使命担当的最好 例证。当自己与他人在面对生死危机要去选择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将他人放在首 位,先去考虑他人的安危,这就是善虑他人时所表现的使命担当,而这份担当就是真正 读懂生命意义的人所展示出来的人间大爱,就是生命最美丽的色彩。 善虑他人能点亮生命之光。人生天地间,转瞬而逝,要让短暂的生命如同划过天际 的流星留下绚烂的光芒,当我们优先考虑别人给他人带去一丝暖阳时,我们的生命也同 样会被点亮。聆听丹心报国家的五四先烈们救亡图存的那一声声呐喊,遥看南湖小舟上 革命先辈们点亮星星之火的,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那一幅幅慷慨悲壮的历史画卷……无数 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点亮了生命之光,他们的人生就这样被永远地印刻在了 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上,闪现着永恒的光芒。 朋友们,鲁迅曾说,无尽的人们,无穷的远方,都与我们有关。是的,我们生于中 国大地,生于这个繁荣的时代,每一个生命都与我们有关,让我们继承善虑他人的光荣 传统,承担时代赋予我们历史使命,用善虑他人的襟怀点亮生命之光,成就大美中国, 铸锦绣万千之华夏,创美美与共之时代。 人不为己,要为集体。集体的优秀就是每个人的优秀,集体受损便是每个人的损失。 故,人要为集体,要为群体,人类就是一个群体,所以,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4·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