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 中考科学 精讲精练 专题03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教师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21 中考科学 精讲精练 专题03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教师版)

专题 03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知识点回顾】 一、生物与环境 考点 1 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 1.种群 (1)种群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________的总和。 (2)种群是由同种物种的许多个体组成,但并不是许多个体简单相加,而具有一定特征, 如_______、_______、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种群的数量变动与种群的这些特征密切相关。 2.群落 (1)生物群落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________的总和,简称群落。 (2)一个区域内有一个群落。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群落中,________ 起主导作用,动物、微生物随着植物的分布而分布。 (3)植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________的总和;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 群落。 (4)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群落和种群有大有小,其大小由区域性和人们观察与研究的 需要而定。 (5)群落和种群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联系:群落由不同种群构成,包含多个种群。它是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的集合体。 考点 2 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1.适应性:生物只有________环境才能生存。现存的各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 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形态和结构与________的适应(如: 小肠的结构);形态和结构与________(环境)的适应(如:枯叶蝶)。 2.几种典型适应的实例:如植物的向光性、仙人掌的叶刺等是对单侧光和干旱等环境 的适应;动物的保护色、拟态等既有利于躲避敌害,又有利于捕捉食物,使之更好地适应环 境。 3.适应的相对性:适应的相对性表现在它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而不是永久性的。当环 境条件出现较大的变化时,适应就变成了不适应,有时还成为有害的甚至致死的因素。 二、生态系统、生物圈 考点 3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 1.概念:一定区域内________和它生活的环境中的________一起,组成了生态系统。 它与群落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包括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成分 (1)非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阳光、大气、水、土壤、温度等。 (2)生物成分 ________: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________: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________: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腐生动物等。 3.功能 (1)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叫________。 (2)由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________。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________和________流通的渠道;食物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能 量流动的方向,食物链____________,传递到终极消费者的能量越多;食物链一般从生产者 (绿色植物)开始,不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也不包括分解者。 (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不断循环的。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考点 4 理解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现象和意义 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 和数量保持____________,具有比较稳定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组成成分之间, 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这种调节能力有强有弱,生态系统的成分越________, 生物种类________,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相反,生态系统的成 分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弱,稳定性越低。 2.生态平衡的破坏 (1)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干预或自然因素的变化超过了这个 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________(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泥石流等)和________(如对 森林的过量采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等),同时人为因素可以强化自然因素。 考点 5 应用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人们定期给农田除草是主动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方向,使之流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 考点 6 知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它包括了地球上的________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中的非生物因素。 2.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三、人类与生态环境 考点 7 了解自然环境的人口承载量;认识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1.人口过度增长的危害:过度消耗生物圈的资源,会产生资源与能源问题;地球变成一个 大垃圾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2.启示: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必须符合生态规律。 考点 8 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保护自然的意义:人类要改造自然,更要保护自然。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必须符合 自然规律,使生物圈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2.措施:植树造林、设立自然保护区、立法保护生物资源等等。 考点 1 1.(1)同种生物个体 (2)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2.(1)所有生物种群 (2)植物 (3)所有植物 考点 2 1.适应 自然选择 功能 生活方式 考点 3 1.生物群落 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2.(1)物质 能量 (2)生产者 消费者 分 解者 3.(1)食物链 (2)食物网 (3)物质 能量 越短 (4)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考点 4 1.(1)相对稳定 食物链 食物网 相对稳定 (2)自动调节能力 复杂 越多 越 强 2.(2)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考点 6 1.生物圈 全部生物 (3)5 5.(1)消费者 (2)筛管(韧皮部也给分) (3)①②④ 【例题精析】 例 1.(2019•开封)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物质。在一个受铅污染的生态系 统中,发现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 的铅含量情况如表,那么四种生物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 甲 乙 丙 丁 铅的相对含量 0.04 6.00 0.49 61.00 A.乙→丙→丁→甲 B.丁→乙→丙→甲 C.甲→丙→乙→丁 D.甲→乙→丙→丁 【解答】: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 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有害物质的由少到多依次是甲 0.04、丙 0.49、 乙 6.00、丁 61.00.因此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甲→丙→乙→丁。 故选:C。 例 2.(2019•抚顺)图 1 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 2 为某生态系统中狼和鹿的数量变化 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有 4 条食物链,其中包含虾类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 海藻→虾类→大 黄鱼 。 (2)小型鱼类和底栖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竞争和捕食 。 (3)在图 1 所处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 太阳能 ,图 1 中的 海藻 为该食物 网中各种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 (4)若有毒物质进入图 1 食物网,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大黄鱼 。 (5)图 2 中,开始一段时间内,两种动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 稳定 的状态。 后期由于人类过度捕杀狼,使鹿的数量大增,之后连续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 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 【解答】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 是消费者。图 1 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 1 中有 4 条食物链,分别是:海藻→虾类 →大黄鱼、海藻→底栖动物→虾类→大黄鱼、海藻→底栖动物→小型鱼类→大黄鱼、海 藻→小型鱼类→大黄鱼,其中包含虾类的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海藻→虾类→大黄鱼。 (2)小型鱼类和底栖动物均捕食海藻,同时小型鱼类捕食底栖动物,这两类生物之间是 竞争和捕食关系。(3)在图 1 所处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由图 1 可知海藻是绿色植物。故海藻固定的太阳能是食 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4)生物富集,指的是环境中含有无法排除的有害物 质(如农药 重金属等等) 在生活於其间的生物体内沉积的现象。若有毒物质进入了图 1 食物网,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最多的生物是大黄鱼。(5)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 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一定的自 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图 2 中,开始一段时间内,两种动物 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后期由于人类过度捕杀狼,使鹿的数量大增, 之后连续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1)4;海藻→虾类→大黄鱼 (2)竞争和捕食 (3)太阳能;海藻 (4)大黄鱼(5)稳定;自动调节 例 3.(2020•嘉兴)近年来,我省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打造美丽乡村的突破口,不断提 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如图是某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构建的庭院生 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简图。 (1)在庭院生态系统中,方框内 A 代表的是 人 。 该生态系统之所以能提高经济效 益,是由于沼气池中微生物的发酵,能把一些废弃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加以利用。 (2)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做好垃圾分类。目前生活垃圾基本上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 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类,其中 厨余 垃圾可以投入沼气池用于发酵生产沼气。 (3)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以通过 4 条食物链流入鱼中。该生 态系统结构简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分解者 。 【解答】解:(1)在庭院生态系统中,方框内 A 代表的是人。 该生态系统之所以能提高 经济效益,是由于沼气池中微生物的发酵,能把一些废弃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加以利用; (2)要做好垃圾的集中回收,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工作环境,让老百姓有获得感, 目前生活垃圾基本上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类,其中厨余垃 圾可以投入沼气池用于发酵生产沼气,是垃圾分类的关键;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关系, 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在湖泊生态系统中,有四条食物链,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虾→鱼,浮游植物→虾→鱼,湖底植物→虾→鱼;生物成分又可 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以该生态系统结构简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生物成 分是分解者。 故答案为:(1)人; (2)厨余; (3)4;分解者。 例 4.(2020•湖州)如图是我市一个乡村庭院生态系统的模式图。 (1)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鸡、猪、蔬菜中的 糖类、蛋白质、脂肪 。(选填“糖 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或“维生素”) (2)甲烷杆菌属于 分解者 (填生态系统的一种成分),它能将粪和残余的茎叶中的 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甲烷(沼气的主要成分)等物质。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 呼吸作用 (填一种生理过程)和扩散作用将有机物中 的碳元素转移到无机环境中。 【解答】解:(1)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 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 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 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 能提供能量; (2)甲烷杆菌属于分解者,它能将粪和残余的茎叶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 物,归还的无机环境,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 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和扩 散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转移到无机环境中。 故答案为:(1)糖类、蛋白质、脂肪; (2)分解者; (3)呼吸作用。 5.(2020•金华)经过几年的“五水共治”,婺江水清岸绿,鱼虾回归,白鹭点点。生态治理 的成效与河道增氧曝气机(如图)的使用是分不开的。增氧曝气机通过向水体中充入空 气,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 流的水质。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属于 分解者 ; (2)婺江岸边和水里生活着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这里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群 落 ; (3)白鹭主要以水中的小鱼等动物为食,小鱼以水生植物等生物为食。请据此写出一条 食物链 水生植物→小鱼→白鹭 ; (4)通过河道曝气增氧,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能够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该生 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能力。 【解答】解:(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 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 见,细菌和真菌扥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2)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婺江岸边和水 里生活着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这里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群落。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 解者。因此资料中白鹭主要以水中的小鱼等为食,而小鱼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与白鹭 有关的食物链:水生植物→小鱼→白鹭。 (4)轻度污染的水体,河道曝气机通过向水体中充入空气,以提高水体中溶解氧水平, 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的到净化,提高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分解者; (2)群落; (3)水生植物→小鱼→白鹭; (4)自动调节 例 6.(2020•宁波)鲸落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是科学家研究深海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依 据。2020 年 4 月 2 日,中科院“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深海处首次发现一个长约 3 米的 鲸落(如图)。从鲸死亡,尸体开始下沉到鲸落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大致可分为 四个阶段: (1)移动清道夫阶段:在鲸尸下沉至海底过程中,鲨鱼等生物以鲸尸中的上皮组织、 肌 肉 组织、部分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为食。 (2)机会主义者阶段:一些无脊椎动物以海底的鲸尸作为栖居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 繁殖,同时这些栖居者也在啃食残余鲸尸,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 影响环境 。 (3)化能自养阶段:大量厌氧细菌进入鲸骨,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产生硫化氢。化能自 养细菌利用硫化氢中的化学能进行生长繁殖,而与化能自养细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 能量补充。 (4)礁岩阶段:当残余鲸骨中的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后,鲸骨的矿物遗骸会化为礁岩, 居于其上的所有生物和 非生物 构成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解答】解:(1)鲸鱼属于动物,具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2)生物既能适宜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一些无脊椎动物以海底的鲸尸作为栖居地,在较 短的时间内快速繁殖,同时这些栖居者也在啃食残余鲸尸,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 影响环境; (4)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 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即当残余鲸骨中的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后,鲸骨的矿物遗骸会化 为礁岩,居于其上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构成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1)肌肉; (2)影响环境; (3)非生物。 例 7.(2020•绍兴)为处理污水、改善水质,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漂浮平台﹣﹣生态 浮岛。浮岛按种植植物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种植物型浮岛和混合植物型浮岛。如图 所示为某浮岛示意图。 (1)写出该生态浮岛的一条食物链 水生植物→食草昆虫→青蛙 。 (2)图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分解者 。 (3)与单种植物型浮岛比,混合植物型浮岛的稳定性更高的原因是 成分复杂,生物种 类多,自动调节能力强 。 【解答】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 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 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表示该生态浮岛的一条食物链为:水生植物→食草昆 虫→青蛙。 (2)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 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者。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在 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3)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 节能力越强。与单种植物型浮岛比,混合植物型浮岛的稳定性更高的原因是成分复杂, 生物种类多,自动调节能力强。 故答案为:(1)水生植物→食草昆虫→青蛙; (2)分解者; (3)成分复杂,生物种类多,自动调节能力强。 例 8.(2019•温州)气候、栖息地以及食物等是影响生物生存与进化的重要因素。地球陆地 上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其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非常丰富。为什么热带雨 林的物种如此丰富?兴趣小组收集到以下资料: 资料一:科学家认为,距今几千万年前,地球经历了几次冰川期,导致大量生物灭绝。 而热带雨林位于赤道附近,受冰川期的影响相对较小。 资料二:热带雨林的部分特征 特征 1:热带雨林的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与其它类型生态系统存在差异(如图甲)。 待征 2:热带雨林具有分层结构(如图乙),且树木四季常青,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旺盛。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热带雨林物种丰富的原因作出解释。 温暖湿润的环 境,植物繁茂,动物种类丰富,形成了多样化的食物链。 。 【解答】解:造成热带雨林物种最丰富的根本原因是:独特的地理位置造成的,温暖湿 润的环境,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植物繁茂,使得以植物为食的昆虫,并繁衍不绝, 又丰富了以昆虫为食的鸟类和其它动物,形成了多样化的食物链。 故答案为:温暖湿润的环境,植物繁茂,动物种类丰富,形成了多样化的食物链。 例 9.(2019•绍兴)全面开展“五星达标 3A 争创”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是当前绍兴农村的工 作重点。 (1)生态宜居、人与自然和谐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题。 ①村委举办了“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小敏对自家庭院进行了绿化,并修建了一个池塘, 里面养了水生动植物,小敏家庭院中所有的生物属于 B 。 A.种群 B.群落 ②庭院建设完成后,小敏根据所学知识对自家庭院中的碳循环绘制如图。其中 b、e 是通 过生物的 呼吸作用 实现。 【解答】解:①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小敏家庭院中所有的生 物属于群落。 ②b、e 是碳回到大气中的过程,由图知,b、e 是通过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实 现。 故答案为:①B; ②呼吸作用。 例 10.(2019•台州)20 世纪,科学家在东太平洋发现高温、缺氧、无光、含硫的深海热泉, 热泉中生活着蠕虫、蛤、硫细菌等众多的生物。硫细菌能利用硫化物反应释放的能量还 原 CO2 制造有机物,蠕虫以硫细菌为食,蛤以蠕虫为食。迄今,科学家已发现数十个深 海热泉生态系统,并提出生命起源可能和热泉生态系统有关的假说。根据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 (1)写出该热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硫细菌→蠕虫→蛤 。 (2)下列事实支持生命起源可能和热泉生态系统有关的是 ABD 。 A.早期地球环境温度较高 B.早期地球环境中有大量的硫化物 C.氨基酸等有机分子在高温下容易被破坏 D.硫细菌和古细菌在基因层面有着很高的相似度 【解答】解:(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 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 者指向捕食者。该热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硫细菌→蠕虫→蛤; (2)下列事实支持生命起源可能和热泉生态系统有关的: A.早期地球环境温度较高,正确; B.早期地球环境中有大量的硫化物,正确; C.氨基酸等有机分子在高温下不容易被破坏,错误; D.硫细菌和古细菌在基因层面有着很高的相似度,正确。 故答案为: (1)硫细菌→蠕虫→蛤; (2)ABD。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共 13 小题) 1.如图是生态系统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B.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C.图中有 3 条食物链 D.太阳能是图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根本来源 【解答】解: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生物成分, 但是还缺少非生物成分,A 错误; B、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中,其中的生物有生有死,有迁进也有迁出,每个物种 的数量经常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但总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B 错误; C、图中①生产者、②初级消费者、③次级消费者,构成一条食物链①→②→③,C 错误; D、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D 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生物①②③依次是草履虫、衣藻、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①的细胞中没有细胞壁 C.②③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D.①②③细胞中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解:A、①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属于消费者。A 错误; B、①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没有细胞壁。B 正确; C、③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C 错误; D、③细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D 错误。 故选:B。 3.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象、模式图来帮助理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①表示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O 到 Q 整个过程 种子及长成的植物体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B.图②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 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C.图③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经过心脏的途径是 I→III→IV→II D.图④显示温室栽培某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 25~﹣30℃最有利于提高产量 【解答】解:A、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胚生长发育,所以有 机物的含量不断减少;幼苗出土后,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有机物就不 断增多。因此,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这一过程中,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多,O 点是种 子的干重,总质量最小;P 点有机物含量最小,但总质量并不是最小,因为种子萌发要 吸收水分的,如豆芽,在萌发时吸水,有机物虽然减少,但质量却增加,A 正确; 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数量越少;营养 级越低,数量越多,所以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B 正确; C、血液循环路线为:右手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病灶。所以药物通过 心脏的途径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即Ⅰ→Ⅲ→Ⅱ→Ⅳ.C 错误; D、丁图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 25~30℃,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最多,光合 作用最强,最有利于提高产量,D 正确。 故选:C。 4.下列可以称为种群的有( ) ①一个池塘中所有的蝌蚪 ②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鸟 ③一块农田中所有的野草 ④一个学校里所有的学生 ⑤一片桔林中所有的柑桔 A.只有⑤ B.只有④⑤ C.只有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都是 【解答】解:①一个池塘里所有的蝌蚪,可能是青蛙的蝌蚪也可能是蟾蜍的蝌蚪,而且 还不包括成体,因此不可以称为种群; ②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鸟、③一块农田中所有的野草,都不一定是同一个物种,因此不可 以称为种群。 ④一个学校里所有的学生、⑤一片桔林中所有的柑桔,分别都是同一种生物,因此都可 以称为种群。 所以可以称为种群的有:④一个学校里所有的学生、⑤一片桔林中所有的柑桔。 故选:B。 5.下列对如图曲线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 y 表示肺泡内的压强,则 ab 曲线表示呼气过程 B.若 y 表示人体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 bd 段表示的是血液流过肺泡处毛细血管 C.若 y 表示某温室二氧化碳浓度,则 b 点表示凌晨时分 D.若 y 表示某一封闭草原系统(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则可以用 abc 段表示在最初一段时间内兔的数量变化 【解答】解:A、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若 y 表示 肺泡的容积,则 ab 曲线表示吸气过程,A 正确; B、bd 段表示的是血液流过肺泡处毛细血管,血液经过此处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 到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应该是血液中氧的含量增加,B 错误; C、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凌晨二氧化碳积累到最高值,若 y 表示某温 室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则 b 点是凌晨时分,C 正确; D、在某封闭草原,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兔由于天敌大量减少,食物 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兔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当兔的数量过多时,由于食物不足, 兔的数量又大量减少,D 正确。 故选:B。 6.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后,接种少量的小球藻。如 图是小球藻的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的曲 线是( ) A. B. C. D. 【解答】解:根据种群增长率曲线可知,时间一半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增加, 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时间结束时,种群增长率为 0,所以种内斗争加剧,捕食 者数量增加,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所以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因此,小球藻种 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S 型”。 故选:B。 7.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 ) A.生活于某池塘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练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 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 【解答】解:A、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能构成一个种群,全部生 物是一个群落,A 符合题意;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不属于同一物种,不能构成种群,森林中的全部鸟不是所有生物 种群的集合体,不是一个群落,B 不符合题意;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链蛇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能构成一个种群,森林中的全部植 物不是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不是一个群落,C 不符合题意; 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能构成一个种群,全部油松不是所 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不是一个群落,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这是猫为了适应在黑暗中捕捉老鼠而练就的本领 B.这是黑暗环境对猫进行长期选择的结果 C.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D.这里涉及的食物链:老鼠→猫 【解答】解:AB、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这种生命 现象说明生物具有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的特征。这是黑暗环境对猫进行长期选择的结果。A 错误,B 正确 C、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属于非条件 反射。C 错误 D、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老 鼠→猫中没有生产者,不能构成食物链。D 错误 故选:B。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B.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 C.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和动物组成的系统 D.食物链是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 【解答】解: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A 正确;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不停的循环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 特点。B 正确; C、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 部分。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和动物,只包含了生物部分中的部分生物,不能构成生态 系统。C 错误;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称为食物链。 故选:C。 10.生活在一个自然湖泊中的所有鱼,组成的是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解答】解:A、湖里的鱼有不同的品种,所以不能叫做种群,A 错误; B、单单是湖泊中所有鱼类并不能代表湖里多种群的组合,因此不能称作群落,B 错误; C、一个湖里的所有鱼类,只是食物链的一个层次而已,没有无机物的参与,不可能被称 作生态系统,C 错误; D、一个湖里的所有鱼类不能构成以上的结构,D 正确。 故选:D。 11.人们为了防止鸟吃草子,把一片草地用网全罩起来,结果导致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几 乎全被吃光,这是因为破坏了( ) A.生态系统 B.食物链 C.食物网 D.生存环境 【解答】解: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 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农作物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 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可见 B 正确。 故选:B。 12.下列生态系统中,具有提供并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 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 10 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10 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 20 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 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 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 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 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 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 要的生命支持系统。 故选:A。 13.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草原上生活着黑尾鹿、美洲狮和狼等动物.1905 年前黑尾鹿数 量始终保持在 4000 头左右.为提高鹿群数量,人们从 1907 年起捕杀美洲狮和狼,曾使 黑尾鹿数量达到 10500 头左右,但最终还是导致黑尾鹿数量锐减,草原萧条冷落,原因 是( ) A.牧草生长太快 B.草原的气候环境发生变化 C.人为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平衡 D.黑尾鹿活动范围增大,体力消耗太大 【解答】解:由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草原上生活着黑尾鹿、美洲狮和狼等,1905 年前黑尾 鹿数量始终保持在 4000 头左右。为提高鹿群数量,人们从 1907 年开始捕杀美洲狮和狼, 曾使黑尾鹿的数量达 10000 头左右。但最终却导致黑尾鹿数量锐减、草原退化,导致草 原上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遭到破坏,短时间内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说明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 调。 故选:C。 二.填空题(共 2 小题) 14.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由于鼠害日趋严重,人们引入黄鼬以控制鼠害.下表是引入黄 鼬后的第 1~8 年里鼠和黄鼬的数量变化: 时间年 1 2 3 4 5 6 7 8 鼠数量/只 19500 18900 14500 10500 9500 9600 9500 9600 黄鼬数量/只 100 120 200 250 180 170 180 170 (1)请将两种动物在 8 年中的数量变化分别转换为折线图,画在答卷的坐标内: (2)从表中数据和你所绘折线图看出,引进黄鼬后,鼠和黄鼬之间的数量变动关系为 开 始鼠的数量随黄鼬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少,后来黄鼬又因为食物的短缺数量下降,最后 二者之间的数量达到动态平衡 . 【解答】解:(1)据表中数据可绘图如下: (2)鼠类取食草,而鼠被黄鼬吃.据表中数据可见:开始鼠的数量随黄鼬数量的增多而 逐渐减少,后来黄鼬又因为食物的短缺数量下降,最后二者之间的数量达到动态平衡. 故 答 案 为 : ( 1 ) (2)开始鼠的数量随黄鼬数量的增多而逐渐减少,后来黄鼬又因为食物的短缺数量下降, 最后二者之间的数量达到动态平衡. 15.生活小窍门:在养有金鱼和水草的鱼缸内投放几只田螺,可以减少换水次数。原来软体 动物田螺能把金鱼的排泄物吃得一干二净,起到净水作用;田螺的排泄物含有肥水成分, 使水草长得更好;水草既能供金鱼食用,还能产生氧气,为金鱼的生存提供更有利的条 件。 (1)鱼缸中金鱼、田螺、水草等所有的生物可以称为一个 群落 。 (2)在金鱼缸中加入田螺的目的是增强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能力,从而使该生态系 统更稳定。 【解答】解:(1)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鱼缸中金鱼、 田螺、水草等所有生物可以称为一个群落。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种类的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分 析题意,在养有金鱼和水草的鱼缸内投放几只田螺,可以减少换水的次数。原来是软体 动物田螺能把金鱼的排泄物吃得干干净净,起到净化水作用。田螺的排泄物含有肥水成 分,使水草长得更好,可见田螺的加入使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 故答案为:(1)群落 (2)自动调节 三.实验探究题(共 1 小题) 16.图Ⅰ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Ⅱ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示意图。请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甲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生产者 。 (2)图Ⅰ中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主要通过 光合 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甲。 (3)图Ⅱ中 A 代表初级消费者利用的能量,B 代表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从图中可总结 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 (4)若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名固定的能量值为 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 的能量值为 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 c,则 a、b、c 之间的关系是 A (选填 字母)。 A.a>b>c B.a=b=c C.a<b<c 【解答】解:(1)图Ⅰ中,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也能 进行①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因此生产者和大气中的箭头是双向的,因此甲是生产者。 甲、乙都有箭头指向丙,表示甲乙的遗体残骸都能被丙利用,因此是丙分解者,则乙是 消费者,所以甲、乙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生产者、消费者; (2)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或 CO2)形式进行,该物质 主要通过②光合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甲生产者; (3)从图Ⅱ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只有 10%~20%,即一个 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 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若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 值为 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值为 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 c,则 a>b> c.故选:A。 故答案为: (1)生产者; (2)光合;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A。 四.解答题(共 5 小题) 17.“稻田养鱼”是一种较好的农业生态模式,实验小组分别在养鱼稻田和未养鱼稻田对土壤 有机质的含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水稻的螟虫株危害率、水稻的枯纹病株发病率进行 了测定并统计,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分析以上实验信息并回答: (1)请写出一条食物链,解释养鱼稻田的螟虫株危害率降低的原因 水稻→螟虫→鱼, 鱼吃螟虫 。 (2)请说说水中溶解氧含量养鱼稻田比未养鱼稻田增加后有何好处? 利于鱼本身的生 长,又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 。 (3)关于养鱼稻田生态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B 。 A.稻田中所有的水稻、螟虫和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B.养鱼稻田的营养结构比未养鱼稻田复杂,因此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C.水稻枯纹病的病原体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毒,该病毒更适应于养鱼稻田的生态环境 【解答】解:(1)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 →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线段不能代替箭头。稻田中存在的食 物链:水稻→螟虫→鱼。养鱼稻田的螟虫株危害率降低的原因鱼吃螟虫;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 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养鱼稻田比未养鱼稻田水中溶解氧的增 加,利于鱼本身的生长,又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 (3)A、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群落。因此稻田中所有的水稻、 螟虫和鱼并不能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A 错误; B、养鱼稻田的营养结构比未养鱼稻田复杂,因此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B 正确; C、水稻枯纹病的病原体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毒,该病毒更适应于未养鱼稻田的生态环境, C 错误。 故答案为: (1)水稻→螟虫→鱼;鱼吃螟虫; (2)利于鱼本身的生长,又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 (3)B。 18.近期,东非多国遭受大规模蝗虫灾害,导致当地农作物完全丧失。沙漠蝗虫在土壤含水 量低较为干旱情况下,产卵密度高。蝗虫在若虫状态下尚不能起飞,若想存活,需要天 气转向湿润,植株生长。自去年底以来,本应处于旱季的一些地区持续强降雨,干旱和 暴雨的轮替又为蝗虫提供了繁行滋生的理想条件,最终发展成超级蝗群,沙漠蝗虫具有 极强的迁徙能力,一天之内蝗虫最多可以飞行 200 千米,时速约 17 公里。 沙漠蝗虫分有群居和散居两种类型,当绿色植物生长繁盛的时候,它们习惯独来独往, 当干旱来临,植被变得像大地上棕色的一块块补丁的时候,若虫通过蜕皮,会变化出较 鲜艳的具有警示性的体色,会聚集起来,使种群的密度变大。阅读以上信息,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沙漠土壤中 水分 的不足,蝗虫难以大规模繁殖成灾; (2)某地区的散居沙漠蝗虫和群居沙漠蝗虫属于同一 种群 ;沙漠蝗虫生活方式的改 变,反映了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 是相适应的; (3)从蝗虫的飞行能力,分析说明东非沙漠蝗虫不能横越大西洋的原因 蝗虫在一天之 内最多可以飞行 200 千米,而大西洋最窄的宽度都大于 200 千米 。 【解答】解:(1)由资料分析可知,蝗虫在干旱的土壤中产卵较多,但想要孵化,则需 要水分较多的情况下才可能,即正常情况下干旱时,蝗虫难以孵化;(2)散居沙漠蝗虫 和群居沙漠蝗虫都是沙漠蝗虫这一物种,因此属于一个种群,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能 影响环境。 (3)蝗虫在一天之内最多可以飞行 200 千米,而大西洋最窄的宽度都大于 200 千米。 故答案为:(1)水分; (2)种群;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 (3)蝗虫在一天之内最多可以飞行 200 千米,而大西洋最窄的宽度都大于 200 千米。 19.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 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1)写出由图中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任意一条: 水稻→昆虫→青蛙 。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 太阳能 。 (3)除光、空气、水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 无机盐 。(写一条) (4)该稻田生态系统需要在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 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的原因是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少,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简单 。 【解答】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 是消费者,箭头指向吃的一方,稻田中有稻(生产者)、虫、青蛙,三者的关系是虫吃稻, 青蛙吃虫,所以食物链是:水稻→昆虫→青蛙,水稻→昆虫→鸭,杂草→鸭。 (2)(3)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和杂草,水稻和杂草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 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并通过食物链流动到其他生物体内,因此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 自于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除光、空气、水、温度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 还有土壤中的无机盐。 (4)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大,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 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少,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 网)简单。 故答案为:(1)水稻→昆虫→青蛙(或水稻→昆虫→鸭,杂草→鸭); (2)太阳能; (3)无机盐; (4)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少,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 20.今年东非多个国家遭受蝗灾侵袭,受灾人口超过千万。蝗灾暴发的关键原因之一是蝗虫 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 (1)东非肯尼亚灾区的所有蝗虫可以构成一个 种群 。 (2)蝗虫喜食禾本科植物,我国明朝首创“养鸭防蝗虫”,曾记载“鸭群数百入稻畦中, 蝗顷刻尽”的景象。请写出其中的一条食物链。 水稻→蝗虫→鸭子 (3)散居型蝗虫多为绿色,不易被天敌发现。蝗虫一旦从散居转变为群居后,体表颜色 会从绿色“保护色”变为黑色“警戒色”,同时会大量释放挥发性物质“苯乙腈”。请你推测蝗 虫天敌不喜欢捕食黑色蝗虫的原因可能是 蝗虫出现黑色属于警戒色,目的是威慑、警 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 。 【解答】解:(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以东非 肯尼亚灾区的所有蝗虫可以构成一个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鸭群数百入稻畦中, 蝗顷刻尽”,体现的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蝗虫→鸭子。 (3)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 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蝗虫一旦从散居转变为 群居后,体表颜色会从绿色“保护色”变为黑色“警戒色”。蝗虫天敌不喜欢捕食黑色蝗虫 的原因可能是:蝗虫出现黑色属于警戒色,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 同时会大量释放挥发性物质“苯乙腈”,这种物质具有进行信息交流作用。 故答案为:(1)种群 (2)水稻→蝗虫→鸭子 (3)蝗虫出现黑色属于警戒色,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 21.习总书记于 2020 年 3 月 31 日到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考察调研时指出:“自然生态之 美是西溪湿地最内在、最重要的美。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图示为西溪湿地生 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回答问题: (1)除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有 分解者和非生 物成分 。 (2)图示的食物网中,藻类固定的能量可通过 8 条食物链传递给绿鹭。若孑孓被大 量杀灭,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减少,但对划蝽的影响并不大,这是由于该食物网较复杂, 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 能力较强。 (3)在该食物网中,除了体型差别外,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鲶鱼数量比 水蚤数量少的原因是 鲶鱼所处的营养级比水蚤高,获得的能量少 。 【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中藻类是生产者,其 余动物均为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该食物网中含有 8 条食物链,即①藻类→轮虫→水蚤→鲶鱼→绿鹭、②藻类→轮虫 →水蚤→划蝽→青蛙→绿鹭、③藻类→水蚤→鲶鱼→绿鹭、④藻类→水蚤→划蝽→青蛙 →绿鹭、⑤藻类→水蚤→划蝽→鲶鱼→绿鹭、⑥藻类→轮虫→水蚤→划蝽→鲶鱼→绿鹭、 ⑦藻类→蚊子幼虫→划蝽→青蛙→绿鹭、⑧藻类→蚊子幼虫→划蝽→鲶鱼→绿鹭。若孑 孓被大量杀灭,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减少,但对划蝽的影响并不大,这是由于该食物网 较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鲶鱼粪便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不能直接 被水蚤利用。在该食物网中,鲶鱼所处的营养级比水蚤的高,获得的能量少,因此体形 较大的鲶鱼数量比水蚤的少。 故答案为: (1)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8;自我调节; (3)鲶鱼所处的营养级比水蚤高,获得的能量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