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7高考命题点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高考命题点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题组一 修辞手法] 1.(2018·山西八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九日登梓州城[注] 杜 甫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注】 诗题一作“九日巴丘登高”;作者一作“张均”。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第三联“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答: 解析:“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中“扶”的意思是“扶起”,“暗”的意思是“使…… 昏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湖风把柳树扶起,江雨使山楼昏暗”,景物的阴暗,烘托了凄凉 忧伤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心国事的情感。 答案:第三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湖风”“江雨”写活了。湖风扶起垂下的柳树, 江雨使山楼一片昏暗,一“扶”一“暗”,拟人化的动作,使整个画面变得更为形象生动, 活灵活现。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书湖阴先生①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 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的邻居,也是 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②排闼(tà):推门, 撞开门。闼,小门。 (1)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 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 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 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 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E.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 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解析:选 CD。C 项,“生活的无奈和苦痛”情感理解错误;D 项,“由远及近”错误。 (2)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考查具体诗句的手法首先考虑修辞手法。后 两句诗句,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 显得自然化,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答案: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一水”对“两山”, 整齐美观,音律和谐。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运用拟人,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 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赋予人的情思,构思极 其巧妙,令人叫绝。水环绕绿色农作物,用色彩绿色代替植物,突出了植物的翠绿与景致的 优美。 [题组二 表达方式]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恨 别 杜 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注】 ①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指李 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第三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技巧来塑造诗人形象?请 简要赏析。 答: 解析:解答此题,要理解诗句,抓住诗句中的“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这属于细节 描写,也可以说是动作描写,通过这些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诗人内心情感。 答案:通过细节(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深切思念家人的诗人形象。诗中以“步月”“看云” 描写诗人内心的不宁静,以“清宵立”“白日眠”写诗人思念之久、之倦。 4.(2018·南昌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注] 孟浩然 出谷未亭午,至家已夕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注】 “精思观”,湖北襄阳附近名胜。“王白云”为孟浩然同乡好友王迥,号白云 先生。两人结伴出游,中途走散。 结合前两联,从描写方法这一角度,简要分析孟浩然诗风的特点。 答: 解析:解答此题,要知人论世。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表现大自然的幽静恬适之美,描绘山川景物、抒写农家生活都不求词藻华美,许多诗中都显 示出其恬淡孤清的风格。孟浩然的山水诗描绘山水田园清新秀丽,描写景物多用白描手法, 可联系这些作答。 答案:这两联都用白描的手法,首联交代诗人出谷和回家的时间,颔联写回望下山的小道只 见成群的牛羊,表现了其诗风“清淡”的特点。 [题组三 表现手法]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苏幕遮 草 梅尧臣①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②年最少,窣地春袍③,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 ①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 仅仅任过州中主簿等职。②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 东宫讲读”。③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阕前四句表现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做铺垫。 B.“窣地春袍”,指拂地的青色官服,这里用来表现宦游少年的风采。 C.“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两句,流露出词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 了强烈的归思。 D.“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词人以自然界的春色,暗示了自己仕途上的顺畅,寄寓了个人的 身世之感。 E.“翠色和烟老”写词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 解析:选 DE。D 项,“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词人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了自己仕 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E 项,应为“暗寓伤春之意,反映了词人嗟老、倦游的心情”。 (2)这首词突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 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的苦闷情绪寄寓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②对比:将初春之草的 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暗含伤春之意。③衬托:春草芊绵可爱,用 遍地春草映衬出宦游少年的春风得意。 6.(2018·黑龙江大庆市高三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日赴阙[注]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 “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水声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尾联中的“帝乡”与题目中的“驿楼”照应,长安不远,作者心中又生出别样的情愫。 E.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与诗句“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 传达的感情相仿。 解析:选 BD。B 项,残云归岫,意谓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不是凄寒萧 瑟;D 项,应与“赴阙”相照应。 (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答: 解析:理解诗歌所写内容后,从远近、动静角度分析诗句即可。 答案:①远近结合(由近到远)。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 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山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 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②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 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 [题组四 篇章结构]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 红蓼渡头秋正雨 薛昭蕴 红蓼①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②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颦③深浦④里,几回 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 ①蓼(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蓼:开红花 的水蓼。②整鬟:梳理发鬟。③含颦:愁眉不展。④浦:水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词的上阕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寂 静、幽远。 B.“整鬟飘袖野风香”给读者留下了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 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 C.词的上阕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 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 D.“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 以“愁煞”自己。 E.词的末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 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 解析:选 AD。A 项,“寂静、幽远”有误,应为“苍凉、寂寞”;D 项,“自己”与原词不符, 应为“船夫”。 (2)下阕的首句“不语含颦深浦里”在整首词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从“不语含颦深浦里”这句词在整首词的位置上来分析结构方面的作用,分析要注意 指出是如何“承上”和“启下”的。 答案: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语含颦”的人就是上阕“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 么“不语含颦”,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 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 8.(2018·周口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梦 寻 梅 [宋]方岳①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②侍玉华③。 【注】 ①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②金貂:汉代的宫饰。 ③ 玉华:宫殿名。也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中的“野径”“隐者家”及“岸沙”“带溪斜”等词语,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幽 美和僻静,也从侧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 B.颔联中“六千里”表明寻梅过程的执着与艰辛,“三四花”则与之形成对照,突出了梅花 的可贵,也透露出梦中人寻梅有收获后的欣喜。 C.颈联写出了作者真实的生活状态,他虽生活在蓬茅下,晚上点着昏暗的油灯,但可以在 火炉旁边烧烤山芋,与朋友谈论农作物种植的事情,抛弃了尘世的纷杂,何不乐哉! D.尾联中“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举,有“实”和“虚”的对比,也有“取” 和“舍”的对比,其中反映出诗人的志趣追求。 E.紧扣诗题“梦寻梅”中的“梦”字,全诗用梦境来刻画诗人寻梅的历程以及赏梅中的欢 乐,烘托了这样一种生活带给诗人的怡然自足。 解析:选 CE。C 项,不是作者的真实生活状态,而是作者的梦中所想;E 项,“全诗用梦境” 错,最后一联不是梦境的刻画。 (2)本诗题为“梦寻梅”,而颈联两句却是写“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似乎 与“梅”没有关联,如何理解? 答: 解析:解答本题,应该先明确诗句的含义,然后再与梅相联系,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如梅 花的高洁、脱俗与诗人此时的心态正相契合。 答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罕有人至的幽居之所,诗人闲适自足,以济世救人与围炉夜话 为乐事。诗句中的闲适自足,表面上看与“梅”没有直接关联,却与梅“高洁、脱俗”的内 在精神相契合。这种对闲适别致的生活内容着意刻画,也为尾联抒发对脱俗孤傲的隐居生活 的向往之情做了铺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