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西城区第十五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十五中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8.11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等,都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古乐器往往具有多重功能,它既能用来演奏音乐,也是人们劳动生产的工具或生活器具。《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人们把生活器皿“缶”蒙上麋鹿之皮,制成鼓。又如在长期劳动过程中,人们发现某种石制片状工具能够发声,可以作为乐器进行演奏,于是发明了石磬。先民们还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为化装成百兽的人们表演舞蹈伴奏,乐器演奏与舞蹈表演相辅相成。乐器的功能不仅表现在人们用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进行演奏,还体现在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如呜金收阵、击鼓升堂等。 乐器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关系。石磬演变成金属的磬或出现金属的钟,在石器时代绝无可能;只有养蚕业和缫丝业进步了,才有可能产生“丝附木上”的琴、瑟、筝。至周代,我国制作乐器的材料有金、石、土、革、丝、木、犯、竹八类,“八音”分类法即由此得名。在曾侯乙墓的地下音乐殿堂中,保存了124件古乐器。无论是重达五千多斤的乐器巨人编钟,还是造型、制作和彩绘都很精致的鼓、排箫、笙、瑟等,均向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中国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状况,显示了我国高度发达的冶炼、丝织等技术。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借鉴的民族。许多外来乐器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一员,比如汉代时传入的横笛、竖箜篌,东晋时传入的曲项琵琶,明代传入的扬琴、锁呐等等。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吹、打、弹、拉”四大类乐器逐渐形成,乐器的音质、音律、音量、转调、固定音高乐器之间的音高标准等不断进步提高,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取材于刘承华《我国民间乐器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二 吹管乐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先民们用飞禽的肢骨制成骨笛(也称骨哨) ,在狩猎时用于模仿动物的声音,以诱捕猎物或发出信号。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160 余件骨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中出土了20多支骨笛,经过碳14测定,它们已有7000——8000年的历史,是后世竹笛等一系列管笛乐器的鼻祖。 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两支“篪”,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竹质笛子实物。它们有一个吹孔、五个按音孔和一个后出音孔,能演奏出六声音阶。篪的吹孔平面与指孔平面相交约为90度的夹角。东晋郭璞注《尔雅》:“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关于竹笛的起源,并不像有些资料所说,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从中亚细亚一带传入的。 据史料记载,到唐代竹笛才加开了膜孔,这也成为中国竹笛区别于西洋乐器长笛及其他国家笛子的显著特征。西洋长笛没有膜,所以音色团润、温暖、细腻,音量较小。因为有了笛膜中国竹笛的音色清脆亮丽,穿透性强。竹笛发展到唐代,在形制上已经和现代竹笛基本相似。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一个朝代,诗歌得到了繁荣,竹笛艺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很多唐诗中都有对竹笛的精彩描写:“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王昌龄《江上闻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施肩吾《夜笛词》) ……不管是在①,还是在②,或是在③,都可听闻清丽悠扬的笛声。这些也是竹笛与诗歌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转。古人谓“荡涤之声”,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的称谓。 宋元两代,竹笛得以广泛普及。到了明清,竹笛成为民间音乐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乐器,演奏技巧也在不断地提高。 (取材于徐凯《中国竹笛发展的主要特征》)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有着“礼乐"传统的民族。“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的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和巩固群体中既定秩序的和谐稳定。而作为“礼乐”制度的产物——乐器,映射出来的“和"文化最为显著。 先秦时期,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人在乐器的种类和配置上有着严格的规制。乐器首先作为礼器而存在,音乐的第一用途也是为祭祀等重大礼仪活动制造庄重宏大的气氛。因此,朝聘、宴飨、婚丧、祭祀等场合出现的乐器与音乐被赋予了高贵的品格,成为权力的象征,它的使用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示尊卑。钟、鼓、磬作为礼乐的代表,用在比较隆重的场合,多为国君诸侯欣赏;卿大夫和士以弹奏欣赏丝竹之声为乐,普通百姓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余借陶制乐器如埙、缶之类自娱。为达到“和”的目的,各阶层都必须严格遵循这些规制,如果逾越了就是违背了礼,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因素,最后“礼崩乐坏”,社会动荡。这些都是与“和”的精神相违背的。 在乐器的个体设计和陈设上,也体现了“平礼”“求和”的追求。曾侯乙墓中室的乐器摆设就十分注重和谐,乐器多而不乱,各部分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即使是小的乐器也都按秩序排列。编钟分长短两架,每架分上中下三层,最上层悬挂的是小编钟,中层比上层的略大,下层的钟最大,每一层都从左到右、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中室的东面放置建鼓,中室的北部与南架编钟相对的是编磬、琴、笙、排箫、篪、小鼓。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承载着先秦"乐"理念的乐器设计本身就离不开“和”文化,从凝固的器形设计到灵动乐音的功能设计,再到设计思想,“和”文化始终贯穿其中。在先秦的乐器设计中,人们不仅能看到“器”的造型美,听到“音”的境界美,更重要的是能体悟到“天人合一”的和谙美。 (取材于张文文《从先秦乐器设计看“和”文化》) 1.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的一项是 A. 击鼓出征 B. 击筑悲歌 C. 鸣锣开道 D. 打更报时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民族乐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B. 早期一般兼具表演性和实用性 C.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 博采众长,种类不断得到丰富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篪”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骨哨一样属于吹管乐器 B. 材质为竹,“篪”字的形旁可印证 C. 吹孔与指孔不在同一平面 D. 横吹,在形制上与现代竹笛接近 4.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竹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源于中国本土 B. 优于西方长笛 C. 曾经没有膜孔 D. 音色清脆亮丽 5. 根据“材料二”,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清冷的江水边②名楼揽胜处③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B. ①名楼揽胜处②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③清冷的江水边 C. ①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②清冷的江水边③名楼揽胜处 D. ①名楼揽胜处②清冷的江水边③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6. 根据“材料三”,下列与“尊礼”无关的一项是 A. 乐器的种类配置 B. 乐器的使用场合 C. 乐器的摆放顺序 D. 乐器的演奏技巧 7. 下列对“材料三”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映射,可用词语“反映”替换。 B. 祭祀,“祭”字第五笔是“乀(捺)”。 C. 违背,“违”字读音为“wěi”。 D. 编磬,“磬”与“罄竹难书”的“罄”,读音与意义都不同。 8. 请依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中国乐器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有哪些联系。 【答案】1. B 2. C 3. D 4. B 5. A 6. D 7. A 8. ①早期,乐器已开始为舞蹈表演伴奏(乐器演奏同舞蹈表演相辅相成);②乐器种类在文化交流中不断得到丰富(乐器种类的丰富反映了民族文化交流的频繁);③竹笛等成为诗歌创作的常用素材(诗歌创作反映出竹笛等乐器已深入人们的文化生活);④器形、功能设计及音乐理念都充分体现了“尊礼”“求和”的文化追求(“尊礼”“求和”文化贯穿于乐器的外形、功能设计和音乐理念中)。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依据材料一第二段“乐器的功能不仅表现在人们用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进行演奏,还体现在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如呜金收阵、击鼓升堂等”可知,乐器各有不同的作用。而B项“击筑悲歌”显然是抒发内心情感的,故属于生活演奏,而不是“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故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概念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不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 依据材料一第三段“乐器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关系。石磬演变成金属的磬或出现金属的钟,在石器时代绝无可能;只有养蚕业和缫丝业进步了,才有可能产生‘丝附木上’的琴、瑟、筝”可知,原文是说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乐器的发展,C项说乐器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故C项语意颠倒。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选项内容,找准原文区间,然后仔细比对,看是否有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目的复句等复句关系不成立的情况,看“结论”能否由“原因”“条件”推出,看选项中趋势预测是否合理。注意提防因果倒置、推不出、条件不充分等常见错误。 根据材料二第三段“竹笛发展到唐代,在形制上已经和现代竹笛基本相似”可知,“在形制上与现代竹笛接近”的是唐代的竹笛,而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篪”是战国时期的,故D项推断不成立。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在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 根据材料二第三段“洋长笛没有膜,所以音色团润、温暖、细腻,音量较小。因为有了笛膜中国竹笛的音色清脆亮丽,穿透性强”可知,文中表达的是竹笛与西方长笛各有特点,没有表述“优于西方长笛”之意,故B项“优于西方长笛”是无中生有。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意衔接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看补写句子的位置,依据上下句内容的提示,从主语一致、时间逻辑等顺序、词语搭配、意境氛围是否一致等角度判定出正确答案。 依据材料二第四段“不管是在①,还是在②,或是在③,都可听闻清丽悠扬的笛声。这些也是竹笛与诗歌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可知,句子之间是条件关系,表现笛声的普遍性,以及与诗歌文化相结合的普遍性。显然“清冷江边”最需要笛声传情抒怀,而明楼览胜次之,普通夜晚人家最次之。越是不那么需要的地方却响着笛声,越能体现笛声的普遍性。据此分析,A项语序最合适。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选项内容,分析物品对应的特点和属性,看与文中所说的“尊礼”有无关系,综合比较,选出最恰当的选项。 根据材料三第二段“先秦时期,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人在乐器的种类和配置上有着严格的规制”可知,A项能体现“尊礼”,故排除A。 依据材料三第二段“朝聘、宴飨、婚丧、祭祀等场合出现的乐器与音乐被赋予了高贵的品格,成为权力的象征”可知,B项能体现“尊礼”,故排除B。 依据材料三第二段“它的使用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示尊卑”可知,C项“乐器的摆放顺序” 能体现“尊礼”, 故排除C。 D项“乐器的演奏技巧”与“尊礼”的关系,原文没有相关内容提及此内容,故D项与“尊礼”无关。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内涵、用法和汉字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将词语代入语境,看词语能能否替换等,还要注意词语本身的音和义、笔顺笔画等汉字知识。最后综合排除法,选出最佳选项。 B项,“第五笔是‘乀(捺)’”错误,“祭”字第五笔是“㇇(横撇)”。 C项,“‘违’字读音为‘wěi’”错误,应读“wéi”。 D项,“读音与意义都不同”错误,“磬”和“罄”的读音都是“qìng”。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简要回答中国乐器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有哪些联系”,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中能体现二者“联系”的信息,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 文中介绍了不同时期乐器的种类、演变、与人们“文化生活”的联系等。考生要准确回答问题,需要审准题干中的对象,且紧扣原文语句,分析概括。如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先民们还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为化装成百兽的人们表演舞蹈伴奏,乐器演奏与舞蹈表演相辅相成”,可概括出要点①; 依据材料一第四段“许多外来乐器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一员,比如汉代时传入的横笛、竖箜篌,东晋时传入的曲项琵琶,明代传入的扬琴、锁呐”,可概括出要点②; 依据材料二第四段“不管是在……还是在……或是在……都可听闻清丽悠扬的笛声。这些也是竹笛与诗歌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可概括出要点③; 依据材料三第二段“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人在乐器的种类和配置上有着严格的规制”“它的使用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示尊卑”等,可概括出要点④。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 故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自君之丧,布衣蔬食。居数岁,提君之孤子,敛其平生文章,走南京,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犹可伸于死。”其父太子太师以告于予,予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节,与其所以屈伸得失,以深诮世之君子当为国家乐育贤材者,且悲君之不幸。其妻卜以嘉祐元年十月某日,葬君于润州丹徒县义里乡檀山里石门村。又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人间,犹可伸于地下。”于是杜公及君之子泌,皆以书来,乞铭以葬。 君讳舜钦,字子美。君之祖讳易简,以文章有名,官至礼部侍郎。父讳耆,官至工部郎中。君少以父荫补太庙斋郎,调荥阳尉。非所好也,已而锁其厅去。举进士中第,知蒙城县。丁父忧,服除,迁大理评事。 君状貌奇伟,慷慨有大志。少好古,工为文章。所至皆有善政。官于京师,位虽卑,数上疏论朝廷大事,敢道人之所难言。范文正公荐君,召试,得集贤校理。自元昊反,兵出无功,而天下殆于久安,尤困兵事。天子奋然用三四大臣,欲尽革众弊以纾民。于是时,范文正公与今富丞相多所设施,而小人不便。顾人主方信用,思有以撼动,未得其根。以君文正公之所荐,而宰相杜公婿也,乃以事中君,坐监进奏院祠神,奏用市故纸钱会客为自盗除名。君名重天下,所会客皆一时贤俊,悉坐贬逐。然后中君者喜曰:“吾一举网尽之矣。”其后三四大臣继罢去,天下事卒不复施为。 君携妻子居苏州,买木石作沧浪亭。日益读书,大涵肆于六经。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天下之士,闻其名而慕,见其所传而喜,往揖其貌而竦,听其论而惊以服,久与其居而不能舍以去也。居数年,复得湖州长史。庆历八年十二月某日,以疾卒于苏州,享年四十有一。 初,君得罪时,以奏用钱为盗,无敢辩其冤者。自君卒后,天子感悟,凡所被逐之臣复召用,皆显列于朝。而至今无复为君言者,宜其欲求伸于地下也,宜予述其得罪以死之详,而使后世知其有以也。 (取材于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 9.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B. 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垦/落笔争为人所传 C. 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D. 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以深诮世之君子当为国家乐育贤材者 诮:讥讽 B. 范文正与今富丞相多所设施 设施:实施 C. 乃以事中君 中:中伤 D. 大涵肆于六经 涵肆:潜心竭力 11.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去掉后对意思表达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 犹可伸于地下 B. 以文章有名 C. 已而锁其厅去 D. 所会客皆一时贤俊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进士中第:又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朝廷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 服除:指守丧期满。古时父母去世,在朝做官的儿子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丧。 C. 六经: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论语》六部儒家经典。 D. 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始于汉武帝。 1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苏舜钦生于官宦世家,结交之人亦为当朝名士,职位虽低,却敢议论朝廷大事。 B. 皇帝重用范文正公、苏舜钦等三四位大臣推行改革措施,却因小人阻挠而失败。 C. 苏舜钦因被小人告发用卖旧公文纸所得的公款宴请宾客而获罪,被除去了官籍。 D. 自苏舜钦去世之后,与他同案被牵连的大臣都被再度起用,官位显赫重登朝堂。 14.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予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节。 ②宜予述其得罪以死之详,而使后世知其有以也。 15. 本文开头写“故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请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 分条概括杜氏的“贤”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9. D 10. A 11. B 12. C 13. B 14. ①我替他收集编辑他的文章并为文集作序,来彰显他的大节。 ②应该由我详细叙述他获罪而死的过程,使后代的人了解其中的原因。 15. ①丈夫死后,勤俭持家(或“甘守贫困”)。②奔走呼告,为丈夫伸冤。③收集丈夫遗作,结集刊印。④操持丈夫的丧葬事务,通过父亲和儿子向作者求墓志铭。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比较选项断句异同处,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虚词、特殊句式和句间逻辑关系来断句。 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是:时而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愤闷之情,到情绪激昂时,往往(写出)惊世绝俗(之作)。(他)还喜欢写草书,所写作品都值得爱重。所以即使是他的短诗和醉后的墨迹,(也都)被人争相传阅。 考生要把握动词和人物、事理关系。“发其愤闷”是动宾结构,“于歌诗”是“发(抒发)”的状语,表示抒发情感的方式,故“发其愤闷于歌诗”应断在一句内,故排除AB; “喜(喜欢)”的对象是“草书”,故“草书”之间不能断句,故排除C。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注意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考生答题时注意提防文言选项中常出现的以今释古的陷阱和现象。 A项,“诮:讥讽”错误,依据“以深诮世之君子当为国家乐育贤材者”,从而讽喻督促当朝官员们应当乐于为国家培养贤德之才。据此可知“诮”意为:讽喻。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本题既考意义,解答此题,考生要在积累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来判定:虚实意识、结构意识、句位意识、呼应意识、语气意识。最后综合比较,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最佳选项。 依据第二段“以文章有名,官至礼部侍郎”,因为文章(而)有了名气,官至礼部侍郎。可知,句间关系是因果关系。如果B项删掉“以”,原文的因果关系便不存在了,变成并列关系。故B项删掉“以”,影响最大。其余三个选项中,去掉对应的虚词,语意皆不变。故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文本内容,对选项中的文史典籍、古代职官、科举制度等方面做出判断。 C项,“《论语》”错误,“《论语》”应改“《春秋》”。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情节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 B项,“重用范文正公、苏舜钦等三四位大臣”错误,依据第三段“天子奋然用三四大臣,欲尽革众弊以纾民。于是时,范文正公与今富丞相多所设施,而小人不便”,皇帝振作,重用三四位大臣,想彻底革除各种弊端,来缓解老百姓(的负担)。在这个时候,范文正公与今富丞相施行很多改革措施,却(遭到)小人阻挠。据此可知“三四位大臣”不包括苏舜钦。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①予:我;集次:收集编辑;序之:为文集作序;著:彰显。 ②宜:应该;以:用来;死之详:倒装句,详细叙述他死的过程;有以:有……的(原因)。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注意题干所指的内容区间和人物对象,然后在理解文言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人物事迹,进而把握人物形象。 第一段中,杜氏的“贤”主要体现在“自君之丧,布衣蔬食”“敛其平生文章”“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犹可伸于死’”“其妻卜以嘉祐元年十月某日,葬君于润州丹徒县义里乡檀山里石门村”“于是杜公及君之子泌,皆以书来,乞铭以葬”这几件事上,考生分析句意,容易概括出杜氏的“贤”表现在:勤俭持家、奔走伸冤、收集丈夫遗作、操持丧葬及墓志铭这四件事情上。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兼词等往往都被设置为得分点,一定要依据前后语境补充出相应的主语、宾语、介词等,对难翻译的地方,要依据语境的提示,结合逻辑事理合理推出。 参考译文: 已故的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自从苏君去世,(她就)穿布衣吃粗粮。(这样)过了几年,携带着苏君的孤子,收集他平生的文章,奔波到南京,向她的父亲哭诉说:“我丈夫活着时受屈,还可以在死后伸张。”她的父亲太子太师把(这些)告诉我,我替他收集编辑他的文章并为文集作序,来彰显苏君的大节,(表明)他受屈的遭遇,从而督促当朝官员们应当乐于为国家培养贤德之才,并且为苏君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他的妻子卜问(之后)在嘉祐元年十月某日,将苏君埋葬在润州丹徒县义里乡檀山里石门村。(之后,她)又向她的父亲哭诉说:“我丈夫在人间受屈,还可以在地下伸张。”于是(她父亲)杜公和苏君的儿子苏泌,都写信来,(向我)求(一篇)墓志铭来安葬(苏君)。 苏君名舜钦,字子美。苏君的祖父名叫易简,因为文章(而)有了名气,官至礼部侍郎。(苏君的)父亲叫耆,官至工部郎中。苏君少年时凭借父亲的恩荫补任太庙斋郎,调任荥阳县尉。(但这并)不是(苏君)喜欢的(职位),不久(就)封门离职了。(后来苏君)考中进士,做了蒙城知县。(父亲去世后)为父守孝,期满(后),调任大理评事。 苏君长得奇特不凡,性格豪爽有大志。少年时喜好古文,擅长写文章。(做官)所到之处都有好的政举。在京城做官,职位虽低,多次上奏折谈论朝廷大事,敢说别人难说的话。范文正公举荐苏君,(皇上)召试,得到集贤校理的职位。自从元昊反叛,(朝廷)出兵无功而返,天下由于长期安定而懈怠,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很困难。皇帝振作,重用三四位大臣,想彻底革除各种弊端,来缓解老百姓(的负担)。在这个时候,范文正公与今富丞相施行很多改革措施,却(遭到)小人阻挠。只是(因为)皇帝正信任和重用(他们),(小人)想有用来撼动(他们的把柄),(还)没找到(从)根本(上动摇之处)。因为苏君(是)范文正公举荐的,又是宰相杜公的女婿,于是(小人)借事中伤苏君,(苏君)因为掌管监进奏院祠神,(被小人)奏告(苏君)用卖旧公文纸所得的公款宴请宾客是监守自盗(使苏君被)除去官籍。苏君天下闻名,所宴请的宾客都是当时的贤俊之士,全都因这件事被贬逐。这之后那些中伤苏君的人高兴地说:“我一举网(将)他们(打)尽了!”之后(被皇帝重用的)三四位大臣相继被罢官离开,天下(改革的)大事最终不再施行。 苏君携妻带子居住在苏州,购买木石修建了沧浪亭。每天读书,潜心竭力在(钻研)六经(上)。时而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愤闷之情,到情绪激昂时,往往(写出)惊世绝俗(之作)。(他)还喜欢写草书,所写作品都值得爱重。所以即使是他的短诗和醉后的墨迹,(也都)被人争相传阅。天下的读书人,听到他的名字而仰慕,看见他的流传作品而喜悦,去拜见他(见到)他的容貌而恭敬,听到他的谈论而震惊佩服,和他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不忍离去。过了几年之后,他又做了湖州长史。庆历八年十二月某日,因疾病死在苏州,享年四十一岁。 当初,苏君获罪时,因为被控告用公款是监守自盗,没有敢(替)他辩白冤屈的人。自从苏君去世之后,天子感悟了,所有被贬逐的大臣又(被)召回任用,都(以)显赫(的官位)列于朝堂之上。然而到现在(仍然)没有为苏君说话的人,他在地下应该(也会)想要求得伸张,应该由我详细叙述他获罪而死的过程,使后代的人了解其中的原因。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6.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题交代了作诗的起因,结合全诗内容可看出,诗人此时以船为屋、寄身水上。 B. 首联以“动经春”表明时光飞逝,借春燕“两度”衔泥表现诗人羁留时间之长。 C. 颔联说旧时相识的燕子如今在远处看着别人,含蓄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批评。 D. 尾联写燕子在桅杆上呢喃数语后“穿花贴水”而去,这让诗人感到寂寥和悲伤。 17. “旧人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情感。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B.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吴融《华清官二首·其一》) C. 壮心君未减青春,多难我今先白发。(欧阳修《送姜秀才游苏州》) D.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石柔《绝句》) 18. 杜甫的诗歌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即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请结合本诗和下面诗句加以分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16. C 17. A 18. 《燕子来舟中作》:燕子居无定所,不停地在人家的屋檐下筑巢,这与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非常相似。杜甫推己及物,对弱小的燕子寄予了关心、同情和怜悯,表现了万物皆可亲近、皆是朋友的思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艰难处境中,杜甫想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为此宁可独自承受苦难与不幸,表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大爱情怀。 【解析】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项,“含蓄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批评”曲解诗意。颔联的意思是,以前你入我故园中曾经认识了我这主人,如今春社之日你却远远地看我为陌生人。“远看人”既画出了燕子对诗人的同情与疑问,也流露出诗人的无限感慨。在这烟水渺渺之处,前途茫茫之际,诗人无依无靠,独有燕来相就,倍感身世的凄凉。没有对世态炎凉批评之意。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要从多角度考虑,可以从修辞角度,抒情方式角度,表现手法角度来考虑。抒情方式分两类:一类是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一类叫间接抒情。表现手法,包括动静相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相结合,以虚衬实,想象,联想,用典,对比,烘托,细节描写,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等手法。先点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A.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并没有明显的对比双方,作者只是表达自己对沧海之水、巫山之云情有独衷。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本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分析其“民胞物与”的思想。答题时首先要理解“民胞物与”的思想的内涵,题干中有阐述。然后整体理解本诗的内容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提供的诗句,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燕子来舟中作》 即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诗歌颈联“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有对弱小的燕子的关心和怜悯,燕子居无定所,这与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非常相似。能表现对万物是朋友的思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本身处境艰难,不自悲自怜,反想到如何让“天下寒士”“得广厦千万间”“俱欢颜”,他心忧他人,能体现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的思想。 1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___________?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②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 ④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虎啸猿啼。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 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答案】 (1).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 往来翕忽 (3). 秦人不暇自哀 (4).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 樯倾楫摧 (6). 薄暮冥冥 (7). 云归而岩穴暝 (8). 酾酒临江 (9). 横槊赋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题是识记续接类默写,此类题目简单明确,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 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情况。本题易错字:遑、翕、暇、楫、冥、暝、酾、槊。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 ①在香港遇见一位老前辈,他说,你怎么跑到西海固去做志愿者了?现在那里的人都吃上饭了吗?以前有人说穷是因为他们不爱劳动,是这样吗? ②这恰恰是我最初记住西海固这个名字时对那个地方的全部了解。而现在,我只能回答,一言难尽。 ③2002年的一天,我强烈地发现,一个人的未来如果都在别人的预言里,将是极大的一桩憾事。“我不是你所想的那个样子”,成为我最后选择去宁夏西海固当一名志愿者的全部理由。原来,我从来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都是不满的。我常常会把理想中自己的状态想象成液体,尽管是自己本身,但在什么载体中就是什么形态,在上海这个容器里就像上海那样规矩,到了西海固就自然而然变成一个野孩子。 ④前二十年,我没有在上海以外的地方长时间生活过,和很多西海固的人,和很多大城市里的人其实是一样的。但我的导师张教授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宽度比深度更重要。”所以我要在期末的时候抛下我深山里的学生,跑到“花花世界”去告诉那些来自各地的中国人,有个地方叫西海固,你们不要只看见北京或上海。所以,即使两三周后就放寒假了,我也要独自一人摸回深山,给我的学生看看记录城市真实面目的照片,叫他们好好学习,不是一切都可望而不可即。 ⑤西部的贫瘠在想象中似乎应当是一片雪白的盐碱地,寸草不生;人们衣衫褴褛,牛羊瘦骨嶙峋;失学儿童遍地,校舍东倒西歪。这些都是讲“贫困”时必备的要素,缺一即难以达到听众的“期望值”,甚至还可以被称为“那还算可以嘛”。我们在雪地里拍的照片就被一位听众认为,如果是盐碱地就会震撼他的心。我给生活在城市里的朋友看我的学生点着蜡烛在教室里看书的数码照片,因为闪光灯太亮,夸张了蜡烛的效果。他们说:“哇,这蜡烛真厉害,可以点亮一间教室耶,现在已经点得起蜡烛了么?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是连蜡也点不起的。”我只能报以一笑。 ⑥我们有时会不会意识到,我们的心灵已经越来越难以感受震撼?那些为了使自己的心灵达到震撼的幻想,将会把真正生存在这里的农民逼到怎样的困境?贫困县的贫困不是“死去”的标本,它也在发展的,它的人民也有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是它的步伐太慢了,被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⑦每登上一个山头我就要心酸,那些关于农民不愿干活的传言真是冤枉。退耕还林除了对生态的维护,还旨在向外输出剩余劳动力。而农民们的观念尚未如此与时俱进,不劳动靠补贴,就会被人说懒,他们就不断开荒,开在陡峭的斜坡上,开在几百米高的山顶上。贫瘠的土地,即使是开荒又能多收成多少呢?而开荒所带来的危害,显然不是普通农民可以预见得到的,土地将更加贫瘠,水土流失将更加严重。山体滑坡,道路塌方,大风扬沙就是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出校门,我们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深谷,那完全是人力和自然的共同“杰作”。 ⑧我的同伴小贺在回收自己的农村问题调查问卷时,发现有学生问:“老师,我们这里很贫穷,如果你是政府,你能告诉我们怎么办吗?”焦虑的人有一点点萌动,如果我们给出的答案并不那么容易立竿见影,这种萌动马上就会消失的。我们只能很小心很小心地看住它,再把它交给后来的人。 ⑨在很多问题上,我们的理想和现实的状况之间相差太大。校长从学校的燃眉之急考虑,安排我们统统去教高中,我们却觉得教小学或者初中,也许对建立一代人的观念来说更有用。当我的学生坚守他们的陋习不改时,我们包含了放弃意思的一句话常常是:“你们老了,改不了啦。”他们会哄笑一阵后依旧我行我素。小学生不会,小学生偏要好好地做给你看。所以我有很多的小学生朋友。我们一起去爬山,他们从不瞻前顾后,也不在意自己的仪态,用尽身体的各个部分奋力前行,很快站到山顶之上,“挑衅”说:“你上来呀!”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很感动,他们还都是轻盈温暖的液体,没有沿途积聚的泥沙的负担,也还不会凝结成四季不化的坚冰。 ⑩每夜面对浩瀚的星空,我就像面对真理,先前那些纷繁的心绪渐渐不再喧嚣;每日看见澄明的蓝天,我就想立刻化为一棵冲天的树或一座山冈,不一定需要生命,只要在这里永恒地与天地交相辉映。我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却希望我的学生能成功地从简单宁静逃离,他们并没有老,他们应该和我一样不甘心。 (取材于徐敏霞的同名散文) 20.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嶙峋:指人或动物消瘦露骨的样子 B 贫瘠: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 C. 立竿见影:比喻立刻见到功效 D. 萌动:开始发芽 21.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海固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贫穷”的想象与现实是有差距的。 B. 文章第二段的“一言难尽”,表达了作者对西海固人精神状态的失望和对贫困山区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 C. “我”选择去西海固做一名志愿者的理由是不想让生活完全按照固有的轨道行进,想感受更广阔的世界。 D. “我”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巨大差距,觉得作为志愿者应该努力从建立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做起。 22. 文章题目叫“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文中的“液体”有哪些特点?它们有什么象征意义? 23. 文章第⑥段中说:“我们有时会不会意识到,我们的心灵已经越来越难以感受震撼?”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你个人认为当代人的这种状态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24. 作者在结尾说“我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却希望我的学生能成功地从简单宁静逃离”。请根据文意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并分析作者所寄托的情感。 25. 本文中人物的观念、认识与其生活的环境常常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经典作品中人物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出身在一个“烂包”的家庭环境中,虽然从书中看到更辽阔的世界,但还是像哥哥一样安于清贫。 B. 《红楼梦》中,刘姥姥感慨于贾府一顿螃蟹宴的开销够乡下人吃一年的,这是因为她生活在相对贫苦艰难的底层环境中。 C. 《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一句,形象地阐明了一个人要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经得起环境考验的道理。 D. 《呐喊》自序中,鲁迅用“毁坏铁屋子”的比喻来表达自己希望通过文学来改变国民精神、改造社会大环境的愿望。 【答案】20. D 21. B 22. ①随圆就方,可塑性强;轻盈温暖,不改清澄又清新向上;②“把我的理想状态想象成液体”,象征着我对待生活生命的参与、接纳与适应,代表着对人生宽度的追求;“小学生还都是轻盈温暖的液体”象征着他们的朝气蓬勃(或“纯洁”),有热情,代表着更好的未来。 23. ①原因:人们对贫困山区的认识停留在很多年前,这种误解在面对现在的贫困山区生活时就会觉得它们稀松平常,而不会再为他们的困境而触动;大城市人常有优越感,“期望”贫困山区以惨状带来震撼,不够困苦则难以被打动。②结果:会让当代人变得越来越麻木、冷漠,同时也无助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地区的发展,使之无法得到相应的关注和支持,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 24. ①“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既是指“我”从熙熙攘攘的大城市上海来到贫穷闭塞的西部支教,也指我真正抛开了到来之前的种种忧虑而回归心灵的质朴与宁静;希望学生“从简单宁静逃离”,是指希望学生们抱有改变生活与命运的愿望,不安于现状,能够从贫困落后闭塞的生活环境中挣脱出来。②作者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寄托了对学生们的美好祝福与对他们未来的憧憬。 25. A 【解析】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语境去理解。D项,“萌动”在这里指有了渴望改变的心思。故选D。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仔细阅读文章,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方能鉴赏。B项,“一言难尽”指西海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情况非常复杂。故选B。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方面的考查。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文章题目叫‘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文中的‘液体’有哪些特点?它们有什么象征意义?”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内涵、特点和象征意义。就是分析文章题目中“液体”的特点和它的象征意义,这要结合文章的内容来理解。首先要找到有效的答疑区间。文章第三、四段中说“我常常会把理想中自己的状态想象成液体,尽管是自己本身,但在什么载体中就是什么形态,在上海这个容器里就像上海那样规矩,到了西海固就自然而然变成一个野孩子。”由此可以看出“液体”指作者自己。“把我的理想状态想象成液体”,象征着“我”参与、接纳与适应生活的能力也很强,照应了第一节中“我的导师张教授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宽度比深度更重要。’”“我”跑到西海固去做志愿者”的行为正是“我”对人生宽度的追求。 第五至七段可以看出“液体”是指现代人。第八、九段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很感动,他们还都是轻盈温暖的液体”,可以看出“液体”指西海固的小学生。“小学生还都是轻盈温暖的液体”象征着他们朝气蓬勃,拥有更好的未来。根据文章的意思,“液体”轻盈温暖,可塑性和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适应生活的需要。 【2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文章第⑥段中说:‘我们有时会不会意识到,我们的心灵已经越来越难以感受震撼?’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你个人认为当代人的这种状态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回答该问题时,要结合当代人的状态回答。本题虽然是考查第六段第一句话的原因,但是可以看出这句话的真正原因在第五段,即第五节中讲到的现代人们的一系列表现。本题“后果”这一问是开放性的,在后果上,我们可以从对现代人和当地人的影响这两个角度作答。 【2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作者在结尾说“我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却希望我的学生能成功地从简单宁静逃离”。请根据文意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并分析作者所寄托的情感。”本题是考查对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和理解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在这个题目中,就是去文中找作者希望自己流向“简单宁静”,而希望学生逃离“简单宁静”的原因即可。阅读全文可知:“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一是指“我”从繁华开放的上海来到贫穷闭塞的西部支教,二是指“我”通过在西部支教,真正抛开了种种忧虑,心灵回归到质朴与宁静。“我”希望学生“从简单宁静逃离”,是指希望学生们不安于现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贫困落后闭塞的环境中走出来。 【2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本文中人物观念、认识与其生活的环境常常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经典作品中人物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名著中人物的人生观的形成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A项,理解错误。错在“孙少平……安于清贫”。小说中孙少平不是安于贫穷,而是努力奋斗。故选A。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6.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等经典名著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所熟知。 ①经典小说的情节往往引人入胜,但有时也可能有不合自己想法的地方。如果让你改动这六部作品中的某情节,你想怎样修改?请简述你的修改方案并谈谈这样修改的理由。要求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②假如名著中的人物能够和读者倾心交谈,他们最想讲述的会是哪一个场景呢?请从孙少平(《平凡的世界》)、单四嫂子(《明天》)、 傩送《边城》)、华子良(《红岩》)中选择一位,以该人物的身份,讲述他(她)自己经历过的一个难忘的场景。要求:依据原著,符合讲述者身份,语言生动。 ③请以“读小说就像找到了一面镜子 ”或“读小说就像拥有了一架梯子”为开头,从六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 表达你在名著阅读方面的感悟。 【答案】小题①:我想修改《红岩》这本书中结尾的情节。将革命烈士在逃亡中一个个牺牲的结尾改为让一些人物存活下去,并成功与解放军会合。理由如下:一、全员牺牲有一些悲剧色彩,而本书主要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可能有些不合。二、为了不辜负许云峰为越狱打下的基础,有人存活是合情理的。三、为了突出特务的无能,将其与解放军革命烈士作对比,活下去的人可以将这个故事流传下去,让革命精神流传下去,让本书更加真实。 小题②:沿着这湘西的河,我静静远去。远方是未知的世界,背后是熟悉的家乡。我要走了,永远的走了,并不是因为我不爱茶峒,而是因为这里承载了太多回忆。我爱这平静清澈的水,爱这淳朴简单的生活,也爱那眼神透亮的她。可我终究还是要离去,因为这份感情使哥哥天保去世,也给每个人带来了负担和忧伤。我还愿去水中嬉笑地抓鸭子,还愿在深夜传情地放歌,但因为痛苦太深,我还是要走了。湘水静静泛着绿波,我立在船头遥望未知的远方,我会难忘身后的一切。但我要踏上全新的路了,再见,我的茶峒! 小题③:读小说就像找到了一面镜子。将现实的丑恶映射出刺目的光,让每一个站在镜子前的人透过光鲜的皮囊,反省自身:我是否也是《呐喊》中的看客?伸长脖子看着夏瑜的血染红白刃,贪婪地吸吮着新奇见闻带来的快感,仿佛掌握了最为有趣的谈资,而对自我的冷漠一无所知。当我们在围观老奶奶倒地而不出手相助时,是否一样愚昧无知?我们捧起名著,看到自己的脸浮现其上,不知是良知未泯的悲悯,还是如被提起脖子的鸭般的麻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微写作能力。微写作题型分为抒情类、描写类、观点类和想象类。解答此类题,考生一要全面审清题意,把握材料表层义和“题外话”,立意又准又高;二内容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点面详略得当,杜绝废话;三要注意题材特征:描写要精彩传神、说明要清晰有条理;议论要有理有据;构思要结构完整。写作时,微写作一定要突出“我”的感受和思考。 小题①:解答本题,需要考生能简述或概括所给六部名著中的“某个情节”。而回答“你想怎样修改?”“修改的理由”则可以联系作品内容,考虑情节、人物性格形象、文本主题、自然及社会环境、读者感受等几个角度入手,阐述理由要有理有据,层次清晰。 小题②: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暗含的提示,“讲述的会是哪一个场景”说明应该描写场面、环境、景象,特别注意情景关系。“以该人物的身份,讲述他(她)自己经历过的一个难忘的场量”则说明要以孙少平、单四嫂子、傩送、华子良四人中的一个,且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述。考生注意情节上不要张冠李戴,情感上不要拿捏失当。 小题③:本题要求以“读小说就像找到了一面镜子”或“读小说就像拥有了一架梯子”为开头,即不仅以它为开头,且可以将其作为中心句,行文围绕它展开。“镜子”的意蕴:镜子能“照见”,反映真实的自己,是借鉴,是返照,是反思,反映个人、社会、历史。“梯子”的意蕴:梯子能助力,帮助人攀登、向上、提升。“结合作品内容”“表达你在名著阅读方面的感悟”则要求考生:从阅读小说中获得的感受、感想、启发等,要通过抒情方式表达出来,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人、排比、呼告等。 【点睛】微写作虽然是作文,但本质上仍然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下考查学生的思想情怀。从其短小的篇幅限制和鲜明的语境设定上看,微写作较之大作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更高。微写作的分值虽然不高,却可从中看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想深度。 27.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题目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写一篇议论文。 题目② 中国人,生活在二十四节气的轮转中,也生活在自己所属的文化里。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始,春天来到的标志。立春之后,大自然仿佛从休眠的冬天回过神来,腊梅、迎春、玉兰、山桃等花次第开放。过去,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张贴“春”字和画着腊梅、迎春的画。乡村会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农事的开始。 现在,“打春牛”活动还在北京某些街道举办,只不过真牛换成了道具;而民间依旧有吃萝卜、葱、而饼的习俗,称为“咬春”。 请展开想象:在立春的时候,如果一个古人穿越到当今,你希望他是谁?会发生怎样的与节气有关的故事?请写一篇记叙文,写出这位古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题目自拟。 【答案】题目①范文: 国之重器耀中华 中华民族的大地犹如一片璀璨的星空,小器如繁星若尘,而国之重器,则如恒星一般散发出无尽光热,闪耀在中华苍穹之巅。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可见成器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之间少不了磨砺。器不琢,是为“碔砆”;器小琢,乃为“璞”;而那些饱受磨难与非议,在岁月与历史的长河中流传沉淀下来的,方为“和氏璧”,为“国之重器”。 泱泱华夏从来就不乏国之重器。战国时期李冰建造都江堰,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秦朝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当代“我潘”发射“墨子号”,重新定义中国量子通信;“南博士”建设天眼,从此中国观宇技术重登世界之巅。 诚然,这些物都是国之重器,而我想说,建设他们的人,不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吗?他们同样经历了艰难困苦。李冰提出设想时,朝中大臣大多反对,只有他默默坚持了下来;蒙恬幼年随父出征,多次险些被俘;“我潘”志向远大,却被人们认为狂妄自大;“南博士”放弃城里优逸生活,只身扎根在贵州大山里,数十年如一日。 而反观我们生活中的有些人,稍有磨难,避之不及,偶有苦难,抱怨连天,这样的人,乃为“碔砆”;有些人挺过艰险,虽经历磨难,但半途而废,或许可称之为“璞”;而还有些人,饱经沧桑,体验人间百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人不是“和氏璧”,不是“国之重器”,那还有谁能称之呢? 人非圣贤,但我们同样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我们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被众人猜忌怀疑之时,我们能自信如常,而不去妄加辩论。 如果我们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有神思,又不至于走火入魔。 如果在成功之时,能不喜形于色,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 如果看着心血铸就的事业崩溃,仍能忍辱负重,脚踏实地,重新攀登。 如果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为了更崇高的目标,仍能冒险一搏,哪怕名利飘零,化为乌有…… 国之重器的一生,少不了艰难困苦,而正是艰难困苦,方才成就了国之重器。期待我辈有更多的国之重器的诞生,愿与诸君相逢与中华腾飞之时。 题目②范文: 王昭君的梦 胡人之地分明此刻应是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怎么如今却分明感受到寒风中裹挟着一丝温暖?我抱起身后的琵琶,掸去琴身上一层尘土,露出我和亲前亲手刻上的“王昭君”三字,莞尔一笑,向外走去。 薄寒的冬日,北风失去了萧瑟,挟来一缕春意。我望向一个不知名的发光的屏幕,上面火红的大字滚动着“二十一世纪的人们,立春快乐!”我竟来到二十一世纪?今天竟是立春了! 仍记得儿时的立春,母亲总会贴起“春”字,和上数萼沾有白雪的红艳腊梅,用米浆粘在门口的木门上。仍记得村中老者,用轻鞭抽打春牛,“哞哞”叫声中唤起春日的希冀。在这里,我还能找到如梦一般的这一切美好吗? 怀着希望,我漫步于一些或宽或窄小巷,张望着看向世间的一切,门户上没有“春”字的字幅,我也没有寻到一点红色欢乐的痕迹。我想:或许这漆黑色的大门换了材料,用米糊粘不上,也是说不准的事情吧!我有些失落地平视着前方未知的路,在匆匆赶路的人流中,路竟显得那样平静和无声。人们或低头,或疾步向前。我看着前行的人们,微笑,却得到一脸无视和冷漠。 终于,我看到了春牛——是曾经每年立春村中老者要鞭打的牛!它脖子上挂着红绳,与周遭灰蒙蒙的世界格格不入。我奔跑着靠近它,抚摸地一刹间,我感受到透入骨主的冰冷。它是假牛,是人们虚假的摆设?身旁正路过一对母女,女儿说:“妈妈,好丑的牛!为什么摆在这里?”那妈妈却摆弄着手机,含糊道:“妈妈也不知道。” 我垂下眼睛,这是一个比胡人那里还要陌生的世界。这里好像有与我一样的习俗,可好像又没有…… 漫无方向地走着,一阵香气扑鼻而来——好像春饼的味道? 我加快脚步向前走去,偏僻的小店,一位青衫皂褂的老人娴熟地做着春饼,薄薄的面饼,又软又香,卷着绿豆芽、韭菜、萝卜丝。是熟悉的做法,也是我想念的味道! 这店里,人们身着红装,喜庆洋洋,的确是立春了! 我会心一笑,在这灰蒙蒙的世界,还是有一处角落是传承了文化余香的仙境了。 总会有人牵挂那文化,那便足矣了。 我背着琵琶,继续走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分析题干,看清有什么材料、写作提示、字数要求、文体限制。且据此明确作文类型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只有明确了作文的各种要求,才能按要求更好地作文。 题目①:本题要求考生围绕有关“器”的一段材料展开写作。该题审题难度适中,结合导语中的“形制”与“内容”,“助人成事”,“器量”,“肩负”与“梦想”等具有关联性的词组,可以析出“器”一词的内涵,并迁移到“包容”、“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追逐梦想”“国之重器,肩负荣光”等观点。考生结合自身体验,探究“器”在形制和内容、物质和精神、功能和象征等层面的丰富内涵,写出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行文可记叙、可议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是成就事业的实用利器;“玉不琢,不成器”,人必须经受磨砺才能成为美器;“器”是器量,是包举洪纤的大气;“器”又是担当大任的国之栋梁,是造福民生、保家卫国的大国重器。“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题目②:本题要求写记叙文,但必须要“想象”一个古人穿越到当今,考生要设定“古人”的具体身份。“当今”“立春”的自然环境特征、风物物候形象、古人与今人的思想观念碰撞等,考生都要在行文前考虑周全,且在行文时以小见大,彰显人物思想品格、古人今人文化传统的传承等。故本题实际包含着变与不变、传承与创新、文化发展或没落等话题在内。 立意: 题目①: 国之重器耀中华 有器量,大品格 大“器”磅礴,唯我中华 有容方成器 器量须大,心境须宽 …… 题目②: 李时珍梦游2020 贾宝玉游北京 春意终将到来 立春在,农味仍在 …… 素材: 题目①: 1.当我们流连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飞羽觞而醉月”的幽情中时,不要忘了那“觞”器,便是美的艺术所在;当我们惊叹于奇巧人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时,不要忘了他有妙具在手,所以游刃有余;当我们感叹机器人“小冰”居然还能作诗,并结集出版发行时,不要忘了它背后的强大支柱——国之重器。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喧嚣中,真正的匠人们凭借着手中的利器和一颗匠心,打造匠心之作。“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鲁班发明的钻、刨子、铲子、曲尺等利器,帮助多少能工巧匠们成品成事。而一把上好的建水紫陶的诞生,需要使用数十种数量大小质地不一的器具,加上数十道复杂的成型工序,最终制作出一件典雅上乘的精品。 3.随着一批批国之重器的出现,中国开始在世界闪光。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已成为了现实。中国高铁、中国桥梁等更像一条条巨龙般穿梭在中华大地上,让世界看到我华夏儿女的智慧和荣光。一件件重器,展现大国荣耀,实现中华儿女奔向幸福未来的梦想。 题目②: 1.溪水汩汩地流淌,带着春的气息。山间的花闻到水的清新,次第开放。溪水还带来一位贵客。昨晚酒后,他发现自己的船停在岸上。找了一跟结实的树枝,他颠簸着下了船。不中用的耳朵听见了一丝清脆的鸟鸣,蒙了雾的眼睛看到了山上似火一般的花红。漂泊多年的杜甫只在梦中看到过这样美好的春景。 2.“古代有个诗人也叫贺知章,他笔下春天便是柳,其实春天有许多值得发现的美!”老大爷微笑说道,“看到了吗?那边在打春牛,村子里所有人,都会围观的,是想沾沾喜气啊,今年农事一定好!”老大爷不停地向我解释立春习俗。我没有打断,认真聆听,哪怕我实际上比这位老大爷早几百年就知道了。 3.“现在是21世纪啦,我看您是穿越时空了,也好,可以与我们一起过立春呢!”跟着孩子走入花海,白居易仍迷惑于孩子的一番话。什么世纪,不是用年号吗?穿越又是什么意思……想着想着,他走到了一座村庄中。这里的屋子不是用茅草覆顶,而是用了结实的砖瓦。家家户户贴着“春”字,许多孩子拿着桃枝在巷间嬉闹,大人们在家门口抄着合菜,和好面,支好油锅,做着精致的春饼。老人们提着桶将春水“送”进家中,祈福一年风调雨顺…… 结构: 题目①:本作文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深挖“器”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无论是作为工具的功能之“器”,还是体现才德、审美的象征之“器”,都是立意的切入点。如写“大‘器’磅礴,唯我中华”这一立意,考生可由“《说文》曰: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为物,之重之多,所以守之;器于人,为具为用,所以爱之;器乎国,为民为荣,所以创之”开篇引出话题,然后用“美器既可用可承,可爱可赏,便是人间方物”“利器助人成事,高妙非凡,乃成匠心之作”“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则为国之砥柱”三个分论点层层深入地论析。结尾要联系社会实际,分析生活中“器”的三层内涵,呼应以上三个分论点。结束全文时,简洁点题。 题目②:本作文需要设定好一个“古人”,且将“立春”这一节气的风物文化融合其中,进而用记叙文,展现古人穿越今天后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小见大第展现时代变迁、风俗文化的没落或传承。如写“贾宝玉游北京”这一立意,考生可用“今夜五更时便是立春了,宝玉一早歇下,以待袭人打春时叫他。宝玉一向厌恶那些繁文褥节,但对这等节日习俗却格外上心,很感兴趣”开篇,然后写宝玉穿越遇到的几件事:今人不明“纸牛”风俗为何物、有人以“立春是新一年的开始,为了您新一年的健康,以及财产安全”为理由肆意兜售保险、有挂有“百年老字号”牌子的饭店以天花乱坠的菜名高价卖出低廉的菜品……结尾以贾宝玉的疑惑和感叹,表达文化没落等忧思,让人反思当今社会的一些弊端。 【点睛】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