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高频考点选择题专练:第4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作业
第4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1.(2017广东惠州高三模拟)古希腊的宗教是由诗人、艺术家以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创造出来的,并且各城邦分别建立起他们自己信仰的神。他们对神的祭祀仪式非常简朴,祭司从普通民众中进行选任,没有专门的祭司阶层,也没有统一的宗教信条的束缚。古希腊的这种宗教观( ) A.孕育了人文主义传统 B.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C.促进民主政治的确立 D.促使了基督教的产生 2.(2018广西来宾、河池高三二模)古希腊早期,法庭审判时不允许代理辩护,而判定罪罚的陪审团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他们往往受双方在法庭上演说的影响,结果常是善辩的当事人获益,口拙的人吃亏,由此产生了教人辩论、授人辞章的“智者”。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人文思想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 B.法治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过程 C.城邦经济政治获得高度繁荣 D.民主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3.(2018山西、内蒙古六校高三联考)西方著作《泰阿泰德篇》中说,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这体现的是( ) A.美德即知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人生而平等 D.天赋人权 4.(2017课标Ⅰ)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5.(2016课标Ⅲ)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6.(2018辽宁大连高三二模)下表是1277年巴黎主教坦皮尔从当时巴黎大学流行的各种观点中收集到的被宣布为异端的一些内容。据此可知,当时的巴黎大学( ) 第168条 节欲本身不是美德 第174条 基督教的法规,就像别的宗教一样,有传说的成分和谬误之处 第176条 幸福属于现世,而不属于来世 A.打破了基督教会的垄断 B.人文精神比较流行 C.缺少理性、科学的态度 D.各种学术得到发展 7.(2018山东烟台高三二模)彼得·盖伊在《启蒙时代》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 A.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B.未与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 C.肯定自然的人性和欲望 D.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 8.(2017课标Ⅲ)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9.(2017湖北武汉高三调研)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 洞穴之喻示意图 A.理性高于感觉 B.关注人的世界 C.认识源于感觉 D.美德即知识 10.(2017山东日照模拟)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 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 11.(2018山西榆社中学高三模拟)14—16世纪,罗马经历了40余位教皇,教皇不仅雇佣人文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给教学进行华丽的包装,还借助人文主义者们的才能对教会进行统治。这些措施( ) A.说明人文思想和教会冲突激烈 B.侧面反映了宗教世俗化的倾向 C.表明人文主义发展归功于教会 D.是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公开挑战 12.(2018福建漳州高三三调)1415年,胡斯因反对天主教会拥有地产、谴责教皇兜售“赎罪券”而被处以火刑;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同样的质疑却掀起欧洲宗教改革。这表明( ) A.思想变革是社会转型先决条件 B.英雄人物的出现决定历史进程 C.革故鼎新需契合社会演变时机 D.历史事件的发生存在着偶然性 13.(2018山东菏泽一模)在苏格拉底面临死刑的执行时,其弟子劝他逃离监狱。苏格拉底回应说:“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不光是现在,而是一向如此。”这表明苏格拉底认可( ) A.人必须听从自己的感觉 B.培育雅典公民独立人格 C.理性是真理的最后裁决 D.城邦充斥着“强权”公理 14.(2018河北保定高三二模)16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该历史现象( ) 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 B.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 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D.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 15.(2017福建宁德高三模拟)法国思想家博丹提出国家主权理论,认为国家是民族利益的集合整体,主权是国家最本质的特征,具有不可转让性和永久性,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国家应按法律来治理。在当时,该理论( ) A.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具有反对教权的现实意义 C.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D.标志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 16.(2018河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测试)伏尔泰指出,人依其理性以认识自然,也依其理性以改革社会。发扬理性,就是推动历史;蒙蔽理性,就是阻碍进步。据此可知,伏尔泰( ) A.主张人的解放 B.强调社会改造 C.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愚昧迷信 17.(2018河北邯郸一模)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一旦公共服务不再成为公民的主要事情,并且公民宁愿掏自己的钱袋,而不愿本人亲自来服务的时候,国家就濒临毁灭了。”卢梭意在强调( ) A.政府应激发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 B.公民应将公意作为行事准则 C.政治参与是公民实现自我的途径 D.个人利益应以集体利益为重 18.(2017山东潍坊调研)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材料 ( ) A.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 B.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 C.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 19.(2018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一联)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 A.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 B.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 C.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 D.新教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 20.(2018湖南永州高三三模)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就连一些并无特长的法国人,仅仅因为会说法语,亦纷纷被各国的富商巨贾请入家中担任家庭教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就显著并顺应了时代潮流 B.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居欧洲首位 C.欧洲各国对法国大革命成功实践的普遍推崇 D.民主共和制得到了欧洲各国民众的一致认同 答案精解精析 1.A 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古希腊的宗教是由诗人、艺术家以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创造出来的,并且各城邦分别建立起他们自己信仰的神”“祭司从普通民众中进行选任,没有专门的祭司阶层,也没有统一的宗教信条的束缚”表明古希腊的这种宗教观孕育了人文主义传统,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A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辩论、演说在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出现了专门教人辩论、授人辞章的智者,即产生了智者运动,该运动的代表人物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所以说雅典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A项正确;B项不是题干主旨;C项中“城邦经济”在题干中没有体现;题干没有阐述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排除D项。 3.B 本题主要考查“人是万物的尺度”。材料信息反映了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故选B项。材料强调了人对事物的认识,不强调人的美德,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C、D两项。 4.B 从材料信息可知,希腊神话中诸神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还争权夺利,这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的重视,蕴含着朴素的人文思想,说明在古代雅典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故选B项。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识强烈,故A项错误;当时,理性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雅典民主还没有确立,故D项错误。 5.D 从材料中的台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判断该剧反对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这正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故应选D项。A、B两项皆不符合古希腊的社会现实;C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 6.B 本题主要考查人文主义。从材料中的“节欲本身不是美德”“基督教的法规,就像别的宗教一样,有传说的成分和谬误之处”“幸福属于现世,而不属于来世”可知,这些主张反映了人们对现实幸福的追求和要求摆脱基督教的束缚,这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带有科学、理性的色彩,B项正确,C项错误;1277年仍处于中世纪,还没有打破基督教的垄断,A项错误;D项所述材料未体现。 7.A 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材料中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表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利用宗教题材来宣扬人文精神,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D项错误。 8.C 本题以雨果的小说《九三年》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国民公会由人民的代表组成,既代表人民又受人民监督,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和法律至上理念,A、B、D三项错误。 9.A 洞穴之喻是设想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而当他们有一天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真实的世界,才知道自己在洞穴里面看到的是不真实的事物。洞穴中的世界对应感觉世界,是虚幻的;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对应理性世界,是真实的。由此说明理性高于感觉,故A项正确。 10.D 苏格拉底认为国家“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现了苏格拉底的爱国情怀,他认为应关注国家的弊端,希望通过自己的尽职尽责,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故D项正确。 11.B 本题主要考查宗教世俗化。材料介绍的是教皇利用人文主义者维持教会的统治,这说明B项正确。 12.C 本题主要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415年,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远远低于1517年,反天主教会的时机还不成熟,而1517年,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要求反对束缚的呼声高涨,马丁·路德顺应了时代潮流,所以掀起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这说明革故鼎新需契合社会演变时机,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违背了唯物史观,排除;历史发展有其必然性,D项错误。 13.C 从材料信息看,苏格拉底认可的是“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也就是说需要理性思考后再作出判断,即理性是真理的最后裁决。故选C项。材料信息强调“经过反思”而非“感觉”,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旨在强调个人思考而非独立人格,故B项与题意不符;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14.D 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从材料中的“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可知,16世纪的欧洲,要求摆脱罗马教会控制,建立符合自己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教会成为主流,这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中的“直接推动”说法错误,排除;C项夸大了新教派建立的作用,排除。 15.B 法国思想家博丹提出国家主权理论,意在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对当时反对教权具有现实意义,故B项正确;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对君主专制的内容,C项错误;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其强调的是人的解放,与材料强调国家主权不符,故D项错误。 16.C 根据题干中“发扬理性,就是推动历史;蒙蔽理性,就是阻碍进步”,可知伏尔泰强调理性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推崇人的理性,C项正确、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人的解放,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愚昧迷信的内容,排除D项。 17.A “一旦公共服务不再成为公民的主要事情,并且公民宁愿掏自己的钱袋,而不愿本人亲自来服务的时候,国家就濒临毁灭了”说明如果公民不参与国家管理,这个国家就要灭亡,显然卢梭强调政府应激发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A项正确。 18.B 材料“好人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表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材料“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表明他对死亡的超然态度,故B项正确。 19.D 从材料信息看,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教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认为《圣经》是最高权威。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A、B两项;C项虽然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信息无关。 20.A 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的正确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因而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居欧洲首位,因而B项错误;法国大革命遭到了欧洲大部分封建国家的反对,因而C、D两项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