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1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10)

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高2015级高三上期第一学月考试 语文科试题 命题人:汪永久 审题人:郑丽华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风起云涌的政治变革浪潮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史,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人民牢牢控制在手中,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来实现。西周建立后推行分封制与井田制,使得王权和土地开始真正结合在一起。‎ 与此相适应,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往往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商末周初的政治变革在历史上影响甚巨,其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的封建体制便是最重要的代表。周初重器大盂鼎铭文中记载了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情形,就是这一制度的生动写照。作为配套制度而行的井田制在当时也举足轻重。春秋中期以后,以井田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走向瓦解,新的土地关系与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引发了政治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便抓住了土地这一关键问题,在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两方面完成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以皇帝为主导的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 西汉中期以后,聚敛了大量土地与财富的地方豪强严重危及了中央的统治。对此,大儒董仲舒曾建议通过“限民名田”来抑制土地兼并,但未被采纳。自此以后,严重依赖地方豪强的中央政权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最终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达数百年的门阀政治。中央对所辖区域内土地与行政权力的控制越来越弱,反过来又促使中央政权对土地关系、地方行政运行机制进行调节与整顿。于是,在隋唐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政治与土地变革。‎ 隋朝建立,推行均田制。这些本应在打击豪强大族势力方面效果显著的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却稍嫌操之过急,根基未稳的隋王朝也迅速覆亡。随后崛起的李唐政权在土地分配方面延续并完善了均田制。使得唐朝开始走向强大;但自天宝之后,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以此走向消亡。此后,北宋政权所进行的改革仍然是以土地的控制与分配为中心,将地方权力大都收归中央,改变了地方势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局面。‎ 元明清三代,虽然最高统治者的民族身份不同,但他们采取的政策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与两宋时期边患屡兴相比,元明清对边疆的控制也明显加强,而“摊丁入亩”等政策之所以能够推行,依靠的正是国家对土地所有与分配体系的绝对控制。‎ 中国古代政治变革与土地权力发展的关联使我们认识到,土地与中央集权抑或君权的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土地与君权的联动机制也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较为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与发展。而当土地与君权出现矛盾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这又促使掌权者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解矛盾冲突。 (选自刘伟《土地问题决定中国古代政治走向》,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地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B.封建君王只要推行一些制度,将土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就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C.商鞅抓住土地这个关键问题所推行的变法,使得中国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 D.隋朝统治者为打击那些豪强大族势力推行了均田制,可惜操之过急,并未达到预期 的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然后按朝代先后顺序列举了历代重视土地问题的材料来进行论证。‎ B.文中所举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事例,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 常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 C.文章通过董仲舒建议未被采纳的事例,证明了中央政权如果无法抵制土地兼并,对所 辖区域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弱。‎ D.结尾一段提出了掌权者在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时,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 因素的萌生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西周建立至春秋中期这时段,井田制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但后来随着历史的 发展,井田制逐步消亡了。‎ B.西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依赖地方豪强,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为后来的门阀政 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C.李唐政权因在初期延续并完善隋朝的均田制走向稳定和强大,也因均田制消极因素 的影响走向了灭亡。‎ D.元明清三代除了都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外,采取的土地政策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 都对土地所有权与分配体系绝对控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租个儿子过年 宗利华 看到那则启事,他的眼睛亮了一下。‎ 启事的内容别具一格,“期望一名有爱心有亲情观念的男孩子和我们一道过除夕之夜。” 署名是,一对年迈的老人。‎ 他笑了。毫无疑问,那个地方太适合他当前的处境了。于是,他给老人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意思。那端的女人显得异常兴奋!他听女人说,老头子,终于有人打电话来了!‎ 按照地址,他敲开了那家的门。是一个在这座边远小城常见的四合小院。迎接他的两位老人比他想象的还要老,头发都花白了,而且步履蹒跚。‎ 他正不知道称呼什么才好,却见女主人眼圈发红,张着双手,嘴角抽动着说,孩子,你终于回家了!‎ 他觉得什么部位被猛地敲击了一下,眼睛就潮润了。他不由自主就脱口而出,妈,儿子回来了!他一下想起自己的母亲了。‎ 于是,一切顺理成章了,他被父母拥着走进屋子。一进屋,那股家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母亲敲打着他身上的尘土,父亲不动声色地递过一杯红糖水。他开始逐渐进入角色。母亲领着他说,你的房间早就为你收拾好了,一切都是老样子。这边是洗手间,这边是厨房。你先洗一洗。然后,咱一起包水饺。‎ 他洗了一把脸,一边擦着,一边踱进了他的房间。突然视线里就出现了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 那是我们的儿子。他一回头,就发现老头站在身后了。但老人说过这句,就闭了嘴。‎ 这时,母亲在外面喊起来,洗好了没有,你们爷俩在那里磨蹭什么?老头马上换了脸 色,笑着说,好了,我们就去。‎ 水饺馅是早调好了的。母亲已在擀皮儿了。擀面杖在她的手下发出欢快的声音。他挽挽 袖子,坐下来,开始揉面。以往春节,在家里就是这份情景。父亲的任务是烧水,这是一项轻快活,倒上水,打开炉子,就没事了。于是坐在一边,安静地瞧着娘俩快乐地忙活。母亲开始讲一些琐碎事情了。那些事情,他并不感兴趣,但他知道母亲喜欢,所以就听着,有时他会插问一句,母亲就把手里的活暂放一下,瞧着他,跟他解释。‎ 水饺出锅以前,是要放鞭炮的。‎ 母亲的情绪在这时达到了顶点。她站在屋檐下,看着夜空里烟花缤纷,脸上漾着光芒。‎ 指挥着说,咱们也可以点鞭炮了。于是,他点燃了,母亲竟拍着手到院子里来了,而且,在鞭炮声中,孩子般地跳起来!‎ 然后,一起吃水饺,一起看春节晚会,一起说着笑着。直到母亲累了。母亲说,我真高兴啊!可我是真累了。父亲走过来,说,你得休息一下了。‎ 他在那天晚上睡得非常踏实。连日的疲惫一扫而光了。当新一天的阳光照射进窗口时,他突然醒来,一下子坐起。半天才清楚了发生的事情。‎ 那对老人看上去神情黯然了。母亲走过来,给他系系扣子,说,孩子,我知道,无论怎样,我不会取代你母亲在你心中的位置,记着,漂泊在外的时候,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抽空儿回家看看他们……他觉得眼眶一热,看到母亲泪水下来了,于是伸手轻轻地替她擦拭,一边点着头,我知道了。‎ 老头送出来,悄悄地掏出一张钱,说,真的非常感谢你,这是你的报酬,我们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了。‎ 他坚决不肯要。他说,你们已让我明白太多东西了。‎ 老头仍道着谢,是你了了我们一份心愿。你大妈,她实际上,活不了几天了,她得了癌症!她最大的心愿就是陪儿子在除夕夜再吃一顿她包的饺子。可我们的儿子,他,再也吃不到了。‎ 他根本没听清老人后来在说什么,在那一瞬间,他忽然觉得自己变了模样。‎ 辞别了老人,他飞快地奔向电话亭,拨通了自家的电话。话筒里传来老母亲的声音时,‎ 他已是泪流满面了。母亲一下子叫出了他的名字!母亲没听到他说话,就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了!‎ 半天,他哭着说,妈,我想回家!‎ 电话亭里的小姐莫名其妙地瞧着他。‎ 她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 ‎(选自微型小说集《租个儿子过年》2008年4月东方出版社)‎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说中间插入“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情节,巧妙交代了老人租儿子过年的原因,同时揭示了社会对失独家庭缺少应有的关爱。‎ B. 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最终被温暖的家庭、温馨的亲情所感化的在逃犯形象,这说明有温度的亲情比冰冷的法律更有感召作用。‎ C. ‎“看到那则启事,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小说从侧面描写人物的神态,表明他对逃亡生活已经厌倦,渴望回归家庭的温暖。‎ D. 春节浓浓的氛围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既有失独老人对家庭亲情的渴望,也突出小说主人公“他”对家庭温馨的向往。‎ ‎5.小说以“租个儿子过年”为标题,结合小说内容,试简要分析标题的作用?(5分)‎ ‎6.小说结尾点出“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人民】“公考热”曾经席卷全国,而与此同时,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春季人才流动分析报告》却显示,2015年春节公务员跳槽数量更比去年增加超三成。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令人惊诧,公务员“跳槽热”是否真的来临? ‎ 这又是喜还是忧?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反腐,大力整顿四风,并出台各项规定与禁令。我国公务员便逐渐地褪去了“光环”,逐步走下了“神坛”。随着养老金“双轨制”的废除,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员越来越市场化,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从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公务员“跳槽热”的到来有其“必然性”,这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是相当有力的。公务员愿意跳槽、敢于跳槽,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公务员这个群体,也激活了社会人才市场,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当然,公务员“跳槽热”也必然会引发担忧,公务员作为管理者与服务者,需要稳定的建设与发展;而公务员跳槽过于频繁,则有可能对公务员队伍建设造成负面影响,也有可能降低公务员群体的服务水平。  ‎ 无论是喜还是忧,公务员开始跳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既然发展的是市场经济,就应让市场更多地去决定,更多地遵循市场自身的发展规律,少一些过度的解读,相信最终势必会达到“多赢”的状态。 ‎ 材料二:‎ ‎【新华】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向来被认为抱着“铁饭碗”的公务员,竟成为当前跨界跳槽最活跃的人群。‎ 其实,公务员只是普通职业中的一种,公务员行业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光鲜。首先,公务员并非是个高收入行业,同样大学同年毕业的大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和当公务员,5年以后,收入就会拉开明显差距。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差距就越明显。其次,“上升空间狭窄”“人事关系复杂”“自我价值体现困难”等问题,也时常困扰着他们。这样的情况下,公务员频繁跳槽,其实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所以,社会应当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他们的选择,对公务员跳槽多些理解与包容。‎ 从某种角度来讲,公务员辞职人数剧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不少抱着升官发财的想法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离开,有利于干部队伍吐故纳新;另一方面,优秀人才不再只向公务员这种单一职业蜂拥,这是市场主体和管理人才的回归,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与构建。‎ 跳槽既是市场条件下自由选择的结果,也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纠偏”。对于单位来说,老员工的离开一方面有利于更新换代,但大规模员工离职尤其骨干员工离职,则容易导致人才短缺,应当引起警惕并适当采取措施的。所以针对公务员频频辞职“下海”现象,政府应当建立合格人才进得来、不合格的人出得去、优秀人才留得住的公务员选拔任用机制。对于用人单位,也要用待遇留住人才,解决他们基本的生存发展问题。只要实现一个行业内人才的自由流动与良性竞争,并且赋予这一行业从业者合理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尊严,那么它就会自动实现人才的匹配,而不会出现短缺的问题。 ‎ 材料三:‎ ‎【曲靖文明】曾让许多年轻人慕名并为之倾心竭力的热门行业现在出现了倒寒逆流之潮——公务员跳槽,这让很多人深感震惊和意外,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些年轻人放弃“前功”、尽弃“公务员”而另谋生路呢?‎ 国家行政部门的规范和严格管理,让许多年轻人越来越感受不到国家公务员带来的种种实惠,这是公务员跳槽的客观原因。中国公务员制度有一个成长、发展的历程,它引纳外国的公务员制度并采用了古代的“科举制”‎ 的积极因子。但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等慢慢地纳入法制化轨道,行政工作人员的行为有了规范和约束,自然感到受限制。‎ 相比其他行业的收入,原先的愿望打算与现实需求的巨大反差,使公务员萌生了跳槽另谋生路的打算,我想这是跨行业公务员跳槽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 中国在职公务员的跳槽和近几年“国考热”的降温,是人们对各种职业工作认识的理性回归。以前很多人认为在国家的行政部门就职既有政治上的功名,又有经济上的实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国家公务员只是为人民办实事的工作人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谈不上什么特权,随着认识上的变换,一些公务员选择跳槽,流动到其他的行业,也属正常。‎ 针对以上的问题,政府要大力推进,行动起来。合理的职业流动机制是中国公务员的“跳槽”助推器。国内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一直都在不停地流转、变动,公务员的“跳槽”也是行业流动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让公务员的“跳槽”融入到正常的流动中来,政府需要思考。‎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对“公务员跳槽热是喜是忧”这一问题持谨慎观望的态度,既指出了公务员跳槽在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上的好处,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突出强调遵循市场规律的重要性。‎ B.材料二认为,社会对待“公务员跳槽热”这一现象应给予理解和包容。材料在分析了公务员跳槽的原因和社会意义的基础上,也向用人单位和政府提出了的相应的应对措施。‎ C.材料三对公务员跳槽现象原因的分析侧重于为政府提供相应的应对思路,认为政府若能建立合理的职业流动机制,就能让公务员融入社会各行业的正常流动中去。‎ D.三则材料都围绕“公务员跳槽”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真实客观的报道,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或意义,读者综合参考可以比较全面地把握新闻事件的价值。‎ ‎8.下列对材料三“公务员跳槽热”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越来越多的年轻公务员希望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以达到与自身能力和需求相匹配的收入水准。‎ B.国家行政部门的规范动作和严格管理,一方面强化了对公务员行为的规范和限制,另一方面也取消了公务员的各种实惠。‎ C.依法行政、依法用权等慢慢纳入法制化轨道,公务员受到了更多的限制、约束,表现自我能力和价值的空间变得狭窄。‎ D.人们对公务员职业工作的认识回归理性,认识到公务员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谈不上什么特权。‎ E.社会各行业人员一直都在不停地流转、变动,作为行业流动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务员的正常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9. 对“公务员跳槽热”现象,材料一和材料二认为会带来哪些问题?它们的分析角度有何 不同?请结合原文信息,简要概括。(4分)‎ 一、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少有大志,十六,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缞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治丧”‎ ‎。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一不质名氏。稷等叹骇。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以饷遗宾客,百姓厌苦。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诏示学士李峤等,即授右武卫铠曹参军。‎ 会吐蕃乞和,钦陵①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觇虏情。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斯离间之渐也。”后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等来降,因诏元振率骑往迎。‎ 神龙中,迁安西大都护,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盛强,款塞愿和,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鸟质勒已老,数拜伏,不胜寒,会罢即死。其子娑葛以元振计杀其父,谋勒兵袭击,副使解琬知之,劝元振夜遁,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明日,素服往吊, 道逢娑葛兵,虏不意元振来,遂不敢逼,扬言迎卫。进至其帐,修吊赠礼,哭甚哀。为留数十日助丧事,娑葛感义,更遣使献马、驼、牛羊十余万。‎ 玄宗诛太平公主也,诸宰相走伏外省,独元振总兵扈帝,事定,宿中书者十四昔乃休。进封代国公,会玄宗讲武骟山,既三令,帝亲鼓之,元振遽奏礼止,帝怒军容不整,将斩之。张说等谏乃赦死,流新州。开元元年,帝思旧功,起为饶州司马,怏怏不得志,道病卒,年五十八。十年,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新唐书•郭震传》有刪改)‎ ‎【注】①钦陵:当时的吐蕃首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 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B.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 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C.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 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D.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 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学生”,是在古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因国子监又称太学而得名。‎ B.“中书”即中书省,是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军事机构之一。‎ C.“缞服”指丧服,古时父母去世后,子女要身着丧服,表示孝敬之意和哀悼之情。‎ D.“太子少保”是皇宫官职,负责教习太子,一般作为荣誉性的官衔賜给重臣近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郭震不拘小节。他在太学时曾将四十万钱送给陌生人;在任上曾将铸私钱、卖人口 得来的钱财馈赠宾客,老百姓十分厌恶并深以为苦。‎ B.郭震颇具谋略。在对待吐蕃问题上,郭震献出离间之计,武后听从此策,后来事情 果如其所料,吐蕃内部发生变故,其首领被诛杀。‎ C.郭震结局凄凉。他因得罪唐玄宗而差点被杀,后被流放到新州,后来念其旧功,又 起用他为饶州司马,郭震怏快不得志,在半道病死。‎ D.郭震有胆有识。娑葛认为郭震设计害死自己父亲,打算率兵袭击,部下劝郭震逃 跑,郭震没有听从,认为应当毫不怀疑地坚守营垒对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5分) ‎ 译文:。‎ ‎(2)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5分)‎ 译文:‎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薄幸•送安伯弟 韩元吉 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 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 注:韩元吉,河南许昌人,是南宋初期主战派人物之一。‎ ‎14.下列选项中,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词一开头开门见山,迅速入题。“南浦”两字是人们抒发惜别之情的常见意象,令 读者感受到一股感伤的意味。‎ B.“青青万缕”描写满眼的绿柳,让人产生分别的感伤的联想。“更满眼、残红吹尽”,使人去想象那残花在枝头片片被吹落的景象,增添了感伤的气氛。‎ C.“记竹里题诗”三句中“载酒”“题诗",是文人常见的交往活动。“魂断”二字,是“悲哀”的意思,直言今日别离的苦痛。‎ D.“闻鸡起舞” 是个典故。词的开头写送别,“漫留君住”三句,又回到惜别,劝安伯姑且停留片刻,持杯痛饮。‎ E.词的上阙主要写离别,下阙主要是抒发感慨。全词写眼前景当下事,感情深挚,读来有一种苦涩的韵味。‎ 15. 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浪漫主义手法,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险峻而瑰丽的山 川,如“,”写出了漩涡飞转,瀑布飞泻的气势。‎ ‎(2)《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影的句子是“浮光跃金,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言说自己深感壮志难酬的苦闷,只好以一杯清酒祭 月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量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②因大片住宅楼空置,街道万人空巷,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地区被称为中国最大的“鬼城”。‎ ‎③大学不应该成为名利场,大学里真正的大师不仅学识渊博 ,有沉潜专研的研究态度,而且人格高尚,有光风霁月的谦谦风度。‎ ‎④有些企业一面想要以诚信示人,另一面却在制造假造伪劣产品,如此南辕北辙,企业的信誉怎么能树立起来?‎ ‎⑤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已传承千年,在中国大西南的土地上,马帮的赶马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走过了山高水低,走过了春夏秋冬。‎ ‎⑥由于缺少有效监督,《公共场所控烟条例》在许多地方沦为一纸空文,只有真正令行禁止,才能达到公共场所“无烟化”的目标。‎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围绕创新为理念,广发银行信用卡屡创行业“第一”,截至去年累计发卡量已达4140万张,信贷余额2431亿元。‎ B.各级党组织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态度,转变基层干部作风,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C.李克强强调,要抢占流通业革命“先机”,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在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突破四大“瓶颈制约”。‎ D.网易集团CEO丁磊认为,当人们开始意识到网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消费方式的时候,这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创文”宣传活动策划方案拟好后,我们特意去政教处垂询各位老师的意见。‎ B.您所托为令郎辅导高考作文之事,在下一定鼎力相助,竭尽所能,不负重托。‎ C.商务印书馆刚出版了拙著《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特赠老友,敬请惠存。‎ D.欣闻您老即将米寿,祝您马齿徒增,健康长寿,期待着您的白寿、茶寿大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做鱼时,当我们用刀剖开鱼肚,就会看到,在腹腔上有一层黑膜。有人说它有毒,其实这层黑膜叫“腹膜脏层”,它能够包覆大部分腹腔内的器官,有吸收撞击、保护内脏的效果;它还能分泌黏液润湿脏器的表面,减轻脏器间的摩擦。所以,这层膜__①___ 。不光是鱼有,____②___ ,连我们人的肚子内也有这样一层膜。____③____ 。不过,由于其主要是由脂肪细胞组成,脂肪含量很高。因此如果不嫌麻烦,就把它去掉;如果嫌麻烦就不用除掉,吃了也不用太担心。‎ ‚ƒ ‎21.请把下面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不得遗漏信息,可增删个别词语。(5分)‎ ‎①“3·15”晚会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直播。‎ ‎②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 ‎③晚会充分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收视期待。‎ ‎④晚会的主题是“携手共治、畅享消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对同学们常提及的“高中关键词”进行了收集,它们是:学习,社会实践,独立,迷茫,竞争,青春,挫败感,理想,合作,成就感,文化修养,意志力,兴趣,创新。‎ 请从中选择两个或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对高中生活的认识,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阿贵州省毕节梁才学校高2015级高三上期第一学月考试 语文科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D 【A“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B与原文不符,原文“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百姓牢牢控制在手中”。C“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犯了推断不当的错误。商鞅变法使得秦朝强大,并不是此后土地制度保持稳定的原因,保持稳定的原因应是此后的朝代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3分】‎ ‎2.D 【“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理解错误,应是采取措施缓解土地与中央集权或君权之间的矛盾。3分】‎ ‎3.C 【原因分析不当。李唐政权的灭亡不是由于均田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而是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 D.【A “社会对失独家庭缺少关爱”欠妥。B“亲情比冰冷的法律更有感召作用”文中无依据。C 侧面描写内心,正面描写神态。3分】‎ ‎5. 答案:①概括了故事主要事件②有利于突出主题------亲情家庭的温馨感化作用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或: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引发读者思考。④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过年⑤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全文围绕“过年”展开。【每答出一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共5分】‎ ‎6. 答案:‎ ‎ ①情节结构上,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波澜。小说从开初他 ‎ 的应聘,到过年的温暖温馨,最后点出逃犯的身份,一波三折。‎ ‎ ②主题思想上,深化文章主旨,突出主题。最后点出“他是一个逃犯”,更有助于表 ‎ 现家庭亲情的巨大感召作用,家庭的温馨,亲情的温暖让“他”从灵魂上受到震荡,‎ ‎ 情不自禁的喊出“我要回家”。‎ ‎ ③艺术手法上,也能很好照应小说前面多处的伏笔,如“那个地方太适合他当前的处 ‎ 境了”“他觉得什么部位被猛地敲击了一下”,“他在那天晚上睡得非常踏实。连日 ‎ ‎ 的疲惫一扫而光了”。小说的结尾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给读者恍然大悟之感,耐人 ‎ 回味,发人深思。‎ ‎ 【“内容”、“结构”、“艺术手法”三方面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 C【“侧重于为政府提供相应的应对思路”错误。3分】‎ ‎8. BC【B.“也取消了公务员的各种实惠”属“无中生有”,原材料无此信息;C.原材料无“表现自我能力和价值的空间变得狭窄”的信息。选对一个2分,选对二个5分】‎ ‎9. 一问:材料一认为会对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公务员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材料二则认为人才流失会造成人才短缺问题。(2分)‎ ‎  二问:材料一是从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分析,材料二是从公务员职业本身的角度进行分析。(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C【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原句标点为“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3分】‎ ‎11.B【考查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识记和理解。“中书”非军事机构,而是政务中枢,是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主要负责发布皇帝政令诏书,是中国古代中央最高行政机构。3分】‎ ‎12.D【考查文意和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认为应当毫不怀疑地坚守营垒对敌”错。3分】‎ ‎13.(1)武则天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召他进宫想当面责问这事,但与他谈话之后,认为他是奇才,索要他的文章,郭震献上《宝剑篇》。【“诘”“既”“奇”“索”解释正确各1分,语言连贯1分。共5分】‎ ‎ (2)郭元振就在帅帐中与之谈判,恰逢天下大雪,在谈判过程中,郭元振一动不动,到日暮时,他的皮肤已经被冻裂。【“即”“会”“雨雪”解释正确各1分,“与计事”省略1分,语言连贯1分。共5分。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4.CE【对一项2分,对两项得满5分。C项“魂断”在此是“痛快之极”的意思,不指悲伤;“直言今日别离的苦痛”应为“回忆从前游宴聚会之乐”。E写“眼前景当下事”错】‎ 15. ‎①与朋友惜别的感伤;②空有壮志而功名未立的感慨;③乡关渺远而有家难归的感叹;④‎ 对朋友的相思之情。【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 ‎16.(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2)静影沉璧(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写对一句给1分,共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17.D 【“俯拾即是”:形容多而易得;不合语境。“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形容庆典等盛况;望文生义。“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使用正确。“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走,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与目标相反;此处使用正确。“山高水低”:指意外发生的不幸的事情,多指死亡;此处望文生义,可改为“险山恶水”。“令行禁止”:形容法令严正,纪律严明,执行认真;正确。3分】‎ ‎18.C 【3分,A项“围绕”与“为”句式杂糅。B 项“提高”与“态度”不能搭配。D项应该先是“消费方式”然后是“生活方式”。 】‎ ‎19.C 【A.“垂询”乃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含尊敬对方之意。B.“鼎力相助”乃指感谢别人。C.“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D.“马齿徒增”为谦称,指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3分】‎ ‎20.示例:①起保护内脏和润滑的作用(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②很多动物腹腔中都有这层膜 ③食用这层膜并不会有安全问题(6分,答对一句给2分;其他答案,符合文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1.参考答案:于3月15日20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直播的主题是“携手共治、畅享消费”的“3·15”晚会充分满足了广大观众渴望了解种种消费投资陷阱和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侵权事件的收视期待。‎ ‎【首先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相同成分,并确定句子主干,然后把其他内容作为修饰成分加以梳理。本题中,①句介绍晚会直播时间和地点;②句介绍晚会的内容;③句介绍晚会的播出效果;④句介绍晚会的主题。通过分析可知,句子主干应为“晚会满足了收视期待”,然后把①②④句的内容变为句子的修饰成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即可(得分点:找准主干得1分,每个修饰成分各1分,标点1分,共5分)】‎ 四、写作(60分)‎ ‎22.(60分)‎ 评分建议:‎ 1、 没有用其中二至三个关键词来呈现所写内容,判为不及格作文,给分在15分到30分之间;‎ 2、 选用了关键词,而关键词间缺乏有机联系,或者主题不明,文体不清,或者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均在30分至35分之间给分;‎ 1、 符合要求而无特色的作文,给分在36分至42分之间,这样的作文应占主体;‎ ‎4、符合要求且有特色的作文,给分在43分到50分之间,这样的作文占比应为少数。‎ 可以根据一至三题得分情况,调控作文0.65-0.70的难度系数。‎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小时候即胸怀大志,十六岁,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学生。有一次,家里送来四十万贯钱。恰好有个穿丧服的人前来拜访,自称家里五代人都没有下葬,希望能借钱办理丧事。郭元振听后,慷慨地把钱都借给了他,没有一点儿吝惜的脸色,也不问这个人姓甚名谁。薛稷等赞叹吃惊。十八岁考中进士,担任通泉尉。以侠义自任,不以细务为意,曾经铸造私钱、贩卖上千人口,所得钱财用来赠送宾客,百姓深以为苦。武则天知道了他所作所为,召他进宫想当面责问这件事,但与他谈话之后,认为他是奇才,索要他写的文章,郭震献上《宝剑篇》,武后看了后大加赞赏,还把他的诗篇赏给学士李峤等人看。就提升了他为右武卫铠曹参。‎ 恰逢吐蕃请和,钦陵要求朝廷回撤西域四镇的守兵,并赏赐十姓突厥之地给他。朝廷派郭元振充任使者前去谈判,趁机察看敌情。郭元振回来后,上疏道:“长期以来的徭役让吐蕃人困苦不堪。他们都希望大唐和吐蕃之间能够实现和平。首领钦陵打算分裂四镇归为己有,在国内专制,因此才没有归顺。假如陛下每年都向吐蕃派去和亲使团,钦陵一定会屡屡拒绝。那么,他的部下一定会怨恨他。即使钦陵想大举侵犯唐境,也会受到部下的牵制。君臣之间有了矛盾,吐蕃内部就会发生变故。”这些谋划得到了朝廷的赞同。几年之后,吐蕃君臣相互猜忌,最终部属诛杀了钦陵。他的弟弟赞婆等前来投降,于是武后下诏派郭元振率领人骑前往迎接。‎ 神龙年间,郭震升任安西大都护。此时,西突厥酋长乌质勒率领的部落逐渐强盛起来,主动向朝廷提出议和。郭元振在帅帐中与之谈判,恰逢天下大雪,在谈判过程中,郭元振一动不动;到日暮之时,他的皮肤已经被冻裂。乌质勒年事已高,又多次俯身下拜,经不住风寒,会谈结束后就死了。乌质勒的儿子娑葛认为是郭元振设计害死了乌质勒,打算率兵袭击郭元振。副使解琬知道了这件事,劝郭元振趁夜逃走。郭元振没有听从,而是从容不迫地安卧帐中。第二天,郭元振身穿素服前去吊唁,半路上遇到娑葛的士兵。敌军没料到郭元振会来,也就不敢轻举妄动,忙说是来迎接、护卫他的。郭元振走进帐中,吊唁赠礼,哭得极为悲切。郭元振在那里住了十天,帮助办理丧事。娑葛被郭元振的信义打动,向唐朝派去使者,进献良马五千、骆驼二百、牛羊十余万。‎ 玄宗诛杀太平公主的时候,各位宰相跑到外省,只有郭元振率领军队护卫皇帝,事情平后定,他宿卫在中书省十四晚才停止。进爵封为代国公,恰逢玄宗在骊山讲习军事,三令之后,玄宗亲自擂鼓。这时郭元振突然出班奏事,打乱了演练。玄宗看到军容不整,非常生气,命人将郭元振立即斩首。张说等人劝谏,才赦免了郭元振的死罪,将他流放到新州。开元元年,皇帝念及郭元振的旧功,又起用他为饶州司马,郭元振怏怏不得志,走到半道,就病死了,享年五十八岁。开元十年,追赠他太子少保一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