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
李商隐诗两首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对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答案 B 解析 应为“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青春年华 C.海外徒闻更九州 徒:空 D.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四十年 答案 D 解析 “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 3.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3分)( ) A.庄生晓梦迷蝴蝶 B.蓝田日暖玉生烟 C.空闻虎旅传宵柝 D.不及卢家有莫愁 答案 C 解析 这是写当时唐玄宗、杨贵妃的真实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4.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根据律诗的特点,填入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 。 月榭故香因雨发, 。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别树羁雌昨夜惊 风帘残烛隔霜清 B.风帘残烛隔霜清 别树羁雌昨夜惊 C.残烛风帘隔霜清 别树羁雌昨夜惊 D.昨夜别树羁雌惊 风帘残烛隔霜清 答案 A 解析 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只有A项最为恰当。 5.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四个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天宝十四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唐玄宗同杨贵妃及朝中要臣仓皇出逃。随行军队行至马嵬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玄宗杀死杨贵妃。面对利刃强谏,进退中绳的君王最终还是做出了要江山弃美人的决定,倾国倾城 - 5 - 的杨贵妃在一条白绫的死结里香消玉殒。 A.仓皇 B.进退中绳 C.倾国倾城 D.香消玉殒 答案 B 解析 进退中绳:前进后退均合规矩。不合语境,可改为“进退两难”。A.仓皇:匆忙而慌张。使用恰当。C.倾国倾城:形容女子容貌很美。使用恰当。D.香消玉殒: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使用恰当。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轻风无语,但大地知道。当千年前的往事在大地上踯躅, 。 ; , , 。 ①寻找着因洛阳兵变,范阳失守,太平天子率群臣向南逃遁时 ②我寻找着曾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大唐天子李隆基与爱妃杨玉环的那块诀别地 ③被流淌的血渍浸湿了的土地 ④愤怒的兵将斩杀相国,逼死贵妃 ⑤我的眼光与思绪却在金子般的余晖里搜寻 A.⑤③②④① B.⑤②①④③ C.⑤①④②③ D.⑤②④③① 答案 B 解析 ⑤是总写句,应为首句。由句意可知,“太平天子率群臣向南逃遁时”这句话后面应紧跟④③两句,即①④③紧密相连,为完整的一句话。②句有“我寻找着”,①句有“寻找着”,且②句有“我”可作这两个句子的主语,所以应排为②①。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二、类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9分)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①,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注] ①长恨歌:唐代白居易所创作诗歌,以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主要内容。对杨贵妃之死,唐玄宗之无奈,深表同情,并歌颂了他们的爱情专一。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句中“莫唱”是因为《长恨歌》中对君王与贵妃的爱情悲剧给予同情,并歌颂其专一,从而引出第二句。 B.第二句是借用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表明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夫妻离散的悲剧。 C.第三句借杜甫《石壕吏》中的诗句,以“夫妻别”写出当时极普遍的社会现象,表达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 D.诗人来到马嵬驿不叹李杨悲剧,却借题发挥,抒写百姓因战乱遭受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的文学创作观。 答案 C 解析 “表达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表述有误, - 5 - 应是表达诗人对战乱中妻离子散的苦难大众的同情。 8.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答案 这首诗用了对比(映衬)的表达技巧,将《长恨歌》所描写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与《石壕吏》所表现的普通百姓遭受徭役离乱而家破人亡的苦难作了尖锐的对比。从而表达对战乱中妻离子散的苦难大众的同情,也表达了作者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或:活用典故,浑然天成。白居易《长恨歌》对李、杨爱情的赞美;牛郎织女银河的阻隔;杜甫《石壕吏》里夫妻的生离死别。) 解析 整首诗的主要手法是对比与用典,选用其一,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注意指出作者鲜明的情感态度。 白话诗歌 不要歌咏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隔断千千万万的人家夫妻。 像石壕村那样的夫妻诀别数也数不清,他们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泪水多多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11分)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①,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 ①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写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因而难以饱腹,费力地鸣叫怨恨也是徒劳。 B.颔联写五更时蝉的鸣叫声稀疏欲断,而一树绿叶却依旧苍翠,显得冷酷无情。 C.颈联上句写诗人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就像水中的一根树枝到处漂流;下句饱含了对官场的厌恶。 D.尾联是说蝉与诗人自己要互相提醒,因为诗人与蝉境遇相似,也是举家清贫。 E.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 答案 CD 解析 C项,“对官场的厌恶”错,这里是说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使他怀念家乡。D项,“相警”不是“互相提醒”的意思,是说蝉来提醒诗人自己。 10.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答: - 5 - 答案 这首诗以蝉的饮露难饱指自己的清贫;蝉的徒劳鸣叫和树的无情寄托孤独凄凉的身世遭遇;借咏蝉以喻自身品质的高洁。表达了诗人虽生活困顿、失意,但仍坚守清高的节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与情感的能力。蝉的形象具有象征意义,注意把握诗中对蝉的特点的描写与人的生活、品格间的类似点,从而明确其寓意。此诗主要分析“高难饱”“恨费声”“碧无情”的寓指,最后指出咏蝉的意旨。 白话诗歌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音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一贫如洗全家像水一样清。 三、语言表达(12分) 1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很多人都说, ① 。因为李商隐是缠绵悱恻的,他的很多诗的情意都是非常长远,不能隔断,不能舍弃,不能自已的,所以很多人以为李商隐所写的都是爱情诗。那杜甫呢?杜甫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写的都是忠爱的。 ② ,杜甫以后学杜甫学得最好的就是李商隐。 ③ :一种方式就是表面学得很像,比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那是完全模仿杜甫写人民的疾苦;另一种方式就是李商隐学到了杜甫艺术性的句法,就像这句“桂花吹断月中香”,这是在学杜甫的句法。 答:① ② ③ 答案 ①李商隐跟杜甫迥然不同 ②可是如果从学作诗的角度来说 ③李商隐学杜甫有两种方式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鲜明的能力。从层次上看,这段话第一层次写李杜诗歌内容的“异”,第二层次写李杜诗歌的“同”,即李学杜甫作诗,在内容和句法方面的相同之处。因此第①②空把这两层意思表达出来即可。第③空,应填介绍李商隐向杜甫学习的总写句,从后文“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等句子可推断出答案。 12.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流露出惋惜伤感的情绪。请你针对“夕阳”写一段感悟性的话,表达积极或达观的情怀。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②不少于80字。(6分) 答: 答案 (示例)面对夕阳,我们大可不必一味地去感伤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短暂。其实,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质量,只要是充分燃烧、释放能量,有益于世的生命就都能获得永生。朱自清就曾说过:“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解析 “夕阳”既可指傍晚的太阳,也可指其象征义,如晚年。只要借这一意象表现自己对宇宙、社会、人生的领悟即可。但注意要表达积极或达观的情怀和修辞的使用。 - 5 - - 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