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C卷) 解析版 选择题 1. 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 ) A. 蔗糖 B. 核糖 C. 糖原 D. 淀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蔗糖属于二糖,核糖属于单糖,糖原和淀粉属于多糖,故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糖类的种类及功能的相关知识。糖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和基本营养物质。糖类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2. 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 A. 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 淀粉、半乳糖、糖原 C. 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 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答案】B 【解析】胆固醇的组成元素是C、H、O,脂肪酸的组成元素是C、H、O,脂肪酶的组成元素是C、H、O、N,A错误;淀粉、半乳糖、糖原都属于糖类,它们的组成元素都是C、H、O,B正确;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丙酮酸的组成元素是C、H、O,C错误;性激素的组成元素是C、H、O,生长激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胰岛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D错误。 3. 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 ) A. C B. O C. P D. S 【答案】D 【解析】核糖的组成元素是C、H、O,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两者都含有的元素是C、H、O,都不含有的元素是S,故选D。 4. 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 ) A. 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 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 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答案】B 【解析】核苷酸的组成种类不同,核酸分子结构不同,其功能也不同,核苷酸组成种类与功能多样性有关,A错误;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DNA的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不同分子的核酸,核苷酸的连接方式相同,与核酸分子结构多样性无关,与功能多样性也无关,B正确;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核酸分子的结构不同,功能也不相同,因此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功能多样性有关,C错误;核苷酸数目多少不同,核酸分子的结构不同,其功能不同,因此核苷酸的数目与核酸功能多样性有关,D错误。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名师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核酸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对于核酸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解析时要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5.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 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 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 构成的碱基相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故A错;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故B正确;组成DNA与RNA的核苷酸都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故C错;构成DNA的碱基有A、T、G、C,构成RNA的碱基有A、U、G、C,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DNA和RNA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6. 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 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 C. 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 变性后的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也可出现紫色 【答案】D 【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本质是RNA,A错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有8种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体外吸收,B错误;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一定相同,所以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C错误;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形成紫色物质,D正确。 7. 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 ) A. 6 18 B. 5 18 C. 5 17 D. 6 17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已知,该多肽含有氨基酸总数为22个,水解后生成了1个4肽,2个3肽,2个6肽,也就是形成了5个多肽链,所以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链数=5,肽键总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2-5=17。答案是C。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计算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1.探究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n个氨基酸分别形成1条肽链或m条肽链: 形成肽链数 形成肽键数 脱去水分子数 氨基数目 羧基数目 多肽相对分子质量 1 n-1 n-1 至少1个 至少1个 na- 18(n-1) m n-m n-m 至少m个 至少m个 na- 18(n-m) 2.探究多肽中H、O、N原子数的计算 (1)H原子数=各氨基酸的H原子数之和-2×脱水数。 (2)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的O原子数之和-脱水数。 (3)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数之和。 3.探究多肽种类的计算 假若有A、B和C 3种氨基酸,由这3种氨基酸组成多肽的情况可分如下两种情形分析: (1)A、B、C 3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数都无限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 形成三肽的种类:3×3×3=33=27(种)。 形成二肽的种类:3×3=32=9(种)。 (2)A、B、C 3种氨基酸,且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 形成三肽的种类:3×2×1=6(种)。 形成二肽的种类:3×2=6(种)。 8. 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B. b可用来构成所有核酸 C. B是人的遗传物质 D. A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B组成染色体,A的基本组成单位a的组成元素是C、H、O、N,B的基本组成单位b是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a是氨基酸,A是蛋白质,b是脱氧核苷酸,B是DNA。细胞中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脱氧核苷酸为4种,A错误;b表示脱氧核苷酸,只能构成脱氧核糖核酸,B错误;人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蛋白质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可能不相同,但正常体细胞中的B(DNA)相同,D错误。 9. 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RNA催化细胞内某些生化反应 B. RNA是一种核酸 C. RNA参与构成核糖体 D. RNA参与构成细胞膜 【答案】D 10. 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示意如图,其中一S—S一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若该IgG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IgG有肽键数 ( ) A. m个 B. (m+1)个 C. (m—2)个 D. (m-4)个 【答案】D 【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若形成的是链状肽链,则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图示中的蛋白质由4条链状肽链、m个氨基酸构成,因此形成的肽键数=(m-4)。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合成。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示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蛋白质形成过程中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11. 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I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 I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 I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 I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 I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答案】C 【解析】 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A错误;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基因位于DNA分子上,基因和DNA不是并列关系,而是DNA包含DNA,B错误;固醇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C正确;少数酶和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D错误。 12. 某多肽分子结构如图1—6所示,下列关于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5种氨基酸 B. 该多肽属于6肽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 C. 该多肽的合成车间是核糖体 D. 该多肽的分泌不需要ATP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该多肽中含有4个肽键,所以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属于五肽,B错误。因左起第2、3两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H),为同种氨基酸,所以氨基酸的种类是4种,A错误。氨基酸合成多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需要消耗ATP。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多肽的合成过程。 13. 图表示核酸的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 B. 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只要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C. 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D. 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答案】D 【解析】略 14. 某生物体内能发生如下的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 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 C. 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 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在生物体中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看出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 解: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糖原为动物多糖,A正确;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都是储能物质,淀粉为植物多糖,糖原为动物多糖,B正确;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糖原为动物多糖,动植物都能利用葡萄糖,C错误; D、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C.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15. 下列哪一项表示的是对多糖的功能进行分类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多糖包括糖原、淀粉和纤维素。从功能上分析,糖原和淀粉分别是动物和植物细胞里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是能源物质。综上所述,C正确。 16. 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C、H、O、N、P、S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其中C元素是最基本元素 B. 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C. 合成ATP、DNA、RNA、脂肪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D. 组成血红蛋白、肌球蛋白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而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C是最基本元素,C、H、O、N是基本元素,C、H、O、N、P、S是主要元素,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中不同生物体内元素种类相同,元素含量不同,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中DNA、RNA含有磷酸,脂肪只由C、H、O三种元素构成,无磷酸,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中构成血红蛋白、肌球蛋白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及排列顺序一般均不同,所以D选项错误。 考点:考查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相关知识。 点评: 了解不同生物体内构成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及各自的功能是解析关键。 17.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有两种大量元素,淀粉中不含有,但核酸中含有。关于这两种元素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 这两种元素是生物膜、染色体的重要组成元素 B. 这两种元素是组成ATP分子不可缺少的 C. 这两种元素是构成蛋白质不可缺少的 D. 这两种大量元素也是动物生活必需的 【答案】C 【解析】淀粉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核酸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因此淀粉中不含有,但核酸中含有的两种大量元素是N、P。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ATP和磷脂均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含有S、P等,A、B项正确,C项错误; N、P是动物生活必需的大量元素,D项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细胞中的化合物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切入点在于准确定位“淀粉中不含有,但核酸中含有”的两种大量元素的名称,据此结合细胞的结构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分析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18. 下列关于细胞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蛋白质、脂质、糖类、核酸等化合物都含有C、H、O三种化学元素 B. 脱氧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之一 C. 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D.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糖类 【答案】B 【解析】 蛋白质、脂质、糖类、核酸等化合物都含有C、H、O三种化学元素,A正确;脱氧核糖是DNA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B错误;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C正确;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糖类,D正确。 19. 关于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去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能量 B. 合成的蛋白质都运到细胞外 C. 合成的蛋白质都不能进入细胞核内 D. 合成的蛋白质都用于细胞膜蛋白的更新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能量,A正确;合成的蛋白质也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胞内酶,B错误;合成的蛋白质可以进入细胞核内,如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C错误;合成的蛋白质除用于细胞膜蛋白的更新外,还可构成其他结构及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有其他作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功能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 线粒体DNA 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 ) A.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 C. 神经细胞吸收K+ D. 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受损后产生能量减少,故消耗能量的过程影响最大,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察线粒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1. 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 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 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答案】C 【解析】 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且其遗传物质DNA在高倍镜下也观察不到,A错误;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B错误;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说明其可抵抗机体中溶酶体的消化降解,C正确;结核杆菌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错误。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负责运输到相应部位 22. 下列四组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 A. 噬菌体和酵母菌 B. 硝化细菌和草履虫 C. 蓝藻和酵母菌 D. 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A项错误;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草履虫属于真核生物,B项错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C项错误;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属于原核生物,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区别的相关知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3. 蛋白质分子能够通过的结构有 ( ) A. 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 B. 细胞膜和液泡膜 C. 选择透过性膜 D. 细胞壁和核孔 【答案】D 【解析】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核孔是核膜上不连续的结构,可以蛋白质分子能够自由通过;选D。 24. 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没法获得各种结构,下列结构最有可能表现出放射性的是 ( ) A. 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 B. 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 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D. 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和液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尿苷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组成部分,参与RNA的构成,细胞中存在RNA的部位有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 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25. 人体细胞因某种原因改变了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列,下列受到影响的细胞结构有 ( )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核糖体 ④中心体 ⑤高尔基体 ⑥内质网 ⑦大液泡 ⑧叶绿体 ⑨溶酶体 A. ①②⑤⑥⑦⑧⑨ B. ①②⑤⑥⑨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③④⑤⑥⑨ 【答案】B .................................... ②线粒体具有双层膜,能进行有氧呼吸,故②正确; ③核糖体能进行蛋白质合成,但没有膜结构,故③错误; ④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但没有膜结构,故④错误; ⑤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有关,属于单层膜的细胞器,故⑤正确; ⑥内质网与有机物的合成有关,属于单层膜细胞器,故⑥正确; ⑦液泡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人体内没有,故⑦错误; ⑧叶绿体位于绿色植物细胞,故⑧错误; ⑨溶酶体属于单层膜的细胞器,属于“酶仓库”,故⑨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6.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 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 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 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A项正确;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因此不同细胞,其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B项错误;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C项正确;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在体内易扩散和转移,所以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7. 下列有关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正确叙述是( ) A. 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B. 受精作用、输血时要严格配血都与细胞识别有关 C.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胞间连丝只起物质通道的作用 D. 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信息交流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梳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类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A、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A错误; B、受精作用首先要经过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作用,输血时要严格配血与细胞的识别作用有关,B正确; C、高等植物胞间连丝不仅使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膜、细胞质、内质网交融在一起,而且也是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和传递刺激的重要渠道,C错误; D、信息交流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条件之一,D错误. 故选:B.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28. 为了研究酵母菌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 A. 细胞核内不出现3H标记 B. 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 C. 培养30分钟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 D. 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亮氨酸是用来合成蛋白质的,细胞核内也需要蛋白质,所以也可能出现3H标记,A项错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3H标记首先出现在核糖体,B项错误;培养30分钟后,细胞膜上也有蛋白质,所以也能观察到3H标记,C项正确;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所以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相关知识。分泌蛋白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在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在此过程中,由线粒体提供能量。 29.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 B. 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C. 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D. 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分布和功能. 1、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分为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有细胞都含有核糖体. 2、内质网分为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3、高尔基体是单层膜,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再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高尔基体,但功能不同,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解:A、原核细胞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有内质网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A错误; B、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B正确; C、有线粒体的细胞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比如酵母菌具有线粒体,它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 D、有核糖体就能合成蛋白质,但要合成分泌蛋白还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细菌等原核生物有核糖体但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就不能合成分泌蛋白,D错误. 故选:B.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0. 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B. 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 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 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答案】B 【解析】AB段显示: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限制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A项错误;酶量减少后,反应速率减慢,可用曲线a表示,B项正确;升高温度后,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下降,可用曲线a表示,C项错误;减小pH,酶的活性逐渐减弱,A、B点位置都下降,D项错误。 【考点定位】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名师点睛】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必须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还要重点分析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四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围绕题意“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这一解题的切入点,再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31. 下表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步骤 编号 1 2 3 4 5 注入淀粉溶液 注入蔗糖溶液 注入某种酶溶液 注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观察现象 试管Ⅰ 2 mL - 2 mL 2 mL A 试管Ⅱ - 2 mL 2 mL 2 mL B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应温度等 B. 步骤3可以选用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 C. 若步骤3选用新鲜淀粉酶,则现象A是无砖红色沉淀,B是砖红色沉淀 D. 该实验还可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实验用同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的物质来研究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酶可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试管Ⅰ中的淀粉被水解生成还原性糖,所以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试管Ⅱ中的蔗糖不能被淀粉酶催化水解,蔗糖是非还原糖,所以现象B是无砖红色沉淀;蔗糖及蔗糖水解产物都不能跟碘液发生颜色反应,故用碘液无法判断蔗糖是否被催化水解。 考点:本题考查了酶专一性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对图表进行分析与综合,最后通过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2.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B. 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C.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需要消耗ATP D. 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为高能磷酸键,A正确。人体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合成ATP时不需要氧气的参与,B错。蛋白质的合成是一个消耗ATP的过程,C正确。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它们的比值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ATP的结构组成、合成和分解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3. 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所示,紫色部分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 A. ①和细胞膜 B. ①和细胞膜、液泡膜 C. ②和细胞膜、液泡膜 D. 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 【答案】C 【解析】图中①为细胞膜与也泡沫之间的物质,②为细胞液,紫色色素分布在细胞液中,细胞膜和也泡沫均为选择透过性膜,影响色素分布。 【考点定位】细胞结构 【名师点睛】解题关键:细胞膜和也泡沫均为选择透过性膜,影响色素分布。 34.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为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A、B错;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呼吸作用,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对;蛋白质变性剂会破坏载体蛋白,降低运输速度,D错。 【考点定位】物质的跨膜运输 35.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黑藻细胞内甲→ATP的过程不仅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 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 丙中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 D. 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黑藻细胞内由甲→ATP的过程为ADP合成ATP的过程即ATP的形成,生物体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叶绿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黑藻属于真核生物,细胞中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可以合成ATP.故A正确;乙物质为ATP断裂掉两个高能磷酸键之后形成的物质,形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故B正确;丙为腺苷“A”其组成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丁为磷酸是磷脂的组成成分之一,故C正确;ATP转化为ADP时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不须两个高能磷酸键都断裂,故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6. RNaseP(酶)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所组成,科学家发现如果将该酶中的蛋白质除去,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 A. 酶都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C. 某些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D.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C 【解析】RNaseP酶中的蛋白质除去,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说明起生物催化作用的是RNA。 考点:本题考查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7. 春天到了,公园里空气新鲜、草色清脆、绿柳垂帘,树枝上黄鹂欢唱,碧空中燕子起舞,粉红的桃花林(一个品种的桃树)灿烂如云”,根据此段文字,分别符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描述是( ) A. 整个公园、一片桃花林、一只黄鹂、一株绿柳 B. 整个公园、一片桃花林、一只燕子、一朵桃花 C. 整个公园、所有青草、一只黄鹂、一朵桃花 D. 整个公园、所有桃树、一只燕子、一朵桃花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整个公园是由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所有桃树(一个品种的桃树)是一个种群;一只黄鹂、一只燕子、一株绿柳等为一个个体;一朵桃花是桃树的生殖器官,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8. 如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①虚线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 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D. 若图②中实线表示Fe3+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答案】C 【解析】图①虚线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A正确;图②虚线可表示增加酶浓度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B正确;图③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C错误;酶具有高效性,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正确。 【考点定位】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名师点睛】方法技巧——“四看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 39. 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甲中物质a为二肽,则物质c为同种氨基酸 B. 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图乙中曲线表示图甲中物质a在不同条件下的浓度变化 D. 图乙中曲线①②③的差别可能是温度不同造成的 【答案】C 【解析】分析图甲:酶在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和量不发生改变,可判断图甲中的a代表反应底物,b表示酶,c表示生成物。若a为二肽,则物质c结构相同,为同种氨基酸,A正确;b是酶,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图甲中物质a是反应底物,图乙中曲线可表示图甲中物质c在不同条件下的浓度的变化,C错误;图乙中曲线①②③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的时间不同,时间越短,反应速率越快,可知其反应速率①>②>③,此差别可能是因温度不同造成酶的活性不同,从而引起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同,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图甲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明确两个c是相同的,表示产生的产物是同一种物质。 40.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英国科学家虎克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B.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C.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奠定了细胞学说的基础 D.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活细胞” 【答案】B 【解析】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细胞壁,A正确;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未揭示“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B错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C正确;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首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明确细胞学说不是施莱登和施旺独立建立的。 41. 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③属于生物膜 B. ①和②所含酶的种类不同 C. ②和③都能产生大量ATP D. 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还原氢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③吸收了氧气,产生了水,表示线粒体内膜,属于生物膜,A正确;在①②内进行的反应不同,因此所含的酶种类不同,B正确;③有氧呼吸的过程中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②第二阶段释放的能量少,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甲是丙酮酸,乙是[H],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三个场所的反应物和产物的种类判断各自发生的生理过程,进而判断三个场所的名称。 42.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错误的是( ) A. 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B. 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 C. 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D. 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和ATP 【答案】C 【解析】分析曲线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产生酒精的量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分析曲线可知氧气浓度为b时,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多于产生的酒精量,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d时,不产生酒精,说明该点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当氧浓度为c时,酒精的产生量为6,说明无氧呼吸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为6,则有氧呼吸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为15-6=9,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可以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分别为1.5、3,因此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C错误;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熟练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1:6;无氧呼吸过程: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酒精=1:2:2。 43. 医生给患急性肠炎病人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目的是为了( ) A. 防止病人脱水,及时补充水分 B. 补充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物质 C. 供给病人全面营养 D. 维持病人细胞渗透压平衡 【答案】B 【解析】急性肠炎病人,吸收功能降低,体内细胞生命活动不断消耗能量,分解体内葡萄糖。静脉滴注葡萄糖是为了及时补充体内葡萄糖,满足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 44. 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若只释放CO2,不消耗O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 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C. 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D. 若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若细胞只释放CO2,不消耗O2,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等于O2的吸收量,若CO2的释放量多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 C、对于植物细胞而言,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对于人和动物细胞而言,若CO2的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则细胞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能同时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C错误; D、若既不吸收O2 也不释放 CO2,也有可能是进行无氧呼吸,如乳酸菌细胞的无氧呼吸,D错误. 故选:CD. 45. 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均分为两份,放在1 ℃的冷库内贮藏,其中一份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 h,另一份则不做处理。从采摘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 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 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 贮藏蓝莓前用高浓度的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若蓝莓只进行有氧呼吸,则CO2与O2比值为1。若比值大于1,则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A项正确;第20d时,对照组与CO2处理组比较,CO2与O2比值远大于1,,说明对照组无氧呼吸强度高于CO2处理组,则对照组产生的乙醇量也会高于CO2处理组,B项正确;第40d对照组蓝莓CO2与O2比值为2,可知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CO2量相等。由于有氧呼吸产生CO2与消耗葡萄糖比为6∶1,无氧呼吸产生CO2与消耗葡萄糖比为2∶1,当CO2量相等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故C项错误;由实验结果可推测,可用高浓度的CO2处理,可抑制蓝莓贮藏时的无氧呼吸,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46. 下列有关对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命系统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最基本“生命系统”是“细胞” B. 衣藻和蓝藻在结构上有其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拟核 C.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D. 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A项正确;衣藻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细胞,二者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具体表现在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核糖体等,但拟核是蓝藻的结构,B项错误;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表示在一定自然区域中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和环境的总和,C项错误;一个动物的不同细胞来自同一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其遗传物质相同,其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样性,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RNA和蛋白质不同,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生命系统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 47. 非典型肺炎曾给我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经各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已经查明引起该病的生物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认为这种病毒是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A. 它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 B. 它能通过增殖繁衍后代。 C. 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 它的组成元素中含有C 、H、O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病毒依赖细胞完成增殖发育,这是病毒是生命的主要理由;故选B. 考点:病毒是生物的理由。 点评:本题以社会热点为考查背景,考查病毒是不是生物这个知识点。以人类健康为切入点是近几年高考的考查热点。 48. 如果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那么,这个CO2分子穿过的膜的层数共是 ( ) A. 5 B. 6 C. 7 D. 8 【答案】B 【解析】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个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此过程中CO2首先要从线粒体的双层膜中出来,再穿过一层细胞膜从细胞中出来,再穿过一层细胞膜进入另一个相邻细胞,最后再穿过叶绿体的两层膜。由此可见此过程至少穿过6层膜,故选B。 49. 若酵母菌呼吸消耗的O2与释放CO2的量如下图所示,图中四种状态下,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比值,正确的是( ) A. 甲,1/5 B. 乙,1/3 C. 丙,2/3 D. 丁,2/3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酵母菌有氧呼吸分解1分子葡萄糖,消耗6分子O2,产生6分子CO2;无氧呼吸分解1分子葡萄糖,不消耗O2,产生2分子CO2。所以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比值,正确的是丙为2/3。故选C。 50. 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漏斗下口用半透膜封住(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漏斗内外均为蔗糖溶液,液面已经稳定在图示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漏斗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B. 此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数相等 C. 若将漏斗中的h段溶液全部抽走,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还会恢复到h D. 若将漏斗迅速下移h的距离,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还会恢复到h 【答案】B 【解析】因为漏斗的液面较高,有大气压的作用,所以漏斗内的浓度会高一点,A错误;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数相等,液面才可以处于相对平衡状态,B正确;若将漏斗中的h段溶液全部抽走,使漏斗中溶质的量减少,使的漏斗中渗透压减少,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不会恢复到h,C错误;若将漏斗迅速下移h的距离,则烧杯中溶液对半透膜处的压强增加,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不会恢复到h,D错误。 【考点定位】渗透作用 【名师点睛】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具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蔗糖是二糖,不能透过渗透膜,只有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数相等,液面才可以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二、填空题 51. 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_______和_______,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_______。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_______。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写图中标号)_______。 【答案】 (1). 原核 (2). 无核膜 (3). 细胞膜 (4). 细胞壁 (5). 细胞膜 (6). 纤维素和果胶 (7). 8.10.11.12 【解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即没有核膜,也没有染色体,同时细胞质中也没有多种细胞器,仅含核糖体;但真核细胞的共同点是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是细胞膜。乙图应该是一个叶肉细胞图,因其细胞质中不仅有线粒体,还有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液泡等结构,对细胞的结构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细胞壁,其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和果胶)。与 甲图相比,也可考虑它是一个真核细胞,其中动物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需要核糖体,加工、分泌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过程中需要线粒体供能。 52. 下图1表示渗透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后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则达到平衡后MA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a。 (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b,则达到平衡后MB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b。 (3)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由____________(填数字)组成。图2过程中液泡的吸水能力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图2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染色体吗?________。 【答案】 (1). 小于 (2). 等于 (3). 原生质层 (4). 1、3、5 (5). 逐渐变大,最后不再变化 (6). 不能 【解析】试题分析: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再放入清水中质壁分离自动复原。图1中半透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不能;图2中1为细胞膜,3为液泡膜,5为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它们共同构成了原生质层。 如果都是蔗糖溶液,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因为有大气压强的存在,漏斗内的液面不能无限上升,故仍然是Ma>MA。 (2)细胞不再进行吸水和失水时即渗透平衡时,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是相等的。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b,则达到平衡后MB等于Mb。 (3)图2中1细胞膜、3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5细胞质构成了原生质层,也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图2过程中细胞失水,液泡浓度逐渐增大,液泡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大,最后不再变化。 (4)鳞片叶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一般不能分裂,故不能观察到染色体。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渗透作用原理,明确细胞不再进行吸水和失水时即渗透平衡时,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是相等的。 53. 如图是探究有活性的水稻种子细胞呼吸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种子浸透的作用是增加种子细胞中的________水,从而增强种子的代谢。 (2)实验开始时,红色小液滴位于0点,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红色小液滴将向________移动,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色小液滴停止移动后,种子的呼吸方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保红色小液滴的移动仅由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需另设一个装置,该装置的金属网上应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部分与原装置相同。 【答案】 (1). 自由 (2). 左 (3). 浸透的种子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被KOH溶液吸收后,导致瓶内气压下降 (4). 无氧呼吸 (5). 等量、煮熟(或死亡)的同种种子 【解析】试题分析:(1)浸泡时增加的是种子自由水的含量。 (2)瓶中的KOH能吸收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液滴会左移,是因为浸透的种子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CO2被KOH溶液吸收后导致瓶内气压下降。如果液滴停止移动,此时种子的呼吸应是无氧呼吸,反应式是,所以不吸收气体,而产生的二氧化碳被KOH吸收。 (3)要排除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所以应同该装置中的等量的种子灭活即可,其它都应和实验装置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应用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