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第四单元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复习测试
限时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 1.(2018·福建厦门二模)电力是经济发展血液和命脉的核心指标。一直以来,用电量被视为研判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风向标之一。 2018年1~2月份我国部分行业用电情况变化数据 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化工、钢铁、建材、有色四大高耗能行业 用电量同比增长 18.5% 19.4% 8.4% 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 10% 3.5% -3.4% 据此,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 ①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呈现回落态势,可能得益于去产能的深入实施 ②用电量结构性改善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向低能耗高质量转型 ③电力供给侧结构优化是我国上述行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④新兴产业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已经超过高耗能行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计算机、通信、信息传播等产业用电增长高于化工等,可见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排除③;材料只表明新兴产业用电增速高于高能耗产业,但是没有体现用电总量,排除④;高能耗产业用电增速负增长与我国去产能有关,故①正确;新兴产业用电增速高于高能耗产业,可见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故②正确。 2.(2018·山东枣庄二模)58.8%,一个寻常数据,却因在2017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上出现两次,意义不同寻常。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8.8%,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同样达到58.8%。2017年两个58.8%是个可喜的信号,这两个数据共同表明了( ) A.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B.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C.我国居民消费不断增加,加快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D.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析:选D。本题考查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转型发展。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对经济的贡献率,可见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提高,故D正确。材料不但体现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体现了消费支出, 可见材料体现的信息除了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以外,还包括消费、出口、投资的结构,排除A。B强调生产的创新,与材料不符,排除。C不能反映第三产业的发展,排除。 3.(2019·湖北武汉模拟)2018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各级政府要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供需结构动态平衡做出努力。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合理举措是( ) ①加快能源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②加快转换新旧动能,转移过剩生产要素 ③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减少市场服务收费 ④挖掘消费市场潜能,提高消费服务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D。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实体企业健康发展,故①正确。简政放权可以激发市场活力,减少市场服务收费,有利于降低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故③正确。②有利于淘汰过剩产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实体经济发展无关,故排除。④主要强调消费的提升,没有涉及生产,所以与实体经济无关,排除。 4.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某省构建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于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人社、扶贫、教育部门“四路并进”的培育机制,加快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样做有利于( ) ①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②充分发挥劳动者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 ③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乡村振兴 ④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新型城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没有涉及“土地制度改革和财产性收入”,故排除;②符合题意,“构建培育体系”能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者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故当选;③符合题意,“完善培育机制”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故当选;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故排除。故选C。 5.2018年国务院批复山东为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实验省份,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有助于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下列传导路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 ②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扩大新能源消费—增加新能源企业利润—新能源产业发展 ③实施区域国家发展战略—补齐发展要素短板—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④实施区域国家发展战略—加快科技体制变革—增加科技人员收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①符合题意,通过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发展质量;②不符合题意,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的目的是“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而不是“新能源产业发展”,故该项与题意主旨不符;③符合题意,通过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实施区域国家发展战略,有助于补齐发展要素短板,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④不符合题意,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的目的是“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而不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故该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6.“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心系人民群众安危冷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和举措中正逐步得到落实。下列做法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②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的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③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④通过实施政府定价政策,稳定物价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①不符合题意,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完善分配激励机制,不能体现题干中的观点;②③符合题意,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的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上述举措都能够体现党中央心系人民群众安危冷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说法错误,价格由市场形成,而不是实施政府定价政策。 7.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下列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表述正确的有( ) ①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②要建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③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④要建设以乡带城、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体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①③符合题意,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必须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②错误,要建设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体系;④错误,要建设以城带乡、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发展体系。 8.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某地依托新兴电商品牌企业建立高标准水稻核心区,按照“企业+农户”的模式组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同时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这一举措启示我们( ) ①要提高农产品产量,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②要优化农村三大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③促进农企结合,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做大做强优势产品 ④成立专业合作社,使农业生产由个体经济走向集体联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①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与“提高农产品产量”无关,排除;②③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按照“企业+农户”的模式组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水稻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同时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这一举措启示我们要优化农村三大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企结合,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做大做强优势产品;④不符合题意,农村农业生产不是“个体经济”,“专业合作社”本身就是集体经济。 9.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述”,在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明确提及“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战略。为此,政府应该( ) ①支持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④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D。①④不符合题意,这两项与题意强调的“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战略不符,故排除;②③符合题意,根据题意,要实施“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战略。为此,政府应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有利于解决上述矛盾的是( ) 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 ②实现发展模式从依靠劳动生产率提高向依靠要素投入转变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能替代传统产业, ①说法错误;应是实现发展模式从主要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升,②说法错误;③④都有利于解决材料中的上述主要矛盾,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11.2018年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市场呈现稳步加快增长态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0%。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国家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②提高利率水平,鼓励信贷消费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④依靠技术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国家可采取的措施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①③项符合题意;提高利率水平,会吸引社会资金到银行,从而抑制消费,②项与题意不符;④项是企业采取的措施,不是政府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1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 ) ①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②推进绿色、循环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①正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无关,②不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无关,③不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均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新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述的科学性。 解析:回答本题可从消费、共同富裕、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等角度,围绕解决公平、环境、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的意义上说明其科学性。 答案:(1)①消费水平根本上是由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必然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解决社会生产存在的突出矛盾也需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②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人民对美好生活新的消费需要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发展经济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④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支撑。⑤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深圳考察调研。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再到深圳标准,深圳一直走在探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到 2020 年,深圳将建立健全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深圳标准体系,高质量已经成为深圳新时期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圳强化产业、研发、市场、资本、人才等全要素协同,制定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专项政策,实施综合创新生态优化计划,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都; 出台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减负。同时,实施大气质量提升和强化措施,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加大民生支出力度,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等短板。深圳的高质量发展在不断提升着人民的获得感。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概括深圳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该市是如何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来提升人民获得感的。 解析: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知识,属宏观考查。其次再分别对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对于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信息“实施综合创新生态优化计划”“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加大民生支出力度”可总结出深圳市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贯彻创新、生态、共享理念,促进经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第二小问,学生必须立足材料中深圳市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采取的具体举措“强化全要素协同”“出台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减负”“实施大气质量提升和强化措施,努 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加大民生支出力度,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等短板”, 然后分别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补齐民生短板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主要特征:贯彻创新、生态、共享理念,促进经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 (2)措施: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完善产业体系和创新生态,扩大就业创业。②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满足有效需求。③形成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居环境质量的跃升。 ④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近年来,寿光市稻田镇西丹河村通过找准产业方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村庄巨变。 西丹河村以西红柿种植为主,生产的西红柿因为品质好,一直是各地菜贩争抢的“筐头菜”。2017年以来,西丹河村在增加蔬菜产品附加值上做文章,投资90万元建设蔬菜批发市场。并依托种植技术,为周边村村民提供蔬菜销售、技术培训、信息指导等服务,预计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0万元。依托蔬菜批发市场,该村探索采取村集体控股、“村集体+农业企业+村民”三方入股模式建设西丹河果蔬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丹河红”西红柿商标。目前全村形成粮、菜、果、畜、建筑、运输六大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全村共有蔬果大棚260个,饲养区1个,蛋鸡存养量20万只,生猪存养量500头,运输大车23部,建筑队3个。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总结西丹河村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解析:第一小问,考查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强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对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居民收入等具有重要影响。第二小问,考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通过发挥蔬菜种植优势以及技术服务业发展,可以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产业。通过建立蔬菜批发市场,可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股份制改造,可以转变农业经营方式。通过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结构。 答案:(1)影响:①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②完善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2)经验总结:①立足农业优势,促进农业服务产业发展。②拓宽农产品市场,增加产品附加值。③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④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