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专题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二轮复习
【步步高】201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2 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教案 [考纲要求]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1. 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相辅的 特征。 2. 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 3. 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4.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松散的过程。 5.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考点一 古代农业的发展 1.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主要方式) 发展阶段 耕作方式变化 农具的变化 原始阶段 刀耕火种 石、骨、木 商周时期 石器锄耕(耜耕) 石、骨、木;青铜农具(少)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铁制农具(发达地区) 汉代 牛耕普及全国 耦犁―→一牛挽犁 唐代 铁犁牛耕 曲辕犁 2. 经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 古代水利灌溉 (1)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2)水利工程:春秋战国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和西汉的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黄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 4. 土地制度 (1)史实 ①井田制:出现于商周时期,是一种土地国有的所有制形式;春秋时期,井田制崩溃。 ②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主要形式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③土地国有制:北魏、隋唐都曾经实行过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 (2)影响 ①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带来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激化了农民与地主、国家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②以上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考点二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核心词:经营形态、手工工场、“丝国”、“瓷都” 1. 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2. 主要行业:冶金(铜、铁、钢)、制瓷(青、白、彩)和丝织(苏州、杭州)、棉纺织(元代松江,明代后期成为主要衣料)。 3. 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形态;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4. 主要成就:丝织品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5. 发展特征: 规模巨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特别强调 (1)丝绸与瓷器皆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明的象征,常用常考的相关史实还有:元代烧成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期,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瓷。 (2)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始终作为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考点三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时期 发展表现 阶段特征 先秦 时期 ①商朝人善于经商,是“商人”的来历。②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③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兴起和繁荣发展 秦汉 时期 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②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 隋唐 时期 ①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②农村集市(草市)贸易发展起来。③出现柜坊和飞钱 宋元 时期 ①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商业发达。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③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④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品品种齐全 打破时空限制,商业贸易发达 明清 时期 ①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 ②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④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考点四 古代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 1. 经济政策 工商食官 西周实行,官府严格控制工商业 坊市制度 宋代以前县以上城市严格划分坊市;宋代以来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视商业活动 重农抑商 产生于战国,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海禁闭关锁国 明代开始实行,清代前期更加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是中国落后世界的原因之一 2. 资本主义萌芽 (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 (2)实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 (3)特点:出现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最初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4)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5)阻因:自然经济,传统观念,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制度。 1. 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牛耕技术推广到珠江流域。 ( × ) 点拨 铁农具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 2. 唐代已发明灌溉工具筒车,由人力、畜力到风力、水力是灌溉提水动力的发展趋势。 ( √ ) 3.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之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其典型特征,它存在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当今中国市场经济社会也有存在。 ( √ ) 4. 春秋时期井田制度下的私田并不归周王所有,归私田主人控制,鲁国“初税亩”首次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而商鞅变法则从制度上废除了井田制。 ( √ ) 5. 标志着中国传统农耕技术成熟的是牛耕的出现,而不是曲辕犁的发明。 ( × ) 点拨 唐代曲辕犁的发明才是农耕技术成熟的标志。 6. 历代农民起义多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而王安石变法“理财”的措施则集中体现了封建国家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 √ ) 7. 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冶铜技术,战国晚期已掌握炼钢淬火工艺,东汉初发明了筒车等鼓风设备。 ( × ) 点拨 筒车是发明于唐代的灌溉工具,东汉的鼓风设备是水排。 8. 私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较密切,明代中期以后,手工业生产从官营为主转为私营为主。 ( √ ) 9. 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同期产生了手工工场,但中国并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更没有发展到工业革命的程度。 ( √ ) 10.“工商食官”是指工商业发达,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支柱,而并不是指部分手工业生产由官府垄断。 ( × ) 点拨 “工商食官”意指工商业者依官府生存,本质上反映的是工商官营制度。 11.“商人”一词源于商朝人善于经商,“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兼具旅店、货栈的功能。 ( √ ) 12.《清明上河图》的史料价值是表明宋代城市商业发展,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 √ ) 13.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小农经济大量存在,根本目的是稳定统治秩序,保障财政来源。 ( √ ) 14.闭关锁国并不是不对外贸易,而是禁止民间对外贸易,实质上是政府垄断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 ( √ ) 15.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封建制度衰落的反映,阻碍其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衰落的封建制度。 ( √ ) 考向一 从通史视角观察宋元经济发展 典例1 (2013·海南高考)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 )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知识定位 唐宋——经济发展——货币关系 解题关键点 “赋税征收单位由货币与实物并行到单一货币形式”是材料体现的核心立意,这在本质上反映的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B、C、D三项说法均与此主题无关,故答案为A。 答案 A 区分选择题求答项的限定词:说明与表明、体现与反映 1. 说明与表明:历史选择题求答项多有“说明了什么”“表明了什么”。“说明”、“表明”的含义相似,总体看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历史结论(多用“表明”),但是“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多用于问答题),同时“表明”还有时设问求答历史现象的本质等。 2. 体现与反映:“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但是“反映”有时在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运用时,有可能就是对材料的内容理解;“体现”在结论型选择题运用时,就是获取历史结论或者寻找支撑题干结论的史实。 典例2 (2013·重庆高考)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知识定位 宋代——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纸币”与“便钱”区别 理解材料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材料的大体意思是:宋真宗时,允许民间资金进入都城,进行金融兑换业务。商旅携带便钱到诸州可以兑换成货币,以便进行交易。因此,这里的“便钱”显然不是自由流通的支票,也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而是宋代商人兑换货币的凭证。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真宗时还未流通。故答案为D项。 强调 紧扣材料中“金融兑换”这一主题信息,综合所学大胆排查分析备选项,不要受所学知识——交子(纸币)干扰。当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不一致时,应坚持依据材料信息解答。 答案 D 从通史视角观察宋代阶段特征 1. 政治: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很尖锐。 2. 经济 (1)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2)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宋辽、宋夏、宋金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各族的封建化。 (3)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都超过了前代水平,城市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4)商品经济繁荣,贸易场所“市”、“草市”服务娱乐设施完善,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 对外关系 (1)宋代对外贸易的发展超过了前代水平,广州、明州和泉州是对外贸易港口;对外贸易范围扩大,东至朝鲜、日本,西到东欧和西非。 (2)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四大发明也使中国科技走向世界,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4. 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宋代的哲学主要是理学,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两宋时期的绘画和书法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 考向二 老话题新角度——农村经济与土地制度 典例3 (2013·全国卷Ⅱ高考)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知识定位 主干知识——土地制度与土地兼并 辨析选项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与宋代有关的政治经济知识及理解“不抑兼并” 及其产生的影响。宋初中央集权高度加强,A项的说法不正确;由材料中的“不抑兼并”可知宋代土地兼并缓和的说法错误,C项不正确;宋代土地兼并严重,使得租佃经营有较大的发展,大量失去土地的自耕农租种地主的土地,使得自耕小农衰退,也使得流民问题得到缓解,因此,B项的说法也不正确,应选D项。 答案 D 典例4 (2013·重庆高考)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知识定位 重要概念——均田制 解题关键点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均田制的概念。公元485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由此排除A、C两项。均田制下的露田是国有土地,不得买卖;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但限制买卖,由此排除B项。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国家掌握一定数量的无主荒地,对这些荒地进行重新分配,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影响 1. 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2.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使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使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模式,推动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生产技术的发展。 3. 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前提下,地主凭借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封建社会的流民问题和社会贫富分化,到明清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4. 土地兼并现象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这就促使封建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调整土地政策,如北魏至唐朝前期的均田制,以维护小农经济,稳固封建统治为主要目的,但不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 考向三 关注地方区域历史 典例5 (2013·上海高考)2012年10月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青龙镇遗址发现了唐宋房屋基址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铜器、铁器和瓷器等文物。据此推测当时上海地区的县级治所名称是 ( ) A.嘉兴 B.松江 C.华亭 D.上海 知识定位 区域历史——上海行政区划历史变迁 解题关键点 上海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上海,战国开始建城。“申城”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城市。后来申城城址几经变迁,地名已经过多次更改。三国时期更名为“华亭”,唐朝设县,元朝朝廷批准上海镇建独立县。明代在华亭、上海地区设立松江府。清代设立苏松太道(中后期依其驻地又俗称为上海道)。由上可知,唐时,上海治所应在华亭。故应选C。 答案 C 典例6 (2013·安徽高考)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 )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知识定位 汉唐——农业经济——水利兴修 解题关键点 解答本题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时间“汉唐间”,二是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次数。汉唐间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居全国领先水平,故排除A、C两项。从统计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次数总体上呈逐年增加态势,所以它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故B项正确;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才转移到南方,故D项错误。 答案 B 图表数据型材料题的一般解法 1. 读图、表。图、表一般由标题、基本内容、注释等构成,标题规定着图、表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是展示命题者所要考查的内容,是答题的着眼点。因此,同学们在读图时应充分挖掘图、表蕴涵的信息。 2. 读注释。图、表下的注释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图、表内容。 3. 读题干,并将从图中提取的信息与设问相链接。 4. 读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相结合综合判断。 考向四 从发展视角看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典例7 (2013·大纲全国高考)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 )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知识定位 清代——台湾货币——大陆与台湾经济联系 辨析选项 乾隆三十七年,台湾地方官描述台湾当地货币流通现象混乱是材料的大意,A、D两项与此大意没有必然联系,台湾在乾隆时已实现两岸统一,故不可能存在不同货币体系,可排除C项,故答案为B。 答案 B 本题实为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长效热点在高考命题中的反映,以台湾地区流通货币情况为切入点,考查两岸经济联系。准确体会命题意图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判断材料考查方向:粗读材料,大致了解材料的意思,感知一下应属于教材哪一方面的知识。 (2)体会命题意图:结合材料信息及选项提示,尽力体会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如本题只有明确考查清代两岸经济交流状况的命题意图,才不会被干扰项迷惑。 (3)结合命题立意辨识选项,尤其是当部分选项本身说法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信息、命题立意不符时,立足材料信息则是首选原则。 典例8 (2013·四川高考)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年 300 1 700 1850年 720 2 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渐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知识定位 主干——江南人口变化——城市化与城市经济 辨析选项 一般认为,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当时这一地区依然是农村人口占多数,故A项错误;1620~1850年城镇人口增加了1倍多,农村人口增加了不到1倍,所以B项正确;1620~1850年该地区农村人口不断增长,从侧面反映了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要得出该地区人口增速全国领先的结论,必须有一个全国范围的人口增速比较,题干缺乏这一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B 1.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换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场。 (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贝等货币,再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时还出现纸币。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 (5)流通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及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 2. 古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规律 (1)从城市功能上看,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商业贸易的规模不大;唐代以后,因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而兴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 (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 (4)从城市布局上看,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城市有着逐渐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趋势。 考向五 关注重要历史概念 典例9 (2013·海南高考)右图反映的是 ( )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知识定位 重要概念——小农经济与小国寡民 解题关键点 立足材料图片信息,准确理解“小农经济”、“小国寡民”等概念的内涵是解题关键。“妻子纺织,丈夫耕作”是图片的直观信息,实质反映的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特征,与小农经济的内涵一致,故B项正确。 答案 B 全面理解小农经济 (1)发展的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提高了生产力;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2)含义(特点):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基本单位,男耕女织,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3)缺陷: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所受封建剥削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弱。 (4)影响: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它不仅存在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当前的中国市场经济社会也有局部存在。 押题1 (立意:现实中农耕文明的印记) 2013、2014年分别是蛇年、马年,传统历法中每一年都对应一个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生肖”形象,与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生肖”文化形成关联最密切的是( ) A.西方海洋商业文明的传入 B.中国大河农耕文明的发展 C.古代城市商品货币关系繁荣 D.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 答案 B 解析 易错选C项,应联想到十二生肖多以常见的动物、家畜为原型,是农耕文明在传统文化中积淀的反映,同时城市商品经济繁荣从内涵上也从属于农耕文明,故选B。 押题2 (立意:水旱灾害与古代农耕) 2013年7月4日《古代人与夏天的战争》:自公元前1766年——公元2013年3 800年间,中原地区每3年5个月就有一次较大水灾,每3年4个月就有一次严重旱灾。我国古代人民对抗灾害的活动不包括 ( ) A.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 B.灌溉工具创新不断 C.水排成为汉代抗旱利器 D.重视农耕经验、技术的总结 答案 C 解析 水排是汉代冶铁鼓风设备,并不是灌溉工具,故选C。 押题3 (立意: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2013年7月10日人民网:“5000年中华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 ) A.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B.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C.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D.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答案 C 解析 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宋元时期,粉彩瓷出现于明代,与唐玄奘生活的唐初时间不符。 押题4 (立意:主干知识——手工业成就)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面对空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代的南京去找工作。不可能经历到的是 ( ) A.到丝绸手工工场当工人 B.到徽商票号做收银员 C.创办珐琅彩瓷烧制作坊 D.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大商人 答案 C 解析 珐琅彩瓷始现于清代,不可能在明代烧制出,故选C。 押题5 (立意:热点——历史上的城镇化建设) 2013年7月9日《数字中国网》:“宋代江浙地区出现71个工商业市镇,明代达到318个,清代(1840年前)增加到487个。”就明清时期而言,与这些市镇不相符的说法是 ( ) A.是商品经济发达,社会分工扩大的产物 B.位于经济繁荣、交通发达要冲 C.城市存在使用雇工生产的手工工场 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高度繁荣 答案 D 解析 结合明清时期的“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即可知D项错误。 押题6 (立意:主干知识——对外贸易) 中国经济网2013年7月6日:“在法国人眼中,中国文明的象征是动态的变化的:两千年前是丝绸,一千年前是瓷器,五百年前是茶叶”。信息不能表明 ( ) A.中国自然经济长期未能突破 B.东西方贸易交流不断 C.古代中国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居于入超地位 答案 D 解析 直至近代初期西方向中国大规模输入鸦片之前,对外贸易中国多居于出超地位,故选D。 押题7 (立意: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 某班探究课在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影响因素时,一位同学出示了以下图片,他想说明的观点应是 ( ) A.忠孝观念渊远流长 B.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性 C.重农抑商观念根深蒂固 D.海外贸易交通艰难 答案 C 解析 画面中老人对务农贫穷、经商致富两个孩子的不同态度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体现的是重农抑商态度,故选C。 押题8 (立意:资本主义萌芽及经济政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 (3)材料三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答案 (1)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不同。材料二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起阻碍作用。 (3)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确保赋役和地租的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割裂农工商业的联系,阻碍农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一、选择题 题点1 古代农业——土地制度、耕作方式 1. 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 A.小农经济盛行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C.商品流通不畅 D.传统手工产量不高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节俭思想的根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正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选择A项。 2.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答案 C 解析 北魏到唐朝前期国家掌握大量土地,均田制得以推行。唐朝中后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以及国家分配给农民的土地,造成国家土地所有制的萎缩,不仅均田制遭破坏,国家也无法推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3. 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1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 )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答案 A 解析 古代中国人口的增长是受小农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影响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制约城市化的发展,排除B、D两项;C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实际说法是错误的,并不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人口增长,在小农经济下,生产力水平低,这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故选A。 题点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与商业 4. 明谢肇淛《五杂俎》载曰:“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注:治所在今安徽歙县),江北则推山右(注: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注:钱)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这表明明代中后期 ( ) ①南方的晋商和北方的徽商在商帮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 ②徽商经营范围很广,晋商主要从事贩卖业务 ③徽商奢侈,晋商节俭 ④晋商所在的山西不及徽商所在的安徽更加富有 ⑤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 ①错在“南方的晋商和北方的徽商”,应是北方的晋商和南方的徽商;④理解错误,结合材料中“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可知晋商所在的山西比徽商所在的安徽更加富有。 5. 《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一个猪头、四只蹄子……卖炊饼的武大,凑了数十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北宋城市中市、坊不再严格分开 B.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 C.北宋城市经济比较发达 D.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虚构成分 答案 B 解析 明中叶以后伴随着一条鞭法的实施,白银才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故B项错误,同时也说明文学作品带有虚构成分,故D项观点正确;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A、C两项观点符合北宋社会状况。 6. 2013年5月11日是玛提欧·利奇(中文名为利玛窦)在北京逝世403周年纪念日。他曾在中国居住28年,是第一个被中国皇帝赐地埋葬的欧洲人。下列情景玛提欧·利奇最有可能经历的是 ( ) A.三省长官与他商议国事 B.阅读活字印刷的《红楼梦》 C.看到有人在住宅区卖青花瓷器 D.出海航行持有海外渡航证明书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时间信息可判断利玛窦在中国的时间是1583~1610年,都是在中国明代,可知选择C项。 7.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他的这一做法 ( ) A.违背了历史潮流 B.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C.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D.仅反映了司马迁的个人意志 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司马迁为古代工商业者做传,反映了司马迁作为一位史学家客观公正的态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题点3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及资本主义萌芽 8.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 ) ①盐铁官营制度 ②早市夜市出现 ③商人群体形成 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政治权力型”是关键信息,体现的命题意图是官府对经济的垄断与控制,②③与此要求不符,故选A。 9. 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B.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C.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D.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答案 D 解析 “海禁”是禁止民间对外贸易,限制外国人来华贸易,并不禁止海外贸易,故选D。 10. “在广州,外国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清朝时期,在广州的外商,只有在夏秋两季商业交易时才能居住在十三行,而到了冬季,由于商业交易停止,法令规定不准他们继续留在广州,而且,即使居住在十三行时,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充分反映了清政府对对外交往的严格限制,故选D。 11.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蓝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这反映出当时的杭州 ( ) A.开始成为商业都会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 C.城市区域功能明显 D.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 C 解析 杭曲大调强调各个城门处的独具特色的且各不相同的生意,来反映出商业功能的不同,也就凸显出了杭州城市区域功能明显,故选C。 12.下表为我国南京地区某一时期的居民职业结构表,与此相关的认识正确的是 ( )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手工工场 主和雇主 商人 古代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①可用于研究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 ③表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④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反映的租佃经营超过自耕农经营是在明清时期,故排除①;③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属于近代史,故也应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二、非选择题 13.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材料二 《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小勾栏50余座。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般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 材料三 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 ——《明神宗实录》 (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 答案 (1)特点:坊市分离;商业繁荣但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国际大都会;文化多元。 成因: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包容开放;丝绸之路畅通。 (2)现象:市民文化繁荣。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 (3)政策:海禁政策。 影响:阻碍经济发展,阻塞东西方文化交流,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 解析 第(1)问,唐朝长安的城市特点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如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有来自各国的人士和各国的文化,“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原因可以结合唐朝的政治、经济、外交等社会状况分析说明;第(2)问,材料反映了宋都东京市民文化的繁荣,这与商品经济发达、市民兴起有关;第(3)问,从材料信息看,该政策为海禁政策,其影响教材有明确的表述。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天仙配》中的一句唱词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岳麓版《必修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的?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明在城市出现了怎样的新经济现象?分析促成其出现的主要因素。 答案 (1)特点: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自给自足。 (2)认为农业和商业是矛盾的,农业为本,商业为末。 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3)现象: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两项写一项即可)。 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