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
东海县第二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 学分认定考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神舟九号”飞船于 2012 年 6 月 16 日 18 时 37 分成功发射,与“天宫一号”飞行器进行载 人对接,并首次搭载蝴蝶的卵和蛹升空,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据此回答下题。 相对于地面,太空生物实验( ) A. 利于昆虫卵、蛹的孵化 B. 处于微重力的环境 C. 属于遥感技术的应用 D. 受太阳活动影响小 【答案】B 【解析】 与地面相比,宇宙空间最大的特点是:高真空、失重、强辐射。故 B 正确。太空辐射强,不 利于昆虫卵、蛹的孵化,A 错误;太空实验室是人类在太空或以太空为基地建立的用于科学实 验的飞行器或永久性基地,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生物实验与遥感技术无 关,故 C 错误。高真空状态下,受太阳活动影响大,D 错误。 【点睛】宇宙空间的特性:高真空、失重、强辐射。 2. 2012 年 6 月 6 日,天文爱好者观测到一个小黑点(金星)在太阳表面上徐徐移动,这种现象 称为“金星凌日”,它的发生原理与日食相似。下一次“金星凌日”现象将发生 105 年后的 2117 年。具有凌日现象的天体还有( ) A. 水星 B. 火星 C. 土星 D. 天王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地球上能观测到行星在太阳表面上徐徐移动,说明该行星轨道位于地球绕太阳 公转轨道的内侧,除金星外还有水星。 考点:太阳系 “地外文明”的科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银河系中两个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外 星天体,其中一个命名为“蓝月亮”。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光照良好。读图回答下面 小题。 3. “蓝月亮”应属于( )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彗星 4. “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A. 太阳 B. 地球 C. 行星 D. 恒星 【答案】3. C 4. D 【解析】 【3 题详解】 读图可知,“蓝月亮”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应是卫星,故选 C. 【4 题详解】 依题意,“蓝月亮”与某行星构成较低一级的天体系统,该行星与某恒星构成较高一级的天 体系统,恒星能发光发热,行星和卫星不能发光发热,但是可以反射来自恒星的光线,故选 D。 【点睛】天体,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分为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 等,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 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围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质量 较小,不发光,表面通过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质量不大的天体。星云 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 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彗星是在扁长形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 雾状、独特外貌。平时肉眼能看到的大多为能自身发光发亮的恒星。 下图是“M、N 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5. M 地最可能位于( ) A. 赤道 B. 回归线 C. 极圈 D. 极点 6. 5~7 月如果 N 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低,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 太阳高度角大 B. 昼夜长短 C. 天气状况 D. 地面状况 【答案】5. B 6. C 【解析】 试题解析: 【5 题详解】 此题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但考虑纬度时,距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地面获 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大,。热带一年又两次直射,太阳高度角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年 变化小;而寒带有极昼极夜,年变化最大。从图中考虑,M 点在 3 月、6 月份达最大(春分秋 分直射赤道),且变化最小,地在赤道;N 点 6 月份达最大(夏至达最大),9 月份到 3 月份达 太阳辐射量为 0,变化大,在北半球的极点。故为故选 A。 【6 题详解】 太阳辐射量不仅受纬度影响,还受天气状况、海拔、昼夜长短的影响。N 点在北极点,5—7 月份出现极昼,但是太阳辐射量小,关键在天气,云量大,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强。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下图中外圆为某条纬线圈,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为 Y 日,非阴影部分为另一个日期。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7. 此时悉尼区时(中央经线 150°E)是 ( ) A. (Y-1)日 11 时 B. (Y-1)日 5 时 C. (Y+1)日 11 时 D. (Y+1)日 5 时 8. 当我国南极昆仑科考站(80.5°S,77°E)物体影子朝向正南时,世界标准时间为 ( ) A. 5 时 08 分 B. 6 时 52 分 C. 5 时 D. 18 时 【答案】7. D 8. B 【解析】 本题组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日期范围、时间计算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 度,考查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7 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度变化方向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图中阴影部分位于日界线以东, 为旧的一天,新的一天的日期是 Y+1。根据悉尼的经度判断,悉尼的日期为 Y+1。图中显示 75°E 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之一:0 时经线。经过计算,当 75°E 为 0 时时,悉尼区时(150°E)为 5 时,综合前面判断,选项 D 符合题意。 【8 题详解】 当我国南极昆仑科考站(80.5°S,77°E)物体影子朝向正南时,表明此时太阳在正北方,此时 太阳最高,为当地地方时 12 时,世界标准时间为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即 0°的地方时)。0° 经线位于 77°E 以西 77 个经度,时刻晚 5 小时 08 分,经计算,世界标准时间为 6 时 52 分, 选项 B 符合题意。 读图(图中阴影区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9. 关于①点地理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 ) A. 位于东半球 B. 自转角速度最大 C. 自转线速度为零 D. 太阳高度为 0° 10. 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 16 时 B. 8 时 C. 20 时 D. 12 时 【答案】9. D 10. B 【解析】 本题组以某时侧视光照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东西半球判断、地球自转规律、时间 计算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方法的掌握程度。 【9 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网分布判断,①点地理坐标为(0°,90°W),根据其经度判断,①点位于西半 球,选项 A 错误。①点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自转角速度与除极点外其它各地一样, 因此选项 B、C 错误。图中显示,①点位于晨昏线上,此时太阳高度为 0°,选项 D 叙述正确。 故选 D。 【10 题详解】 根据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判断,图中①点位于昏线上,该点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 时为 18 时,前面判断其经度为 90°W,由此推算出北京时间(120°E 的地方时)为 8 时 。B 正确,故选 B。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东八区)出发经 18 小时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达美国旧金山(西八区)观 光。在行程中发生了一些地理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 飞机从广州出发飞越太平洋到达旧金山的途中,( ) A. 经过了 16 个时区 B. 经过了 8 个时区 C. 经历了 1 个日期 D. 经历了 2 个日期 12. 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 ( ) A. 长 B. 短 C. 一样 D. 无法判断 【答案】11. D 12. B 【解析】 本题组以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太平洋到美国观光为情境,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时区划 分、日界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11 题详解】 飞机从广州出发飞越太平洋到达旧金山的途中,经过了东八区、东九区、东十区、东十一区、 东西十二区、西十一区、西十区、西九区、西八区等九个时区,因此排除选项 A、B。从广州 向东飞越太平洋,必须向东穿过日界线,因此一定会经历 2 个日期,D 正确,C 错误。故选 D。 【12 题详解】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向西运动,让人们感受到昼夜更替。飞机从广州飞往旧金山 的途中,旅客向东飞行,与晨昏线运动方向相反,相当于加快了晨昏线向西运动的相对速度, 即昼夜更替更快,感受到的白昼和黑夜更短。因此选项 B 符合题意。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的经纬网,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丙地正好是 17:2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若此刻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行程用了 2 小时 30 分钟,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 飞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 B. 飞机先向东南后向东北飞 C. 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 17:10 D. 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 20 时 14. 图示时刻,与东京(东九区)同处一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 A. 三分之一 B. 四分之一 C. 五分之一 D. 六分之一 【答案】13. C 14. D 【解析】 本题组以局部俯视光照图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最短航线飞行方向、时间计算、日期 范围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13 题详解】 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甲位于乙以西,在它们之间飞最短路径,从东西方向上应向西飞,因此 选项 A、B 都不正确。题中表明丙地正好是 17:20,乙地与丙地在同一条经线上,时刻相同, 飞往甲地的行程用了 2 小时 30 分钟,则到达甲地时,乙地时间为 19:50,图中显示甲地在乙 地以西 40 度,则地方时刻晚 2 小时 40 分,因此抵达甲地时,当地时间为当日 17:10,选项 C 正确,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C。 【14 题详解】 根据图中 0°经线的位置和自转方向判断,丙地的经度为 20°E,时刻为 17:20,由此推算出 此时 0 时(24 时)的经度为 120°E,120°E 以东至 180°为新的一天范围,东京(东九区) 处于新的一天范围内,则与东京同处一日的范围约有 4 个时区,占全球的六分之一,选项 D 正确。故选 D。 下图中 N 为北极点,A、M、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 553 千米。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 若 AM 为昏线,则此时节 A.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 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 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16. 若观测到 M 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 12 时 40 分,则 M 地大致位于 A. 66°N,110°E B. 67°N,110°E C. 66°N,130°E D. 67°N,130°E 17. 若在 M 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 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5. D 16. B 17. D 【解析】 试题分析: 【15 题详解】 该图为以北极为中心的部分俯视图,NP 为经线,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 2553 千米,根据经 线上每 1 度,长度为 111 千米的规律,经过计算,NM 之间纬度相差 23°,M 点纬度为 67°N。 若 AM 为昏线,则此时北半球 67°N 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为冬季。巴黎香榭丽舍大 道处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落叶遍地的时节为秋季,A 错。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的时节为春季, B 错。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的季节为南半球冬季,北半球的夏季,C 错。北京颐和园冬 季雪飞冰封,D 对。答案选 D。 【16 题详解】 根据上题的分析,M 点的纬度为 67°N。 M 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当地时间 12 点钟,此时北京 时间 12 时 40 分,说明该地位于北京西边,经度相隔 10°,为 110°E。答案选 B。 【17 题详解】 要注意每幅图下面的时间。A 图中,M 地夏至日地方时 0 时,该地出现极昼现象,太阳位于正 北方,影子应该朝正南,A 错。B 图中,5 月 1 日,M 地日出的方位为东北方,影子应该朝西 南方,B 错。C 图中,10 月 1 日正午时,太阳位于 M 地正南方,影子朝正北,C 错。D 图中, 秋分日地方时 12 时时,太阳位于 M 地正南方,影子朝正北,D 对。答案选 D。 考点:该题考查日照图的判读,影子方向判断。 18.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 影子的方位是( ) A. 3 月 12 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B. 6 月 22 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C. 8 月 20 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D. 9 月 16 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日期判断、北极 点的方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题中信息表明,照片中中国结放置在北极点,相对北极点,四周均为正南方,不管 是影子指向,还是拍摄者的方位都在正南方,由此排除选项 B、D。照片中中国结有明显的影 子,说明当地有阳光照射,处于白昼。3 月 12 日,直射点在南半球,北极点处于极夜,没有 阳光照射,因此排除选项 A。8 月 20 日,直射北半球,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因此选项 C 正 确。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 3 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的 M 天体可能是 ( ) A. 月球 B. 水星 C. 金星 D. 土星 20. 与地球相比,天体 M 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大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9. BC 20. AC 【解析】 本题组以部分太阳系构成图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天体判断、生命存在条件等相关内 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19 题详解】 图中的 M 天体围绕太阳公转,因此该天体不是卫星,月球属于卫星,因此排除选项 A。M 天体 公转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因此排除选项 D。水星和金星是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且公转轨道 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因此选项 B、C 符合题意。 【20 题详解】 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中的温度、适宜大气和充足的液态水,因此选项 A、C 符合题意。没有坚 硬的地表,既不是水星、金星的特征,也与生命存在关系不大(地球上的海洋生命非常丰富), 排除选项 B。水星和金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比地球小,因此排除选项 D。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太阳 辐射强度愈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 (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2. 产生乙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 ) ①多云雨天气 ②位于山地的南坡 ③位于阴坡 ④位于向阳坡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1. AD 22. AC 【解析】 本题组以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的关系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 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21 题详解】 本题答案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取。四地太阳辐射最强的是甲地,太阳辐射最弱的是丁地。选项 A、 D 符合题意。 【22 题详解】 首先要理解“乙地现象”所指的是什么。图中显示,乙地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程较短,但 太阳辐射强度较弱。这就是“乙地现象”的内涵。多云雨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导致太阳辐射较弱,选项 A 符合题意。山地的南坡有可能是阳坡,它不一定会导致太阳辐射 较弱,因此选项 B 不符合题意。阴坡上获得太阳辐射少,太阳照射时间较短,会导致太阳辐 射较弱,因此选项 C 符合题意。向阳坡太阳高度较高,太阳照射时间较长,会导致太阳辐射 较强,因此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C。 图中 MON 表示晨昏线(O 为其中间点),阴影部分表示 6 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 不同,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Q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6 时 C. MO 为晨线 D. NO 为晨线 24. 此时 ( ) A. 开普敦炎热干燥 B. 北半球昼短夜长 C.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D. 连云港日出东北 【答案】23. BD 24. CD 【解析】 本题组以某时极点俯视光照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地球运动规律、地方时判读、季 节判断、昼夜长短、直射点位置、太阳方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3 题详解】 题中表明,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说明 P、Q 所在经线中有一条为 180°经线, 还有一条为 0 时经线,由于 0 时经线必须是黑夜的中央经线,它所在的经线圈与晨昏圈垂直, 所以 P 点所在经线为 0 时经线。因此图中晨昏线的右侧为黑夜,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由自转 方向判断,该极点为南极点,由此判断,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因此此 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选项 A 不正确。由于 P 点为 0 时,Q 点在其西边 120°,以此推算出 Q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6 时,选项 B 正确。根据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可以判断,MO 为昏 线,NO 为晨线,因此选项 C 错误,选项 D 正确。故选 BD。 【24 题详解】 前面判断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开普敦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此 时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因此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应昼长夜短, 因此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因此选项 C 符合题意。 此时为北半球夏季,连云港日出东北,因此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 CD。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 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 布图(图甲)。 完成下面小题。 25. 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 ) A. 清明 B. 雨水 C. 小雪 D. 大寒 26. 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 ( ) A. ①可能表示小暑 B. ②可能表示立春 C. ③可能表示秋分 D. ④可能表示芒种 【答案】25. CD 26. AD 【解析】 本题组以二十四节气分布图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昼长变化、直射点移动规律等相关 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5 题详解】 一年中直射点纬度相同的两个日期,昼长相同。图中显示,清明是春分日后一个节气,直射 点纬度约为 4°N,雨水在春分日前一个月,直射点纬度约 7. 5°S,小雪在冬至日前一个月, 大寒在冬至后一个月,两节气的直射点纬度都约为 16°S,由此可知,小雪和大寒时北京的昼 长最接近。选项 C、D 符合题意。 【26 题详解】 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①点表示北极圈(66.5°)出现极昼(夏至) 或出现极夜(冬至)以后较短时间内的切点位置,由此推断,①可能表示小暑或小寒。因此 选项 A 正确。②点表示北极点正好出现极昼(春分)或正好出现极夜(秋分)以后一段时间 内的切点位置,由此推断,②可能表示立夏或立冬。因此选项 B 不正确。③点表示北极圈 (66.5°)出现极昼或出现极夜的切点位置,由此推断,③可能表示夏至或冬至。因此选项 C 不正确。④点表示北极圈(66.5°)即将出现极昼(夏至)或出现极夜(冬至)时的切点位 置,由此推断,④可能表示芒种或大雪。因此选项 D 正确。故选 AD。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计 60 分。 27.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极地科考活动,目前已建有四个极地科考站,其分布如下面两图所 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是昆仑站(80°25′01″S,77°06′58″E) 的物资补给中转站,其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 千米 B.1 020 千米 C.1 220 千米 D.1 420 千米 (2)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62°13′S,58°57′W)飞往中山站,其最短的航线是 ________________。 (3)图示的四个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方向,昆 仑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方向。 【答案】(1)C (2)先向东南方飞,再向东北方飞 (3)长城站 西北 东南 【解析】 (1)中山站和昆仑站经度差 44′18″,可以近似地认为两站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约 11 度,其实际距离约为 11°×111 千米≈1 220 千米。 (2)长城站与中山站均位于南半球较高纬度,中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两站之间的最短飞 行航线应是过两地的大圆的那段劣弧。 (3)从经纬度信息看,四个科考站中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其他三个均位于东半球。根据黄河站 与中山站的半球位置,可知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北方;根据黄河站的位置图,可以判断出其 经度为东经 10 多度,根据第(1)题题干可知中山站的经度为东经 76 度多,因而可知黄河站位 于中山站的西北方。根据昆仑站与长城站的纬度可以确定出昆仑站位于长城站南方;在昆仑 站和长城站的劣弧间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此可判断出昆仑站位于长城站东侧,因而判断 出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 28.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 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120(Kcal·cm-2)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辐射总量,并分析原因。 (3)说出表中所列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并分析原因。 【答案】(1)东部受纬度的影响大致呈东西走向,而西南部受地形地势影响大致呈南北走向。 (2)台湾岛西侧年太阳辐射总量高。西侧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东 侧反之。 (3)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阴雨天气少。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详解】(1)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 120 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东部呈东西走向,受纬度位置的 影响,而西南地区呈南北走向,受地形地势影响。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岛年太阳总辐射量西侧高于东侧,原因是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是拉萨,主要原因可以从纬度、海拔、天气等方面回答。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日照时间长;纬度接近 30°N,纬度较低, 冬季白昼长,所以年平均日照时数长。 29. 如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 6 小时,线段 ab 表 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 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 是 。 (2)线段 ab 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是 。 (3)假设线段 ab 与该经线夹角为 15°,那么直射点坐标为 。 (4)假设线段 ab 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要说明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 律。 【答案】(1)180° 90°E~180°(4 分) (2)0°~23.5° (3)(15°S,90°W) (4)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 【解析】 略 30. 读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示意图(乙图对应 A 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在乙图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哪段是晨线、哪段是昏线;在乙图右上角粗线上画箭头表示地 球的自转方向。 (2)该日,Q 地的昼长为____小时,日出地方时为___时,日落时直立物体的影子指向___。 (3)当地球公转到 C 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图中,画出 M 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 【答案】(1)图略(PM 为晨线,MN 为昏线;逆时针方向自转)。(3 分) (2)18 3 东南 (3 分) (3)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发生极夜现象;南半球反 之;赤道上昼夜平分。(2 分) (4)如下图。(2 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当地球公转到 A 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地区为极昼,可以得出乙图中左侧 为昼半球,右侧围夜半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过 PM,地球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以 PM 是晨线,经过 MN,地球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以 MN 是昏线。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 所以应在乙图中画逆时针方向的箭头。 (2)根据上题分析 P 为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 6:00,Q 点位于 P 点西侧,经度相差 45°, 而且位于晨线上,正在日出,所以 Q 点日出地方时为 3 时,Q 地的昼长为(12:00-3:00)×2=18 小时;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所以日落方位是西北,日落时直立物体的影子指向东南。 (3)当地球共转到 C 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所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 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发生极夜现象;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南极圈及其以南发生极昼现象;赤道上昼夜平分。 (4)M 点位于北极圈上,当 3 月 21 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时,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66°34′=23°26′,随后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6 月 22 日。太 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90°-(66°34′-23°26′)= 46°52′,此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直到 12 月 22 日,太阳直射在 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90°-(66°34′+23°26′)=0,之后随着太 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再逐渐增大。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