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二)传记教案

专题入门 传记的高考命题点和读文关注点 ‎                      ——由文体特点知高考考点 传记的种类很多。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分自传、他传。从表达方式看,传记分为以记叙为主的“叙传”和叙述结合评论的“评传”。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无论哪一类传记,都是通过运用文学化手法来真实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体现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这也就是说传记必须具有选材的真实性、行文的文学性和人物的时代性。‎ 传记的这三种文体特点决定了传记高考的考点,二者具体关系表解如下:‎ 文 体 特 点         高 考 考 点 选材的真实性 (写什么人)‎ 选材的真实性界定了传记“写什么人”,即传记必须叙写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要用真实具体事件来展现人物形象或性格。‎ 概括分析类考题 ‎①内容分析和概括题。全国卷对这一点的考查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②概括分析传主事迹题,如[2014·全国卷ⅡT12(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③概括分析传主形象题,如[2014·全国卷ⅠT12(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④分析传主做出贡献、成就的原因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题,如[2016·全国甲卷T12(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行文的文学性 (怎样写人)‎ 行文的文学性界定了传记“怎样写人”,即传记要用艺术的手法(‎ 赏析类考题 ‎①赏析艺术特色题,如[2015·全国卷ⅠT12(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②赏析手法题,如[2016·辽宁卷T12(3)]‎ 如顺序安排、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去描写人物,反映现实情况和时代特点。‎ 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人物的时代性  (为什么这样写)‎ 人物的时代性界定了“为什么这样写”,即传记创作的真正意图就是通过人物经历的展现来充分体现人生、社会价值和时代风貌。‎ 探究类考题 ‎①评价传主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如[2015·全国卷ⅠT12(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②探究(评价)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如[2016·全国甲卷T12(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考纲解读与考情分析]‎ 新课标全国卷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近几年来一直以人物传记为主,从选材到命题设置,都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 ‎(1)人物特点鲜明。从人物传记涉及的人物来看,主要是那些在某一领域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有潜心钻研的学问家、见识卓越的教育家、探索求新的科学家、为国为民的政治家、骁勇善战的军事家等,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传主是文学家陈忠实,全国卷Ⅱ《吴文俊的数学世界》的传主是数学家吴文俊,全国卷Ⅲ《一代通儒顾炎武》的传主是思想家顾炎武,2015年高考全国卷考查的有文学家朱东润、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这些人物有思想,有品德,有成就,值得学习,能够引导考生积极向上。‎ ‎(2)材料选择突出时代性。从2016年高考试题来看,命题材料侧重选择近现代以及当代人物,突出所选材料的时代性和及时性。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选择的是当时过世不久的文学家陈忠实,全国卷Ⅱ选择的是当代数学家吴文俊。‎ ‎(3)结构基本固定。材料由传记文本和相关链接两部分组成,相关链接一般为2~3个,突出人物的时代延续性和影响力,帮助考生更好地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4)命题稳中有变。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层级,新增了两个考点,分别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是一个新的动向,考生应在高考备考中加以重视。从命题方向来看,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设题:①对文本中重要信息的理解和筛选;②对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③对文本表现手法的分析;④对传记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⑤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5)题型大幅调整:题型由原来的“1客观(5选2)+3主观”调整为“‎ ‎2客观(5选2与4选1)+1主观”。‎ ‎                      ——由高考考查点知读文关注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决定了传记文本的高考考点,我们在阅读传记文本时也要遵循文体特点,也就是解决“写什么人”“怎样写人”“为什么写人”的问题。因此,可以运用“3步5字法”来阅读文本:‎ 第一步,写什么人。在阅读时,把握写了什么人,写了这个人的哪些事。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运用三个字“标”“筛”“寻”。‎ ‎ 就是标记出与传主的人生成长经历或轨迹的相关语句。‎ ‎ 就是筛选出“事”,传主有哪些“事迹”“成就”“贡献”“行为”“经验”等。‎ ‎ 就是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寻出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语句,并体会其意图。一个人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第二步,怎样写人。就是在阅读时思考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写人的。传记的各种手法,我们在开始阅读时不可能全部想明白(也不要全部明白),因此,就需要“品”关键。‎ ‎ 就是找出刻画传主的细节并品味其作用。因为传记文本一般都注重通过典型细节的刻画来展现传主性格或形象。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在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的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第三步,为什么这样写。就是作者写这篇传记的意图(目的)是什么。这需要“思”。‎ ‎ 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思考作者传达了传主怎样的思想、性格、观点等,这需要结合传主的事迹思考;二是思考传记中的评论性语句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三是思考除了传主之外的人物作用及相关链接内容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关题目。‎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 ‎,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炮,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 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应。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高效读文]‎ 第一步:写什么人 ‎ 请在文中用横线标记出陈忠实人生经历的时间性语句。‎ ‎ 根据文意,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以概括传主陈忠实写作的关键阶段。‎ ‎1965年发表散文《夜过流沙沟》,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1979年发表小说《信任》,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1982年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赢得“小柳青”的名声,是其由业余作家到专业作家的转折→1985年,陈忠实的作品特色与个人风格形成→1992年创作了《白鹿原》,确定了其在文坛上的地位。‎ 通过“标”“筛”,筛选出这些事件之后,就能很快地解答[精准答题]中第1题的各个选项。‎ ‎ “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是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参考答案:①西装事件的联想;②泰国之行的触动;③“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的影响。‎ 这些因素其实就是当时陈忠实所处的写作的社会环境。正因为这些因素,陈忠实才想着超越原来的自己,实现了文学创作上的突破,创造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白鹿原》。‎ 通过“寻”这个环节,利于解答[精准答题]中的第3题。‎ 第二步:怎样写人 ‎ 请找出第三自然段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细节)“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作用)‎ 这一细节是为了表现传主陈忠实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实现精神的脱离;也是陈忠实开始摆脱桎梏,走上更广阔创作天地的象征,这也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 第三步:为什么这样写 ‎ 请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1)文章为什么要详写1985年的陈忠实?‎ 参考答案:因为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陈忠实在这一年认识到要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从而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这也说明陈忠实是一个善于思考生活、提升自己的人,敢于超越自己的人;正因如此,他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句子”。详写1985年的陈忠实是为了表达主旨的需要。‎ ‎(2)链接①②各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链接①是为了说明陈忠实的《白鹿原》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经典,陈忠实由此确立了在文学中的地位,是为了表现人要有不断的进取精神的写作意图。‎ 链接②是为了说明陈忠实对文学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是他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也是本文要展现的主旨。‎ 通过“思”这个环节,思考了(1)(2)两个问题,文章的主旨也好理解了,[精准答题]中的第2、3两个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 ‎[精准答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集《乡村》的出版,为他赢得了“小柳青”的名声,这也使得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 C.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D.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解析:选D D项,“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分析错误,陈忠实的文学生涯经历了好多曲折和磨难,这从他不断寻找和剥离的经历中可以看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  ‎ ‎ ‎ ‎ ‎ ‎ ‎ ‎ ‎ ‎ ‎ ‎ ‎ ‎ ‎ 解析:“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是一个领起下文的句子,出现在文章的第三段,答案可在第三段至第五段中概括。注意围绕“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进行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3.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答:  ‎ ‎ ‎ ‎ ‎ ‎ ‎ ‎ ‎ ‎ ‎ ‎ ‎ ‎ ‎ 解析:结合全文,可以从陈忠实身上看出,“剥离”和“寻找”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剥离”和“寻找”贯穿于陈忠实的整个文学创作之路。先给文章划分层次,然后依次概括出答案。‎ 参考答案:“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题型突破(一) 传记“写什么人”类题目的3大题型(对应学生用书P159)‎ 传记是以写人为主的一种文体,因此围绕“写什么人”来命题是必然的,结合近几年高考题型,这方面体现在传记这一文体中有三大题型:“概括分析传主事迹”“概括分析传主形象”“分析传主做出贡献、成就的原因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 题型一 概括分析传主事迹 ‎“写什么人”很明显是用哪些事迹来表现传主。传主的事迹,构成了传记材料的主体,对表现人物个性、品质以及思想风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阅读一篇传记,首先看看写了哪些有关传主的事迹,再进行概括归纳。‎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6·全国甲卷)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1)题干中有“如何”“形成”“成为”“心得”“事迹”等字样;‎ ‎(2)在辨别时学会转换问法,如“如何形成”可以变换为“经历了哪些事件形成的”。‎ ‎(2015·全国卷Ⅰ)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4·全国卷Ⅱ)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的事迹主要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文中写了有关传主的哪几件事?‎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介绍)×××的?‎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手脑并用,概括分析传主事迹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一] (2014·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邓叔群生活简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 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 ‎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 ‎(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把题干“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变换一下问法“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做了哪些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事”,就会更明确地确定本题为“概括分析传主事迹”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在“找出”“画出”“标出”相关语句后,可以根据时间、地点和工作变化,再根据题干界定的“国家需要时”“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角度,寻找原文相关对应区域。‎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主动牺牲个人利益 第一段:留学期间,邓叔群做的事:因岭南大学的需要,在即将毕业时,却中断学业,立即回国。‎ 第六段:新中国成立后,邓叔群做的事:捐献花园洋房给国家,还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邓叔群做的事: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 为国分忧 第五段:1948年,邓叔群做的事: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并完成了沈阳农学院建校任务。‎ 第六段:1960年,邓叔群做的事:免费培训森林病理专业技术骨干。‎ ‎[规范作答] ①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②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③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 题型二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是传记类文本考查的一个必考点。因为传记本身就是以写人为主的,其目的就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应建立在对传主事迹概括的基础上。‎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6·全国丙卷)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题干中有“人格”“性格”“特点”等字样。‎ ‎(2014·全国卷Ⅰ)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11·广东高考)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通过文章可以看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通过×××事件,反映出传主怎样的性格?‎ ‎(3)从文中看出×××是一位怎样的人? ‎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6角度”‎ ‎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或形象。看事件在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2.从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中概括性格或形象。‎ ‎3.从文章中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中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4.从细节描写中把握传主形象(性格)。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阅读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5.从传主与各方面的关系中概括分析传主形象。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性格。总之,“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6.从“相关链接”和文本的关系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或形象。‎ 近年来全国卷考查的传记往往在文末附有“相关链接”,这些“相关链接”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对正文的必要补充,更是解题时不能忽视的文字。那么“相关链接”往往链接哪些内容呢?从高考命题以及高考模拟试题来看,主要包括:传主本人的言论、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传主另外事迹的介绍、传记中出现的其他人物的介绍以及相关背景等等。这些链接的内容往往隐含着传主的形象特点,对于我们解答相关题目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因此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一般采用“形象+例证分析”分点作答形式。‎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二] (2016·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认真审读题干可以明白,“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就是要求考生思考顾炎武在治学方面体现出怎样的形象特点,然后“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并且也确定了找答案的区域“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要概括其在治学中体现的形象特点,已经界定了本题属于“概括分析传主形象”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 ‎《日知录》的成书过程集中在第二段,其中有“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事件,已经刊行,还增改,可见顾炎武求真求实的治学形象特点;事件“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可以概括出其“从不沿袭前人”的形象特点;事件“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可以概括出其坚持,善于积累的形象特点。‎ 从作者对传主的评价中 文章在第二段开始就有作者对其的评价“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可见其在治学中具有“严谨”“笃实”“创新”的形象特点。‎ 从文章中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中 第三自然段,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本部分虽为他人的评价,但不符合题干体现传主治学特点的要求,本部分表现的是顾炎武的交友与实践。所以不必考虑。‎ 从细节描写中 ‎“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的细节可以看出他独立思考,善于求真的形象特点。‎ 从传主与各方面的关系中 文本中《日知录》成书过程部分,传主没有与其他人发生关联,不必回答。‎ 从“相关链接”和文本的关系中 ‎“相关链接”也与题干要求“从成书过程来看”不符,不必回答。‎ ‎[规范作答] ①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②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③‎ 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意思对即可)题型三 分析传主做出贡献、成就的原因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 任何人的成功或个性品质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这些“原因”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几乎成了年年考的一道独立的题型——原因信息概括(分析)题。‎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6·全国甲卷)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题干中有“原因”“为什么”等字样;‎ ‎(2)题干中往往提到传主某一方面突出的特性或特殊事件。‎ ‎(2016·全国乙卷)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16·全国丙卷)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5·全国卷Ⅱ)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从全文看,×××为什么会坚持×××?‎ ‎(2)是什么原因让传主走上了×××路?‎ ‎(3)结合全文,分析×××成为×××的原因。‎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传主贡献、成就、个性成因,注意“两角度”“三联系”‎ ‎1.两角度 分析概括传主做出贡献、成就的原因或者其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入手作答:主观原因多从个人的性格、天赋、努力程度等角度考虑;客观原因多从个人成长环境、社会背景与时代需要和别人的影响帮助等角度考虑。‎ ‎2.三联系 具体思考时应注意“三联系”:‎ ‎(1)联系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人物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 ‎(2)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进而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 深刻地认识人物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人物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3)联系传主与他人的关系 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其个性品质及成因,是阅读答题的一条通道。‎ 特别提示:‎ ‎ 1.“相关链接”有时也蕴涵着原因,分析时不能忽略。‎ ‎2.答案与题干须构成因果关系。‎ 可将答案信息点(因)转化为与题干(果)构成因果关系的表述,可用“便于”“所以”“使”“让”连接答案信息点和题干。‎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三] (2016·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题干“为什么”“取得创造性成果”“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已经明确了本题题型是“分析传主取得成果的原因”。‎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及相关链接 成长环境:潜心学习,师从名师使其具有扎实功底。‎ 由相关链接材料①可看出,他善于借鉴,但不蹈袭前人,敢于创新。由相关链接材料②可看出,他在研究中独辟蹊径,不蹈袭前人,富有创造性。‎ 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进而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 吴文俊本身成长因素,他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要创新,要独立思考,说明他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从他对中国的奥数学习的看法,可以看出眼光独特而深邃。从他兴趣广泛,可以看出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传主与他人的关系 他人评价:从他的学生高小山的评价可看出,其具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问题的核心。‎ ‎[规范作答] 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通性通法] “化事为理”的概括方法 ‎                 ——传记“写什么人”类题目验收达标练 一、题型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①110年前,无锡学前街一所书香老宅迎来了一个灵慧可爱的婴儿。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这个婴儿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成就了与郭沫若、朱自清、钱钟书、徐悲鸿等大家齐名的声望,而他所诞生的那所老宅,也因他的俊敏与其家族的荣耀而独得“‎ 一门五博士,毓秀称翘楚”的美誉。‎ ‎②这美誉中的“毓秀”,正是他的名字——顾毓琇。‎ ‎③彼时,顾毓琇的家族在无锡可谓书香门第,名人辈出。无锡顾氏乃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之后,家中祖母为秦观后裔,母亲则是王羲之的后裔,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这一家人“具有极优美之家风”。‎ ‎④顾毓琇的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反帝运动”“抗日战争”……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也无时无刻不牵动着顾毓琇的心。‎ ‎⑤1929年他学成归国,在国内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同时身为文人,他将满腔热情诉诸文字,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 书生投笔从戎热,国士贡言献爆狂。‎ 岂为揪杆争黑白,欲凫肝胆报炎黄。‎ ‎⑥这是顾毓琇在抗日战争年代写下的诗句,言辞间充满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热忱的报国之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好男谁说不当兵,好女今朝亦请缨”,“不辞石柱中流砥,宁别沙坪万里征”。这些喷薄着性情与才华的诗句,无不凝固着诗人顾毓琇赤诚的爱国之心。‎ ‎⑦翻开顾毓琇的作品集,一首首诗词清雅、俊逸,无不流淌着他丰富的思想情感,渲染着他多姿的精神追求。伴着诗词的唱和,音乐的世界里他亦留下了自己的足音。‎ ‎⑧精通音律的顾毓琇,在我国古典音乐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日本音乐界对他极为称赞,称他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泰斗”。‎ ‎⑨顾毓琇对我国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有着十分精湛的研究。上世纪40年代,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同时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1940年,他走马上任国立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并很快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这是很专业的一个讲法。这个建议经过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通过后得以施行。‎ ‎⑩受到笃信佛教的祖母影响,他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可能使人沦陷的虚荣时,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而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曾撰写出版了《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⑪行走世间一个世纪,顾毓琇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践行着人生的修行。心与行的修行铸就着他的生命,使得他的道路越走越宽。‎ ‎⑫1950年,已伴随战乱的中国度过半生的顾毓琇做出了一个选择,应母校麻省理工学院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这一去竟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海外漂泊生活。‎ ‎⑬顾毓琇虽然身处国外,却一心挂念着祖国,在旅居美国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1957年,他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到“重阳更比重山远”,他只能在梦里湖山寻觅遍,足见他的爱国思乡情切。‎ ‎⑭‎ 后来有人曾记载,就在他加入美国国籍以后两个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后不久,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他毅然决然地冒险飞回了中国。其间,辗转经过伦敦、香港,回到了阔别24年的故土。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也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 ‎⑮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海外,顾毓琇的形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渐渐淡出了国人的视线,所以提到这位旷世奇才,当下的大部分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然而,作为一位曾经辛勤耕耘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没有忘记他。“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这首满含崇敬之情的诗是顾毓琇的一位学生写给他的,这位学生就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 ‎⑯2002年9月9日,顾毓琇走完了他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作为世纪老人,他堪称一位文理兼通、博学多才的传奇式人物。海内外媒体称誉他是“电机权威、教育专家、文坛耆宿、桂冠诗人、话剧先驱、古乐泰斗、爱国老翁”,这28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他一生的风采和传奇。‎ ‎(有删改)‎ 相关链接:‎ 顾毓琇(1902年12月24日-2002年9月9日),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曾获得国际上素有电机与电子领域“诺贝尔”奖之誉的“蓝姆”金质奖章(Lamme Medal)。‎ ‎1.(概括分析传主事迹题)顾毓琇被称为“旷世奇才”,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 ‎ ‎ ‎ ‎ ‎ ‎ ‎ ‎ ‎ ‎ ‎ ‎ 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根据题干中的“旷世奇才”和“才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可知是“概括传主事迹”题,需要筛选并整合的内容应该是关于顾毓琇的才能的。‎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在“找出”“画出”“标出”相关语句后,可以从题干提示的“旷世奇才”角度切入,并根据时间、地点和工作变化来概括。‎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提取第5、6、13自然段信息 文学方面事迹:第5自然段中“‎ 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第6自然段中抗战期间“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第13自然段旅美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 提取第9自然段信息 音乐方面事迹:第9自然段中“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同时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 提取第10自然段信息 禅学方面事迹:第10自然段中“曾撰写出版了《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提取“相关链接”信息 专业方面事迹:“相关链接”中“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曾获得“蓝姆”金质奖章。‎ 参考答案:①他是国际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曾获得“蓝姆”金质奖章;②他曾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旅美期间,还写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③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④他曾撰写出版《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2.(概括分析传主形象题)顾毓琇的人格魅力是他备受人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 ‎ ‎ ‎ ‎ ‎ ‎ ‎ ‎ ‎ ‎ ‎ ‎ 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题干“人格魅力”,就是人物的品质,本题属于“概括分析传主形象”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人格魅力”,与才能不可混为一谈,从文中各个事件中可以看出,顾毓琇爱国的品质非常突出;而且他一生不懈地追求着,不断拓展生命的领域,这也是他人格魅力的体现。‎ 从作者对传主的评价中 介绍他在禅学方面的成就时,有作者的评论“他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可能使人沦陷的虚荣时,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 ‎,可知他对人生有清醒的认识。 ‎ 从文章中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中 文中引用的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诗篇以及海外媒体的称誉之辞显示了顾毓琇的爱国情操。‎ 从细节描写中 文本未注重细节的刻画,作答可略。‎ 从传主与各方面的关系中 文本中,传主没有与其他人发生关联,不必回答。‎ 从“相关链接”和文本的关系中 ‎“相关链接”也与题干要求不符,不必回答。‎ 参考答案:①满怀赤子之心:祖国处于混乱时期,他为祖国鼓舞呐喊;祖国处于和平时期,他为祖国的建设献计献策。②清醒认识人生:面对虚荣时,他不为虚荣所累,做到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③一生走在追求的路上:作为世纪老人,电机权威人士,他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成为文理兼通的奇才。‎ 二、高考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 熊庆来,1893年9月11日出生在云南弥勒的朋普镇息宰村,1913年考取留学比利时公费生。他先后在比利时、法国的四所大学攻读。他给父亲的信中说:“戏院、酒店、舞厅男不喜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男以努力读书为要。”留学8载,熊庆来坚定了他“科学救国”的理想与信念。在法国名师的指点下,他发表了一系列数学论文,获得法国数学界的交口赞誉。1921年秋天,东南大学聘请28岁的熊庆来为算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在此任教的5年间,熊庆来讲授了十多门课程,编写了包括《球面三角》等十几种讲义。‎ ‎1926年,清华大学聘请熊庆来参与筹办算学系。他在清华算学系增设研究部,这是国内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他编写的教材《高等算学分析》,被商务印书馆收入第一批“大学丛书”出版,成为全国大学算学系的必用教材。‎ ‎1932年,他代表中国出席在瑞士召开的国际数学会议,会后到巴黎的研究所研究函数论,两年间写出《关于整函数与无穷极的亚纯函数》论文。1934年获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其无穷极定义被国际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极”。这也确立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并被载入了世界数学史册。‎ ‎1937年,时任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和教授的熊庆来收到了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聘请他回滇任云南大学校长的电报。他与龙云约法三章,龙云允诺后他立即决定放弃清华的优裕条件,回滇服务于桑梓。‎ 上任伊始,熊庆来便拿出三顾茅庐的诚意从全国各地聘请专家充实云大教师队伍。动物学家崔芝兰,数学家赵访熊,社会人类学家吴文藻,文史专家顾颉刚等各学科的专家及一批后起之秀陆续做了云南大学的教授。抗战时期办学经费困难,熊庆来想方设法四处筹集,得到美国罗氏基金的多次资助,昆明富商董澄农先生捐建了澄农馆,龙云的夫人顾映秋捐建了映秋院。在他的努力耕耘下,到1938年,云南大学有了文法、理、工、医、农五个学院,云大正式成为国立大学。自1937年至1949年,熊庆来在云南大学担任了12年的校长。这12年,是“云南大学的黄金时代”。在1946年,熊庆来领导之下的云南大学被《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作为世界著名的中国15所大学之一列入该书。‎ 熊庆来自早年从事教育工作起直到晚年,几乎把毕生的心血与时间都花在中国教育事业上,只要是人才,他就会毫无保留地帮助他,培养他。1931年的一天,熊庆来在《科学》杂志上看到一篇数学论文,论文的作者华罗庚引起了他的注意,此时的华罗庚是金坛中学的一名小庶务员。熊庆来马上写信邀请华罗庚到清华,又破格让清华算学系招进了华罗庚。在熊庆来的精心培养下,华罗庚写出《堆垒素数论》《数论导引》等数十种专著,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更令人感动的是,在人生最后的岁月里,熊庆来依然抱病指导两个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的年轻人——杨乐、张广厚。再加上陈省身、严济慈、钱三强、钱伟长等,熊庆来为我国数学界创建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成为我国科学家的典范,被誉为“不仅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更是识千里马的伯乐”。‎ 在描述父亲的性格时,他的儿子熊秉明用了四个字:平实诚笃。这确是熊庆来性格之写照。他举止言谈缓慢而持重,不善辞令,生活恬淡,与一切娱乐和享受都无缘。在欧学习期间,他励志向学,16岁奉父母之命与妻子结婚后,两人几十年一直相敬如宾。熊庆来治学严谨,他的数学论文,常常修改三五遍。任教授期间,他总是非常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作业中的错误他用红毛笔仔细地逐本圈阅、改正。即使在任校长之时,他也要每周亲自为学生上几节课。‎ 然而,熊庆来的平实诚笃中却蕴藏着顽强的精神、卓越的毅力。熊庆来在1951年因脑溢血而致半身不遂,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在其后的近二十年中,他就是以这种病残之体一直坚持做研究工作。晚年记忆力衰退后,为了研究,他开始学习俄文,经过努力,最终他能够借助字典阅读俄文数学文献。‎ 熊庆来是中外闻名的数学家,是我国近代有名的教育家,是将近代数学引入中国的先驱,这颗数学界的明星将永远熠熠生辉。‎ ‎(摘编自《弥勒县数学家熊庆来》等资料)‎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庆来留学8载,正如他给父亲的信中说的:“戏院、酒店、舞厅男不喜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男以努力读书为要。”这为他日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熊庆来性格“平实诚笃”。他生活恬淡,能够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研究,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 C.熊庆来治学严谨认真。这表现在他在任云大校长期间,拿出诚意聘请专家提升学校的“软件”,又多方筹集资金改善学校的“硬件”。‎ D.熊庆来具有顽强的精神、卓越的毅力。他脑溢血后病情稍有好转,就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晚年记忆力衰退后,为了研究,还开始学习俄文。‎ 解析:选C C项,任云大校长期间的事例是表现熊庆来治校严谨认真的,治学严谨认真的事例是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和对自己数学论文的修订。‎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语言质朴简练,从不同方面突出表现了熊庆来一丝不苟的学习工作态度,并大量介绍了他的辉煌丰硕的学术成果。‎ B.熊庆来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他以“熊氏无穷级”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为中国人争得了光荣的一席之地。‎ C.熊庆来对学术研究一向执着而且才思敏捷,撰写学术论文一挥而就,能达到文不加点的境界。‎ D.作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仍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仔细,一旦发现错误,就一一圈出,并加以改正。‎ E.熊庆来一生识才爱才惜才,被誉为“识千里马的伯乐”,华罗庚、严济慈、张广厚等都曾得到过他的大力资助。‎ 解析:选BD A项,概括不全;本文对他的学术成果介绍得较少。C项,“撰写学术论文一挥而就,能达到文不加点的境界”错误。E项,文章中未提及对华罗庚、严济慈、张广厚等的资助。‎ ‎5.(概括分析传主事迹题)熊庆来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 答:  ‎ ‎ ‎ ‎ ‎ ‎ ‎ ‎ ‎ ‎ ‎ ‎ ‎ 解析:解答本题,要紧扣题干中“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对文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第2段,写熊庆来筹备清华大学算学系,并在清华算学系增设了国内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编写教材《高等算学分析》。第4、5段写他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期间,招聘专家,筹措经费,把云南大学办成了著名学府。第6、7段写他倾尽毕生精力培养人才,为我国数学界创建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将这些内容分类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①‎ 机构建设方面:他一手创建了清华算学系,还在清华算学系设立了国内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执掌云南大学12年,使云大由省立而国立,撑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西南角。②教学方面:他在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任教时都亲自编写讲义,认真教学。③人才培养方面,他倾尽毕生精力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人才,而且创建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 题型突破(二) 传记“怎样写人”类题目的4大题型 因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记叙类文体,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因此具有文学性的特点。作者在选择、剪辑、组接材料的过程中必定运用各种技巧,这些表现技巧与小说类似。如修辞手法、表达技巧中的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的自传、第三人称的他传)、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人物描写手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等,表现手法中的渲染、抑扬、对比等,结构章法中的铺垫、过渡、呼应、引出下文、总结上文、深化主旨,甚至语言风格等都同小说类似,如遇到此类手法的赏析,可回顾并运用小说中的相关知识,本部分不再重复讲解。传记的文体特征决定了“怎样写人”技巧类题目的高考命题往往从“选材与组材”“映衬(正衬、反衬)”“细节描写”“引用”这4方面命题。因此,复习传记,应对这4个特色题型给予特别关注。‎ 题型一 赏析选材与组材技巧 赏析传记的文体特征这一题型在高考题中命题样式一般为考查文章结构(句段作用)和选材与组材技巧。而句段作用题,在具体解题时可以等同于“小说的情节作用”,因为传记可以看作“真实的小说”,因此,这里不再赘述,而重点复习选材与组材技巧。 ‎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5·全国卷Ⅰ)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1)题干中有“特点”“特色”“特征”等字样;‎ ‎(2)题干中有“组织”“安排”“顺序”等字样。‎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请简析本文在选材方面的特色。‎ ‎(2)本传记选取事件多,事件跨度大,文本是怎样组织起来的?‎ ‎(3)本文材料的顺序是如何安排的?‎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1.选材类题目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1)要考虑选材的真实性 即作答要明确指出文本写了传主哪方面的真实经历和这类“经历材料”表现出的传主什么样的人格特点。‎ ‎ (2)要考虑选材的典型性 即作答要重点说明文本选用的某些材料是如何充分有效地体现传主人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的。‎ ‎(3)要考虑选材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所选事例往往都是能“以小见大”的,因此作答一要说明文本选用了什么材料,二要指出这些材料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点和具有怎样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2.组材类题目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1)从时序角度思考 ‎①可指明文本采用的顺序类型(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和平叙),分析叙述顺序对安排全篇材料、刻画传主形象和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②可指明贯串文本材料的线索,并简明指出线索在安排情节、表现人物和主旨方面所起的作用。‎ ‎ (2)从材料的剪裁取舍方面思考,可分析材料的详略得当的特点 分析时一是指出文本中的材料哪详哪略,二是简明分析为何详、为何略。详写的都是与主题关系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略写的则是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分析为何详、为何略就应从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方面入手。‎ ‎(3)从文章的结构方式方面思考 如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一] (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本题题干需要仔细审阅,以明确答题方向。题干中关键的字眼有“学术”“自传”“特点”,这就等于明示此篇传记在选材上是写传主自己学术经历的,组材上也一定以传主的学术经历为线。这也就决定了解答时,要在阅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文体特征、选材(内容)上的侧重点、组材(内容表达)上的特征。‎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根据题干要求,可从选材和组材两个方面思考,再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到语段:‎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选材上 本文作为一篇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既然是“学术”,选材上就要注意“真实性和典型性”,那就需要偏重学术经历,本文介绍了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将自己的生平与学术结合起来,尤其是为张居正写传原因的解说,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己家庭的情况,更是呈现出了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 组材上 标注一下行文的时间,本文也和大多数传记一样,按时间顺序行文。 在这个时间顺序之下,突出其学术和学术背后隐含的是作者的家国情怀,这也可以看作行文的暗线;同时,作者在行文方面,语言平易自然,穿插“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我写谁呢?”等口语,语言平白如话,就像面对面闲谈一样。‎ ‎[规范作答] 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题型二 赏析映衬(正衬、反衬)手法 传记以传主为表现中心,但不可不写其他人、事、物。这些人、事、物既展现了传主生活的真实环境,又从侧面对传主起着映衬的作用,还可以点面结合,揭示更深刻的主题,这就是“怎样写人”的第二种题型。‎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1·福建高考)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 ‎(1)题干中有传主,还会提到另一位人物;‎ ‎(2)题干中还有“为什么”“作用”等字样。‎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本文的传主是×××,为什么还要写另一人物×××?‎ ‎(2)“自传”顾名思义应该写自己,为什么还写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的材料?‎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赏析映衬题的5个角度 ‎1.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写他人他事他物在结构上能起到引起下文、总领下文、承上启下、照应上文等作用。‎ ‎2.从表现人物的角度赏析:写他人他事他物能侧面烘托传主,使传主的事迹更加突出,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更加鲜明,形象更加丰满。‎ ‎3.从表现主题的角度赏析:写他人他事他物能由点及面,使主题更加全面深刻。‎ ‎4.从展现环境的角度赏析:写他人他事他物能渲染某种气氛,暗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揭示时代背景,交代人物间的关系,等等。‎ ‎5.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写他人他事他物能丰富文章的内容,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发人深省,从而增强文章感染力。‎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齐白石的吝啬与慷慨 潘剑冰 齐白石是很会过日子的人,俭而近乎吝,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趣味横生的话柄。‎ 齐白石自己打造了一个大柜子,吃的用的全都锁在里面,钥匙随身带着。黄永玉在《比我老的老头》里,谈到自己经李可染引荐第一次拜见齐白石的情景:‎ 老人见到生客,照例亲自开了柜门的锁,取出两碟待客的点心。一碟月饼,一碟带壳的花生。路上,可染已关照过我,老人将有两碟这样的东西端出来。月饼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浅浅的一碟,“都是坏了的,吃不得!”寒暄就座之后我远远注视这久已闻名的点心,发现剖开的月饼内有细微的小东西在活动;剥开的花生也隐约见到闪动着的蛛网。这是老人的规矩,礼数上的过程,倒并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动起手来。天晓得那四分之一块的月饼,是哪年哪月让馋嘴的冒失客人干掉的!‎ 不过,很多人未必像黄永玉这样了解老人的心思,他们初来乍到,或许觉得却之不恭,只好勉为其难尝一尝。张大千就说过包括自己在内不少人在齐家吃到过“发霉的点心”。‎ 在穿的方面,齐白石一直“从一而终”,一件衣服除非不能再穿了,否则绝不将之抛弃。他晚年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大型宴会,每次都穿着一件蓝布袍子。这是他唯一的“礼服”,多少年未曾变过。后来在九十五岁寿辰时,学生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家凑份子,给他买了一件新大褂。‎ 画家用的画纸主要是宣纸,买回来的宣纸外边包着一张纸,叫作“纸皮”。一般的人撕开纸皮后都将其当垃圾处理掉,但老人绝不浪费,他在纸皮上勾了许多画样子,很多纸皮画都成了很珍贵的东西。除了纸皮外,老人甚至连买东西的包装纸,比如包鞋、包书、包粮食的纸都分大小留着,作为起画稿之用。‎ 齐白石就连作画时的每一笔墨都要用到淋漓尽致,惜墨如金。白石老人非常注重墨色的运用。他用墨非常精细,总是把每一笔的墨全部用光,才会去洗笔。当画完一幅画的时候,他笔洗里的水还是清澈的。‎ 如果你看了上面的故事,就武断地认为齐白石是一个锱铢必较、抠门绝顶的人,那么下面的事实却又告诉你一个截然相反的齐白石。‎ ‎20世纪50年代初,黄苗子第一次跟着李可染去见齐白石,临分别时白石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二元人民币,一人一元。黄苗子正要推辞,李可染悄悄地对他说:“这是老师的规矩,如果不要,他会生气的。”黄苗子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此后他去齐家经常获赐车钱。当年的一元人民币可不比当今,50年代国内一克黄金的收购价也不过三四元钱。‎ 齐白石偶尔也会到学生的家中去走走。一次他到弟子许麟庐家,那天正好许的妻子生下了儿子小九,老人知道了很开心,马上拿出十块钱给刚出生的小孩子当见面礼,另外还拿出五块钱给保姆。还有一次,他看见许麟庐的大儿子,问:“你喜欢画吗?”许家老大说喜欢,老人又问他喜欢什么,答说青蛙,老人当场就用许麟庐的笔墨画了一张青蛙送给许家老大。‎ 齐白石对于自己的学生和朋友从来不吝惜自己的画,常常慨然相送。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齐白石所任教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被迫停办,临别时齐白石让弟子们各自说出所喜爱的花鸟虫鱼,赠每人一幅画作纪念。‎ 对于自己的朋友和学生,齐白石也从不遮掩自己的“看家本领”。张大千的老师曾熙平时写字都躲到楼上去,非得意门生不准随侍旁观,因此即使是他的学生也没有几个能够得其真传。而白石老人作画却从不避人,对于求学的后生更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如果说画技是齐白石最值钱的东西,那么他对于这最值钱的东西恰恰是最慷慨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白石老人从来不因为钱财而出卖自己的人格。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白石老人困居被敌伪统治的北平,此后敌伪的大小头子时不时来拉拢老人,送东西、请吃饭、拉交情,甚至要求老人跟他们一起照相,或是参加什么盛典,这些都遭到了齐白石的严词拒绝。‎ 为了不跟他们纠缠不清,也因懒得跟他们多说废话,齐白石在家门口贴了一张纸条,上写十二个大字:“白石老人心病复发,停止见客。”迫于生计,齐白石还要继续卖画,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又在大门口贴出了这样一张告白: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 黄苗子说:“在当时的北平,这张告白传遍了全城,大家把老人这份告白和程砚秋息演在西郊留须种田,坚决不给敌伪演戏的事,同样传为艺林的千秋佳话。”‎ ‎(选自潘剑冰《最艺术,最民国》,有删改)‎ 相关链接:‎ 齐白石出身贫寒,少年困顿,早年就是一个普通木工,直到27岁开始拜师学诗、学画,57岁时独闯北京,本以为能在北京画画谋生,但早期不顺,画作卖不出去是常有之事。60多岁后,作品方得到认可,终于卖出了好价钱。也正是由于早期的颠沛流离,加之晚年卖画是其主要谋生渠道,因此无论是卖画还是卖印,无论买家是谁,概不赊账,绝不还价。‎ ‎(何暖之《大师另一面:齐白石小气出名》)‎ 文中为什么要写黄永玉、曾熙和程砚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题干中提到的黄永玉、曾熙、程砚秋不是本文的传主,是次要人物。要求分析“为什么写”这些次要人物,就显示出了本题属于“赏析映衬”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文本中描写次要人物的内容,然后看内容涉及了哪些常见赏析思考角度,并归纳各角度涉及的内容要点。‎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表现人物 二、三自然段:黄永玉亲眼见到齐白石老人以发霉的月饼和花生待客,使人感到老人的节俭近乎吝啬。‎ 十二自然段:曾熙写字都躲到楼上,不愿将技法传授给别人,恰恰突出了齐白石老人的慷慨授徒、不吝教人。‎ 展现环境 结尾提到的程砚秋留须息演和齐白石老人的卖画告白都是在日寇侵我中华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 表现主题 程砚秋留须息演与齐白石老人的卖画告白,充分显示了以齐白石为代表的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和崇高价值追求。这是本文主题最明显的体现。‎ ‎[规范作答] 写黄永玉是用其亲身经历真实地说明齐白石老人的近乎吝啬的节俭。写曾熙是将其与齐白石进行对比,凸显齐白石的慷慨、不吝教。写程砚秋是将其同齐白石进行类比,揭示了时代背景,写出了齐白石保持民族气节高尚,表现了具有血性的中国人的崇高的价值追求。‎ 题型三 赏析细节描写 传记一般都选择大的典型的事件来展现传主的贡献、成就或美德,但在具体的“怎样写人”过程中,作者也通过描写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常见设问方式:‎ ‎(1)本文追述×××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 ‎(2)×××细节对刻画传主形象有何作用?请分析。‎ ‎(3)请在文中××自然段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地方,并赏析其作用。‎ 题干中一般有“细节”“小事”“写法”等字样。‎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细节描写赏析5个角度 ‎1.让传主形象更全面完整,更立体化 传主形象是由多个侧面组成的,只表现其伟大的一面,而不展现其普通的一面,人物就不能立体化。‎ ‎2.让人物真实可信 要把人物写好,就要写其普通的一面,因为读者是普通的公民,他愿意接受伟人身上普通的一面。这样的人物会让读者觉得真实亲切,易于接受。‎ ‎3.突出主题思想情感 任何表达技巧都是为主题思想情感服务的,细节描写亦不例外。‎ ‎4.烘托渲染环境气氛 特别对于传记中的场面细节描写而言,一般都具有烘托气氛,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作用。‎ ‎5.符合读者心理需要 对于大人物诸如政治家、艺术家、影视明星等,读者已经从媒体中了解了一些他们在本行业内的成就、事迹。对于传记作品,读者更渴望了解一些花絮。因此,一些细节正能解决这一问题。‎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亦诗亦哲方东美 方东美(1899—1977),名殉,安徽省杰出的乡贤,台湾大学哲学系著名教授,我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大哲学家,闻名于世。‎ 方先生受到中国传统诗教的熏陶。“幼承庭训,深沐经史古典文化熏陶;加之,夙慧天成,秉彝非凡,三岁受诗经,过耳成诵,有神童誉,如以智然。”方先生对《诗经》素有研习。他读金陵大学哲学系时还怀着浓厚的兴趣选修了《诗经》一课,希冀能有所增益。但开课不久,一天,教授在台上讲,台下有人低声说:“错了!”教授皱了一下眉,继续讲课;台下又有人说:“错了!”教授生气了。大声问:“谁说我讲错了,谁就来讲!”‎ 方先生站起来说:“我们是学生,我们是来听课的。”教授气更大了:“你既能说我讲错了,你就应该上来讲!”方先生从容出位,走上讲台,先向教授鞠躬,便将教授讲过的一段《诗经》,重新讲解,详征博引,既辞义明白,又趣味盎然,人人凝神静听,直到下课钟响了,方先生再向教授鞠躬而退。教授走出了教室,方先生得到全班如雷的掌声。‎ 于是,方先生的国学根基深厚之名声,传遍全校,成为大家的共识。著名的教育家、校教务长刘伯明博士曾对文学院文史哲各系负责人明言:“你们要请国学老师,有两个学生——方东美、黄仲苏的关恐怕不容易过,最好先征询他们的意见。”‎ 方先生既精通英语和德语,又精通西方的诗。诗人张佛千回忆说道:方先生对西方的诗的“情理神韵”,“能以其大慧”,予以“深赏妙解”之。所以,他在自己的哲学专著里往往引用了很多西方的诗。特别是,他能“信、达、雅”地将西方的诗“译为中国五言诗,辞意兼美,置之古人佳作中,亦无逊色”。‎ 方先生不但热爱中国古典诗,会翻译西方诗,而且还乐意写中国古诗,他一生写了一千多首。但是,他却不轻易示人。“我除掉写一点哲学的著作以外,同时也还写了一点诗、一点词,但是这种东西平常不示人的。所谓诗同词,在中国就是印出来,也是非卖品……所以有许多人就把诗集词集叫作‘待焚稿’,是自己预备给烧掉的,这完全是作者自己的真情的寄托。”所以,人们往往只知道方先生是一位哲学家,而不知道他同时又是一位诗人。他认为“中国很多哲学思想即充满诗意”。他还主张哲学与诗是会通的。“本来是兼综先知先觉、诗人、艺术家同圣人的资格,然后才构成完备的哲学家。”他坦言相告,“我自己的真情感,也许不在我的思想里面表现出来,而在我的诗词里面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了。”‎ 方先生的诗受到极高评价:史学家黎东方教授谓其诗必传。古典学者兼文艺评论家钱钟书教授,1987年访美经华盛顿时,对弟子陈一川叹曰:“中国古典诗人如方先生者,今后绝矣!”这些评价当然也是我们读方先生诗的最好的导读词。‎ 方先生的长子方天华,在方先生逝世后出版全集中的诗集——《坚白精舍诗集》的《后记》中,开头就追忆说道:“国内外学术界认识先父方东美教授的人士,都知道他是颇有成就的哲学家。不过对于他诗词造诣熟悉的人,不算很多。这是因为父亲借用诗词发挥自己私人的情绪观感,除了对于家人和少数知交,他不轻易出示作品。我们上中学住在家中,夜深梦醒,常听见父亲在他的书房兼卧室里吟诗。他时常利用夜间的宁静,读书写作,要到清晨三四点才就寝。但他如有自己得意的诗词,就等不及向母亲和我们诵读。”‎ 方天华也回忆说道:“父亲的诗词大部分是在重庆八年抗战期间写作。那时我们全家住在沙坪坝嘉陵江畔中央大学教职员宿舍的栾家院。似乎生活愈苦,父亲研读愈勤,诗情愈浓,这大概也就是所谓重庆精神。”他实话实说,父亲所谓的“坚白精舍”,无非就是“我家的泥墙陋屋”。他还形象地描绘出他父亲吟诗的动人的情景:“嘉陵江对面磐溪的瀑声,江中石门的急涛声,岸边纤夫的歌唱声,常与相咏相应,极有情趣。”他最后道出了他父亲对诗之所以青睐的原因。“父亲在世常引歌德,说诗的功能在作生命之梦。”‎ ‎(摘编自沈素珍《友情与诗情》)‎ 相关链接:‎ ‎①方东美是二十世纪具有重大影响的哲学家、美学家,他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是二十世纪将传统生命美学进行现代转型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一位具有民族责任感和世界眼光的思想家,他一直在努力营造人类理想的生命存在样态。为着这个目的,他对中西文化以及人类生命中的各种价值形式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整合,使之一一含章定位,共同统会于普遍生命这一理想生命本体当中。“统会”使得方东美的思想在整体上呈现出了旁通统贯、兼容并包、综合超越的特点,它能够从多面向、多角度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进行辐射,远远超越了学派之限。因此,学术界对他的新儒家、新道家的身份争论并不足以从整体上反映出他的思想面貌。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方东美抛弃了对具体的感性审美经验和艺术创作理法的分析,而是从全新的真善美价值定位切入,把我们的视线引向了人的理想化生存以及人类生命的自我超越。‎ ‎(摘自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 ‎②方先生曾说自己“三岁读《诗经》,十二岁就读完了十三经”。这在当时重视教育的家庭中,是可能做到的。他的国学程度有多好呢?他在《段锡朋先生纪念谈话》一文中,说他念金陵大学哲学系时,入学考试的国文成绩特优,得以免修三年国文课。后来有两位教授担心中国文化在金陵大学受到忽视,就向校长建议,“以后凡是聘请中文教授,都要得到某某两个学生的同意”云云。方先生正是这“两个学生”之一。‎ ‎(摘自傅佩荣《回忆恩师方东美先生》)‎ 本文追述方东美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为什么要写这些细节?试加以分析。‎ ‎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通过题干明确的字眼“细节”“为什么”可知,本题属于“细节类题目”, 应在脑海中检索“细节类题目”的答题角度。‎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让传主形象更全面完整,更立体化 ‎“台下有人低声说‘错了!’”这一细节符合传主做学生时的状态;“从容出位,走上讲台,先向教授鞠躬,……方先生再向教授鞠躬而退。”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传主博学多才,也可以看出传主的求真务实的性格。使传主的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更具立体化。‎ 让人物真实可信 传主的长子方天华回忆父亲在“卧室里吟诗”的细节,展现出传主对诗歌的热爱,展现出传主的另一面形象,使得人物真实可信。‎ 符合读者心理需要 本文方东美论写诗的感悟的语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方东美对哲学与诗相通的主张,又表现了方东美的诗意情怀 ‎。既很好地表现了方东美作为诗人的一面,也符合读者希望了解传主常人一面的心理。‎ ‎[规范作答] ①文章的细节描写,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如方天华对自己父亲利用夜间的宁静读书写作吟诗的回忆,表现方东美对哲学和诗的热爱,对学术的孜孜以求。‎ ‎②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作为哲学家的方东美已广为人知,文章主要选取方东美对诗歌的热爱的细节,如对方东美论写诗的感悟的语言描写,既表现了方东美对哲学与诗相通的主张,又表现了方东美的诗意情怀。很好地表现了方东美作为诗人的一面。也符合读者希望了解传主常人一面的思想。‎ ‎③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使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饱满。如方东美《诗经》选修课上将教授讲过的一段《诗经》重新讲解的细节,既表现方东美国学根基的深厚,又表现方东美对学问的求真务实的品质。‎ 题型四 赏析引用的作用 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传记中,引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引用内容 引用效果 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 可以增加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用诗词 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 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以及传主的话 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引用他人的话 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烘托传主的形象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常见设问方式:‎ ‎(1)文中大量引用了×××的诗词文章,有什么表达效果?‎ ‎(2)传记援引了×××的描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这篇评传中,作者多处引用×××书信中的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 题干中一般有“引用”“援引”等字样。‎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赏析引用作用思考“4角度”‎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追忆陈忠实:他用作品写出这块热土骨子里的精神 陈忠实出生在白鹿原下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中,他的大半生都在白鹿原上度过。从读小学到当民办教师,到在公社工作,又调至区文化局,他没离开过那片土地。他曾说:“我的创作正得益于我在乡村工作的二十年,特别是我在公社工作的十年。那时我不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去体验生活,而是以公社干部的身份进行工作。”‎ 在农村生活和工作的岁月里,陈忠实基本终止了自己爱好的写作,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乡村工作上。当时公社管辖30多个自然村,这些地方,他不知跑了多少回,有好几个村子他一住就是大半年,甚至都能叫上各家人的名字。直至成为专业作家,他也是带着铺盖回到老家的乡村院落潜心创作。‎ ‎20世纪80年代,陈忠实调入陕西省作协,这一次他结束了自己的“上班族生活”,回到了这个农家小院。专业作家的身份,让陈忠实得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在地方县志和当地老人的回忆之中,陈忠实了解到,自己的家乡曾是陕西响应中国革命最早的地区之一,这燃起了他的创作热情。《白鹿原》的创作期间,陈忠实经历了许多艰辛。孩子多,生活负担重,家里的老屋破败不堪却无钱修缮,遇到下雨天,家里甚至找不到一块不漏雨的地方睡觉:陈忠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创作的。后来,陈忠实借住在亲戚家的小屋中,一张小桌、一个板凳,成为他笔下中国乡村历史风云变幻的发源之地。‎ 对于《白鹿原》的写作,陈忠实说:“我在创作时必须把自己关在屋里,这里笔下的人物仿佛都在我的周围活动,要是屋子里进来一个人,那些人物都吓跑了,我也就写不出一个字了。”陈忠实在农家小院一住就是10年,直到《白鹿原》出版,他才回到西安。1993年,51岁的陈忠实出版了成名之作《白鹿原》。这部作品,陈忠实从1988年4月动笔,到1992年农历腊月二十五封笔,历时近四个年头,草稿和复稿中的近百万字都是在其祖居的乡村家里完成的。‎ ‎1997年,《白鹿原》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而当时陈忠实早已成名。在《白鹿原》获奖后,陈忠实及时回到了乡下,他避开了热闹和喧哗,在沉静中积蓄着创作的力量。对待名利,陈忠实直言不讳:“‎ 毋庸讳言,我向来不说淡泊名利的话。反之,在一定的场合和相关的文字话题中,我鼓励作家要出名,先出小名,再出大名。我希望有中国作家包括陕西作家能出大名,大到让世界都能闻其名而赞叹,当是我的国家、我的民族、我的家乡的大幸。再说利,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劳动赢得酬报是为正道,有什么可指责的呢?要求喝着玉米糁子就着酸菜的作家‘淡泊’名利,缺乏人道!”‎ 尽管陈忠实早已达到“小康”,但他仍保持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和节俭的美德,就连一般人弃之不要的芹菜叶、老莴笋叶,他都舍不得丢。在他眼里,这些蔬菜叶子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扔了实在可惜。他常说:“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如果一味地向高标准看齐,就会消磨自己的意志。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最养人,衣着朴实最惬意。”‎ 陕西作家高建群回忆起陈忠实时说:“我第一次见到老陈,是在1979年的一次文学创作会上,他穿着一件半旧的衬衣,背着一个黄挎包。他坐在角落里,总把挎包放在胸前,两只手搭在包上。他从骨子里讲还是一个农民,身上具有关中农民的所有特点。”陈忠实是地道的西北汉子,对人生的感悟,会用最简单直观的语言来描述:“馍蒸到一半,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锅盖。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了,所以馍就生了。”他就是以这种大智若愚的态度对待人生和写作的。‎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我没有想到,他为了见一位远道而来的编辑,竟推迟了前往长安县修改《白鹿原》的行程。你知道吗,当时修改《白鹿原》远比见一位未曾谋面的编辑急迫、重要啊,如果不能如期修改好,那一届的茅盾文学奖可能就失之交臂了。”其实,在见面之前,邓映如仅与陈忠实通过一个电话。‎ ‎(著名出版人邓映如回忆与陈忠实的初次相见)‎ ‎②“……进入44岁时很清晰地听到了生命的警钟。如果50岁还写不出一部死后可以做枕头的书,这辈子就白活了!”‎ ‎(陈忠实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语)‎ 文中多处直接引用陈忠实及其朋友的话,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题干中的“引用”,已经明确了本题属于“引用”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传主性格 第一、四自然段引用的陈忠实的话说明生活对他进行创作的重要作用,这里显示的是传主对创作的看法。‎ 第五、六、七自然段中陈忠实的话表明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显示了他是一个真诚而淳朴 的人。第七自然段,作家高建群的话更是明确地点出了陈忠实骨子里的农民的淳朴本性。‎ 文本内容 引用传主自己的话是从正面表现其性格,引用他人的话则是从侧面表现人物。这样就使文本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人物的形象更加全面立体。‎ 文章结构 作家高建群说“他从骨子里讲还是一个农民”就照应了题目中“这块热土骨子里的精神”。‎ 读者 引用的话是多方面的,这样能使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传主的精神特质。‎ ‎[规范作答] ①引用陈忠实的话,直接表明了陈忠实对于人生、写作的看法;②引用朋友的话,写出了陈忠实的真诚个性和淳朴的农民形象;③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使人物形象更加全面立体。‎ ‎                 ——传记“怎样写人”类题目验收达标练 一、题型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生奔波为诗词 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这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叶嘉莹今年90岁,号迦陵。在她的规划中,学舍不太像一般的住房,而是更像古代的书院,是个教书、做研究的地方。她说,这回终于要有自己的“家”了。叶嘉莹对家的渴望,竟是一段累积了几十年的情感。10多岁的她经历了父亲失联、母亲去世的家庭变故,50多岁的她又亲历了晚年丧女的彻骨之痛。生活的多难百折,使她无法享受家的温暖,她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投注到自己痴爱的诗教与诗学理论研究中。‎ ‎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了阔别26年的故乡北京。“当时的我,曾失望于只能回国旅游,不能为祖国做出任何贡献。”关于那次回家,她写下一首2 700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1978年暮春,叶嘉莹给国内的教育部门写信,申请回国教书。此时,她已定居温哥华近10年,早被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她的申请得到批准,她终于可以利用放假的时间回国讲学。‎ 第一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在香港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站在祖国的讲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她仪态高贵,激情四溢,京腔婉转。她喜欢随讲随写,从黑板的这一边,一直写到那一边,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因为过敏,她的手总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那时候她的手上经常贴着胶布。‎ 像候鸟一样,叶嘉莹飞来飞去。她的身影曾出现在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里。直到2002年,她终于获得了在华长期居留证。对于故乡,她终于不再是一个过客。‎ 自从回归故土之后,叶嘉莹的工作就变得更加繁忙了。一览叶嘉莹的书目,从1980年出版《迦陵论词丛稿》,到2007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早年间我在患难中,我家里只有个像学生用的课桌摆在走廊,有一把小椅子,前腿在地板上,后腿在草席上,我早期的一些文章,看起来富有诗意,其实都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写的。”叶嘉莹淡淡地说着。‎ ‎“我一生一世都喜欢古典诗词,”叶嘉莹说,“古典诗词这么宝贵的传统文化之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从1948年在北京教中学开始,传承、传播古典诗词这条路,叶嘉莹竟然走了将近70年,甚至在她定居加拿大期间,也没有中断过。在加拿大,曾经跟随叶嘉莹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洋研究生就有十几位,她还另外带了一班完全不懂中文的洋学生。她用不太标准的英语,用自己对诗词的真实感悟和真诚心,打动了这些洋学生。“我本是一个在讲课时喜欢随意发挥‘跑野马’的人,却要用英语讲课,失去了这一份随意发挥的乐趣。”叶嘉莹这样描述自己在国外讲诗词的尴尬。她还曾为此写过一首七言绝句:“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叶嘉莹始终认为,古典诗词的根在大陆,用英语讲得再好,也无法真正讲清楚诗词中的深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里无限的含意和意境,就很难和外国学生说得通透”。‎ 多年来,即便是自掏腰包买机票,叶嘉莹也从未停止奔波,她想将诗词的美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叶嘉莹说,她回来工作已经30多年了,不是现在才来工作的,只是那个时候大家不注意,“现在忽然间知道了叶嘉莹,这也找你,那也找你,结果我老了,反而更忙了”。她特意说:“有些朋友的要求我不能完全做到,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谅。”‎ 提起叶嘉莹,外界时常为她冠以学者或作家的头衔,但叶嘉莹坦言,自己从没想过要做一个学者或诗人。“因为学者、诗人的成就一般都是属于个人的,往往只是个人的追求,而我不是,我所做的不是为了我个人。”老人说,“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现已90岁高龄的叶嘉莹还在为古诗词的推广四处奔走,她倡议要在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三年级期间开设诗歌唱游课,让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吟诵诗词,由此打下一个很好的人文基础。遗憾的是,这个倡议至今尚未得到完全落实。但叶嘉莹说,她不会因此放弃。‎ ‎1.(赏析选材技巧题)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角度选材来表现传主一生为古诗词奔波的?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  ‎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题干已经明确了“哪几个角度”“选材”,所以本题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选材的能力,属于“赏析选材技巧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根据题干要求“一生为古诗词奔波”,可从事例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两个方面思考,再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到语段。‎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第三、四、五段 叶先生早年在国外教授古典诗词,后申请回国从事诗教工作,这是从诗词教学方面选材。‎ 第六段 叶先生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这是从诗词研究方面选材。‎ 第七、八、九段 回到中国,她把古典诗词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她提倡让幼儿园和小学开设诗歌唱游课,来推广中国古典诗词。这是从诗词推广方面选材。‎ 参考答案:①教学方面:叶先生早年在国外教授古典诗词,后申请回国从事诗教工作。②研究方面: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③推广方面:回到中国,她把古典诗词讲给更多的中国人听;她提倡让幼儿园和小学开设诗歌唱游课,来推广中国古典诗词。‎ ‎2.(赏析组材技巧题)本文在组材上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答:  ‎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题干“组材”已经明确本题属于“传记组材技巧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文章的结构方式 本文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叶先生多难的经历,展现她坚强执着的性格,引出后文叶先生在古诗词方面的具体工作内容,属于总写,剩余段落都是分写,所以本文是按总分结构来组织材料的,分写部分的素材又是按并列式来组织的。‎ 详略方面 全文内容紧紧围绕题目“一生奔波为诗词”展开,与这方面有关的详写,其他的一概略写,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大体突出时间顺序,以扣“一生”。这样用深情的语言塑造了一位一生为古诗词奔波而无怨无悔的学者形象,同时还有对叶嘉莹高尚的人生境界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参考答案:①全文内容紧紧围绕题目展开,用深情的语言塑造了一位一生为古诗词奔波而无怨无悔的学者形象,并把对叶嘉莹高尚人生境界的钦佩和赞美之情融入其中。‎ ‎②在组织素材时采用总分式,分写部分又运用了并列式。‎ ‎3.(赏析细节描写题)请在文中第四自然段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地方,并赏析其作用。‎ 答:  ‎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题干已经明确了“细节”,并且明确界定了答题区域“第四自然段”,从以上可以看出,本题属于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第四自然段是对人物的细致描写,对细节的思考分析也要从写人方面着眼。‎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细节内容 ‎(1)第一句描写了一个细节,即:为教书,买上衣。‎ ‎(2)最后一句描写了一个细节,即:手开裂,贴胶布。‎ 独特形象 ‎(1)第一处细节表现了传主对回国教书的重视;(2)第二处细节表现了传主的敬业精神和对回国工作的珍惜之情。‎ 表现主题+读者心理 让读者了解到叶嘉莹也有平凡人的秉性,让人物真实可信。(可答可不答)‎ 参考答案:①细节描写:第一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在香港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作用:表现了传主对回国教书的重视。‎ ‎②细节描写:因为过敏,她的手总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那时候她的手上经常贴着胶布。作用:表现出叶先生的敬业精神和对回国工作机会的无比珍惜。‎ 二、高考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为中国着迷的傅吾康 李雪涛 ‎①生于1912年7月24日的傅吾康是德国福兰阁教授的子女中唯一子承父业的。作为汉学家的幼子,他孩提时代的一切好像都是跟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30年中学毕业之后,也毅然选择了汉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②傅吾康在汉堡大学和柏林大学师从颜复礼、佛尔克、许勒等著名汉学家。1935年,傅吾康完成了题为“康有为及其学派的国家政治革新尝试”的博士论文,该论文后来发表在《东方语言学院通讯》上,赢得了众多的书评,甚至著名汉学家戴闻达教授也亲自撰文评论,这对年轻的汉学家傅吾康来讲,的确是极大的奖掖。‎ ‎③1937年,在大量西方人撤出中国的时候,傅吾康只身来到中国。此时,日本已开始全面侵华,目睹了日本侵华给中国带来的累累创伤,傅吾康在一部著作中对他亲身经历的这段中国历史描述道:“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心弥漫了全中国。统一战线的口号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 ‎④1941年夏天,傅吾康与胡隽吟女士相识相爱,按照当时德国的法律,日耳曼人是不能娶非雅利安人为妻的,否则傅吾康会被除去中德学会的职务。1944年,傅吾康向时任中德学会常务编辑兼翻译的胡隽吟求婚。后来胡回忆说:“我们结婚,正是表明我们反对民族优越主义的短视政见。我很受他的鼓舞,也翻腾起国破家亡的愤慨!”‎ ‎⑤抗战胜利后,傅吾康先后在北平辅仁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在北大期间,傅吾康与季羡林等学者建立了终生的友谊。‎ ‎⑥战后的德国百废待兴,汉堡大学也在着手重新建立已遭破坏的汉学系。傅吾康于1950年回到汉堡,接任汉堡大学汉学系主任一职。来北平时只是孤寂一身的傅吾康,此时携妻带子回到了阔别十三载的汉堡。在汉堡大学汉学系主任的位置上,傅吾康一直做到了1977年退休。‎ ‎⑦傅吾康可谓著作等身,早在1947年他就发表了用英文编写的《明代史籍会考》,1950年回德国之后,他又出版了《中国的文化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1851~1949——中国革命的百年》《中国科举制度革废考》《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作。‎ ‎⑧‎ 作为历史学家,傅吾康总是试图让欧洲学界尽可能多地理解远东文明。在《中国与西方》一书中,他提到:“跟中国人的西方观相比较,在书中我更深入探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因此这本小册子署为《中国与西方》而不是反过来的《西方与中国》。我的首要任务是要让读者理解中国的立场以及面对西方时的中国态度。”跟将中国看成是一堆历史的古典文明的看法不同,傅吾康一直在努力寻找古代、现代以及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在这一点上,傅吾康依然秉承着他父亲的观点,亦即中国历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傅吾康对近现代中国研究以及现代汉语的重视,实际上也开创了德国中国学研究的先河。‎ ‎⑨作为文化学者,傅吾康尽可能地杜绝各种各样的偏见,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抱有跟当时大多数殖民主义者不同的态度。傅吾康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柏林的另外一位汉学家海尼士,这除了学术主张有异外,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海尼士对中国人的态度是他没有办法接受的。他在自传《为中国着迷》中写道,当海尼士谈到“中国人”时,与在中国通商口岸生活的外国人通常所做的一样,以同样的无知和轻蔑谈论“中国人”。‎ ‎⑩1972年,作为德国外交代表团的一员,傅吾康回到了他22年来日思梦想的中国,1977年5月又再次回到中国。27年后再对自己曾生活过13年的“家乡”做细致的考察,让傅吾康有别于一般的记者或旅行者对中国的认识,他对中国的热爱,可谓是跨越了种族、政治、文化等因素。傅吾康说告别中国对他来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际上他一辈子都没有真正告别过中国。‎ 相关链接:‎ ‎①我还记得,有一次海尼士在课堂上对冯·查纳尔发表在《东亚杂志》上的文章《德译中国诗歌》提出了批评,态度很轻蔑。冯·查纳尔在文章中指出,中文诗歌具有较为丰富的多种含义,因此要进行翻译是比较困难的。冯·查纳尔的说法令人非常信服。‎ ‎(傅吾康《为中国着迷——一位汉学家的自传》)‎ ‎②傅吾康以其对汉语出神入化的掌握程度,长年来获得的有关中国的知识和文化的坚实根基,每每令吾辈折服。因为这些能力对我们战后一代的汉学家来讲是望尘莫及的。他同样令人信服的有多年来在北平所铸就的一位历史学家的国际视野,正是这样的国际视野决定了他的《中国手册》的编撰方案。‎ ‎(汉学家马汉茂为傅吾康晚年回忆录《为中国着迷 ‎——一位汉学家的自传》所写序言节选)‎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吾康的父亲福兰阁教授是著名的汉学家,他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傅吾康没有令其失望,中学毕业后,选择了汉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B.傅吾康师从名家,打下了扎实的汉学研究基础,他撰写的博士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连知名教授也亲自写书评。‎ C.傅吾康于1950年回到汉堡,接任汉堡大学汉学系主任一职,撰写并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成就斐然,其功底和视野令人叹服。‎ D.傅吾康与海尼士的学术主张及对中国人的态度有所不同,傅吾康在晚年出版的《为中国着迷——一位汉学家的自传》中还对海尼士的某些看法提出了含蓄的批评。‎ 解析:选A A项,父亲“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于文无据。‎ ‎5.(赏析引用题)文中③④⑧段的引用对表现传主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分别简析。‎ 答:  ‎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题干已经明确指出答题区域,找到相关语段,逐一分析具体引用的内容,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第③段引用傅吾康著作中对于中国抗战的相关论述,直接表现传主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见识。第④段引用妻子的回忆,间接表现了传主正确的民族观和坚强品质。第⑧段引用传主著作中对于《中国与西方》书名的解释,直接表现传主独特、卓越的历史观。‎ ‎6.作者认为“实际上他(傅吾康)一辈子都没有真正告别过中国”。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 答:  ‎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答题时,重点在找到传主与中国的紧密联系,而且这种紧密联系应该是在离开中国之后。根据文本,可在家庭构成、学术研究、社会活动、精神世界四个方面进行概括。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可忽视相关链接部分。‎ 参考答案 ‎:虽然传主1950年就离开了中国,但是实际上他一辈子都没有真正告别过中国:①家庭构成方面,他的妻子是中国人,他回汉堡时携妻带子。②学术研究方面,回德国后他一直从事汉学研究,并出版了一系列研究中国的著作。③社会活动方面,几次返回中国访问、考察,视中国为家乡。④精神世界方面,一直关注中国,晚年撰写回忆录《为中国着迷》,表现了他对中国的不舍。‎ 题型突破(三) 传记“为什么这样写”类题目 2大题型(对应学生用书P171)‎ 把握传主的观点和基本取向,并对其观点产生一定的认识评价,进而使价值观和人生观得到提升,命题者抓住这点就形成高考“为什么这样写”的一大题型——评价传主的观点和基本倾向。‎ 让读者对传主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由此能够得到有益的启示,形成自我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是创作者的重要意图。命题者据此形成了“为什么这样写”的另一题型——探究(评价)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题型一 评价传主的观点和基本倾向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5·全国卷Ⅰ)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1)题干中有“观点”“主张”等字样;‎ ‎(2)题干中还有“评价”“评论”“看法”等字样。‎ ‎(2013·辽宁高考)在吴良镛看来,城市管理者的素养应包括诗人的情怀和史学家的品格与学识。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请结合×××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2)结合全文评价×××的形象或行为。‎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一、把握传主观点态度与基本倾向的“3个入手”‎ 要评价传主的观点态度与基本倾向,需要先把握传主的观点态度与基本倾向,这需要“3个入手”:‎ ‎1.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中,了解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 ‎2.从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描写中,把握传主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分析评价时要善于从梳理具体事件、场景、细节入手,由表及里,去芜存菁。‎ ‎3.从作者的褒贬爱憎入手,体会传主的观点态度。分析评价时抓住文本中的议论评论或概括性的文字。‎ 二、评价传主观点态度与基本倾向的“3个步骤”‎ 在把握了观点态度与基本倾向后,评价时还需遵循以下“3个步骤”:‎ 步骤1:明确观点 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一是明确选择性观点,即题干已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只要择其一种“赞同”或“不赞同”即可;二是明确亮出自己个性化的观点,题干并没有给出观点以供选择,只是给出“启示”等一些关键词语,这时必须明确自己个性化的观点。‎ 步骤2:引据论述 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恰当引用论据,有条理地陈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除了引用文本,还可以合理联系生活现实。(“内引”即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联”即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生活知识,进行知识的拓展迁移)‎ 步骤3: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一] (2015·全国卷Ⅰ)阅读《朱东润自传》(文本见本专题“题型突破(二)”[例一]),完成后面的题目。‎ 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审视题干中“朱东润认为……”“观点”等字眼,很明显,第一问考查把握传主的观点态度,第二问考查评价传主的观点态度。‎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第一问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从作者的褒贬爱憎入手,体会传主的观点态度 第5段:朱东润认为“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也不尽然”,“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没有什么用处”,“毕竟不是传记文学”;第6段:“别传”“传叙”写得生动,没有“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由第5、6段可以看出,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在刻画和评价传主时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 第7段:传主认为“勃路塔克的大作”“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第8段和第9段:传主列举两部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认为这两本书都很好,但各有缺陷,前者有些“琐碎”,后者“着墨无多”。‎ 由第7、8、9段传主的相关评价来看,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在刻画和评价传主时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 第二问 要求对第一问所得的观点进行评价。这一问具有开放性,但要注意从材料中寻找理论依据。具体作答时可根据上面的“评价传主观点态度与基本倾向的‘3个步骤’”。‎ ‎[规范作答] 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一)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观点二)不同意。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题型二 探究(评价)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传记所反映的人生价值”中“人生价值”指人基于一定的人生观对人生的意义所持的价值取向,应包括传主本身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和作者或传者的情感所反映出来的人生价值。它集中体现在文本中一个人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上。‎ ‎“文本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则是指文本体现出来的、产生于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属于历史性的;另外也包括文本本身与当代社会的精神之间的相通之处,属于现实性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在文中人物的精神风貌上。‎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6·全国丙卷)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1.题干中有传主某种精神或情怀的概括提示,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题干中还有“用意”“目的”“启示”“影响”等字样。‎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作者写作此文有何用意或目的?‎ ‎(2)×××取得重大成就,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意分析。‎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3关注3联系”探究(评价)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关注 关注成长历程。即全面梳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评价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一个入口。‎ 关注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揭示出传主的典型社会意义和影响。‎ 关注理解文中某些抒情性、议论性的句子或其他人对传主评论性的语句,结合相关链接。这部分语句多是作者在传主身上得到的关于人生或社会的独特感悟,这和传记的主题密切相关。‎ ‎3联系 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解读;‎ 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联系现实生活的实际,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二] (2016·全国丙卷)阅读《一代通儒顾炎武》一文(文本见本专题“题型突破(一)”[例二]),回答后面问题。‎ 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本题就是“为什么这样写”的具体题型,题干已经明确了探究的角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此回答时应先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观点深入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体现了顾炎武什么样的精神。‎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成长历程 结合文中传主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传主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如“以游为隐”但著书立说,可以看出顾炎武勇于担当,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 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的社会背景,顾炎武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等可以看出其强烈的忧国忧民责任情怀。‎ 相关链接 然后根据题干中“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就结合“相关链接”,“‎ 由浅入深”地联系现实,即强调这句话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如可与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相关联系,从整体上做出理性分析。‎ ‎[规范作答] 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 ‎                 ——传记“为什么这样写”类题目验收达标练 一、题型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汤一介:虽不能尔,心向往之 ‎2014年9月9日晚上8点56分,87岁的汤一介先生与世长辞。尽管没能见到自己主持的《儒藏》①全部出齐,也没能见到新版的《汤用彤全集》面世,但没有人会对汤一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有任何疑问。‎ 仅在2014年他就出席了三套大书发布会——10卷本《汤一介集》发布会、《中华佛教史》发布会、北京大学出版社发布《儒藏》“精华编”第一批100册出版首发式。此外,由他主编的《儒释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什刹海书院2013年年刊》也于7月份出版,他还亲自撰写了序言。‎ 汤氏家族世代以读书为本,以教书办学为业,汤一介的祖父汤霖为汤氏家族留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家训。汤一介1927年在天津出生后,父亲汤用彤似乎是有意择取“一介书生”的含义而为儿子取名“一介”,希望孩子能够一生读书做学问,以传承汤氏家族的家风。这一点,汤一介以其一生的经历告诉世人,他做到了。‎ 少年时代的汤一介饱尝了战乱流离之苦。这种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成年后开始独立思考人生、社会等问题。考大学时,汤一介选择了北大哲学系。‎ ‎“文革”开始以后,汤一介成了“黑帮分子”,多次遭到北京大学校内的批斗。批斗会的开场白照例是“现在开始批判‘黑帮分子’汤一介”,接着就是要他交代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1971年夏,去干校劳动的汤一介回到北京,担任哲学系“教育改革小组”的负责人,开始了工农兵大学生的教学工作。1973年,汤一介被选入梁效②写作班子。后来,汤一介称这段岁月是“身不由己,无心为恶”。“四人帮”垮台后,汤一介被隔离审查,此时的汤一介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该听谁的?”而后他反思:“我之所以走了一大段弯路,主要是因为我没有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而后他决定“我只能听我自己的”。‎ ‎1980年,汤一介恢复了教学资格,重新走上他离开了多年的讲台。不久,他在北大开设“魏晋玄学与佛教、道教”‎ 课程并整理出版了《郭象与魏晋玄学》一书。对于此书,学者傅伟勋认为其经历了“文革”严冬后,在政治气候还乍寒乍暖,普遍的心灵滞塞,头脑僵固尚未清除,禁区犹在,壁关重重的困难情况下,汤一介首先想到的是要冲破学术上的种种教条,寻找新方法,提出新见解,走出了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 多年来,汤一介对当代儒学探讨最深切、收获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是“普遍和谐观念”“内在超越精神”和“内圣外王之道”三个问题。汤一介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人自身内外身心的和谐”四个方面,指出“普遍和谐”是儒家思想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而在当今科技发达、人类扩张与征服欲望愈来愈强,自然与社会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普遍和谐观念”尤为重要。‎ 此外,汤一介还于1984年12月创办了中国文化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在其推动下,中国文化书院聘请到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季羡林、周一良、杜维明等70多位海内外的学术界著名学者为导师,并多次召开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 早在1989年的秋天,汤一介就提出了编纂《儒藏》的问题。2003年,76岁的汤一介被任命为国家《儒藏》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总编纂。2004年,《儒藏》编纂工程正式启动,由北京大学牵头,汤一介挂帅,全国25所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的数百位学者加入到《儒藏》编纂的队伍中。‎ 在80岁寿辰的时候,汤一介曾说:“我真正开始做哲学和哲学史的研究应该说在1980年。那时我已经53岁了,但我没有气馁,仍然希望能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尽一点力。但毕竟最好的年华已经过去了,要想真正成为一名有创造性的、有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已不可能。虽不能尔,心向往之而已。”显然,这并非他一个人的悲剧。‎ ‎(有删改)‎ ‎[注] ①《儒藏》收录编辑历代儒家典籍,工程浩大。明清两代,就有学者提出编纂此书,但终未实现。在教育部立项,由北京大学牵头的《儒藏》工程是一项重大的基础性的学术文化工程。②“梁效”即“两校”的谐音,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为“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1973年9月4日第一次公开亮相,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摧毁后,“梁效”也随即退出历史舞台。‎ ‎1.(评价传主观点和基本倾向题)汤一介为什么说“虽不能尔,心向往之”?作者为什么又说“显然,这并非他一个人的悲剧”?‎ 答:  ‎ ‎ ‎ ‎ ‎ ‎ ‎ ‎ ‎ ‎ ‎ ‎ ‎ 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第一问中的话是汤一介说的,就是他的观点,显然本题属于“评价传主的观点和基本倾向”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作答第一问,主要应回答该句话体现了传主怎样的精神,可从青春被耽误而不气馁方面考虑。‎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从典型意义 事件入手 ‎1980年,被动荡年月耽误了青春年华,已经53岁的汤一介,没有气馁,尽力奉献自己的光热,开始做哲学和哲学史的研究。‎ 第二问是作者的评论,作答时主要回答为什么汤一介的悲剧也是许多人的悲剧,可从混乱的年代里,众多艺术家、学者受到迫害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1)汤一介真正开始做哲学和哲学史研究时已经53岁了,被动荡的年代耽误了太多青春年华,但他从不气馁,仍然奉献自己的光热,所以他说“虽不能尔,心向往之”。(2)混乱动荡的年代里,受到牵连和迫害的老艺术家、学者为数众多,这是众人的悲剧,也是时代造成的悲剧。‎ ‎2.(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题)本文主要记述汤一介一生的治学与贡献,作者是否有必要再写他成为“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成员这段史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 ‎ ‎ ‎ ‎ ‎ ‎ ‎ ‎ ‎ ‎ ‎ ‎ 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文本“记述汤一介一生的治学与贡献”是传主的人生价值,“是否有必要再写他成为‘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成员这段史实”是反面引人反思,也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因此本题属于“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思 考 角 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成长历程 传记客观真实地写了汤一介成为“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成员的经历,恰恰使汤一介的形象更丰满;写这段史实,似乎有违“为尊者讳”的古训,但也展现了汤一介敢于剖析自己的勇气,而这种勇气是其后来潜心做学术研究的思想基础。写这段史实也是为后文写其潜心于学术研究做铺垫。‎ 社会环境 第五自然段叙述了汤一介“文革”中经受的磨难,反映出时代的黑暗混乱 及其带来的灾难。‎ 参考答案:有必要。①汤一介加入“梁效”,成为“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的成员,虽说他“身不由己,无心为恶”,但这的确是他人生的污点,这样写能客观真实地展示他的人生历程,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四人帮”垮台后他被隔离审查,这促使他自省反思,展示了他敢于剖析自己的勇气,也为他后来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潜心于学术研究做了铺垫;③深刻揭示了混乱黑暗的时代带给个人、学术乃至国家民族的深重灾难,值得人深思。‎ 二、高考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程千帆评传 莫砺锋 ‎1913年9月21日,程先生出生于长沙清福巷本宅。当时的程家清贫,但富有文学传统。一家数代皆有诗人,生性颖悟的程先生耳濡目染,自幼便能吟咏。‎ 程先生在十多岁时曾在其伯父君硕先生所办的私塾“有恒斋”里读过数年古书,君硕先生不用《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俗学”作教材,而是要求学生直接读经典著作,如《礼记》《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资治通鉴》等。他在讲授时则文辞义理并重,而且要求学生用文言文写文章以及日记与学习心得,并练习书法。而对于日后将成为专治古代文史的专家来说,这种艰苦、繁重而且乏味的学习却是非常有益甚至是必需的。‎ 如果说程先生在“有恒斋”中的学习仅仅是打好基础的话,那么他进入金陵大学后就真正跃入学术的海洋了。在金大的四年中,他如饥似渴地吸取营养。程先生真正做到了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他在晚年还深情地回忆说:“诸位老师各有专长,已使我耳濡目染,枵腹日充;而因求知心切,又曾向不在金大任教,或虽任教而不曾讲授某项课程的先生们请教。”‎ 才气横溢的程先生赢得了正在金陵大学国学研究所读研究生的著名才女沈祖棻的青睐。堪称天作之合的这对夫妇,在以后的四十年中不但在诗词写作中有琴瑟唱和之乐,而且在学术上互收切磋之益。他与沈祖棻把自己的十多篇论文结成集子出版,取名为“古典诗歌论丛”。沈祖棻在此书后记中指出:“当初我们之所以写这一类的文章,并用这样一些方式来研究古代作家与作品,特别是千帆,在这些论文中,他尝试着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并且企图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是因为在过去的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当中,我们感到,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和比较重要的缺点,那就是,没有将考证和批评密切地结合起来……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就尝试着一种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应该说,这种方法是贯串程先生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是他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程先生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他所做的研究都带有实证的性质,从来不发凿空之论。例如写于1944年的《韩诗〈李花赠张十一署〉篇发微》,对韩诗中向称难解的“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二句从光学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从而做出了实事求是的结论。正因为怀着解决难题的明确目的,程先生的研究成果就不是凭着一时灵感的妙手偶得,而是深思熟虑、厚积薄发的坚实结论。‎ 程先生对陈寅恪注意到附丽于科举的“行卷”风习与唐人小说的关系而未及深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时隔30余年后,他写成了专著《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对这个问题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对一个问题思考、研究长达30年,孜孜不倦,沉研深思,终于求得比较圆满的解决,并且只写成一本言简意赅的小册子。‎ 而正因为程先生的学术研究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因而他以一篇篇的论文,不断地提出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把学术推向前进。‎ 他认为从事古代文史的研究,一定要有通识。他还主张研究者应注意各种文体及其关系,而不宜局限于某一种样式,认为古代文学批评和古代文学这两类研究之间不应存在鸿沟,不应视之为两个各不相关的学科。推而广之,他主张文史哲相通,文学与艺术相通,古代与现代相通,东方与西方相通……正是在这种学术思想的背景中,程先生指出:“谈一个问题,首先必须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他又说:“如果说我有一些看法与别的先生有些不同,那是与我反复看某个或某些作品又互相沟通比较分不开的。”于是,程先生研究的对象虽然往往是具体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但他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考察这些对象,而是把它们置于广阔的背景中,然后得出结论来。‎ ‎(有删改)‎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先生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里,自幼就耳濡目染,受到了文化熏陶,这为他以后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这种方法是贯串程先生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这种方法”指的是“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 C.程先生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从各种不同的方面发现问题,讲求实证,从来不发凿空之论。‎ D.私塾教育启蒙,得到了良好的大学教育以及个人的不懈努力,是程千帆先生的学术修养形成的重要原因。‎ 解析:选C “从各种不同的方面发现问题”理解有误,“发现问题”应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君硕先生设想是把传统士大夫应当具备的文化知识教给学生,这与当时提倡的新式教育的教学理念相契合。‎ B.金陵大学的学习经历使得程先生从此走上了专治古代文史的学术道路。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沈祖棻这位同甘共苦数十年的人生伴侣。‎ C.程千帆夫妇尝试用一种前人都没有用过的方法去研究古代文学,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D.他主张研究文学史一定要着眼于某一个阶段,就某一具体问题提出看法再继续向外扩展、壮大。‎ E.程先生的治学范围相当广博,举凡史学、古代文学、文学批评史,他都有很深透的研究,且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 解析:选BE A项“设想把传统士大夫应当具备的文化知识教给学生”错,原文中说“不用《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俗学’作教材……《资治通鉴》等”;并且“这与当时提倡的新式教育的教学理念相契合”文中也无体现。C项“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说,“他尝试着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提出问题,并且企图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是因为……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和比较重要的缺点”。D项表述不准确,原文中说:“他认为从事古代文史的研究,一定要有通识”“他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去考察这些对象,而是把它们置于广阔的背景中,然后得出结论来”。‎ ‎5.[探究(评价)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题]评传出自程先生的弟子莫砺锋之作,提笔记录恩师的点滴无不饱含追思,字句无不洋溢倾慕,试结合文本从“师道”“学习”“师生关系”三个角度任选其一,谈谈你的感受。‎ 答:  ‎ ‎ ‎ ‎ ‎ ‎ ‎ ‎ ‎ ‎ ‎ ‎ ‎ 解析:本题是开放式探究题,解答时从“师道”“学习”“师生关系”三个角度中任选其一,谈自己的感受,要先提出观点,再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师道”角度,可从注重积累、学无常师、知行合一等方面分析:“学习”角度,可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影响学习的因素等方面分析;“师生关系”角度,可从老师以身示范,学习尊师重道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学习方面:①学习必得打好基础。程先生在私塾中学习,文辞义理并重,被要求用文言文写文章、记日记、写学习心得并练习书法,这些都为他以后的文史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②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的关键因素。程先生在金大的四年中,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在经学、史学、目录学、文学批评史诸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学养,而且学到了大师们的许多治学方法,还向许多其他老师请教。他的学术上的成就与这种如饥似渴式的学习态度是分不开的。③学习要讲究方法。在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当中,程先生根据实际情况,尝试了“将批评建立在考据基础上的方法”‎ ‎,并将其作为贯串他一生学术工作的精髓,这也是他对古代文学研究在方法论上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④学习要实事求是,立足根本。程先生认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他所做的研究都带有实证的性质,从来不发凿空之论,故而其研究成果皆是深思熟虑、厚积薄发的坚实结论。‎ 题型突破(四)  传记综合性选择题的 2步解题法 全国卷传记综合性选择题重在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命题者常在传主的事迹、形象、观点态度方面设置选项,往往通过增添、删减、拼凑、调换等方式,改变原文说法,让考生判断正误。‎ 题目怎么命——常设8大陷阱迷惑你 传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设置的陷阱与论述类文本选项设置陷阱有点接近,但又不完全一样,传记选择题选项主要在人物(主要是传主)、事件上设陷阱:‎ 考题怎么做——选项切片比对教会你 传记文本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也是“先切片,后比对”,在比对时思考的趋向就是“8大陷阱”。‎ ‎(2016·全国甲卷,改编)(文本见本专题“题型突破(一)”[例三])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原文信息]‎ ‎[选项切片]‎ ‎[比对分析]‎ ‎  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A.①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 切片①‎ ‎②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切片②‎ 切片①:原文虽然没有选项中“对数学不感兴趣”的语句,但“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已经隐含了这一观点,所以切片①与原文意思一致。‎ 切片②:文中只是说“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并未说使他打消转系念头,混淆是非了。‎ ‎  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B.①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 切片①‎ ‎②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 切片②‎ ‎③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切片③‎ 切片①:对应原文“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意思一致。‎ 切片②:对应原文“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表述意思一致。‎ 切片③:对应“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虽然表面上与原文范围有所不同,但仔细分析,切片与“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中“这样”所指意思一致。‎ ‎  他说,“要创新……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 C.①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切片①‎ ‎②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切片②‎ 切片①:原文没有直接对应的语句,需要品味“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切片②:“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错将“创新”与“成就”分割开来理解,原文应为“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以偏概全了。‎ ‎  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D.①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 切片①‎ ‎②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切片②‎ 切片①:原文是“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不是“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偷换概念了。‎ 切片②:原文“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而不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也偷换概念了。‎ 答案:B ‎                 ——“传记阅读”综合提能练 ‎“传记阅读”综合提能练(一) 中国人物传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喷发英武正气 很小的时候,宗璞就开始背诵诗词。父亲冯友兰会给她选一些诗,每天早晨背上书包在母亲床前背了再去上学。宗璞还读了很多儿童读物,她读过《格林童话》《爱丽斯漫游仙境》,而在小孩子中流行的《七侠五义》《隋唐》《小五义》《水浒》《荡寇志》,她也都读了。宗璞甚至还看了不少成人读物,八九岁时就读了《红楼梦》,看到林黛玉死,哭得泣不成声。‎ 童年的阅读,尤其是诗词对宗璞的影响是巨大的。1944年,15岁的宗璞就写了一篇关于滇池月光的散文并在刊物上发表。此后,她开始尝试创作小说。1948年,宗璞的短篇小说《A.K.C.》发表在《大公报》上,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1957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红豆》,小说描写女大学生江玫和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爱情悲剧,突现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这为宗璞赢得了声誉,也带来了麻烦。《红豆》被打上“毒草”的标签,她无奈搁笔,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陆续写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作品。‎ 宗璞的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都写到了“文革”。在《1966年春夏之交的某一天》中写到很多知识分子被批斗、被迫自杀,对这些人的遭遇,宗璞无疑是同情的,但她自己是坚强的——她不仅在被批斗和羞辱的巨大痛苦里,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对那个时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而这一切,是在革命的口号下进行的。这世界,以后还不知怎样地荒谬,怎样地灭绝人性!”这就启发和促使我们要在更深的层面去反思那一段历史。‎ 有一部作品,对于宗璞来说是“不得不写”的,这就是她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七七事变”后,一大批教授、学者在战火硝烟中跋山涉水,把西南边陲造就成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圣地”。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当时西南联大毕业学生从军者有800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滇西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十分辉煌,长时间被埋没,被歪曲。抗日老兵被审查,流离失所,翻译官被怀疑是特务,他们徽章上的号码被说成是特务编号。“把这段历史从尘封中磨洗出来”被宗璞视作自己的责任。小说包括《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四卷。从20世纪50年代起,宗璞开始动笔,如今60多年过去,前三卷已陆续出版。其中,《东藏记》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一方面,宗璞通过规模恢宏的小说叙事来写抗日战争,写我们民族的深哀巨痛;一方面宗璞热情讴歌中国知识分子毁家纾难,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怀。这样一部作品,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倒是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作家王蒙曾评价《野葫芦引》:“喷发着一种英武,一种凛然正气,一种与病弱之躯成为对比的强大与开阔。”‎ 在文坛上,宗璞是一面以自我生命守护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近30年,她在病中笔耕不辍,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从写《东藏记》开始,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7年才写完。《南渡记》写完,父亲去世了;《东藏记》写完,先生去世了。经历了更多死别,又经历了一些大事件,对人生的看法更沉重了一些,对小说结局的设计也更现实,更富于悲剧色彩。宗璞写得很苦,实在很不潇洒。但她即使写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 宗璞最大的困难是写战争。她经历过战争的灾难,却没有亲身打过仗。她害怕凭借材料只会写成一般的报道。困惑之余,书中澹台玮、孟灵己年轻的身影给予宗璞极大的启发。用人物统领材料,将材料化解,再抟、再炼、再调和,就会产生新东西。宗璞诚心诚意地烘托书中人物,用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烛照全书,一切就会活起来了。‎ ‎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6年4月28日)‎ 相关链接 ‎ ①宗璞十岁时,随父亲冯友兰与清华大学一起南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了8年时光。宗璞的哥哥冯钟辽于1943年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任翻译官,那年他19岁。随着战事的推移,他用双脚从宝山走到畹町。宗璞对这段历史有一种亲切感。‎ ‎(肖鹰《宗璞与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②在宗璞的作品里,体现出冯友兰先生屡屡讲到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替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还表现出对大地、对自然、对人、对物甚至一只鸟、一只猫的那种大爱。‎ ‎(李建军《一位尽力发光的作家》)‎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父亲的影响下,宗璞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不仅涉猎范围广泛,而且感情非常投入。童年的阅读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B.她亲身经历文革,看到很多知识分子被迫自杀,自己也被批斗,所以才会对那个时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 C.抗战的特殊经历使她认识到作家的责任,关于抗战的小说包括《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四卷,影响深远。‎ D.近30年的笔耕不辍,使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 解析:选D “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近30年的笔耕不辍”,强加因果。‎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红豆》为宗璞赢得了声誉,让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也被打上“毒草”的标签,使她一度被迫搁笔。‎ B.抗日战争爆发后,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却被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 C.面对把战争写成一般报道的忧虑,宗璞采用人物统率材料的方法,展示在战争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使写作活跃而有新意。‎ D.宗璞在创作《野葫芦引》时遭遇到病痛的折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由此可见,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宗璞的内心一直是沉痛的。‎ E.宗璞在病痛中坚持写作,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用自我生命守护着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令人钦佩、赞美。‎ 解析:选CE A项,让宗璞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是发表在《大公报》上的《A.K.C.》,选项弄错了对象;B项,“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无依据;D项,“一直是沉痛的”错误,曲解文意。‎ ‎3.宗璞的作品体现着“大爱”和“担当”,二者有何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答: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①大爱是担当的基础,为担当提供动力,担当用以表现、实现大爱;②在宗璞的作品里,体现出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替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以及对人对物的大爱;③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创作《红豆》,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加以引导;④“文革”中对知识分子遭受迫害给予同情,创作作品表达对“文革”的忧思;⑤感动于师生的爱国行动和滇西战役的辉煌,创作《野葫芦引》,谱写中国学人抗战史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丰子恺:抒情漫画缘何依然动人 范 昕 ‎1910年,在李叔同的推荐下,陈师曾即兴创作的文人水墨画陆续发表在上海的《太平洋画报》上。这应该是中国现代的第一批漫画。其中一幅名为《落日放船好》,简单至极,画中央是一株无叶的柳树,一位身着长袍、头戴斗笠的书生独坐船头,隐于柳树后,仿佛漂浮在无尽的时空中。“即兴之作,小形,着墨不多,而诗趣横溢”,这批画给丰子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35年之后他仍记得其中一部分的题目。‎ 丰子恺早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图画与诗意的结合,原本不稀奇,宋代以来的文人画即有这样的传统。丰子恺这一系列作品既有对文人画的继承,也有他的特别之处: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在技法和意境上进行大胆的创造。‎ 尝试古诗新画以前,丰子恺其实热衷户外写生。上世纪20年代执教于上虞的春晖中学期间,一次他向学校请假寄居在杭州西湖的朋友处。一晚月上柳梢时,他出门写生,想去描绘月光下的西湖,却怎么也无力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只得徒劳而返。他的朋友观赏过丰子恺描绘的湖光月色之后,脱口而出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句: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影依稀似去年。这诗句让丰子恺豁然开朗。他突然琢磨起,是不是可以放弃对西湖的直接描画,转而尝试去表达由诗句联想到的场景。他想描绘的,其实是关于西湖的诗句引发的想象,而非风景本身。这件事令丰子恺一生难以忘怀,不禁深感“诗人眼力可佩,习画应该读诗”。‎ ‎ 1926年,军事冲突在上海蔓延,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最终在沪江大学里找到了避难所。一晚,丰子恺随口问骑在自己膝上年仅4岁的小儿子瞻瞻,“你最喜欢什么事?”瞻瞻率性回答:“避难。”丰子恺纳闷,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是什么?”瞻瞻解释道:“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丰子恺恍然大悟,原来孩子理解的“逃难”是这样的!这样一次对话,激发丰子恺思考关于童年的话题。他写了一篇《从孩子得到的启示》,感叹“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在他们看来都是无目的地在游戏,在演剧。唉!我今晚受了这孩子的启示:他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丰子恺能够发现孩子心里和成人完全不同的儿童世界,他的很多画都是来源于儿女的嬉戏,看到哪个孩子有个有趣的举动,就马上画下来。孩子们碰到蚂蚁搬家,不但不去伤害它们,还用小凳子放在蚂蚁搬家的路上请行人绕行。‎ ‎ 为丰子恺最早的“儿童相”漫画提供灵感的,则来自日常的温情一幕。一天,丰子恺完成了一天的教务,妻子抱了儿子瞻瞻,携了女儿阿宝,到弄堂门口等他回家。瞻瞻坐在母亲的臂上,口里唱着“爸爸还不来,爸爸还不来!”阿宝拉住了母亲的衣裾,在下面同他合唱。马路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中,瞻瞻一眼就认出了带着一叠书和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突然欢呼舞蹈起来,几乎使他母亲的手臂撑不住。阿宝陪着他在下面跳舞,也几乎撕破了母亲的衣裾。母亲则在一旁笑着喝骂他们。这时,丰子恺觉得自己立刻化身为两个人。其中一人体验着小别重逢时的家庭团圆之乐。另一个人,则远远地站出来,从旁观察这一幕悲欢离合的活剧,看到一种可喜又可悲的世间相。‎ ‎ 对丰子恺而言,儿童的世界更接近真实,更具有自然之美,这正是他希望通过作品努力捕捉乃至置身其中的境地。可贵的是,丰子恺描绘日常,出于感情,也出于自然,其实也是带有诗趣的。恰如他自己所说“这种画表面都平淡,浅率的人看了毫无兴味,深于感情的人始能欣赏”。‎ ‎ (选自2016年2月26日《文汇报》)‎ 相关链接 有一天,门前来了卖鸡崽的小商贩,孩子们齐声向爸爸呐喊“买小鸡”。丰子恺和小商贩讨价不成,小商贩拔腿就走,孩子们顿时哭声一片。丰子恺再度加码讲价,小商贩还是不依,孩子们的哭声更强了。因为还会有来卖小鸡的,丰子恺就抚慰孩子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吧,但你们下次……”丰子恺立即把话打住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这些成人世界的道理,丰子恺没有告诉孩子们。‎ ‎ 女儿丰一吟回忆说:父亲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种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一言一行都饱含对子女真善美的教育。‎ ‎ (节选自望秋园《丰子恺是个慈父》)‎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丰子恺在抒情漫画方面取得的成就,先从陈师曾写起,是说明丰子恺的漫画创作受到了陈师曾的绘画影响。‎ B.丰子恺的抒情漫画至今依然能够感染读者,是因为他继承传统,敢于创造;热衷写生,大胆尝试;而且他能守护童真。‎ C.“仆仆奔走的行人,扰扰攘攘的社会”是丰子恺艺术成就的土壤,举家的逃难虽然艰辛,但对于画家而言却是幸事。‎ D.丰子恺描绘日常景物,不仅出于感情,而且出于自然,带有浓浓的诗意,感情丰富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解析:选C 文章出现“逃难”文段,只是为了说明丰子恺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善于守护童真。逃难“对于画家而言却是幸事”于文无据。‎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丰子恺对陈师曾发表在上海《太平洋画报》上的一批画作深入研究,对陈师曾赞赏有加,以致丰子恺早期有大量的作品是仿效陈师曾的“古诗新画”。‎ B.宋代以来的文人画就有图画与诗意结合的传统,丰子恺早期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这些作品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大胆的创造。‎ C.丰子恺寄居杭州西湖,月上柳梢时出门写生,却无法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徒劳而返,后来从朋友的诗句中得到启发,让他豁然开朗。‎ D.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到沪江大学避难,小儿子对“逃难”的喜欢,给他的启示是:孩子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 E.有一天,丰子恺的妻子带着子女到弄堂口玩:儿子瞻瞻和女儿阿宝看见带着一叠书和一包食物回家的父亲而欢呼舞蹈,不想妻子陷于难堪而烦恼地责骂孩子们。‎ 解析:选BD A项,“仿效陈师曾的‘古诗新画’”分析概括错误,“古诗新画”是丰子恺对宋代以来文人画的继承与创新。C项,理解错误,是从朋友“吟诵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句”中得到启发的,而不是“朋友的诗句”。E项,“妻子陷于难堪而烦恼地责骂孩子们”表述不够准确;原文是“母亲则在一旁笑着喝骂他们”,看不出“烦恼”。‎ ‎6.丰子恺“对童真的珍视和守护”包含着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优秀品质:①率真。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都源自内心,不掺杂一点成人世界里的东西。②正直。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不固执己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③友善。平等待人,爱世界的一切生命;和孩子对话心平气和,不责怪打骂孩子。(能准确答出两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联系实际:(示例)当今一些家长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要么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向孩子灌输成人的观点;要么放任自流,娇生惯养;要么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家长要关心孩子、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宽严有度,注意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传记阅读”综合提能练(二) 外国人物传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文骢:追梦云霄间 三月春光里,一位老人却没能赶上他“孩子”的18岁生日。 ‎ ‎3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歼10飞机总设计师、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宋文骢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旅程,错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3月23日,歼10飞机首次试飞成功的日子。 ‎ 最早与飞机的结缘,并不是美好的记忆。1930年3月,宋文骢出生在云南。他的童年是在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中度过的,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飞机对昆明没完没了的轰炸。 ‎ ‎“防空警报,警报什么呢?——中国飞机跑了,日本飞机来了。我们没有抵抗力啊!”宋文骢扼腕,一个国家如果落后,那挨打起来是没完的。 ‎ ‎“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飞机。”梦想如同种子般在他心底萌芽。 ‎ 少年伤痛,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发奋,澎湃强国雄心。1949年,19岁的宋文骢成为一名侦察员。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宋文骢成为一名空军机械师。回国后第二年,他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开始了他的飞机设计生涯。 ‎ 在祖国的航空工业体系里,宋文骢不断成长,儿时的梦想也越来越近。1980年,宋文骢任歼7C飞机总设计师,领导了第二代战斗机从设计到定型装备部队全过程,填补了我国轻型全天候战斗机装备的空白,使我国跨入自主研制第二代战斗机的国际行列。 ‎ ‎1986年,时年56岁的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肩负起了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先进战斗机的历史重任。歼10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当前唯一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三代战斗机,技术跨度大、难度高,其战技要求集中体现了西方先进国家着手开发的2000年左右装备第三代先进战斗机的特点。 ‎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航空领域研发了一大批高新技术,而那时,我国的航空工业可以说才刚刚起步,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是空白。 ‎ ‎“技术、人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和第三代先进飞机的要求相距甚远。”‎ 在漫长的研制过程中,宋文骢领导广大设计技术人员,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地向目标迈进,先后攻克了先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电武器系统、CAD/CAE/CAM等关键技术。‎ 一埋头就是12年。 ‎ ‎1998年3月23日,歼10飞机终于做好了所有首次试飞的准备。当时已经68岁的宋文骢知道,国外第三代飞机无一例外都发生过坠机事故,这如同一个魔咒,笼罩在团队每一个人的心头。 ‎ ‎“这种飞机没有不摔的,所以他当时压力很大。”歼10战斗机副总设计师戴川回忆,“宋老的方法就是反反复复、反反复复把工作做到位。” ‎ 一项项试验顺利通过,飞机终于平稳着陆。成功了,有人欢呼,有人落泪。歼10战斗机设计师杨伟说:“在那之前从未见过老头流泪,但是在那一刻他哽咽了。他毕生的精力,最终化作了一种战斗力。” ‎ 那一天,宋文骢执意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3月23日——歼10成功首飞的日子。“我想的不是说一架飞机首飞就完了,我考虑的是我们的飞机出来后它在什么层次上,最终一定要使我们的飞机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 ‎ 生日成为又一个起点。经过数千次的定型试飞,歼10战斗机于2006年正式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 ‎ “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那一年,宋文骢76岁,离他受命为歼10总设计师之时,已经过去了20年。 ‎ 在他的影响和培育下,以歼10双座飞机和枭龙飞机总设计师杨伟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航空新人,一大批站在航空科技前沿、全面掌握了航空高新技术的飞机设计师,航电专家,飞控专家和机械、软件开发等优秀人才,已经成长为各个领域的骨干和栋梁。 ‎ 宋文骢的梦还在继续。 ‎ ‎(摘自《光明日报》,2016年3月24日) ‎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文骢的童年是在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中度过的,他想到“我们没有抵抗力啊”,便立志要建造一架性能良好的飞机。‎ B.抗美援朝战场上空军机械师的经历以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飞机设计学习都有助于宋文骢实现他飞机设计师梦想。‎ C.1980年,宋文骢任歼7C飞机总设计师,领导了第二代战斗机从设计到定型装备部队全过程,为第三代战机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D.宋文骢执意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3月23日——歼10成功首飞的日子,可见歼10在他心目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是他的第二生命。‎ 解析:选C “为第三代战机的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无中生有。原文是“‎ 填补了我国轻型全天候战斗机装备的空白,使我国跨入自主研制第二代战斗机的国际行列”。‎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宋文骢因为从小就酷爱飞机,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飞机”的梦想如同种子般在他心底生根、萌芽、壮大。‎ B.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时,我国的航空工业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发达国家在此领域已颇有成就。‎ C.在技术、人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欠佳的情况下,宋文骢独自埋头苦干12载,先后攻克了先进气动布局等关键技术。‎ D.国外第三代飞机无一例外都发生过坠机事故,所以,即使宋文骢做好了所有首次试飞的准备工作,歼10战斗机最终也没能逃脱这个魔咒。‎ E.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逝世的哀痛及惋惜,以及对宋老那种一直追梦精神的敬佩。‎ 解析:选BE A项,由原文“最早与飞机的结缘,并不是美好的记忆”可知,宋文骢并不是从小就爱飞机的。C项,“独自”错,原文“宋文骢领导广大设计技术人员”。D项,“歼10战斗机最终也没能逃脱这个魔咒”错,歼10战斗机首次试飞成功了。‎ ‎3.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一直追梦云霄间,关于“梦想”,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示例)宋文骢一直追梦云霄间,执着如一,令人钦佩,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每个人都有梦想,对人生、对未来充满许多期许,但面对竞争、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丧失信心,畏缩不前,愿景就此“夭折”,梦想从此“凋零”。但古往今来也有许多古圣先贤、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或忍辱负重,或至死不渝,或披肝沥胆,或以死明志,或百折不挠,或屡败屡战,或投笔从戎,或弃医从文,数十年如一日,或行程数千里……让我们用信心播种梦想,用汗水浇灌梦想,用智慧耕耘梦想,用创造收获梦想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鲍勃·迪伦:迷人之谜 柏 琳 鲍勃·迪伦是谁?‎ ‎1985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 ‎1941年5月24日,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少年时他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 ‎1959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同年,他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读到另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体午餐》。他说:“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亚、咆哮那群人、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一样。”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20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起了“迪伦”的艺名。‎ ‎1962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1963年,他第二张专辑中的《答案在风中飘》成为20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1964年,《时代变了》发行,被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这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20个月就全部写完了。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60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他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1964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已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时,他这样回答。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给民谣音乐插上了电。1965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一个彷徨的时代诊断了病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这首收录在专辑《重返61号公路》里的摇滚乐,叫作《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当时,迪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己灵魂深处。此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他呆在纽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艾略特,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70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1996年鲍勃·迪伦正式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垮掉的一代”中最杰出的作家艾伦·金斯堡在推荐信中写道:“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迪伦的文学传统是深厚的。2000年,曾被誉为“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评论家”的克里斯朵夫·瑞克斯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瑞克斯后来撰写了《迪伦对原罪的先见之明》,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 ‎80年代至今,迪伦逐渐减少了发行唱片的数量,他全身心爱上了巡回演出,重新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怀旧者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事实上,这才是伟大文学的源头所在——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文学最初是用来歌唱的。‎ 歌唱者本就是诗人,而诗人鲍勃·迪伦的灵魂,也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2016年10月15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诺奖历史上,曾数次把奖项授予“非文学”人士,最出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50年)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953年),而2015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个记者,并非作家。但是,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予鲍勃·迪伦的颁奖辞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②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戴维·道尔顿称他为“最多变的灵魂”,但迪伦认为:“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4.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战之后,“垮掉的一代”风靡美国,这对年轻的迪伦有很深刻的影响。这种挑战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的思想或许催促着迪伦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属于自己的传奇。‎ B.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中的代表,艾伦·金斯堡在思想上与迪伦产生了高度共鸣,非常肯定迪伦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C.摇滚乐《像一块滚石》是迪伦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歌手对自身灵魂的探索,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D.音乐与文学对于迪伦来说,具有相通性,都意义非凡,两者的价值与魅力在他身上得到了圆融体现。‎ 解析:选C “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的是《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鲍勃·迪伦喜好阅读,拥有深厚的文学传统。阅读训练了他的思维,也使他能沉静下来关注自身的灵魂深处。‎ B.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好似呼应文学传播的源头,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 C.《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从此鲍勃·迪伦不再热衷反叛文化运动,被视为民谣的叛徒。‎ D.诗歌和小说不受歌词长度限制,因此引起了鲍勃·迪伦浓厚的兴趣,他也因此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E.60年代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而他不再创作抗议歌曲,因此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 解析:选AB C项,原文“《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迪伦只花了20个月就全部写完了。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60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时间不对,是在创作了《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之后才不再热衷反叛文化。D项,“诗歌和小说不受歌词长度限制,因此引起了鲍勃·迪伦浓厚的兴趣”属于强加因果。E项,“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是在70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的事,和民众对他不再热衷民权运动没有必然联系。‎ ‎6.作者为什么称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①“谜”在于鲍勃·迪伦拥有多重身份,虽被不断研究、剖析、定义,但从来没有被人弄明白过;“谜”还在于他拥有“最多变的灵魂”,他永远在追求艺术的真谛,对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而不断地改变自己。②“迷人”首先在于他的创作成就斐然,引领了当时的音乐漫游,许多人听了他的作品便为之倾倒迷醉;更在于他忠于自我,呈现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无论是辍学出走,还是从“抗议歌手”成为“民谣的叛徒”,又是可回归行吟歌手的传统都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内心与灵魂的忠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