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历 史(文科) 试 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I卷 (45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生产力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 社会动荡变革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呈现繁荣景象,诸子学术陆续诞生,其中最为统治者推崇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 4.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用于经商,而是购买了大量的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的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 A.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 D.社会动荡,无法经营 5.商鞅变法是一次极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这一时期其他诸侯国的改革。 商鞅变法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A.废井田 ,开阡陌 B.实行县制 C.奖励耕战,废除贵族特权 D.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 6.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7.改革总是在各种力量的对抗下艰难前行。下面不是孝文帝改革有利的一项是 A.北魏同一后,社会环境较为稳定 B.实行宗主督护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C.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D.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过程 8. 电视剧《北魏冯太后》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政绩卓著的女政治家冯太后充满传奇的一生。这部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镜头是 A.冯太后研习儒家经典 B.孝文帝聆听冯太后的教诲 C.冯太后病逝洛阳 D.冯太后斥责保守派贵族 9.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过程 C.农业化过程 D封建化过程 10.《宋史》 记载“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对该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北宋朝廷的财政负担逐渐加重 B.辽、西夏与宋朝的边境贸易增 C.战争增多使北宋军队数量大增 D.宋仁宗已下定决心进行财政改革 11.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之前曾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句话表明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D.亚历山大倾向于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 12.一个官员在农奴制改革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不绿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 A.客观的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D.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13.列宁说:“俄国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赎买土地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14.废除农奴制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了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 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 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 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 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 15.19世纪70年代,沙皇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发生的最重要原因是 A.加强资产阶级专政 B.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 C.加强军事实力 D.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16.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的因素”是指 A.农业耕地增加 B.手工业得到发展 C.商业城市日益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7.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条件催生下发生的资产阶级改革。这里的外部因素是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倒幕运动的胜利 18. 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的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9.日本再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重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中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 D.日本1889年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20.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主要因为甲午战争后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剧 B.清政府开始引进近代技术,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C.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1.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其中跪着的主要指 A.崇洋媚外,学习西方 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C.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D.没有和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22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康梁维新派在近代化过程中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变法维新,其主要贡献是 A 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要求 B提倡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C 明确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D宣传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23.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A.奖励发明 B.废除八股 C.精简机构 D.裁减冗员 24.梁启超曾指出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下列不能体现这一思想措施的 A.奖励创新发明 B鼓励私人办学. C.废除八股 D.设立京师大学堂 25.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它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 ‘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的性格对维新运动的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优点与缺点 D.改革家不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 26.短暂的戊戌变法悲壮的失败了,但是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促进思想启蒙 C.发展社会经济 D.推动政治改革 27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团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故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B.无力与欧洲列强争夺霸权 C.专注亚洲事务及利益 D.日本代表不善外交辞令 28《凡尔赛和约》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关于 A.领土问题的规定 B.殖民地问题的规定 C.军事问题的规定 D.赔款地问题的规定 29.2009年,人民海军在中国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文件是 A.《辛丑条约》 B.《凡尔赛和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30.1929至1939年,国联理事会共受理了66件国际争端,其中有些争端得到了迅速而顺利的处理。国联惩罚侵略者的手段主要是 A.武力干涉 B.经济制裁 C.军事进攻 D.外交孤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其中,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18分,第33小题12分,第34小题13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 31.(12分) 理财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尝以谓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因天地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 以供天下之费。 ——《临川先生文集》 (1)依据材料归纳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指出在变法中是如何实践的。(6分) (2)上述理财思想在今天有何借鉴?(6分) 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他日必定以工立国。”“衣食之源,不以地为界,不以人为界,不以日为界,当以人力为界。凡欲加力使大莫如机器……一人所做工,能给百人食。”“机器固为富国第一义。”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通商者,天地自然之理,人之所籍以自存也。故言理财之学者, 当并国之差别限界而无之。”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 材料三 生产之要素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 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对外资)欢迎与反对,要以政治组织能否改革为断……苟政府财政之基础固,而所运用之者适其宜,则外资之必不足为国病明矣。(外资)用之于生产者,往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者,势必蒙外资之害。 ——梁启超《利用外资与消费外资之辩》 (1)据材料,梁启超提出了哪些经济思想?(6分) (2)简述梁启超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因素。(8分) (3)简要评价梁启超经济思想的积极意义。(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家 英国 沙俄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14 2.6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 3350 1740 1060 290 30 30 殖民地人口 39350 3320 5550 1920 970 材料二“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国务大臣毕洛夫 材料三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 国家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军费开支增长率 270% 110% 80% 19% (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国在当时处于怎样的地位?(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这对英德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上述要求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4.(13分)阅读下列材料: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1915-1916年的欧洲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 战争已不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 一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请回答: (1)材料所提到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3分) 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当时欧洲人民对战争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战争的性质。(4分)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参考答案(文科) 一.选择题 1——5 DCCBA 6—— 10 ABCDA 11——15 BCBAD 16——20 DCCAD 21——25 DABAB 26——30 BCBBB 二材料题 31.(12分) (1)思想:反对增加赋税;提倡节俭省财;发展天下生产(生财、聚财、用财)。 实践:市易法、募役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等。(6分) (2)注意减轻民众负担,关注民生;提倡节俭,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重视财富创造,增加收入;放眼天下,广开生财之道。(6分) 32.(18分) (1)以工业立国;大力发展商业;引进外资用于发展生产。(6分) (2)洋务派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早期维新派发展商业,保护本国经济 的主张;西方资本主义学说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在中国的传播;清政府放 宽了对民间办厂的规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8分) (3)抛弃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以农为本的思想,宣传重视“工商”和“资 本”,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济思想。(4分) 33.(12分) (1)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但殖民地份额却远远小于英法。(4分) (2)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导致英德矛盾日益尖锐。(4分) (3)组建三国军事同盟集团,大幅度扩充和增加军费开支,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煽动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4分) 34.(13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6分) (2)由支持战争到怀疑、否定战争。 (3分) (3)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目的和交战双方来看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