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课资料之高考仿真冲刺卷九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课资料之高考仿真冲刺卷九

高考仿真冲刺卷(九) (建议用时:60 分钟 满分:110 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 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库仑通过扭秤装置得出了库仑定律并测出了元电荷 e 的数值 C.玻尔为了解释原子结构理论提出了玻耳原子理论,玻尔理论能很好解释氦原子光谱 D.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一种电场,这种电场与静电场不同,它不是由电荷 产生的,叫感生电场 15. 如图,小木块以某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从半球形碗口向下滑到碗底,木块下滑过程中速 率不变,则木块( ) A.下滑过程的加速度不变 B.所受的合力大小不变 C.对碗壁的压力大小不变 D.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16.人类一直在探索太空的奥秘,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河外星系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经观测 发现该行星的直径大约为地球直径的 2 倍,假设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近似等于地球表面 的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行星的公转速度一定比地球的公转速度大 B.该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4 倍 C.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7.9 km/s D.如果要探测该行星,探测器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至少为 11.2 km/s 17.如图(甲)中,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放置在水平面上且间距为 L,左端接电阻 R,导轨电阻不 计.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将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金 属棒 ab 置于导轨上.当 ab 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 F 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时,F 与金 属棒速度 v 的关系如图(乙).已知 ab 与导轨始终垂直接触良好,设 ab 中的感应电流为 I,ab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FA,R 两端的电压为 UR,R 的电功率为 P,则图(丙)中大致正确的是( ) 18. 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细杆上 O 点套有一个电荷量为-q(q>0)的小环,在杆的左 侧固定一个电荷量为 Q(Q>0)的点电荷,杆上 a,b 两点与 Q 正好构成等边三角形,c 是 ab 的中 点.使小环从 O 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环通过 a 点的速率为 v.若已知 ab=Oa=l,静电力常量为 k, 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A.在 a 点,小环所受弹力大小为 B.在 c 点,小环的动能最大 C.在 c 点,小环的电势能最大 D.在 b 点,小环的速率为 19.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R2=R3=R,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 r= R,开关 S 闭合时,平行板 电容器中带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 的粒子 P 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 影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负电 B.平行板间的距离为 C.电压表的示数为 E D.开关 S 断开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20.图(甲)中有一质量为 M 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木 板受到随时间 t 变化的水平拉力 F 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其加速度 a,得到(乙)图的 a F 图. 取 g=10 m/s2,则( ) A.滑块的质量 m=4 kg B.木板的质量 M=2 kg C.当 F=8 N 时滑块加速度为 2 m/s2 D.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0.1 21.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θ=30°的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劲度系数 k=100 N/m,弹簧上端轻放质量均为 m=0.4 kg 的 A,B 两物块,A 物块与弹簧相连,B 物块带正 电,q=0.5 C,且运动中其电荷量保持不变.最初两物块紧压弹簧并处于静止状态,当在斜面上 方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 E=2 N/C,两物块开始向上运动,g=10 m/s2,对于 物块运动中的判断正确的有( ) A.A,B 两物块向上运动中还未到弹簧原长时已分离 B.A,B 两物块向上运动中恰在弹簧处于原长时分离 C.A,B 两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分离的过程中,B 物块减少的电势能为 0.03 J D.A,B 两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分离的过程中,A,B 两物块增加的机械能小于 0.03 J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25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33~34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 作答. (一)必考题:共 47 分. 22.(6 分)“枪支比动能 e0”是反映枪支威力的一个参数,已知 e0= ,式中 E0 是子弹离开枪口 时的动能,S 是子弹的横截面积(若子弹是球形,则 S 是过球心的截面圆面积).“J2136 冲击摆 实验器”是物理实验室中的实验器材,可以用来测量弹簧枪的比动能 e0,如图(甲)所示,左侧 是可以发射球形子弹的弹簧枪,中间立柱上悬挂小摆块,摆块一般用塑料制成,正对枪口处有 一水平方向的锥形孔(使弹丸容易射入并与摆块结合为一体).摆块摆动的最大角度θ可由刻 度盘读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1)用游标卡尺测量子弹直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子弹的直径 d = mm. (2)实验开始之前,必须测量的物理量为子弹直径 d 以及 和 .(写出物理量及其表示字母) (3)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冲击摆实验器放在桌子上,调节底座上的调平螺丝,使底座水平; ②再调节支架上端的调节螺丝,改变悬线的长度,使摆块上的孔洞跟枪口正对,并且使摆块右 侧与 0 刻线对齐; ③此时用刻度尺测量出摆长 L; ④扣动弹簧枪扳机,打出子弹,记录下摆块的最大摆角; ⑤多次重复实验,计算出摆块最大摆角的平均值θ; ⑥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4)子弹的发射速度为 v0= ,弹簧枪的比动能为 e0=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字母表示) (5)请写出一条影响该实验测量结果的因素: . 23.(9 分)家庭安装空调需要用优质的铜导线,鉴别导线是否优质的方法之一就是测量其电 阻率.小明将家里标称长度为 100 m 的铜导线带到实验室,测量其电阻率,实验室提供的器材 有: A.多用电表 B.螺旋测微器 C.直流电源(电动势为 3 V,内阻不计) D.电压表 V(量程为 15 V,内阻约为 1 kΩ) E.电流表 A1(量程为 100 mA,内阻 r1 为 3 Ω) F.电流表 A2(量程为 1.5 A,内阻 r2 约为 0.2 Ω) G.定值电阻 R0=2 Ω H.电阻箱 R(0~999.9Ω) I.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10 Ω) J.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为 100 Ω) K.开关、导线若干 (1)小明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铜导线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铜导线的直径为 mm. (2)小明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量该铜导线的电阻,发现用“×1 挡时多用电表指针没有变化, 于是他将定值电阻 R0 与铜导线串联后重新用“×1”挡测量,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 示,其读数为 Ω. (3)为了进一步精确测量该铜导线的电阻,小明选择滑动变阻器 (填“R1”或“R2”). (4)选完所有器材后,需画电路图,请帮小明在方框中画出最合理的实验电路图,铜导线用电 阻符号表示. (5)小明通过实验测量铜导线的电阻的表达式为 Rx= (A1 的示数用 I1 表示,A2 的示数用 I2 表示,电阻箱阻值用 R 表示),若小明测得的铜导线和定值电阻串联后的总阻值为 2.44 Ω, 则铜导线的电阻率为 Ω·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π取 3.14). 24. (14 分)如图所示是计算机模拟出的一种宇宙空间的情境,在此宇宙空间存在这样一个远 离其他空间的区域(在该区域内不考虑区域外的任何物质对区域内物体的引力),以 MN 为界, 上、下两部分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B1∶B2=2∶1,磁场方向相同,范围足够大,在距 MN 为 h 的 P 点有一个宇航员处于静止状态,宇航员以平行于界线的速度向右推出一个质量为 m 的带负电物体,发现物体在界线处速度方向与界线成 60°角,进入下部磁场.由于反冲,宇航 员沿与界线平行的直线匀速运动,到达 Q 点时,刚好又接住物体而静止,求: (1)PQ 间距离 d; (2)宇航员质量 M. 25. (18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1 的小球 A 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悬挂,从偏离竖直方向θ角 位置静止释放,在最低点与静止小球 B 发生对心弹性碰撞,B 球位于四分之一圆弧 CD 的圆心 O 处的光滑小支架上,圆弧半径与细绳长度均为 R,OC 边水平,B 球质量为 m2,A,B 小球可视为质 点,求: (1)A 球摆到最低点与 B 球发生碰撞前绳子的拉力大小 F; (2)碰后 B 球的速度大小 vB; (3)小球 B 到达圆弧面的最小动能.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3.[物理——选修 3 3](15 分) (1)(5 分)一密闭钢瓶中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在温度 T1,T2 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像 如图所示,横坐标 v 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 f(v)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 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A.T16 N 时,两者发生相对运动,当 F≤6 N 时两者相对静止, 当 F=6 N 时,对整体可得 F=(M+m)a,即 M+m=6 kg,当 F>6 N 时木板受到拉力和 m 给的摩擦力, 故有 a= = F- ,图像的斜率 k= = = ,即 M=2 kg,所以 m=4 kg,将 F>6 N 时 图线反向延长,可得当 F=4 N 时,加速度为零,代入可得 0= ×4- ,解得μ=0.1,故 A,B,D 正确;当 F=8 N 时,滑块加速度为 a= =μg=1 m/s2,故 C 错误. 21.AC A,B 两物块分离时无相互作用力,则对 A 有:kΔx-mgsin 30°=maA,对 B 有:qE-mgsin 30°=maB,且 aA=aB,代入数据解得Δx=0.01 m,开始时 kΔx0=2mgsin 30°,即Δx0=0.04 m,故 分离时弹簧被压缩Δx=0.01 m,选项 A 正确,B 错误;A,B 两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分离的过程中,B 沿斜面移动了 d=0.03 m,电场力对 B 做的功为 W=qEd=0.5×2×0.03 J=0.03 J,所以 B 的电势 能减少了 0.03 J,选项 C 正确;A,B 两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分离的过程中,A,B 两物块增加的机 械能是电场力做的功和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之和,故大于 0.03 J,选项 D 错误. 22.解析:(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 9 mm,游标尺的读数为 8×0.1 mm=0.8 mm,所以游标卡尺 的读数为 9 mm+0.8 mm=9.8 mm;(2)本实验需要利用动量守恒求出子弹的初动能,故实验开始 之前,必须测量的物理量为子弹的直径 d 以及子弹的质量 m 和摆块的质量 M;(4)根据动量守 恒定律有 mv0=(m+M)v,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m+M)v2=(m+M)gL(1-cos θ),联立解得 v0= ,又因为子弹的初动能 E0= m ,子弹的横截面积 S= ,所以 e0= ;(5)影响该实验测量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如空气阻力、摆块与刻 度盘之间的摩擦等. 答案:(1)9.8 (2)子弹质量 m 摆块质量 M (4) (5)空气阻力(或摆块与刻度盘之间的摩擦)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 23.解析:(1)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有 2 mm+0.328 mm=2.328 mm.(2)多用电表读数为 2.0 Ω.(3)被测量铜导线电阻小,为调节方便,滑动变阻器选 R1.(4)电压表量程过大,应将已知内 阻的电流表与电阻箱串联,改装成量程为3 V 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阻值大于被测量铜导线和 定值电阻串联后的总阻值,且为节约电能,故采用限流接法. (5)铜导线电阻表达式 Rx= -R0, 由 Rx= ,S=π 2,联立得ρ=1.9×10-8 Ω·m. 答案:(1)2.328(2.326~2.329) (2)2.0 (3)R1 (4)如图所示 (5) -R0 1.9×10-8 评分标准:第(1)(2)(3)问各 1 分,第(4)问 2 分,第(5)问每空 2 分. 24.解析:(1)画出带电物体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可知 R1-h=R1cos 60°(1 分) 则 R1=2h,(1 分) 由 qvB= 和 B1=2B2,(1 分) 可知 R2=2R1=4h(1 分) 根据运动的对称性,PQ 的距离为 d=2(R2sin 60°-R1sin 60°)=2 h;(2 分) (2)设 B2=B0,则带电物体由 P 运动到 Q 的时间 t= + = + = (2 分) 宇航员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v 人= = (1 分) 由 qv(2B0)=m (1 分) 得带电物体在磁场中的速度 v= (1 分)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 人-mv=0(2 分) 可求得宇航员的质量 M= .(1 分) 答案:(1)2 h (2) m 25.解析:(1)小球 A 下降过程机械能守恒 m1g(R-Rcos θ)= m1 (2 分) 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1g=m1 (2 分) 联立解得 v1= ,F=m1g(3-2cos θ).(1 分) (2)A,B 发生弹性碰撞瞬间动量守恒 m1v1=m1vA+m2vB(2 分) 由机械能守恒有 m1 = m1 + m2 (2 分) 联立解得 vB= v1= .(1 分) (3)碰后小球 B 平抛至圆弧时,设竖直位移为 y,水平位移为 x 则 x2+y2=R2(1 分) 水平方向有 x=vBt(1 分) 竖直方向有 y= gt2(1 分) 联立解得 = (1 分) 又由动能定理有 m2gy=Ek- m2 (1 分) 联立以上解得 Ek=m2g + (1 分)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 y= R 时动能具有最小值,最小值为(1 分) Ekmin= m2gR.(1 分) 答案:(1)m1g(3-2cos θ) (2) (3) m2gR 33.解析:(1)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最大速率向速率较大的方向移动,故 T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