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 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 墨与砚台的 ,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以致墨块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 。‎ 墨,松烟的精灵,( )。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 指陈,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五花八门 形影不离 无人问津 信而有征 B.光怪陆离 形影不离 不了了之 信而有征 C.五花八门 耳鬓厮磨 无人问津 言之凿凿 D.光怪陆离 耳鬓厮磨 不了了之 言之凿凿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书写也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 B.墨块被束之高阁,书写更是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 C.书写也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以致墨块被束之高阁。‎ D.书写不仅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B.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C.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在氤氲香气里得到传承,它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 D.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在氤氲香气里得到传承。‎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文学史知人论世的角度,对《登幽州台歌》的解读常常与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境遇相联系。这种解读有一定道理,也符合陈子昂写作的心理状态。但是伟大的诗歌时常会超越作者的心境,体现更加普遍的人类共有感受。分析这首诗不能局限于诗人创作时的心态和意图,而应从诗歌本身出发,解读其动人心魄的力量。‎ 中国诗歌经常使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即从景致中生发情感,而陈子昂的这首登高即兴而作的诗,初看上去完全没有景物描写。首句就是心理活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然而,细细读来,却能发现其实有景:所谓“前不见”“后不见”,在诗的表层意思中是描述时间轴上的“古人”与“来者”,前后与不见,本身是描写空间的词语,但在这里有着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指向。诗人在高台上极目远眺,苍茫大地不见一人,视觉上的荒凉和孤独引发出时间上从古到今、从今天到未来的想象。从“我”面对广袤天地的渺小,映射出“当下”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显得如此短暂易逝。前面这两句,看似只有情语,其实亦有景语。时间上的情感表达隐喻了空间上的视觉留白,空间与时间的无边无际相互映射,浑然一体。因为只写了时间上的孤独,空间上的荒凉感是通过文本引发读者的想象,这种艺术和情感的感染力比杜甫《登高》的直接描写更加强烈。‎ ‎“念天地之悠悠”,诗人在时空无尽的宇宙之中,独立高台,倍感孤寂,泪洒衣襟。有限的个体在无限宏阔的宇宙面前,顿觉渺小无力。这一层意思读者是容易体会的,然而,这首诗是否只是一味表达孤独呢?当诗人说“不见”的时候,是不是就完全不见呢? ‎ 不见过去,不见将来,能见的是当下,而当下是什么?当下就是过去之显现,我们当下的世界是由过去的世界发展而来。诗人思今日之“我”,而“我”从何而来?从古人那里来。无论是生物学角度还是文化意义上,今天的我们身上继承着古人的血脉与精神。同样,我们将来往哪里去?肉体会消失,但血脉与精神将流传给不可见的来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将来其实也活在今天。体会到这个“不见之见”,这两句诗的意义就发生了翻转:就像上游与下游同是一江水,古人、“我”和来者是时间长河中相互联系的整体。人,包括每一个个体,不是孤独而荒谬的脆弱生命,而是与天地共生的伟大存在。‎ 怀念古人,思及后人,人类命运的整体感与个体生命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相互映射也相互激荡:我们越感受到天地人三者之无限,就越会叹息于个体的有限;我们体验到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又会在对人类命运整体性的深刻理解中得到安慰。这种悲叹与安慰之间的矛盾和张力构成了人类的共通情感。‎ ‎“见与不见”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上。诗人登高远眺、四下无人,但他非常清楚,这个大地上生活着无数的人,他与无数人之间有着无数联系。人是群居的生命,恰恰是因为人的群体性,这种看不见人的孤独和苍凉感才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当诗人强烈表达抽象的孤独感时,其实也是在强调他与人群的整体性。“我”虽渺小,却在这悠悠天地间心念所有的古人与来者。“我”既渺小又宏大,既有限又无限。诗人心中这两个极点强烈撕扯,以至于“独怆然而涕下”。‎ ‎(摘编自钱翰《见于不见之间——细读<登幽州台歌>》)‎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登幽州台歌》这首登高即兴而作的诗,既可以表现出陈子昂当时的处境与心境,也能够体现出更加普遍的人类共同感受。‎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看似景语,实是情语,视觉上的荒凉和孤独引发出时间上从古到今、从今天到未来的想象。‎ C.“念天地之悠悠”一句,并非表现诗人自身的孤独和渺小,而是强调人,包括每一个个体,都是与天地共生的伟大存在。‎ D.诗人“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心忧天下,跳出了“小我”的局限,意识到自身命运与大地上无数的人息息相关。‎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与常规视角比较,亮明观点:伟大诗歌的解读不必局限于诗人创作时的心态和意图,应从诗歌本身出发。‎ B.文章先总后分,围绕诗歌中“动人心魄的力量”,总体上按照诗句的顺序逐层展开,既层次分明,又有机融合。‎ C.文章围绕“见”与“不见”、“有限”与“无限”、“个体”与“群体”展开多重对比分析,探微发幽,见解新奇。‎ D.文章先从时间维度,再从空间维度论述“人类命运的整体感”与“个体命运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分析充分。‎ ‎6.根据原文内容,联系所学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及的“知人论世”的分析方法较为常见,如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联系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经历,才能理解西山“特立”却无人赏识,如同士人之怀才不遇。‎ B.中国诗歌常常“从景致中生发感情”,如《沁园春•长沙》,年轻的毛泽东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好秋光,兴起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革命豪情。‎ C.“古人、‘我’和来者是时间长河中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一点,在《阿房宫赋》总结秦人教训时也有体现——“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正好与文章中“我们体验到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又会在对人类命运整体性的深刻理解中得到安慰”相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正午阳光的新剧《都挺好》播出之后,口碑迅速走高,在豆瓣上有上万人打出85的高分,将近90%的网友给出四星及以上的评价。‎ ‎《都挺好》的好评再次验证了正午阳光高品质内容输出的实力。在《都挺好》播出之前不久,正午阳光出品的年代剧《大江大河》与古装剧《知否》已先后播出,分别拿到8.8和7.5的豆瓣评分,收视率和网络热度也一路上扬至同时段第一、第二的位置。据统计,正午阳光自2014年至今,出品的剧集中有85.7%的作品豆瓣评分达到7分以上,有一半的作品豆瓣评分高于8分,整体表现“都挺好”。‎ 一方面,正午阳光脱胎于山影集团,市场化之后其作品开始面向年轻市场,一改此前以战争剧、老一辈爱情剧为主的年代气息。另一方面,正午阳光的团队虽然在不断扩大,但仍然以“山东帮”的圈层为主,团队之间有长期磨合的熟悉和默契。而在华人文化控股之后,候鸿亮仍掌握着公司内容布局的控制权。同时,双方的体制背景使正午阳光能够更好地把握政策与市场之间的平衡,进而保证好作品的持续输出。‎ ‎(摘编自《86%的剧作在豆瓣超7分,半数超8分,正午阳光“都挺好”》,201‎ ‎ 9年3月5日《今日头条》)‎ 材料二:‎ 材料三:‎ 近年来,电视剧产业化运行机制发生变革,市场化增速加快。为追求商业利益,制作方有意拉长电视剧篇幅,这种处理方式已成为某种业界“潜规则”。‎ ‎《大唐荣耀》从60集拉长为92集,《择天记》从50集拉长到55集,动辄80、90集的电视剧屡见不鲜,新《还珠格格》99集,《隋唐英雄》120集……长剧越来越多,剧情拖沓、内容稀薄等现象屡见不鲜,即便某些评价良好、被誉为“良心剧”的作品也存在人为拉长“凑集数”等问题,挑战着观众的底线。‎ 电视剧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审美、娱乐、情感沟通等多重社会功能和人文价值,“注水剧”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试想,一部正常收视率为2%的电视刷,收看人群就有2600多万人,一集电视剧45分钟,如果注水部分有10分钟,那浪费的时间就是2.6亿分钟,注水部分越长,被浪费的个人时间和公共资源就越多。‎ 国际上,减少剧集、保证单集精彩度已成为电视剧产业的共识。日剧的长度是10-12集,英剧更少,一般一年一季,一季39集。相比这两个国家,美剧的剧集往往较长,但由于竞争激烈,如果收视率不好,会立马遭遇“被砍”命运,这使得美剧制作追求精益求精。我国电视剧产业环境有自己的特点,但说到底,产业的良性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好作品说话,国产电视剧要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就必须挤干“水分”,扎扎实实用“干货”和“硬货”赢得观众。‎ ‎(摘编自《国产“注水剧”该挤挤水分了!》,2017年9月1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国产电影的产业化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我们经历过盲目追求大片化、奇观化的扭曲商业化之路;也经历过对明星的盲从和追捧,更不乏对资本的崇拜,但是最终国产电影在艰难的摸索中,做到了一年600亿票房的产业。而国产剧在经历了2017年的繁华盛宴后,却陷入了低迷。那么面对两个市场如此不同的表现,国产电视剧应该思考些什么?‎ 首先,国产剧的追风现象还是十分明显,什么题材火爆,就蜂拥而至,完全不考虑市场对同一题材的消化程度,最终许多电视剧只能成为库存,连跟观众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其次,电视剧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是高价演员用替身演戏的问题,同时还有二流编剧胡编乱造、三流导演胡乱拍摄的问题。那些悬浮剧以及让人“尴尬癌”都出来的台词可不止是演员一个人造成的。‎ 第三,观众会从众,但是观众不傻,不是你随便拉一个自带流量的明星和翻一本畅销书就能打造出人见人爱的精品佳作。我们爱明星,但是我们更爱融入角色背后的明星,如果一个电视剧只能让人记住明星本人而非剧中角色,那么这部剧很难成功。‎ 第四,2018年上半年,卫视播放的电视剧百分之七十都号称是现实主义电视剧,但是这些现实主义其实一点都不现实。我们的电视剧热衷于套上一个现实的皮,讲述着臆想中的现实,还假装大家都会沉醉于这个创造出来的“现实”的样子。‎ ‎(摘编自《国产剧的末路与现实主义电影的崛起》,2018年7月15日《搜狐娱乐》)‎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总部数稳中有增,323部的数量与前两年基本持平,平均单部集数与2017年相比也基本持平。‎ B.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总部数从2012年到2017年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说明当时的电视剧市场迎来了较长的低谷期。‎ C.通过图二的变化图不难发现,贴近现实生活的都市情感剧增量最为显著,古装剧数量缩水最严重,2018年仅有7 01的古装剧。‎ D.在2018年平均收视率最高的前30剧目中,年代剧增量仅次于都市情感剧,这是时逢改革开放40周年的社会大环境造成的。‎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4年至今,正午阳光电视剧整体表现“都挺好”,赢得收视率和好口碑,这是多方努力的结果,值得其他影视公司借鉴。‎ B.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都通过减少剧集、保证单集精彩度的方式获得了国际的认可,这值得我国电视剧认真学习。‎ C.国产电影发展之路也不乏曲折,但如今的高票房与国产剧的低迷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背后的种种原因值得国产电视剧反思。‎ D.国产剧“注水”,会浪费个人时间和公共资源,但值得欣慰的是,在众多的呼吁声中,近年国产剧平均单部集数已呈现下降趋势。‎ ‎9.综合以上材料,请概括并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国产电视剧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有删节)‎ 沈从文 北京城十剎海前海南头,煤灰土新垫就一片场坪,白日照着,有一圈没事可做的闲人,皆为一件小小热闹粘合在那里。‎ 丝……‎ 一个裂帛的声音,这声音又如一枚冲天小小爆仗,由地面腾起,五色纸作成翅膀的小玩具,便在一个螺旋形的铁丝上,被卖玩具者打发上了天。于是这里有各色各样的脸子,皆向明蓝作底的高空仰着。小小飞机达到一定高度后,便俨然如降落伞盘旋而下,依然落在场中一角,可以重新拾起,且重新派它向上高升。小飞机每次放送值大子儿三枚,任何好事的出了钱,皆可自己当场玩玩,亲手打发这飞机“上天”,直到这飞机在“地面”失去为止。‎ 从腰边口袋中掏铜子人一多,时间不久,卖玩具人便笑咪咪的一面数钱一面走过望海楼喝茶听戏去了,闲人粘合性一失,即刻也散了。‎ 一个年纪已经过了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从后海走来。这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他既无小锣,又无小鼓,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其余什么东西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把那双发红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地位既那么不适宜,天气又那么热,心里明白,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游海子的闲人牵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乎正在用这种话安慰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来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大爷们回家去还会同家中学生说:嗨,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他又轻轻的说)可不是,你就从不出汗,天那么热,你不出汗也不累,好汉子!”‎ 来了一个人,正在打量投水似的神气,把花条子衬衣下角长长的拖着,作成北京城大学生特有的丑样子,在脸上,也正同样有一派老去民族特有的憔悴颜色。‎ 老头子瞥了这学生一眼,便微笑着,以为帮场的“福星”来了,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把膀子向上向下摇着。‎ 大学生正研究似的,站在那里欣赏傀儡的面目,老头子就重复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应对。‎ ‎“王九,我说,你瞧,大爷大姑娘不来,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于是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那件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一切弄妥当后,就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独自来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用各样方法,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自己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忧郁的笑了,而且,远远的另一方,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空地上的情形,被这情形引起了好奇兴味,第二个人跑来了。‎ 再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 闲人为了看傀儡殴斗,聚集在四周的越来越多。‎ 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得出场面上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作了小小结束了。‎ 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离开了傀儡后,就把傀儡重新扶起,自言自语的说着:“王九,好小子,你真干。你瞧,我说大爷会来,大爷不全来了吗?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瞧,你那脸,大姑娘样儿。你累了吗?怕热吗?(他一面说一面用衣角揩抹他自己的额角。)来,再来一趟,好劲头,咱们赶明儿还上南京国术会打擂台,给北方挣个大面子!”‎ 众人又哄然大笑。‎ 他看看围在四方的帮场人已不少,便四面作揖打拱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 观众中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毛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照例沿了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便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 这老头子也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为他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他在做,故多数人皆用希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也照例不吝惜钱,但不管任何地方,只要有了一件新鲜事情,这点粘合性就失去了,大家便会忘了这里一切,各自跑开了。‎ 柳树荫下卖莲子小摊,有人中了暑,倒在摊边晕去了,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去,也跟着跑去。只一会儿,玩傀儡的场坪观众就走去了大半,少数人也似乎才查觉了头上的烈日,陆续渐渐散去了。‎ 带着等待投水神气的大学生,似乎也记起了自己应做的事情,不能尽在这烈日下捧场作呆二,沿着前海大路挤进游人中不见了。‎ 场中剩了七个人。‎ 老头子看看,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业已玩过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之间却走去了五个人。等到另外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其余的人便全都跑去了。‎ 老头子还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脚举起,作为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势,又把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便仿佛傀儡相扑极烈。到后便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自然的,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 他于是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计数身边的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 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在北京城圈子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那个真的赵四,则五年前在保定府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 廿二年九月三日于北平新窄而霉斋 ‎10.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多次描写老头子和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这印证了傀儡“王九”不仅是老头子表演的道具,更是老头子儿子的替身,是孤独人生的寄托。‎ B.老头子在闲人们纷纷离开时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有趣、认真的表演吸引挽留闲人,另一方面也借摔倒来发泄心中的苦痛。‎ C.小说中的闲人们从“嘻嘻的笑着”到“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再到“众人又哄然大笑”,作者通过接二连三的笑声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这群看客的百无聊赖与冷漠无情。‎ D.小说结尾交代老头子之子王九被人致死已有十年,但老头子十年来表演的傀儡戏中一直让王九在相拼中胜利,作者在“哀其不幸”的同情中又有对其人其行“怒其不争”的批判。‎ ‎11.小说主人公老头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2.“生”既是小说题目,又是解读作品主题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振基,字肖冈,潼关卫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除莘县知县,调繁安丘。三十六年四月,以治行征,与李成名等十七人当授给事中,先除礼部主事。四十年十月命始下,振基得户科。时吏部推举大僚,每患乏才,振基力请起废。‎ 韩敬受业宣城汤宾尹。宾尹分校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搜得之,强总裁侍郎萧云举、王图录为第一。榜发,士论大哗。知贡举侍郎吴道南欲奏之,以云举、图资深,嫌挤排前辈,隐不发。事三年,会进士邹之麟分校顺天乡试,所取童学贤有私,于是御史孙居相并宾尹事发之。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振基谓议者庇之,再疏论劾。帝乃下廷臣更议。‎ 初,宾尹尝夺生员施天德妻为妾,不从,投缳死。诸生冯应祥、芮永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耻之。后永缙又发诸生梅振祚宣祚朋淫状。御史熊廷弼素交欢宾尹,判牒言此施、汤故智,欲藉雪宾尹前耻,杖杀永缙。时南北台谏议论方嚣,各自所左右。孙振基等上疏持勘议甚力。而给事中官应震、张笃敬、元诗教等驳之,疏凡数十上。振基及诸给事御史复极言廷弼当勘,斥应震等党庇,自是党廷弼者颇屈。帝竟纳玮言,令廷弼解职。其党大恨。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 振基劲直敢言。居谏垣仅半岁,数有建白。既去,科场议犹未定,策复上疏极论。而宾尹党必欲十七人并罪,以宽敬。孙慎行代正春,复集廷臣议。仍坐敬关节,而为十七人昭雪。宾尹、敬有奥援,外廷又多助之,故议久不决。凡与敬为难者,朝无一人。振基寻以忧去,卒于家。‎ ‎(选自《明史 孙振基传》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B.‎ 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C.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D.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文中是任命、授官的意思,跟“拜”“召”“陟”都同义。‎ B.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人称举人。‎ D.疏,文中指古代臣子像皇帝你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振基勤于治政。他在安丘任职时,尽管当时的安丘政务很繁重,但他还是以优异的政绩被皇上征召,授予了给事中的官职。‎ B.孙振基爱惜人才。吏部推举大官,总是忧虑朝廷内外没有优秀人才,孙振基于是极力请求重新启用被贬黜的官员。‎ C.孙振基有正义感,汤宾尹任会试考官时徇私舞弊,强迫王图等你录取韩敬为第一,御史孙居相揭发了此事,孙振基两次上疏。‎ D.孙振基敢于谏言。对熊廷弼的罪恶,他主张审问,虽然皇上反对,公开袒护,但他仍和众给事御史极力进谏,最终使皇上改变主意。‎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生冯应祥、芮永缙辈讼于官,为建祠,宾尹耻之。‎ ‎(2)吏部尚书赵焕者,惟诗教言是听,乃以年例出振基于外。‎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①,隔坞闻钟觉寺深②。‎ ‎(注)①瓮:这里指水瓮。②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世南画扇上画有溪水、落叶、村落等景物,营造出恬静的氛围。‎ B.本诗运用了大量对偶,使诗句严密工整并互相映衬,韵律感十足。‎ C.诗中李世南画扇内容能激发观赏者想象,表现出画家技艺的高超。‎ D.诗人超越扇面的自然风景与人事活动,诗画合二为一,相映成趣。‎ ‎18.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写主人公担忧此生不能与心爱的人相守相聚,黯然神伤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下面是某班班长的班会总结发言,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发奋努力,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班风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21.下列图表是合肥八中最新公布的全校学生阅读媒介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图表,得出两条结论。‎ 评卷人 得分 七、命题作文 ‎22.史铁生在《病隙碎笔》里说:“生病是生活体验之一种。”你对此有何体验?请以“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A ‎3.B ‎【解析】‎ ‎1.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成语使用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谦敬错位等。近年近义成语的考查成为热门,关键是要仔细分别它们的细微差别。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1.使用范围、使用对象不同;2.意义侧重点不同;3.语义轻重不同;4.色彩不同;5.适用语境不同。“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这里强调繁多,宜用“五花八门”,排除B项、D项;“耳鬓厮磨”:两人的耳朵和鬓发互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这里更强调亲密相处,用“耳鬓厮磨”,排除A项。“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不了了之”:该办的事情没有办完,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就算完事。这里指无人尝试,用“无人问津”;“言之凿凿”:话说得有根有据,非常肯定。“信而有征”:可靠而且有证据。这里指说话者非常肯定,用“言之凿凿”。综上,故选C。‎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考生需明确高考病句六大题型,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做这类题的方法有:1.语感审读法,看有没有明显不顺畅的、值得怀疑推敲的地方。2.标志判断法,巧抓特征词,快速辨析病句。特征词有并列短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否定词、关联词、两面词、代词、长宾语等。3.紧缩主干法,划分句子成分,先看主谓宾是否搭配,再看定状补是否与中心词搭配。考生作答本题时可以看原句有什么语病,原句“以致墨块束之高阁”错误,前后是递进关系,这里强加因果,“墨块束之高阁”主客体错误,应是“墨块被束之高阁”,再看哪个选项改对了就选哪个,也可以用排除法,排除有语病的选项。B项:递进关系,语序不当;C项:强加因果;D项:主语不一致,关联词“不仅”要放到“书写”前面或删掉。故选A。‎ ‎3.本题考查表达的准确、连贯。考生做题时要注意话题的一致性、连贯性。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同时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本题是选择题,注意找准题目的切入点。一般运用排除法。按照逻辑关系,应先说履行职责,再说站成什么姿势,再说传承精神。A项、C项、D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故选B。‎ ‎4.A ‎5.C ‎6.D ‎【解析】‎ ‎4.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本题中,‎ B项,“看似景语,实是情语”表述有误,原文是“看似只有情语,其实亦有景语”颠倒了语序,曲解了文意;‎ C项,“念天地之悠悠”一句,并非表现诗人自身的孤独和渺小”否定程度有误,原文认为这一句“并非只是一味表达孤独”;‎ D项,“诗人“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心忧天下,跳出了“小我”的局限”片面归因,应该既有“小我”亦有“大我”的原因;‎ 故选A。‎ ‎5.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文章围绕‘见’与‘不见’、‘有限’与‘无限’、‘个体’与‘群体’展开多重对比分析,”表述错误。“见”与“不见”、“有限”与“无限”、“个体”与“群体”均非对比关系,应为互补关系。‎ 故选C。‎ ‎6.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通过分析比对,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只是表现“我们体验到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无法印证“在对人类命运整体性的深刻理解中得到安慰”。‎ 故选D。‎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7.A ‎8.B ‎9.①研究市场与政策:改革体制,把握政策与市场的平衡,找准市场方向,拓宽题材,拒绝跟风。②提升团队素养:提升电视人专业素养,制片人、演员、编剧、导演都要认真对待工作,尊重观众,打造专业默契的团队。‎ ‎【解析】‎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 项,“说明当时的电视剧市场迎来了较长的低谷期”强加因果,获得发行许可数量减少并不能证明低谷期。‎ C项,“古装剧数量缩水最严重”错,缩水最严重的应是“军旅”。‎ D项,“是时逢……造成的”于文无据。‎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美国等国家都通过减少剧集”错误。结合“相比这两个国家,美剧的剧集往往较长,但由于竞争激烈,如果收视率不好,会立马遭遇‘被砍’命运,这使得美剧制作追求精益求精”分析可知,美剧并没有减少剧集。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找到我们国产电视剧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结合“双方的体制背景使正午阳光能够更好地把握政策与市场之间的平衡,进而保证好作品的持续输出”“国产剧的追风现象还是十分明显,什么题材火爆,就蜂拥而至,完全不考虑市场对同一题材的消化程度,最终许多电视剧只能成为库存,连跟观众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分析,需要研究市场与政策,更好地促进国产电视剧发展。结合“电视剧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是高价演员用替身演戏的问题,同时还有二流编剧胡编乱造、三流导演胡乱拍摄的问题。那些悬浮剧以及让人‘尴尬癌’都出来的台词可不止是演员一个人造成的”分析,提升团队素养,能更好地促进国产电视剧发展。‎ ‎【点睛】‎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10.A ‎11.(1)年迈,地位卑微;(2)孤独寂寞,悲哀,无人理解;(3)深沉的爱子之心 ‎12.小说的主题:生的寂寞:孤独表演傀儡打架的老头子,人们只见到他的可笑可怜,却没有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知道他喋喋不休与之说话的是他的儿子,没有人知道他的儿子已经死去,更没有人知道打死他儿子的就是那个赵四。他把一切埋在心里,让一切随着自己的年龄慢慢老去,这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寂寞。生的顽强:白发的生者只能借傀儡戏中王九的一次次胜利来纪念死去的儿子,那衰老身躯的吃力表演,便是寂寞凄凉之中慈父深沉的爱,这种爱支撑着他顽强地活下去。生的无常:赵四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也受着命运的拨弄,而且,他也像王九一样已经死去了。作者写的并不是王九和赵四之间的恩怨,而是在命运拨弄之下无处躲藏的生的无常。‎ ‎【解析】‎ ‎10.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本题中, B项,“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有趣、认真的表演吸引挽留闲人”表述错误。根据文本可知,老人摔倒并不是为了吸引挽留闲人。也不是发泄心中的苦痛,是以这种“绝对而虚幻的胜利”表达他对孩子深沉的爱;‎ C项,“作者通过接二连三的笑声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这群看客的百无聊赖与冷漠无情。”表述错误。因为从文本中人们的“冷漠无情”看不出来;‎ D项中,“作者在‘哀其不幸’的同情中又有对其人其行‘怒其不争’的批判”表述错误。从文本中作者并没有“怒其不争"的批判。‎ 故选A。‎ ‎1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分析人物形象题型,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要善于抓住作品对该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和作品中的有关叙述文字进行分析。此题可以根据文本“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 ‎,可知他是一个年迈,地位卑微的人;根据文本“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可知他是一个孤独寂寞,悲哀,无人理解的人; 根据文本“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可知他是一个有着深沉的爱子之心的老人。‎ ‎12.本题考查对文本的主旨把握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它的主旨,其次还要联系现实生活谈自己的感悟。本题中,老人言傀儡戏有两个目的:一是求得生存,但是在那个年代通过手艺赚钱是很艰难的,没有几个人来看他表演,很少人给赏钱,生活是如此艰难。文章中花了较多的笔墨来写他的不易。另一个目的是为儿子报仇。我们要看到一个细节,就是文章中多次写到它和“王九”说话,表现了一个父亲的伟大,对儿子的爱,看似很滑稽,实则满含心酸。而那个杀死自己儿子的人其实在五年前已经死了,他却任然坚持演戏,演自己儿子如何打败仇人,多么的无奈,自己一个人孤独的守着对儿子的那份爱,在一种虚幻中坚守那份爱。由此我们可以把握概括本文的主旨:①生的艰难(或生的寂寞)。傀儡戏对于老人来说,首先是谋求生计的手段。他卖力的表演,累得满头大汗,还要讨好警察,可见底层百姓生的艰难。(人们只见到他的可笑,甚至可怜,却没有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虽然他会笑着同王九说话,但这种自言自语和笑,更显出生的寂寞与悲凉。)②生的温情(或生的顽强)。老头儿子已经死去十年,而老人将白脸的傀儡化作自己的儿子,亲密地与他说笑,这种含着眼泪的微笑,表现出父亲的温情和爱,这种爱支撑着他顽强地活下去,令人潸然泪下。③生的无常与无奈。老头的表演,其实也是老人特殊的替儿子复仇的方式。在现实中失去的,他只能从幻想中找回,但是即使这样,那个复仇的对象也在五年前死去。在生活中,他操纵着傀儡,以求生存,以求慰藉,但实际上它又被无常的命运所操纵。‎ ‎13.C ‎14.A ‎15.D ‎16.(1)诸生冯应祥、芮永缙等人控告到官府,给施天德的妻子建祠堂,汤宾尹以此为耻。‎ ‎(2)吏部尚书赵焕,只听元诗教的话,于是借助常例将孙振基调到外地。‎ ‎【解析】‎ ‎13.‎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礼官”“吏部都察院”“宾尹”“事”“振基”“疏”“礼部侍郎”“翁正春”“学贤”“之麟”“宾尹”,虚词“及”“乃”“亦”,“黜学贤”和“谪之麟”结构相同,“下礼官”的主语应是御史孙居相以此事连同汤宾尹的事一起揭发,把这件事交给“礼官”处置,由此可以看出“下礼官”应是“交付礼官”的意思,所以是相对的语意单位可停顿,故排除AD项;“礼部侍郎翁正春等”为名词,作“议黜”的主语,其前断句,排除B项,再结合本句意思:交付礼官,会同吏部都察院商议,只是没有涉及汤宾尹的事。孙振基于是上疏直言请求一并议处,没有得到同意。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论罢黜童学贤,贬谪邹之麐,也没有议论汤宾尹等人。句子可以断开为:下礼官/会吏部都察院议/顾不及宾尹事/振基乃抗疏请并议/未得命/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黜学贤/谪之麟/亦不及宾尹等。故答案为C。‎ ‎14.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召,被皇帝征召,陟,进用的意思,所以这些词语的含义不同。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虽然皇上反对,公开袒护”错,原文为“而给事中官应震、张笃敬、元诗教等驳之”,文中没有提到“皇上反对,公开袒护”。由原文“帝竟纳玮言,令廷弼解职”可知皇帝是接纳了建议而不是“最终使皇上改变主意”。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讼”,控告;“于”,到;“为建祠”,省略句“为(之)建祠”,给施天德的妻子建祠堂;“耻”,意动用法,以……为耻。(2)中的“惟……是”,固定结构,宾语前置,“惟诗教言是听”,只听元诗教的话;“乃”,于是,就;“以”,介词,按照,借助,凭借;“年例”,常例;“出……于”,调到……。‎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孙振基,字肖冈,潼关卫人。万历里二十九年进士。授官莘县知县,有人到政务繁重的安丘。三十六年四月,由于为政有成绩被征召,授给事中,先授官礼部主事,四十年十月任命才下达,孙振基得任户科。当时吏部推举大官,总是忧虑朝廷内外没有优秀人才,孙振基于是极力请求重新启用被贬黜的官员。‎ 韩敬受业于宣城汤宾尹,汤宾尹任会试阅试卷的考官,韩敬的试卷被其他考官所摒弃。汤宾尹找到了它,强迫总裁侍郎萧云举、王图录用韩敬为第一。发榜后,文士议论强烈。知贡举侍郎吴道楠想上奏这件事,因为萧云举、王图资历深,隐忍没有揭发。事情过去了三年,恰巧进士邹之麐任校阅顺天乡试的考官,录取童学贤有偏私,于是御史孙居相以此事连同汤宾尹的事一起揭发。交付礼官,会同吏部都察院商议,只是没有涉及汤宾尹的事。孙振基于是上疏直言请求一并议处,没有得到同意。礼部侍郎翁正春等议论罢黜童学贤,贬谪邹之麐,也没有议论汤宾尹等人。孙振基认为商议的人庇护他们,再次上疏弹劾。皇帝才交付朝臣重新审议。‎ 当初,汤宾尹在家居住时,曾经夺取秀才施天德的妻子为妾,施天德的妻子不屈从,自缢而死,诸生冯应祥、芮永缙等人控告到官府,给施天德的妻子建祠堂,汤宾尹以此为耻。后来芮永缙又揭发梅振祚淫乱的罪状。御史熊廷弼素来和汤宾尹交好,判决的文书说这是施天德对付汤宾尹的老办法,打算借此洗雪汤宾尹以前的耻辱,用木杖打死了芮永缙。当时南北台谏正争论喧嚣,各有所袒护。孙振基等人上疏主张审核很是用力。而给事中官应震、张笃敬、元诗教等人反对这样,奏疏共几十封上呈。孙振基及众给事中御史又极力进言熊廷弼应当审问,斥责官应震等结党营私,此次与熊廷弼结党的人大为理屈。皇帝终于采纳了进言,下令熊廷弼解除职务。他的同党非常怨恨,吏部尚书赵焕,只听元诗教的话,于是借助常例将孙振基调到外地。‎ 孙振基刚强正直敢于进言。任谏官仅半年,多次有进谏。离开后,科场的争议还没有平息,刘策又上疏竭力论述。而汤宾尹的同党一定要将十七人治罪,来安慰韩敬。孙振基代替翁正春,再次召集朝臣商议。仍然判定韩敬暗中行贿勾结官吏有罪,为十七人昭雪。汤宾尹、韩敬有外援,朝廷又多帮助,所以议论长久不能决定。凡与韩敬作对的,朝中没有一人。孙振基不久因忧虑成病离开,在家中去世。‎ ‎17.A ‎18.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解析】‎ ‎17.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李世南画扇上画有溪水、落叶、村落等景物”表述错误,由“逢人抱瓮知村近”一句可知,画面上有一人抱一瓮,由此想到附近由村落,但画面中并没有出现村落。故选A。‎ ‎18.‎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内容、探究作者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诗歌,考生要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结合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本题中,李世南的画,通过这首诗可以知道,画面上是一条溪水平平地流入山涧,林中黄叶飘飞,呈现一派秋景,诗中有“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一个人抱着瓮在溪边汲水,远处的小山后,露出了寺庙的一角。如诗中说“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从画面,呈现的是乡村野外的恬静与安详的气氛。蔡肇这首诗,好在不单单写出了画面的景象,还进一步发挥想象,探索画家的心理,联系实际生活,揭示了画外的景与趣。他这样构思:画面上有水泻入山涧,诗便使水发出潺潺的声响;画面上林木纷披.黄叶旋落,诗便由此想到秋风,添入了西风瑟瑟的声音;画中有人抱瓮汲水,诗人马上想到这应该是附近村庄的居民;远远的佛寺,又使诗人想到了富有韵味的钟声。这样一写,一方面给画增加了不能表现的声响,真正符合了古人所说诗是有声画这一特点,并通过这些声响反衬环境的幽静,让画面上静止的东西都活动起来,赋予生气;另一方面,诗通过想象,加深了画的意境,拓展了画面,如诗中的村庄.寺庙的钟声,都属于画以外的东西,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予以加入,使场面更显得丰富多彩。中国的山水画到了宋代开始强调气韵,表现真实的生活,题画诗围绕画的主旨,注意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于是题画诗也就逐渐演变为画的一部分。蔡肇这首题李世南山水画的诗,立意把静态的画面写深写活,深刻地揭示了画的内涵,使诗与画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所以很有感染力。‎ ‎19.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衿”“荫”“檐”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点睛】‎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20.①“抛砖引玉”改为“踊跃发言”②“给予高度评价”改为“感到十分高兴” ③“学习成绩差”改为“学习成绩暂时不太理想”④“殷切期望”改为“希望”⑤“目前的当务之急”改为“当务之急”‎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题干“下面是某班班长的班会总结发言,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应把握句子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本题作答时,考生要抓住语段是“某班班长的班会总结发言”,“抛砖引玉”,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是谦辞,不能用于别人。可改为“踊跃发言”。“给予高度评价”过于庄重,应改为“感到十分高兴”。“学习成绩差”太直露,伤人自尊,应改为“学习成绩暂时不大理想”。“殷切期望”与身份不合,应改为“希望”。“目前的”与“当务之急”重复,应删去“目前的”。‎ ‎【点睛】‎ 语言得体注意语体得体和文体得体,问题主要是要符合各种文体的格式要求,注意书面和口语的区分;语体得体主要是符合自己说话的身份,情景,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注意礼貌、谦虚、称呼、尊卑等问题。‎ ‎21.(1)合肥八中学生电子阅读接触率、纸质阅读接触率连续五年上升。‎ ‎(2)纸质阅读接触率一直超过电子阅读接触率,可见合肥八中学生更重视纸质阅读。‎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和图表中的各个要素,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或直方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向答题者介绍或展示某种情况。需认真理解题意,厘清各项关系,然后准确地把握住规律来解答问题。本题要求“根据合肥八中全校学生阅读媒介调查结果,得出两条结论”。首先观察图表,2015年到2019年,电子阅读接触率对应的数字分别为15.50﹪, 25.60﹪,29.30,35.70﹪,50.70﹪; 纸质阅读接触率35.70﹪,45.60﹪, 50.50﹪,60.30﹪,71.20﹪不论是电子阅读接触率还是纸质阅读接触率都逐年提高;比较纸质阅读接触率和电子阅读接触率,我们发现纸质阅读接触率居于电子阅读接触率之上,说明该校学生更重视纸质阅读。‎ ‎【点睛】‎ 所谓“图表”,是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高考卷中出现的图表类材料有流程图、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这种题型一般是提供一个或多个图或表,然后设置一到两个题目,题目内容或者是描述某种情况,或者是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是提出一条建议,等等。‎ ‎22.病 提到“病”这个字眼,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对此也有过各自的生活感悟,然而有时候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经历了“病”的痛苦之后你就更加怀恋起往日健康时的美好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 ‎ 父母抚养我们姐弟两个很辛苦,尤其小时候。弟弟属于体弱多病型,每年一入冬,病就来了,跟约好了似的。记忆里好几个冬天都不见弟弟的影子,这个小人儿是医院的常客。记得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妈妈和爸爸在外面准备年夜饭,而弟弟却突然高烧,浑身抽搐,不省人事。我赶紧喊来了村里的医生,也束手无策,于是在年三十的晚上,我们一家去了市里的医院。记忆中,那个春节是在医院度过的,我也和爸妈一起,承担起了轮流照顾弟弟的任务。终于,在医生和家人共同努力下,弟弟恢复了健康。也是因为弟弟那场“病”,让我一下子长大了,不仅明白健康的重要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使我懂得了为人父母的不易,更加珍惜家人,珍爱生命。‎ ‎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了,自己也做了父母。女儿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女儿的每一次生病住院,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煎熬。我也真正体会了为人父母的不易。而父母也渐渐老了,身体也越来越不好。去年,父亲生病了,又是在春节里,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北京阜外医院。手术当天,当医生把手术家属签字单放到我手里时候,我突然害怕极了,那种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害怕失去父亲,害怕手术过程中的各种并发症。而此时的母亲已经哭成了泪人,像个孩子一样没有主义。我一下子意识到,父母真的老了,而此时我就成了他们的主心骨,想象以前家人团圆的日子是多么美好啊!我要坚强,小时候他们为我遮风挡雨,长大后,我要为他们撑起一片晴空。我安慰着母亲,擦干自己脸上的泪水,在医嘱上坚定的签上自己的名字。终于经过四个半小时的手术,父亲的手术获得了成功,他又一次获得了健康,回到了亲人的身边。而这一次的经历,父亲脾气改变了很多,他好像一下子活明白了,对我们,尤其是对母亲的关爱越来越多,而母亲对父亲的照顾的更加无微不至,老两口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了。而我也突然间明白了,珍惜父母健在的每一天,过好当下,珍惜美好的生活,当病魔真的来临时,也不要害怕,要乐观的面对生活,过好每一天。‎ ‎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里说:“生病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的确,生病可以让人不断的成长,让人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同时也让我们懂得更好的热爱生活,珍爱身边的亲人,乐观地过好每一天。‎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材料内容,抓关键词、关键句等方法来确定最佳立意。本题中的材料出自史铁生在《病隙碎笔》里一句话:“生病是生活体验之一种。”要求对此有何体验?清以“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首先材料中的句子,告诉我们,史铁生把自己生病的过程中当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体验,这是一种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很乐观豁达的一种人生感悟。所以行文应该抓住“体验”二字,写成一篇记叙文即可。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过生“病”的生活感悟,这种感悟可以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围绕“病””从成长、心智、生活态度等角度来谈体验即可。‎ 最佳立意:生病记 ‎ 生病的滋味 ‎ 生病也是一种生活体验 ‎ 生病让我懂得要乐观地生活 写作素材:‎ ‎1、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当然你我都不例外,但你们可能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在我们生病之后,我们的父母会是多么地紧张,多么地心疼啊!对于这一点,我是再清楚不过了,因为我是一个不争气的孩子,从小就身体不好,自己又不注意自己的身体,所以可以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一天不被病魔困扰,天天不是感冒就是发烧,为此我的父母是一直为我的身体担忧,他们常常提醒我中午一定要睡觉,可我从来都不听,只不过是当作耳边风罢了,但是每件事都总会有结果,因此我的结果是大病一场,不得不请假几天,回家养病。  一回到家,父母就问我身体怎么样,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我每一次都是回答一些可以让父母放心的话,像“很好,没事”之类的。父母清楚地知道,这只是我在安慰他们而已,于是他们不顾我的劝告,在他们百忙的工作中,请了几天假来陪我,说是陪我,其实陪我的时间很少,他们都出去买药,总忙的一身大汗才回来。  ‎ ‎2、几天后,我的病好了,我回到了学校,继续着我的校园生活,但是我还是忘不了,父母为我四处奔波,寻医问药的身影,我望不了他们为了我这么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而忙得一身大汗的情景,忘不了父母对我们永远的爱,忘不了父母那疼痛的心,忘不了那对我们的无私,不求回报只求我们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的父母。  ‎ ‎3、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今是“寸金也难报父母恩。”父母深恩,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现在我们惟有认真地,努力地和用功地去学习,拿一个好的成绩去回报父母。‎ ‎4、拥有健康,才能拥有财富;拥有健康,才能拥有快乐;拥有健康,才能拥有自由。失去健康,就像折翼的鸟儿,无法展翅高飞、体验生活。‎ ‎“哈啾!”我搓了搓鼻子,清了清喉咙,再咽了咽口水,鼻子犹如一触即发的未爆弹,随时引爆,喉咙彷彿有千百根针在轻刺着,我十分震惊,心里有了不详的预感——“难道……我已经感冒了?”妈妈看见我坐立不安的样子,也知道大事不妙了!‎ ‎5、当医院自动门开启的那一瞬间,我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这里乌烟瘴气,万物皆失去了生气,我闻到了阵阵刺鼻的药水味,看到许多脸色苍白、眼神涣散的病患,听到了小孩震耳欲聋的哭闹声,我又慌又怕,不安的心情在心里剧烈沉浮着,害怕医生手持各种医疗用具,粗鲁的深入我的口鼻,在里头或喷或钻;‎ 害怕护士强拉起我的衣袖,把尖锐的针猛力的刺进手臂……。各种千奇百怪的画面,在我脑海里快速的播映,一遍又一遍,令我毛骨悚然。所幸,身旁的妈妈就像是一颗定心丸,安定了我七上八下的心情,才让我能宽心的面对医生。‎ 出乎意料之外,医生拿着工具,为我温柔的看诊,小心翼翼的做检查,再细腻的上药,让我惊讶不已,护士轻柔的牵起我的手,安抚我焦躁不安的心,她露出了天使般的笑容,剎那间,恐惧顿时烟消云散了。她拿出针筒,熟练的将针插入我的手臂,竟不痛不痒,就像蚊子叮咬一般,和我的想像可说是天壤之别啊!但是,医师却笑里藏刀似的告诉我:“事情可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呢!”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出了这个令人心生畏惧的地方……。‎ ‎6、果然几天后,我开始头痛欲裂,脑子里犹如有一群工人正在施工,敲敲打打,“咚!咚!咚!”巨大的声响不断的袭击我的脑袋,鼻子也开始大量的“生产”鼻涕,就像坏掉的水笼头不断的涌出水,止也止不住,我整日无精打采,食不下咽,痛苦极了!经过了这一次的生病历程,让我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追求梦想的本钱,少了健康,一切都是空谈!试想,倘若一个人终身需要与药物为伍,以医院为家,那么他的人生还有什么“机会”可言呢?‎ 写作结构:记叙文大致有两种最常见的结构形式;第一种叫“线形结构的记叙文”,就是全文只写一件事情的记叙文形式。就是将一件事情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一条线写下来;第二种是“块状结构的记叙文”,就是指一篇记叙文可以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单位,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有明显的层次结构,是学生在特定场合——高考考场——易于把握的作文形式,也是易于被阅卷老师在极短的阅卷时间里理解并产生好感的记叙文作文形式。‎ ‎【点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