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 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谭鑫培的唱腔,其感情上的描绘,尺寸上的操持,长短腔的安排,都是章法分明,_____________.《空城计》散板前六句用腔简捷,到第七句腔调迂回曲折,如行云流水,悦耳动听,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化境。有时_____________,耐人寻味:有时浓墨一挥,气象万千。听之似乎无板眼之拘;细拍之则_____________,意到神随,美不胜收。‎ A. 秋毫无犯 淡妆浓抹 丝丝入扣 B. 秋毫无犯 轻描淡写 环环相扣 C. 有条不紊 轻描淡写 丝丝入扣 D. 有条不紊 淡妆浓抹 环环相扣 ‎【答案】C ‎【解析】秋毫无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有条不紊: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这里说唱腔,应该是有条不紊。 淡妆浓抹:(1)指浓淡适宜,颜色很好看(多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华丽的衣着)。(2)浓艳和淡雅两种不同的装饰,也比喻浓丽和素雅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色。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这里形容唱腔,用的是轻描淡写的本意,和后面浓墨一挥形成对比。 丝丝入扣: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环环相扣:一环接着一环,形容连接紧密。此处的“扣”,是动词,义为套住或搭住。环是圆圈形的物品,环与环相互套在一起,很牢靠,没有脱落之虞。比如自行车的传动链条,就是“环环相扣”,一节与一节衔接得很牢固。这里说唱腔应该是丝丝入扣。 故选:C。 此题考查了正确使用词语。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而要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就必须了解成语的意思,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在复习中,只要针对这些情况,从了解成语的特点出发,加强练习,勤于积累,就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 2. 根据诗中描写的季节,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 甲、春季    乙、夏季     丙、秋季 ①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②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③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④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⑤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A. 甲:②③乙:①⑤丙:④⑥ B. 甲:②④乙:①⑥丙:③⑤ C. 甲:④⑥乙:②③丙:①⑤ D. 甲:④⑤乙:②⑥丙:①③‎ ‎【答案】B ‎【解析】①“芰荷”,可知是夏季; ②“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可知是春季; ‎ ‎③“草低、木下”,可知是秋季; ④“草如碧丝,秦桑”,可知是春季; ⑤“霜树”,可知是秋季; ⑥“小麦覆陇黄”,可知是夏季。 故选:B。 考查文学常识,要广泛阅读积累,准确理解诗句含义,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判断。 解答文学常识题的技巧: 积累法。所谓积累法就是要平时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这需要学生平时学习时多用心,也需要老师老师多提醒多总结,更主要的需要学生平时读书时要多留心。平时学习时多刷题,形成大量知识积累。到考试时,调动平时积累的大量文化常识,对试题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初步做出正误判断。 联想法。当试题中的文化常识自己平时没有见过时,可以采用联想法。回忆课本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回忆自己读多的相关书中是怎样说的。回忆看过的电影,旅游参观时导游的相关讲解,以及古代的风俗习惯等进行联想从而做出相应的辅助的正误判断。 语境法。有些文化常识生疏,但既然出自这篇文章中,与文章的语境应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把所给文化重新放到语境中,根据文章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所给的所发是否符合语境即是否前后文意思贯通,与全文所讲的意思有无互相矛盾的地方。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 1. 某同学准备将过去所写的文章编成集子,分为三辑,每辑一个标题。以下各组文章与所拟标题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辑:《且上操场“疯”一回》《身在高三也潇洒》《放飞十八岁的梦想》《敢立潮头不负年华》 第二辑:《扶贫路上歌声响》《“候鸟”回乡创业记》《向“海归村官”致敬》《百年老村脱贫记》 第三辑:《巍巍泰山中华魂》《黄山青松绝天下》《山清水秀漓江美》《冰封的大运河》‎ A. 校园放歌 逐梦路上 青山绿水 B. 青春荡漾 逐梦路上 壮丽山河 C. 青春荡漾 小康征途 青山绿水 D. 校园放歌 小康征途 壮丽山河 ‎【答案】B ‎【解析】第一辑中的《放飞十八岁的梦想》和《敢立潮头不负年华》反映的不一定是校园生活,但这四篇文章部表现了青春勃发之意。第二辑中的《扶贫路上歌声响》《百年老村脱贫记》两篇,可用“小康征途”概括,但《“候鸟”回多创业记》和《向“海归村官”致敬》两篇与“小康征途”无关:而通观这四篇,都是对“逐梦”的体现。第三辑中的“巍巍”“绝天下”“山清水秀”“冰封”主要体现的是祖国山河的壮美秀丽。 故选:B。 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 语言表达应注意: ①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②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③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④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 2.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长年累月出门在外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思念和牵挂呢? B.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春节又将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洒扫迎新,期待来年的好运.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无法改变. D.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中秋佳节,山塘街游人如织,怎奈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 ‎【答案】C ‎【解析】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写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不合语境。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批人热情地欢迎来访的朋友。此处写洒扫迎新,不合语境。 C.“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表达的是惜春、伤春之感,而非“中秋佳节”。不合语境。 D.符合语境。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句子的含义,其实也就是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句子的字面意思,然后对其表达技巧、深层含义进行探究分析.对于一些阐发同样道理的语句,可以抄写在自己的素材本上,当做作文素材使用.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出自明汤显祖的<牡丹亭>,典出谢灵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意思是:纵有令人惬意的美好的时光,美丽的景色,却没有欣赏的心思,值得高兴的事.因为杜丽娘另有心事,伤感于眼前美景无人欣赏,恰如美丽的她关在深闺大院无人爱慕.这个戏曲大肆谈情,以对抗理学家的“理”,不容于礼教,因此大家闺秀的薛宝钗要批评. ‎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______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忧劳可以兴国, ______ 。(欧阳修《<伶官传>序》)‎ 古之君子, ______ ,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长者虽有问, ______ 。(杜甫《兵车行》) (S)玉宫桂树花未落, ______ 。(李贺《天E谣》)‎ 熊咆龙吟殷岩泉, 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______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天下有大勇者, ______ ,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留侯论》)‎ ‎【答案】【小题1】业精于勤荒于嬉 ‎【小题2】逸豫可以亡身 ‎【小题3】其责己也重以周 ‎【小题4】役夫敢申恨,仙妾采香垂珮缨 ‎【小题5】栗深林兮惊层巅 ‎【小题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卒然临之而不惊 ‎【解析】故答案为: (1)业精于勤荒于嬉(重点字:嬉) (2)逸豫可以亡身(重点字:豫) (3)其责己也重以周(重点字:周) (4)役夫敢申恨(重点字:申) (5)仙妾采香垂珮缨(重点字:缨) (6)栗深林兮惊层巅(重点字:巅) ‎ ‎(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重点字:瑰) (8)卒然临之而不惊(重点字:卒) 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辑录: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和“虎鼓瑟兮鸾回车”令人叹为观止。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一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江南曲 于鹄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采莲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l)比较两首诗主人公的不同形象。 (2)前人评价《江南曲》“一片心情只自知,‘偶向’‘还随’‘暗掷’妙极形容”,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理解诗歌的核心思想要素,特别是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把握,《江南曲》一诗中通过“还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写出因为精神恍惚的女子;《采莲子》一诗则是通过“贪看年少信船流”一句写出采莲女的纯真、大胆的性格.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此诗前两句描述一位女子随同伴一起郊游和观看祭江神的情景,这两句是一种铺垫,是环境氛围的描写.后两句描述女子暗中占卜的情景.全诗通过描写女子的细微动作和复杂心态,抒发了女主人对丈夫的相思之情,突出盼望远方亲人归来的急切心理. 答案: (1)《江南曲》中刻画了一位神情恍惚、含蓄深情的思妇(1分);《采莲子》中刻画了一位情窦初开、大胆纯真的采莲少女(1分). (2)“偶向”“还随”表现女子在欢快热闹的活动中只是无意识地跟随女伴信手摘花、祭神祈福;“暗掷”摹写出女子切盼远人归来而又不欲人知的微妙心理. ‎ ‎ 译文: 偶尔到江边去采摘白蘋,还跟着女伴一起赛江神. 当着众人面不敢明白讲,暗中掷金钱卜问远行人. 赏析: 从来写闺情的诗歌,多从思妇的梳妆打扮起始,然后以陌头杨柳、高楼颙望、长夜无眠等写其抑郁的离情.这首诗却借质朴的民歌体裁,从另一方面给人以别具一格的风采. 诗的开头,没有费笔墨去描绘人物身边的景物和环境,也没有抒发人物的情绪和心理,而是直接描写人物的举止行动.这是别具一格的写法.江边采蘋和赛江神,都是极富生活气息的场景.在迎接热闹非凡的祭江神中,且看女主人公的表现,“偶向”和“还随”两个词语,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不在焉.去采白蘋也好,去看赛江神也好,她都是无可无不可,女伴们叫她一声,她就跟着去了,人人都为热闹的大阵势兴高采烈,可是她却没有兴致.她一定是有心事的.这种用人物动作行为暗示人物心理的写法,别具一格. 三、四两句道出女主人公的心事.“不敢”二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心中的娇怯、羞涩.“语”的内容,应该是想打听自己丈夫远行的吉凶或归期远近.越是炽热地思念,就越是不敢当众剖白心迹,就越能令读者体味到她内心的痛苦之甚,幽怨之多.第三句描绘女主人公羞怯的性格,为结句起了铺垫作用.尾句接着写她偷偷地为“远人”占卜.这一细节描绘将女主人公的纯洁心灵、美好情感表现得自然真实、栩栩如生. 这首写闺情的诗歌,别致之处就在于用细节的刻画,由人物的动作神态,来暗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衬写人物的无限情思.“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的这一细节,传神生动,使得一个娇羞痴憨的闺中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诚和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南宋词人王沂孙的《高阳台》中有“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的句子,即是借用了这两句的意思.另外,本诗语言淳朴清新,极富生活情趣,贴近生活. 赏析: 这首清新隽永的《采莲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画,富有民歌风味. 一、二句与三四词写采莲秋湖,情态淳朴天真,一如荷之出水,不沾尘染.词中句末原有小字“举棹”和“年少”均为传唱时的和声,以加强词的音乐效果. “船动湖光滟滟秋”,“滟滟秋”,指湖光荡漾中映出的一派秋色.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见.“秋”字,不仅写出湖水之色,更点明了采莲季节.“湖光”映秋,泛起“滟滟”之波,不是因为秋风乍起绿波间,也不是因为水鸟掠过湖面,而是因为“船动”.这里,作者没有交代是什么“船”,也没有交代船怎样“动”,因而对读者来说,这些都还是谜. 直到第二句,作者才通过“贪看年少”点明诗篇写的是个采莲女子,同时通过“信船流”,交代船动的原因.原来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莲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视着意中人,以致船儿随水飘流而动.这种大胆无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痴情憨态,把采莲女纯真热情的鲜明个性和对爱情的灼烈渴求,表现得神形毕肖. 湖水滟滟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这个充满戏谑、挑逗和爱慕的一掷,进一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南朝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同音词构成双关隐语来表示. “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包含的双关隐语,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 那么,莲子抛中没有?小伙子是恼是喜?可有什么表示?这些作者都故意避开了,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而把笔锋深入到采莲女的内心.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姑娘觉得很难为情.她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心里埋怨自己太冒失了,埋怨自己没有等到没人时再抛.这“无端”两字透露出姑娘复杂而细腻的心理状态.“半日羞”的窘态,则展现了一个初恋少女特有的羞怯,诗中主人翁的形象因而更丰满可爱. 词牌《采莲子》,可是作者没有描写采莲子的过程,又没有描写采莲女的容貌服饰,而是通过采莲女的眼神、动作和一系列内心独白,表现她热烈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初恋少女的羞涩心情. 这首诗清新爽朗,音调和谐,既有文人诗歌含蓄委婉、细腻华美的特点,又有民歌里那种大胆直率的朴实风格,自然天成,别有情趣,颇见作者纯圆浑熟的艺术造诣.‎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基本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 古诗词的鉴赏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要读懂诗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9.0分)‎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土豆兄弟 李汀土豆,更像是我的兄弟。圆固的头,厚、朴实,土头土脸。 一进入菜市场,每个位像是色彩的展台,每个菜品像近器一样光鲜,像涂上秈彩一样发亮。土豆挤在众多菜品中,有着大肚能容的气质,也有慈直肥胖的容颜。 土豆满身的泥土,鼓着肥帮于,像是有一大肚子的话要往出倒,却总一言不发。母亲说,土豆,是最贳贱的粮食,不用操那么多的心,泥土里的土豆悄悄在往大里长。母亲晓得,土豆不会骗她。 把火土豆丢进屋花居大堆里,“烤的疙大,吃的洋芋果,”洋羊混是土立,我老家把土豆叫果至少两吃土豆,在下泸克森州,青年男大热恋时,会送给对方一个土豆,因为对当地人来说,“爱情和土豆一样宝贡”。欧洲郁国干脆管德国叫“土豆国”。 把疙瘩大里的土豆翻个身,让它“扑哧扑哧”冒个气,火焰里“哗啤”响,像一场欢奏曲一样老家吃火烧土豆,有说法:一捧二吹三拍四忽悠。一捧,就是不要把土豆抓在手里,要捧着土豆不停轮换于双掌数热;二吹,嘴里不停地吹气,吹去灰烬和热气;三拍,用手轻轻拍打,拍净泥土灰烬;四忽悠,就是慢慢剥开,嘴与土豆始终保持相应的距海,同时持续不断均匀地哈气,吹散土豆心里高温。几番下来,滚烫的土豆稍稍冷了,一边剥著土豆皮,一边该笑风生,心里是那么踏实。其实,生活不需要山珍海味,只需静坐下来,舒心吃上一颗火烧土豆就好了。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土豆是最好特弄的庄稼。惊蛰后,土地开始松动,春天启程。只要不是盐碱地,上豆挨土就能长,在缺吃的年代,土豆是个室。记得土地刚刚承包到户,乡亲们技到了地里种啥自己做主的感觉,用力用肥多了,那年土地种啥成啥,土豆也比往年丰收,没有存的地方丁,家家户户就把土豆堆放在老屋街沿上。土豆收回家,天天吃土豆,各种吃法。蒸熟吃在火堆里烤著吃。切成丝,炒土豆丝。切成片,与腊肉炒。 小时候,母亲把新鲜土豆去皮房浆,滤去渣,剃下的淀粉水沉淀晒干后,就成了土豆粉,母亲把晒干的土豆粉,加上白糖,边用开水冲,边用筷子搅拌,不一会几,一碗土豆糊糊好了。一碗甜上豆糊,无疑是农村小孩子能够欢喜好几天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孩子们对于甜蜜食物的喜爱和表达,甜丝丝晶莹的土豆糊让我们三兄弟一个个长大成人。如今,我们生活在城市,在狭小的城市空间中游走,我们依然能够保持者泥土的品质,得益于土豆的恩赐。 ‎ 土豆一直在地下行走着,那些拳头大小的籽实,很低调地放在泥土的里面,不去声张,静静等在那里。进城打工的乡亲们,在城市的街道小巷里谨慎穿梭,他们有时候用手撑在街道的电线杆上歌一歇气,有时侯蹲在街边行道树下喝一口水。他们是我的土豆兄弟。他们在城市游走、生存,他们的肤色、内心没有改变,他们和一颗土豆的肤色、内心竟是那么一致。他们身上的气味就是土豆的气味,就是村庄的气味。 夜幕四合了,他们回到城市的一角,吃着从家乡带进城的土豆。这多像梵高画的《吃土豆的人》。梵高在给提奥的信里说:“我一直想强调这些在灯下吃土豆的人,盘中取食所用的正是在田里地的同一双手,因此这幅画代表了手的操劳,代表丁他们如何诚实地脎取吃食,”也许梵高没有发现土豆和人一起过冬的景象,要是发现了,他不会去画《吃土豆的人》,也许会画一幅《春天阳光里的土豆》。 堆在屋角的土豆,被冬天針射进来的光线照耀着,一身的土色静静的。土豆就在这样的屋子里开始休眠,冬天屋子不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着。就在这温暖的土屋里,醒着的土豆开始冒芽。这是多么早的一个春天,多么温暖的一幅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2月20日,有删改)‎ 文章为什么宕开一笔写德国的土豆?‎ 文章标题“土豆兄弟”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简要赏析文章结尾一段的表达效果。‎ ‎【答案】【小题1】(1)根据对题干中写德国土豆的内容的理解,从内容上丰富了土豆的内含和特点,从情感上看体现了我对土豆在生活中重要地位的赞赏,从读者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写德国土豆是为了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3)根据对标题的把握和理解,考生要注意从“兄弟”这个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读标题,首先“兄弟”体现的含义是我和土豆的情感,其次是文后对进程打工的兄弟的土豆般质朴性格的赞美,最后可以结合主题内含是质朴、踏实、平凡。 (3)根据对本文最后一段的理解,从结构上是与前文形成的呼应,“土豆就在这样的屋子里开始休眠,冬天屋子不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着”充满诗化的味道,赋予土豆人格色彩,这里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通过“土豆休眠”这一具体的细节展现出人与土豆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这一画面内容充满温情,令人极为感动,凸显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强调土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希望。 答案: (1)表明了土豆在各地人们的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丰富了土豆的文化内涵;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使行文富有变化。 (2)土豆外表憨厚朴实,像是我的兄弟;土豆伴随我长大,与“我”关系密切;进城打工的乡亲具有泥土般的品质,他们是我的土豆兄弟。 (3)紧承上文“春天阳光里的土豆”;运用比拟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人与土豆和谐共处的温暖画面;表现了人与土豆间亲密的关系,赞美土豆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创作的意图理解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先审清题干的要求,然后结合题干的指向到原文中去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3)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标题含义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注意认真抓住标题的重点词语,从文本内容中进行对标题含义的解读。 (3‎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赏析能力。这类试题一般要从文段在文本中结构的作用、文段本身运用的手法、文段内容中体现的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收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当下的经济世界出现了两个严重的错位:一个是家庭和外部社会的错位,即外部社会继续狂热生产和家庭内部物质产品严重过剩之间的失衡:一个是家庭和物质产品的错位,即家庭由物质产品的主人转变成仆人的颠倒。历史和逻辑都告诉我们,扭曲终究是要归位的。终于,“断舍离”爆发。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本是解决自己居家问题的。不买进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手里没用的东西,让家的空间宽敞起来。不曾料及的是,一个让家庭成员获取舒适感的举动,赢得的不只是大的居住空间,还有内心的自由自在,因为从此不用再对过多的物质产品牵肠挂肚、劳心费神。更不曾料及的是,山下英子不止一个,而是成千上万,聚合 起来就是一个时代。要知道,那些“断舍离”的东西,曾经满足过无数山下英子的欲望转眼便无情地来缚了她们的心灵。心无自由,便无舒适,更谈不到幸福?山下英子们痛下决心“断合离”,理所当然。 这个由日本家庭妇女启动的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实际是一场关系到经济生活模式的巨大革命,它预示着人类从物质产品拥有的“极度偏好”转“适度”;这也是一次人类经济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一味扩张生产的高速增长将被平衡生产的适度增长所代替:这更是一种人类理解自由和幸福真叉的启蒙,拒绝物质产品对人的奴役,回归自由自在的状态将主导人类精神生活。…相应地,“断舍离”也预示了一场经济学革命的到来。这场革命的表现形式,是纠:正过往经济学畸重的“生产理论”或“供给学说”,真正从供给与需求相互制约的视角,理解经济现实,总结经济运行,提炼经济逻辑,构建新的经济学理论;这场革命的深层本质,则是围绕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人,实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生产之事”到“生活之人”的转变,推动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从服务各种经济体向服务人类的自由和幸福靠拢,开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 -钵细微事实到一般宏观逻辑的探索。“断合离”的案例告诉我们一个山下英子微观的鲜活生活故事,聚合出了千万个山下英子对物质产品需求的宏观经济大局,那么,从真实的经济生活里,去发现“断舎离”类的小事,理解并分析其中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成分,以及这种成分可能的广泛代表性,进而预测“小事”舍为“大势”的走向,就是未来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在要求。.这就是“解剖麻雀”而认知全体麻雀,甚至于认知同种鸟类的方法,以及“由小见大” 或“见微知著”的类比逻辑演进方法。 这种方法与以往经济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真实的经济生活是经济学稿起点;经济生活的历史演进轨迹,同时就是经济学的逻辑发展路线。换言之,经济学的方法,与其说是经济学家头脑里的思维构建,不如说,是经济学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发现和总结更为贴切。 作为带有划时代特征的经济现象,“断合离”类的经济生活故事,迟早会成为经济学家们言说的话题:人类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也必将为经济学家所热衷探讨。然而,及早地在这类经济生活现象里,去发现共性,总结规律,提炼逻辑,构建全新的经济学学说,比起那不得不说时的“事后诸’葛亮”理论,更有益于我们认识改造这个世界,造福于人类。 (选自《断舍离和经济学》,有删改)‎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断舍离”的爆发原因在于经济世界中的两个错位,其中家庭和社会的错位即社会生产和家庭需求的失衡。 B ‎.“断舍离”最初只是山下英子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的个体事件,却发展成了带有划时代特征的经济现象。 C.“断舍离”预示着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改变,将从以往的研究具体细微事实转向而今的探索一般宏观逻辑。 D.“断舍离”虽然只是一个微观的经济生活案例,却能让我们见微知著,认识宏观经济大局,预测大势走向。‎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遭遇居家困扰的不只是山下英子,还有成千上万的家庭主妇,正是她们主导了这场经济学的巨大革命。 B.从对物质产品的“极度偏好”到“断舍离”,体现了人们对自由和幸福的时代解读与以往有所不同。 C.人类经济发展的且标一度定位为扩张生产的高速增长,这与以往经济学偏重“生产理论”‘是分不开的。 D.经济学家应敏锐地观察经济生活现象,及时总结经济发展规律,以便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断舍离”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 ‎【解析】(1)C.选项表述错误,文中第四段为“开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钵细微事实到一般宏观逻辑的探索”,意思是指研究经济学要能从小事件中预测大势走向。不是说以往研究的是小事,现在要研究宏观。 (2)A.“正是她们主导了这场经济学的巨大革命”错误,不是“主导”,而是她们倡导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关系”到经济革命,见原文第四段第一句。 (3)提到经济研究的是在第四段。第四段提到了三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将从“生产之事”转变成“生活之人”;”断含离“将推动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从服务各种经济体向服务人类的自由和幸福靠拢;“断舍离”将开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具体细微事实到一般宏观逻辑的探索。即从真实的经济生活里,发现“断舍离”类的小事,理解并分析其中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成分,以及这种成分可能的广泛代表性,进而预测“小事”合为“大势”的走向。 答案: (1)C (2)A (3)从真实的经济生活里,发现“断舍离”类的小事,理解并分析其中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成分,以及这种成分可能的广泛代表性,进而预测“小事”合为“大势”的走向。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概括。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5月16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人工智能人才短缺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说道:“先说一个坏消息,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上极度缺乏,几乎没有人才。再说一个好消息是,全世界都缺乏。” 马云进一步说道,就人工智能而言,我们没有未来的专家,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必须要改革。不能让孩子和机器比谁背书背得快,记得快。教育必须要让孩子有创造力,有担当,这是机器做不到的事。“我们国家从教育入手,才有可能赢得未来。” (摘编自《马云:中国没有人工智能人才,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2018年5 月16日澎湃新闻)材料二: 今天,由商务印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商汤科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等出席发布会,共同见证了这一中国 AI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商汤科技、上海知名高中优秀教师共同编著的全球第一本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正式发布,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交通大学附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等全国 40所学校成为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校”。 国内中等教育体系首次引入 AI教材,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正式迈入基础教育阶段。由此人工智能这一当今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将走出“象牙塔”,成为每一个在校高中生都可以掌握的基本技能。 (摘编自唐小丽《普及AI教育首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2018 年4月28日人民网)材料三: 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 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八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只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今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哈怖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 AI伦理研究计划。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高阶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摘编自人民时评《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201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所有人工智能目前仍没有超出人类己界定的“智能”概念的水平,它们在现在甚至将来一段时间都属于人类工具。 B.韩少功认为人机关系中人对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人类有价值观,这个观点与材料一中马云说人“有担当”的看法有相似性。 C.智能社会将面临诸多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需要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 D.专家建议人工智能安装记录机器决定与行为的“道德黑匣子”,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都《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是我国AI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目的在于普及AI教育,把AI纳入我国的新高考。 B.作家韩少功认为人类不能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怀疑自身,应深刻地探索人类自身存在的本质,坚信只有人类的存在才有意义和价值。 C.马云认为人工智能人才短缺是世界性问题,我国应通过改革教育来解决。目前我国已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尝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D.我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的规划,美国大学的AI伦理研究计划,微软等巨头AI 伦理委员会的设立,都表明人工智能风险完全可控。‎ 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目前发展AI智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 ‎【解析】(1)D.“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这一结论,原文无据。 (2)A.原文无“把AI纳入我国的新高考”的信息。B.文章是“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并未否定其他物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D.所举事例意在表明人类因意识到人工智能发展的风险而做防范准备,不能得出“风险完全可控”的结论。 (3)目前发展AI智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可以结合“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上极度缺乏,几乎没有人才”“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等内容概括得出。相关建议要紧扣问题和文本进行概括。 答案: (1)D (2)C (3)问题一:人工智能人才短缺。建议:改革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进行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加快人才培养与储备的步伐。 问题二:人工智能中人机关系未理清。建议:建立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安全评估和风险防控。 (1)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差别。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3‎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有关内容的能力,通读文章,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3.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英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②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③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抉二先,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令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④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固宅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 r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⑤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苏轼《方山子传》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A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禾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己承天寺夜游》‎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 A.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向、行为 B.此岂占方山冠之遗像乎?‎ 遗像:遗制 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矍然:精神很好的样子 D.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 从事:任职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______ ‎ A.①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②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B.①呼余宿其家 ‎②其孰能讥之乎 C.①欲以此驰骋当世 ‎②然后可以就大事。‎ D.①闷余所以至此者 ‎②所以经营绥辑先后始终之际 下列对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 ‎.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作者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予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D.文章最后写“光、黄间多异人”,而自己却“不可得而见”,于是推测方山子或许可以看到他们,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方山子归于“异人”一类。‎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简要概括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答案】【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 ‎【小题5】‎ ‎【解析】(1)C.矍然:惊讶相视的样子。翻译: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2)A.代词,他;句末语气词。B.代词,他的;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C.介词,用。D.连词,……的原因;连词,用来……的。 (3)A.陈述“方山子出身贫寒”错误,原文“而其家在洛阳,固宅丽,与公侯等”,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B.陈述“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错误,因为他壮年时“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D.“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方山子归于异人一类”错,文章最后一段是推开一笔,由叙光、黄间多异人以暗示方山子也是异人。 (4)①因,于是;一世豪士,一代豪杰;精悍之色,精明强悍。译为:于是,他就在马上跟我谈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的道理,自认为是一代豪杰。如今回想起来好像不过几天时间,精明强悍的脸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是一个隐居山中的人呢? ②既,……之后;咎,责怪;其,自己;极,尽。译为:出来之后,就有人责怪那个想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出来,因而不能够尽情享受那游玩的乐趣。 (5)①苏轼:“余谪居于黄,过岐亭”;方山子:“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②苏轼:甲文中苏轼喜欢赏景,乙文中“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苏轼喜欢寻友;方山子:“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答案: (1)C (2)C (3)C (4)①于是,他就在马上跟我谈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的道理,自认为是一代豪杰。如今回想起来好像不过几天时间,精明强悍的脸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是一个隐居山中的人呢? ②出来之后,就有人责怪那个想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出来,因而不能够尽情享受那游玩的乐趣。 (5)①苏轼:被贬官;方山子:“不遇”。②苏轼:寻友、赏景;方山子:隐居。 译文: ‎ ‎  ①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②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③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④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⑤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1)本题考查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 (2)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3)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 (4)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5)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关键句子提取概括。 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首诗给我们很多启迪,告诉我们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对待人与事。 请结合自身经验,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法国的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样这句话。是呀,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与众不同的美。        雾气蒙蒙的早晨是美的;日落的夕阳是美的:夏夜的池塘是美的;浓浓的母爱更是美的。爱是无处不在,但大家却视而不见,而我却发现了它,因为我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记得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天空中洒着纷纷扬扬的雨丝,点点雨丝打湿了一条条马路。曾经,就在这样的雨天,妈妈背我去学画画,因为学画让我拥有了一双欣赏美,感悟美的眼睛。又在这样的雨天,我们全家在春雨的亲吻下,来到了虞波广场。那时的我仅仅只有7岁,是一个酷爱玩耍的淘气包。        一进广场,就被一张蹦蹦床给吸引住了,我赶紧朝着蹦蹦床奔去。可妈妈说那个太危险了,怕我摔伤,不让我玩。在我一再的纠缠下,妈妈还是答应了,我高兴地跑了进去。啊,春雨好美哦!蹦蹦床好好玩哟!大家你追我赶,玩的不亦乐呼。都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中,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一切,享受着这一切。我也开始跳了起来,哇,这“床”真舒服软软的,挺有弹性的。我轻轻一蹦,好高哎!不仅如此,而且蹦蹦床还是个游乐天地。里面有水帘洞、花果山、米奇妙妙屋。真是应有尽有。我万分兴奋,大声地叫喊着,蹦上去,落下来,摔在“床”上,好柔软,我再一次蹦了起来,蹦过水帘洞,越过花果山,蹦上米奇妙妙屋,站妙妙屋上和爸爸妈妈打招呼。我一会儿蹦到东,一会儿蹦到西。每弹一次,我就蹦的老高,老高。仿佛间,和云儿们见了面,谈了话。我沉醉于蹦蹦床的奇妙,享受着春雨的抚摸,眼前一切都很美好。“啊--”我突然放声地大叫,打破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因为我发现自己被弹到了外面。我惊慌失措,脑子一片空白。心想这回肯定被摔得屁股开花,疼得要命。我赶紧闭上眼睛,等着灾难降临,怎么不痛?我睁开眼睛一看。哦,幸亏妈妈抱住了我。抬头看看把我紧紧抱在怀里的妈妈,发现她眉头紧皱,却勉强地挤出一丝微笑,说:“还好接住了,你有没有摔痛?”我摇了摇头,再仔细看,却发现我们坐在地上。于是立刻站起来,顺手拉妈妈起来,可妈妈却摇摇头说:“别拉,我自己慢慢起来,”可我却不依不饶,非要拉妈妈起来不可,爸爸见状立即跑过来,把妈妈抱了起来。过后才知道,妈妈在接我时,不小心扭伤了要,痛得起不来了。可她不但没有怪我,而且还担心我有没有摔痛。意外受伤后,妈妈关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我,妈妈对我的关怀使我看到了另一种美--母爱之美。        看着周围依旧目不转睛的人们,再看看扭伤了腰却朝我微笑的妈妈,我忽然想起了罗丹的作品,那是一座残缺的雕像……我忽然醒悟到:最美的景色,并不是春雨蒙蒙;最美的身姿,并不是身轻如燕……最美的景色,是妈妈的微笑;最美的身姿,是她给我温暖的拥抱……        这就是一个母亲的爱,一种美丽的爱,在你我身上闪闪发光。我发现了它,它无所不在,就在我们身边,需要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材料作文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作文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分析,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材料新鲜,从材料中提炼最重要的观点,同时这个观点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无论是个人生活,学生教育,做事模式,都可以有所展现。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及关键信息构思立意。材料中“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表明爱荷的人既爱荷的美也爱荷的缺点与不足,这其实就是生活,我们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练就发现美的眼睛,把握人生意义和价值。考生可以基于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分析立意。既可写议论文,也可写记叙文,要注意拟一个出彩的题目。 参考立意: 1、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2、追求有情趣的人生; ‎ ‎3、练就慧眼发现美; 4、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5、爱,贵在执着; 6、学会包容等角度立意。 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