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18年11月底,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的实际利率接近中性利率(指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受到很好的控制)。专家解读指出,美联储加息进程提前结束,这使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减弱。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①美元币值稳定→美国对我国资本的吸引力增强→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 ‎②美元升值失去支持→美国对我国资本的吸引力下降→我国对美元的需求量减少 ‎③人民币与美元利差缓解→我国投资美元资产获利呈下降趋势→我国资本回流加速 ‎④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资产对美国投资者吸引力增强→我国资本流出增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美联储加息进程提前结束,美元升值脚步放缓,美元趋于币值稳定,美国对世界货币资本的吸引力下降,美元资本回流放缓,总体上我国外汇储备下降,①推导错误;美国的实际利率接近中性利率,美联储加息进程提前结束,这意味着美元升值脚步放缓,美国对我国资本的吸引力下降,美元回流放缓,这意味着我国对美元的需求量减少,②符合题意;美联储结束加息,美元升值放缓,人民币与美元利差缓解,投资美元资产获利减少,部分美元从美国开始逆向回流到世界其他国家,③符合题意;受美联储加息结束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趋稳,人民币资产对美国投资者吸引力增强,我国资本流出减少,不是资本流出增加,④推导错误。故选C。‎ ‎2.加强供给侧改革,必须需求与供给“两条腿走路”,下图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变动的方向为D-D1,S-S1,均衡点由EO变为E1).不考虑其他条件,与E0-E1反映的供求变化状况一致的是 A. 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导致汽油价格和市场供求数量的变化 B.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土地供应减少,引起商品房供求变动 C. 中国居民收入增加和美元升值,引起中国居民从美国购物量波动 D. 银行利率下调,导致的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信息表明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移。国际原油价格下降,会导致汽油价格下降,A与题意不符;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会引起需求增加,而土地供应减少,会引起商品价格上涨,B符合题意;美元升值,中国居民从美国购物量会减少,C不符合题意;银行利率下调,不会导致棉花价格和种植量的变动,D排除。本题选B。‎ ‎【点睛】数据、图像、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近几年高考,利用图像考查经济生活中概念之间关系的试题明显增多,内容主要涉及供求与价格、收入与消费、投资收益与风险等。解答图像类选择题不仅要求考生有比较高的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的能力,能准确把握图像提供的经济信息,而且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这类试题体现了对考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 ‎3.某国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由于生产的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这时货币的通货膨胀率为a,原来标价为30元的商品,在上述情况下如果物价降为18.75元,那么该商品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b.题中a、b分别为 A. 20%,200% B. 20%,,100% C. 25%,,50% D. 25%,100%‎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1+20%)=12万亿元,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元,所以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5-12)÷12=25%,即a=25%;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30×(1+25%)=37.5元,据材料可得算式:37.5÷(1+b)=18.75元,b=100%,D项计算正确。答案选D。‎ ‎【点睛】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为x%,则:现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4.下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收入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曲线图。根据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收入变化与商品需求量变化成反比 ‎②随着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③D1是生活必需品,D2是高档耐用品 ‎④D2是生活必需品,D1是高档耐用品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收入变化与商品需求量变化成正比,①错误;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②正确;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D1是生活必需品,D2是高档耐用品,③符合题意,④错误。本题选C。‎ ‎5.某国居民的收入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①该国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具有一致性 ‎②该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后期呈下降趋势 ‎③该国居民收入总量与消费总量后期呈反向变化 ‎④该国居民收入变化是其消费变化的前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示及图表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变化情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况出图示及图表反映出的全部经济信息。根据某国居民的收入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情况看出,该国居民收入变化是其消费变化的前提,该国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具有一致性,①④适合题意;消费增长率放缓不意味着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②错误;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该国居民收入总量与消费总量呈同向变化,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6.作为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今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将迎来升级版。作为重要一环,员工持股试点也将在年底进一步铺开。员工持股 ‎①进一步处理分配环节中公平和正义关系 ‎②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有利于通过混合所有制实现国有资本放大功能 ‎④让国资、民资与外资融合提高资本效率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员工持股,使员工成股东,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通过混合所有制实现国有资本放大功能,②③符合题意;员工持股有利于提高效率,与公平和正义无关,①排除;国资、民资与外资融合,资本效率不一定提高,④排除。本题选D。‎ ‎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正在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②我国不再以经济建设中心 ‎③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④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人民追求质量更高的生活,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③④符合题意。‎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①错误。‎ ‎②:我国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②错误。‎ 故本题选D。‎ ‎8. 某农业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合作社,整合散户。吸纳资金、土地、技术入股,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吸引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解决200多名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这种模式 A. 完善了就业机制,扩大了就业规模 B. 用公司股份制代替了家庭土地承包制 C. 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和标志 D. 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降低了经营成本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模式扩大了就业规模,但题中模式仅仅是部分地区农村的就业,并没有完善就业机制,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题中模式仅仅是经营方式的改变,并没有用公司股份制替代家庭土地承包制,我国农村仍然坚持家庭土地承包制,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题中模式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体现,但并不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模式整合散户,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整合了农业生产要素,降低了经营成本,故入选。‎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9.近日,《人民日报》对三省六市10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制造业吸引人才正面临“三难”: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住。高达73.08%的企业认为,目前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最主要困难就是“技术人才缺乏”。技术人才“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住”的原因可能是 ‎①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专业与市场脱节 ‎②相关企业经济效益差,薪资待遇低 ‎③制造行业缺乏良好的内部管理体制 ‎④我国的高新技术人才劳务市场匮乏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专业与市场脱节,使从业者无法适应市场对技术人才需求,因此,导致制造业“找不到”技术人才,故①符合题意;由于相关企业经济效益差,薪资待遇低,对技术人才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导致企业“招不来、留不住”技术人才,故②符合题意;③选项以偏概全,说法错误,排除;④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故选A。‎ ‎10.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假如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为r0,并允许商业银行的实际利率在r1和r2之间浮动(如图),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①实际利率由r0向r2移动 ‎②MD增加 ‎③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④商业银行基础业务扩大 ‎⑤MS减少 ‎⑥企业扩大生产 A. ①→③→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银行利率变动的影响。考查考生解读图表信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率下降,企业贷款成本下降,企业可能扩大生产,①→③→⑥的传导正确,B正确。存款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利率下降会导致存款业务减少,③→④的推导错误,A不选。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会导致货币需求(MD)增加,C的推导顺序错误。货币需求增加时,货币供给一般也会增加,D不选。‎ ‎【点睛】做传导型选择题时应注意,应结合相关原理知识判断环节之间是不是存在直接必然关系。如不存在,则表明传导发生了错误。‎ ‎11.2019年5月,美国贸易逆差555亿美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2019年6月1日表示,美联储将“采取适当行动”应对美中贸易战带来的风险,这番言论可能为降息打开大门。与此同时有人说:国际金融市场“黄金疯了”,那就是国际金价冲破了盘整近四年的阻力位1360美元/盎司一线,国际金价将再次走入牛市。黄金价格受美元走势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受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影响,导致黄金需求量增加 ‎②受全球股市波动的影响,人们的投资渠道收窄 ‎③黄金价格上涨,可能引起美元进一步贬值 ‎④黄金与美元为互补品,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受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影响,会使美元汇率预期下降,导致以美元标价的黄金价格下降,人们对黄金需求量增加,黄金价格上涨,可能引起美元进一步贬值,①③符合题意。‎ ‎②:全球股市波动并不能使人们的投资渠道收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②错误;‎ ‎④: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黄金与美元不是互补品,④错误。‎ 故选A。‎ ‎12.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的曲线走势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①储户存款的实际收益不断减少 ‎ ‎②消费者大幅减少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 ‎③商业银行吸收存款逐步减少 ‎ ‎④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下降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表可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渐走高,而存款利率逐渐下降,这一情况下,相比较而言,储户存款的实际收益不断减少,商业银行吸收存款逐步减少,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不会大幅减少(会有所减少);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公司的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当银行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不一定下降,④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C。‎ ‎13.“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例如已经不可收回的时间、金钱、精力等。人们很容易因为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而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对此,有经济学家建议,对于“沉没成本”的处置,与其盲目追加,换来无期限的望眼欲穿,不如快刀斩乱麻,接受“沉没成本”,重新选择。下列行为符合这一处理建议的有 ‎①东北某市对部分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②甲投资者对被“套牢”的股票“割肉”抛售以防止更大损失 ‎③乙投资者对被“套牢”的股票追加投资以拉低股票平均成本 ‎④丙消费者利用商家“反季销售”时机大量购买“过季”商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的是“与其盲目追加,换来无期限的望眼欲穿,不如快刀斩乱麻, 接受‘沉没成本’,重新选择”,而企业破产是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符合这一建议,①符合题意;股票是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对被“套牢”的股票“割肉”拋售以防止更大损失,符合这一建议,②项符合题意;对被“套牢”的股票追加投资以拉低股票平均成本,违背了这一建议,③不合题意;利用商家“反季销售”时机大量购买“过季”商品,是利用价值规律的表现,与材料中的建议不符,④不合题意;正确选项为A。‎ ‎【点睛】企业破产 ‎(1)含义: ‎ 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2)意义: ‎ ‎①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②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14.永续债在国际上是银行补充资本的常用工具。2019年1月25日,中国银行成功发行首单银行永续债,一次性完成400亿元上限发行,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下列对发行永续债的传导效应理解正确的是 ‎①增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②拓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③丰富债券市场品种 ‎④优化商业银行资本结构 ‎⑤提升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⑥增强商业银行宏观调控能力 A. ②→④→①→⑤ B. ③→②→⑥→⑤ C. ②→④→①→⑥ D. ③→②→⑤→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银行发行永续债,可以拓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优化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增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提升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②→④→①→⑤传导正确,A项符合题意;永续债在国际上是银行补充资本的常用工具,属于金融债券的一种,发行永续债并没有丰富债券市场品种,③项与题意不符;中央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商业银行不具备宏观调控能力,⑥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金融债券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较小。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15.河北石家庄天亮种植合作社提出“黄金定律股份分红”模式,其核心是:农户将承包经营权交给合作社,扣除合作社经营投入成本后,盈利部分由农户和合作社按照0.618和0.382的比例分红;遇到自然灾害导致亏损,双方按照这个比例共同担负。这一模式能 ‎①确保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 ‎②通过利益的联结实现互利共赢 ‎③改变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④有效推动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农户与合作社通过“黄金定律股份分红”建立利益链接的合作模式,可以引导客户和合作社都关注企业的发展,②正确;这种模式引导农民通过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提高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克服过度分散经营带来的效率低下的弊端,④正确。①中“确保”的说法没看到企业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不选;农村土地所有权为集体,农户只有承包经营权,③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16.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是 ‎①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②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 ‎③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 ‎④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都体现了政府发挥再分配职能,促进社会公平,①④符合题意;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属于初次分配,②不符合题意;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强调效率,没有体现公平,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如图所示,横轴表示居民收入,纵轴表示分配平等程度。设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为图中对角线,设实际收入分配为图中弧线。对角线与弧线之间的面积为A,弧线下方的面积为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促进事物发展 ‎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B会扩大,A会缩小 ‎③现阶段,过于扩大B,会影响经济效益提高 ‎④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利于扩大A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上图所反映的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发展经济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表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促进事物的发展,①项符合题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效率提高,社会公平会逐步实现,贫富差距缩小,分配平等程度逐渐提高,故A会逐渐缩小,B会扩大,②项符合题意;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是核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过于扩大B保证了公平但忽视了效率,不利于经济效益提高,③项符合题意;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利于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从而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分配平等程度,A会缩小,而不是扩大,④项观点错误。故本题选C。‎ ‎18.“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符合题意,“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说法错误,互派留学生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④说法错误,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选A。‎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但不能据此认为人们对文化的接受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人们对文化的接受有些是在消极被动、无目的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并不都是如此,特别是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化学习、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当提高辨识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的侵蚀。‎ ‎19.2018年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习近平主席要求海南利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契机,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教育、农业、旅游等交流平台。上述要求 ‎①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有利于丰富教育、旅游等文化传播手段 ‎③有利于尊重文化多样性,建设和谐世界 ‎④表明各国文化在交流中相互认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教育、农业、旅游等交流平台,说明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符合题意;教育、旅游等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不是手段,②错误;海南利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契机,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教育等交流平台,有利于尊重文化多样性,建设和谐世界,③正确;在文化交流中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并不是各国文化在交流中都能相互认同,④错误。故选C。‎ ‎20.好评如潮的原创花鼓戏《茶树岭》,反映了新农村生活的变化,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通俗易懂,语言风趣,还采用了地方曲艺中的“渔鼓”“碟子”“莲湘”等民间文艺形式。该节目的成功在于 A. 发挥了大众传媒文化创造、共享的功能 B.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实现内容和形式创新 C. 立足社会实践融汇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质 D. 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文化传播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A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大众传媒自身不具有文化创造的功能。B正确,“反映了新农村生活的变化”是内容的创新,“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通俗易懂,语言风趣”是形式的创新,“采用了地方曲艺中的‘渔鼓’‘碟子’‘莲湘’等民间文艺形式”是对传统的继承。C不选,材料所述没有涉及“融汇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质”。 D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没有涉及“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文化传播发展”。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本题重点剖析:文化创新的要求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 ‎(4)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是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5)文化创新必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必须克服 “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21.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答案】A ‎【解析】‎ ‎【详解】A:“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A符合题意。‎ B: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了这个预言的实现。强调的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说法错误。‎ C:材料强调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不体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C与题意不符。‎ D:材料强调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正确但没有A更合适。‎ 故本题选A。‎ ‎【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2.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政策为此不断调整,由“普遍一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这表明 ‎①人口状况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 ‎②生产方式必须与我国的人口政策相适应 ‎③人口状况的客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④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从“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可得出结论人口状况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①入选。‎ ‎②:人口政策必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②错误。‎ ‎③:人口作为社会的构成因素(还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体现了人口状况的客观性,③入选。‎ ‎④: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只是影响因素,④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B。‎ ‎23.为了帮助海嘎村村民摆脱贫困,扶贫干部杨波结合自己的调研和思考,认为只要拔掉群众“思想上的穷根”,就没有扶不起的贫困。他通过走村入户开院坝会、搞夜访,带领大家摸遍了海嘎每个角落,制定村级经济发展的规划,利用海嘎地理特点和临近国家级风景区的优势,带领群众发展种植脱毒洋芋和苦荞产业,发动村民组建导游队、办起农家乐,进一步拓宽群众的致富路子。如今的海嘎村在杨波的带领下已蜕变成整洁、游人如织的美丽新乡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该村的脱贫转变表明 A. 正确的意识能够改变客观事物 B. 成功的实践是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C. 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海嘎村制定本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前提 ‎【答案】B ‎【解析】‎ ‎【详解】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A说法错误;该村脱贫转变成功,是基于对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B符合题意;实践不是总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C说法错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海嘎村制定本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前提,D说法错误。本题选B。‎ ‎24.下列诗句与“冬霜茅枯无情去,春风草青百花开”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B.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C.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D.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体现的是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A体现的是新旧事物的联系,可见与题干寓意不一致,故A不符合题意;B体现的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可见与题干寓意一致,故B符合题意;C体现的是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可见与题干寓意不一致,故C不符合题意;D选项体现的是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可见与题干寓意不一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华为公司不断进行围堵。面对美国的挑战,华为淡定、自信,底气十足,沉着应对。身正不怕影子斜,华为守法光明正大经营,靠自己的技术赢得市场,没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这是华为底气的基础;华为基于假如手机操作系统和芯片垄断者不再与其合作,突然断了自己的“粮食”的战略考虑,早在十年前就开始重视科技研发,至今投入超过4850亿元人民币的科技研发费用,突破了芯片核心技术,研发出自有芯片,在危难之时显身手,成为战胜困难的利器,这是华为底气的来源;此外,中国政府给华为送来了极大的温暖,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国家根据自己的国内法对中国的实体实施所谓的单边制裁,敦促美方停止这样的错误的做法,这是华为底气的后盾。‎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华为淡定、自信的原因。‎ ‎【答案】①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着眼于长远,居安思危;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培育竞争优势,以自身实力立足世界;③守法经营,正当竞争,在道义上获得了广泛的支持;④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华为开展正常的贸易活动,增强了公司信心。‎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华为淡定、自信的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面对美国的挑战,华为淡定、自信,底气十足,沉着应对。华为守法光明正大经营,靠自己的技术赢得市场,这是华为底气的基础;华为早在十年前就开始重视科技研发,研发出自有芯片,在危难之时成为战胜困难的利器,这是华为底气的来源;此外,中国政府给华为送来了极大的温暖,这是华为底气的后盾。‎ 可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从树立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守法经营,正当竞争、中国政府坚定支持等方面,说明华为淡定、自信的原因。‎ ‎【点睛】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①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一家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一家企业在战略上定位不准,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导致破产。‎ ‎ 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多种多样的,如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这些优势的取得,或是由于企业掌握了独特的技术,或是由于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或是以上因素的综合。企业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③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个环节,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懒人同款沙发,夕阳西下,我就往上一趴。”‎ 近年来,智能全自动炒菜机、扫拖一体的扫地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各种层出不穷的偷懒神器,将很多人从各种家务活动和其他烦琐事项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支配时间,但也多了不少“平躺生物”“弯腰障碍患者”“家务指挥专家”。‎ 有人说,“懒人经济”其实也是一种勤人经济”,运用生产与消费知识,分析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并从消费者的角度谈谈应如何对待“偷懒神器”。‎ ‎【答案】合理性①生产决定消费,满足“懒需求”的背后,必定是以“勤供给”为前提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懒人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新形式的“懒需求”,倒逼生产者“勤”创新,驱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消费者:①利用偷懒神器促进消费升级,改善生活质量。②利用偷懒神器节省时间,以创造更大的价值。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防止偷懒神器影响身心健康,避免好逸恶劳。‎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发展“懒人经济”为背景材料,考查生产与消费的知识。‎ 可结合材料,从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等方面,分析“懒人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新形式的“懒需求”,倒逼生产者“勤”创新,驱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由此说明懒人经济其实也是一种勤人经济的合理性。‎ 并从利用偷懒神器促进消费升级,改善生活质量、利用偷懒神器可以节省时间以创造更大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防止偷懒神器影响身心健康,避免好逸恶劳等方面,谈谈应如何对待“偷懒神器”。‎ ‎【详解】有人说,“懒人经济”其实也是一种勤人经济,本题要求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并从消费者的角度谈谈应如何对待“偷懒神器”。‎ 从材料可以看出,满足“懒需求”的背后,必定是以“勤供给”为前提的。“懒人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新形式的“懒需求”,倒逼生产者“勤”创新,驱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要防止偷懒神器影响身心健康,避免好逸恶劳。‎ 可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从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等方面,分析懒人经济其实也是一种勤人经济的合理性。‎ 并从促进消费升级,改善生活质量、节省时间以创造更大的价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方面,谈谈应如何对待“偷懒神器”。‎ ‎【点睛】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是生产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财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10月份财政收入出现今年以来首次同比下降。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27亿元,同比下降3.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3464亿元,同比下降5.1%;非税收入2263亿元,同比增长10.8%。‎ 材料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规模达1.1万亿元的减税降费目标,此后又出台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措施,使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达到1.3万亿元以上。随着降低增值税税率、实施退税留抵、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有人说,政府应强化“放水养鱼”意识,研究实施更大规模减税和更为明显降费。请你运用财政与税收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减税降费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能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保持宏观经济稳中向好。‎ ‎②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虽然减税降费在短期内会导致财政收入下降,但从长远看,由于减税降费能够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发展预期、增强企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最终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财政部数据显示,财政收入出现今年以来首次同比下降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有人说,政府应强化“放水养鱼”意识,研究实施更大规模减税和更为明显降费。请你运用财政与税收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分析。‎ 解答时首先明确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然后分析减税降费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能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保持宏观经济稳中向好。虽然减税降费在短期内会导致财政收入下降,但从长远看,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发展预期、增强企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最终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28. 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调查显示,部分偏远农村教育投入略显不足,且发展不均衡,有很多家长为了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不得不在城镇学校旁边租房陪读,因“学”致贫;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受待遇差距、生活条件艰苦等因素制约,优秀教师都纷纷向城市进军;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读职校没出息,都是“打工仔”;私立学校逐渐增多,一方面有助于缓解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另一方面却加重了学生家庭的负担。‎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国家在扶智方面应如何作为。‎ ‎【答案】国家的作为:①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农民素质。‎ ‎②完善分配政策,规范分配秩序,保障农村及艰苦地区教师的收入待遇,提高农村教师的获得感,保障农村教育的优质师资队伍。‎ ‎③加大“扶贫必扶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就业促进脱贫。‎ ‎④引导、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规范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民办教育,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活力。‎ ‎【解析】‎ ‎【分析】本题以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财政的作用、个人收入分配、正确的就业观、非公有制经济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知识,设问指向分析说明国家在扶智方面应如何作为,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解答时把握材料存在的问题:因“学”致贫、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受待遇差距、生活条件艰苦、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私立学校逐渐增多;然后调动运用财政的作用、完善分配政策,规范分配秩序、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等知识分析回答。‎ ‎2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8年2月25日,第二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文艺表演在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中国作为下届冬奥会主办国,奉献了《2022,相约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 舞台上,借助轮滑运动员滑出的轨迹和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化,中国结、中国龙、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航天器等中国元素陆续展示表演大量采用高科技手段呈献,实现人工智能与演员共舞,通过互联网与中国普通百姓互动,给人们呈献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用世界语境讲中国故事,用科技感诠释中国变化。”让中国故事越讲越精彩。世界上最大又最轻的熊猶木偶、可以与人共舞的机器人,这些新技术,成就了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惊艳的“北京8分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惊艳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原因。‎ ‎【答案】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表演“用世界语境讲中国故事”让中国故事越讲越精彩。‎ ‎②文化创新要着眼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表演结合了中国的历史文化,陆续展示中国结、中国龙、凤凰等中国元素,富含传统韵味。‎ ‎③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现代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表演大量采用高科技手段呈献,实现人工智能与演员共舞,通过互联网与中国普通百姓互动,“用科技感诠释中国变化。”让中国故事越讲越精彩。‎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表演实现了人工智能与演员共舞,互联网与中国普通百姓互动,成就了惊艳的“北京8分钟”。 ‎ ‎⑤文化创新要反映时代潮流。“北京8分钟”将中国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相结合,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特色。‎ ‎【解析】‎ ‎【详解】本题以“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惊艳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程度。同时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回答“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惊艳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原因,学生科从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创新要着眼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时代潮流等多个角度进行回答。‎ ‎【点睛】原因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 原因类设问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2.解题方法 对于原因类试题的解答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分析其必然性,也就是分析这样做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步,分析为什么要、为什么能这样做。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答得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样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步,联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还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组织答案时,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分层说明。 3.失分警示 原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明确设问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得分也是往往要打折扣的。‎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时间发展锻造了民族统一的早期基础。严厉谴责分裂者和高度赞扬统一者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苏武、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挥卫国家尊严、维护民族统一的精神标识,熔铸了中华民族深层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入近代以后,中国日益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失去了独立,民族失去了尊严,人民失去了幸福,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面对苦难,中国人民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奋起抗争,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前赴后继。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下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无不体现着中华儿女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当前,随着中国的繁荣发展和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一些国外敌对势力不断在我国周边挑起事端,给我国和平发展制造麻烦,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坚定地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反对这些挑战,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全身心地自觉投入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中,以更加宽阔的胸怀和更加开放的心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运用联系属性的原理,分析“爱国主义精神”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答案】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各方面都息息相关,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懈奋斗。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联系具有多样性。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但却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属性的原理,设问指向分析“爱国主义精神”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思考分析。‎ 解答时首先明确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爱国主义精神”分析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作用和意义。‎ ‎【点睛】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既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