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西周时,王室拥有重兵,周王的政治号召力通过“册命”“朝聘”“巡守”“贡纳”等制度得以广布四方;诸侯在封国内拥有世袭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这种政治结构 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体现了周王与诸侯地位平等 C. 顺应了当时社会实际 D. 使血缘关系开始与政治挂钩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王室拥有重兵,周王的政治号召力通过‘册命’‘朝聘’‘巡守’‘贡纳’等制度得以广布四方”表明周王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诸侯也有统治权,这种二元制结构有利于扩展西周的疆域,巩固统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形势,顺应了当时社会实际。故答案为C项。A项,西周时还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周王地位明显高于诸侯而不会是平等的,排除;D项,夏商时期血缘关系就开始与政治挂钩,排除。‎ ‎【点睛】关于分封制,可以考查分封的目的、对象、权利和义务以及作用: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疆域,扩大了统治基础。‎ ‎2.战国时代存在一种分封体制,其封君有在封邑征税的特权,但其相往往由国君从中央派遣到封邑,并由相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表明战国时期 A. 传统分封体制基本延续 B. 管理体制呈现多元化 C. 封建割据经济基础强化 D. 周王室权力日渐衰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其相往往由国君从中央派遣到封邑,并由相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可见封君的权力受到制约,有利于国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传统的分封制已经受到冲击,故A错误;根据题干“其相往往由国君从中央派遣到封邑,并由相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可见封君的权力受到制约,有利于国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传统分封制外出现新的有利于国君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故B正确;材料中“封君有在封邑征税的特权”是封君经济权力的延续,并不能体现经济基础的强化。故C错误;题干反映的是诸侯国管理体制的变化,没有涉及周王室权力的信息,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 ‎3.《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秦始皇“为‘黔首改化,远迩(近)同度(法度)’,颁布统一的各种制度、订定文字、大规模移民、经济上各种措施结合起来,促进了全国范围内‘行同伦’任务的完成。”这表明“行同伦”‎ A. 旨在推动儒法融合 B. 宣传了儒家思想学说 C. 形成共同行为规范 D. 彰显皇帝绝对权威 ‎【答案】C ‎【解析】‎ ‎“行同伦”是配合秦朝统一的行为规范的统一措施,C正确;A属于汉代思想特点;秦代主要是法家思想指导,B错误;D中皇权绝对权威说法错误。‎ ‎4.秦始皇认为自己是天子,即上帝的嫡长子,天子自称“朕”,而其他人不能称“朕”,又采用了“五德之运”学说,认为周是火德,秦为水德,秦代周,符合水灭火。这反映出秦始皇 A. 彻底摆脱了商周政治观念的影响 B. 对君主专制有强烈的政治追求 C. 利用血缘关系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D. 主要采用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自己是天子,即上帝的嫡长子”,可得出具有神权与政治结合的色彩,而商周政治制 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也具有强烈的神权与政治结合的色彩,排除 A;“上帝的嫡长子”除了神 秘性外,还有唯一性,天子自称“朕”,而其他人不能称“朕”更能体现独尊性,“五德之运”学说也是为 了论证秦始皇统治的合法性,所以,以上材料体现了秦始皇对君主专制的强烈追求,故选 B;材料不能体 现利用血缘关系形成政治结构,这是周代宗法制的特征,排除 C;材料不能看出以德治国的方略,采用 这种学说意在论证秦代周的合法性,不代表治国主要采用这种方略,实际上,秦朝是依法家思想治国,排除 D。‎ ‎5.汉吕后尽专权横肆,吕后四年,曾有一诏书,说皇帝疾久不已,不可属天下,命群臣公议替代的新皇帝。霍光以后,汉昭帝崩,诏群臣议所立。这表明 A. 吕后专横左右皇帝废立 B. 君主专制权力日益加强 C. 官僚集团控制皇位继承 D. 传统政治习惯影响君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吕后命群臣商议皇位继承人到霍光时期群臣商议皇位继承人”说明传统的政治习惯影响君权,D选项符合题意。吕后专横左右皇帝废立的说法错误,后宫专政是君权膨胀的产物,A选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君权受到传统政治习惯的威胁,B选项排除。官僚集团控制皇位继承的说法错误,官僚商议皇位继承人主要是由于皇帝年幼导致的,C选项排除。‎ ‎6.西汉从周亚夫以条候为相起,至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前为宰相者必先得封侯,当时选相的范围局限在汉初被封的143个侯爵之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国家尚未形成完善的选官制度 B. 异姓诸候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 C. 汉初对宰相治政素养要求不高 D. 丞相权力过大引起皇帝的猜忌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西汉选相的范围,不是选官制度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异姓诸候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故B错误;选相的范围局限在汉初被封的143个侯爵之内,这说明当时忽视宰相治政素养的问题,而是局限于侯爵之内,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丞相权力过大引起皇帝的猜忌,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选相的范围局限在汉初被封的143个侯爵”,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宰相治政素养与选拔范围的关系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7.通过一系列诏令和措施,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立言极谏之士”。这样,在人才选拔制度上汉武帝推动了 A. 由高门政治向选贤政治的转变 B. 地方人才选拔荐官体系的构建 C. 系统考核中央官吏标准的制定 D. 对被举荐人考试方法的类别界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 ‎“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转变了高门政治基础,“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注重选贤,故A正确;材料虽然提到了地方向中央举荐官员,但不能说明地方人才选拔荐官体系的构建,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不是考核中央官吏的标准,故C错误;材料“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立言极谏之士’”是选官制度的变化,没有提及考试方法,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立言极谏之士’”,联系所学汉朝的选官制度分析解答。‎ ‎8.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利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 监察区域职能的转变 B. 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 C. 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 D. 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是西汉设立的负责监察的官员,“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权利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说明刺史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故A正确;建立监察区的目的是监督地方官员,更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是强化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材料反应的是刺史职能的变化,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并非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军阀割据”局面形成,故D项错误。‎ ‎9.贞观十七年,因地方大旱,朝廷派遣十七道巡察使巡查地方。此外,唐前期还设有诸道采访使、观察使、宣慰使、市舶使、海运使、户口使等几十种官职。这种措施的盛行,表明 A. 唐朝地方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B. 唐代统治者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C. 唐代重视地方制度的建设 D. 藩镇的存在分化了地方的事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代在地方设立诸多官职并不能说明当时地方体制存在严重弊端,故排除A 项;根据题意可知,唐代前期在地方设置的这些官职都不是固定的常设职务,所以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分散地方权力,而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制度建设,故排除B项,故选C项;题意中没有涉及藩镇的内容,故排除D项。‎ ‎10.魏晋时期经学有南北之分,“南学简约,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唐初,太宗诏令文士撰成《五经正义》并颁行全国,该书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此举意在 A. 促进南北学术的交流 B. 构建统一的政治文化 C. 确保选官取士的公正 D. 打破士族的政治垄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魏晋时期经学有南北之分”“唐初,太宗诏令文士撰成《五经正义》并颁行全国,该书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等信息来看,唐太宗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构建统一的政治文化,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故答案为B项。“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不能反映南北学术交流,排除A项;这一做法不能确保选官取士的公正,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方式的变化,与打破士族的政治垄断无关,排除D项。‎ ‎11.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 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 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 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答案】C ‎【解析】‎ 从北宋初期到北宋中期,御史的监察权增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也是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A项“相位之争”、D项“基本对等”错误,B项开始改变是是西汉武帝时。‎ ‎【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 ‎12.实行科举制度,士人可以“怀牒自进”,只要不属于朝廷禁止入试的带罪之人和数量有限的贱民,都可以自由报考,这表明科举制 A. 实现了选举对象的自主化 B. 有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C. 有利于改善社会读书风气 D. 加强了对特权阶层打击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所述等于说科举制度向读书人敞开了大门,给每个想争取和有条件争取更高社会地位的士人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把应试的主动权交给了选举对象,是否参选,取决于个人意愿,故A项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选举对象的自主化,不能说明选出的官员素质高,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规定不一定能改善社会读书风气,C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科举制报名的自主性,不是对特权阶层的打击,D错误。‎ ‎13.元代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如下:其一,长官拟定所议之事;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三,长官综合所议做出裁决;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这一做法 A.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控制 B. 避免了官僚之间的内斗 C. 制约了行省长官的权力 D. 提高了行省议事的效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议事程序”中“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可以看出,这一做法对“行省”长官的权力一定程度上有监督、制约作用。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是“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不是“朝政”;而且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官员的权力制约,与制约中央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并不一定就能够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排除;D项,行省议事程序加强了行省官员间的制约,不利于提高行省议事的效率,排除。‎ ‎14.明朝张居正所立了“考成法”规定六部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每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否则处罚六科(负责监督)也根据账簿,要求六部汇报执行情况最后内阁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这一方法 A. 有效防范了官员贪腐 B. 有利于工作效率提高 C. 使监察制度最终完善 D. 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考成法”是通过帐簿登记了解官员承办事务执行情况,以及层层监督、督促情况,这有利于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故B项正确。“考成法”不是防范官员贪腐,故A项错误。“考成法”也涉及行政部门的督促执行,并不能说明监察制度最终完善,故C项错误。这是对官员承办事件的考查,与中央集权无关,故D项错误。‎ ‎15.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这说明清朝内阁 A. 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 B. 设于宫中,有分散相权的作用 C. 地位尊崇,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D. 上传下达,帮助皇帝监察百官 ‎【答案】C ‎【解析】‎ ‎【详解】‎ 材料信息“‘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这说明清朝内阁地位尊崇,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故C项正确;皇帝掌握最高决策大权,故A项错误;明太祖时废除丞相,此时已无相权,排除B项;内阁是皇帝的咨询机构,不是正式的中央一级的机构,没有监察权,排除D项。‎ ‎16.清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的推行 A. 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 B. 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 C. 利于皇帝严密掌控行政体系 D. 建立起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 ‎【答案】C ‎【解析】‎ ‎【详解】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使得皇帝对行政体系的掌控进一步加强,C正确;密折制度的实行并不是确保了官员呈递奏折的权利,A错误;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密折制属于封建君主集权的体现,不是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D错误。‎ ‎17.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A. 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 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 C. 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 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描述的现象表明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原始直接民主方法,由于公民的道德休养的差异,在投票中出现以多数票而不是以公正正义或真理来判断,体现它的弊端,故C项符合;陶片放逐法是针对所有公职人员而不是仅仅对将领,故B错误;A项与史实不符;D项表述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18.雅典人组织上演悲剧时,要求全体公民不论阶层、职业都要参与进来。戏剧节期间,城里的一切事务都要停止,甚至妇女、奴隶、囚犯都可以出来看戏。为了能让穷人也看得上戏,自公元前五世纪末,雅典开始给看戏的穷人发放看戏津贴。这些做法旨在 A. 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 B. 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 C. 实现全体居民的平等 D. 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雅典的做法主要是借戏剧活动宣传城邦至上的观念,从而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故D项正确。允许妇女看戏,不等于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排除A。该做法主要看中戏剧的社会教化功能,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而不是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排除B。C项说法错误,是雅典公民平等,不是全体居民的平等,排除。‎ ‎19.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描述:“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就任后的第一项改革是拔除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材料中的“他”推行的改革措施 A. 提高下层公民的参政热情 B. 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C. 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顶峰 D. 使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拔除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反映了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隶制,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B正确;材料主旨是反映废除债务奴隶制,不是提高下层公民的参政热情,故A错误;伯利克里改革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顶峰,故C错误;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典民主政治确立,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拔除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梭伦改革的内容与影响出发,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0.《十二铜表法》第六表,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对改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这反映出罗马法的典型特征是 A. 商品经济影响下的私法发达 B. 注重调节公民之间债务纠纷 C. 严格限制奴隶主贵族利益 D. 确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答案】A ‎【解析】‎ 材料“本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反映了对木料所有人的私有权的一定的保护,体现了古罗马商品经济影响下的私法发达,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公民之间债务纠纷,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限制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C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反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故D错误。故选A。‎ ‎21.查士丁尼的《法学阶梯》指出:“关于买卖、租赁、合伙、委任等契约,债务以当事人的同意而成立。上列各种契约,其债务的缔结只需双方当事人的同意的说法,乃是因为其缔结既不需要用文书,也不需要当事人在场;此外,也没有必要给予某物,只须进行该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同意即可。”这表明 A. 罗马法严格的形式主义原则 B. 法律认可契约自由原则 C. 罗马法核心是保护私有财产 D. 罗马法的体系最终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最终落脚点是“当事人同意即可”,当事人同意说明已经订立了契约,据此可以推断出罗马法注重契约关系,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法突破形式主义原则,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体现的是一种契约关系,C选项排除。《民法大全》的发表标志着罗马法的体系最终完善,D选项排除。‎ ‎22.英国制度规定: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否則,他必须辞职或被解职;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对,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可见英国内阁制度 A. 极大限制阁员的个人自由 B. 要求阁员政治上互相信任 C. 保证了国王名义上的治权 D. 能有效减少立法上失误 ‎【答案】B ‎【解析】‎ 材料说明了英国内阁的集体负责制,涉及是决策层面,并未限制阁员的个人自由,故A项错误;由于实行集体负责制,阁员们要共同承担责任,所以内阁成员要充分地互相信任,否则不能作为同僚共事,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王治权问题,故C项错误;在立法方面,内阁只有立法提案权,最终立法过程由议会掌握,故D项错误。‎ ‎23.近代早期英国政府常常为战争债务所困扰。光荣革命后百年,英国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见下表),政府财政却从未崩溃,而且民众对购买国债欣喜若狂。这主要得益于 ‎1688—1689年,英法九年战争 ‎1701—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 ‎1718—1720年,四国同盟战争 ‎1740—174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 ‎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 ‎1775—1783年,北美被立战争 A. 宪政制度确立了政府的信用 B. 殖民掠夺扩张积累大量财富 C.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D. 议会改革使民众获得普选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概括材料“光荣革命后百年”“政府财政却从未崩溃,而且民众对购买国债欣喜若狂”和表格中的多次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确立政府的良好信用,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殖民掠夺和扩张,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下半期,故C项错误。议会改革是在19世纪30年代以来,故D项错误。‎ ‎24.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富兰克林说:“首先我承认,对这部宪法的若干部分,到现在也仍然不能同意,但没有把握说永远不会同意。同时我也怀疑,无论召开多少次会议,也未必能制定一部更好的宪法。因为每个代表固然会带来自己的智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他的偏见。我们能指望有完美无缺的成果吗?”由此说明富兰克林 A. 阻碍了宪法制定的进程 B. 批评美国宪法弊端丛生 C. 主张设计权力制衡框架 D. 认为制宪应该选择妥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因为每个代表固然会带来自己的智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他的偏见。我们能指望有完美无缺的成果吗”可知富兰克林强调的是妥协的艺术,中和大家的不同意见,D选项符合题意。富兰克林的主张推动了宪法制定的议程,A选项排除。此时美国宪法还未制定,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权力制衡,强调的是妥协,C选项排除。‎ ‎25.1819年职员马卡洛代表联邦银行拒绝向马里兰州纳税而被地方法院罚款,他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法官马歇尔从宪法起源和本质出发指出联邦银行是国会立法批准的国家机构,州对其没有管辖权,判决马里兰州不能向联邦银行征税。上述司法案例表明 A. 国会立法受到最高法院制约 B. 联邦政府与各州权力相互制衡 C. 美国州政府不再拥有征税权 D. 最高法院拥有解释宪法的权威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法官马歇尔从宪法起源和本质出发指出联邦银行是国会立法批准的国家机构,州对其没有管辖权,判决马里兰州不能向联邦银行征税”体现了最高法院拥有解释宪法的权威,故D正确;A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材料并未提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只是提到了最高法院对于法律的解释,故错误;B选项与材料不符合,材料中只提到了地方法院向最高法院上诉,但是并未提到地方对于中央的制衡;C选项不符合史实,地方在不违背中央宪法的情况下是有一定的自治权的。‎ ‎【点睛】本题考查美国三权分立的代议制,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为原则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美国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部分权力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在理论上,三权是完全平等,并且互相制衡。每种权力都有限制另外两种权力滥用的职能。这就是现代民主社会着名的三权分立原则。一般认为其思想根源来自法国着名思想家孟德斯鸠的着作《论法的精神》。‎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地方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回答:‎ ‎(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措施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 ‎【答案】(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 ‎(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 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 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解析】‎ ‎【详解】(1‎ ‎)不同:依旧材料“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强度”可知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后果:依据材料“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易于瓦解是重要原因”可知唐朝实行节度使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而宋代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造成宋代积贫积弱的结局。‎ ‎(2))特点:依据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可知元代管辖区域大,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但是虽然权力大,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却受中央节制以及民族控制。原因:依据材料“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背景”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的原因在于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和民族征服。影响: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保证了中央集权,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转型期,英国的家庭结构以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为主,子女的“立身期”在亲子关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时间比例。据本·阿莫斯研究,中下层家庭子女在外当仆佣学徒的“立身期”年龄大约在15-24岁之间;又据斯通估计,他们离家时的年龄一般在10-17岁之间。因此,尽管个人情况互有差异,但从整体上看,当时英国青少年中的大多数在核心家庭结构中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较短。一旦成婚,子女多另择新居,与父母的关系已超出核心家庭范围。‎ ‎——摘编自陈勇《近代早期英国家庭关系研究的新取向》‎ 材料二 ……随之而来的,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的法律支持也崩溃了。旧的司法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以血缘为主的社会结构,……这些反映封建社会关系的准则,显然与快速变化的时代是不协调的。在晚清和早期民国时代的新法典中,已承认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男女平等、妇女的财产继承权等,家族社会的古老的司法基础瓦解了。‎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家庭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家庭关系存在差异的原因。‎ ‎【答案】(1)特点:以核心家庭为主。子女的“立身期”占有较大的时间比例;青少年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较短;子女成婚后超出核心家庭范围。‎ 影响:利于培养子女独立、平等的意识;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劳动力,但是家庭伦理观念较为淡薄。‎ ‎(2)近代化的发展程度不同:英国工业革命水平高;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在慢慢成长。‎ 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不同: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完善;中国社会正在转型中,仍保留着旧社会的专制色彩。‎ 社会性质不同:英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水平好,社会思想较为开化。中国仍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社会教育水平较低,思想正在逐步开化。‎ 还有历史文化传统不同,价值观不同角度。‎ ‎【解析】‎ ‎【详解】(1)特点:概括材料“英国的家庭结构以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为主,子女的“立身期”在亲子关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时间比例”可知以核心家庭为主,子女的“立身期”占有较大的时间比例。概括材料“当时英国青少年中的大多数在核心家庭结构中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较短。一旦成婚,子女多另择新居,与父母的关系已超出核心家庭范围”可知青少年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较短,子女成婚后超出核心家庭范围。影响:考生可结合近代英国家庭关系的特点来分析其影响,如少年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较短有利于利于培养子女独立、平等的意识;根据材料“青少年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较短”可知家庭伦理观念较为淡薄;根据材料“中下层家庭子女在外当仆佣学徒的“立身期”年龄大约在15-24岁之间”可知为工业化发展提供动力。‎ ‎(2)差异的原因:考生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国家性质和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作答,如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化水平高,中国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缓慢发展;民主政治发展不同: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建立君主立宪制,并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步完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国家性质不同:英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半殖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文化传统不同:英国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中国受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美国近代史知识,对材料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字数200字以内。)‎ ‎【答案】结合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运行,联邦制政体的建立以及相应的民主措施进行论述。‎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考生在提出看法时不能偏离“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主题,表达清楚。论证看法时要史论结合,史实正确,逻辑严密,如总统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和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关系。‎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