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20近三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专题13议论文阅读(附解析)
专题13 议论文阅读 【2020年中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庚子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抗疫阶段性成果。这一成采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制度的优势和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实力,也与中国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息息相关。 ②敢于担当的精神,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体现。担当意味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将国家、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疫情期间,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戳中了人们的泪点:钟南山院士靠在车座上闭目小憩,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疲惫。这是因为钟老匆忙奔赴疫区,没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位84岁的老人,不亲赴抗疫一线本无可厚非,但他首先想到的是为抗疫尽自己的力量,不顾劳累与安危,毅然决然奔赴疫区。从年事已高的院士专家,到90后、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面对疫情义无反顾,坚定前行,承受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生命,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③抗疫英雄敢于担当,奋战在前线,广大民众也自觉服从大局,为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疫情突发正值春节假期,国家一声令下,全民响应,人们取消了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和各种聚会,克服困难就地隔离。武汉人民、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做出巨大贡献。他们面对离汉离鄂通道关闭后交通停滞、城市“停摆”,克服了近距离接触病毒、物资紧张以及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国难,服从大局,咬紧牙关,团结坚守。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战争中,英雄的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将载入史册,为人们所铭记。 ④医务工作者等抗疫一线的广大勇士逆行出征,不惧牺牲,用血肉之躯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铜铁长城:他们是栋梁,体现了敢于担当的精神。广大民众在疫情期间以国家利益为重,响应国家号召,约束自我,居家隔离;他们是基石,体现了服从大局的意识。有栋梁,大厦将倾;没有基石,栋梁也将失去支撑。由此可见,____________,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 1.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甲)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下,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 (乙)第②段列举钟南山院士和年轻的医护人员勇赴疫区的事例,意在证明有担当精神的人不分年龄大小。 (丙)第③段由之前的论证过渡到论述广大民众服从大局的意识,并用全国人民、武汉人民、湖北人民的事例来论证。 21 3.下面是有关抗疫的材料。请你结合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材料体现了中国人民怎样的精神。 材料: 所有好的做法如果想要奏效,必须要有公众的集体意愿。正因如此,中国有能力通过传统公共卫生干预方法应对一种新型的未知病毒。 ——布鲁斯·艾尔沃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 注:①(传统公共卫生干预)用提倡戴口罩、限制大众集会等手段来保障人民大众健康。 【答案】 1.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是能够战胜疫情的必要条件。 2.丙 3.材料说明了中国人民通过传统卫生干预抗击疫情,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公众的集体意识,及服从大局的精神。从文章中同样能够看出,这种“国家一声令下,全民立刻响应”的精神为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要明确文章的结构。开篇提出论点: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是能够战胜疫情的必要条件。第二段用钟老的事例证明了敢于担当的精神:第三段用全国人民、湖北人民、武汉人民的事例证实了服从大局的意识:最后一段进行总结,并且最后一段第一句总结了敢于担当的精神,第二句总结了服从大局的意识,因此该句应该整合二者进行总结。 2.【甲】错误。中心论点应该是: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是能够战胜疫情的必要条件。 【乙】错误。第②段意在说明中国人民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没有强调是否与年龄有关。 【丙】正确。“抗疫英雄敢于担当,奋战在前线,广大民众也自觉服从大局,为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做出了贡献。”由之前的论证过渡到论述广大民众服从大局的意识。“疫情突发正值春节假期,国家一声令下,全民响应,人们取消了春节期间的走亲访友和各种聚会,克服困难就地隔离。武汉人民、湖北人民顾全大局,顽强不屈,为阻击病毒做出巨大贡献。”用全国人民、武汉人民、湖北人民的事例来论证。 故选【丙】。 3.材料中提到的“传统公共卫生干预”需要的是全国人民的配合,体现了中国人的公众的集体意识,及服从大局的精神。并且点明了“所有好的做法如果想要奏效,必须要有公众的集体意愿”,结合文章论点中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更加符合服从大局的意识。 21 【2020年中考河北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情实感 ①作为狭义散文的“美文”,是一种侧重于抒发主观体验和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因此在它的全部篇章中间,应该是洋溢和充满着丰盈的情感。 ②古今中外多少优秀的篇章,都充分流露和倾泻着自己的情感。有的像炽热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呼啸的大海,有的像壮怀激烈的咏叹,有的像伤痛欲绝的悲歌,有的却又很欢天喜地的赞颂;当然也有与此很不相同的情形,那就是异常含蓄与蕴藉籍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表面看来似乎并不强劲和猛烈,但是在欲说还休的抑扬顿挫之中,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这股感情潜流的曲折回旋,因而会产生更多的回味,值得更充分地咀嚼。 ③根本的问题自然还不在于表达情感的方式,而在于感情本身是否真实与诚恳,如果是矫揉造作或虚情假意的话,无论是表演得多么热烈,或是装饰得多么含蓄,往往都无法打动读者的心灵,至多是只能暂时感动一些天真和幼稚的读者。他们一旦成熟起来,就会讥笑和懊悔自己,怎么会被这种矫揉造作或虚情假意所打动呢?一个真正对人类社会和广大读者负责的散文家,绝对不应该去抒发自己都未曾真正感动过的情绪,只有将真正使自己感动得无法抑止的情绪,很自然和诚实地表达出来,才有可能充分地去感动读者。 ④产生取之不竭的真情实感的深邃源泉,是在于时刻都不能忘怀现世人生,老老实实地诉说,切忌说谎和诓骗。如果有了这样坚实的立足点,就是翱翔于九天,神游于幻境,或进行巧妙的艺术虚构,也都会抒发出真情实感来的。“美文”艺术的核心确实是在于真情实感。散文家如果能够充分把握自己这股真情实感的激流,不住地汩汩倾泻,肯定就会出现富有艺术光泽的绝唱,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征,它对于艺术技巧的追求,较之小说、话剧与诗歌来说就要少得多了,所以任何一个为中华民族未来命运而搏斗,真心实意地挚爱着自己祖国的人,只要他能够驾驭着流畅和美丽的文字,就都有可能写出上乘的散文佳作来。 ⑤罗丹在《遗嘱》中这样说:“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他所追求的艺术理想,对于“美文”来说实在是太合适了,这样说来,能不能认为它似乎是一种很容易掌握的文学样式了?从表层的意义看来好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然而从深层的含义上来说,由于它可以凭借的技巧相对说来要少得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底下,如果不敢坦率和深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会显得空空如也,一无所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散文易学而难工”,确实是深切理解散文这种文学样式的真知灼见。 (选文有删改) 1.选文是围绕什么话题来进行论述的? 21 2.作者认为产生取之不竭的真情实感的源泉是什么? 3.选文第⑤段引用罗丹的话,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案】 1.美文中的真情实感 2.时刻都不能忘怀现世人生,老老实实地诉说,切忌说谎和欺骗。 3.说明真正的艺术不在艺术技巧。充分有力地证明美文艺术的核心是真情实感。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解析】 1. 本题考查论点的概括。论点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段、结尾段、中间,如果原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则应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结合第4段“‘美文’艺术的核心确实是在于真情实感”和本文题目“真情实感”分析,选文论述的话题就是“美文中的真情实感”。 2.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题干内容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根据第4段“产生取之不竭的真情实感的深邃源泉,是在于时刻都不能忘怀现世人生,老老实实地诉说,切忌说谎和诓骗”可知,作者认为产生取之不竭的真情实感的源泉就是“时刻都不能忘怀现世人生,老老实实地诉说,切忌说谎和诓骗”这句话。 3.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结合第4段“散文家如果能够充分把握自己这股真情实感的激流,不住地汩汩倾泻,肯定就会出现富有艺术光泽的绝唱,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征,它对于艺术技巧的追求,较之小说、话剧与诗歌来说就要少得多了”和第5段“他所追求的艺术理想,对于‘美文’来说实在是太合适了,这样说来,能不能认为它似乎是一种很容易掌握的文学样式了?从表层的意义看来好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然而从深层的含义上来说,由于它可以凭借的技巧相对说来要少得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底下,如果不敢坦率和深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会显得空空如也,一无所有”分析,对于散文来说,抒发主观体验和内心情感才是它的精髓和灵魂,也是它真正的艺术所在,说明真正的艺术不在艺术技巧。第⑤段引用罗丹的话“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是作为道理论据,为证明第4段的观点“‘美文’艺术的核心确实是在于真情实感”服务的,引用名人名言的道理论据可以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2020年中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1 网络文学作为当前大众文学的主要形态,它不只供娱乐和消遣,还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特別是在读者和作者都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下,必须更加重视网络文学影响人、塑造人的文化功能。因此,网络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的需求,是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核心举措。 网络作家必须有文化,懂文化,拥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网络创作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获得驭文谋篇之大端。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说:“网络文学是一个性价比最高的精神文明载体,它的素材基本源自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蒋胜男在创作《芈月传》时,特意引用了一些教科书中的内容,比如完璧归赵、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商鞅变法等。 同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网络作家拥有较强的文化辨识能力。传统文化既是一个丰厚的思想库,深邃厚重,又是巨大的素材库,内容驳杂,良莠并存,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科学智慧等,也潜沉了一些落后残余;既有自强不息、扶正扬善、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也有男尊女卑、因循守旧等思想糟粕因此,网络文学弘扬传统文化,需用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对其进行分辨、过滤,然后吸纳精粹,融入文学观念,成为创作素材。近年网络文学中那些备受好评之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作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理解。 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贴近时代实现文学创新,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网络文学使命担当相一致。网络作家应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学中的创新性发展。阿耐的网络小说《大江东去》描写主人公的艰苦创业和自强不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互助友爱,作者将这些传统的文化品格放到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展现出历史转型期平凡人物的不同命运,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明进步的足音。 (摘编自欧阳友权《传统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作为大众文学的主要形态,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影响人、塑造人。 B.第二段先引用唐家三少的话,再以蒋胜男的《芈月传》为例来证明观点。 C.网络小说《大江东去》受到好评,论证了网络文学可以实现创新性发展 D.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围绕网络文学发展的社会需求展开论证 8.文章第三段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9.网络文学要健康发展,对网络作家提出哪三个要求?请简要概括。 【答案】 1.A 21 2.①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两方面内容。②精华主要指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科学智慧和传统美德等;糟粕主要指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因循守旧等落后残余的思想。 3.①必须有文化,懂文化,拥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②需要拥有较强的文化辨识能力;③要贴近时代实现文学创新。 【解析】 1. A.错误,与原文“网络文学作为当前大众文学的主要形态,它不只供娱乐和消遣,还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特別是在读者和作者都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下,必须更加重视网络文学影响人、塑造人的文化功能”不符。故选A。 2. 考查对文段内容的分析概括。解答此题,要抓住第三段的关键句子“传统文化既是一个丰厚的思想库,深邃厚重,又是巨大的素材库,内容驳杂,良莠并存”是说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部分又有糟粕部分;“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科学智慧等,也潜沉了一些落后残余;既有自强不息、扶正扬善、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也有男尊女卑、因循守旧等思想糟粕。”具体解释了“精华”是指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和科学智慧等;“糟粕”是指男尊女卑、因循守旧等思想。 3. 这是一道理解文章内容和信息筛选题。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观全局,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语句,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第二段“网络作家必须有文化,懂文化,拥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第三段“同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网络作家拥有较强的文化辨识能力”;第四段“弘扬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贴近时代实现文学创新”,提炼语句作答即可。 【2019年中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何为英雄?英雄,就是当人民、国家处于危险之时,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解黎民于倒悬,救国家于危难,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杰出之人。 ②誓要“精忠报国”的宋朝名将岳飞,为抵御外侮,满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奔赴沙场。“许身国成壮河山”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一次核试验发生事故时,明知会有遭受核輻射的危险,但为了取回破碎的部件,了解事故的原因,他坚决地说:“我进去吧。”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这正是英雄们所具有的一种高尚的品质。 21 ③面对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这是英雄不同于凡人的又一可贵之处。2018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的老山雷场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说了句“你退后,让我来”。在突遭爆炸时,他本能地一挡,两三米外的战友得救了,他却从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在危险时刻第一个冲上前去,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他人的平安和幸福,这种舍己为人的气概正是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伟大气质。 ④正由于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豪的英雄。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现生机,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⑤因为英雄具有崇高的品质和巨大的价值,所以, 。都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尊崇英雄,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正义的维护,是对信仰的坚定,是对未来的守望。让我们把学习英雄作为一种时代的追求,让崇尚英雄蔚然成风。 1.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 B.(乙)文章列举岳飞、邓稼先、杜富国的典型事例,来论证英雄所具有的品质。 C.(丙)第④段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了英雄具有构筑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 3.下面是两位英雄留下的诗句。请你任选其一,结合诗句的内容和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他(她)具有怎样的英雄品质。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②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答案】 1.所以我们要把学习英雄作为一种追求 2.B 3.文天祥: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来是个文官,可为了反对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后来,南宋统治者投降了元军,文天祥仍然坚持抗战。不久,他兵败被俘,坚决不肯投降,还写下了有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变的决心。他拒绝了元朝的多次劝降,终于实现了舍身取义的理想,慷慨就义。秋瑾:这两句诗写自己胸怀壮志,寻找救国救民的 21 革命真理。1907年,秋瑾在浙江绍兴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的誓言。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感知和概括。⑤段在结构上属于总分总的模式,第一句总说,中间具体论证,结尾总说。结合“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尊崇英雄,是对历史的尊重”可知是在论证对英雄的崇尚敬重,结合段末的“让我们把学习英雄作为一种时代的追求,让崇尚英雄蔚然成风”一句我们可以确定句首应该是:“因为英雄具有崇高的品质和巨大的价值,所以我们要把学习英雄作为一种时代的追求。”据此理解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 A选项中“中心论点: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始终不乏英雄的身影”表述有误,文章的中心论点应该是“我们要把学习英雄作为一种时代的追求,让崇尚英雄蔚然成风”。 B项:第②段列举岳飞、邓稼先的例子,论证英雄具有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用生命担当使命的高尚品质。第③段列举杜富国的例子,论证英雄具有舍己为人的品质。提取这两个段落的中心句,所以此选项是正确的。 C项:第④段“英雄具有构筑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表述有误。而是“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故选B。 3.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与古诗知识点相结合的能力,难度适中,结合自身理解迁移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诗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秋瑾在浙江绍兴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的誓言。“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据此作答。 【2019年中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 21 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 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宇进行深入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有删改,摘编自朱万曙《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 C.目前,对清华简文字的识读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中一些文字还有待破解。 D.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 2.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请简要概括。 3.文中第三段举三个例子论述观点,是从哪三个层面来论述的?请简要概括。 【答案】 1.D 2.①要知晓文化家底;②要挖掘文化遗产;③要深入研究文化。 3.①重要文化遗产;②民间文化遗产;③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解析】 1.D“分总结构”错误,是总分结构。 21 2.考查对文章写作思路的理解。第一段“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提出问题,接下来分别抓住每段的中心句,把握介绍的内容,第二段“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第四段“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第五段“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三方面来解答。 3.仔细阅读这几个段,所举三个例子是有大小之分的,第一个“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角度来写的,第二个“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从民间文化遗产角度来写的第三个“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从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角度来写的。 【2019年中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坚定是生命的黄金 韩青 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随声附和,走着别人的路,重复着别人的生活,一言以蔽之,他们缺少自己的思考,更缺少人之为人的那份坚定。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 ②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五灯会元》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法常和尚是大师马祖道一的徒弟,学成后就在大梅山长住了下来,并在那里开始了传法生涯。马祖道一听说后,就叫自己的一位学僧前去问法常:“你在马祖那里学习,都悟到了些什么啊?”他回答道:“‘即心是佛’,所以,我就来这里讲解佛法了。”学僧说:“可是,最近大师讲‘非心非佛’。”他听了,微微一笑,说:“这老汉还在迷惑扰乱人。他说他的,我讲我的就是了。”学僧回去一一报告给大师,大师听了,拊掌大声称赞说:“大梅山的梅子熟了啊。”意思是说,法常已经真正悟道了。正是坚定,使他赢得了成长、声誉,否则,他就会沦落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③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容斋随笔》中就提到这样一件事。当年,隋文帝进攻陈朝,大军已经来到江边,而陈朝的都官尚书孔范对陈后主说:“长江是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分隔南北方,今天敌军难道能够飞渡吗?”陈后主认为他说得正确,也就没有严加防范,结果兵败亡国,孔范也流落到偏远地方。孔范的错误,就在于脱离事实,自以为是,盲目坚定。可见,对没有把提的事情,不要随意判断,轻易下结论。盲目的坚定,只能害人害已。 ④坚定,需要独立的人格,在该坚定的事情上,必须坚定。当年,林肯竞选总统时,几个朋友从某个会场给他发来电报,告诉他当总统还差两票,但只要他在当选总统后能给他们两个人在国会中谋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领满。他回答道:“这不是交易,我绝不许可。”如果没有这样的坚定,他也不会成为一个 21 受人敬仰的总统,他的名字也不会在美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⑤如果在该坚定的事上,不能做到坚定,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变得不再完整。也许有人会说,管他完整不完整,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行了。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 ⑥著名作家张炜说:“写作是一种心灵之业,要始终听从内心的指引,更是追求真理的一种方式。”坚定也是这样,源于心灵,听从心灵,更是对真理和世间美好的捍卫。有了这样的坚定,不管是怎样的私心杂念还是五彩缤纷的诱惑,都不能改变它,因为有它当关,万夫莫开。 ⑦由此可见,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梅山的梅子熟了”这句话含意丰富,表面上是说梅子成熟了,实际上是说法常已经悟道并有了独立的见解。 B.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论证了要多做有把握的事情,对没有把握的事情要正确理解、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的观点。 C.第④段举出林肯竞选总统的事例,旨在阐明在应该坚定的事情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保持独立的人格。 D.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2.下列与文中“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战国时期的屈原,能够在浑浊的世道中不随波逐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其人格和行为的真实写照。 B.《我最好的老师》中的怀特森老师曾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C.文天祥被俘后,抵制各种诱惑,在《正气歌》中写下“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的句子,以表明心志。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坚持刻苦研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务斯道,废寝忘餐。”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21 3.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 【答案】 1.B 2.D 3.(1)把坚定比作黄金,强调坚定的重要性。(2)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3)有了坚定,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4)没有坚定,人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是不归路。 【解析】 1.B.分析有误。第③段引用孔范的事例,是为了论证本段的分论点“坚定,要依据事实,要在对事实正确理解、科学分析、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判断”。 2.D. 有误。选项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刻苦研习” “务斯道,废寝忘餐”论证的是刻苦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与文中“坚定是生命的黄金”这个观点不相符。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首先,“坚定是生命的黄金”中把坚定比作黄金,意在强调坚定的重要性。然后结合文章中表现其重要性的句子分析即可。如“没有坚定,人就会随便更改方向,而一个随便更改方向的人,随时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不归路”“坚定,就是我们心灵的长城,有了它,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美好,更高贵,也更有价值和意义”。最后精炼地整合答案即可。 【2019年中考河南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①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读书、重视传承,千百年来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彭德怀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 21 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的关心督促下,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养成了读书习惯,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在科学上敢于“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读书种子”与实践“沃土”的紧密结合,必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注重“阅读力”,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 (作者:向贤彪。有删改) 注:①四民:士、农、工、商。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1.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谈谈你的体会。 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 【答案】 1.做一粒“读书种子”,重视读书,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2.①交代“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引出议论的话题。②引用黄庭坚的话,起到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③引用黄庭坚的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举例论证。举彭德怀用饭粒粘书页督促身边工作人员读书的例子,具体论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21 4.示例:读书滋养了我的心灵。阅读《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对奋斗的坚持让我感动,让我明白了奋斗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孙少安不安于现状,立志改变乡村贫困的面貌,虽经历重重困境,始终不改初衷,最终走向成功。这本书充满正能量,让我更坚定了努力奋斗、赢得未来的信心。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结合课文内容可知,从“重视学习、重视诗书,千百年来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中概括为:做一粒“读书种子”,重视读书,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并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2.本题考查理解开头语段的作用。议论文开头段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的作用,具体答题规范格式可参考: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结合第一段的内容可知,开篇介绍“读书种子”的由来,解释内涵,引出论题;引用黄庭坚的话,作为道理论据,引出下文对读书重要意义的论述;富有内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即可。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作用。结合划线语句内容可知,列举彭德怀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彭德怀注重学习而且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学习,做一个“读书种子”的分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结合题目的提示,选择其中任何一句话来举例即可。注意要选择名著,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言之有理即可。 【2019年中考江西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谈语言 王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 21 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有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 21 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1.通览全文,作者谈论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 2.文章在论述两个观点时都运用了事实论据,试各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3.对于语言规范化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 4.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 【答案】 1.(1)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2)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2.文章在论述第一个观点时,以一篇报道中误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的事例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论述第二个观点时,以报刊上一直错误使用的词语“最好水平”的事例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一是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二是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要尽量规范化;三是规范的标准要适应语言的发展。 4.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又不乏生动。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之后,可以搜集到作者的观点:“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据此理解作答。 2.此题考查的举例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采用举例论证方法+表达效果(具体有力或生动形象)+论证的观点。示例:③段通过列举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⑧段“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通过列举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的观点。据此作答即可。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对于语言规范化问题,作者在文中做了补充“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据此概括作答。 4. 21 此题考查对文章语言风格的赏析。文段的语言风格有很多种,有的诙谐幽默,有的质朴自然,有的华丽典雅。细读全文,摘录能体现语言风格的关键句子分析即可。“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等句子可以看出文章的语言质朴自然,娓娓道来,不枯燥,说理不生硬。据此作答。 【2018年中考北京卷】议论文阅读 ①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 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噎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③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循序渐进的读书方法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相适应的,因此,读书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都是从最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练起,杰出的文学家也都是从最简单的遣词造句开始写起。他们都是在起点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会不断提高,有了后来的成就。这充分说明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④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随着对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人们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而循序渐进的阅读就成为读书者进步的阶梯。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续书经验的总结。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正是这样,他才成为伟大的哲学家。 ⑤青年人读书欲望很强,读书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有些人读书贪多求快,“在空中起跳”,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结果收效甚微。因此,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日益精进。 1.上面的文字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________。(限12个字以内)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甲)第②段分别引用陆清献和华罗庚的话,来充分论证本段的观点。 21 (乙)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知识体系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丙)第④段先说内容理解的加深会带来思考的深入,据此提出观点,再用朱熹的言行做证明。 3.下面是《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两则语录,哪一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 1.读书需要循序渐进 2.乙 3.示例:我认为第一句话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一点与文章的中心论点“读书需要循序渐进”相符合。温习旧知识的过程,随着理解的加深,就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此,循序渐进的阅读有助于读书者的进步,与原文论点表述一致,所以我认为第一句话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 【解析】 1.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即可。可提取第一段的“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一句概括为答案,即“读书需要循序渐进”。 2.乙处说法不严密,第③段论述的重点是“任何学科的知识体系都是由浅入深建立起来的,起点都是基础知识”。 3.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所给句①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这一点与文章的中心论点“读书需要循序渐进”相符合。温习旧知识的过程,随着理解的加深,就会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因此,循序渐进的阅读有助于读书者的进步,与原文论点表述一致,所以我认为第一句话有助于你理解上面的文字。 【2018年中考河南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 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 21 一个共同体。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②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其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五四”期间,汉语严重欧化,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上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③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态度,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 ④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誉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洛萨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则套死。汉语有声调,音韵铿锵,和谐美丽,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认为,在这方面,汉语比西方语言略胜一筹。 ⑤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2050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因此,我们更应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 (作者:纪秀生。有删改) 1. 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请逐条概括。 2.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3.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汉语之美在于“精”。“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仅10个字,不仅使我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学。着语不多,会心自在深微处。 材料二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 21 ,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 【答案】 1.①我们曾经对汉语有自信,但近现代以来,这种自信产生了动摇。②为了维护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③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有其独特的优点。④汉语的国际地位提高。(意思对即可。) 2.首先从人们对母语的天然情感和汉语对世界的影响两个角度,阐述我们曾对汉语有自信。然后指出近现代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动摇的原因,并列举自信动摇给汉语带来的危机和伤害。最后指出重拾汉语母语自信的必要性。(意思对即可。) 3.材料一:第④段。这则材料突出了汉语简练的特点,可以证明“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致力的特征”。材料二:第①段。这则材料强调语言对民族的重要性,可以证明母语“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本。首先是失去自信。结合“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产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五四’期间,汉语严重欧化,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上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这是原因之一;“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这是原因之二;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这是原因之三。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思路的把握。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段,注意分层概括。要用到“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几个连词进行总结和归纳。首先提出“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徽章”的分论点;接着从正面举了自公元前841年以来汉语在历史上不曾中断的记录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来论证论点;然后从反面举了近现代以来汉语遭受的冲击以及面临的危机;最后强调了“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和论据关系的把握。论证过程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材料一突出了汉语简练的特点,可以证明“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致力的特征”,故应放在第④段;材料二强调语言对民族的重要性,可以证明母语“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故应放在第①段。 21 2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