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ww.ks5u.com 蚌埠二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物体属于天体的是 A. 在月球上登陆的“阿波罗”飞船 B. “吉林1号”陨石 C. 在轨道上废弃的人造卫星 D. 撞击在木星上的彗星碎片 ‎【答案】C ‎【解析】‎ ‎【详解】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在月球上登陆的“阿波罗”飞船是月球的组成部分,“吉林1号”陨石是地球的组成部分,撞击在木星上的彗星碎片是木星的组成部分,A、B、D错。在轨道上废弃的人造卫星仍然在围绕地球公转,是天体,C正确。故选C。‎ ‎2.下列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天体系统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中河外星系与银河系级别相同,但不包括地月系和太阳系。据此分析可知C对。‎ ‎3.据澳大利亚媒体5月13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如今已飞抵太阳系边缘。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探测器在某区曾拍摄到很多小行星的照片,该区域主要位于 A. ①与②之间 B. ③与④之间 C. ④与⑤之间 D. ⑥与⑦之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太阳系八大行星从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④、⑤分别是火星、木星,C正确。故选C。‎ ‎2018年7月28日凌晨,火星冲日(即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与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红月亮”(月食)同时出现,形成了“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吸引了广大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组成“火星伴月”天体为 A. 行星和卫星 B. 恒星和卫星 C. 行星和行星 D. 恒星和行星 ‎5. 下列天体中,距离火星最近的是 A. 金星 B. 土星 C. 地球 D. 太阳 ‎【答案】4. A 5. C ‎【解析】‎ ‎【4题详解】‎ 考查天体的特征。“火星伴月”的天体是火星和月球;火星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故A项正确。‎ ‎【5题详解】‎ 太阳系中,行星距离太阳远近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距离火星最近的天体是地球,C项正确。‎ ‎6.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 )‎ A. 日地距离适中 B. 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C. 地球上形成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D. 月球绕地球旋转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都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月球绕地球旋转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故D项符合题意。‎ ‎【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1、外部条件:‎ ‎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 ‎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内部条件:‎ ‎①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 ‎③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7.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 ‎ ‎①引起潮汐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 “磁暴”现象 ④诱发降水量变化(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影响有: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诱发降水量变化。潮汐现象主要是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故选B。‎ ‎8.蚌埠市固镇县某农户冬季利用大棚栽培草莓,取得了可喜的收成。该农户利用大棚主要改善了作物生长的 A. 热量条件 B. 水分条件 C. 土壤条件 D. 光照条件 ‎【答案】A ‎【解析】‎ ‎【详解】蚌埠市固镇县冬季气温较低,冬季利用大棚栽培草莓,是利用温室大棚增加了大棚内部的温度,是对热量条件进行了改善,A正确。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采用温室大棚主要是为了改善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温室效应主要是利用大气保温效应原理制作而成,玻璃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大,可见光射入玻璃室后被物体吸收。物体放出的是红外光,而玻璃对红外光透过率低。通过玻璃温室可以让可见光入射但不让红外光出去,这样就保住了能量,从而起到保温作用。‎ 突然迸发的巨大火舌形成了夹杂着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等剧烈变化的太阳耀斑。转瞬间,人们的手机信号消失、电台里的歌声被噪音替代……这一幕科幻片里常见的情景,也会在现实中上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发生这一现象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内部 ‎10. 太阳活动强烈爆发,对地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产生磁暴现象导致全球变暖 B. 北京地区可以在夜晚看到美丽的极光 C. 人们网上学习会受到严重影响 D. 干扰某些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电网的正常输电 ‎【答案】9. B 10. D ‎【解析】‎ ‎【9题详解】‎ 太阳耀斑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B正确。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太阳活动出现在太阳外部大气层,不是太阳内部。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产生“磁暴”,但不能导致全球变暖,A错;极光出现在极地地区,北京地区在夜晚看不到极光,B错;网上络连接,几乎不受影响,C错;太阳耀斑强烈爆发说明太阳活动剧烈,太阳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某些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电网的正常输电,D对。故选D。‎ ‎11.图中,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AB两图是侧视图,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正确,B不正确。CD为俯视图,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CD正确。该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选项,故选B。‎ ‎12.蚌埠与哈尔滨两地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蚌埠小于哈尔滨 D.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哈尔滨小于蚌埠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角速度是除南北极点外,都是15°/时。线速度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点逐渐递减,安徽蚌埠纬度低于哈尔滨,因此两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哈尔滨小于蚌埠,D正确。故选D。‎ ‎13.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 ‎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④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在阳光照射下而产生昼夜现象,迎着太阳的一面是昼半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是夜半球;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昼夜交替,①③正确。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生命存在、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无关。C正确。故选C项。‎ 甲地位于(40°N,120°E),乙地位于(20°N,20°W)。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东十二区 B. 乙地的时间比甲地晚 C. 乙地位于西二区 D. 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 ‎15. 当乙地的区时为2019年2月28日20点时,则此时甲地的区时为 A. 2月28日11点 B. 2月29日5点 C. 3月1日4点 D. 3月1日5点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甲地位于(40°N,120°E),乙地位于(20°N,20°W),两地同处北半球,甲地纬度高,甲地偏北,同时两地经度和小于180°,故甲地在东侧,故甲地在乙地的东北,D错误;根据地球自转规律,地方时“东早西晚”,据两地的经度判断甲地地方时早于乙地,B正确;甲地在东八区,乙地在西一区。A错误,C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甲地在东八区,乙地在西一区。当乙地的区时为2019年2月28日20点时,2019年不是闰年,2月共28天,此时甲地的区时为2019年2月28日20时+9=3月1日5点。故选D。‎ ‎【点睛】时区号=经度/15°=商……余数(余数大于7.5,商+1;余数小于7.5,取商)‎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  )‎ ‎①纬度低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④上空臭氧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7. 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山东半岛 D. 东南丘陵 ‎【答案】16. C 17.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相关知识。‎ ‎【16题详解】‎ 图中太阳能资源丰富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地区,其共同特点为海拔较高,晴天多,云量少,②③正确;内蒙古高原地区纬度相对较高,青藏地区与内蒙古地区纬度不同,臭氧层的厚度也不尽相同,故选C。‎ ‎【17题详解】‎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且地广人稀,适合建设太阳能发电站,A正确;其他选项所示地区均位于季风区,降水相对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条件均不如柴达木盆地。所以选A。‎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总结如下表:‎ ‎18.正常情况下,下列时间正午太阳光线照射到我们教室内范围最大的是(  )‎ A. 劳动节 B. 儿童节 C. 国庆节 D. 元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太阳高度角越小,照到室内的面积愈大,一年中5月1日和6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AB错误;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但接近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也不是最小,C错;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直射点接近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最小,室内面积最大,D正确。‎ ‎【考点定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名师点睛】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明确面积最大时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时即可判断。相关知识总结如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 ‎(1)纬度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2)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其变化规律有: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在北半球夏至日达最大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在北半球冬至日达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直射时达最大值。‎ 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境内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法国与克罗地亚的冠军争夺战于当地时间7月15日18时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东三区)正式开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太阳直射点 A. 位于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 B. 位于南半球,先向南移动后向北移动 C. 位于南半球,且一直向南移动 D. 位于北半球,先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 ‎20. 家住潍坊的球迷小明准时收看冠军争夺战的时间应该是 A. 7月15日10:00‎ B. 7月15日23:00‎ C. 7月16日2:00‎ D. 7月15日13:00‎ ‎21.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潍坊的昼夜状况是 A. 昼长夜短,且昼先变长后变短 B. 昼长夜短,且昼一直变长 C. 昼短夜长,且昼先变短后变长 D. 昼短夜长,且昼一直变短 ‎【答案】19. D 20. B 21. A ‎【解析】‎ ‎【19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境内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6月14日至6月22日直射点向北移动,6月22日至7月15日直射点向南移动,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先是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故D项正确。‎ ‎【20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法国与克罗地亚的冠军争夺战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东三区)于当地时间7月15日18时正式开战,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两地相差5个时区,相差5个小时,且北京位于东侧,时间较早,故家住潍坊的球迷小明准时收看冠军争夺战的时间应该是7月15‎ 日23:00,B项正确。‎ ‎【2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境内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根据白昼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在此期间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各地的白昼大于黑夜;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先向北后向南移动,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白昼变长,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白昼变短,故白昼先变长后变短,A项正确。‎ ‎【点睛】太阳直射点越靠近某半球回归线,则该半球昼长越长。‎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问题 ‎22. 球公转至图中所示P点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 B. 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 C. 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且直射点向北移动 D. 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23. 本地球从甲处经乙、丙、丁回到甲公转一周(甲、乙、丙、丁之间等距)四段之间用时最少的是 ( )‎ A. 丁—甲段 B. 甲—乙段 C. 乙—丙段 D. 丙—丁段 ‎【答案】22. B 23. A ‎【解析】‎ 试题分析:‎ ‎【22题详解】‎ 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太阳位于椭圆一焦点,从图中可看出水平方向上右侧为近日点附近即1月初,左侧为远日点附近即7月初,现在地球所示位置应位于1月初到3月21日前后,极昼极夜范围呈缩小趋势A错误;春分日前后晨昏线与地轴重合夹角为零故B正确;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C错误;为我国冬半年,不会出现秋高气爽天气D错误。‎ ‎【23题详解】‎ 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慢,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据上题分析得出从从丁到甲段经过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用时最少故A正确。‎ 考点: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 ‎24.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珠峰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 A. 白昼略长 B. 黑夜略长 C. 自转线速度略少 D. 自转角速度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同一条纬线上,日出日落时间相同。珠峰较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故日出略早,日落略晚;则昼长略长;而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则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略大。A正确。故选A。‎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该地的纬度是 A. 3°26′N B. 10°N C. 13°26′N D. 23°26′N ‎26. N~M区间 A.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B.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C.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D.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27. M日期,该地日出的方位为 A. 西南 B. 东南 C. 西北 D. 东北 ‎【答案】25. B 26. B 27. D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图示,图中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应该位于回归线之间,D错误。两次直射之间的太阳高度为76°34′,该地距离回归线的纬度差为13°26′。所以该地纬度为10°N,B正确,AC错误。故选B。‎ ‎【26题详解】‎ 该地纬度为10°N,图示N表示太阳直射时,M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N~M区间,10°N正午太阳高度变小,表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往北回归线移动。所以北半球的昼仍然在不断变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7题详解】‎ M日期,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非极昼极夜区的日出方向为东北,故该地日出的方位为东北,D正确。故选D。‎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8. 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A. 上海 B. 成都 C. 当雄 D. 北京 ‎29. 此次地震,拉萨有轻微震感,理论上拉萨居民感觉到 A.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 只左右摇晃 D. 只上下颠簸 ‎【答案】28. C 29. B ‎【解析】‎ 试题分析:‎ ‎【28题详解】‎ 地震波从震源传到地表,因地壳厚度不均,到达地表时间有早晚,地壳厚处后到地表,薄处先到地表,上海。北京位于第三阶梯的平原上,成都位于第二阶梯的盆地,当雄位于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最大,要高于平原和盆地地区,因此地震传播速度最慢,选A。‎ ‎【29题详解】‎ 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横波的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可以通过固体进行传播;纵波的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固液气三态物质都能传播纵波;纵波的传送速度快于横波。因此在陆地上,出现地震时,纵波先到达地面,人会感觉上下颠簸,后横波到达,人再感到左右摇摆;故答案选B项。‎ 考点:地震波的特点和传播速度。‎ 下图为风景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圈层的要素是 A. 瀑布 B. 岩石 C. 生物 D. 大气 ‎31.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答案】30. C 31. B ‎【解析】‎ ‎【30题详解】‎ 地球的圈层结构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在景观图中,花草树木属于生物圈,联系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所以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生物--树木花草,C对。瀑布属于水圈,岩石属于岩石圈,大气属于大气圈,不能联系各个圏层,A、B、D错。故选C。‎ ‎【31题详解】‎ 图中各圈层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A错误。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B正确。图中的各圈层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C错误。瀑布的形成过程,要先有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势落差,而后才可能有瀑布景观,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D错误。故选B。‎ ‎【点睛】黄果树瀑布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有水圈,如瀑布景观。有岩石圈,瀑布所在的陡崖,地表岩石等属于岩石圈。地表的植物属于生物圈。地表有大气,属于大气圈。‎ 读下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32. 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3. 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2. D 33. C ‎【解析】‎ 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32题详解】‎ 大气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地面辐射,故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读图可知,图中①是太阳辐射,②是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所以④对,D对。A、B、C错。故选D。‎ ‎【33题详解】‎ 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由上题分析可知,③是大气逆辐射,C对。A、B、D错。故选C。‎ ‎34.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热力环流、山谷风、海陆风、城郊风。‎ ‎【详解】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气压低。遇冷下沉,近地面气压高。水平方面上由高压吹向低压。读图,图A符合,A正确。山谷白天山坡升温快,气流上升。图B中同海拔高度的谷中空气的气温较低,是下沉气流。B正确。图C中白天的陆地应是上升气流,C错误,选C。图D是城市热岛环流,D正确。‎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 图中F处的盛行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36. 图中D处的气候特征是 A. 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 C. 温和干燥 D. 温和湿润 ‎【答案】35. D 36. B ‎【解析】‎ ‎【35题详解】‎ 图中气压带、风带位于北半球,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可知,F处风带位于中纬度是中纬西风带,北半球风向是西南风,D正确。故选D。‎ ‎【36题详解】‎ D处位于赤道附近,该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在赤道的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B正确。故选B。‎ ‎37. 读图,“下面是我校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 B. 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C. 10月6日最易出现霜冻 D. 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分析,10月4日,昼夜都是阴天,白天云层阻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不会太高,晚上云层的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的热量少,气温不会太低。平均气温也不会是最高,A错。10月5日,白天晴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晴天,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多,气温低。气温昼夜差值最大,B对、D错。同理分析10月6日,白天晴天,气温高,夜晚阴天散失热量少,平均气温较高,不易出现霜冻,C错。‎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热力作用的影响因素。‎ 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下图示意近地面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8. 图中箭头对应的力中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9. 如果图示现象为近地面AB两地热力环流引起,当两地冷热差异增大后,形成风的原动力会( )‎ A. 增大 B. 先小后大 C. 减小 D. 先大后小 ‎40. 关于图中A点和B点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B处风力大于A处 B. B处水平气压梯度小于A处 C. A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D. AB两处地转偏向力都平行于等压线 ‎【答案】38. C 39. A 40. A ‎【解析】‎ ‎【38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等压线高低分析,a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b为风向,c为地转偏向力,d为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力大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9题详解】‎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当两地温差加大时,气压差也会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加大,风力增加,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40题详解】‎ B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大于,A项正确。B处水平气压梯度大于A处;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风向垂直于等压线时平行于等压线;故BCD项错误。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共2小题,请按要求作答,并把答案写在主观题答题卡上。‎ ‎4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______,D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______,A点的地方时为______,E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图中AB是______ (晨、昏)线。‎ ‎(2)这一天______月______日前后,北半球为______ (节气)。‎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______。‎ ‎(4)图中C地的昼长为______小时,B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5)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请将A、D、B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至小排列______。‎ ‎(6)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的范围是______‎ ‎【答案】 (1). 北回归线或23°26’N (2). 120°W (3). 6时 (4). 24时或0时 (5). 90° (6). 晨线 (7). 6 (8). 22或23 (9). 夏至 (10). 昼长夜短 (11). 南极圈及以南地区 (12). 12小时 (13). 0 (14). 66°34’ (15). D-A-B (16).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区时计算、昼长计算、节气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判断等知识点。‎ ‎【详解】(1)此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是夏至,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或23°26’N,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E点所在经线,是昼半球分界线,图中半球被经线分为6等分,每份跨30°,据180°位置可知12时经线是120°W。D点是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A点位于夜半球平分线上,位于D点以西、经度差90°,地方时为0时,E点此时为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顺着自转方向,图中AB是由黑夜进入白昼是晨线。‎ ‎(2)此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是夏至,这一天是6月22‎ 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节气)。‎ ‎(3)这一天,北半球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4)图中C地位于赤道,终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B点位于南极圈,此时出现极夜,昼长为0小时。‎ ‎(5)C点位于赤道,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C点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23°26′,C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A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43°08’,D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23°26’,B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90°,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至小排列D>A>B。‎ ‎(6)此时,北半球为夏至,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点睛】距直射点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42.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沿30°N)表示的是“相同季节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气压中心名称:e______;f______。 ‎ ‎(3)此季节上海的气候特征是______;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______、______ (参照下列标注,填序号)。 ‎ ‎①a→b  ②b→c  ③e→f  ④f→e ‎(4)a、b、c、d、e、f六处中,降水最多的是______。‎ ‎【答案】 (1). 赤道低气压带 (2). 副热带高气压带 (3). 副极地低气压带 (4). 极地高气压带 (5). 印度低压 (6). 夏威夷高压 (7). 高温多雨 (8). ② (9). ④ (10). a处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大气环流示意图为材料背景,考查气压带气压中心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等压面的判读,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a、c气压带气流上升,为低气压带,b、d气流下沉,是高气压带。据其纬度可知,a是赤道低气压带,b是副热带高气压带,c是副极地低气压带,d是极地高气压带。‎ ‎(2)图乙是沿30°N的气压分布,e位于80°E附近,是上升气流,是低压,应该是亚洲低压(印度低压)。F位于160°E以西,气流下沉,是高压,应该是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 ‎(3)据甲图可以看出,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应该是北半球夏季,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此季节上海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伦敦终年受西南风影响,即图甲中b→c,北京夏季的盛行风是东南风,即图乙中f→e。‎ ‎(4)a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量最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