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13讲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学案)
第13讲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 ——(1978年至今)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时期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民主政治不断健全的时期;更是中国融入世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的时期。其具体表现为: (1)政治上 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完善。1978年拨乱反正后,我国健全了宪法和各项法律制度,恢复并健全三大民主政治制度,注重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战略,使民主政治稳步发展。 ②外交政策逐步成熟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在新时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充分发挥了世界大国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新型区域合作,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组建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经济上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本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迅速提升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1984年开始城市改革,逐步打破计划经济的僵化局面,使企业充满活力。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这样的开放格局引进了外资和技术,逐步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的目标,并加快了改革的步伐。21世纪初,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3)文化上 重新将“双百”方针作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文艺的“二为”方向,教育的“三个面向”,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科技上取得了包括载人航天在内的多项伟大成就。 1.[2017·全国卷Ⅰ]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答案 C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一是时间“1990年”,二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链接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这份报告通过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要求摆脱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故选C项。 2.[2017·全国卷Ⅱ]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 C 解析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A项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当时高等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D项错误。 3.[2017·北京高考]据下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观察“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可知,与1959年相比,1987年和1994年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大幅度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由单一的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大大促进了市场的活力,C项正确。“三大改造” 进行于1953~1956年,A项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于1953~1957年,B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项错误。 4.[2017·江苏高考]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 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答案 B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只有打破外贸垄断体制,提高产品质量,扭转出口亏损局面,才能扩大出口创汇,这就需要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因此B项符合题意。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世贸组织成立于1995年,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A、C、D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5.[2016·天津高考]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答案 A 解析 根据“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 可知,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故选A项;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而不是否决票,不能说明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而且B项也过于笼统,仅凭题干的事例也不能说明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的一切决议,故B项错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但是常任理事国的弃权或者缺席不被视为否决,不影响决议的通过,因此题干不能说明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故C错误;D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排除。 1.[2017·郑州一检]我国的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制定的,即八二宪法。在此之前,我国曾制定过三部宪法,即五四宪法(1954年9月)、七五宪法(1975年1月)和七八宪法(1978年3月)。这四部宪法中,首次明确承认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缺少,声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合法权益的宪法应该是( ) A.五四宪法 B.七五宪法 C.七八宪法 D.八二宪法 答案 D 解析 材料“首次明确承认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都不可缺少,声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合法权益”说明这部宪法应该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制定的宪法,故选D项。 2.[2017·江西十校一联]下表是某一时期我国部分报刊发表的文章。对其时间及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 报刊 文章 《农村工作通讯》 《分田单干必须纠正》 《湖南日报》 《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湖北日报》 《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 《大众日报》 《不容开历史倒车》 A.“一五”计划期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阻力 B.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C.“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困难中前行 答案 D 解析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材料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纠正“左”倾错误,但没有实行分田单干,故B项错误;“文革”时期,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农村全面推行人民公社,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实行了分田单干,但由于当时人们对分田单干的认识不够,导致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故D项正确。 3.[2017·衡阳联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摘自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A.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B.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C.并未与计划经济割裂 D.符合新自由主义特征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关于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定出自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依法治国范畴,因而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故A项正确;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起宏观调控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规定是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并非计划经济,故C项错误;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与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明显区别,故D项错误。 4.[2017·陕西八校联考]中国自1955年发行第一套全国通用粮票开始,至1993年票证的全面退出,长达三十多年,小小“票证”见证了新中国从物资匮乏到物质丰富的过程;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给老百姓最大的感受,就是逐渐摆脱和告别了“票证”所代表的物质匮乏时期。这一变化实质上体现了我国( ) A.居民消费方式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答案 B 解析 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推动“票证”时代结束,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居民消费方式的变化,故A项错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5.[2017·广东七校联合体二联]下面为1972~1985年中美贸易统计表(单位:万美元),据此可知( ) 年份 中国的出口 中国的进口 1972 3200 6000 1975 15600 30400 1980 105900 375500 1985 386500 386500 A.“文革”期间中美经贸往来和外交关系严重受阻 B.苏攻美守,导致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 C.中国外交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推动中美贸易发展 D.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推动中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 C 解析 分析表中信息可知,1972~1985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由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受外交政策的影响中美贸易额增长;1978年以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中美贸易额实现大幅度增长,故C项正确。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1975年中美贸易有所增长,A项错误;1980年中国进口大于出口,1985年进出口持平,B项错误;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表中时间不符,D项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