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言志第5课离骚节选学案语文版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言志第5课离骚节选学案语文版必修

第 5 课 离骚(节选) 学习重点 1.积累本文重要的基础知识,诵记屈原名句。2.理解并把握诗中的关键语句,分 析、理解诗人的政治抱负;感悟并学习诗人坚持真理、热爱祖国、至死不渝的思想。 一、文本名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二、屈原其他的名句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江》) 3.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 4.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涉江》) 5.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涉江》) 文本导学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偭规矩而改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进不入以离.尤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芳菲菲其弥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①虽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②替 謇朝谇而夕替.: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③相 悔相.道之不察兮: 执手相.看泪眼: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⑤信 苟余情其信.芳: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半封京信.半题诗: 低眉信.手续续弹: ⑥顾 忽反顾.以游目兮: 大臣争于私而顾.其民: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⑦修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 余独好修.以为常: (3)古今异义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自前世而固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类活用 (1)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前圣之所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朕车以复路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余马于兰皋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殊句式 (1)哀民生之多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余马于兰皋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吾知其亦已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中围绕着屈原写了哪几方面的矛盾冲突?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选文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后面又接着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前后 是否矛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文中重要诗句的作用。 .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段来增强韵律感、音乐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描写花草的诗句有“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 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些诗句对表现主人公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屈原(约前 340—约前 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 (今湖北秭归)人。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其中,《离骚》是屈原的 代表作。 2.背景展示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 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 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 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 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 278),秦将白起 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离骚”是楚辞篇名,“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 而写成的诗句。全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意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 发忧国之情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3.文体知识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 楚国文坛后,楚辞于是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 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创立 了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上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 放。 文内文外 《离骚》的语言特色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以热情真挚的语句、形象贴切的修辞表现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强 烈的忧国情怀。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 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 前两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的字眼, 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 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 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诗以四 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 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忽反顾以游目 兮,将往观乎四荒”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类文品悟 一腔爱国情,两行辛酸泪 在一个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开始了历史中的漫游。 穿过世事浮华,走过凄凉无奈,跨过沧海桑田,来到了一望无边的汨罗江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好奇地回过头,见一个身材高大却看似柔弱得 弱不禁风的老人,手里端着一杯水酒。杯中酒倒映的是寂寞的表情,还有颗颗的泪滴。 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影在你朦胧的醉酒中逝去,一个逗号慢慢地缩成了一个句号; 但是,我们拥有一个传诵千古的名字——屈原!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径直走到他的跟前,望着他那历尽沧桑的脸庞:“你已经被昏 庸的怀王放逐汉北,还指望再报效国家吗?你还是安心去隐居吧!”他笑了笑,三分的愉悦 七分的苦涩:“你以为我现在不是左徒了,位置不高了,就不能实现价值了吗?就不能报效 祖国了?你错了,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是左徒还是庶民,我那颗心永远不会改变!” 我又飞快地跑到那群得势后无比猖狂的小人身后,看见上官大夫靳尚的身影,那身影正 像幽灵般环绕在楚怀王左右。他像一只哈巴狗,在楚王面前摇头摆尾…… “瞧,人家靳尚的位置多高啊!自然价值也无法估量啊!哪像屈原你啊,只能在心中默 默地等待,等待艳丽的桃花再开……” “你说我没有实现价值吗?这要看‘位置’了。”不知何时,屈原站在了我身边,眼里 噙着泪花。 我激动地说了下面一段话: 您误解了,我无限崇敬您。 您被贬,但您的诗作《离骚》却流芳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您被贬,但您的心 一直牵挂着国家社稷、黎民百姓,惦念着国家的存亡。 您在政治上没有实现价值,但在文学上,您留下一座高峰,浸透了人格魅力的文学高峰。 您的诗作是文学上的珠穆朗玛峰,您的精神是文学史上的万里长河。时间飞快地流逝, 却带不走您留下的《离骚》,它绵亘千古而不衰,历经百代而不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您,在政治的位置上,没有实现价值;在文学的位置上,您价值巨大,千古流芳。 梦醒了,枕边湿湿的一片。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材运用 学完《离骚(节选)》后,你发现本文哪些材料(包括作者)可以用到写作之中呢?仿照下面的 示例,写出你对文本素材的发现和运用过程。 运用示例 伟大诗人屈原 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 以他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也有许多优美 动人的作品,但它基本上是群众性集体性的创作,个性的表现甚少。而屈原的创作,却是用 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及他全部生命的热情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这标志着中国古典 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 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受 到高度评价。虽然他的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背离所处时代和社会 的基本道德原则,但同时也要看到,屈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并不把自己看作君 主的奴仆,而是以君主从而也是国家的引路人自居。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有坚定 的信念,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自身所属社会集团的大多数人对抗,宁死不渝。这就在忠 君爱国的公认道德前提下,保存了独立思考、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 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你的发现和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醒:完成作业 第二单元 第 5 课 答案精析 语言积累 1.(1)①通“措”,措施。 ②通“服”,保持。 ③通“圆”,圆形的穿孔。 ④通“罹”, 遭受。 ⑤通“彰”,明显,显著。 (2)①通“唯”,只 纵使 即使 ②废弃 衰落 ③看 互相 帮助 ④本来 顽固 ⑤确 实 言语真实 书信 随手 ⑥回过头看 照顾 拜访 难道,反而 ⑦修洁 修饰 指修身养性 (3)①眼泪。 鼻涕。 ②这里指无所用心的样子。 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③工于取 巧。 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④指境遇困窘。 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⑤本来就是这样。 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⑥修长的样子。 形容色彩繁杂。 2.(1)名词用作动词,束缚、约束 (2)为动用法,为……死 (3)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 (4)均为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抑 (5)使动用法,使……转回 (6)使动用法,使……步行 (7)使动用法,使……加高,使……加长 3.(1)省略句,句前省略主语“余” (2)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于兰皋步余马” (3)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不吾知”应为“不知吾” (4)“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即“岌岌之冠” (5)“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即“陆离之佩” (6)被动句,“体解”表被动 整体把握 (1)屈原和楚怀王的矛盾。楚怀王贤愚不分,没有主见,轻信周围小人的挑拨。有关诗句:“怨 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2)屈原和群臣(主要是楚国旧贵族)的矛盾。群臣妒忌贤才,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他们投机 取巧,毫无原则。有关诗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竞周容以为度。” 重点突破 1.前一部分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因而遭到小人诬陷、倾轧,君主是 非不分,疏远了他。虽然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毫无变通、退缩的 念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就是对 这种心志的表白。后面写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在政治中积极进取,谋求变革。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是就在政治活动中的 进退来说的,并不意味着诗人就此放弃操守。因此,前后并不矛盾。 2.《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特 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 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 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 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 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 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 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 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力量。 3.(1)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 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 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 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 《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 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2)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 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 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 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 地作出了选择。 4.(1)押韵。根据上古音韵系统,《离骚》是隔句用韵的。如“余虽好修姱以 羁兮,謇朝谇 而夕替。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茝”中,“替”“茝”是韵脚;“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中,“错”“度”是韵脚。 (2)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是语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在这首诗中,一般是两句合 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兮”用在上下句之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3)大量使用对偶句。 (4)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郁邑”“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 菲”等是叠音词。 美点赏析 (1)交代了诗人自己被疏远放逐的原因及被放逐后的行为。(2)用自己爱好奇伟瑰丽的香蕙芳 芷象征自己高洁的品行,烘托了诗人高大芳洁的形象。在被疏远放逐后的恶劣处境中,诗人 仍让自己的马缓行在长满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在长满椒树的山丘,依旧以荷花、荷叶为衣, 表现了诗人无论“进”“退”,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始终不变,九死不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