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28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28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教案

第28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2014·课标全国Ⅰ,35)欧元的作用 ‎2.(2014·课标全国Ⅱ,35)欧盟东扩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1.(2017·课标全国Ⅰ,35)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 ‎2.(2016·课标全国Ⅰ,34)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全球化的努力 考点一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教材补充 ‎『历史概念』 舒曼计划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发表了一个西欧煤钢联营计划,这就是“舒曼计划”。该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煤钢工业为基础,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联营”。这为欧洲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史论观点』 欧洲联合的原因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考点二 美洲和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教材补充 ‎『史论观点』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出现 冷战结束后,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降低,各国纷纷致力于经济的发展,重视综合国力的提高,把经济区域化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经济区域化还是世界各地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反映,区域内的国家与地区只有在密切联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建立分工合作关系。同时,经济区域化又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参加经济区域化的国家希望通过区域内合作加强国际竞争能力。‎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考点三 经济全球化趋势 教材补充 ‎『史论观点』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则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巧学妙用]‎ ‎[图示构史]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图示解史]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漫画解史] 前进中的欧盟 ‎★从图片信息看,英德处在同一列车上,前方的路曲折而坎坷,形象地说明欧洲一体化道路将充满波折。‎ ‎[图示解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方法总结] 亚太经合组织 ‎[图示解史] 经济全球化发展 ‎[构图解史]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 ‎[漫画说史]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弊共生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经济和企业带来挑战和压力,将促进国内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心理认同感 ②煤钢共同体 ③欧共体 ④欧盟 ⑤欧元 考点二 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②贸易伙伴 ③1989 ④发展中国家 考点三 ①科学技术 ②通讯方式 ③市场经济 ④跨国公司 ⑤贫富差距 ‎⑥传染性和破坏性 ⑦发达国家 ⑧公正合理 考法1 史料主旨类——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及特点 ‎【考题1】 (2014·课标全国Ⅰ,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 A ‎『』‎ ‎★明立意 从欧元诞生的历史意义角度考查历史解释。‎ ‎★抓关键 欧元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欧元是欧洲一体化的产物,反过来也必然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清误区 本题属于文字信息论证型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容易犯夸大欧元历史作用的错误,B项中欧元的流通与贸易壁垒没有直接关系,且表述过于绝对化。‎ ‎『』 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特点 ‎(1)合作领域: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方向发展,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2)合作规模: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 ‎(3)合作方式: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 ‎(4)合作模式: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新模式。‎ ‎(5)组织性质:由经济组织发展为经济、政治双重性组织。‎ 考法2 史论阐述类——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考题2】 (2016·课标全国Ⅰ,34)推动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答案 B ‎『』‎ ‎★明立意 从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根据“茶叶”“石油”“可可”“天然橡胶”认清所列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大多是生产原料的发展中国家。‎ ‎★清误区 本题属于因果关系类试题,难度较大。由于国际组织多涉及可可、茶叶、石油等初级生产领域,考生易错选C项。其实,经济全球化一开始就出现在生产领域。‎ ‎『』 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对策 ‎(1)发展中国家要主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浪潮。‎ ‎(2)区域化和集团化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有效途径。‎ ‎(3)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积极稳妥地推进本国经济体制改革,健全防范风险体系。‎ ‎(5)提高综合国力,维护经济主权,保证经济有序发展。‎ ‎(6)积极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 考法3 史料主题类——欧洲联合之路的前进与曲折 史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法国和西德为首的欧洲核心国家开启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灿烂的风景,欧洲联合自强结出初步硕果。在法德塑造欧共体时,英国一直是“观望者”。后来,英国的态度开始由观望转向融入,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 ‎——整理自人民网 史料二 英国加入欧盟的历史,就是一部漫长、复杂、痛苦、犹疑和患得患失的历史。英国身处欧洲,却不认为自己属于欧洲,其经济规模排名欧盟第二,但不属于申根区、欧元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疑欧派”的观点是:加入欧盟,英国人根本没有得到益处。英国纳税人每年要拿出GDP的2%交给欧盟,而欧盟事务长期以来受德国和法国控制,英国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随着近几年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盟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成员国的外交、军事、财政、金融,甚至连能源都要插手,这在英国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耻辱”‎ ‎,近年来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6年6月23日举行的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全民公投中,最终决定退出欧盟。‎ ‎——整理自《环球时报》‎ ‎『』 ‎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主动融入欧洲共同体的原因。(10分)‎ 提示 原因:联合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欧共体市场对英国吸引力增大;美苏出现缓和,英美特殊关系开始松动;英联邦日趋松散,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一直存在“脱欧”倾向并最终“脱欧”的主要因素。(15分)‎ 提示 因素:历史传统“均势外交”和对欧洲大陆的“光荣孤立”政策;政治文化方面,英国“议会至上”的传统制度,反对欧盟向超国家方向发展;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地理环境;战后英国的“三环”外交战略和英美特殊关系;英、法、德对欧盟主导权之争;美欧在西方世界的主导权之争;欧债危机,难民问题所导致的现实利益矛盾等。‎ ‎『』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制定国家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历史上,英国无论是“入欧”还是“脱欧”,出发点都是英国的国家利益。所以在分析英国“入欧”原因时多考虑此举对英国有哪些有利因素;分析英国提出“脱欧”原因时,多考虑留在欧盟对英国有哪些不利因素。‎ ‎『』 欧洲联合的原因、原则和影响 ‎(1)原因 ‎①历史原因:谋求统一是欧洲政治家长期的愿望。欧洲国家有共同的地域、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语言上也有相通性。‎ ‎②现实原因:两极格局。欧洲和苏联格格不入,同时又受到美国的控制,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各国走向联合。‎ ‎③经济原因(根本原因):西欧各国普遍较小,为了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各国必须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④关键原因:法德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法德和解的实践。历史的教训使两国人民认识到,只有和平交往才能共同发展,欧洲要自强,唯有联合。‎ ‎(2)原则 ‎①正确反思历史,克服旧式的民族极端主义,坚持走一体化的道路。‎ ‎②努力处理国家主权与一体化的关系,逐步就“辅助性原则”形成共识。‎ ‎③灵活性和逐步渐进,排除强制性一体化。‎ ‎(3)影响 ‎①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的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起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经济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考法4 开放探究类——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史料 ‎『』‎ 史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两种发展状况,结合所学,任选一种发展状况进行论证。(12分)‎ 提示 示例:经济全球化发展高潮迭起。‎ ‎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开拓了海上通道,推进了欧洲、美洲、东亚等地区的贸易,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次高潮。‎ ‎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及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等推动国际贸易再次大幅扩张,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加速流动,轮船、火车、电话、电报等“新技术”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及新交通、新通讯手段的运用,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等推动世界贸易迅速增长。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局势的缓和,世贸组织建立,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生产过程中达到了新水平,国际资本市场流动性加强,推动了第三波全球化浪潮。‎ ‎『』‎ ‎☆某重点中学考生答题示例 ‎(1)明确论题: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三次浪潮和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三次挫折。任选一种即可。‎ ‎(2)史实论证:无论是三次浪潮还是三次挫折,可分别从时间、出现因素、结果等角度进行史实论述。‎ ‎(3)升华结论,照应主题。如考生最后对全球化受挫因素的归结非常到位。‎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作用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 ‎②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品结构等。‎ ‎⑤推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 ‎(2)消极影响 ‎①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②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将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大大增强。‎ ‎③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发达国家将高污染企业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采,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④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河南郑州模拟)1950年4月,法国外长舒曼宣布:“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组织之中。”这说明,法国倡导建立的“组织”具有(  )‎ A.开放性 B.强制性 C.彻底性 D.全面性 解析 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组织之中,表明法国倡导建立的“组织”对欧洲其他国家开放,具有开放性,故选A项。法国倡导建立的“组织”不具有强制性,因为只是法国政府的建议,B项错误;法国倡导建立的“组织”不具有彻底性,因为法国政府建议其他欧洲国家参加,不包括所有欧洲国家,C项错误;法国倡导建立的“组织”不具有全面性,因为法国政府建议只是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D项错误。‎ 答案 A ‎2.(2018·广东茂名五校调研)1999年欧盟在赫尔辛基举行首脑会议,决定组建一支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并成立一个由各国国防部长和参谋长组成的军事委员会和军事参谋部,致力于欧洲的决策和协调。这反映了(  )‎ A.欧盟各国已放弃各自的国防权力 B.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举足轻重 C.军国主义在欧洲范围内有所恢复 D.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解析 结合所学欧洲共同体是经济实体,欧盟成立后决定成立政治、经济实体,所以是一体化程度加深,故选D项。材料反映欧盟决定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说明欧洲加强国防,并不代表各国已放弃各自的国防,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国际影响,B项错误;国防布置是合理的,欧洲各国也未插手他国军事,不能说其是军国主义恢复,C项错误。‎ 答案 D ‎3.(2018·山东威海质检)观察下图,这一进程表明(  )‎ 欧元区进程 时间 加入欧元区的国家 ‎1999年 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11国 ‎2001年 希腊 ‎2007~2011年 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爱沙尼亚 注:英国、丹麦、瑞典等国则拒绝加入。‎ A.各国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诉求存在差异 B.欧元区的推进对各国经济影响差异显著 C.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各国对欧元的态度 D.欧洲一体化进程在曲折中不断走向深入 解析 欧元问世后,不同国家选择在不同时间加入欧元区,而英国、丹麦、瑞典等国则拒绝加入,这就显示了各国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诉求存在差异,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显示欧元区的推进对各国经济的影响,B项错误。材料中的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当,而对欧元的态度迥异,C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答案 A ‎4.(2017·安徽十校联考)‎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至今,贸易量翻了三番。但进入2017年以来,美国不断声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使得企业从美国向墨西哥迁移更加容易,导致美国工人失业而威胁退出。下面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加、墨三国完全实现了贸易自由化 B.墨西哥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受益国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面临挑战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缩小 解析 据材料“使得企业从美国向墨西哥迁移更加容易,导致美国工人失业而威胁退出”可知美国企业进入墨西哥和退出墨西哥都是以美国利益为主的,所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面临挑战,故选C项。完全实现了贸易自由化说法过于绝对,A项错误;美国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受益国,B项错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D项错误。‎ 答案 C ‎5.(2018·湖南邵阳联考)1988年,美国对墨西哥的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1.7 %,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0.49%,而在墨西哥的进口中,美国商品竟占了80%以上。这反映出(  )‎ A.加入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无益 B.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 C.美国在对墨西哥进行资本扩张 D.美墨两国间的贸易效益悬殊 解析 依据材料“美国对墨西哥的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1.7 %,进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0.49%,而在墨西哥的进口中,美国商品竟占了80%以上”可知美墨两国间的贸易不均衡,效益悬殊,故选D项。加入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来讲是有利有弊,A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在美墨贸易中出现的效益悬殊,并未上升到整个世界,B项错误;根据题意,美国商品占据墨西哥进口的80%以上,不属于资本扩张,C项错误。‎ 答案 D ‎6.(2017·江西九校联考)有学者曾指出:世界上虽然有许多不同层次的集团化经济,但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只有美、欧、日三家,它们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70%。这意味着经济区域集团化(  )‎ A.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对发展中国家没有影响力 C.发达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 D.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解析 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美、欧、日三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并不意味着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发展中国家没有影响力,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只有美、欧、日三家,它们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70%”,可知在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C项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错误。‎ 答案 C ‎7.(2018·福建龙岩质检)2017年1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上任后的第一份行政命令,正式宣布退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2月8日,英国议会下议院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离欧盟法案。这些现象说明(  )‎ A.双边贸易将取代多边贸易 B.保护本国经济的孤立主义抬头 C.全球化趋势首次出现逆转 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元化趋势 解析 美国和英国的决定都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避免与其他实力较弱的国家合作影响本国发展,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和英国结束多边贸易的合作协定,不能体现出双边贸易将取代多边贸易的趋势,A项错误;全球化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美英两国的个别行为,不能体现全球化逆转,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英的经济行为,不能体现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变化,D项错误。‎ 答案 B ‎8.(2018·江西鹰潭模拟)下图是2016年主要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值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值的统计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当今世界经济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B.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 C.发展中国家改变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 D.经济区域化趋势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解析 根据2016年主要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可以看出金砖国家贡献值最大,故选B项。材料无法反映是否走出金融危机,A项错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仍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C项错误;七国集团和金砖国家并不是区域集团,D项错误。‎ 答案 B ‎9.(2017·陕西汉中模拟)和露雪(跨国公司联合利华旗下品牌)进入上海冰淇淋市场后,因为竞争不过本地工厂,索性出高价收购,以消灭竞争对手。在获得垄断地位以后,再以高价在消费者身上把收购成本捞回来。材料说明了(  )‎ A.高价收购是垄断组织扩张的唯一手段 B.民族产业与外国企业无法共生共存 C.跨国公司通过资本扩张抢占市场份额 D.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占主导地位 解析 和露雪通过高价收购获得了垄断地位,表明跨国公司通过资本扩张抢占市场份额,故选C项。高价收购是垄断组织扩张的手段之一,A项错误;和露雪的事例是个例,并不能代表民族产业与外国企业无法共生共存,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跨国公司在整个国家的地位,D项错误。‎ 答案 C ‎10.(2018·湖北黄冈质检)“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工作职位。”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全球化使美国的劳工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B.全球化造成全球就业秩序出现混乱局面 C.全球性就业统筹协调机构已经建立起来 D.全球化使各国劳工就业面临着激烈竞争 解析 “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工作职位”,表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就业竞争激烈,故选D项。“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成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工作职位”表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就业竞争激烈,美国劳工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材料没有涉及到,A项错误;全球化造成全球就业秩序出现混乱局面材料没有涉及到,B项错误;全球招工大厅是劳工买方市场不是全球性就业统筹协调机构,C项错误。‎ 答案 D ‎11.(2017·全国新课程仿真信息卷)1986年中国开启复关(关贸总协定)谈判,前6年时间紧紧围绕4个字——“市场经济”。中国宣布实行商品经济,美国代表说没听说过商品经济,欧盟代表说英文里没有商品经济这个词,请中国代表给予解释。谈判因此迟迟没有进展。对此的正确认识是(  )‎ A.美欧对中国的复关谈判设置人为障碍 B.美欧的要求符合相关原则具有合理性 C.国际政治因素制约着复关谈判的进程 D.美欧没有正确认识中国经济改革成果 解析 “市场经济”已经被世界认可,而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对市场经济存在偏见,只接受商品经济这个概念,故选B项。题干反映了中国复关时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上的分歧,与美欧设置人为障碍无关,A项错误;1986年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际环境缓和,C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欧美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识,D项错误。‎ 答案 B ‎12.(2018·安徽宣城调研)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6月30日,WTO已受理了496起贸易争端案件,平均每年受理25起,这远远多于GATT存续47年间的受案量。这从一个方面表明(  )‎ A. 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得到认可 B. 经济全球化道路艰难曲折 C.国际贸易体系已走上法制化正轨 D.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解析 从WTO与GATT受理贸易争端数量的比较可以看出,WTO比较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故选A项。B选项没有体现出对比的内容;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D选项错误,材料与贸易保护无关。‎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华中师大附中模拟)(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任何时间段:20世纪50~60年代的增长率甚至超过了美国……像这样的高速增长在西欧十分普遍,而且没有被经济萧条打断,这主要依靠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欧洲食物产量的提高是在参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稳步减少的情况下获得的……50年代,欧洲由于工厂的兴建,产业工人的数量迅速膨胀,但是到了60年代,工厂工人的数量也开始下降,而产量却持续提高。服务领域的人员,如教师、职员、医务人员、保险和银行业人员以及从事“休闲工业”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却迅速增加。欧洲和美国一样,开始从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向具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服务产业的社会过渡,但是并没有危及工业产量的提高。‎ 材料二 整个20世纪的发展从许多方面强化了全球化的进程。例如,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国际机构,比如说与国联和后来的联合国相联系的国际机构,它们跨过国境,共同致力于健康或劳动标准问题。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逐渐发展而来的。‎ 但20世纪90年代对全球化的重新关注真正地反映了几个新的发展。首先,冷战的终结和系统性国际冲突模式的缺乏意味着全球联系的新机会和对全球联系的新关注……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这就为外国投资和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开拓了新的机会。‎ ‎——均摘自迈克·亚达斯、彼得·斯蒂恩等 著《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经济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国际因素,并结合有关史实谈谈你对“我们必须把全球化看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观点的理解。(15分)‎ 答案 (1)特征: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第一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减少;西欧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超过美国。(4分)‎ 原因:科技的迅速发展(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国家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欧共体;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二战后欧洲各国政局稳定,福利国家的建立;第三产业的发展等。(6分)‎ ‎(2)因素:科技进步的推动;各种国际组织与机构的推动;“冷战”结束和世界局势总体走向缓和;世界各国加快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等。(8分)‎ 理解:这一观点是符合史实的。(1分)16世纪,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殖民扩张不断加剧,使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20世纪,交通、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加快了全球化进程。(6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14.(2017·云南统考)(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全球化的理解,学者们有以下四种解释:‎ 第一,全球化5000年(全球化就是多个人口群体之间的联系增多,等同于文明的传播交流);‎ 第二,全球化500年(全球化源于西方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殖民扩张,把其他区域的文明都纳入其体系中);‎ 第三,全球化150年(全球化是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成功后才出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世界,并引发生产关系的变动);‎ 第四,全球化30年(全球化是20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的,其特点是国家被不断忽略,超国家组织不断产生并影响深远)。‎ 请用两个史实说明你认同的一种解释,并举一个史实反驳你不认同的一种解释。(12分)‎ 解析 ‎ 本题解题步骤,第一,选取一种自己认同的观点,第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条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对材料其他三种观点之一,用一条史实反驳其不当之处,组织答案时做到:一、史实准确、无误,紧紧围绕观点阐述;二、语言表达简练,富有逻辑性。‎ 答案 示例:同意第四种解释,真正的全球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2分)‎ 如1989年成立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3年诞生的欧洲联盟、1994年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1995年开始运作的世界贸易组织都是超国家的组织,极大地深化了国际间经济和文化的合作交流。‎ 不认同第一种解释,古代文明间的交往量少面窄,如哥伦布到达美洲前,亚欧文明与美洲文明间就缺乏真正的交流。‎ 或不认同第二种解释,它把全球化等同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而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殖民者对世界上许多优秀的文明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 或不认同第三种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加深了许多国家和民族间的误解和仇恨,甚至断绝了彼此的往来。(任选一种解释为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