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表的相应空格中。) 1、 《论语·公冶长》中记载:“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庄子•天地》也谈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都认为“治世”皆有道 B. “道”是哲学最基本范畴 C. 主张士人有自我价值判断 D. 主张士人“铁肩担道义” 2、 南宋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说:“自道德性命之说一兴……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作者在这里 A.主张为官者恪守道德 B.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C.反对文章行义和政事 D.反思官员不务实的思想原因 3、 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廷杖)此皆关系朝家纲常,有功名教者,虽见辱殿廷,而朝绅视之,有若登仙”。以上材料说明了当时士大夫 A.视接受廷杖为表达对朝廷忠义的机会 B.以臣服于君主的意见接受廷杖为骄傲 C.认为实施廷杖会损害国家的纲常名教 D.担心君主专制的迫害表现出喜欢廷杖 4、 某专家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是 A. 重视理论 B. 重视实用 C. 不求甚解 D. 具有理性 5、 宋人项安世说,“学诗当学杜(甫)诗,学词当学柳(永)词,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他认为杜诗柳词 A.有直抒胸臆的特点 B.是诗词艺术的巅峰代表 C.注重道德教化功能 D.体现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6、 拉尔夫《世界文明史》记载:“ 元代戏曲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提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 7、 “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主要代表……他永无休止地和朋友们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这表明,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关系是 A. 完全一致 B. 纠正与发展 C. 彼此对立 D. 毫无关系 8、 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被称为“人曲”,《十日谈》也被称为《神曲》的姊妹篇。这两部文学作品能够相提并论主要是由于它们都 A. 反对封建专制 B. 强调人、否定神 C. 抨击教会的黑暗 D. 主张政治革新 9、 孟德斯鸠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从事情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为此,他提出的政治学说是 A.人文主义学说 B.三权分立学说 C.人民主权说 D.理性自由学说 10、欧洲的某个时期,产生了一个“充满思考与批判”的社会群体,他们极力展望“新世界的政治蓝图”,认为天主教会“应对人们盲目崇拜、不宽容以及加诸于人类社会的无数不幸负责”。这个社会群体应是 A.16世纪的德国新教徒 B.17世纪的荷兰航海家 C.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 D.19世纪的美国工厂主 11、“一直以来,人们信奉的是上帝创造万物,物种各从其类繁殖,物种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 (这一)理论从此改变了这种认识。”材料中的“理论” A. 开创了近代物理学的实验科学 B. 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兴起 C. 促进了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索 D. 促进了人类对于自身的新认识 12、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的概念,一位学者指出工业革命时期也曾经出现过与之相似的“蒸汽机+”的现象:蒸汽机运用于陆路交通,产生了火车,运用于水路交通,产生了轮船。由此可以看出这位学者认为蒸汽机和互联最重要的共性在于 A. 工具性 B. 创新性 C. 实践性 D. 时效性 13、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 14、法国作家左拉认为:“绘画所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应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与这一观点相符的绘画风格是 A. 调动一切手段再现重大社会题材 B. 根据个人观察表现光与色的变化 C. 真实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D. 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和人的情感 15、19世纪浪漫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密切关系得到加强,因为两者都 A. 强调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B. 强调了对新的工业技术的社会贡献 C. 反对帝国主义的扩张 D. 在启蒙运动中发现共同点 16、“长江通商以来,中国利权操之外夷,弊端百出,无可禁阻。英、法于江浙各口力助防剿,目前小有裨益……我能自强,则彼族尚不至妄生觊觎,否则后患不可思议也。”这主要反映了 A. 19世纪末列强加紧资本输出 B. 鸦片战争前列强加紧进行商品输出 C. 洋务派面对内忧外患的自救主张 D. 太平天国领导人主张向西方学习 17、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发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 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18、“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即顺应天命改朝换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平等,消除贫富不均 C.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 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美国式的社会 19、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主要领导人认为,中国革命如今的失败不过就是类似于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7月所遭受的失败,很快就要迎来一个同样伟大的十月革命。至多经过比俄国当年七月到十月更长一点的时间,革命就可以重新走到大街上来。这种认识 A.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B.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催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埋下了中共“左”倾错误的隐患 20、李大钊在1919年5月9日《每周评论》上撰文指出:“威尔逊君!你不是反对秘密外交吗?为什么他们解决山东问题,还是根据某年月日伦敦密约,还是根据某年月日的某某军阀间的秘密约定?你自己的主张计划如今全是大炮空声,全是昙花幻梦了。”这表明 A. 李大钊已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B. 李大钊看清了列强意欲宰割中国的野心 C.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D. “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 21、邓小平曾经高度评价党的某次会议道:……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那次代表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该会议是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七大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中共八大 22、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A. 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 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 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 遵循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3、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C. 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4、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 文化大革命”, 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A.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B.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 C.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D.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 25、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的转变,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 A. 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B. 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C. 攻坚重点始终不变 D. 受苏联模式影响较大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8分,27题12分,28题20分,共50分) 26、(18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已经说过,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地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一个国家,绝非可以舍弃一切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当时除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更无比此再好的意见。惜乎当时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与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就是没有西学东渐的事实,中国社会,慢慢儿也要从根本上的变动的;不过变得慢些,又不是现在这种变法罢了……至于具体的办法,要提出方案,却不是一时办得到的事情。恰好这时候,西学东渐,和西洋人的社会渐渐地接触多了,关系密了;始而认识它的社会,和我们的组织不同;继而认识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可不仿效。于是改革之事,就起了轩然大波。 ——吕思勉《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二,指出作者对洋务运动及其指导思想的评价有何异同之处并说明理由。(6分) (2)材料一中的“时人”指谁?对待改革,材料二中的“一般人”与材料一中的“时人”态度不同,原因何在?(4分) (3)材料三的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轩然大波”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8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巨贾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终成眷属。司马迁以赞赏的态度将其写进《史记》中;宋明理学却给女性的道德规范作了最苛刻的规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就是大逆不道的;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鬼怪”。 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国最伟大事业的英雄是牛顿,……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托马斯·L·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 (1)材料一中宋明理学家和李贽对同一事件的评价截然不同,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不同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他们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4分) (3)牛顿解开“行星之谜”的“规律”主要指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4分) 28、(20分)“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艺”是指七种自由艺术(也是学习课程),即文法学、修辞学(包括雄辩术)、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 材料二 在16— 19世纪,除了渊源于古代四艺中的天文学外,力学、地理学、物理、化学、数学等新的都巳相继出现。 ——[美]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三 以下为某中学课程表(1968年5月—1969年) 一 天天读 革命歌曲 代数 运动 二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外语 运动 三 天天读 农业 语文 运动 四 天天读 农业二 代数 运动 五 天天读 语文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六 天天读 外语 军训 运动 (注:“天天读”指读《毛主席语录》;“运动”指体育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七艺“起源于古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9世纪出现一系列新的经济文化原因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该中学的课程设置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试从国际与国内两方面进行分析。(8分) (4)结合以上材料,就“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CDABA 6-10 ABCBC 11-15 DAABB 16-20 CBBDB 21-25 BDAAB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2分,28题20分,共50分) 26、(1)同:基本认可:理由:都从国情出发。(2分) 异:评价角度不同;理由:后者兼顾了历史文化和政教渊源。(4分) (2)“时人”指顽固派,封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2分) 材料二时期民族危机加深,政治腐败严重。(2分) (3)因素: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西学东渐的推动。(2分) 影响:政治方面,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方面,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6分) 27、(1)宋明时期,封建专制加强,“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对封建礼教的极端强调,扼杀人性。明末,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蔑视礼教、追求解放人性成为时代潮流。李贽否定天理的存在,主张追求幸福生活,因而肯定卓文君对婚姻的追求。(4分) (2)伏尔泰推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2分) 共同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和教会神学,发展资本主义。(2分) (3)规律:万有引力定律。(1分)影响: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成为启蒙思想家的武器,推动了理性时代的到来。(3分) 28、(1)实行直接民主(或民主制度);注重修辞;人文精神产生;流行逻辑与美育。(4分) (2)经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相结合(3分) 文化: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文主义(或理性主义)的影响;地理、物理、化学、数学等知识的进步。(3分) (3)特点:重视意识形态教育(或政治教育);重视教育与生产相结合;重视体育运动;忽视科学知识;与军事斗争相结合;个人崇拜等。(任答两点即可) (4分) 原因:国内:“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困难等。(任答一点即可) 国际:外交形势恶化;美国孤立封锁;中苏敌对;冷战;两极格局等。(任答一点) (4分) (4)看法:知识的价值取决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需求,不同历史时期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一样等。(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