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蛟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 所谓“天”就是天理 C. 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D. 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答案】C ‎【解析】‎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大意是:事情是由天定的于是都很服从;如果是人定的就会起纷争。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宗法制有利于稳定统治阶级内部统治秩序,故选C项,排除A、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名师点睛】‎ 答好本题的关键是对宗法制的准确把握。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本题王国维是论述周朝的制度,再依据“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说明该制度按照天意决定继承者的话,大家都会服从,避免了贵族之间的纷争,如果按照人的意图决定继承者的话,就会产生纷争。故与“定之于天”相对应的措施是宗法制度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2.分封制又叫“分土封侯制”,是古代中国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由此推断 A. 分封制产生于东周 B. 古代历朝都实行分封制 C. 分封的核心是土地 D. 封侯有义务保护周天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西周建立后就开始实行分封制,故A错误;秦朝统一全国后,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为历代所沿用,故B错误;依据“分土封侯制”可知,分封制关键是分封土地,故C正确;题干“分土封侯制”没有说明诸侯要尽义务,故D错误。‎ ‎【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分封制又叫‘分土封侯制’”即可。‎ ‎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此处“封建”是指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秦朝建立之后,实行郡县制,“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说明了在“封建”之下,官员是世袭的,即分封制,B正确,排除C。宗法制形成于西周时期,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旨在解决贵族在权力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与题目无关,A错误。行省制度是元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题目无关,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分封制。分封制,即封邦建国,意为“封建”,学生再结合题意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4.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与之渊源对应正确的是( )‎ A. 夏、王位世袭制 B. 周、分封制 C. 周、宗法制 D. 唐、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这些词可理解到,它们都与“祖”有关系,即血缘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古代中国的一项政治制度是西周的宗法制,C选项符合题意;王位世袭制有两种方式: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A选项排除;分封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B选项排除;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D选项排除。‎ ‎【点睛】‎ 此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主旨是在强调血缘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5.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材料表明“封建制度”‎ A. 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 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 C. 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 D. 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可知,西周初年建立的分封制主要是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C项正确。分封制后期,诸侯实力增强,地方的自主性增强,排除A。B项信息与题干重点强调政治稳定不符,排除。西周时期尚未形成“大一统”局面,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6.《左传》中介绍古代政治制度时说:"王后无嫡,则择立长;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里"古之制"是指 A. 等级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恩荫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故此处的“古之制”主要指宗法制而非等级制、分封制以及恩荫制,排除ACD,选B。‎ ‎7.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 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 C. 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 D. 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表明对宗法的遵从,故A项错误;“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没有涉及到礼乐制度,故B项错误;“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有利于形成对华夏祖先的认同,故C项正确;“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没有涉及王权与族权的分离和冲突,故D项错误。‎ ‎【点睛】‎ 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8.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封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A项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B项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项;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9.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钱穆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 A. 秦汉隋唐 B. 西周秦汉 C. 西周隋唐 D. 秦汉明朝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束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的是在秦汉时期,结束门阀士族把持政权的局面,实行科举制是在隋唐时期,故选A。根据材料分析,B项时期属于封建时期;C项时期属于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时期;D项是实行科举制时期,但是在隋唐以后。‎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10.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指 A. 皇帝制度 B. 三公九卿制 C. 御史制度 D. 郡县制度 ‎【答案】B ‎【解析】‎ 根据“秦朝……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表明秦朝创建的中央官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建立的中央官制,故B正确;皇帝制度、御史制度不是中央官制,排除A、C;郡县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即可。‎ ‎11.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 A. 能够解决地方无权 B. 保证了民主决策 C. 改变不了皇帝专制 D. 防止了官员腐败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秦政府”“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但最后集权于皇帝,本质上是皇帝的专制独裁。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论述的是“秦政府的组织精神”,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根据材料“秦政府”“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但皇帝拥有决定所有军国大事的决策权,不能保证民主决策,排除;D项,监察制度的性质,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在“人治”社会中,监察权的独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官员的腐败,因此该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点睛】解答这类选择题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一般从生产关系(在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产品如何分配)阶级属性进行分析。‎ ‎12.《全球通史》载:公元前127年,皇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据此判断,当时地方行政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有关知识的认识。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通过这项措施,王国的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答案是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名师点睛】“推恩令”实行原因:‎ ‎1、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的严峻形势;‎ ‎2、吸取晁错削藩令引起七国之乱的教训;‎ ‎3、实行“推恩令”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13.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官员,其职责主要是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这一制度 A. 削弱了地方权力 B. 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中国古代派出制度从秦一直延续至清,材料已经明确派出制度的基本内涵,不难推断出。根据材料对派出制度的阐述可知并没有削弱地方权力,故A错误。B与材料逻辑明显不符。从秦至清,其中不乏分裂时期,但仍实行派出制度,此项制度不足以达到维护大一统局面的作用,故D不选。作为中央派出机构监督地方官吏,显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 ‎14.明末清初思想家陆世仪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这种区分表明 A. 郡县制地方权力小,分封制地方权力大 B. 郡县制是官僚制,分封制的贵族制 C. 郡县制地方服从于中央,分封制地方分权于中央 D. 郡县制人口流动大,分封制疆域守护难 ‎【答案】B ‎【解析】‎ 分封制度的弊端在于官员的世袭,属于贵族制,郡县制下,官员由皇帝任免,是官僚制,故B正确;材料中指出郡县制的缺点在于官员的流动速度太大,分封制度的弊端在于官员的世袭,与地方权力大小没有联系,故排除A;材料中指出郡县制的缺点在于官员的流动速度太大,分封制度的弊端在于官员的世袭,没有涉及“郡县制地方服从于中央,分封制地方分权于中央”,故C错误;材料中指出郡县制的缺点在于官员的流动速度太大,分封制度的弊端在于官员的世袭,不是说郡县制人口流动大,分封制疆域守护难,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准确解读和理解,结合所学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15.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 宗法观念的弱化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风俗观念的演化 D. 社会治理的僵化 ‎【答案】B ‎【解析】‎ ‎“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说明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传统的族群社会逐步被取消,B正确;宗法观念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风俗观念不是材料主旨,C错误;社会治理作用逐渐加强,D错误。‎ ‎16.某同学在上大学选修课中国古代文化时,在周振鹤的《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请问这幅行政区划图描述了哪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A. 西周 B. 秦朝 C. 汉初 D. 元朝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该行政制度包括“郡”“ 县”“王国”“支郡”“侯国”等组成部分,可知是汉代的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制度,故C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是郡县制,元朝是行省制,故排除ABD项。‎ ‎17.清朝某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制度时,称这一制度导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极。”这一制度是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八股取士 ‎【答案】B ‎【解析】‎ ‎“高门华阀”等字眼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的注重门第高低,所以这一制度是指九品中正制,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察举制、科举制,所以选项A、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没有八股取士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8.唐代宰相会议在最后决策时,通常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方式,宰相必须在议决后上报皇帝的奏章联合署名,如某一宰相拒绝在奏状上署名,则此状即成为废状。这一做法有利于 A. 提高宰相议事的效率 B. 削弱皇帝的决策权 C. 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 D. 加强相权间的制约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宰相实行的“协商一致”,体现出集体议政的特点,这样做可以加强宰相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故D正确;A中提高效率难以说明;B中皇权至高无上;C中内斗显然不可避免。‎ ‎19.唐太宗认为政治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这反映了唐太宗 A. 重视唐代民主政治的建设 B. 意识到了制度设计的重要性 C. 认识到限制皇权的必要性 D. 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唐太宗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皇帝决策的失误,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故A、C项错误;材料“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反映了唐太宗认识到国家顶层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宋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分析解答。‎ ‎20.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最能体现此治国策略的朝代是 A. 唐朝 B. 北宋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多设官职来加强统治,这样必然会造成冗官的问题,这在北宋是最为明显的,所以最能体现此治国策略的朝代是北宋而非唐朝、元朝和明朝,所以综上所述本题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中的治国策略必然导致冗官问题,而北宋冗官问题很严重,所以符合题意的是北宋。‎ ‎21.元代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这说明 A. 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以看出,元代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故选C。行省制度下地方权力较小,故A错误;行省官员不是监察地方官员,故B错误;D是军机处作用。‎ ‎22.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说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 A. 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 B. 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 D. 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元朝实行行省制时,突破了自然区域界线的限制,形成了“犬牙交错”分布的特点,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 A项所述与材料信息相反,排除;材料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不光在是针对南宋统治区的,也针对金、西夏统治区 ,故D项错误。‎ ‎23.在宋朝,明令禁止应试举子对主考官自称"门生”,或称主考官为“恩师”、“师门”,并又创制“糊名”和“誊录“之制。这此做法从本质上反映了宋朝科举制 A. 能够杜绝科举考试中的徇私舞弊行为 B. 促使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到顶峰 C. 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需要 D. 为明清之际八股取士制度埋下隐患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宋代对科举制的完善,科举制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故C正确;A项中“能够杜绝”,表述绝对,错误;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宋朝完善科举制的措施有利于选官的公平公正,与“为明清之际的八股取士制度埋下隐患”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从本质上反映了宋朝科举制”,结合所学,科举制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 ‎24.黄仁宇认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帝国”,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隋唐是“第二帝国”,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 A.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B. 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C. 藩镇割据削弱皇权 D. 统治者的开放与包容 ‎【答案】B ‎【解析】‎ 科举考试通过才能录取,广大下层民众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实现社会阶层的跨越,符合材料中“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信息,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制,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藩镇割据削弱皇权属于地方制度变化,故C项错误;统治者的开放与包容属于政府政策,不符合材料“官僚政治”的信息,故D项错误。‎ 点睛: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而设立科目,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它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性格与形象,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风气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5.“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A. 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 科举选拔日益趋向严格 C. 中枢机构设置调整,六部地位提高 D. 官员数量相对减少,行政待遇提高 ‎【答案】C ‎【解析】‎ 隋唐时期,六部隶属尚书省(尚书省长官为宰相);到了明代,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后,六部直接隶属皇帝,因此六部长官级别提升,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是官吏级别的变化而不是官员晋升,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科举选拔,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行政待遇提高,故D项错误。‎ ‎26.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解析】‎ 科举制度是自由投考是要考试的,这样必然就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到文化水平但并不涉及到道德水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科举制度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自由投“考”,考试、读书必然就会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7.1800年,嘉庆帝曾说:“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首以严密为要。……(然)折稿未达于宫廷,新闻早传于街市。”可见,嘉庆帝质疑了军机处工作的 A. 高效性 B. 创造性 C. 特殊性 D. 保密性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军机处……首以严密为要”,然而折稿未达于宫廷却早传于街市,这表明了嘉庆皇帝对军机处保密性的质疑,故D项正确;依据“军机处……首以严密为要”可以看出,嘉庆皇帝质疑的不是军机处的高效性,排除A项;依据所学知识,军机处只是对皇帝的命令上传下达,跪受笔录,没有创造性的工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嘉庆皇帝对军机处保密工作的质疑,题干不能反映出军机处工作的特殊性,故排除C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军机处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首以严密为要”,对关键信息准确解读即可。‎ ‎28.《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 A. 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 B. 《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 C. 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 D. 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看出,《起居注》的历史变迁反映出皇权越来越强大,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A、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29.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 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 C. 明太祖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D.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简化了理政手续,提高了效率 ‎【答案】D ‎【解析】‎ ‎,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三公九卿制是秦始皇建立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还得经过门下省,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0.提高皇帝身边近臣的权力来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以下机构的设置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 枢密院、中书省、军机处 B. 中朝、内阁、军机处 C. 中书门下、枢密院、内阁 D. 中朝、三司、尚书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中朝、内阁、军机处都是皇帝任命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亲信组成决策或参考机构,以削弱外朝宰相或行政机构的实权,从而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故B项正确。A项中的枢密院和中书省、C项中的内阁和D项中的三司和尚书省均不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汉代内外朝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内阁制、军机处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相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汉武帝是如何解决封国问题的?‎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 ‎【答案】(1)制度:分封制原因:西周疆域辽阔,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2)制度:郡县制。‎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了统一。‎ ‎(3)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解决:颁布了推恩令)‎ ‎(4)特点:疆域辽阔制度:行省制度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许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趋势: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解析】‎ ‎【详解】(1)根据“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可知是分封制。根据“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2)根据“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可知实行的是郡县制,其作用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统治,巩固了统一。‎ ‎(3)根据“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可知汉初实行分封的原因是吸取秦亡的教训。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通过推恩令解决了封国问题。‎ ‎(4)根据“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可知元朝疆域辽阔。为此元代实行了行省制。行省制加强了元代的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5)综上以上材料可知,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是逐渐加强的,强化了中央集权。‎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的变化,依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答案】(1)制度:察举制。说明:崇贤使民俗会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 ‎(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任选两点 ‎ ‎(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任选2点 ‎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乡举里选”指的察举制度,因为察举制度的特征就是“乡举里选”,由于察举制度重视孝和廉,所以察举制度也就能够起到社会教化作用。‎ ‎(2)材料二是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变为了注重门第,名门士族垄断官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主要突出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中正官往往会徇私舞弊之类的答案均可。‎ ‎(3)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就是回答出科举制度的作用,以积极作用为主,例如,科举制度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科举制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度让社会形成一个读书学习的风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