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1.命题范围:岳麓版历史必修一全册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分数为100分 ‎3.第I卷为客观题,选择题60分;第Ⅱ卷为主观题,非选择题40分 ‎ ‎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下列诸侯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A.世卿世禄 B.随王出征 C.嫡长子继承 D.诸侯争霸 ‎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 A.青铜兵器    B.祖先牌位     C.铁制农具      D.皇帝宝座 ‎3.张九龄上疏(唐玄宗)言:“县令、刺史,陛下所与共理,尤亲于民者也。今京官出外,乃反以为斥逐,非少重其选不可。’’(玄宗)于是下诏择京官有善政者补刺史。这表明玄宗时期( )‎ ‎ A.京官腐败导致民心丧失 B.政府重视对基层的治理 ‎ C.京官地位不及地方官员 D.政府重视官员的品行才学 ‎4.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唐朝社会开放程度较高,主要得益于实行( )‎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均田制 ‎5.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加强了君主专制 ‎ C. 实行了科举制度 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 ‎6.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7.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 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 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 ‎8.古罗马颁布《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 )‎ 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 C.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 ‎9.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D.政治传统影响民众社会生活 ‎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联邦制 B.共和制  C.分权制 D.总统制 ‎11.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 ‎ A.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再度高涨 B.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逐渐平息 ‎ C.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法国人的思想 D.工业革命改变了法国社会的力量对比 ‎12.恩格斯指出:“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其中“这些机构”‎ 是( )‎ ‎ A.内阁 B.联邦议会 C.巴黎公社委员会 D.帝国议会 ‎13.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中说: “各处调的兵……毫无纪律。互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竞行遁去……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 ‎ A.丑化了清朝军队 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 ‎ C.反映了英军纪律严明 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 ‎14.冯友兰教授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中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以下说法不能论证冯友兰观点的是( )‎ A.太平天国的纲领没有体现反对帝国主义本身 B.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 C.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封建国家 D.太平天国的主张不能超越封建社会,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5.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中高度赞扬义和团:“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的一部荣誉”。造成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认识差距巨大的原因不包含( )‎ ‎ A时代背景变化 B.事件性质变化 C.作者立场变化 D.主观动机变化 ‎16.中共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和苏联并为“民主世界的双壁”。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 ‎ A.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施 B.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行 ‎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17.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 ‎ A.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 C.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18.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 ‎ A.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 B.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 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 D.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19.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 ‎ 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 B.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 C.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D.国民党统治中心开始转向农村 ‎20.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21.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22.2012年2月,习近平在访美演讲中说道”我们会永远缅怀当年以非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政治智慧打开中美友好合作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当年中美友好合作大门打开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B.打破了中美的外交僵局 ‎ C.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D.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3. 2011年是周恩来诞辰113周年,在纪念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下列各项不属于周恩来外交思想或外交实践的是(  )‎ A.提出不结盟的外交方针 B.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 ‎24.‎ ‎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是指(  )‎ A.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 B.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 C.国民大革命、《共同纲领》和“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5.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下列最能说明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的是( )‎ ‎ A.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B.规定公职人员薪金的最高限额 C.废除资产阶级的法庭 D.公社是经过人民自己选举建立的 ‎26.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27. 英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的国家。但在是否加入欧共体问题上,英国人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主导因素在于英国 ( )‎ A.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市场 B.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政体相近 C.念念不忘其昔日显赫的大国地位 D.企图控制欧洲并与美国全面抗衡 ‎28.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29.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 A.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B.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C.政治地位影响经济地位 D.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30.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 ‎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通过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革命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2分)汉朝时期又是如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2分)‎ 材料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 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3分)‎ 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2004年7月4日)‎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笼子”指什么?(1分)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3分)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总的趋向是什么?(1分) ‎ 材料四 现在有一些观点,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其理由大致有两点:第一、关于革命爆发的原因。把革命的爆发归咎于革命者非理性的主观意志。第二,关于革命的后果。指责革命造成对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直接导致军阀割据的局面,中断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邱涛《辛亥百年论革命》‎ ‎(4)材料四中的观点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显然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试根据所学知识予以批驳。(8分) ‎ ‎32.(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在于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二 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向我们挑战。‎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三 1997年,大国高层会晤的广泛和频繁为多年所少见。今秋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同克林顿总统进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的发展目标和框架达成了共识,决定“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江泽民主席同叶利钦总统今年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人民日报》(1997年12月1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及其具体体现。(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21世纪大国之间致力于建立怎样的关系,有何意义?(6分)‎ 高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BBA 6—10 ABDCA 11—15 DDDAB ‎ ‎16—20 BCDCD 21—25 BAABD 26--30 BCDADA ‎31.‎ ‎(1)周朝:实行分封制。(2分)汉:察举制和征辟制。(2分)‎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分)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分)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1分)‎ ‎(3)“笼子”指的是实行三权分立。(1分)制定了1787年宪法;总统是美国政府的首脑,经公民投票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总统必须执行国会通过的各项法案,并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的监督。(3分)趋势:政治民主化。(1分)‎ ‎(4)批驳: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是错误的,其理由是不成立的。(1分)①由于列强侵略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引起中国各阶层人民的反抗;(1分)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成立革命团体,提出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领导了一系列武装斗争,为辛亥革命爆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因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分)‎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经济近代化和社会生活多样化的进程;(2分)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所决定,其根源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1分)‎ ‎③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片面扩大了历史发展偶然性的作用,否定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没有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事件。(1分)‎ ‎32.‎ ‎ (1)外交政策:“冷战”政策。体现:提出杜鲁门主义,实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8分)‎ ‎(2)变化: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出现多极化趋势。原因: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等。(6分)‎ ‎(3)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意义: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