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完卷6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 1.《春秋》载,公元前651年,因周王力不能及,齐桓公乃召集诸侯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流通;《孟子》中提到治水的有11次,其中有一段直接指责当时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德行为。这些史实反映了 A. 王权衰微分封制被破坏 B. 建立统一国家的必要性 C. 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D. 儒家学者高度关注民生 【答案】B 【解析】据材料“齐桓公乃召集诸侯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流通、直接指责当时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德行为”等信息,可知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周天子衰微,导致了诸侯国之间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来兴修水利,对抗天灾,材料中的“盟誓”和指责,客观反映了人们对统一的愿望,B正确;王权衰微分封制被破坏,只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 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C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水利问题及天灾,D与材料无关。 2.秦亡汉兴为历史一大变局,“天命论”或“逐鹿说”(依靠个人智力与体力)是汉代人提出的重要解释。汉初围绕君主的作为,“逐鹿说”有相当的共识;东汉时“天命论”成为维护东汉王朝的有力武器,并成为班固编撰《汉书》的指导思想。这说明 A. 汉代强调命运不可违 B. 史学开始为统治者服务 C. 得天下者由人心决定 D. 统治需要影响历史解释 【答案】D 【解析】汉初“逐鹿说”和东汉时期“天命论”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因此可以判断统治需要影响历史解释,故D正确;汉初主张“逐鹿说”,是君主个人的作为影响历史变局,故A错误;奴隶社会时期,史学就已经为统治者服务,故B错误;“天命论”认为得天下是“天命”所决定,排除C。 3.《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这一衍变表明 A. 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 B. 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 C. 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 D. 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故事“目连救母”广为传诵,经久不衰是因为其宣讲故事“救母”的主题契合了中国的传统伦理,得到封建政府和众多中国人的认可,A选项符合题意。一个目连救母的故事和相关的民俗活动,不能充分说明佛教在民间流传更广了,B选项错误。目连救母和中国人宣扬的“孝”的观念一致,不能说明外来文化冲击了主流观念,C选不符合题意。只一项盂兰斋节不能得出世俗节日和佛教节日的趋同,D选项错误。 4.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东林党人顾宪成在无锡重修东林书院,撰写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此聚众讲学,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江南商品经济和手工业更加发展 B. 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影响广泛 C. 王阳明心学空谈玄说进一步传播 D. 政府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的发展表现。材料中的“事事关心”、“爱国”等处可以看出经世致用的思想,结合材料中“引起学者普遍响应”可以判断出,B项说法最合题意;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江南经济和手工业发展的现象,故排除A项;C项说法正好与题意相反,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学者的学风造成的影响,而非官方的推动,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 5.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道:“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 “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答案】D 【解析】根据“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结合所学,“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明末清初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故D项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民本思想,时间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南宋时期陆九渊的心学主张,时间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是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提倡民主,反对孔教的主张,时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6.明末清初,大陆居民特别是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与原住民共同参与当地开发。其影响是 A. 打击了东印度公司在台残余 B. 开始突破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 推动了台湾经济结构的转型 D. 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明末清初是海禁时期,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实际上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突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当时东印度公司并没有在台湾有势力;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D选项与材料无关。 7.据统计,1819-1840年,西人传人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约13种;1840-1860年,新增加了12种,这些新著对世界的描绘比较具体、详细。材料现象 A. 推动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 B. 为洋务运动开展奠定基础 C. 利于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 D. 强化了西方对中国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1819-1860年世界史地著作不断被西人译介和传入,这必然有益于国人对世界历史、地理认识的深入。故答案为C项。A项,推动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的说法夸大了世界史地传入中国的影响,排除;B项,为洋务运动奠定基础的不是西方世界史地著作,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到1860年西方并没有“控制”住中国,排除。 8.洋务派引用中国传统典籍来证明西学之天文算学、化学、重学、气学等均源于中学,认为这些科技不过“泰西智士从而推衍其绪”“而精理名言,奇技淫巧本不能出中国载籍之外”。洋务派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A. 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 B. 推翻中体西用学说 C. 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D. 坚持文明优越理论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西学中源”思想,这有利于洋务派缓解与顽固派的矛盾,从而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故A正确;“西学中源”思想为洋务运动减少阻力,并不是推翻中体西用学说,故B排除;洋务派并非全面学习西方文明,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坚持文明优越理论,而是说明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的目的,故D排除。 9.1896年,七十四岁高龄的李鸿章被清廷委以出使大臣,出访欧美六国。临行前家人恐不侧,专门准备一副楠木棺材随行,事后,李鸿章在致友人信件中抒发了对西方文明无限向往。李鸿章此行 A. 彰显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B. 萌发了学习欧美代议制的念头 C.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D. 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A 【解析】材料描述了“七十四岁高龄的李鸿章”仍然在为“清廷”效力,并且能认识到东西方之间的差距,表现了作为士大夫阶层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答案为A项。BC项,根据所学可知,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并且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已宣告破产,材料只是写到李鸿章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并没有点明是政治制度方面,而且由于阶级属性所致,李鸿章也不可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实施西式工业化的运动,但只学习的是西方的先进技术,并没有真正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排除。 10.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哩。”梁启超的这一认识 A. 缘于戊戌变法的失败 B. 反映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C. 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绝望 D. 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只有中国才能对东西方文明进行有效的调和,体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B选项符合题意。梁启超的这一认识与戊戌变法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中并未否定西方文化,C选项排除。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D选项排除。 11.19世纪末,清王朝的钳口禁忌(限制言论自由)进一步被突破,知识分子在许多地区创办学会、报馆、学堂。学会多达百余个,报纸也由19种增至70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社会启蒙的不断深入 B. 中学西学间矛盾的解决 C. 中体西用观念的流行 D. 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普及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伴随着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教授新知识、传播新思想的学堂和学会不断增多,作为大众信息传播媒介的报纸的种类也不断增多,清政府对思想和言论的控制力逐渐削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社会启蒙的不断深入,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当时中学与西学间的矛盾并未解决;C选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指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制度为根基,引进并应用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的想法,与材料中思想的启蒙革新逐渐深入相反;D选项错误,民众共和思想逐渐普及是1911年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材料中时间“19世纪末”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2.下表摘编自清末重臣戴鸿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国考察后撰写的《出使九国日记》。由此可知戴鸿慈 参观地 感想 伦敦博物馆 吾国宫内宝物,流传外间者不少,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 美国总统故居 诚哉!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德国 中国“观望不前,未知用电之理”,实属可耻 A. 是立宪派代表 B. 主张民主共和 C. 反对清朝统治 D. 充满爱国情怀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戴鸿慈对国宝流亡海外“刻骨铭心,永不能忘”,对中国“观望不前,未知用电之理”深以为耻,这体现了戴鸿慈的爱国情怀,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戴鸿慈的立宪主张,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他是立宪派代表;依据材料可知,戴鸿慈为清末重臣,他维护清朝的统治,并不主张民主共和,因此B、C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3.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汉语新添了“星期”和“星期日”等新名词,1907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对上述现象,正确的解读是 A. “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B. 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 C 清廷固守传统意识形态 D. 社会生活习俗完全欧化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结合中国传统的值日法创造了相应的新词(不用“礼拜”一词)并推行西式作息,这既与世界通例相接又是对传统的坚持和革新,这反映出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故B项正确,C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在19世纪末以失败而告终,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生活习俗完全欧化,故D项说法错误。 14.中国古代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1912年1月11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B. 近代女权意识逐渐增强 C. 社会生活日趋现代时尚 D. 封建正统思想已经瓦解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说明在中国近代革命及思想解放过程中同样注重女性力量,反映了近代女权意识逐渐增强,故选B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才推动民主科学观念深入人心,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且材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不能体现民主科学观念,排除A项;材料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天下兴亡,匹妇有责”,只能说明对女性的重视,不能体现社会生活的现代时尚,排除C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儒家思想,才使封建正统思想瓦解,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 15.1917年,陈独秀说:“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 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 B. 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 C. 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 D. 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可知体现的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B选项符合题意。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对未来中国社会的构想,C选项排除。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6.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 文学革命方兴未艾 B. 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兴起 D. 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899-1919年间中国思想界没有单独、完整的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说明当时国人还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文学革命始于1917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与当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情况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当时马克思主义并未引起社会重视,没有得到广泛深入的宣传,不能说明当时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C选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7.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答案】C 【解析】由“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可知孙中山认为国民党之所以在革命之后十二年还没有成功,而俄国革命六年就成功了,是因为俄国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所以选C;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所以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没有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所以排除A、B;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不够好,而没有改变斗争目标,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综合理解材料意思的能力。题干材料中外关联,综合性较强,孙中山的话涉及俄国、法国、美国革命成功的历史经验,而又对俄国与法美存在不同的态度,需要考生综合中外历史知识全面考量,才能深刻理解孙中山讲话的内在含义,一定程度上考查到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18.孙中山指出,凡是私人能力所及,或更宜私人经营企业,均应由私人经营,“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凡是攸关国民生计,具有独占性质的企业,均应“由国家经营之”。据此可知,孙中山的工业化道路 A. 强调国家资本主义为主导 B. 排斥利用外资振兴实业 C. 注重公私合营企业的建立 D. 重视个人和国家相结合 【答案】D 【解析】“国家奖励”、“保护私人经营”大部分企业,特殊企业 “由国家经营”,可知D项符合孙中山的设计;材料首要发展的是私人企业,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本题没有提及外资,所以B项不正确;孙中山没有专门分析私人、国家企业间的关联,C项不符合题意。 19.1927年初,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 A. 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 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中国革命道路 C.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D. 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这一思想对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丰富了中共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因此D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的思想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不是发展;B选项错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建立是在1927年10月,与材料时间不符; C选项错误,1927年初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 20.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党主办或控制的报刊上,唯物辩证法、社会形态的演进及社会主义的趋势等常常被自觉不自觉地提起或运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等这些本来属于共产党人的理论主张时隐时现。这反映了 A. 国民党思想控制的松弛 B. 国共两党关系缓和 C. 马克思学说传播的深入 D.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共产党人的理论在国民党的报刊上是自觉不自觉的提起,并时隐时现,而不是经常性的正常出现,说明国民党的思想控制并不松弛,故排除A项;报刊上理论的出现与否不是国共两党关系是否缓和的标志,故排除B项;共产党人的理论在国民党报刊出现说明马克思学说传播广泛,影响深入,故选C项;题意中并未出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内容,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排除D项。 21.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 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中国革命要联合资产阶级以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意在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故选择C;材料中毛泽东认为中国与俄国存在不同之处,可见其意不在借鉴俄国经验,排除A;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联合资产阶级,是出于完成革命的需要并非为了扩大阶级基础,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对右倾错误的批判,且此时党内也并不存在严重的右倾,排除D。 22.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地区视察时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 A. 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识 B. 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 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 D. 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是,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此邓小平针对的是之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性反思,故C正确;1992年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识,故A错误;1992年的十四大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建设,不是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故D错误。 23.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一切给我们认识的事物都具有一个数,而没有什么数既不能设想又不能认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任务就是去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了解宇宙本质,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反映了 A. 数学是人类科学中最基础性的科学 B. 把数学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强烈愿望 C. 智者学派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主观臆测 D. 人的价值实现在于人的理性精神的追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精神。材料“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了解宇宙本质,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反映了古希腊时期对宇宙和人类的理性探究,体现了人的理性精神的追求,故D正确;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数学是人类科学中最基础性的科学,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教束缚,而且古希腊时期并没有天主教的宗教束缚,故B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智者学派的主观臆测,而是反映理性探究,故C排除。 24.某著作描述某一时期的欧洲的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古代希腊和罗马人文主义的复苏 B. 商品经济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 大批优秀学者和文学家极力倡导 D. 天主教会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公敌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对个性的追求,题干的关键信息是“根本原因”。文艺复兴的经济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故选B;A是文艺复兴的表象,排除;C是个人因素,排除;C是启蒙运动的背景,排除D。 25.16世纪的意大利无论是相关《新约》的“基督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还是《旧约》的“上帝创世”“上帝的最后审判”等,均出自基督教《圣经》的内容,并占据着文艺复兴艺术的绝大部分版面。这主要表明 A. 作品对人生寄予美好的期望 B. 天主教的权威未遭冲击 C. 新旧过渡时期的时代特征 D. 自然科学尚未出现突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材料反映出意大利文艺复兴进入16世纪的鼎盛时期宗教题材在杰出的艺术作品中仍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这与中世纪封建神学的思想禁锢密切相关,因而体现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时代特征,故C项正确。A项材料体现不出,故排除;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进入鼎盛时期,天主教的权威受到了冲击,B项错误;D项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 26.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要目的是 A. 主张因信称义 B. 否定教皇权威 C. 反对禁欲主义 D. 强调王权至上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认为,教徒在精神上只服从上帝,在世俗生活中要服从世俗权威,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信仰自由和世俗权威高于教会,实际上否认了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的教义和主张,其目的是否定教会的权威;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马丁·路德对教皇地位的否定,反对禁欲主义是其中的一个表现;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世俗王权和神权的地位。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7.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他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 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 B. 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 C. 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 D. 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教会的建立,民族国家的建立推动欧洲传统大学在指导思想、课程设置、组织结构等方面向世俗化、民族化、人文化、科学化等方向发展,欧洲传统大学逐步演变为近代高等教育机构,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改革对大学学术自由的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教改革的影响,不是文艺复兴运动,B项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的“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可知材料信息主要强调大学的世俗化,不是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故D项错误。故选C。 28.英国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当立法者使人民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人民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洛克使用“上帝”概念的实质意义在于 A. “上帝信仰”由来已久 B. 弘扬“因信称义”思想 C. 强调“天赋人权”的合理性 D. 以神权对抗世俗专制王权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的信息体现出天赋人权的思想,洛克使用“上帝”概念实质上是强调“天赋人权”的合理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上帝”不是说明“上帝信仰”由来已久,A错误;“因信称义”思想是马丁路德的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不是强调用神权对抗世俗专制王权,D错误。 29.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 A. 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 B. 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 C. 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 D. 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盂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 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可知,盂德斯鸠和伏尔泰都对中国进行解读,以论证启蒙思想的合理性,为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故A项错误。二者都只是对中国进行局部解读,并没有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故C项错误。启蒙思想家并没有对中国是否跟上世界发展潮流进行评价,故D项错误。 30.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 唤醒了人性的复苏 B. 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C. 诠释了理性的内涵 D. 揭示了宇宙运行奥秘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应是指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应是指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文艺复兴唤醒了人性的复苏,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启蒙运动诠释了理性的内涵,近代自然科学(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综上所述,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国成立后,和平、秩序和统一并未出现。道德沦落、君主复辟和军阀割据长期困扰着孙中山,他求援的西方政府只支持各地军阀,对他发展中国的计划完全不感兴趣。而受过西式教育的新知识分子纷纷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思想领城进行激烈的变革,那些对凡尔赛和会极度失望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开始大量涌现,以追求知识和言论自由的北京大学则成为激进主义的温床。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公开承认信奉马克思主义,并称赞布尔什维克革命能媲美法国大革命,是“伟大的、世界性的及基本的カ量”。 ——摘编自徐中约(美)《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界逐渐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欧美大学的课堂;一些著名学者称其是“不可超越的哲学”、“要探索人类发展前景就势必求教于马克思主义”;各种牌号的“马克思主义”竟相出台,甚至神学也试图把自己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热潮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冷却了一阵,但世纪之交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又逐渐回温,马克思还被西方权威媒体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应该看到,这是马克思高贵人格、科学理论产生的巨大魅力,也是西方资本主义为各种无解的问题寻找出路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并改变了世界。 ——摘编自马理文《世纪思潮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热潮”的特点,并指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世界的进步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认识。 【答案】(1)因素:辛亥革命未能取得成功;西方列强不断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近代教育发展与知识分子的进步追求。 (2)特点:形式以学术研究为主;思潮起伏与政治局势密切相关;主要用途是针对西方的社会问题。 意义: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产生了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一批影响巨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被资本主义国家借鉴,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进步。 (3)扩大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使先进的知识分子更加坚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的信心,壮大了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 (1)根据“中华民国成立后,和平、秩序和统一并未出现”得出辛亥革命未能取得成功;根据“西方政府只支持各地军阀”得出西方列强不断侵略;根据“以追求知识和言论自由的北京大学则成为激进主义的温床”得出五四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根据“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得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根据“受过西式教育的新知识分子纷纷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思想领城进行激烈的变革”得出近代教育发展与知识分子的进步追求;根据所学,还可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等角度分析总结。 (2)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得出形式以学术研究为主;根据“热潮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冷却了一阵,但世纪之交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又逐渐回温”得出思潮起伏与政治局势密切相关;根据“是西方资本主义为各种无解的问题寻找出路的必然结果”得出主要用途是针对西方的社会问题。意义:结合所学,可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并建立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被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等角度分析总结。 (3)综合材料和所学,可从扩大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等角度分析总结。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符号,鲜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价值观和时代风貌,下表是不同时期的流行“热词”: 历史时期 热词 明末清初 君为臣纲,君权神授,机工,机户,异端,经世致用,章回小说,海禁。 19世纪40—80年代 天朝上国,鸦片,西学,买办,土布,洋纱,洋电灯,同光中兴,长毛贼,长毛妖。 19世纪60—80年代 洋务,自强求富,工商,国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 19世纪90年代 维新,立宪,《天演论》,戊戌六君子,设议院,祖宗之法不可变。 20世纪初 反清,革命,地方自治,新政,预备立宪,中华民国,三民主义,实业救国。 1919年前后 德先生,赛先生,国货运动,“二十一条”,马克思,俄国。 2019年 文明互鉴,区块链,硬核,融梗,996,我太难,霸凌主义,流浪地球,逆生长,脱粉,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要史论结合。) 【答案】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根据“19世纪60—80年代”“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1919年前后”四个历史时期的热词,可提出论题:近代流行语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的过程。论述:根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立宪”“反清,革命”“德先生,赛先生”,联系所学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史实,说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不断深入的过程。最后,说明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符号,反映了当时社会价值观和时代风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