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钢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钢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

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华文明的起源 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人类遗址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核心地区。从上图及说明中可以看出中国文明起源的显著特征是(  )‎ A.世界最古老的文明 B.分布广泛,趋向多元一体 C.分布均匀 D.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 ‎2.《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导致后者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社会的解体 B.私有制的产生 C.国家的建立 D.人性的退化 ‎3.著名史学家傅乐成先生认为:秦国举国上下都以对外战争为主要出路,倾力向外发展,自然战无不胜。这是因为秦国(  )‎ A.鼓励农业生产 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诸侯争霸,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 ‎5.《左传》载:“‎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诸侯坐大 B.王室衰微 C.封邦建国体制瓦解 D.经济领域变革 ‎6.周初号称“千八百国”,春秋时还剩一百四十八国,战国初仅余七大国与十几个小国了。由此现象可以推断(  )‎ A.周王朝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B.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渐现 C.先秦列国纷争局面结束 D.必将由一国统一天下 ‎7.《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 A.耜耕 B.牛耕 C.耧车 D.机耕 ‎8.《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9.近些年,“达人”成为热门词语。有人考证,该词最早见于《论语》中的“己欲立而立人(立人:使他人站得住),己欲达(达:通达事理)而达人”。下列言论与此观点有直接关联的是(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过犹不及”‎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1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  )‎ A.诸侯 B.卿 C.士 D.商人 ‎11.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 A.变法违背民意 B.变法深入贯彻 C.变法遇到阻力 D.变法宣告失败 ‎12.“及至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制六合”‎ 采取的措施是(  )‎ A.确立皇帝制、实行官僚制 B.建立刺史制、统一文字 C.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D.推行分封制、颁布严苛律令 ‎13.“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反映出秦统一的意义是(  )‎ A.使人民脱离了强大诸侯国的控制 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D.使人民有了相对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14.“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主要体现了(  )‎ A.皇位世袭 B.皇权至上 C.皇帝独尊 D.君权神授 ‎1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16.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随着有关秦始皇的影视剧增多,某校学生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产生了研究兴趣,围绕着他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展开了积极讨论,其中在思想上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焚书坑儒 D.统一度量衡 ‎18.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严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19.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  )‎ A.严格的等级制度 B.浓厚的宗族色彩 C.皇帝非常勤政 D.权力高度集中 ‎20.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1.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是(  )‎ A.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22.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刘邦 B.刘秀 C.王莽 D.项羽 ‎23.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  )‎ A.废除宗法制 B.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体制 C.加强皇帝制 D.实行三公九卿制 ‎24.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 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 ‎25.西汉初年,诸侯“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轻则骄奢淫逸,重则联手对抗中央。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铸造货币 B.颁布“推恩令”‎ C.推行儒学教育 D.建立刺史制度 ‎2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汉武帝大一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是(  )‎ ‎①颁布“推恩令” ②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北击匈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  )‎ A.皇帝幼龄即位 B.外戚宦官专权  ‎ C.黄巾军大起义 D.地方军阀割据 ‎28.“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文中评价的最可能是(  )‎ A.《史记》 B.《神农本草经》‎ C.《九章算术》 D.《黄帝内经》‎ ‎29.“汉朝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据此,下列对汉朝选官标准的判断,说法最全面的是(  )‎ A.以孝廉为标准 B.以才学为标准 C.以品德和才学为依据 D.以贤良方正为依据 ‎30.“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这首东汉末年的民谣反映了(  )‎ A.当时人民的愤怒情绪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B.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蔑视和仇恨 C.当时人民的彷徨和苦难 D.当时统治者害怕人民起来进行起义的畏惧情绪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31题24分,32题16分,共40分)‎ ‎31.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周初形势图 图二 春秋争霸形势图 ‎(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2分)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4分)‎ 材料二 图三          图四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4分)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4分)‎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中国历史》‎ ‎(3)列举至少两位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4分)‎ ‎(4)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元帝时,丞相匡衡占地三十多万亩,还不满足,又扩占了四万多亩。成帝时的丞相张禹占地四万多亩,都是泾水和渭水灌溉的上好肥田。贵族官僚大地主占有大量良田沃土,广大农民却“无立锥之居”。他们的生活“有七亡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材料二 “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东京莫与为比。”‎ ‎——《后汉书·邓禹传》‎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后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东汉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4分)‎ ‎(3)这些现象的出现对当时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历史学科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D D B B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C B A C B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B C B D B C C A 二、材料分析题(共两题,共40分)‎ ‎31. ‎ ‎(1)政治制度:分封制。(2分)现象:诸侯争霸。(2分)‎ 影响:消极:诸侯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2分)‎ 积极: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2分)‎ ‎(2)新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4分)‎ 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4分)‎ ‎(3)例如:孟子:人性善、仁政;墨子:主张节俭、“兼爱”“非攻”“尚贤”等。(4分)‎ ‎(4)联系: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4分)‎ ‎32.‎ ‎(1)土地兼并严重。(4分)‎ ‎(2)一些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权。(4分)‎ ‎(3)一方面激化了社会矛盾,(2分)另一方面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2分)造成中央政权的衰弱。(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