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8月月考(四)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8月月考(四)历史试题

临河三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80小题)‎ ‎1.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这类做法 A. 导致战国七雄局面形成 B. 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 C. 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 D. 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体现的是士的选拔不在看重血缘关系,表明贵族政治开始走向崩溃,C选项符合题意。战国七雄局面的形成是诸侯相互战争的结果,A选项排除。秦朝完成的国家的统一,B选项排除。百家争鸣属于思想领域上的变化,D选项排除。‎ ‎2.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殴大父母(祖父母)黥为城旦春。(城旦春:一种强制服役徒刑,男犯筑城,女犯舂米)这突出说明秦律 A. 厉行轻罪重罚 B. 保留原始习俗 C. 条文细密完备 D. 维护伦理秩序 ‎【答案】D ‎【解析】‎ 材料“(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殴大父母(祖父母),黥黥为城旦春。”说明秦统治者在依靠法律手段的同时,已认识到道德在保障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说明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的是伦理道德的作用,没有体现出原始习俗的作用和法律条文的完备,故BC项排除。‎ ‎3.春秋时期,在用人制度上,鲁国一方面坚持“非吾族类,其心必异”的“亲亲”原则,另一方面开始实行“尚贤”的措施,即选拔平民中的贤人做官。这表明鲁国 A. 选官制度比较完备 B. 新兴地主势力壮大 C. 儒法两家斗争激烈 D. 传统秩序面临解体 ‎【答案】D ‎【解析】‎ A选官制度比较完备的说法不正确,排除;材料涉及的是用人制度的变化,不能得出地主阶级势力强大与否的结论,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家思想,C说法不正确;材料“选拔平民中的贤人仕官”对传统的等级秩序形成了极大的冲击,D符合题意。‎ ‎4.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革 B. 血缘宗族性组织体系完全解体 C. 传统的政治体制开始崩溃 D. 新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确立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若干诸侯国不再分封血缘贵族,而是派遣行政官员管理,这表明原本分封制下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组织体系正在瓦解,分封制走向崩溃,故C项正确。生产资料所有制包括土地制度等,而材料强调传统的政治体制开始崩溃,排除A。B项“完全”的说法错误,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春秋时仅仅出现了县和郡的形式,尚未确立系统的郡县制,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结合分封制崩溃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5.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秦简,其中包含《置吏制律》三条,规定县、都官、十二郡官吏、属官的考核、升黜工作从每年的十二月开始,到次年月必须截止。这一规定 A. 可以用来佐证秦朝厉行法治 B. 说明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 C. 有利于国家政务的有序推行 D. 突出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到对官吏任免考核工作限制在每年的十二月到次年三月截止,避免拖拉影响工作运转,这样有利与统治机构的正常运行,正确答案为C。材料中没有涉及秦朝的厉行法治的信息,A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郡县官员必须由中央任命”,B错误。材料只是讲了对地方官任免和调整的有序性,没有“突出强化基层官员的责任意识”,D错误。‎ ‎6.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中国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 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 血缘政治影响深远 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 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 ‎【答案】C ‎【解析】‎ ‎【详解】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实现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由“‘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可知,贵族政治终将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而没有涉及皇权加强的信息,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B不符合题意。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D不符合题意。‎ ‎7.表 诸侯国 齐 楚 秦 赵 燕 韩 魏 士兵 数十万 百万 百万 数十万 数十万 数十万 七十万 有学者根据《史记·苏秦列传》和《史记·张仪列传》整理出战国七雄的士兵数(表),并根据“把‘数十万’‎看做是‘六十万’‎,战国时期各国平均每户约6人,各出士兵2人”的研究成果,推算出战国中期七国人口总数约1500万。该推算 A. 数据来自史学名著,完全合理 B. 史料依据不够充分,有待商榷 C. 因运用了统计方法,科学准确 D. 完整统计七国人数,可靠属实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根据《史记•苏秦列传》和《史记•张仪列传》整理出战国七雄的士兵数”“根据“把‘数十万’‎看做是‘六十万’‎”中可以分析出该推算的史料数据不充分,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可靠,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推算的史料和结论都不可靠。‎ ‎8.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这表明了当时 A. 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 B. 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 C. 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 D. 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都按由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讲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说明自先秦到秦汉史籍编写追本于黄帝,具有华夏统一的意识,故B项正确。血缘关系与儒家思想影响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华夏族统一的意识,不是论述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故D项错误。‎ ‎9.西汉时,皇帝多次下令 郡国广建皇室宗庙。东汉初年,庙制逐步简化,除在长安和洛阳立高祖庙,合祭两汉诸帝,此外别无他庙。这一变化反映出 A. 佛教东传日渐兴盛 B. 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 皇帝制度逐步稳固 D. 外戚宦官轮流专权 ‎【答案】C ‎【解析】‎ 庙制的简化是皇权加强的产物,所以这一变化反映出皇帝制度逐步稳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佛教的兴盛并非材料的主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宗法观念并未日益淡化,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外戚宦官轮流专权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0.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渐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 A. 属于地方自治机关 B. 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 C. 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 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 ‎【答案】D ‎【解析】‎ ‎“婚丧祭祀”等属于宗法,而“赋役征派,狱讼治安”等又属于行政职能,所以秦汉“乡里”既履行宗法又履行行政职能,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汉是中央集权制度,“乡里”并非自治机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秦汉“乡里”属于社会政治组织,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1.下图为秦朝中央官制结构图,据此可知 注:廷尉:司法审判奉常:宗庙礼仪典客:外交民族事务郎中令:宫殿警卫宗正:皇族宗室事务卫尉:宫门警卫治粟内史:租税财政太仆:马政少府:皇室山海池泽之税 A. 宗法制度不断强化 B. 家国同治特点突出 C. 君为臣纲思想形成 D. 三公分享政治权力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但管理的具体事情是涉及到皇族家族的事情,体现了当时国家机构的家国一体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秦朝中央机构的信息,而不是宗法制度不断强化,故A项错误。“君为臣纲”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与材料强调家国一体的特征不符,故C项错误。三公享有部分政治权力,但是军国大政系于皇帝之手,故D项错误。‎ ‎12.《吕氏春秋》载:“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据此判断,嬴政时推行“半两”钱的寓意在于 A. 突显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B. 宣传“天尊地卑”的思想 C. 显示王权至上,大秦一统 D. 促进大秦帝国内部的贸易往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吕氏春秋》所说,圣王效法天地之道,制方圆规矩治理天下,秦朝在全国推行“半两”钱以圆形方孔形制,体现了始皇帝的文治武功,如圣王一样,统治天下,至高无上,所以C项正确;突显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不是秦代选择货币形制所真正要体现的意图,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天地尊卑”,促进帝国贸易往来不是秦统一货币的主要意图,B、D项均不符合题意。‎ ‎【点睛】秦朝统一货币,使半两钱作为全国最早的统一货币,结束了刀、布、环(圆形方孔)钱长期混用的割裂局面,在中国货币史上具有里程碑式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3.楚武王命斗缗(王族)管理征服的权国,后来斗缗反叛被平定,楚王改权国为权县,派县尹管理,赋税和军队由楚王管控。此后,楚多次灭国设县,最终问鼎中原。楚“灭国设县”‎ A. 加速了兼并战争的进程 B. 健全了国家机器职能 C. 标志着官僚制度的确立 D. 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度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楚武王处于春秋时期,此时的战争是争霸战争,故A项错误;楚国“灭国设县”,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这健全了国家机器的职能,故B项正确;秦朝郡县制的推广标志着官僚制度的形成,故C项错误;材料和宗法制无关,故D项错误。‎ ‎14.汉代丞相有审核诏敕,纠正朝政得失之责。唐代将汉相权一分为三,其中的门下省长官负责批驳政议,也被称为丞相,与其他二相互相牵制。由此变化可知 A. 门下省在三省中最为重要 B. 唐代继承汉代的三省六部制度 C. 唐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D. 封建政治制度在唐代趋于成熟 ‎【答案】C ‎【解析】‎ 唐代分散相权的主要目的是分割宰相的权力来加强君主专制,C正确;三省权力是平等,A错误;唐朝对于汉代的三省六部制度进行了改革,不是继承,B错误;D项不是材料体现出的主旨,排除。‎ ‎15.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门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 A. 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的机构 B. 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 C. 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 D. 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门下”在发展过程中权力在不断加大,到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使丞相的的权力逐渐削弱,故C正确;AB两项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根据所学可知,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行使丞相职能,到明朝时期废丞相、设内阁,丞相才退出了权力中枢,故排除D。故选C。‎ ‎16.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庄的方式实行综合经营,以宗族为生产组织形式,修建坞壁营堡,私人武装多由徒附和宾客组成,并按军队的编制组织“部曲”家兵护卫田庄。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 A.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B. 具有社会治理功能 C. 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 D. 是分封制度的延续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庄的方式实行综合经营”“修建坞壁营堡,私人武装多”“并按军队的编制”可知东汉的田庄对土地、人口的控制都是相当严厉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而且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是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故C项正确。A项说法夸大了田庄的作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东汉田庄具有社会治理的功能,故B项排除。田庄不是分封制度的延续,故D项错误。‎ ‎17.汉代行政系统中,权力由丞相转移至大司马大将军,最后再集中于尚书台这种改变使 A. 行政职能日趋繁琐 B. 尚书台成为决策机构 C. 专制皇权得以加强 D. 丞相权力被逐步分割 ‎【答案】C ‎【解析】‎ 权力由丞相转移、集中到尚书台,形成“内外朝制度”,以此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均排除;丞相被架空,而不是权力被分割,排除D项。‎ 点睛: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组成。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中外朝之分出现于汉武帝时期。西汉早期,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丞相也参与谋议。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而削弱丞相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得以形成。有了中朝,自然会有和它相区别的外朝。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 ‎18.下表是关于古代分封的历史记载。据此可知 A. 分封制正式起源于黄帝时代 B. 分封的依据是要有功于王朝 C. 分封时主要赐予封地和爵号 D. 推行分封主要出于政治目的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中历朝分封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即推行分封的目的是出于政治的考量,故D项正确;分封制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故A项错误;材料中西周和明朝分封的依据是血缘不是功绩,故B项错误;西周分封时除了赐予封地和爵号外,还有人口,故C项错误。‎ ‎19.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自居,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称为“君父”。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这反映 A. 皇帝神化君权以强化统治 B. 宗族关系成为皇帝执政基础 C.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D. 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 ‎【答案】C ‎【解析】‎ 皇帝被称为“君父”,地方官被称作“父母官”,天下百姓是“子民”,这一现象是受到了中国古代“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故C项正确;皇帝以“天子”自居,神化了君权,但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皇帝执政的基础是。君权神授是皇帝执政的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故D项错误。‎ ‎20.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旨 A. 强化专制集权 B. 巩固宗族团结 C. 稳定统治秩序 D. 维护社会和谐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起到了宗族团结的作用,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专制集权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宗族团结而非稳定统治秩序,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宗族和谐而非社会和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晁错,西汉颖川郡人。文帝时被派去向秦朝遗臣伏胜学习《尚书》,后提升为博士。景帝时升任为御史大夫。他向景帝报告诸侯王势力膨胀的事实,请求削去他们的“支郡”。在《论贵票疏》中,晁错开头就提出了发展农业、搞好粮食生产的“开其资财之道”问题。为了长有其民,就要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广积粮食,充实仓库,以供应边防之需,防备水旱之灾。在《言兵事疏》等文中,晁错总结了近世汉匈关系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对待匈奴的战略战术。他主张招募内地之民移屯于边塞,适当安排,使他们一面从事农业生产,一面进行军事训练,做好守边备战工作。‎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据材料概括晁错的主要治国思想。‎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晁错对汉初社会发展的贡献。‎ ‎【答案】(1)政治上:主张削藩,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积粮充库,防荒备战;军事上:移民屯边守塞,防御侵扰。‎ ‎(2)对传统文化的研修,传承了儒家思想;“削藩”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解决边患问题和防备水旱灾害提供物质基础;重视边防建设,有利于解决边患,促进民族融合。‎ ‎【解析】‎ ‎【详解】(1)由材料“他向景帝报告诸侯王势力膨胀的事实,请求削去他们的‘支郡’”可知晁错主张削藩;由材料“提出了发展农业、搞好粮食生产的‘开其资财之道’问题”可知晁错重视农业生产,积粮充库,防荒备战;由材料“他主张招募内地之民移屯于边塞,适当安排,使他们一面从事农业生产,一面进行军事训练,做好守边备战工作”可知晁错主张移民屯边守塞,防御侵扰。‎ ‎(2)由材料“学习《尚书》”可知晁错传承了儒家思想;由材料晁错的削藩政策可知加强了中央集权;由材料晁错发展农业的措施,可知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材料移民屯边的主张可知有利于解决边患,促进民族融合。‎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