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南阳市2019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哲学思想就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是从自己的时代的土壤里冒出来的。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哲学源于生活,哲学思想是从自己的时代的土壤里冒出来的,这表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表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故①②项符合题意。‎ ‎③:哲学可能正确,也可能是错误的,哲学不一定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故③项说法错误。‎ ‎④:错误的世界观会产生错误的方法论,错误的哲学让人们形成错误的思维方法,故④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这是因为 ‎①科学家科研活动都是自觉在哲学指导下进行 ‎②哲学探究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 ‎③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④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是有害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故②④项符合题意。‎ ‎①:科学家的科研活动都是在世界观指导下进行,而不一定在哲学指导下进行,故①项错误。‎ ‎③:材料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没有体现哲学可不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③项与题无关。‎ 故本题选D。‎ ‎【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水、金、土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种观点 ‎①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的朴素思想 ‎②对世界物质性的认知具有一定局限性 ‎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④是完全科学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水、金、土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但这种观点,是一种猜测,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某种具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属于辩证法观点。故①②项正确。‎ ‎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这种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它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③项错误。‎ ‎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猜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完全科学的。④项错误。‎ 故本题选A。‎ ‎4.某教会建造了一座顶尖的教堂,主教请当地有名的工程师为其设计避雷针,工程师说:“教堂是天驻人间的大使馆,有上帝保护,安装避雷针是多余的。”主教说:“请先生装避雷针,这是上帝的旨意。”工程师和主教的观点分别是 A.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C.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D:把上帝当成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工程师的观点,认为有上帝保护,安装避雷针是多余的,主教认为装避雷针是上帝的旨意,两者都是强调上帝是一切的本原,是主宰。两人的观点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D项正确。‎ A:认为工程师的观点是唯物主义,A项是错误的。‎ B:认为工程师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B项错误。‎ C:认为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唯心主义,C项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当成本原的东西。‎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5.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 )‎ A.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 B.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A:题中“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就是强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故A排除。‎ B:题中事例强调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故B排除。‎ C:题中事例强调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而不是二者有无同一性,故C排除。‎ D:题中谁依赖谁、谁在先,强调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故D入选。‎ 故本题选D。‎ ‎6.2019年9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并没有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不存在 ‎③静止是特殊运动,一定条件下空间位置不变 ‎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利率的变动体现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降准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并没有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体现了有变和不变,就是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①④项正确。‎ ‎②:题干材料体现的是运动,而不是运动的主体,②项与题无关。‎ ‎③:静止是特殊运动,是事物根本性质或空间位置不变,而不仅仅是空间位置不变,③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7.2019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发布。它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冰象征纯洁、坚强,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一创意表明 ‎①艺术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艺术创作是再现与创造的统一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积极反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从材料看出选择熊猫为原型,并进行设计创作,既有冰的纯洁、坚强,熊猫的敦厚、健康、活泼、可爱,也有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艺术创作是再现与创造的统一。故②③项符合题意。‎ ‎①:艺术创作来源于实践,而不是创作者的灵感,故①错误。‎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可能是积极地,也可能是消极的。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8.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这说明 ‎①创造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③科学的认识世界有利于更好地改造世界 ‎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中的“想”,形成正确的认识,科学的观点,更好地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故①③正确。‎ ‎②:意识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没有直接现实性,故②错误。‎ ‎④: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的意识对物质具有阻碍作用,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B。‎ ‎9.2019年9月17日,于敏、张富清、袁隆平、屠呦呦……等42人被授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他们与共和国同行,与时代同行,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惊天动地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脊梁;是什么支撑他们砥砺奋进?是信心,是信念,也是信仰。这说明 ‎①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②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③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 ‎④意识能够超越物质条件的制约创造伟大的事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是信心,是信念,也是信仰,支撑于敏、张富清、袁隆平等人砥砺奋进,体现了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实现自身的价值既需要主观条件还需要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就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故①说法错误。‎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但不能够超越物质条件。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0.汉代辞赋家枚乘在《七发》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楚太子生病,吴客诊断其病源为精神萎靡,开出的药方是学习探讨“要言妙道”,用道德调理,慢慢“阳气见于眉宇之间”,最后“霍然病已”。这个故事充分说明 ‎①人的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 ‎②人的意识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生理机能和物质器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吴客诊断其病源为精神萎靡,看出其精神之病,要楚太子探讨“要言妙道”,用道德调理,最后治好了病,把握住了精神萎靡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的意识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用道德调理,慢慢“阳气见于眉宇之间”,体现了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故②③正确。‎ ‎①:材料反映的是意识的作用,而不是人体的生理活动的作用,①项与题意无关。‎ ‎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生理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而不是意识是物质器官,④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意识的本质 ‎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11.2019年9月1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将“珠海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本次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说明 ‎①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有了科学的规划实践就能取得成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材料反映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五星”的方式将“珠海一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获得圆满成功,反映了科技工作者认识和利用了规律,有目的有意识采用了新方式发射,①②符合题意。‎ ‎③:③项强调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材料反映人的能动性,人利用规律,③与题意不符。‎ ‎④:有了科学的规划还需客观条件,有了科学的规划实践不一定就能取得成功,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2.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可使人员伤亡减少39%和95%。在2019年6月17日22点55分发生的四川宜宾长宁县6.0级地震中,地震预警网提前10秒向宜宾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为震区群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由此可见,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避免地质灾害发生 ‎②对地质灾害的科学预测利于人类防灾减灾 ‎③人类总有一天是可以消灭地震灾害发生的 ‎④应对地质灾害要坚持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材料反映不同的预警时间,伤亡率减少有不一样的效果,预警时间越长,伤亡率越少,体现了科学预测利于人类防灾减灾,应对地质灾害要坚持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故②④正确。‎ ‎①:地震灾害发生具有客观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避免灾害发生,①错误。‎ ‎③:人类不可能消灭地震灾害发生的,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3.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主义:不顾实际情况,一切按照书本条文办事的思想作风。)中指出:“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历史吧!‎ 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于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这是基于 ‎①物质决定意识,主观必须要符合客观 ‎②经验是重要的,但不能只凭经验办事 ‎③调查研究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④书本中的知识脱离现实中的客观实际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反映解决问题,不能采用本本主义,而需要调查研究,需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主观必须要符合客观,①③符合题意。‎ ‎②:②表明经验的重要,而题干强调的是实际情况的重要性,②与题意不符。‎ ‎④:书本中的知识也有符合实际的,而不是都脱离现实,④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为达环保标准,打造“无猪镇…‘无鸡镇”;为推进厕所革命,强制农户采取不合适的设计方案……不少地方出现的环境治理“一刀切”的做法,让基层群众叫苦不迭。从哲学角度看,环境治理中“一刀切”的做法 ‎①不以事实做依据,其内容来自于主观世界 ‎②没有坚持精准施策,背离环境治理的初衷 ‎③歪曲反映客观存在,违反了实事求是原则 ‎④不懂得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强制农户采取不合适的设计方案,让基层群众叫苦不迭,就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分析当地农村实际情况,不懂得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故③④项正确。‎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做法其内容也来自于客观世界,而不是主观世界,故①项错误。‎ ‎②:题中设问要求从哲学角度分析,而②不是从哲学角度分析。故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15.漫画《君子动口不动手》告诉我们 ‎①要注重实践中学习,提升自身认知能力 ‎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意节约水资源 ‎③我们必须坚持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原则 ‎④实践才能把头脑中的观念存在变为现实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漫画寓意可知,需要君子动口更要动手,即注重实践。‎ ‎①:①项强调提升自身认知能力,改变认识,而不是实践,①不合题意。‎ ‎②:②项强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改变认识,而不是实践,②不合题意。‎ ‎③④:项强调知行合一,只有实践才能把头脑中的观念存在变为现实,故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6.“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事物有共同的认识 B. 正确、错误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的反映 C. 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会有不同的认识 D. 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C:材料反映农民需要降水、盼望降水,而地主担心下雨,立场不同的人,观点可能不同,故C正确。‎ AB:材料反映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会有不同的认识,而不是有共同的认识,也没有反映正确、错误认识,故AB与题无关。‎ D:主观符合客观,而不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7.16世纪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这一观点触犯了基督教的教义,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他的著作更是被列为禁书。但在后人的斗争下,19世纪末,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这启示我们 ‎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②真理是主观,推进真理与时俱进 ‎③要勇于坚持真理,不断修正错误 ‎④真理是具体的,要经得起时间检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反映16世纪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在后人的斗争下,19世纪末,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体现了要勇于坚持真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对确定的对象,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故①③正确。‎ ‎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真理不是主观的,②项错误。‎ ‎④:材料反映勇于坚持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而没有反映真理是具体的,故④项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18.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团队经过三年多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出了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且疗效立竿见影。这充分说明 ‎①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 ‎②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实践基础上不断颠覆既有真理的过程 ‎③规律是客观,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认识具有上升性,对青蒿素的认识是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中屠呦呦团队经过三年多攻坚,终于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体现了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故①③项正确。‎ ‎②: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实践基础上不断超越既有真理的过程,而不是颠覆既有真理,②项观点错误。‎ ‎④:无限接近真理意味着认识还不正确,但对青蒿素的认识已形成很多正确的认识,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认识 ‎1.属性: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③.认识具有前进和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 ‎2.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 ‎19.习近平在中央党校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的能力。下列成语与上述观点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 胸有成竹 B. 坐井观天 C. 刻舟求剑 D. 唇亡齿寒 ‎【答案】D ‎【解析】‎ ‎【详解】D:材料中“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草叶与鹿、松风与虎体现了联系观。唇亡齿寒,体现了“唇”“齿”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D符合题意。‎ ABC:A项体现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项体现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 C项体现应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BC都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0.古莲子被埋在温度低、湿度小、少微生物干扰的泥炭土中,密闭条件下长期休眠,其外面有一层硬壳,防止水分和空气内渗和外泄,里面还有一个小气室,可以维持古莲子生命。在播种后,经过给予适宜的温度、阳光、空气和水分等,开花了。由此可见 ‎①调整事物原有的联系就能够实现事物的发展 ‎②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古莲子开花的关键 ‎③事物联系具有条件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④外部因素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影响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材料反映古莲子密闭条件下长期休眠,然而,经过给予适宜的温度、阳光、空气和水分等开花了。不同的条件,莲子有不同的状态,体现了事物联系具有条件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外部因素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影响作用。故③④正确。‎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客观性,调整事物原有的联系不一定能够实现事物的发展,故①错误。‎ ‎②: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古莲子开花的关键应是莲子本身的状态,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古莲子开花的关键,故②错误。‎ 故本题选D。‎ ‎2019年7月5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举行。完成下面小题。‎ ‎21. 会议强调,要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坚持推动机构优化协同高效,坚持中央和地方一盘棋等,统筹各领域改革进展,形成整体效应,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述内容蕴含的哲理是 ‎①系统具有内部结构有序和优化趋向的特征 ‎②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要立足于部分 ‎③部分的变化能够推动事物整体的向前发展 ‎④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的功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 会议强调,组织架构重建、机构职能调整,只是实现了“物理整合”,还须通过机构与职能的“优化”“协同…‘高效”等“化学反应”,使各级各类机构与人员的办事绩效、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益等发生根本性转变。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②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③发展的实质是通过量变引起质变 ‎④质变是事物进行新的排列组合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1. D 22.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背景,考查哲学生活中的联系观和发展观,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探究论证事物,甄选鉴别,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题详解】‎ ‎①④:材料反映坚持推动机构优化协同高效,统筹各领域改革进展,形成整体效应,体现了系统具有内部结构有序和优化趋向的特征,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故①④正确。‎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立足于整体,而不是整体于部分,故②项错误。‎ ‎③:部分的变化能够影响事物整体向前发展,不合理的部分会阻碍事物整体向前发展,故③项错误。‎ 故本题选D。‎ ‎【22题详解】‎ ‎①②:事物结构的变化也可能引起质变,组织架构重建、机构职能调整,机构与职能的“优化”“协同高效”等“化学反应”,使各级各类机构与人员的办事绩效、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益等发生根本性转变,体现了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故①②项正确。‎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不是通过量变引起质变,故③错误。‎ ‎④:事物进行新的排列组合是量变,而不是质变,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⑴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⑵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⑶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 法 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①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坚持适度原则。‎ ‎23.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下列诗句体现哲理与之相同的是 A.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B.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凤声 C.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B ‎【解析】‎ ‎【详解】B:材料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反映了发展观。“雏凤清于老凤声”,一代胜过一代,体现了发展观,故B项符合题意。‎ A:“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写诗人画竹经历了一个生——熟——生的过程,最终进入到抽象单一的“清瘦”本质,掌握了画竹的本质,体现认识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而题干体现了发展观,故A不符合题意。 ‎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与雪各具特色,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而题干体现发展观,故C不符合题意。‎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包含的哲理是社会的进步是阻挡不了的 ,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而题干体现发展观。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4.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哲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是自然的奴隶;第二阶段:人是自然的主宰:第三阶段:自然是人的朋友,自然可以没有人,但人不能没有自然。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思考与演进告诉我们 ‎①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真理超出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会变为谬误 ‎④新事物在批判继承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材料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哲学经历了三个阶段,不断在自我否定,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在进步,体现了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新事物在批判继承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故①④正确。‎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②错误。‎ ‎③:材料强调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而不是真理的条件性,③与题无关。‎ 故本题选B。‎ 二、问答题(共三大题,五小问,合计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年以来,受饲料价格上涨,一些地方忽视甚至限制养猪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猪肉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偏紧,猪肉价格节节攀升,不少老百姓直呼“吃不起”的情形。为此,国务院采取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给予金融政策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肉,同时扩大肉类进口等举措,以增加猪肉供应,稳定猪肉价格,保障群众生活。目前一些措施已在有效落实中,并产生了一定积极成效,全国猪肉价格整体保持平稳运行。‎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的合理性。‎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重视意识的反作用。②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说明了相关政策符合当前生猪市场的实际,有助于促进生猪市场的健康发展。‎ ‎【解析】‎ ‎【分析】‎ 此题以猪肉价格节节攀升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的合理性。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重视意识的反作用。属微观考查。‎ 然后结合材料中猪肉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偏紧,猪肉价格节节攀升的具体情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措施已在有效落实中,并产生了一定积极成效,全国猪肉价格整体保持平稳运行,反映了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点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揭开解决香港问题帷幕40周年。‎ 材料一40年前,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根据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这一构想超越了传统的国家学说,在国家结构问题上进行了崭新的设计,提出一些新的理论观点。40年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我们不仅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而且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后长期保持繁荣稳定的目标。‎ 材料二近期,在香港发生了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损害香港繁荣稳定的暴力活动。邓小平曾在1987年就指出: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不行的。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难道就不会出现吗?……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国家、香港的利益。所以,当香港发生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中央必须出手解决,这是中央的责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说明在必要的时候中央出手解决香港事务的原因。‎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既要立足于实践,又要发挥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②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成功付诸实践,实现了港澳的回归和持续的繁荣稳定。‎ ‎(2)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功能的变化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要求我们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②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地方特别行政区,必须服从中央,服从国家整体利益;必要的时候中央出手解决香港事务,才能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解析】‎ ‎【分析】‎ 此题以解决香港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活与哲学》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要求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认识,属于认识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然后结合材料中邓小平根据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我们不仅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而且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后长期保持繁荣稳定的目标。实践是检验标准和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具体分析即可。‎ 第(2)问要求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说明在必要的时候中央出手解决香港事务的原因。属于原因类。‎ 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功能的变化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要求我们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然后结合材料中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国家、香港的利益。所以,当香港发生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中央必须出手解决,这是中央的责任。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 相互依存: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为部分。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 方法论: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 ⑴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⑵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与运用,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能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1921年,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此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28年艰苦奋斗,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过程。‎ ‎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1978年,改革开放实行,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自此,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下,砥砺奋进,硕果累累。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实现了“强起来”的伟飞跃。‎ ‎(1)运用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幺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三个伟大飞跃”。‎ ‎(2)运用量变与质变关系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三个伟大飞跃”的历史过程。‎ ‎【答案】(1)①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入研究和把握和顺应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三个伟大飞跃”。‎ ‎(2)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艰苦奋斗,最终相继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飞跃。站起来为富起来奠定了基础,富起来为强起来奠定了基础。在强起来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为背景,设置材料和问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为原因类主观题,学生需整合教材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遵循事实理论逻辑作答,难度一般。第二问为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要量变与质变关系的知识,提取材料关键信息,难度一般。‎ ‎【详解】(1)解答本题需要整合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如: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等。阅读材料分析可得,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能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入研究和把握和顺应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规律,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三个伟大飞跃”。理论和材料一一结合。‎ ‎(2)解答本题需要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知识,如: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阅读材料分析可得,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站起来为富起来奠定了基础,富起来为强起来奠定了基础,量变为质变做好了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点睛】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 原理: A、规律是客观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B、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 ‎ 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