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高考增分第二招 突破历史学科综合题的三大策略作业
高考增分第二招 突破历史学科综合题的三大策略 策略一 熟练掌握主要设问类型的答题公式 1.历史分析类设问的答题公式 解读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①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②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③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①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方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②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等。 ③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①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②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③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①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②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③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④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例证 1.(2019安徽合肥一中最后一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高利贷资本得到了更大发展,社会财富通过多种途径转化成高利贷资本。高利贷资本的总量有了较大增加,分为“生活性、消费性”和“经营性、生产性”两种不同性质的借贷关系。不论农村还是城市,生活性、消费性借贷风险大、利率高昂、剥削残酷,作用是消极的。但进入明清以后,高利贷资本利率在整体上呈稳定及下降之势,逐渐向生产、流通领域放贷,商人负债经营已相当普遍。明中叶以后,高利贷资本也开始了向近代借贷资本的转化。明清时期,工商矿冶业中的资本性、经营性和生产性借贷明显增加,高利贷资本与城市工商业经济运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资本性、经营性借贷从行业分,有商业中的流通性资金借贷,还有手工业、矿业中的生产性资金借贷;从经济运行不同阶段看,则既有经营起步时的开办资本(或称原始资本)借贷,也有经营过程之中的流动资本借贷。而且在某些工商行业和城市形成某种比较固定的资本供需关系。高利贷资本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积极作用日益显著。 ——据刘秋根《明清高利贷资本》整理 材料二 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的有息借贷观念经历了革命性的转变。放贷取息从一种罪恶演变成一种在道德上不受谴责、在经济上有重要作用的行为。在17世纪,对合理利息和不合理利息的区分变得越来越普遍。新评价标准还体现在对于“富人借贷”的辩护中,这种辩护认为,不可向穷人放贷取利,但对有偿还能力的富人放贷取利却是可以的。这就是以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福利的改善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在此标准中,放贷取利变为对社会有重大作用的行为。到了18世纪初,人们开始更公开地以经济利益为核心标准为有息借贷辩护。并指出一旦贸易发展起来,有息借贷就是不可避免的。当时社会对放贷取息已经很宽容,利率水平也低了很多,各种出版物也在不断强调低利率的好处。到了19世纪初,无论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适度的利息已被普遍接受。 ——摘编自唐科《近代早期英国有息借贷观念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高利贷资本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有息借贷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英国借贷业造成的影响。(12分) 答案 (1)特点:资本总量增加;借贷类型多样;经营性、生产性借贷比例增加;利率降低;向近代借贷资本转化。 原因:中下层阶级生活的贫困;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作用增强;生产方式的变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城市经济发展。 (2)变化:从认为有息借贷是罪恶的到区分合理利息与不合理利息,再到认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最后认可适度利息。 影响:高利贷是不道德的经济行为,加剧了中下层阶级的贫困;客观上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工商业发展;促进城乡生活货币化。 2.(2019四川泸州二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后,引发了对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使西汉的学校教育系统趋于完善,并为整个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汉代特别重视发展官学,重点是太学。自隋唐以后,国家教育制度是学校与科举并行。隋文帝开皇年间,奖励学术,重儒兴学。唐代的学校教育异常兴盛,教育行政机关也有系统可寻,较前代进步。北宋时期统治者为了更直接地控制教育,一方面大力兴办官学,一方面推重科举。南宋书院发达同理学的盛行有密切关系。书院成为研究和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到了明清两代,学校轻而科举重,当时国家全部教育差不多为科举所垄断,虽设立较多的教育机构,如中央的国子监、宗学、武学、医学,地方的府学、州学、县学等,但政府以科举入仕为奖励,社会人士趋之若鹜,于是学校等于虚设,名存而实亡了。 ——摘编自程舜英《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情况下取得的。工业革命中家庭消费观念的变革影响着民众受教育的行为和理念。通过一种经验性的、自发的方式自下而上地影响着英国的教育体系。英国既有的私立教育系统,如伊顿公学,主要是贵族教育;也有学徒制的工业教育方式,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授生产经验和技巧,为工业革命生产线培养人才;良好而完善的宗教和慈善教育制度,则是面对平民的教育,保证了英国初等教育的普及化。这些,产生了英国工业化的基础,并实现了英国工业化的飞跃。 ——周详《工业革命与英国教育的兴衰 ——基于“勤勉革命”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相比,19世纪英国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并分析19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影响。(13分) 答案 (1)特点:政府重视、主导;与科举做官联系紧密;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逐渐完善到走向衰落。(6分) 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教育为封建统治服务;思想上,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根深蒂固;经济上,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与之相适应。(6分) (2)不同:没有国家干预;民众的行为和理念自下而上影响着英国教育;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教育对象涉及社会各阶层;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较大。(6分) 影响:思想上,提高民众的素养;有利于近代启蒙思想的传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上,推动英国工业化发展;政治上,推动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对英国后来和他国教育影响深远。(7分) 2.历史内容类设问的答题公式 解读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①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其中,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分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庸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关系、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②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分+国际经济+…… 其中,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动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移民带来劳动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经济成分=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①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如明清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②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窃取政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③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 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3)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①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 ②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③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例证 3.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中国文化指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封建文化……是一种道德伦理型政治文化,它在维护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延续的同时,也抑制甚至窒息了中华民族的天性发展和文化创造力。 ——任伟《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回顾》 材料二 具体到近代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我个人以为:人类历史上所曾出现过的各个伟大文明中,只有西欧是最早(也是唯一自发地)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的。然而问题却在于,一旦有了某一个文明率先进入了近代化,则别的文明也必将步它的后尘进入近代化。近代化是唯一的历史道路,其间并无中外之别、华夷之辨。民族特色当然是会有的,但那只是近代化过程中的不同形式或风格,究其实质并无二致。 ——摘编自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 (1)依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归纳中国文化的内涵。(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是最早……步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的”。(8分) (3)与西方近代化进程相比,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民族特色”。(6分) 答案 (1)政治上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仁义道德)为核心。 (2)14世纪以后,欧洲先后兴起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神学思想和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了近代民主思想;17世纪后,欧洲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形式的革命和改革,夺取政权,建立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18世纪后,通过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逐渐实现了工业化;社会生活方式日益近代化。 (3)中国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强侵略的逼迫下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被迫进行的;中国近代化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或:肩负着民族解放和近代化的双重任务);经历了先器物、后制度、再思想的演进过程。 3.历史影响、经验教训、评价、启示类设问的答题公式 解读 (1)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①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如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 ②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 ③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促进“中体西用”思想产生、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2)判断成败的依据及原因 ①判断成败的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②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③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它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成功。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3)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 ①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 ②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等。 ③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发展。 (4)历史评价=(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史实+结论) ①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如评价李鸿章:首先明确其身份属性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接着按不同方面和时间顺序阐述其在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具体事迹;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 ②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正义)+结论…… 如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先概述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的概况;再分析其性质和特点,对其历史反动性及客观进步因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判;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 例证 4.(2019宁夏银川六盘山高级中学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规定“服不锦绮”“服布素”,明中后期,士子冠服追求诡异,颜色鲜丽,花样多变,百姓着装也“俗尚日奢”。饮食方面,明初“筵不尚华”,自天顺、成化后,官僚和商人阶层品尝山珍海味,一桌酒席花费数十两甚至上百两银子屡见不鲜,普通人家亦“有客必设专席,餐必丰腆”。按洪武年间礼制,庶民庐舍不得超过三间、五架,不许涂饰彩色;器皿不得描金,只能用铜、铁。明中期后,这些规定皆被突破。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民国成立后,政府颁行了男女礼服形制的法令,人们可以按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选择服饰。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与此同时,政府开展了剪辫、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国人的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近十多年来,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家庭拥有小汽车在30年前不可想象。今天家庭轿车已成为许多家庭重要的交通工具。文化方面, 2011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国民年阅读量为:以色列60本、日本40本、法国20本、韩国11本、中国4.35本。年人均购书量: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中国不足5本。 ——摘编自焦润明等著《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后期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时代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习俗风尚变革的积极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7分) 答案 (1)变化:从俭约、刻板到奢侈;违礼逾制。 背景: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和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刺激人们追求消费享乐。 (2)积极影响:有利于培养中国人民自由、平等的现代意识;有利于改变陋习,建立的新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3)评析: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推动了社会进步。但是,国人在年人均阅读量和人均购书量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还应注重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 综合题应对指南 综述:纵观历年高考历史试题,25分的主观试题往往成为学生的拦路虎。原因在于此题集中体现了学科素养下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要求。下面就这道题一般的设问要求来谈一下应对的宏观策略。 1.就问题的设问来看,一般情况下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的设问方式,所以解答时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通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运用学科语言概括要点,在此基础上不足之处用所学相关知识补足。 2.就问题角度而言一般分为几类:原因条件背景类、作用影响类、趋势变化类、比较类、认识启示类等。 (1)原因背景和作用影响类基本构成: ①涉及近现代史要考虑国际因素。 ②原因背景呈现由大到小(宏观到具体)的模式。 ③作用影响类呈现由小到大(由具体到宏观)的模式。 ④“你我他”式构成模式:就是首先判定事件是否由几个明显的方面共同作用而成,若是则在阐释原因、背景或作用、影响时就要采用“你我他+1”的思维模式,例如黑奴贸易的影响就是欧洲+非洲+美洲+世界的构成。 ⑤“水波纹儿”式结构:试题的考查往往体现小中见大,就是从社会的某一方面或微观方面入手,透视宏观问题,因此解答此类作用、影响时就是从要考查的这一方面开始逐渐向外扩展,形成整体认知,犹如石子落在水面,涟漪层层散开。例如清末新政中教育改革的影响,要从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社会转型方面逐层递进分析。 ⑥“切蛋糕”式结构:某个社会阶段的社会特征往往由多个层面构成,犹如多层蛋糕一样。回答此类问题时,就要像切蛋糕一样一刀下去露出蛋糕的横切面,这样它由几个层次构成就一目了然了。一般情况下,某个社会阶段就是由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中外联系等多个维度构成,所以回答这一类问题的背景、影响时可以从这几个角度考虑。例如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就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国际地位;再例如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欧的影响,就是经济+思想文化+政治+对外联系。 (2)趋势变化类:趋势变化看两头,语言表达重变化。也就是说通过对材料宏观的认知来发现变化,语言表达是要让阅卷者体会到变化,尽量多用:由……到……的方式。微观变化要看清。 (3)比较类问题:搜罗知识巧构思,交集就是相同点,对于相同点,语言表达要用都……;对于不同点,回答指向明确,要分清,指向不明分开列。也就说,问题的比较项非常明确,就要按照比较项对问题进行比较;问题的比较性不明确,就要把比较的问题分开说明。 (4)启示认识类分三步:①明确问题主题,即结合材料或问题,明确材料讲的主线是什么。②找准要害谈利弊,即对主线进行初步分析,得出利与弊。③联系实际说体会。这样启示类问题一般不会丢分。 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一) 1.(2019贵州安顺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的科学研究,就像列宁所说的:“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到70年的时间内,我们党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完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俄工人阶级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权学说的异同。(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15分) 答案 (1)相同: ①革命方式:都实践了用暴力革命反抗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②意义: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都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经验。 不同: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缺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在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俄国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2)成就: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通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在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革开放以来,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经济体制方面:“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逐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在一段时期内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③分配制度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逐步建立起按劳分配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④工业化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典人文思想究天人之际,立意极其高远而又不偏不倚。……中国人特殊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往往会转换不同的角度来综合性地观照同一种事物,以求更加完满地把握其中的内蕴,不会将其中某个方面加以无限放大来挤占其他的方面。对于人性的开展与实现,他们给出的人性空间既有超凡出世的神圣维度,也有食色性这些与动物性接壤的维度;既有与众人合作组成和睦家庭社会的内涵,也有与自然万物达成一片的内涵;既有感性的层面,也有知性的层面,更有感知意识所不能及的玄妙的层面。这种上下左右都没有封畛的全方位开放的人性……对于生活在不同境地的人都有一种普适性。 材料二 在西方人文主义图景中,人性与神性、人性与物性之间始终存在着一道填不平的鸿沟。……从人本出发,则会将神本、物本遮蔽;从神本出发,也会将人本遮蔽;从物本出发,就会反过来与人本、神本相冲。因其不能兼容,自然彼此间存在着排异反应,总是处于相冲相克之中。……它对人存在的理解中,向上的一极没有包含神圣的维度,向下的一极没有包容自然万物,因此势必将人生神圣的维度让渡于宗教,将自然的和谐割让给科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异同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人文主义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13分) 答案 (1)同: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重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培育了探究精神。(6分) 异:中国强调天、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贯通与和谐;西方将神、人、自然对立。中国重视纵横的联系与包容;西方缺乏和谐包容精神。中国着眼于普世性;西方着眼于彼此之间的斗争性。(6分) (2)中国:形成了天人合一,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培育了内在精神的圆融贯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为不同境遇的人群提供了适合自身的文化理念。(8分) 西方:形成了众多流派的人文主义思想;使西方近代社会不断出现思想发展的高峰;为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5分) 策略二 熟练掌握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1.非选择题的审题能力 解读 (1)审提示语 提示语往往是限定答案内容的关键词,是正确解答试题的关键。比如,有“根据材料”的提示,就不能根据所学回答。 (2)审限定语 一般包括时间限制、地点限制、主题限制,非选择题中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有主题限制。比如“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等。 (3)审问题语 “原因”“背景”“内容”“影响”“评价”“比较”“归纳”等都是常见的问题语,正确理解这些问题语对于正确解答试题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说“原因”和“背景”,注意“原因”是“背景”的组成部分,但是,“背景”除了包含推动历史进程发展的因素外,还包含阻碍历史进程发展的因素,其内涵比“原因”更大。 (4)审能力要求 注意分析是要求高度概括还是具体阐述。若要求高度概括就要简练、全面;若要求具体阐述,就要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5)审赋分 “赋分”与答案的设置有直接的关系,赋分较多的问题答案要点必然多。比如,4分的问题一般有两点或者四点答案。 例证 1.(2019福建莆田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间媒体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有大量发行的官报,还出现了官方禁令下民间发行的“小报”,其发行人多为邸吏、使臣、书店主人等,内容有真有假。明清时期,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人员构成及运作方式与现代报社机构类似,刊发的内容需官方审核,真实性更高、更可靠。报房的大量出现,促进了报业的技术革新。作为盈利性质的商业报纸,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众的意见和需求,呈现出古代向近代过渡中的微弱新变。 ——摘编自潘小露《宋代“小报” 与明清<京报>比较》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国内出现第一次民间办报高潮。王韬于1874年创刊于香港的《循环日报》,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一共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等30多种报刊。在上海、重庆等地也出版了不少兼载新闻评论和译文的时事性政治刊物。 ——摘编自王鑫宏《晚清民间办报高潮 与清政府官方应对》 材料三 近年来,人类逐渐步入了个人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将信息进行自由采集、过滤、加工并传播给他人的自媒体时代。中国的自媒体以博客、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主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具有个体性、自由性、多元性、平等性、便捷性等特点,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摘编自张爱军、秦小琪《自媒体传播 与公平正义演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民间报刊的变化,并说明民间报刊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中国第一次民间办报高潮出现的历史背景。(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媒体发展的意义。(6分) 答案 (1)变化:非法到合法;技术、管理等更具专业化;内容更真实。 作用:反映民众诉求;推动民间报业市场化,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快信息交流与传播,开阔国人视野;报业呈现出由传统向近代演变的趋势。 (2)背景:维新变法;内忧外患;民族工业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民主思想传播。 (3)意义:推动传统媒体的不断变革;信息来源和传播方式更加多元便捷;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2.(2019湖北武汉4月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不同时期的文化交流具有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 商业的沟通从来就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传统的中国出口商品,传递着东方的风物人情和社会景象。它们走进西方的日常生活,融入了欧洲的饮食、服饰文化。外销商品的定购与生产,使西方的宗教故事、神话传说传入中国民间,而且造就了一批掌握了西方绘画技艺的大师。西方的医学、商业文化也都不同程度地被中国同行所接受。……纵观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尽管中国文化曾对西方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中国在吸收西方文化上却是浅尝辄止。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基本上处于文化的表层。 ——摘编自吴建雍《清前期中西贸易 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等 材料二 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首先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1955年,中国艺术团访问了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同年7月,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华演出。……1956年和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这一段时间的对外文化交流往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角色。” ——摘编自张登德《20世纪50年代中国 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材料三 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东亚在世界上崛起,增强了东亚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东亚发展模式的成功,使东亚地区的国家更坚定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这种自信更促进了一种“亚洲意识”的觉醒。1996年首届亚洲儿童权利与传媒会议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出,亚太地区的大众传媒应尊重和保护亚洲社会的传统文化,向儿童提供富有亚洲特色的节目。 ——摘编自关世杰《试论二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1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4分) 答案 (1)特点:以商业活动为依托;双向交流;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限于表层。(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推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对西方文化的片面认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转型。(一个要点2分,两个要点4分,三个要点5分) (2)变化:对象从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转向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在内的更多国家;范围从以东欧为主扩大到世界范围。(4分) 原因:国际形势的变化;巩固政权和建设国家的需要;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6分,回答具体史实酌情给分) (3)世界各种文化相互理解、借鉴加强;东亚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立足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4分,任意两个要点即可) 2.高效、全面、快速获取材料信息 解读 能力要求:综合近几年的高考题,95%以上是通过引用新材料来创设新情境命制试题。因而高效、全面、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剔除无关信息,保存或阐发正确的史实、观点,是高考制胜的关键所在。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问题 有效信息的“有效”都是针对具体问题而言的,没有问题也就谈不上“有效”,所以在解读史料之前必须明确需要回答的问题,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问题。 (2)领会线索 一般而言,材料解析题都有其线索。“线索”是解题的方向,一般贯穿于试题的始终,常见的线索有时间类,人物类,以经济、政治或思想等为中心的专题类。解题时捕捉到试题的“线索”,感悟到命题的“灵魂”,答题就能准确到位。 (3)抓关键词 无论材料的文字有多少,无效信息的干扰程度有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都在几个关键词上。 (4)划分层次 很多问题答案的结构与材料的层次相同,因此,要注意对材料划分层次,一般以句号、分号、省略号为依据,尤其是要注意省略号两侧的语句。理解各层次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5)回归教材 虽然材料题一般都是新材料、新情境、新设问,但必然与教材有着某种联系。这里的联系,一是指题目以教材内容为背景;二是指题目的设问需要从教材内容来确定大致的方向,确定了材料和教材内容的联系后,回答问题就不会太难;三是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会议、著作、人物等),大体了解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外延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 例证 3.(2019广东深圳调研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棉业的发展始自宋代,元代黄道婆改善弹棉纺纱工具,棉品加工更上一层楼。明政府规定有地五亩以上的至少植棉半亩,“十亩以上倍之”,棉布逐步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18世纪初期起,伴随着葡、荷、英等西洋商人从海路纷至沓来,中国的棉花经济体系,已不单纯是一个局限于中国境内的国内经济体系,而开始受到远离国境的异域影响。输华的棉花和由华输出的棉布成为西商的大宗贸易货物。“南京布”在欧洲成为时髦人的衣料,18世纪英国绅士的流行时装中就有使用中国紫花布裁制的裤子。19世纪20年代后,中国土布出口逐步衰落。 ——摘编自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 的历史性易代——兼论丝绸之路衰落 与变迁的内在原因》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资本家和统治者通过殖民扩张,逐步支配全球范围内的棉花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美国和欧洲大陆的工业帝国纷纷建立起棉花纺织工业,并确立了它们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领先地位。英国、美国、埃及、印度以及中国地区进入了由棉花所连接在一起的全球棉花产业中来。美国内战时期,英国国内的原棉供应大量短缺,英国工厂在全球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加快了棉花的全球化历程,也进一步巩固了英国在全球棉花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由此形成了一幅由中心和外围、工业快速发展地区和工业发展停滞地区组成的新的世界版图。 ——摘编自魏涛《“全球转向”、 商品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国际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归纳18—19世纪初期中国棉纺织业对西方商业贸易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控制全球棉花贸易体系的有利条件。简析中国在这一体系中地位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13分) 答案 (1)原因:棉纺织工具改进(棉纺织技术进步);政府对棉业的鼓励政策;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商品经济发展;中外贸易推动。(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影响:棉花、棉布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大宗货物;影响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观念;推动东西方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2)有利条件: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贸易;国内政局稳定。(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变化:从独立的市场主体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或答从中心到边缘、从独立自主到成为附庸等;只答“变化”的某个阶段2分,答全3分)影响:冲击了中国的棉纺织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3.非选择题的论证评价能力 解读 能力要求:论证评价是历史试题中最常见的考查形式,也是史学能力的基本内容,是能否正确解答非选择题的关键因素。 (1)观点明确、把握方向 考生必须首先明确自己赞成哪种观点。 (2)史论结合、证据有力 明确观点后,支持或否定这一观点需要证据。这些证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所学知识,二是试题所给材料。无论来源于哪一方面,证据必须要与观点高度统一。 (3)层次清晰、结构合理 任何论证批驳型试题的答案都不是一个方面,在进行论证时要注意表述的层次和角度,比如“对内、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解答试题前应先设计论证的角度。 (4)辩证分析、一分为二 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要求。 例证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而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材料三 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蒋廷黻的观点。(8分) (3)写出甲午战争期间三个战役的名称。就近代化意义而言,甲午战争与前两次战争相比有何主要不同?(6分) 答案 (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回答“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大门被打开”等也可) (2)“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指:1840年前中国古代王朝自认为是天朝大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外国人,视外国人为夷人。“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指: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对华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3)黄海、辽东、威海卫战役。主要不同:两国近代化海军的出场与角逐。 4.非选择题的史论结合能力 解读 能力要求: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与策略,亦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学科素养之一。 (1)史论结合,即客观史实和科学理论的结合,它是历史学习与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唯有尊重客观史实、确立唯物史观、贯彻论从史出,才能真正解答好历史问题。唯物史观要求我们在解答历史问题时必须遵循以下两点原则:一是在观察客观历史发展进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时,要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同时也须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分析历史现象,探究内在联系,找出历史进程的本质和规律,从历史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研究历史。 (2)历史知识包含“史”与“论”两方面。“史”即史学研究的材料,它是历史学习的基础,是历史知识的本源;“论”即史学研究的观点,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属于历史认识论范畴。“论”的最低形式是认识历史时使用的概念、判断、推理,最高形式是史学观点、原理,以及对史学的目的、立场和归宿的看法。“史”是印证“论”的依托,“论”是认识“史”的指南,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结构严密的历史知识体系。 (3)解答“史实求证”的问题时,有一个细节性的问题,必须要引起高度的注意:题目的设问一般总会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另外一种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两种问法的答案有较大的出入。第一种问法的答案,只需从材料中归纳总结史实、观点,一般就能得到答案;而第二种问法的答案,一般除材料外,还必须结合本材料以外的知识点来予以补充、印证答案,单纯就材料答题,将会是一个不完整的答案。所以在归纳出基本观点时,有时还必须遵循“源于材料并高于材料”的原则,要能够把所归纳出来的答案放在相关的材料或材料之上,在所补充的史实中进行印证。 例证 5.(2019广东六校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城市的产生,东西方国家都完成了由神权建筑(宗庙)向皇权建筑(皇宫)的转化,但两者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异,在西方城市主要是“并存”,而在古代中国则主要是“融合”。在古代西方城市,传统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更多地体现在以宏伟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间布局结构。相比之下,在中国,“天子”即“上天之子”,皇宫建筑或官府成为整个城市空间最宏伟的建筑物。 ——摘编自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 材料二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受控制人口迁移的城市化道路和忽略市场经济自发调节作用的影响,城市居民没有选择住宅的自由,政府的行政指令成为居住空间分布的源动力,城市居民以单位为中心的居住空间,主要不是由经济地位或收入差距导致的空间阶级分化。尽管在单位居住空间内部还是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级别”痕迹,但在整个城市的空间尺度上,只能形成众多“单位制”居住组团相互组合而成的混合居住模式。在二战期间,美国大量的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城市住房问题十分突出,政府大力促进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买房者提供各种住房贷款与税费减免。20世纪40—60年代美国城市产生了中产阶级大规模人口“郊区化”运动。美国社会心理的怀旧“归乡”心结及住房政策客观上加速了郊区房地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原有的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特征。 ——摘编自唐燕、贺静、许景权《大混住、小聚居: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设想》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古代东西方国家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的不同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与二战后的美国在城市居住空间结构上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7分) 答案 (1)不同特征:古代西方城市,世俗皇权与教权鼎立,皇权受制于教权,所以传统城市的空间结构是以宏伟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间;在古代中国,帝王集王权与神权为一身,世俗王权大于神权,导致皇宫建筑在城市空间结构中地位突出,城市建筑等级性的特点明显。 (2)差异: 中国:社会居住空间阶级差异不明显;居住区与工作区混杂。 美国:人口的郊区化,不同社会阶层城市居住空间差异程度高。 原因: 中国:社会主义平等意识形态的影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政府行政指令成为居住空间分布的原动力;政府管理方式或政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美国:家庭小汽车的普及与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美国社会心理的怀旧归乡心结等因素;联邦政府的住房政策和城市房价、租金过高客观上促进人口的郊区化,从而加深了不同社会阶层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异程度。 (3)主要因素:文明类型的不同;交通技术条件;人们思想观念变化;政府的经济政策;等。 6.(2019四川蓉城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54年第一次英荷战争结束后,英国逐渐摆脱荷兰人对茶叶贸易的垄断。1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当时,在英国,每磅茶叶售价1英镑,相当于一个体力劳动者6周的收入。后来,当茶开始向更广泛的人群普及时,有人指责饮茶败坏世风,无益健康。1774年,茶叶成为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最主要商品,茶叶走私贸易亦非常盛行。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茶饮有害的说法渐渐消失。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与此同时,东印度公司对华输入的英国产品却打不开销路,英国的贸易逆差在继续扩大。英国人甚至担心:到哪儿去弄那么多的银子从中国购买茶。一方面,英国不断提高对中国茶叶的关税,另一方面,英国人于1851年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在印度和锡兰大面积种植。 当时,中国的茶叶的经营方法是个体茶农采制小量茶叶,然后运往各处叫卖几天;茶商各谋各业,且股本无多,不能购置先进设备。而在英印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通过改进生产技术、管理方法和采用最新机器等手段,印度茶叶种植事业得以迅速发展。英国茶叶市场逐渐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周重林等《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茶业演变特点及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印茶业兴衰原因及其启示。(13分) 答案 (1)特点:从奢侈品到普通饮品;从受指责到普遍欢迎;从荷兰垄断到英国垄断亚欧茶叶贸易;从依赖中国到依赖印度进口茶叶;等。(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加强;茶叶物美价廉;英国打败荷兰;为解决中英贸易逆差,英国大力扶持印度种茶;等。(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2)原因: 中国茶衰落:遭受外国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手工业受到冲击;英国打压;茶叶生产以个体手工业为主,缺乏机器生产;茶叶产品质量和效益不高,未掌握市场主导权;缺乏雄厚资本;管理方式落后;等。(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印度茶兴起:英国扶持;采用先进技术及设备;改进管理方法;等。(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启示:维护国家独立;掌握市场主导权;重视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改善管理;重视资本积累;等。(任答3点,每点1分,共3分) 5.非选择题的行文组织能力 解读 能力要求:《考试大纲》中无论是“描述和阐释事物”还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对考生的行文组织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行文组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答案要全面 高考评卷时“采点给分”,即用标准答案与你的答案相对照,有几个“得分点”给几个相应的要点分。为得到更多的分数,组织的答案包含的“得分点”一定要多。为做到这一点,答题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原则。注意,这里的“多多益善”指的是“要点”多,而不是“文字”多。当然,“要点”多可能“文字”也会相应增加,但绝不是长篇大论。 (2)格式要到位 文科书写的规格式样是统一的,语文考试中的作文格式应运用到历史学科的作答中来。答题应分段,每个自然段起笔必须空两格,一行书写不尽的文字转行应该顶格继续书写,不能像做豆腐一样,四四方方一大块;每段文字字里行间要均匀大方,标点符号也要准确清晰,不能从头至尾只用“圆点”符号;同时,另一个极端也是错误的,有些同学将一道题的答案没头没脑地分成八段、十段文字,“豆腐块”变成了“面条”,这显然是逻辑混乱的表现。如果要点较多时,采用数字符号,使其清晰化。 (3)层次要到位 层次是说话、作文内容的次序,层次到位是正确分段的前提保证。每个问题的解答要有主要线索,有的按时间划分若干阶段,有的按地点划分几个地域,有的按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层面,有的需要按因果关系从因素到结论进行论证。 (4)语言要到位 例如说鸦片战争就是特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不能理解为两次鸦片战争。历史学科考试答题,不能自造历史名词,也不能用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甚至修辞手法。要充分尊重历史学科语言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采用教材中的标准概念、老师讲解时的正确观点来阐述史实、分析史料、评价人物,同时,文字要简洁,语言要精练。 例证 7.(2019辽宁沈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至清,我国人民的饮食原料结构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变化。小米、高粱和小麦逐渐成为北方人民的主食原料。随着豆制品、粉制品的发展,大豆、绿豆、扁豆等很大程度参与了菜肴的烹制,成为主、副兼用的粮食。原产美洲的马铃薯和番薯,至清代在很多地方成为主食中的骨干品种。瓜菜原料方面,五代以来从国外引进的胡萝卜、甘蓝、菜花、丝瓜、黄瓜、苦瓜、南瓜、辣椒等百十个品种大大丰富了我国的馔肴。肉类原料方面,逐渐变为以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为主,野禽、野兽肉类的比例越来越小。 ——根据王明德、王子辉《中国古代饮食》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朴素的列宁装、干部服广为流行,旗袍、西装等民国年间的流行装束被看作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事物而被人们所抛弃。随着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城市居民整体饮食水平有所改善与提高。由于国民经济增长有限,并且在“一五”计划建设时期的“重生产,轻消费”等政策影响下,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仍然不高,普遍形成朴素节俭的生活方式。当时,党和政府也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的道德风尚。 ——根据郑艳《新中国初期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至明清时期我国饮食结构变化的特征,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居民形成朴素节俭生活方式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倡导朴素节俭生活方式的作用。(13分) 答案 (1)特征:主食原料、瓜菜原料、肉类原料都发生重大变化;外来饮食原料占据相当的比例。 变化原因:农业技术的发展;家畜饲养业、畜牧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促进;饮食烹饪、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原因: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三大改造的完成,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国民经济增长有限,物资匮乏;“一五”计划“重生产,轻消费”政策的影响;党和政府的倡导。 作用:保障城镇居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有利于国家积累资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8.(2019广东汕头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文献《尚书·禹贡》记载舜、禹之时中国人的“天下”大致范围是“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穆天子传》记载西周时期周穆王西游的最远之地是昆仑山以西的“西王母之邦”。公元前2世纪后半期,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人的视野不仅扩大到了中亚、西亚和印度,甚至远达东地中海。东汉以后与南亚、中亚、日本的宗教、文化等民间交流也日渐频繁。唐宋海上陶瓷之路兴盛,与东南亚的联系紧密。元代蒙古帝国曾远征至中欧,并与罗马教廷建立过联系。明代郑和下西洋也曾抵达东非,但中国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下”观逐渐被“世界”观念所取代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 材料二 希腊人自古以来一直以爱琴海作为其繁衍生息的中心,到古风时代末,希腊人的殖民地已经星星点点遍及地中海、爱琴海和黑海沿岸。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使希腊人第一次和西亚的波斯及其属国有了直接的接触。这个“世界”最东面包括印度,西面则到了直布罗陀海峡,北面远达极北地区,南至非洲南端。16世纪之前除了马可·波罗带回去的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之外,西方人对东方的中国几乎一无所知。16世纪之后欧洲人的视野才扩大到了全世界。 ——以上材料根据杨巨平《“全球史” 概念的历史演进》编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探索有何特点,说明“天下”观被“世界”观念所取代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方人探索世界的历程及其背景。(9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方在探索方向上有何不同,并分析中西长期隔绝的历史原因。(6分) 答案 (1)特点:官方推动与民间交往结合;以政治交往为重要目的,伴随经济、文化交流;陆路探索与海路探索并行(前期以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以中原为中心向周边扩展,范围非常广阔;以自我为中心的“天下”意识;和平交往为主;主动开放,积极探索;未形成系统性的地理知识体系。(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原因:近代中国遭受西方侵略,“天朝上国”观念破灭;西学东渐,丰富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扩展了中国人的视野;受救亡图存思想影响,中国人开眼看世界。(4分) (2)最初希腊人以爱琴海为活动中心,创造了灿烂的爱琴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古风时代,随着古希腊人的殖民扩张,城邦林立,其活动范围扩展到地中海、黑海沿岸;公元前5世纪后,通过希波战争,西方人的视野扩展到西亚,后来逐步扩展至欧亚非的广阔地带;16世纪后,随着新航路开辟及环球航行,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西方人的探索扩展至全球。(9分) (3)方向:中国人重视向西探索,西方人重视向东探索。(2分) 隔绝原因:中亚、西亚奴隶制帝国的阻隔;地理环境的限制;知识、技术水平的制约;农业经济形态的制约;社会性质及国家政策的影响。(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 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二) 1.(2019辽宁沈阳郊联体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所周知,西欧中世纪末叶肇始的海外市场的开拓促进了母国生产结构的专业化和商品化,促成了开放的经济体系和市场体系,并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与西欧海洋商业型和单一经济型的民族国情不同,古代中国,其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本质性变革不得不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然而,鉴于国内各地区的巨大差异,明清时期江南、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率先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革可能性。就海外贸易对国内市场影响而言,明清经济结构和市场结构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外向型转化,但还是发生一些显著变化,如欧洲商旅、殖民者用白银交换中国的生丝、绸缎等产品。明代外贸中心已由宋代的广州转移到邻近江南发达地区的福建,且走私商港、岛屿也多在闽、浙近海岛屿。这些都表明,东南沿海特别是江南产品适应了输出的要求,海外市场的拓殖刺激了江南商品性生产和经济货币化。到19世纪初叶,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占据出超优势,但结果更多的是生产商品化的扩大、市场化的深化,难以见到生产力质的突破和生产关系结构性的革新。似乎一切都发生在内陆国家农耕社会经济的藩篱内,地方社会的动机和要求匍匐在国家意志下。 ——摘编自孙竞昊《明清地方与国家视域中的“海洋”》 材料二 实践告诉我们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改革开放初期,在我们力量不强、经验不足的时候,不少同志也曾满怀疑问,面对占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国家,我们能不能做到既利用对外开放机遇而又不被腐蚀或吃掉?当年,我们推动复关谈判、入世谈判,都承受着很大压力。今天看来,我们大胆开放、走向世界,无疑是选择了正确方向。20年前甚至15年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今天反而是我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积极主动同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作斗争。这说明,只要主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不但能发展壮大自己,而且可以引领世界发展潮流。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末叶肇始的海外市场对中、欧产生影响的异同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当代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显著进步之处并说明其重大影响。(12分) 答案 (1)同: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 异:对欧洲,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对中国,没能促进中国社会转型,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原因:欧洲海洋商业型和单一经济型的民族国情,统治者采取重商主义和殖民扩张政策;中国以农立国和大一统专制集权的国情,人多地广各地差异大,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2)进步之处: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当前世界上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 影响: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 2.(2019山东淄博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的对外开放繁荣,除中外使节的往返,还有商旅流动、僧侣请益、留学生互派等形式。唐政府不仅采取了诸如任其往来贸易、开放官学等种种优惠措施,将大批商人、学者等吸引进来,还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他们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外商的介入使唐代的从商人数、从商规模、市场规模均在悄然增长,从而培育起较为发达的市场系统。为了便于商品外销,手工业者专门制作具有外域文化特征的产品。唐太宗处理当时国际关系的宗旨是“德泽布”,即“天下和为一家”“中国贵尚礼义,不灭人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国家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的特征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 近代以来,通商口岸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是“利害参半”。伍廷芳等诸多清朝官员认为,对外开埠通商“利多害少”,主张自开商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危局推动了清王朝自开商埠的实施。清末新政时期,自开商埠为数更多,先后开放岳州、秦皇岛、济南等地。1905年,沙俄企图独占东北。为了抵御沙俄侵略,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的建议,全面开放东北。自开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权完全属于中国,更不准在此设立租界。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三 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外开放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自开商埠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自开商埠相比,当今对外开放有哪些发展。(5分) 答案 (1)特点:交往领域全面,形式多样;政府采取措施主动开放;商品生产呈现外向型倾向;秉持“和平互利”的宗旨。(6分)作用:促进了唐朝的繁盛;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提升唐朝国际地位,推动“中华文化圈”发展。(6分) (2)原因:清政府认为自开商埠“利大于弊”;有识之士的推动;为了挽救危局;自开商埠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8分) (3)发展:由被动融入到主动引领;由封闭半封闭的开放到全面开放;为世界的发展作出更多建设性贡献。(5分) 策略三 熟练掌握历史主观题的四个答题步骤 解读 1.第一步: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读材料是解答非选择题的重要环节,应注意围绕设问细读材料,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读材料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先读材料正文,后读或不读出处与材料题目。科学做法应该是: 首先,文字材料先读材料出处,图片、表格材料先读题目。 这些信息简明扼要,往往给出了材料的主题、时间、作者、背景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至关重要。 其次,通过“二读三找法”审读材料正文: 读懂材料信息,也就是读懂由材料直接反映出来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或经过分析可以提炼出来的信息。 (1)“二读”材料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并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以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2)“三找”要点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2.第二步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审清答题语、答题提示语、时空限定语、答题限定语 “答题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答题提示语”是指应怎样回答,“时空限定语”是指要回答问题的时间、地域范围,“答题限定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应是什么样的。将这四项审清了,答题的要素就一清二楚了。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限定词或答题语等一时没审清而白白丢分,因此审设问时,一定要将这几项答题要素用笔标注一下,以便引起注意并加深理解,切不可马马虎虎,更不能掉以轻心。 3.第三步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 非选择题的开头格式一般都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所以很多学生解答时,养成了一个“抛开教材,就题答题”的坏习惯。 从非选择题的“教材型”“材料型”“结合型”三种类型来看,答题时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审完设问后,应先回顾与所学知识的链接点,再列出提纲要点。这里有三种情况: (1)如果是“教材型”的设问,就可直接用教材知识作答。如果该设问与题目中的材料有一定联系,对材料内容应作大概了解。 (2)有的“材料型”的设问,尽管题目要求“依据材料指出”,但实际上材料所含信息与教材知识又非常相近,依据教材知识照样可以回答。这样的设问,当你回顾教材知识后再读材料,则很容易概括出答案。 (3)对于“结合型”的设问,答案的要点应是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并集”,即材料中体现的要点+教材中的要点=完整的答案。而有的考生在答题时之所以漏掉一些要点,是因为这些要点不是显性信息,而是隐性信息。而该信息一般依据材料很少能解读出来,所以要联系教材并列出知识提纲才能保证不漏要点。 4.第四步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 (1)组答案要注意紧扣设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 (2)答案来源于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般依据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 (3)答案来源于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解答时要从材料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 (4)答案来源于教材和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识。 例证 1.(2019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适应性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术界大多倾向将“五四运动”做狭义与广义两种区分,并认为广义的“五四运动”包括了“新文化运动”,或者将两者替换使用,或者使用“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词来代称这一时期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事情。然而,笔者认为虽然“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两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都是针对时代难局而产生的救亡运动,但是两者并不能被认为是同一回事。 ——刘新庆、尚贺兵《时代的救赎:两种不同的时代救亡 方式——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辨别》 材料二 文艺复兴完全是个“洋名词”,胡适在1917年正式把这一名号安在“五四”头上。(编者注:这里的“五四”指“五四新文化运动”,时间从1915到1923年)用“中国文艺复兴”定性“五四”,新派人士很快就予以接受。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说:“自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人类应如何生活’,就成了一个绝大的问题……一些学者倡之,大多数民众和之,就成功或将要成功许多方面的改革。” ——摘编自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 ——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 材料三 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说:“在五四运动里面起领导作用的是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大学教授虽然不上街,但是他们在其中奔走呼号,做了许多事情。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以纪念“五四”为契机,毛泽东深刻地思考了自“五四”以来20年的革命发展道路,特别是总结了两次国内战争的经验,写下了《新民主主义论》……就是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充分论述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并把它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联系起来观察……“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两者并不能被认为是同一回事”,并分析新派人士很快接受用“中国文艺复兴”定性“五四”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五四运动(广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15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并简述你对“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理解。(6分) (3)综上,你认为影响对历史事件解读的因素有哪些?(4分) 答案 (1)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一场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用现代文化、现代价值理念改造中国旧文化旧伦理(即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强权、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政治运动。 原因:①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局动荡;②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③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新思潮不断涌现);④先进知识分子乐于接受新思想以改造旧社会。 不同:文艺复兴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思想,五四运动则反对、批判旧文化。 (2)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理解: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受五四运动的影响,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因素:时代背景、政治立场、认识问题的角度等。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1875年宪法法案通过,第三共和国在政治制度层面上真正得到了确立。其后,共和派和人民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普遍接受共和思想,农民的皇权思想也逐渐消退。在以后的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宪法的一条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持续2 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竖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却落到封建军阀的手中。军阀们或者打着共和的旗帜,实际却干着专制的勾当,或者干脆复辟帝制。孙中山目睹专制政治对人民的压迫比清代更加残暴,于是为维护共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这些斗争包括1913年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1916年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1917—1918年和1921—1922年的两次护法运动。其中除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由于和梁启超、蔡锷等人发动的护国运动相呼应而取得成功外,其余都失败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法两国确立共和方式的相同点和维护共和方式的不同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法两国民主共和的不同结局,并简析其原因。(15分) 答案 (1)确立方式相同: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法律文件。(4分) 维护方式不同: 法国:宣传共和思想,发动民众参与;依靠议会,修正和补充宪法,打击复辟势力。中国:依靠武力斗争,脱离群众。(6分) (2)结局: 法国:共和制度得以巩固,稳定发展;中国:徒有共和之名,而无共和之实。(4分) 原因: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众参与维护共和斗争。(6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革命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勾结破坏中国革命;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民众忠君思想浓厚。(5分) 学科综合题题组专练(三) 1.(2019河北衡水中学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它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英国,洛克是这一思想的最早提出者。19世纪初,它被首次用作西班牙自由党的名称,表示该党在政治上既不激进也不保守的政治态度。后来,自由主义才在欧洲和北美得到广泛流行和使用,成为近代西方一种社会政治思潮或流派的代名词。由于自由主义者对社会问题往往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因而在西方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里,自由主义的具体表现和特色是不同的。但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或流派,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或思想内涵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的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专制主义,认为保障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是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从这一核心价值或思想内涵出发,自由主义在思想上主张开放、多元与宽容,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代议制民主,主张通过温和的社会变革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史学术前沿诸问题》 材料二 严格地说,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是严复、梁启超等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介绍到中国来的。在西方自由主义传入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中源说”非常盛行,这种学说认为西方近代的一些科学技术、思想学说源自古代中国。受其影响,严复、梁启超等人在介绍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同时,又力图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挖掘出能与西方“自由主义”相会通的内容,以证明自由主义在中国古已有之。严复就一再强调:挽近欧西平等自由之旨,庄生往往发之。详玩其说,皆可见也。所以他特别重视对老庄所谓“自由主义”思想的挖掘。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史学术前沿诸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自由主义产生发展的特点及影响。(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不同于西方之处,并说明原因。(12分) 答案 (1)特点:从思想理论到政治实践;从一国到多国;表现形式多样;追求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影响深远广泛。 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思想解放;推进了西方社会变革和近代化进程。 (2)不同:属于外国舶来品;服务于救亡图存的政治任务;力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依据。 原因:民族危机严重,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顽固势力强大,传播阻力增大;“西学中源”学说的影响。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耕农没有爵位,但有独立户籍,并非依附农,也不是奴隶。自耕农有属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家室、妻、子”,他们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水平极低的生活,负担各种租赋徭役。从《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可以看到,有的自耕农欠政府债,有的需要向政府借器物使用,有的则沦为雇农、佃农等依附农民,当然也有个别的自耕农可以上升为中、小地主。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事实上,近代中国土地大量集中,在农村中却几乎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大农场的经营,地主把财富主要不是用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而是投向农村,扩大占地面积,把土地分割租给佃户分散经营,进行小农经济生产。在耕地不足的情况下,小农经济的规模在缩小,杭州附近的农业经营面积平均为12~15亩,湖北广济县为10亩,镇江为20亩。 ——摘编自沈世培《晚清小农经济结构的变化 及其对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 材料三 1953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起来,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决议指明引导个体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亿户,占农户总数的87.8%。 ——摘编自金春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自耕农的基本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小农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及其积极意义。(9分) 答案 (1)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拥有一定的生产、生活资料,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经济地位具有不稳定性。(8分) (2)促进了农村租佃关系的发展;不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规模小,妨碍了新式农业技术的推广,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和农民贫困,不能为工业提供劳动力和市场,不利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8分) (3)背景: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土地改革后,分散的小农经济不能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1953年,国家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积极意义: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集体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9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