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全国)4
2018届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1915年夏天,20岁的徐悲鸿穿着件蓝布长袍和一双戴孝的布鞋,带着家乡的泥土气息,来到了不夜之城——上海。 烦闷而炎热的夏季在焦虑中过去了。为了消磨时间,找不到职业的悲鸿常去商务印书馆门市部站读。夜晚,他在旅店的昏暗灯光下,忧郁地怀念着家乡,思念母亲和弟妹。 秋风起了,街道两旁葱绿的树叶渐渐变黄,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地上,寒冷和饥饿开始威胁着他。他踏着落叶,徘徊在街头,悲伤地感到人生的道路是多么艰难和狭窄。正在彷徨无计时,忽然接到徐子明先生从北京来信,嘱咐他去见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的编辑恽铁樵先生,请他帮助谋个小职。这飞来的希望使悲鸿振奋起来。他立即挟上自己的画和徐子明的信,来到恽铁樵先生的办公室。悲鸿恳切地向他说明自己的境况十分窘迫,有燃眉之急。恽铁樵留下了悲鸿的画,答应尽力帮忙,嘱他过几天来听回音。 稠密的秋雨绵绵不断地下着,仿佛要给大地织起一个阴冷的密网。悲鸿没有雨伞,只好冒雨去打听回音。这时,街上锣鼓喧天,到处扎着五彩缤纷的牌楼,许多人在欢天喜地迎接国庆。悲鸿被雨淋得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当他站在恽铁樵面前时,雨水沿着他浓密的黑发直往下流淌。恽铁樵先生见到悲鸿,便立即快活而兴奋地说:“事情已经办成了!商务印书馆同意让你担任给中小学教科书画插图的工作,日内便可以搬到商务印书馆宿舍里住宿。” 一阵温暖的感觉顿时涌到悲鸿的心里,他觉得呼吸变得均匀了,血液又开始在他身上畅流。当他踩着湿漉漉的街道走回旅店时,虽然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寒风卷着冷雨扑打着他的头发、面孔和全身,但他却满意地、几乎是快乐地望着这风雨的帘幕,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他已暂时忘记了饥饿和寒冷。 当他迈着轻快的脚步回到旅店,正打算脱衣休息时,忽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叩门声。他慌忙打开门,看见恽铁樵先生站在门前,手里拿了一个纸包,神色仓皇地说:“事情绝望了!” 悲鸿接过纸包,急忙打开,只见里面除了自己的画以外,还附有一份批札:“徐悲鸿的画不合用。” 悲鸿感到全身都在颤栗,心好像突然裂开了,血不断地涌出来。一种难以遏制的痛苦和失望强烈地攫住了他,他不顾一切地狂奔到黄浦江边。沦落上海的苦闷,找不到职业的烦恼,饥寒交迫的痛苦,已经把悲鸿折磨得精疲力竭;而这一次,突然降临的希望又这样突然破灭,使这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再也忍受不了。 他濒于绝望,准备在这滚滚不息的黄浦江里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奔腾而混浊的江水汹涌地冲击着江岸,发出沉重的响声。外国商船和兵舰遍布在远近的江面,汽笛尖锐地吼叫着。悲鸿感到呼吸困难,浑身像着了火,有一种燃烧般的痛楚。他猛力扯开衣襟,让无情的风雨打在他的胸脯上。当一阵寒冷的颤栗从他的脚跟,慢慢传布到全身时,他才清醒过来。他想起了父亲临终时的教导,想起了自己的责任和曾经有过的壮志,也想起了母亲和弟妹……他低声对自己说:“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呵!” 他徘徊在潮湿而阴冷的街头,异常苦恼地想着:现在,我到什么地方去呢?他茫然四顾,包围他的,只是一片沉沉的黑夜。他的脚步本能地向故乡走去。 屺亭桥畔那所小屋依旧顽强地屹立在风雨之中,但是,这个家却更加贫困了。弟妹们都失学,在田地里劳动,母亲那裹在粗布衣服里的身子也更加瘦削了。悲鸿不愿对母亲说出自己的苦恼。然而,悲鸿那颗年轻的心没有屈服,犹如路边被践踏的小草一样,它仍旧要向广阔的天空,向着阳光和雨露探出头来。他把自己的悲哀和忧郁,向镇上一位和善的民间医生法德生先生倾诉。善良的医生十分爱惜悲鸿的才华,他邀集了镇上的一些朋友,那些朴实的小手工业者,拼凑了一笔钱,送给悲鸿。 悲鸿含着眼泪接过这笔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这些乡亲们的生活也十分艰难,但是为了他,都慷慨地伸出了援助的手,他应当怎样刻苦努力,才能报答乡亲们的关怀和爱护呢?他暗暗下定决心:决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摘编自《徐悲鸿的一生》,作者廖静文,徐悲鸿夫人。原文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D ) A.徐悲鸿初次到上海,找不到工作,衣食无着,内心忧郁焦虑,常去商务印书馆门市部站读,十分怀念着家乡,思念着母亲和弟妹。 B.恽铁樵介绍徐悲鸿到商务印书馆给中小学教科书画插图,遭到“徐悲鸿的画不合用”的当头一棒,使徐悲鸿陷入痛苦和失望中。 C.徐悲鸿在走投无路时,得到了民间医生法德生先生和镇上一些朋友的救助,他们拼凑了一笔钱,送给悲鸿,使徐悲鸿渡过了难关。 D.文中关于秋风秋雨阴沉、萧索的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焦躁、伤感的心情;关于黄浦江惨淡描写,表现了悲壮豪迈的心情。 [解析]“表现了悲壮豪迈的心情”分析不当,应为表现了沉重的心情。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E ) A.刚到上海的徐悲鸿常常想起家乡和亲人,因为这是他奋斗的动力之一,他深知有责任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境的窘迫。 B.求职商务印书馆失败,给了徐悲鸿沉重的打击,甚至使他绝望轻生,值得信赖的人言而无信,让他彻底对未来失去信心。 C.“外国商船和兵舰”这一细节描写,将徐悲鸿的不幸命运融于时代大背景之中,侧面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这些悲剧。 D.徐悲鸿无奈中返回故乡,在得到亲人的鼓励和同乡、朋友的资助后,更坚定了要通过刻苦努力实现自己人生追求的信念。 E.本文记叙了徐悲鸿在上海的一段经历,文字质朴而又充满深情,表现了主人公在人生失意中矢志不渝,不弃追求的情怀。 [解析]B“值得信赖的人言而无信”说法不当,否定徐悲鸿并非恽铁樵的意见。C“侧面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这些悲剧”说法不当。D“亲人的鼓励”无中生有。 3.徐悲鸿认为“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呵!”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理解?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这是徐悲鸿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候,激励自己的一句话。徐悲鸿敢于搏击坎坷命运,在困境中不动摇意志,不放弃希望,这是他能够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师的重要因素。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甚至不幸,面对坎坷,有人丧失信心,放弃努力,甚至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这是懦弱的表现。我们要正确地认识挫折,积极寻求战胜挫折的方法,热爱生活,磨炼意志,从逆境中奋起,做生活的强者。 [解析]本题5分,分为五个等级评分。本题答案可以丰富多彩,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托尔斯泰的眼泪 余 杰 与托翁会面是多少俄罗斯文化人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托尔斯泰又是一个极其谦恭的人,他把每一位客人都当作平辈的朋友,他给予每一位来访者以最热切的接待。最深邃的大海是平静的。 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那是一间温馨而简朴的小屋,一半是木结构的。走上二楼,他们终于见到了托尔斯泰。 以前,他从照片上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高大、健壮、宽肩阔背。但是,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托翁亲切随和地向他伸出手来,小伙子感到非常害羞。即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凉,心里说:“如果让我演奏,真不知怎么办——我的手都冻僵了。” 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一曲。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点将唱歌了。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一起表演歌曲《老伍士》。托翁恰好坐在他的对面,两手插在短衫的皮腰带里。夏里亚宾有时无意中把目光投向托翁,发现托翁兴致勃勃地盯着自己,注视着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当夏里亚宾含着泪水唱出将被枪毙的士兵最后一句话“愿上帝保佑你们回到家乡吧”,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滴眼泪。 唱完以后,所有的来客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和赞扬的话语。然而,托翁既没有鼓掌也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坐着,好像陷入了沉思之中。客人们不敢打扰托翁,默默地下楼去了。托尔斯泰夫人稍后对夏里亚宾说:“看在上帝的份上,您可别暴露出您已经发现列夫·托尔斯泰流了泪。您知道,他有时很怪。他说是一码事,而心里除了冷静的思考,也有炽热的感情。”夏里亚宾问:“那么,列夫·托尔斯泰喜欢我唱的《老伍士》吗?”托尔斯泰夫人握了握夏里亚宾的手,说:“我敢肯定,他非常喜欢。”于是,夏里亚宾动情地写道:“我也感觉到了这位严肃的宗教信徒内心的温柔,我觉得很幸福。” 许多人把写过巨著的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但是,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托尔斯泰的那一串眼泪让我们窥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在听演唱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托尔斯泰”来看待,他完完全全地投入到演唱者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这时,他成了一个普通的听众。正是在这种平常的心境下,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 我很关注这样的一些细节。伟人们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常常带有表演的性质,因此是不太真实的;而在私人的空间里,他们更多回归自我的本真状态。那些丧失了本真状态的人物,就像漫画的面孔一样。正是这样的原因,我尤其看重托尔斯泰的眼泪。布尔加科夫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他回忆到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穿着西伯利亚式的毡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来。“我真高兴,非常高兴,”他说,“你来了,我需要您的帮助……”片刻之后,托翁关切地问:“您的嘴唇怎么这么干哪?您不舒服吗?”布尔加科夫回答说可能是累了,因为晚上在车厢里没有睡好。“那你就躺着吧,”托翁指着沙发对布尔加科夫说,“休息一下,好好休息休息!”当我读到这个片断时,久久不想翻过去。 看看这位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老人是怎样待人接物的:一见面,托翁就把年轻人当作家里人。托翁面对20出头、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时,就像是老爷爷见到小孙子一样。托翁真不愧是大作家,拥有惊人的观察能力,一个照面就发现了年轻人干裂的嘴唇。那句问候,真是让人如坐春风,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 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C ) A.本文记叙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拜访托尔斯泰时紧张而激动的心情,体现了托尔斯泰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人们对他的崇敬。 B.本文写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拜访托尔斯泰时紧张心情与下文与托尔斯泰接触之后的感受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托翁的形象。 C.本文通过托尔斯泰把每一位客人都当做平辈朋友、给与每一位来访者以最热切接待的片断,意在表现托翁与众不同的心灵世界。 D.本文以托翁作为一名普通听众,静静听演唱时流下泪水为中心,在夹叙夹议中记述人物,材料虽然简单,但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解析]“意在表现托翁与众不同的心灵世界”理解不当,应为表现托翁伟大背后的平凡。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BD ) A.“最深邃的大海是平静的”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在对待每一个来访者时的平静心情,把每一位客人都当作平辈的朋友,并给予最热切的接待。 B.托翁欣赏夏里亚宾表演《老伍士》时流下眼泪的细节,表现了他完全沉浸在歌曲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的情景,反映出这位伟人平凡而又真诚的一面。 C.伟人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常常是高大完美的,而文中作者细致刻画夏里亚宾为托翁唱歌使他流下眼泪这一细节则无益于托尔斯泰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D.在作者看来,托尔斯泰在来访者面前流下的眼泪,恰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回归自我本真状态的人,这两滴普通的眼泪,体现出的是一种真实和自然。 E.托尔斯泰初见莫斯科大学的学生布尔加科夫时表现出的细心,反映出这位文学巨匠惊人的观察力,作者以此来挖掘他能够在文坛上获得成功的原因。 [解析]A“写出了托尔斯泰在对待每一个来访者时的平静心情”分析不当,应为写出了托尔斯泰在对待每一个来访者的谦恭。C这一细节不但无损托尔斯泰的形象,反而使他在人们心目中更加真实完美。E作者没有来挖掘他成功的原因,而是以此来表现他热情、和蔼、关爱别人的一面。 6.为什么说“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答:文学巨人托尔斯泰,在生活中更多地展示出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风貌。他从未以伟人自居,从未以名家自傲。不为名声所累,不为名声所扰,更多地还原回归自我的本真状态;他待人谦恭,把每一位客人当作朋友,给与每一位来访者最热切的接待,他让人们感受到他最真诚的一面。这种生命本真状态的展示,是任何赞颂溢美之词所无法达到的。 [解析]本题5分,分为五个等级评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迷人的卡佛何其苦 李成恩 “玛丽安明白,如果想让她与雷蒙德的婚姻生活保持正常,她就不得不在‘雷蒙德的写作生活与我们的家庭之间走钢丝’。她甚至曾经向他保证,他永远不必在她与他的写作之间作出选择。6月初,为了向雷蒙德证明又一个婴儿不会妨碍他的梦想,玛丽安出去当了一名水果包装工,在挣到了足够的钱后,用她的收入去文具店为雷蒙德买了父亲节的礼物——他的第一台打字机。” 这是《雷蒙德·卡佛——一位作家的一生》书中的一段,记录了卡佛与妻子生活的一个片断。读来让人唏嘘不已。 卡佛的作品传入中国大约是2008年,译林出版社引进的,这位极简主义小说之父影响了中国一批作家与诗人,《大教堂》的黄色腰封上就写过“格非、王朔、韩东、‘寻找雷蒙德·卡佛’、‘卡佛小组’……都是热爱卡佛的人”,有多少作家与文艺青年喜爱他都在情理之中。 单看他的小说题目就特别有趣,《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其中的悖论与对爱情的质疑充满了诗意的想象与幽默。《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又是一个反问,口语的调皮,对生活的直接描述蕴含其中,其魅力从题目开始,到小说的最后一个字,干干净净,像家门前孤独的树枝与草地。 评论家李敬泽这样评论他:“卡佛的极简绝不仅仅是文学的,他在表达对自身和所写世界的根本看法。……他让很多人真正感知到自己生命中确实有一种荒凉的、令人胆寒的巨大沉默。”卡佛的“巨大沉默”伴随我多年,他与中国作家不一样的语言深深地将我吸引。我们的文学并不尊重口语。口语是什么?是相对于书面语言的日常话语。从胡适的《两只蝴蝶》开始,白话文运动的启蒙近百年了,但口语的美一直在退化,好的口语小说并不多。卡佛的作品中,却是鲜活生动的口语,所写的全是社会底层人的生活,让我看到了真实的生活与真实的人物,还有极简的写法,这都是他的迷人之处。 一个迷人的作家,其生活却是艰辛的。村上春树评论卡佛时用了这样一句话:“苦难与失望的前半生。”他不到20岁时就与高中时的恋人结婚生子,生活把他像一头野兽一样驱赶,他要养家糊口,失业与酗酒成了他前半生的主题。随后,妻离子散、破产、友人背弃,然而他并没有被击垮,而是依然坚持写作,文学始终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卡佛这种在幻灭时对文学的坚持,是困难中的写作者的楷模,他战胜了自己,并且在作品里不忘将现实幽默一把。他把程式化的语言和不必要的修饰全部去掉,剩下的全是故事,全是坦诚。他不是酒鬼,不是失败者,他是把酒瓶踩在脚下的生活的强者,他是文学的胜利者。 从他的经历我相信了,什么样的人会写出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生活会孕育出什么样的文学表达。卡佛讲过:“自己归根到底,不过是美国的一名普通百姓。正是作为美国的平民,自己才有着那些非吐不快的东西。”村上春树认为这种平民的自豪感充溢在卡佛的作品里,使他为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文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而在美国文学的发展史中,这种平民的自豪感曾被长期漠视。美国的蓝领阶层应该感谢他的文学,文学比历史有时更加让人快乐。在他1988年去世时,《纽约时报》将他的短篇小说集《我打电话的地方》列为20世纪后期最受欢迎的图书之一。他的作品以22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泰晤士报》称他为“美国的契诃夫”。 一个迷人的人,罹患肺癌,50岁就离开了人世,却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作品。 卡佛在他的名篇《我打电话的地方》的卷首,引用了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一句话:“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一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拿它与前世对比,也无法在来世使它臻于完美。” 这就是卡佛。 (选自《光明日报》第16版)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C ) A.卡佛的作品语言极其简练。没有程式化的语言和不必要的修饰,大量使用鲜活生动的口语,写法极其简明,没有过多的刻意的雕饰。 B.卡佛的小说以真实的生活与真实的人物为素材。他所写的全是社会底层人的生活,通过这些生活,来表现真实的生活与真实的人物。 C.本文引用卡佛传记中的文字来表现卡佛。这些引用不但印证了作者的观点,使文本所记内容更为真实,而且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D.本文引用其他评论者的话,增加了作品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了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解析]“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夸大其辞。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BE ) A.文章开头作者饱含深情地追述了卡佛生活的艰难,照应了题目中“何其苦”,奠定了全文深切缅怀这位艺术大师的情感基调。 B.卡佛的创作充满魅力,不但内容干干净净,而且从题目开始到末尾,每一个字都非常吸引人,风趣幽默,充满了诗意的想象。 C.卡佛作品的“简”不仅体现在文学上,更试图通过文学表达出对自身和所写世界的根本看法——生命中确实有一种巨大沉默。 D.卡佛是美国的一位平民,平民的自豪感充溢在他的作品中,为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文学注入了反映时代特征的无限活力。 E.卡佛在作品中引用米兰·昆德拉的话,说明他对自己一生的追求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能够满足自己的内心就是最合适的生活。 [解析]B这是卡佛具体作品的特点,并非全部作品。E理解不当。这段话恰恰说明卡佛是一个有明确追求的人。4分,选对一项给2分。 9.作者为什么说卡佛是“一个迷人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①卡佛生活艰难,但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与理想,不懈创作,被尊为极简主义小说之父。②卡佛的作品极具特色,充满魅力。③在人生遭遇重大挫折时,卡佛不被击垮,能够顽强战胜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④他的作品备受世人盛赞,影响了大批作家与诗人,成为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篇章。 [解析]5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答出两个要点给3分,答出三个要点给5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