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课件(49张)(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课件(49张)(全国通用)

 化学常用计量及其应用 考纲解读 1 .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 —— 摩尔 (mol) 、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 .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 ( 原子、分子、离子等 ) 数目、气体体积 ( 标准状况下 ) 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课前饭后碰一碰 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1.00 mL NaCl 中含有 6.02×10 23 个 NaCl 分子 B . 1.00 mol NaCl 中,所有 Na +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8×6.02×10 23 C .欲配制 1.00 L 1.00 mol · L - 1 的 NaCl 溶液,可将 58.5 g NaCl 溶于 1.00 L 水中 D .电解 58.5 g 熔融的 NaCl ,能产生 22.4 L 氯气 ( 标准状况 ) 、 23.0 g 金属钠 答案: B 点拨: NaCl 是离子化合物,是由 Na + 和 Cl - 结合而成的不存在 NaCl 分子, A 错; Na +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 ,故 1.00 mol NaCl 中含有 1.00 mol Na + ,所有 Na +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6.02× 10 23 , B 正确; NaCl 溶液的体积为 1.00 L ,而不是水的体积为 1.00 L , C 错; n (NaCl) = 1 mol ,电解熔融 NaCl 后得 0.5 mol Cl 2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 L , D 错。 2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1 mol 甲醇中含有 C — H 键的数目为 4 N A B . 25℃ , pH = 13 的 NaOH 溶液中含有 OH - 的数目为 0.1 N A C .标准状况下, 2.24 L 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0.1 N A D .常温常压下, Na 2 O 2 与足量 H 2 O 反应,共生成 0.2 mol O 2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4 N A 答案: D 思维激活  抽空一定看一看 3 .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0.2 mol H 2 O 2 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 0.4 N A B . 300 mL 2 mol/L 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 0.6 N A C .在标准状况下, 2.8 g N 2 和 2.8 g CO 所含电子数均为 1.4 N A D .在常温常压下, 2.24 L SO 2 与 O 2 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 0.2 N A 答案: C 点拨: A 项, 0.2 mol H 2 O 2 分解时转移电子数为 0.2 N A ; B 项,蔗糖溶液中除含有蔗糖分子外还有大量的水分子,所含分子数远多于 0.6 N A ; D 项,常温常压下, 2.24 L SO 2 与 O 2 的混合气体少于 0.1 mol ,所含氧原子数也少于 0.2 N A 。 4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 A .常温下, 0.1 mol/L 的 NH 4 NO 3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 0.2 N A B . 1 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 10 N A C .在 12 g 石墨片层结构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 0.5 N A D . 22.4 L 乙烯中 C — H 键数为 4 N A 答案: C 点拨: A 项,未给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氮原子数。 B 项, 1 mol 羟基中电子数为 9 N A 。 D 项,不一定为标准状况。 网控全局  知识网络 优化记忆 考点整合  高效提升 触类旁通 1 .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1)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 n 。它是指该物质所含粒子 ( 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 ) 数的多少。因此,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所含粒子数多少的一个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它有量纲,有明确的物理含义,是一个科学专用名词。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使用摩尔做物质的量的单位时,要注意: (1) 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2) 应用符号表明微观粒子的种类或其特定组合 ( 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及其他有化学意义的特定组合 ) ,强调 “ 用符号 ” 而非 “ 用汉字 ” ,这和以前有所不同。 (2) 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 N A ,定义为 0.012 kg 12 C 所含碳原子的准确数目,是个精确值。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测得其数值约为 6.02×10 23 mol - 1 。 (3) 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 g · mol - 1 ,而化学式量是指该物质一个粒子 ( 或单位组成 ) 的质量与一个 12 C 原子质量的 1/12 之比所得的数值,单位是 1 ,使用时二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4) 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单位是 L · mol - 1 ,符号 V m 。由于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故 V m 也随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在标准状况下 V m = 22.4 L · mol - 1 。 3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1) 定律内容: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可总结为 “ 三同 ” 定 “ 一同 ” ,适用对象为气体。 ② 当溶质为液体时,应选用滴定管、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其中滴定管用来量取液体溶质。若溶质溶液呈碱性则选用碱式滴定管,若溶质溶液呈酸性或具有强氧化性则选用酸式滴定管。量筒用来量取蒸馏水。 ③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注意 “ 查漏 ” 。 (3) 实验步骤记清楚: ①计算溶质的量 ②称量或量取 ③溶解 在烧杯中加适量 ( 一般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 1/6) 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恢复到常温后,将溶液转入 ( 通过玻璃棒引流 ) 规格为所配溶液体积的容量瓶里。再用适量的蒸馏水将烧杯内壁及玻璃棒洗涤 2 ~ 3 次,将每次的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中。 ④ 定容 移液后往容量瓶中缓慢地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 1 ~ 2 cm 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瓶颈的刻度线处,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线相平。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上下倒转,使溶液混合均匀。 ⑤装瓶 将配好的溶液装入干净的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等。 方法归纳  拓展思维 活学活用 1 . 试题中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前提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 1.01×10 5 Pa 、 25℃ 时等。 (2) 物质状态: 22.4 L · mol - 1 使用的对象是气体 ( 包括混合气体 ) 。命题者常用一些标准状况下易忽视的液体或固态物质,如 H 2 O 、 SO 3 、己烷、辛烷、 CHCl 3 等来设置陷阱。 (3) 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电子数如 D 2 O 、 T 2 O 、 18 O 2 的摩尔质量。 CH 4 、 NH 3 、 Ne 、 He 、 OH - 、 NH 4 + 等粒子的电子数。 (4) 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 SiO 2 、 Si 、 CH 4 、 P 4 、 CO 2 等。 (5) 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 Na 2 O 2 与 H 2 O , Cl 2 与 NaOH 、电解 AgNO 3 溶液等。 (6) 用到 22.4 L/mol 时,一定要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及状态是否为气体。 (7) 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减少。 上述 7 项往往是命题者有时故意设置的干扰性因素,却常常被考生忽略。 (1) 若称量固体溶质时,操作无误,但所用砝码生锈, m 偏大,则结果偏高。 (2) 若没有洗涤烧杯内壁或玻璃棒,使 n 减小,则结果偏低。 (3) 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或定容后反复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对结果无影响。 (4) 俯视、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对结果的影响 ① 仰视刻度线:由于操作时以刻度线为基准,故加水量增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 c 偏低。 ②俯视刻度线:加水量减少,溶液体积变小,故 c 偏高。 温馨提示: 仰视看高,俯视看低,即抬头看,液面的读数高了。低头看,液面的读数低了。 (5) 常见的操作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统计如下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 以配制 0.1 mol · L - 1 的 NaOH 溶液为例 ) 因变量 c /mol · L - 1 m V 称量时间过长 减小 - 偏小 用滤纸称 NaOH 减小 - 偏小 向容量瓶内注液时少量流出 减小 - 偏小 未洗烧杯和玻璃棒 减小 - 偏小 整个过程不摇动 - 减小 偏大 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 减小 - 偏小 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 - 增大 偏小 [ 例 1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常温下, 23 g NO 2 含有 n A 个氧原子 B . 1 L 0.1 mol · L - 1 氨水含有 0.1 n A 个 OH - C .常温常压下, 22.4 L CCl 4 含有 n A 个 CCl 4 分子 D . 1 mol Fe 2 + 与足量的 H 2 O 2 溶液反应,转移 2 n A 个电子 答案: A [ 例 2] 用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常温下, 1 L 0.1 mol · L - 1 的 NH 4 NO 3 溶液中氮原子数为 0.2 N A ( 江苏高考化学卷 T 5 - A) ②1 mol 羟基 ( — OH) 中电子数为 10 N A ( 江苏化学卷 T 5 - B) ③ 常温常压下 22.4 L NO 气体的分子数小于 N A ( 山东滨洲模拟 ) ④1 mol 乙烷分子中含有 8 N A 个共价键 ( 安徽宜城质检 ) ⑤ 在 1 L 0.1 mol/L 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 0.1 N A ( 安徽宜城质检 ) ⑥ 常温常压下, 1 mol 氦气所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 4 N A ( 浙江嘉兴模拟 ) ⑦ 标准状况时, 22.4 L 二氯甲烷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N A ( 浙江嘉兴模拟 ) ⑧ 在反应 KIO 3 + 6HI===KI + 3I 2 + 3H 2 O 中,每生成 3 molI 2 转移的电子数为 6 N A ( 广东惠州模拟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⑤⑦ D .④⑥⑧ 答案: A [ 例 3] 某非金属单质 A 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B 。 B 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 ( 同温、同压 ) 。以下对 B 的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 A .有 1 个氧原子 B .有 2 个氧原子 C .有 1 个 A 原子 D .有 2 个 A 原子 解析: B 和氧气均为气体,同温同压下其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消耗的 O 2 与生成的 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据此可设化学方程式为 m A + a O 2 ===2 a 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1 个 B 分子中含有 1 个氧原子。 答案: A [ 例 4] 下列条件中,两种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 N 2 和 CO B .同温度、同体积的 H 2 和 N 2 C .同体积、同密度的 C 2 H 6 和 NO D .同压强、同体积的 N 2 O 和 CO 2 解析: 因为 N 2 和 CO 具有相同的摩尔质量,所以两者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也相同,分子个数应相同,又因两者都是双原子分子在,故原子个数也相等, A 正确; 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B 选项中没有提到压强,所以分子个数不一定相等, B 错;体积相同、密度相等,所以质量相等, C 2 H 6 和 NO 的摩尔质量也相等,所以分子个数相等,但由于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所以原子个数不相等, C 错;同压强、同体积时,由于没有说明温度,所以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 D 错。答案为 A 。 答案: A 点拨: 使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应注意以下三点: (1)1 mol 任何粒子的数目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不因温度、压强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2) 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时,首先要判断物质在所给温度和压强下是否为气体,若物质为非气态则不能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 [ 例 5] 将铁、铝、硅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一份跟足量的 NaOH 溶液反应,另一份跟足量稀硫酸反应,最终产生的 H 2 一样多,则铁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 2 ∶ 1    B . 4 ∶ 1    C . 1 ∶ 1    D . 3 ∶ 1 错因分析: 如果不能整体把握反应规律,导致解题复杂化。 答案: A 点拨: 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和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 + 3H 2 SO 4 ===Al 2 (SO 4 ) 3 + 3H 2 ↑ 、 2Al + 2NaOH + 2H 2 O===2NaAlO 2 + 3H 2 ↑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铝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则本题就归结到探讨产生等量氢气时铁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上来。由关系式: 2Fe ~ Si ~ 2H 2 ,即可快速求解, n (Fe) ∶ n (Si) = 2 ∶ 1 。 答案: C 点拨: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需注意的问题 (1) “ 一个中心 ” :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2) “ 两个前提 ” :在应用 V m = 22.4 L · mol - 1 时,一定要有 “ 标准状况 ” 和 “ 气体状态 ” 两个前提条件 ( 混合气体也适用 ) 。 (3) “ 三个条件 ” :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 ( 原子、电子等 ) 间的关系;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③ “ 强、弱、非 ” 电解质与溶质粒子 ( 分子或离子 ) 数之间的关系。 (4) “ 四个无关 ” :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 ( 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