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一个大肠杆菌和一个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分别属于 A. 细胞和群落 B. 个体和种群 C. 组织和种群 D. 个体和群落 【答案】B 【解析】依题文可知,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依题文可知,一个大肠杆菌属于个体。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因此,一个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文需要重点理解生命系统各层次的内涵。 2.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看到的视野暗,但看到的细胞大,数最多 B. 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长,所以转换为高倍物镜时要升高镜筒 C. 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D. 使用高倍镜前需先在低倍镜下对焦并找到物像 【答案】D 【解析】依题文可知,依据正确使用高倍镜操作顺序的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高倍镜比低倍镜看到的视野暗,但看到的细胞大,数量少,A错误; B、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长,但是换高倍物镜时不要升高镜筒,B错误; C、换上高倍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C错误; D、使用高倍镜前需先在低倍镜下对焦并找到物像,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文重点考查学生识记正确使用高倍镜操作顺序的能力。 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 B. 大肠杆菌有核糖体,无线粒体 C. 黑藻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D. 酵母菌有细胞核,有染色体 【答案】A 【解析】依题文可知,蓝藻和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黑藻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但是有核糖体,A错误; 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有核糖体无线粒体,B正确; C、黑藻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正确; 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有染色体,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文重点是识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异同点。 4.生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及其所含元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A. 血红蛋白一铁 B. 纤维素一氮 C. 叶绿素一镁 D. 核苷酸一磷 【答案】B 【解析】依题文可知,纤维素是多糖,其组成元素只有C、H、O;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P,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血红蛋白中组成元素有铁,A正确; B、纤维素是多糖,组成元素只有C、H、O,B错误; C、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C正确; D、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P,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文重点识记细胞内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的种类。 5.由下列三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氨基、羧基和肽键数分别是 A. 2、1、2 B. 1、2、2 C. 1、2、3 D. 2、2、2 【答案】B 【解析】依题图可知, 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形成肽链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链中的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1+R基中的氨基或羧基数。 【详解】依题图可知,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三肽,三肽中含有2个肽键,在其一游离端有1个氨基,在其中间和另一游离端共有2个羧基,所以3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氨基、羧基和肽键数分别是1、2、2,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文重在考查学生理解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6.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砖红色沉淀 B. 糖类是生物膜的成分之一,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糖原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淀粉、纤维索是由果糖聚合而成 D. 葡萄糖在体外燃烧和在体内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相等 【答案】C 【解析】依题文可知,糖原、淀粉、纤维素都是多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以糖类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葡萄糖、果糖都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 B、糖类是生物膜的成分之一,可形成糖蛋白,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 C、糖原、淀粉、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C错误; D、葡萄糖在体外燃烧和在体内氧化分解最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释放的能量相等,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文重在考查糖类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7.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B.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较低 C. 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D. 晒干的种子细胞中不含自由水 【答案】D 【解析】依题文可知,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是水的作用之一,A正确; B、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增多,所以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较低,B正确; C、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是水的作用之一,,C正确; D、晒干的种子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降低,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文重点考查对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综合理解的应用能力,把握、推理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8.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结构与其组成成分,对应不正确的是 A. 中心体:蛋白质 B. 细胞膜:脂肪、蛋白质、糖类 C. 核糖体:蛋白质和RNA D. 细胞壁:纤维素和果胶 【答案】B 【解析】依题文可知,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磷脂、蛋白质和糖类,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依题文可知,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磷脂、蛋白质和糖类,其他结构和成分对应正确,B错误,A、C、D正确。 故选B。 9.下列物质或结构与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B. 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C.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D. 细胞壁——植物细胞的边界 【答案】D 【解析】依题文可知,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不是细胞的边界,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其具有选择透过性,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蛋白质的功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A正确; B、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正确; C、细胞核含有主要的遗传物质,是系统的控制中心,C正确; D、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不是边界,D错误。 故选D。 10.下图为糖类概念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某种单糖A为果糖,则物质①是蔗糖 B. 若某种单糖A也为葡萄糖,则③在动物体内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 C. 若构成物质②的碱基有胸腺嘧啶,则某种单糖A为核糖 D. 若④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则它可作为ATP的组成部分 【答案】C 【解析】依题文可知,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形成二糖;单糖和磷酸及碱基组成核苷酸,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蔗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正确; B、依题图可知,③是糖原,其在动物体内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B正确; C、胸腺嘧啶是构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碱基,若构成物质②的碱基有胸腺嘧啶,则某种单糖A为脱氧核糖,C错误; D、若④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则它可作为ATP的组成部分,D正确。 故选C。 11.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染色质时,发现染色质是由很多串珠状的结构聚合在一起形成的。使用DNA水解酶处理上述结构后, “珠子”之间的“连线”消失了, 但是“珠子”还在; 若使用蛋白酶处理,则“珠子”被分解,“连线”尚在。下列哪项不是该实验所能得到的结论 A. 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 酶具有专一性 C.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 D. “珠子”是蛋白质, “连线”是DNA 【答案】C 【解析】依题文可知,DNA水解酶催化水解DNA;蛋白酶能催化水解蛋白质,利用酶的专一性等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依题文可知,酶具有专一性,DNA水解酶能催化水解DNA,蛋白酶能催化水解蛋白质,由此可知“连线”是DNA,“珠子”是蛋白质;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错误,A、B、D正确。故选C。 12.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物膜是生物体内各种膜结构的总称②生物膜把细胞质分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③细胞和细胞器都以生物膜为边界与周围的环境隔开④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条件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依题文可知,生物膜是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统称,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构成,因其成分相近,结构相似,统称“生物膜”,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①生物膜是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统称,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构成,因其成分相近,结构相似,统称“生物膜”,而非生物体内所有膜,①错误; ②生物膜把细胞质分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②正确; ③细胞内有些细胞器是无膜细胞器,③错误; ④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条件,④正确,由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 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是 A. 在低于0.9%NaCl溶液中, 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 有的甚至破裂 B. 在0.9%NaCl溶液中, 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 在高于0.9%NaCl溶液中, 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D.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扩散 【答案】A 【解析】依题文可知,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说明0.9%NaCl溶液是细胞的等渗溶液,由此需要利用渗透作用原理的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由于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所以在低于0.9%NaCl溶液(低渗溶液)中, 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 有的甚至破裂,A正确; B、在0.9%NaCl溶液(等渗溶液)中, 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单位时间内进出细胞的水分子个数相等,B错误; C、在高于0.9%NaCl溶液(高渗溶液)中, 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不发生质壁分离,因为其没有细胞壁,C错误;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通过半透膜的扩散,D错误。 故选A。 14.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 ATPase为ATP酵, 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护肤品中的甘油通过方式①进人皮肤细胞 B. 加人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碘离子通过③的运输速率 C. 人体白细胞可通过方式④吞噬入侵的病原体 D. 酒精分子通过②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答案】D 【解析】依题图可知,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依图可知方式①是自由扩散,甘油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正确; B、依图可知③是主动运输,则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碘离子通过③的运输速率,B正确; C、依图可知④是胞吞,则人体白细胞可通过方式④吞噬入侵的病原体,C正确; D、依图可知②是协助扩散,但是酒精分子是通过自有扩散进入细胞,D错误。 故选D。 15.下表是将菠菜叶下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的变化,这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接近于 A. 0.35g/mL B. 0.30g/mL C. 0.25g/mL D. 0.20g/mL 【答案】B 【解析】依题文可知,利用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依题表可知,当菠菜叶下表皮细胞置于0.35 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0.35 g/mL,当菠菜叶下表皮细胞置于0.25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趋势,说明细胞液的浓度大于0.25 g/mL,当菠菜叶下表皮细胞置于0.30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无明显变化,说明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接近于0.30 g/mL,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6.下列关于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基本支架 B. 蛋白质分子平铺在膜的两侧 C. 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多是运动的 D. 细胞膜外侧还分布有糖被 【答案】B 【解析】依题文可知,需要依据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做出判断。 【详解】依据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内容可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多是运动的;细胞膜外侧还分布有糖被;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而不是平铺在膜的两侧,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17.新陈代谢的进行不仅需要酶, 而且需要AT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部分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与其保存温度相同 B. 由活细胞产生的ATP水解酶在体外不具有催化活性 C. 葡萄糖与果糖反应生成蔗糖时需要ATP水解供能 D. 人在剧烈运动时, 肌细胞中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 【答案】C 【解析】依题文可知,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大部分酶通常情况下是低温保存,A错误; B、由活细胞产生的ATP水解酶在体外条件适宜时,也具有催化活性,B错误; C、葡萄糖与果糖反应生成蔗糖是吸能反应,需要ATP水解供能,C正确; D、人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ATP的水解速率和合成速率处于动态平衡中,只是转化速率加快,D错误。 故选C。 18.为研究酶的特性,某同学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B. 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 C. 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 也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 【答案】C 【解析】依题文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酶的特性,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因变量是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依题文实验目的再结合图表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A正确;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2%过氧化氢溶液的反应速率,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B正确; C、该实验不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因为二氧化锰不是酶,C错误; D、也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因为鸡肝匀浆中也有过氧化氢酶,D正确。 故选C。 1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只有在光下才可以更新空气 B. 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做材料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 C. 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通过曝光和遮光形成对照 D. 鲁宾、卡门、卡尔文等科学家在研究中均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答案】A 【解析】依题文可知,需要利用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相关实验内容做出判断。 【详解】A、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没有证实光的作用,A错误; B、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做材料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 C、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通过曝光和遮光形成对照,C正确; D、鲁宾、卡门、卡尔文等科学家在研究中均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正确。 故选A。 20.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黄瓜植株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株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气孔开度(气孔开放的程度)减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经干旱处理后,该植株根细胞的吸水能力减弱 B. 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吸收的水分减少,使光反应减弱 C. 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叶肉细胞中的C5的含量下降 D. 该植株的根系将变得发达 【答案】D 【解析】依题文可知,干旱处理正常土壤中的黄瓜植株,该植株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该植株根细胞的吸水能力会增强;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使暗反应减弱,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经干旱处理后,该植株根细胞的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A错误; B、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使暗反应减弱,B错误; C、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由此叶肉细胞中C5的来源几乎不变,C5的消耗量下降,从而C5含量上升,C错误; D、经干旱处理后,该植株的根系将变得发达,D正确。 故选D。 21.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图中字母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b、c中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B. 1和3代表的物质都是H20,2代表的是O2 C. 人的肌细胞在无氧呼吸时也能产生二氧化碳 D. 有氧呼吸过程实际上就是光合作用过程的逆反应 【答案】B 【解析】依题文可知,有氧呼吸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有丙酮酸产生,第二阶段有二氧化碳产生,第三阶段有水产生,每个阶段都有能量产生,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a、b、c中的能量部分储存在ATP中,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A错误; B、题文图中是有氧呼吸的过程,1和3代表的物质都是H20,2代表的是O2,B正确; C、人的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 D、有氧呼吸过程是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不是光合作用过程的逆反应,D错误。 故选B。 22.科研人员对水稻种子贮藏条件进行了如下研究:将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分别装于纸袋和密封袋中,置于室温和5℃冷柜下贮藏12个月后,测定发芽率,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选择透气的纸袋包装进行种子贮藏的效果比密封袋好 B. 5℃贮藏优于室温的主要原因是相关酶的活性受抑制 C. 水稻种子在含水量11%时不进行细胞呼吸 D. 该实验表明低温、干燥、透气等条件有利于种子的贮藏 【答案】B 【解析】依题表可知,水稻种子贮藏条件是低温、低含水量、密封袋,在这种条件下其发芽率高,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依题表可知,低温、含水量11.0%的条件下,密封袋比选择透气的纸袋包装进行种子贮藏的效果好,A错误; B、5℃贮藏优于室温的主要原因是相关酶的活性受抑制,B正确; C、水稻种子在含水量11%时能进行细胞呼吸,只是呼吸强度减弱,C错误; D、该实验表明低温、干燥、密封等条件有利于种子的贮藏,D错误。故选B。 23.下列生物学中的实验,不需要细胞始终保持活体状态的是 A. 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 B.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C. 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制备细胞膜 D. 观察不能被台盼蓝染液染色的动物细胞 【答案】C 【解析】依题文可知,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制备细胞膜时,需要让其吸水涨破,由此不需要细胞始终保持活体状态,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由于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所以酵母菌要一直有活性,A错误; B、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色,需要活细胞,B错误; C、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制备细胞膜,需要让其吸水涨破,由此不需要细胞始终保持活体状态,C正确; D、观察不能被台盼蓝染液染色的动物细胞,此时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有活性,D错误。故选C。 24.下列关于鉴定的物质、试剂及现象,对应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B. 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橙色 C. DNA——甲基绿——绿色 D. CO2——溴麝香草酚蓝——黄色 【答案】B 【解析】依题文可知,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酒精遇酸性重铬酸钾呈灰绿色; DNA遇甲基绿呈绿色;CO2遇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最终呈黄色,以此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依题文可知,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DNA——甲基绿——绿色;CO2——溴麝香草酚蓝——黄色;酒精——酸性重铬酸钾——灰绿色,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25.分别用新鲜菠菜叶和蓝藻为实验材料提取和分离光合色索,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研磨过程中加人碳酸钙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 提取色素时可用95%的乙醇 C.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 该种蓝藻细胞中不含叶黄素和叶绿素b 【答案】B 【解析】依题文可知,用新鲜菠菜叶提取光合色素时需要用无水乙醇提取,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色素提取实验中,在研磨过程中加入碳酸钙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A正确; B、色素提取实验中,提取色素时应用无水乙醇,B错误; C、色素分离实验中,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C正确; D、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其内不含叶黄素和叶绿素b,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文主要考查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注:[ ]中填写序号,________上填写名称) (1)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___________ (填“高等植物”或“低等植物”)细胞。 (2)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_ 这一细胞器中形成的,若合成的蛋白质是分泌蛋白,需要高尔基体参与,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上图B细胞是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 ]。若B细胞是洋葱根尖的根毛区细胞,则上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____ ]和[______ ]。 (4)如果将A细胞培养在含某药品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链,则此药品可能作用于[5]__________上。 (5)上图所示细胞中[7、8、9、10]构成的结构所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4]中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附着,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是_____,结构[11]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 (7)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阐明细胞自噬分子机制的日本科学家,细胞自噬过程溶酶体起着重要作用。请写出溶酷体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美国和日本的两位科学家,他们发现了肿瘤细胞表面带有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的分子,从而诱导免疫细胞过早进人程序化死亡,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 的功能。 【答案】低等植物 核糖体 对分泌蛋白进行修饰加工(加工、分类、包装、发送、分泌) 2 4 12 内质网 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类囊体 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菌和病毒 细胞间信息交流 【解析】通过识别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可知,1是细胞膜、2是液泡、3是核糖体、4是叶绿体、5是内质网、6是高尔基体等,以此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解答。 【详解】(1) 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共含有8种细胞器,这种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 (2) 在细胞的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合成蛋白质,所以肽键是在核糖体这一细胞器中形成的;高尔基体在参与分泌蛋白时的功能是对分泌蛋白进行修饰加工分泌; (3)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所以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2)中;洋葱根尖的根毛区细胞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叶绿体(4)和中心体(12); (4) 在细胞中,蛋白质和糖链的结合发生在内质网中。由此将A细胞培养在含某药品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制造糖蛋白的糖链,则此药品可能作用于内质网上; (5)图中细胞中[7、8、9、10]构成的结构是细胞核,其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6) 图中[4]是叶绿体,其结构中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附着,提高代谢效率是类囊体,结构[11]是线粒体,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7) 溶酶体的功能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菌和病毒; (8)获取题文信息:“肿瘤细胞表面带有能与免疫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的分子,从而诱导免疫细胞过早进人程序化死亡”,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点睛】本题文需要重点识记动植物细胞在细胞器等结构组成方面的异同点。 27.下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中A与B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转移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CO2产生于细胞器A的___________ (填场所)。 (2) A、B在其生理活动过程中都能产生ATP, A产生ATP是通过___ (填生理过程) , B产生ATP是通过___ (填生理过程)。 (3)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器____(填*A”或“B”)中的主要生理活动会停止。 (4)若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长期处于A产生的CO2全部进人B,B产生的O2全部进人A这种状态,则该植物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线粒体基质 有氧呼吸 光合作用 B 不能 因为叶肉细胞在这种状态下,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没有有机物的积累,而植物很多细胞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但这些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 【解析】依题图可知,A是线粒体、B是叶绿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都可以产生ATP,以此相关知识做答。 【详解】(1)依题图可知,A是线粒体,CO2产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 (2) A(线粒体)中产生ATP是通过有氧呼吸,B(叶绿体)产生ATP是通过是光合作用; (3) 在黑暗条件下,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B的主要生理活动会停止; (4) 若某种植物的叶肉细胞长期处于A产生的CO2全部进入B,B产生的O2全部进入A,这种状态下,叶肉细胞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没有有机物的积累,而植物还有很多细胞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但这些细胞都要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所以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点睛】本题文重点考查学生识记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场所等知识的能力。 28.洋葱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图是某同学用洋葱所做的观察质璧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能发生质璧分离与复原的细胞一定是___________植物细胞。本实验之所以使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而不用内表皮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描述C步骤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C步骤处理后的洋葱表皮细胞所发生的变化是原生质层(由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组成。)与细胞壁发生分离,液泡的颜色将__________。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液体是____________。本实验也遵循生理实验设计的对照性原则,其对照类型属于______ 。(填“空白对照”或“自身对照”) (4)B步骤中应选用的物镜为右图中的________ (填物镜上方的序号)。若此时使用的目镜为“1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答案】成熟的、活体 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的大液泡,方便观察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 细胞膜 液泡膜 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加深 蔗糖溶液 自身对照 ① 100 【解析】依题图可知,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用成熟的、活体植物细胞作为实验细胞,当细胞渗透作用失水,则出现质壁分离,当质壁分离的细胞渗透作用吸水,则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以此相关知识做答。 【详解】(1)依据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目的可知,实验选材用成熟的、活体植物细胞,本实验之所以使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而不用内表皮细胞的原因是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的大液泡,方便观察; (2)识图可知,C步骤是用引流法使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具体做法: 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 (3)成熟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质壁分离时,由于细胞渗透作用失水,液泡的颜色将加深。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液体是蔗糖溶液,因为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本实验也遵循生理实验设计的对照性原则,其对照类型属于自身对照; (4)识图可知,①的镜头与标本距离远,所以①的镜头短,放大倍数低,B步骤中应选①;B步骤中若目镜为“10×”,由于物镜是“1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100倍。 【点睛】本题文以洋葱为载体,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29.为了解某滩涂植物A在短时间极端高温条件下的生存状况,研究小组通过室内模拟短时间极端高温,对植物A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叶片内叶绿求的含量逐渐__________。 叶绿素的功能是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净光合速率在40℃处理时较对照组____________ ,而在45℃、50℃处理时显著下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孔导度是指植物叶片气孔的开放程度,会直接影响叶片从空气中吸收CO2。CO2中的碳在暗反应中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回答)。图3中的气孔导度、图4中的胞问CO2浓度与图2中的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在过高温度时,植物A通过关闭气孔减少__________的散失,从而使扩散进入叶片内的CO2量_____________,导致在____________(填结构)中的暗反应受到影响。 (5)科研人员得到一株缺失叶绿素b的植物A的突变体,发现该突变体在强光下O2释放速率大于野生型植物A,同时测得40℃处理时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的CO2形成________ 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 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速率。 (6)把生长状态相同的突变体植物A和野生型植物A分别置于相同密闭透明容器中,在适宜温度下给与适宜的光照,定期测定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两组实验的结果都将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同)温度 降低 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 有所上升 极端高温在一定范围内可促进植物A的光合作用,但达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抑制作用 水分 减少 叶绿体基质 C3 NADPH、ATP 开始阶段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下降,随后缓慢下降,最后不再变化 【解析】依题图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小组通过室内模拟短时间极端高温对植物A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等指标的研究,由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反映因变量的指标有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内容,以此光合作用相关的知识做答。 【详解】(1) 依题文可知,实验目的是研究小组通过室内模拟短时间极端高温,对植物A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进行研究,由此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2)由图1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的功能是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 (3) 识图2可知,净光合速率在40℃、45℃、50℃分别处理时与对照组对比,40℃时较对照组有所上升 ,而在45℃、50℃处理时显著下降,说明极端高温在一定范围内可促进植物A的光合作用,但达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抑制作用; (4)依题文可知,CO2参与暗反应(CO2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则CO2中的碳在暗反应中的转移途径是;依题文可知,在过高温度时,植物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植物A通过关闭气孔减少水分的散失,从而使扩散进入叶片内的CO2量减少,导致在叶绿体基质中的暗反应受到影响; (5)依题文信息可知,突变体固定的CO2形成C3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NADPH、ATP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速率; (6)依题文可知,由于两组相同的植物都在相同的密闭透明容器中,又处于适宜温度和适宜的光照条件下,由此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但是这种差值在不断减小,所以两组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阶段迅速下降,随后缓慢下降,最后不再变化。 【点睛】本题文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相关知识,通过比较、分析题图信息,能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进而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查看更多